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西安有哪些景點

科幻小說西安有哪些景點

發布時間: 2022-04-16 05:47:42

Ⅰ 西安有哪些著名的景點,求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大雁塔: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是8世紀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

華清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華清池亦名華清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

大唐芙蓉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大唐芙蓉園是首家唐文化主題公園,擁有全球幅寬最大的水幕電影,是國內最長的唐文化長廊。

Ⅱ 西安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西安玩的地方有: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城牆、回民街、西安鍾樓。

1、陝西歷史博物館是藝術品愛好者的天堂,內存有文物藏品超過38萬余件,館中的藏品那可謂是琳琅滿目,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藝術殿堂。浩浩盪盪的寶貝們實在是讓人大開眼界,非常值得一去。這里門票價免費,也可以購買30元一張的票免去排隊的時間。

5、鍾樓位於西安的中心地帶,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一座鍾樓,是西安古城的地標之一。鍾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鍾樓上懸掛的景雲鍾,被譽為天下第一名鍾。站在鍾樓之上,眺望一下東南西北大街,這里門票價格只需35元,可與一起鼓樓購買聯票50元。

Ⅲ 西安有哪些著名景點

秦嶺野生動物園
大唐芙蓉園
曲江池(那附近有很多景點,比如大雁塔,古城牆遺址公園,寒窯遺址公園等等)世園會我去過不太好玩
去那兒不如去動物園和曲江

Ⅳ 西安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1、西安城牆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城牆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1370-1378)年,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具體了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2、西安鍾樓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西安繁華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巍然屹立著一座雕梁畫棟、氣勢雄偉的古典建築物,它古時用來在清晨敲鍾報時,故稱鍾樓。從建成之日起,鍾樓就一直被看作是古城西安的象徵。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

3、西安鼓樓

西安的標志性建築,西安鼓樓位於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西安鍾樓西北方約200米處。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

4、慈恩寺大雁塔

為唐名僧玄奘保存經書而修建,大雁塔位於南郊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塔」,初為五層。塔高六十四米,底邊各角錐狀,外貌簡潔,比例適度,庄嚴古樸。塔身有磚放木構的枋、斗拱、闌額,內有盤梯通頂層,各層四面均有磚券拱門。

塔的西面石門楣上遺存有唐代說法圖的線刻圖案,其中佛殿形制是當時建築的忠寶寫照,在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5、漢城湖

國家水利風景區,西安漢城湖位於北城以北的西北角,這里是古都西安的漢文化集聚地,與漢文化相關的主題活動更是異彩紛呈,開筆禮、成人禮、漢婚禮等更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弘揚和發展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景區全長6公里的湖面兩岸共有42處水文化、漢文化的主題景觀,以雕塑、建築等形式,集中向人們展示了西安的漢代歷史文化的血脈與精髓。

Ⅳ 西安有哪些名勝古跡

一、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

二、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三、豐鎬遺址

豐京和鎬京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豐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布局整齊的城市,開創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寬暢、宏偉的先河,建構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總規制,成為後來城市總體布局的典範。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周禮的誕生地。

四、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是現存規模宏大、遺跡豐富、格局完整的古代帝國都城遺址。城址區面積36平方公里。漢長安城是西漢時期的都城,曾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

五、唐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是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稱為「東內」。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

Ⅵ 西安市有哪些著名景點

在國內想要探索古都還是要到長安城,大概沒有第二座城市能與西安的歷史相媲美,今天小票帶大家看看西安怎麼玩。

西安現在可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好多人來到這里打卡網紅聖地,想要真正的了解西安,還是得去這幾個地方。

首推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陵園,也是世界級文化遺產,到這里去感受一下當時的風雲時代。

注意事項

在西安買文物,一定要謹防上當或者碰瓷,西安夏季每月有十日雨日,一定要帶好雨傘。

Ⅶ 西安著名景點有哪些

1、翠華山

翠華山原名太乙山,景區由碧山湖景區、天池景區和山崩石海景區3部分組成。傳說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煉過,由此得名。翠華山旅遊景區位於西安城南20公里處秦嶺北麓,景區面積32平方公里。

2、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開發區,大雁塔東南側,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佔地面積一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百畝。

3、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

4、華清池

華清池,又名華清宮,包括原驪山國家森林公園,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華清宮,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面渭水,與「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相鄰。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位於陝西省渭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Ⅷ 西安著名景點有哪些推薦推薦吧!

西安著名景點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青龍寺、鍾樓、陝西歷史博物館、華清池、大雁塔等,我個人推薦去大雁塔 、青龍寺、鍾樓。

1、大雁塔

大慈恩寺一帶春天會開很多花,拍的好的話後來看真的會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站在鍾樓上看風景,是件很不錯的事,尤其是風吹來的時候,就很舒服。樓下的車來車往,還有匆匆忙忙的行人,瞬間就無限感慨。不過也因為遊人太多,所以很難能找到一個比較清靜雅興的地方,只能當風景看看,再拍拍幾張照。

對了,頂樓上的鍾是不允許敲的,估計是怕打擾到附近的居民,而且回聲太大,對人的耳朵也不好。



Ⅸ 西安有什麼景點

大雁塔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慈恩寺創建於隋開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無漏寺。至唐貞觀22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因生母文德皇後早逝,為補報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故名大慈恩寺。據傳高宗當年每日朝夕從含元殿遙望慈恩寺禮拜。唐代大慈恩寺規模極大,共13院,總計房屋1897間,雲閣禪院,重樓復殿,異常豪華。唐王朝滅亡後,大慈恩寺也漸漸頹廢毀壞。現在的寺院建築大部分是明代時重修的。
唐王朝為了請當時聞名遐邇的玄奘法師擔任大慈恩寺的主持,特令在寺內修了翻經院。玄奘法師從公元648年到658年在慈恩寺內潛心譯經,並創立中國佛教一大宗派慈恩宗,又稱唯識宗或法相宗,寫出了不朽的巨著《大唐西域記》,玄奘在慈恩寺譯經達12年之久。太宗和太子分別為他譯的佛經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稱頌他獻身佛教事業的精神。這兩篇文章由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後刻成碑文,至今仍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西側。
公元652年,玄奘上表請求在寺內翻經院造塔,以保存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和佛像。塔為玄奘親自設計,高5層,約60米,磚面土心,不可攀,後磚縫草木叢生,塔身塌損。公元701—704年武則天在位時重建並增高至10層。後遭戰亂破壞,於公元930—933年再次修茸時改為7層。現在的大雁塔保持著這次修茸後的面貌,高64米。
唐代一般稱大雁塔為慈恩寺浮圖或慈恩寺塔。大雁塔是後人一種習慣稱呼。關於雁塔得名,有多種說法。傳說玄奘在印度取經時曾住在一座大乘佛寺內。印度佛教分為大乘、小乘兩派。大乘吃素,小乘吃葷。玄奘所在的這座寺院的附近有一座小乘寺。一天該寺的僧人因吃不到肉而發愁。那天正好是菩薩布施日,一個和尚仰天嘆到:「大慈大慧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他正說著,一群大雁飛來,頭雁墜地而死。僧侶們個個驚愕萬分,以為菩薩顯靈,讓他們食其肉充飢。從此全寺和尚不再吃肉,並且改信大乘佛教。他們還在大雁墜地處修建了一座塔,取名為「雁塔」。大雁塔就是玄奘依照印度那座「雁塔」形式設計建造的,為了頌揚佛教,紀念玄奘,後來人們就稱慈恩塔為「雁塔」。但據學者考證,《大唐西域記》中載西域稱佛塔為「亘娑」,唐言為「雁」,故雁塔得名由梵文「亘娑」音譯而來。半個世紀後,薦福寺塔修成了,兩塔遙遙相對,風采各異。因薦福寺塔比雁塔小,人們就將這座叫大雁塔,而將薦福寺塔改叫小雁塔了。
雁塔題名始於唐初,唐中宗神龍年間成為定例。唐代士子考取進士之後,都要登上雁塔賦詩並留名於雁塔之下。「雁塔題名」被視為人生一大榮耀之事。白居易在考取進士,登上雁塔時就作詩說:「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年少」,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悅自豪心情。

門票:25元,登塔2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小雁塔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原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襄城公主的住宅,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改為寺院。因在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皇室外族戚為其獻福所建,故稱獻福寺,後武則天易名為「薦福寺」。
薦福寺是我國唐代高僧義凈的譯經處。他於公元671年由海路到印度求法,歷時20多年,游歷30餘國,於公元695年帶梵文經卷400部歸國。他在薦福寺譯經共56部,並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此書堪稱是玄奘《大唐西域記》的姐妹篇,對後世研究中國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薦福寺刨建於唐中宗李顯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共15層,高約45米。是義凈法師為保存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上表請求朝廷出資所建。塔身自下而上,每一層皆依次收縮,愈上愈細小,為典型的密檐式磚塔。塔內設樓板旋梯,可攀登,塔的外形秀麗玲瓏,與慈恩寺大雁塔的雄偉氣概互相輝映。因規模較小,故俗稱小雁塔。
公元1487年,陝西發生6級地震,小雁塔被震裂。時隔34年,即公元1521年,陝西再次發生地震,塔的裂縫竟然合攏,復原如初。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鶴小京官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此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一段奇事後,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門楣上。建國後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雖歷經70餘次地震,仍巍然屹立,這不禁令人嘆服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建築技藝的高超。
小雁塔內有一口金代(公元1192年)鑄的大鐵鍾,此鍾高4.5米,口沿周長7.4米,重10噸,是清代康熙年間從武功縣移入寺內的。鍾聲清脆悅耳,10里之外都聽得清清楚楚,人稱「神鍾」。據說如有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名字和去處寫在一張黃箋貼到鍾上,鍾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里之外的親人耳中。古時,每日清晨,寺僧按時撞鍾,鍾聲震撼全城。
清代詩人朱集義題詩寫道:「噌 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這就是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鍾」的生動寫照。
門票:18元,登塔10元
營業時間:08:00—17:00

鍾樓與鼓樓
The Bell Tower & The Drum Tower
位於西安繁華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它古時用來在清晨敲鍾報時,故稱「鍾樓」,從建成之日起,鍾樓就一直被看作是西城西安的象徵,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鍾樓始建於1384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當時,這里是西安城的中心。公元1582年,西安城擴建,鍾樓位置偏到城西側,於是將原來的鍾樓拆掉,在擴大了的西安城正中(即現在的位置),重新修建了鍾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父母早逝,只好給別人放羊,後又出家當了和尚。他當皇帝後,怕全國各地出現真龍天子和他爭位,於是就下令各地廣修鍾樓鎮壓龍氣。秦中自古帝王州,龍氣尤盛,朱元璋當然更害怕。因而西安鍾樓不但修得早,而且也修得高。
鍾樓基座是正方形,佔地1377.4平方米,高8.6米,寬35.5米,全部用青磚砌成。樓為磚木結構,高36米。外部重檐3層,但內部僅上、下兩層。樓檐四角攢頂,檐下飾有彩繪斗拱。「斗拱」是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特點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它不但能使建築物更加牢固,而且更加美觀。
和鍾樓遙遙相對,在鍾樓西北方半華里處,可以看到又一座宏偉的古建築——鼓樓。它創建於公元1380年,比鍾樓早4年,以前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擊鼓報時,與鍾樓上的鍾形成「晨鍾」、「暮鼓」(長安八景之一「晨鍾暮鼓」),故稱作鼓樓。後來不再用來報時,只是在戰爭時才擂鼓報警。
鼓樓樓基面積為1924平方米,樓基高34米,基座用青磚砌成。樓體呈長方形。外部為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頂式,內部上下兩層,外部樓檐均飾有斗拱。四周有迴廊,內外貼金彩繪,金碧輝煌。

門票:鍾樓25元,鼓樓15元
營業時間:08:00---22:00

化覺巷清真寺
The Great Mosque at HUAJUE Lane
化覺巷清真寺是西安10萬多穆斯林過宗教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清真寺沒有阿拉伯伊斯蘭教清真寺那種金碧輝煌的大圓頂,高聳入雲的宣禮塔,令人目不暇接的阿拉伯花紋。這座寺內則處處是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從設計施工到藝術造型,既有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又有伊斯蘭教寺院的格調和特點。
化覺巷清真寺是西安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善的清真寺之一。根據《創建清真寺碑記》載,該建於公元742年,但從寺內建築風格看,可能建於明代。全寺共有4個院落,佔地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前院木牌坊建於17世紀初,高約9米,琉璃瓦頂,異角正檐,距今360餘年,仍保存完好。
我國伊斯蘭教和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教有著同樣的風俗習慣。他們每天禮拜5次,分別在黎明、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5個時間舉行。
門票:15元
營業時間:08:00—17:00

城牆
The City Wall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意見。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而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
明代擴建後的西安城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13.7公里,城牆每隔120米修敵台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頂與城牆面平。這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置的,城牆上共有敵台98座,上面建有駐兵的敵樓。
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5984年,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內側矮牆稱為女牆,無垛口,以防兵士往來行走時跌下。
最初的西安城牆完全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後來將整個城牆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清代陝西巡撫畢沅對城牆進行了維修和加固,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糟,用於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門票:40元
營業時間:8:00--18:00
夏季 8:00---21:00

西安碑林博物館
Museum Of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In XI』AN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陝西省博物館)是一座庭院式建築,位於西安市三學街孔廟舊址,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陳列內容分為「西安碑林」和「石刻藝術」兩大部分。.1950年擴建為博物館。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1000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出的《石台教經》和公元873年刻成的《開成石經》。「碑林」這個名字是清代所確定的。碑林現收藏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餘件,分7個陳列室,6個墓誌廓和1個碑亭展出。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糧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訐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孟子》17面3萬余字好陳列於此,合稱《十三經》。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
碑林第二陳列室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出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其中有唐初書法家歐陽洵寫的《皇甫誕碑》,有小歐陽之稱的歐陽洵之子歐陽通寫的《道因法師碑》,顏真卿寫的《多寶塔碑》和《顏氏家廟碑》,晚唐柳公權寫出的《玄奘塔碑》和長安弘福寺和尚懷仁集王羲之刻字刻成,世稱「千金貼」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以及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
碑林第三陳列室保存有漢至宋代(公元前206年—公元1279年)各種書體的珍貴碑石,包括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通過這些碑石,可以了解我國文字的演變過程。
碑林第四陳列室保存有宋至清代書法家的詩文真跡以及明、清時期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碑石,還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種線刻畫。
碑林第五陳列室主要陳列宋、元、明、清各代記述修廟、記功、修渠、補城等史實的碑石,是研究當代社會和地方史的參考資料。除此還陳列有清代馬德昭的「虎」、「壽」、「福」等一筆而就的大型題字碑石,運筆有力,氣勢磅礴,給參觀者以美的享受。
碑林第六陳列室陳列的碑石多是元、明、清各代的詩文碑石。其中元代趙孟 的《游天冠山詩碑》、明代董其昌的《秣陵旅舍送會稽章生碑》、清代康熙皇帝臨米芾的《賜吳赫書》、林則徐的《游華山詩》等都很珍貴。
碑林第七陳列室是1982年新建的一個陳列室,專門保存宋《淳化秘閣貼》。在碑林徊轉的個長廊上陳列著由魏至清的各代墓誌。
石刻藝術室建於1963年,它收集了散失在陝西各地的西漢至唐代的石刻70餘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按年代順序陳列於此。
門票:3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陝西歷史博物館
The Shaan』xi History Museum
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了陝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萬件(組),展室外面積達1100平方米。分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三大部分。
陝西古代史陳列展出在陝西發現、出土的珍品3000餘件,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分3個展室展出。陝西古代史陳列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它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陝西古代歷史。

門票:35元
營業時間:8:00---18:00

半坡遺址博物館
The BanPo Museum
半坡遺址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分布於黃河中下游。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故得名。仰韶文化屬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榮時期,由於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常發現大量彩繪陶器,所以也被稱作彩陶文化。據碳—14法測定,整個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約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在建設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3個部分。於1954年秋至1957年夏先後進行了5次發掘。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紋輪、骨針、魚鉤、魚叉等,我們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面。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門票:20元
營業時間:08:30---17:00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The Museum Of Emperor Qinshihuang』s Terra
—Cotta Warriors & Horses
1974年3月,臨潼區晏寨鄉西揚村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鑽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一號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10道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梁,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工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他們手持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在10道隔牆隔開的確良1個過洞里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持長兵器。它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一號坑共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里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餘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號坑東端以北是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它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典型軍隊,估計可出土駕車陶馬350多匹,騎兵用鞍馬100餘匹,各種武士俑近1000件,木質戰車89輛,是由步兵、騎兵、輕車和混編兵種共同組成的曲尺形軍陣。這由來個小陣勾連組成。第一個小方陣是駑兵陣,發俑坑東邊突出的大斗部分,共有駑兵330我。其中約160人鎧甲跪俑分成8路縱隊居於陣心,外圍則有170們個戰袍立俑作掩護。臨陣時,立跪兩種姿式可以輪番射擊,使敵人難以靠近。第二個小陣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1至8過洞,由64乘駟馬戰車組成,每乘戰車上有一個御手,兩個甲士,無隸屬步兵,因而具有很高的運行速度和突擊能力。第三個小陣即俑坑的中部,包括9至11過洞,是一個由戰車、步兵和騎兵混編的縱隊。它以19輛戰車為主,260餘個步兵為輔,產8上騎兵6和。第四個小陣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於是4過洞,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俑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聯系構成一個大陣,又可以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自我保護能力強,反映快速。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單元布有車兵,戰車佔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人為作戰的主要力量。
三號坑在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面形,面積為520平方米,僅有4馬1車和68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的斜坡門道,與門道相對應的為一車馬房,車馬房兩側各有一東西向廂房,即南廂房與北廂房。共出土陶俑6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一、二號坑不同。一、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而三號坑內的武士俑則是環繞周壁面內相向夾道式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號坑內武士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牆鐵壁殳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在北廂房內還發現有殘鹿角一件,動物朽骨一堆。可能是專供戰前占卜或禱戰活動的場所。通觀三號坑整個布局,它可能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陶俑最低為1.78米,最高為1.97米,輕重也不同,最輕的不到110公斤,而最重則達300公斤。為了使體形高大的秦俑保持重心平衡,秦代工匠們在每個陶俑的腳下加上一個踏板,使站立的陶俑更加穩固。
兵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青銅劍,歷經2000多年表面沒有生銹,至今仍鋒利無比,光亮如新。一次能劃透20張紙,經鑒定系銅錫合金,並含有10多種其它稀有金屬,表面有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表明曾彩鉻鹽氧化技術處理。鍍鉻技術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德國人發明的,而我國有2000多年前就開始在兵器上鍍鉻,實在令人嘆服。
1980年月日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按照發現的順序,被子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這兩乘都是4馬單轅,呈前後縱向列排,一號車應為古代的「高車」,趕車的御官和乘車人都站在車上。二號車叫「安車」,亦稱「轀車京」,分為前御室和後乘室,兩室之間隔以車牆,趕車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後乘室。二號車配有1500餘件金銀構件和飾物,顯得華麗富貴。它可能是供秦始皇靈魂出遊時乘坐的。一號車上配備有弓弩、箭、盾牌、駕車者帶有官帽,說明這些車是用來保護後面的二號車安全的。
銅車馬處處依照真車、真馬、真人製作,除尺寸約為真車馬、真人的二分之一處,其它都與真車、真馬、真人無異。銅車馬大小由3400個零部件組裝而成。車長3.17米,高1.06米。銅馬高65—67厘米,身長1.2米,重量也各不相同,最輕的為177公斤,最重的212.9公斤。車、馬、人總重量達1243公斤。主體為青銅器鑄造而成。車馬的金銀裝飾品共計1720件,金銀器總重量達7公斤。銅車馬是我國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製作最精美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中發現的最大青銅器。

門票:9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華清池
The Huaqing Pool
華清池位於驪山腳下,自古以來就是沐浴療養之地。據載,西周曾在這里建過「驪宮」。秦時砌石築池,取名「驪山湯」。漢代擴建為「離宮」。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溫泉宮」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環山築宮,宮同建城,改為「華清宮」,其湯池亦稱「華清池」,此名沿用至今。
華清池水能治病,遠在2000多年前就被人們發現。據傳,秦始皇在這里遇見「神女」,欲行無禮,神女惱怒,唾他一臉,唾處立即生瘡,始皇恐,忙作懺悔,神女便讓他用溫泉水冼之而愈。過去歷代帝王均在此築宮,游宴作樂。唐時,每年十月,唐玄宗攜帶楊貴妃姐妹,前往華清宮,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長安。
唐代的華清池毀於「安史之亂」。現在的華清池只是唐朝華清宮的一小部分。今天我們看到的華清池是在清代重建基礎上不斷整修擴建而成的,佔地面積85560平方米。
進華清池的西門,迎面可以看到九龍池、蓮花湯和飛霜殿等,都是1959年按唐代建築風格恢復重建的。
飛霜殿在唐代是玄宗皇帝和楊貴妃的寢殿。當時殿前的湯池之中,整日霧氣升騰。每當冬季大雪降臨,宮內玉龍飛舞,銀裝素裹,唯獨飛霜殿前,化為白霜,故此得名。
飛霜殿前的九龍湯,相傳在很古的時候,關中大旱,玉帝命老龍率8條小龍降雨。當旱象剛剛消除,眾龍麻痹鬆懈,致使旱情再度加劇。玉帝一怒之下,便將眾小龍壓在玉堤之下,並在堤兩頭各壓晨旭亭和晚霞亭,使眾小龍終日口吐清流為民灌田。又將老龍壓在玉堤上端的龍吟榭下,使其盡職盡責監視眾小龍。九龍池由此得名。
九龍池西側的九曲迴廊直通如同龍船浮於水面的石舫。石舫上有當年玄宗皇帝的御湯「九龍湯」。九龍湯當時手瑩白的白玉石砌成,石面皆隱起魚龍花鳥之狀,池中有一雙用白玉雕成的才出水際的並蒂蓮花,泉眼自瓮口湧出,噴注到白蓮上,所以御湯也叫蓮花湯。華清池內的驪山溫泉水源及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都位於華清池東

門票:40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乾陵博物館
The QianLing Museum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後武則天的合葬陵。因在長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稱乾陵。唐高宗李治系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生於公元628年。因得其母舅長孫無忌的幫助,被選為太子。公元649年太宗死後即位,他因體弱多病,實權操在皇後武則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死於洛陽觀貞殿,葬於乾陵。
武則天,名 ,山西文水人,武則天一當上皇後就參與朝政,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在位21年,公元705年,傳位於中宗李顯,尊號「則天大聖皇帝」,不久死於洛陽上陽宮,後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乾陵建於684年,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較完整的陵墓之一。乾陵的地面設施遺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門外,從南面的第一對土厥起,向北有華表、翼馬、朱雀各一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內城四門外有一座石碑,左為「述聖紀碑」,因碑石七節,人稱「七節碑」。上層為屋形碑首,中間五節為碑身,下層為碑座。碑通高6.3米,每邊寬1.86米。碑文為弄則天撰,中宗李顯書,8000餘字,內容是頌揚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右為「無字碑」,高與「述聖記碑」同,寬1.8米,厚1.3米。碑額刻有八條螭首,兩側刻有線雕大龍雲紋。初立時,全碑未刻一字,故稱「無字碑」。究其原因,一說表示武則天「功高德大」取論語中「民無得而名焉」之意;一說表示武則天雍容大度,立此碑,讓後人去對自己評說;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碑乃唐中宗所立,他既不滿武則天的獨斷專行,不願違心地恭維她,又不願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對母親提出非議,故而立下此碑。不管怎麼說,在帝王陵前立無字碑,在我國歷史上還是僅有的。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字穠輝,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中宗李顯的第七女,嫁於武則天的侄孫駙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於洛陽,年僅17歲。於706年與武延基合葬於乾縣北塬,陪葬乾陵。
章懷太子墓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章懷太子名賢,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較有才華的一個。
依永泰公主墓而建的乾陵博物館內收藏著從乾陵陪葬墓內(主要是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眾多文物,這3座墓在五代至北宋時雖已被盜掘,但仍遺留大量的陶瓷器皿、唐三彩、俑及墓誌銘等隨葬器物。三彩馬中,形體最大的要數章懷太子墓出土的一具,高72厘米、長80厘米。各種三彩俑的姿勢各不相同,造型十分生動,其中有幾十個鎧甲騎馬俑,是文物中罕見的珍品。

門票:乾陵31元,4個景點共計84元
營業時間:08:00—18:00

法門寺
The FaMen Temple
法門寺是我國古代安置釋迦牟尼佛骨舍利的著名寺院。法門,意為修行者必入之門。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而建成 法門寺塔,又名「真身寶塔」,因葬有釋迦牟尼的手指骨一節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孔雀在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骨分成84000份,分葬於世界各地,並建成84000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門寺塔和寺有「關中塔廟之祖」的稱譽。

Ⅹ 西安都有哪些景點

華山——兵馬俑——大、小雁塔——鍾、鼓樓
西安的詳細說明:
概況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或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其中西周、秦、西漢、唐,是西安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西安擁有大量的歷史人文景觀。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歷史悠久的西安古城牆、有石質書庫之稱的碑林、以及大雁塔、小雁塔等標志性建築。當然人們的目光更多地關注在地下,因為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博物館、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半坡遺址、反映中國社會從母繫到父系氏族變遷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址等中華古代文明的珍貴遺存,「五千年的歷史看西安」可不是虛妄之言,難怪許多外國元首都把西安作為訪華的必游之地。除了這些聞名遐邇的古跡之外,西安還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而秀麗險峻的西嶽華山又給這個秦磚漢瓦的世界添了幾許清新自然的氣息。
娛樂
西安作為一座國際化的旅遊城市,供旅遊觀光者休息娛樂的地方自然很多。除了一般城市都有的歌舞廳、保齡球館、美食娛樂城外,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有白廟游泳場、省射擊場、西安北方樂園、灃峪廣新園民族村、未央湖旅遊度假區、西安渭水園溫泉度假村等。還有新建成的大雁塔北廣場,這里有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遊客來這里逛逛一定會盡興而歸。音樂噴泉開放的時間:周一到周五:12:00、20:00周六,日以及節假日:10:00、12:00、14:00、 16:00、18:00、20:00
住宿
西安是一個國際性的旅遊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遊客前來游覽參觀,市內有各種不同檔次的飯店和賓館,住宿十分方便。在西安市火車站及汽車站附近,就有不少的賓館可供普通遊客住宿,雖然不是很豪華,但也干凈舒適,而且價格不貴,一般都在百元以下。市內還有很多的旅遊定點飯店,套間和標准間客房內一般有衛生間、電話、和電視。普通標准間客房價通常100元至200元不等,淡旺季價格有所浮動,大部分飯店可為住店客人代訂飛機票、火車票,非常方便。
餐飲
西安的飲食文化洋溢著濃郁的西北風情,品嘗西安的風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樂事,無論是一直被西安人鍾愛的羊肉泡饃,還是名揚海內外的「西安餃子宴」,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此外還有梆梆面、柿麵糊塌、涼皮、炒粉魚、鍋盔、千層油酥餅等特色小吃。在西安城內經營羊肉泡饃的餐館很多,幾乎每一條大街上都會有幾家專門的羊肉泡饃館,其中最有名的無疑要算老孫家羊肉泡饃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饃館、陝西太子樓御膳館有限公司、西關牛羊肉泡饃館、春發生泡饃館等也久有盛名。首創「西安餃子宴」的是西安餐飲行業中唯一的國家二級企業——西安解放路餃子館,此外,天津餃子館、德發長餃子館、永新餃子館等幾家餐館也各具特色。在西安品嘗小吃除可在南稍門、東新街的夜市外,還可以去鼓樓後的小吃街。鼓樓的街道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各種知名的西安小吃應有盡有,很有特色,但是切記適可而止,不要吃壞肚子。特色餐館老孫家:東關正街西段/春發生:南院門20號/同盛祥:鍾鼓樓廣場/樊記臘汁肉:竹笆市45號 /德發長:鍾鼓樓廣場西大街3號/解放路餃子館:解放路隴海酒店一層 /賈三灌湯包子店:西羊市西段121號 /三原老黃家西安分店:文藝路建設西街副16號
購物
西安作為中國西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經濟發展迅猛。市內有很多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及超市,主要集中在西大街的百勝、世紀金花、南大街的中大國際、海大天地,東大街、解放路等地,這里的商品種類很全,但是一般在晚上八、九點鍾就停止營業了。在西安還有許多文物商店,如位於碑林博物館旁邊的書院門仿古一條街、西安南郊朱雀路中段的西安古玩市場、以及雁塔路中段5號的文寶齋,都可以買到兵馬俑復製品、唐三彩等仿古工藝品,以及剪紙、布藝等民間手工藝品。除此之外,在個體小商店、街頭攤點購物時,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您盡可以討價還價。在一番口舌之後,買到了比標價便宜很多的商品,也是購物的樂趣之一。
景點:
兵馬俑的詳細說明
是始皇陵的從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處,發現於1974年,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鑽探又先後發現二、三號坑,其中一號坑最大,面積達14260平方米。三個坑共發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戰車、400多匹陶馬、10萬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間,根據裝束、神態、發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坑內還出土有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刀鋒銳利,閃閃發光,可以視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秦始皇兵馬俑規模宏大,場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目前展出的大部分為一號坑中的兵馬俑,由於保護技術有限,已回埋4000餘,只展出1000多個。
門票:90元(12月、1月、2月為淡季,65元)
交通:在火車站門口乘306路(游7)可直達,票價5元,營運時間早晨8:00-晚上6:00。這趟車可以順路去華清池。
特別關照:
1、最好不要跟團走,避免被迫參觀一些毫無價值的人造景點。
2、 「三坑一廳」中,銅車馬非常珍貴,一定要聽導游講解,因為文字介紹幾乎沒有。導游費30元,如果覺得不劃算的話,可以跟在別的團隊後面。
華清池的詳細說明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側,東距西安30公里。華清池因為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傳說而名聲遠播,其實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後世的秦始皇、漢武帝也都在這里建立行宮;唐代更是大興土木,特別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為豪華,並正式改名為「華清宮」。
華清池東區懸掛有郭沫若題寫的「華清池」金字匾額,區內有荷花閣、飛霞閣、五間廳(西安事變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等建築,其中溫泉石壁上的《溫泉頌碑》是我國碑石藝術寶庫中的精品。中區是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區內有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星辰湯及文物陳列室。西區內有九龍湖、飛霞殿,還有《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大型壁畫,該畫由90塊漢白玉組成,長9.15米,高3.6米,描述了開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驪山溫泉宮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情景。
交通:去華清池的車子很多,但最好乘火車站東側的306和307路公交車(30分鍾可到),往返車費8元,單程5元。這兩部車車身全綠,非常好識別,平均10分鍾一趟,途經華清池、秦陵、兵馬俑各處,很方便。
門票:40元,學生半價。
西安碑林的詳細說明
在西安三學街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始建於北宋哲宗年間(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碑林現有7個大型陳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現展出的碑石達1000餘方,其中多數是唐人所刻。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欣賞到篆、隸、草、行等各種書體,還有機會一睹歐陽洵、顏真卿、柳公權等書法家的親筆刻石,以及王羲之、蘇軾等名家的墨寶。
特別關照:在碑林旁的商店中購買拓片時,要貨比三家。
交通:可乘14、402、239路公交車到博物館站下車
門票:30元
開放時間:8:30—18:30
大慈恩寺的詳細說明
全稱「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西安市區4公里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筆親書《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
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餘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附近還有曲江池、杏圓和樂游原等景點,風景秀麗。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是必游之地。近年來,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傾斜了1米有餘。
交通: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車可直達。
門票:淡季20元,旺季25元。(登塔需另加2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熱點內容
穿越小說完結古代言情 發布:2025-02-05 19:20:32 瀏覽:534
主角把小龍女帶回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8:33:35 瀏覽:323
女主腹黑末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5 18:22:50 瀏覽:936
免費小說大全閱讀軟體 發布:2025-02-05 18:17:48 瀏覽:213
看玄幻小說人數最多 發布:2025-02-05 18:14:42 瀏覽:782
越級清晰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5 18:09:36 瀏覽:96
小說校園愛情王楓 發布:2025-02-05 18:09:28 瀏覽:767
必看的歷史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5 18:05:51 瀏覽:442
玄幻小說有金手指無敵的主角 發布:2025-02-05 17:21:31 瀏覽:722
清風入我懷小說免費 發布:2025-02-05 17:16:05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