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幻小說作家是文科生
一、劉慈欣。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陽泉市作協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11月,出任電影《三體》的監制。2015年8月23日,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5年10月18日,憑借《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並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勛章,該等級勛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取。同時劉慈欣擔任了由游族網路開發的三體游戲的雲端架構師。 2015年11月入選「中央電視台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
二、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三、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⑵ 中國都有哪些科幻作家
劉慈欣憑借《三體》摘取了「星雲獎」和「雨果獎」兩個科幻界的圭臬獎章,一舉躍升到世界科幻文學家的高度,也很自然的被人們尊奉為中國科幻鼻祖,中國科幻領頭羊,中國科幻教父。
郝景芳是中國第二個獲取「雨果獎」的科幻作家,也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女作家。
王晉康雖然是科幻文壇星宿,但是他起步較晚,在2000年才開始發表自己的科幻作品,但是1948年出生的他,早就在半生的磨礪中對文字藝術有了非凡的把控。
何夕,關於何夕在中國科幻文學界的地位,很多把他和王晉康、劉慈欣並稱為中國科幻三巨頭。
韓松應該是所有科幻作家中,官位最高的一個。
星河的科幻作品同網文時代的崛起是分不開關系的。
⑶ 桐華的介紹,越詳細越好
桐華,本名任海燕,1980年10月18日出生於陝西漢中,中國女作家、影視策劃人,畢業於北京大學。
2005年,創作第一部清穿宮廷小說《步步驚心》。2006年,創作第二部長篇愛情小說《大漠謠》,並改編成古裝劇《風中奇緣》。
2015年,策劃現代都市浪漫偶像劇《放棄我,抓緊我》。2016年,監制現代偶像玄幻劇《那片星空那片海》。2017年,推出科幻愛情小說《散落星河的記憶》 。
(3)哪些科幻小說作家是文科生擴展閱讀:
桐華早年高考時以陝西省第9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後在中國銀行從事金融分析工作。200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讀財經類專業碩士。
2005年,桐華開始在晉江原創網連載長篇清穿宮廷小說《步步驚心》,2006年正式出版,之後分別於2009年、2011年兩度修訂後再版,並在2011年改編成同名電視劇。
2006年,桐華創作第二部長篇愛情小說《大漠謠》,自2006年首版印刷後多次再版,並在亞洲其他地區發行,有越南版、韓文版等多種版本;同時,該書在2014年被改編為古裝電視劇《風中奇緣》。
⑷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可以推薦
強推《索拉里斯星》,波蘭作家斯坦尼斯拉夫的。比較小眾的長篇科幻小說,表面上屬於那種硬科幻,擔本質上卻是非常哲學層面的討論。小說的前三分之一,像偵探小說:在遠離地球的航天站中發生了密室殺人事件,而且看到兇手的人全都瘋了,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魔鬼的詛咒?小說的中間部分,像愛情小說:男主角看見了她死去了妻子,在萬里之外的空間站里,和他的老婆來了一場人鬼情未了般的纏綿。小說的最後部分,則是一部標准意義上的哲學論述了,到底是兇手是誰?到底是誰殺了誰?為什麼人死能復生?人的意識究竟是什麼?到底我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ps:小說被改編成了兩部電影,一部是1972年前蘇聯拍攝的,長達3個小時的意識流催眠巨作,但很好保留了原著中所傳遞的深層次的思考;還有一部是2002年美國拍攝的版本,名叫《飛向太空》,這就完全是一部太空版的《人鬼情未了》了。
⑸ 蘇禹和劉慈欣小說有什麼不同
兩種敘述風格不同,就像一個是文科生一個是理科生,
劉慈欣的是理性科幻小說,蘇禹的是感性科幻小說。
一個是硬科幻一個是軟科幻。
劉慈欣是理科生寫的科幻小說,蘇禹是文科生寫的科幻小說。
兩個不同的風格,各有優勢。
⑹ 夏笳的個人經歷
夏笳出生在歷史名城西安,一個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地方。從小生活在一個「地道」的理工科環境里。從幼兒園到高中,她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學的附屬學校學習 。父母一直很注重培養她的讀書習慣,從小學到現在,各種各樣的科幻書籍和科幻雜志伴隨著夏笳的成長:鄭文光全集、葉永烈科幻小說集、世界科幻名著選、《科幻世界》……她喜歡阿西莫夫、鄭文光、潘海天,將他們的書視若珍寶。夏笳還有一個習慣,就是看完書之後總喜歡自己編故事,有時是對書中情節的延伸,有時是構造類似模式的新情節,編故事對她來說一種娛樂。兒童的想像力就這樣一點點被挖掘出來了。
科幻小說固然是夏笳的最愛,但並不是唯一。像《紅樓夢》、《基督山伯爵》這樣的名著她也是早早地開始接觸。進入大學後,她更懂得利用北大的資源充實自己。她的書桌上總是堆滿了書,從物理學的教參文獻,到各種幻想文學雜志,各個國家各個時代的小說,真可謂琳琅滿目。
寫作經歷是除閱讀外的另一筆可貴財富。夏笳在八歲時就曾與同學合作發表過一篇名為《稀奇古怪國歷險記》童話,還獲了獎。這種寫作習慣一直持續。來到北大後,夏笳更是時不時地寫些東西,並陸續在各個論壇發表。她也因此結識了許多熱愛科幻創作的朋友,在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和創作中,靈感的火花不時飛濺。這種經歷鍛煉了文筆,增長了寫作經驗。
廣泛的閱讀和寫作經歷造就了夏笳優美的文筆和豐富的想像力,而正是一個科幻小說創作者所必需。 在2004年的銀河獎的獲獎名單中,出現了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夏笳。一時間,這個名字連同她的作品《關妖精的瓶子》迅速傳遍整個科幻界。人們紛紛對這篇題材新穎、語言詼諧的作品發出贊許之聲。銀河獎的評委王逢振這樣評價:篇幅不長,頗有意趣;典故、知識、隱喻融合在一起,耐咀嚼,有韻味;算不算科幻?模糊;但模糊本身就有意思。
然而當大家了解到作者背景的時候就更驚奇了,夏笳竟然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在讀本科生。
夏笳饒有興致的給我們講述了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是頗有趣的一段經歷。
那還是03年的夏天,夏笳和一群愛好科幻的朋友們在論壇上編織著種種天馬行空的故事,有一次,正在為復習熱學通宵達旦的她突然蹦出了一個關於「麥克斯韋妖」的構思:「一個像梅菲斯托一樣的妖精來到這個世界上,尋找能夠與他打賭的對象,然而當他遇到天才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時,卻不得不甘拜下風……」
熱學考試結束之後,這篇叫做《關妖精的瓶子》的奇特小說也成型了,小說中的妖精變成一個神通廣大卻又忠厚笨拙的倒霉蛋,他總是想在打賭中獲得勝利,卻不幸地在與一個個物理學家的交鋒中慘遭失敗,從阿基米德的杠桿,到愛因斯坦的光波,薛定諤的貓……一連串物理學史上的奇聞軼事被巧妙地串聯進這個不過七千多字的小故事裡,而故事的核心,則是關於傳說中的「麥克斯韋妖」,以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精彩演繹。
文章貼在網上後,迅速被《科幻世界》的編輯看中,並發表在04年4月份的雜志上。這本發行量一度達到40萬本,中國最大的科幻雜志,讓許許多多科幻迷們認識了夏笳和她風格獨特的小說。幽默詼諧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情節,深入淺出的物理知識,令許多人喜歡上了這篇故事,在2004年的銀河獎評選中,夏笳因此一舉摘取了「最佳新人獎」的桂冠,她本人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女生,一躍而躋身新生代科幻作家的行列。
回想起那次獲獎過程,夏笳仍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銀河獎大概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科幻獎了吧,能和那麼多自己喜歡的科幻作家一起獲得這個獎,真的是非常意外也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在科幻界有著「美少女」之稱的夏笳,大學時是北大物理系的學生,雖然自小喜歡看故事、寫故事,但是從沒想過會將文學創作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但在後來的研究生階段,她先後在中國傳媒大學讀了影視、在北京大學讀了中文,今天她更是回到故鄉,在西安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科學院中文系任教。之前已經開了3年科幻寫作班的夏笳,對於三尺講台已經非常熟悉 ,講授《應用文寫作》,擔任班主任,既是科幻文學的研究者,也是科幻文學的創作者。「我覺得科幻不僅是業余愛好,也是我觀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我自己在學術思考和寫作中想到的問題會融入科幻小說,而從科幻閱讀和創作中獲得的靈感也會用於學術研究和課堂教學 。」她的夢想是將來能在西安交大開設一門以科幻為主題的全校公選課,讓理科生和文科生都能從中得到樂趣。
在任教期間,夏笳的科幻小說「Let』s Have a Talk」發表於在6月初出版的第522期《Nature》的Futures欄目上。在許多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學者眼中,英國的《自然》雜志(Nature)是全世界頂級科學刊物,能在上面發一篇文章是畢生夢寐以求的事。然而今天早晨,一則在微博微信上轉發的新聞卻令理工科小夥伴們震驚: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青年教師王瑤以筆名「夏笳」(Xia Jia)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英文科幻小說「Let』s Have a Talk」,成為全中國第一個登上Nature雜志的文科生 。
⑺ 有哪些適合文科生讀的書籍
中國古文經典也是可以擴展閱讀的《古文觀止》、《增廣賢文》,這些可以擴展自己的古文閱讀能力。如果對明清筆記體文學感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沈復的《浮生六記》,裡面記載的各種小資生活情趣,一定會刷新您的古人生活的認知的。
⑻ 科幻小說作家有哪些
西方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瑪麗·雪萊、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小約翰·坎貝爾、哈伯德、莫爾、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波爾、安德森
中國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王晉康、何宏偉、凌晨、劉維佳、柳文揚、米一、潘海天、星河等
⑼ 劉慈欣一個理工男為什麼能夠創造出《三體》這樣宏大的科幻文學作品
作為一名在科幻類的這個小說領域中的作者之一,或者說是作為一名科幻類的不錯的作家,許多人對於劉慈欣都有非常非常多的疑問。而他的著作《三體》也獲得了雨果獎,這也讓很多人開始產生疑問,畢竟劉慈欣作為一名理工生,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學作品並且得到了這么高榮譽的獎項實屬不易。
不過歸根究底,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他有著對於科幻類的小說的興趣,和對寫作的興趣,同時又有著這樣堅忍不拔的品質,所以能夠寫出這樣的長篇小說在他的身上來說並不能算是一個意外。因為他本身具有這樣的創作潛質和奮斗精神。
⑽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的簡介
克拉克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太空題材科幻作家,於1986年榮獲象徵終身成就的星雲科幻大師獎。他的作品主要討論人類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題,其《童年的終結》 (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險》(1968)、《與拉瑪相會》(1973)、《天堂的噴泉》(1980)等作品無不寓意深刻、膾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學預見、東方式的神秘情調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漢筆法而著稱,此外克拉克還善於運用哲學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給讀者以思考。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銀河帝國衰亡史》9包括機器人、帝國、基地三大系列)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於密蘇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讀於密蘇里大學,1925年進入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後作為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的士官在海軍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復員。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費城海軍航空試驗所任工程師。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作品有《異鄉異客》、《時間足夠你愛》、《雙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