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關於化學的科幻小說

關於化學的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14 07:29:18

『壹』 為什麼科幻小說中關於化學的故事特別少

一個盲人摸索著來到一所實驗室,這里的醫生曾答應免費為他治療失明。自從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著能重見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錢都被另一個自稱能治好他眼睛的騙子醫生騙走了。
這里的醫生熱情地接待了他,並保證為他免費治療,只是請求他先與自己合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盲人雖然愉快地答應了,但他還是感到奇怪,醫生能和他一個瞎子合作什麼呢?「您現在雖然看不見任何東西,」醫生解釋說,「但通過這個實驗,您就可以看見電線里的電流和空間里的電波,也就是說能看見電子的運動。」「這不可能!」盲人不相信醫生的話。「當然能!」醫生堅持道,「咱們身上的每個器官對外界的刺激都會有反應,比如在耳邊敲一下東西,您就能聽見聲音;而無意中碰到眼睛,您就會『眼冒金星』。現在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電子儀器,只要把它用導線和連接眼睛的神經連起來,你就能通過它對電子產生反應並看見電子的運動了。」
盲人半信半疑地同意參加實驗。於是醫生在他的眼睛上蒙上綳帶,然後接好自己設計的儀器。盲人開始向醫生講述他所「看見」的情景:「四周一片漆黑!黑得像半夜,深得像深淵,什麼都看不見。不過等一會兒……我看見了!看見了!」盲人突然大喊起來。
「你看見什麼了?」醫生激動地問他。
「我看見許多光點,像波浪一樣有節奏地運動,而且光線有長有短。」
「這可能是發報機發出的電波。」醫生猜測道。
「我還看見許多亮點和亮線,有斑點、圓點,還有弧線、圓圈,許多亮光橫穿而過,互相貫穿過去,融合在一起,然後又分開流走……一個由光組成的網,上面布滿了光的花紋!」
「太好了,您只要慢慢習慣,就能分辨出各種不同的電流。」
「對,現在到處都充滿了光亮,有強有弱,有深有淺,還有各種顏色,淺藍的、粉紅的、淡綠的、深紫的……左邊有個發光的大亮點,淺藍色光線就是從它那裡射出來的!它就像一個大藍蘋果,又像一個藍色的小太陽……」
「天哪,您看見了門上的圓球把手!」醫生驚呼起來。
「我沒看見什麼門把手,我看見的只是光點和從它身上發出的藍光。大概是太陽把那上面的電子激發出來了吧?」
「對,一定是這樣!」醫生興奮極了,「那您能看見電燈在哪裡嗎?」
「我不但能看見電燈,還能看見沿著天花板懸掛的電線,電流在裡面流動……哈,牆角那裡可有點漏電,您最好找個電工修理一下。」盲人興奮地到處「看」,「窗外有許多用電線連起來的房子,電線交錯,到處是燈!」
醫生高興地走過來,「那您能看到我嗎?」
「當然能啦!看呀,這是您的頭,而這是心臟。」盲人邊用手摸邊說道,「您的腦袋裡發出柔和的淡紫色光,您思考的時候它們運動的速度就變快。而當你激動時,心臟里就像燃起了熾烈的火焰。」
「難怪!」醫生表示理解,「人體里到處都進行著化學反應,您看到的是生物電!而人的心臟,特別是大腦,肯定就像發電機一樣!」
接著醫生開車帶盲人去「觀賞」街景,盲人感到眼花繚亂。只要哪有電流,在盲人「眼」里就成了光。街道兩旁的高層建築非常有趣,盲人雖然看不見它們的牆壁,卻能看見許多由閃光的電線和電話線組成的明亮「籠子」,就好像摩天大廈的骨骼一樣。最令人驚奇的是電車,盲人覺得它就像中國神話里的風火輪一樣,一邊前進一邊拋出一束束像火星似的電子團,而懸掛在街道上空電線上的電車天線就像被熔化了一樣,把周圍的街道照得一片火紅。順著電線「看」去,在城市的邊緣,盲人看見一片火的烈焰和光的瀑布,原來那裡是一個發電站。發電站里安裝著巨大的發電機,所有的火焰瀑布都是從那裡流出來的。而抬頭看去,則能看見天空中充滿了無線電波發出的閃耀亮光,從城市上空一直到星空,天地好像連成了一片,組成了壯觀的光的河流--這是宇宙中的電波!盲人長嘆一聲:「為了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象,肯定有不少科學家寧願弄瞎自己的雙眼!」
醫生的發明引起了轟動,所有報紙都刊登了這條消息。盲人也接到了許多邀請:軍事機關請他破譯外國的電報,因為他根據光線的長短直接就能明白它們的意思;電氣公司請他去檢查地下電纜的漏電情況;……最後盲人接受了電力公司的請求,到那裡的科學實驗室做一個活儀器,檢測各種試驗。盲人開始了他的工作,每天在實驗室里觀察各種光電現象,然後由助手記錄下來。由於他的幫助,科學家們解決了許多以前很難解決的問題,因此付給了他非常豐富的報酬。可盲人並不滿足,他多麼希望具有正常的視力啊!醫生勸他再考慮考慮,不要輕易丟掉自己這么優越的能力,可盲人還是堅持這一要求。「我想有正常的視力,做一個正常人,不願再當一個活儀器了。」盲人最幸福的日子終於到了,醫生為他動了手術!他看見了醫生蒼老的面孔和護士冷淡的表情,看見了玻璃上的臟雨點和窗外的枯樹葉,還看見了秋天那特有的鉛灰色天空。看來大自然並沒有用更加愉快的顏色來歡迎他,但是這並不要緊,因為既然已經有了眼睛,早晚能找到一切美麗的色彩!

『貳』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說

【釋義】

硬科幻: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與之對應的有軟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代表人物】

【區別】

所謂軟科幻就是將暢想中可能的未來/過去科技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過去科技,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請注意「硬」在此並非指「生硬」)的非「機關布景派」莫屬。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像星際之門,特別是星際之門SG1中的前幾個季度,便屬於硬科幻。而其後續作品SGA,包括SG1的後面幾個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來越低,逐漸變為了軟科幻。

【世界著名小說】

《我,機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所謂軟科幻就是以關注人文為重點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學技術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爾斯H.G. 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賽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熾熱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叄』 科幻小說三體總共有幾部分別是什麼求全部的書名!跪謝

一共三部。分別是:《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1、第一部《三體》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其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2、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
三體人在利用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出動龐大的宇宙艦隊直撲太陽系,面對地球文明前所未有的危局,人類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PDC)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面壁計劃」。出乎意料地,社會學教授羅輯被選出作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開對三體人的秘密反擊。雖然三體人自身無法識破人類的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進行智慧博弈。
3、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

身患絕症的雲天明買下一顆星星送給暗戀著的大學同學程心,而程心因參與(PIA)向三體艦隊發射探測器的工作,卻想讓航天專業背景的他放棄安樂死,作為被執行人將大腦捐獻給階梯計劃。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首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因為黑暗森林打擊的存在如臨大敵,不敢在太空中暴露自己。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發起黑暗戰役的戰艦被誘導返航,卻受到有道德的地球文明審判。

『肆』 什麼小說是有關化學的!(本人要提高化學!謝謝了!!!)

福爾摩斯系列中,大偵探偶爾會秀一下他的化學知識。
科幻小說中很少有以化學為技術核心的,我只看到過特德·科斯瑪特卡的短篇《煉金術》——以材料化學作為技術核心,見科幻世界2010.6——算是比較好看的;劉慈欣的《地火》有一段介紹過水煤氣的生成原理;燕壘生的《天雷無妄》提到過一點化學但大多數還是核物理;小時候還看過星河寫的《極度深寒》——給小孩紙寫的科普文不值一看……算算真的沒有幾篇,因為比起物理計算機基因工程這些話題化學的發揮空間實在太少……
要提高化學,其實不如直接看化學家傳記或者科普讀物,我曾經在書城看到過一本元素圖鑒一本瘋狂實驗都是美版的非常漂亮,可惜沒捨得買

『伍』 跪求5本以上適合初中生看的物理化學課外書。

1、《中學物理》

《中學物理》是廣大作者、讀者教學感想、科研信息交流的平台,辦刊30年來,為全國中學物理教學、科研提供了有益的指導,為促進中學物理教學改革作出了巨大貢獻。

2、《物理學與生活》

《物理學與生活》是2017年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書籍的作者是王訓松。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運用,不但要回歸生活,還要服務生活。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改的逐漸深入,物理課程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下的一種潮流,而且,新課程也給予物理教學新的教學理念,即「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3、《物理原理與問題》

《物理原理與問題》是一部依據《美國科學教育標准》而編寫的優秀教科書。全書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包括「物理學工具箱」、「力學」、「物態」、「波與光」、「電與磁」、「近代物理」等幾個單元,共30章,並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對於每一項內容,不只是知識的簡單介紹,而且把科學家發現這些知識的過程、思想與方法引入到教科書中,使學生了解科學發現的過程。

4、《三體》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5、《化學的奧秘》

人生最具好奇心和幻想力、創造力的時期是中學時代。世界科普經典叢書——《化學的奧秘》是專門為好奇的中學生准備的。《化學的奧秘》不但給予知識,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培養我們細致觀察、認真思考、勤於動手的能力。

6、《生活中奇妙的化學》

全書通過簡明易懂的文字及幽默有趣的方式,採用漫畫的形式,將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奇妙的化學作用為讀者一一講解:通過「知識備忘錄」講解基本的化學常識及化學現象原理;

通過「家庭小實驗」引導和鼓勵青少年積極動手操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真不可思議」這一板塊介紹了一些不知道的與化學有關的事件或現象。

7、《生活的化學》

書中內容密切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展開闡述,集知識性、技術性、實用性、趣味性於一體,並配有內容貼切、引人入勝的精美圖片。本書可供中學化學教師、中學生、營銷人員、管理人員及科普愛好者閱讀使用,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選修課程教材。

8、《瘋狂化學》

本書將化學知識掰開、揉碎,再整合,為學生展現課堂上不能完全展示的實驗效果。精選50個現象各異的化學實驗,用高超的攝影手法絕美再現。分為「化學之彩」「化學之烈」「化學之光」「化學之魅」4章,是化學反應的視覺盛宴,是光彩奪目的元素奇跡。為人們呈現了前所未見的化學。

『陸』 有什麼科幻類的科普小說

科普類的像史蒂芬·霍金的《果殼中的宇宙》,《時間簡史》之類的。
科幻小說像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球狀閃電》,最好是比較新的長篇小說,也不一定非是大劉的。
懸疑小說也不錯,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目錄
-- 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艾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艾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旁涉人文類的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作品目錄:
●基地系列
·基地系列簡介 ·商業鉅子 ·網路全書學者 ·心靈歷史學家
·行商 ·市長
●《我,機器人》系列
·《序言》 ·《羅比》 ·《環舞》 ·《推理》
·《捉兔》 ·逃避 ·證據 ·說假話的機器人
·捉拿機器人 ·換個角度 ·赤裸的太陽(長) ·黎明世界的機器人
·機器人與銀河帝國
●九個明天系列
·奇特的人工腦 ·在火星宇宙站 ·善良的「禿鷲」 ·世界上的所有煩惱
·奇妙的S ·最後的問題 ·職業 ·終夜
·丑孩子
` 79;其它
·鋼穴(長) ·復仇女神(長) ·終極答案 ·如魚得水
·火星方式 ·星光 ·一隻下金蛋的鵝 ·檯球
·灶神星畔受困記 ·最後的答案 ·不朽的詩人 ·訃告
·鏡象 ·死塵 ·誰是兇手 ·捉兔記
·第一定律 ·啊,巴頓,巴頓! ·他們那時多有趣 ·鑰匙
·人語石 ·真愛 ·孩子最好的朋友 ·確定無疑的事
·羅比 ·二百歲的壽星 ·基地危機未完 ·空中石子
·講笑話的人 ·格洛里亞的好朋友 ·奇妙的航程(長) ·低能兒收容所
·奇襲
儒勒·凡爾納
凡爾納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挨了一頓狠揍,並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更多關於作者>>>>
作品目錄:

八十天環游地球 環繞月球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海底二萬里 從地球到月球(未完) 神秘島
太陽系歷險記 世界主宰者 永恆的亞當(短)
氣球上的五星期 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 隱身新娘
牛博士(短) 一個在冰雪中度過的冬天(短) 佐奇瑞大師(短)
2889年一個美國新聞界巨子的一天(短) 升D先生和降E小姐(短)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
奧蘭情游 昂梯菲爾奇遇記 兩年假期
狩獵10小時(短) 巴爾薩克考察隊的驚險遭遇 征服者羅比爾
大海入侵 大木筏 烽火島
金火山 喀爾巴阡古堡 多瑙河領航員
魯濱遜叔叔 魯濱遜學校 旅行基金
馬丁·帕茲 漂逝的半島 桑道夫伯爵
黑印度 南非洲歷險記 沙皇的郵件
突破封鎖 小把戲 印度貴婦的五億法郎
迎著三色旗 約納丹號歷險記蒸汽屋
壯麗的奧里諾科河 環游黑海歷險記 凡爾納傳
赫·齊·威爾斯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Wells;1866-1946)於1866年9月21日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小城市布朗姆雷(現在的倫敦西區小鎮)。威爾斯的父母開有一家小商店,但不是十分景氣,因此父母希望威爾斯將來能夠進入中產階級。少年時代的威爾斯是一個狂熱的讀書迷,長大後曾進入科學師范學校攻讀生物學,老師赫胥黎是眾所周知的「科學進化論」的強烈鼓吹者;後來威爾斯又進入一家新聞學院,畢業後成為記者,專門撰寫有關科學方面的文章,並寫過許多非小說類的科幻文章。在威爾斯的早期作品中比較注重進化論,十分重視人與一些奇異生物之間的斗爭,同時充

『柒』 皮皮魯傳中化學課在第幾頁

在23頁上面。


《皮皮魯傳》是一本科幻小說,會讓人越讀越入迷,越讀越覺得精彩。它描寫一個叫皮皮魯的男孩,在地球冒險的一番經歷。皮皮魯因為喜歡玩鞭炮,而被鞭炮彈上了天,發現了神秘的地球之鍾。上化學課時,皮皮魯好奇地將襪子放在化學劑里,結果穿上這種襪子後,他長高了許多。

『捌』 為什麼科幻小說中關於化學的故事特別少

‍‍

化學比較「科」,但一般「幻」起來的空間不大。這就直接造成了腦洞上拓展域不夠,除非劇情真的很屌炸天,或者真的經典到無與倫比,不然很難吸引關注。現在科幻讀者有個很奇怪的趨向性,喜歡玩設定,玩格局,玩腦洞清奇,並以此展現個人獨特品味。設定最好是顛覆的,是宇宙本質的顛覆,是萬物規律的顛覆,是對於現實運行內在的把玩和精雕細琢。格局最好要極大或者極小,大到漫威科幻元素內的多元宇宙,小到大劉《微觀盡頭》的萬物秘密。腦洞一定要清奇,要怪之又怪,又能言之有理,像《球狀閃電》里的「宏原子」概念,又像阿西莫夫《終極答案》里的永生電磁波。說到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科幻讀者喜歡,科幻作者熱衷的始終都是更加「本質」的東西。這無疑是給「物理學」量身定做的,究其原因在於因,「化學」並不「本質」,它只是物理在一定大尺度上的復雜體系的研究,所有的化學作用和變化,最終都可以歸結於更為「本質」的物理作用和變化,由於在這個尺度內的體系過於龐雜,行為不能用,或者說很難用現有物理模型來描述,出於各種發展的需求,我們便是直接利用了這個尺度上的總結的「化學規律」。

從最早的染料生產,煉金和煉丹來說,這種「科學」就一直以來都難以擺脫「應用技術」的影子。而早期的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學脫身於自然哲學,是被一群思考世界的「哲學家」給貢獻和發展的,自然本質上就有著更加廣闊的拓展幻想。對於化學這么一門不「本質」的學科,早在喬治 梅里愛那個一個大炮把人射上月球的年代,還並不是現在這樣的受人冷落。早期的時候,如《化身博士》里,一管子能把人搞成精神分裂的葯劑,已然是足夠顛覆和精彩了,所以即使沒有物理腦洞,這仍然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不光是《化身博士》,《活跳屍》里能夠復活人體器官的熒光葯水等等,都體現出了,在更早的科幻時代,化學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類似於「魔法師」「巫婆」一類的「奇幻」元素。而顯然,在現代大部分科幻迷的眼裡,如果一個故事偏離了「科幻」而走向了「奇幻」,那麼這個逼格是直接降低數個數量級的,總的來說一方面是學科本身特色,另一方面是觀眾口味和作者創作好惡趨勢。個人覺得喜歡科幻還是四個字「投其所好」,如果一個故事精彩絕倫,發人深省,那麼不管科幻設定「軟硬」如何,裡面有沒有清奇腦洞,我都不會那麼計較。那麼我都是愛不釋手的。

‍‍

『玖』 和化學有關的科幻小說

末世化學家,材料帝國等

『拾』 適合中學生看的物理,化學方面的科普讀物或科幻小說

看科幻小說,請找劉慈欣,今年他的《三體》剛剛拿了雨果獎,樂的都快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建議先看一下《球狀閃電》,類似外傳性質)
所謂的硬科幻,邏輯嚴謹,視角宏大。
但是想要關注當前人類的物理知識,還是看科普類書籍好些。(我當年是啃的中學教材。。。)

熱點內容
女強男強的小說言情修真 發布:2025-02-05 21:36:55 瀏覽:928
女僕老師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21:23:06 瀏覽:290
完結的言情兵王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2-05 21:10:59 瀏覽:692
山神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19:53:16 瀏覽:985
穿越小說完結古代言情 發布:2025-02-05 19:20:32 瀏覽:534
主角把小龍女帶回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8:33:35 瀏覽:323
女主腹黑末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5 18:22:50 瀏覽:936
免費小說大全閱讀軟體 發布:2025-02-05 18:17:48 瀏覽:213
看玄幻小說人數最多 發布:2025-02-05 18:14:42 瀏覽:782
越級清晰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5 18:09:36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