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科幻小說
Ⅰ 求本科幻小說《太空堡壘》
http://wenku..com/view/cfaf238884868762caaed5d2.html
此書下載地址
[編輯本段]ROBOTECH其他作品
除了動畫之外,過去20多年間不斷問世的ROBOTECH系列作品還包括多達數百本的漫畫和傑克·麥金尼(Jack Mckinney)撰寫的21卷小說。2001年,DC Comics旗下的Wildstorm獲得金和聲授權,開始出版新的ROBOTECH漫畫系列。金和聲公司稍後宣布,2001年以前創作的小說和漫畫不再被視為ROBOTECH「正史」的組成部分。 ROBOTECH漫畫 COMICO THE COMIC COMPANY(1985—1989) COMICO THE COMIC COMPANY是從玩具製造商Revell,而不是從金和聲公司那裡,獲得許可權的。COMICO發行了按照Robotech TV系列劇情編寫的全套漫畫,他們的名字同時也出現在TV系列中每一集結束部分的致謝名單中。 出品包括: 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1985-1989 36 卷) 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 Robotech Masters (1985-1988 23 卷) 太空堡壘:機器人統治者 Robotech: The New Generation (1985-1988 25 卷) 太空堡壘:新生一代 Robotech Graphic Novel (1986) 太空堡壘:繪本小說-創世紀 Robotech in 3-d (1987) Robotech Special (1988) Eternity Comics(1988—1994) 從1988年開始,Eternity以每月一卷的速度出版了按照未完成的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系列製作的漫畫書,內容主要參照《哨兵》的原始劇本和Jack McKinney的小說。其它重要的作品包括《佐爾傳奇》、《因維之戰》、《重返麥克羅斯》等。 出品包括: 1.Robotech系列 Genesis: The Legend Of Zor (1992 6卷以及第一卷的一個印量2500本的特別版) 前傳:佐爾傳奇 Invid War (1992-1993 18卷) 因維之戰 Firewalkers (1993) 烈火行者 Invid War: Aftermath (1993-1994 6卷) 因維之戰:餘波未平> 由Academy Comics後續 Return To Macross (1993-1994 12卷) 重返麥克羅斯> 由Academy Comics後續 The Legend Of Zor (1卷,第二版) 2.Robotech II 系列 The Sentinels (1988-1990 16卷) 哨兵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One(1989) The Sentinels Book II (1990-1993 21卷)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Two(1991) The Sentinels Cyber-pirates (1991 4卷) The Sentinels Handbook (1991)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three(1992) The Sentinels Swimsuit Spectacular (1992)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four(1993) The Sentinels Book Three (1993-1994) 8卷 The Untold Story(卷1) > 由Academy Comics後續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set (1994) Malcontent Uprisings (12卷) 不滿者的起義 Academy Comics, Ltd.(1994—1996) 接手Eternity Comics之後,完成了Robotech II:The Sentinels、Return to Macross 和Aftermath的其餘部分。另外出版的系列包括Clone、Warriors、Academy Blues、Macross Missions、Mechangel、Robotech: The Movie以及Worlds of Robotech等。在他們獲得出版許可的兩年半時間里,公司幾乎將全部精力都用於了出版Robotech相關書籍上面。 出品包括: 1.Macross Saga前傳 Academy Blues 6卷 (從卷0開始) 學院布魯斯 Breaking Point: cadet Lisa Hayes Civil War Stories 內戰故事 Return to Macross (25卷,從卷13開始) War of the Believers TPB Warriors (3卷以及一個TPB) 戰士們 2.Macross Saga相關 Booby Trap Macross Missions: Destroid 麥克羅斯任務 Macross Missions: Excalibur 3.New Generation時期 Aftermath 7卷(從卷7開始) Clone (6卷,包括卷0以及一個特別版本) 太空堡壘:克隆 Hohsq's Story 4.Robotech II相關 Book three (14卷,從卷9開始) Book four (14卷,從卷0開始) Sentinels Halloween Special Sentinels Winter Wonderland 5.Robotech相關 Macross Tempest Mechangel (4卷,從卷0開始) 機甲天使 Metal Swarm The Misfits Mordecai Robotech (卷0) Robotech 1996 漫畫日歷 Robotech The Movie (2卷) Star Runners: Carpenter's Journey The Threadbare Heart Collection 6.Worlds of Robotech Amazon World - Escape From Praxis Crystal World - Prisoners of Spheris Cyber World - Secrets of Haydon IV Feral World - Nightmare on Garuda Invid World - Assault on Optera Smith World - Sabotage on Karbarra Worlds of Robotech GN 註: TPB = trade paperback 平裝本 GN = graphic novel 繪本小說 Antarctic Press(1997—1998) 在這兩年的時間里(1997—1998),Antarctic出版了一些小型的系列及單行本,如Vermilion、Sentinels : Rubicon、Covert Ops以及Wings of Gibraltar。Antarctic公司的繪畫質量明顯好於Academy,但其故事脈絡卻大大偏離了TV 系列與Robotech小說的范疇,為此引起許多Robotech愛好者的不滿。 出品包括: Robotech (11卷) Annual Class Reunion Covert Ops (2卷) Escape Final Fire Megastorm TPB The Sentinels - Rubicon (2卷) Vermillion (4卷) Wings of Gibraltar (2卷) DC Comics / Wildstorm(2002— ) 2001年,DC Comics旗下的Wildstorm獲得金和聲公司授權,開始出版新的ROBOTECH系列漫畫。這一系列的故事大綱都是由金和聲公司的太空堡壘創意總監Tommy Yune創作的。這套漫畫的優點是製作精美,而不足之處則在於整個故事的創作,同早已廣為愛好者們認同的卡爾·梅塞克設定的太空堡壘世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同85集電視原作相比,也有不少出入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這套漫畫從另一個視角描述了我們熟悉的太空堡壘故事,展開了不少電視劇集中匆匆一提的情節,同時又照顧到了同期發行的其餘周邊的背景。 出品包括: Robotech #0-6 (aka. From the Stars) 太空堡壘:來自群星 Robotech Sourcebook Robotech: Love and War #1-6 太空堡壘:愛與戰爭 - Little White Dragon 小白龍 Robotech: Invasion #1-5 太空堡壘:入侵 - Mars Base One 火星基地一號 Robotech: From the Stars 太空堡壘:來自群星(繪本小說) 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Vol.1-4 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繪本小說) Robotech: Prelude to the Shadow Chronicles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前傳 ROBOTECH小說 從1987年開始的十年中,美國Del Rey出版社共推出了21本ROBOTECH小說。Del Rey公司是著名的專業科幻/奇幻類出版社,他們最著名的品牌是《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科幻小說。 同Del Rey簽約的作家有很多在當代科幻/奇幻界富有盛名,例如被很多中國讀者熟悉的《黑暗精靈三部曲》的作者R.A.Salvadore也是其中一員。 ROBOTECH小說的作者Jack McKinney實際上是兩個人:Brian Daley與James Luceno。他們將太空堡壘85集動畫片,出版的各種漫畫故事,參考畫冊和設定集的內容組合起來,按照自己對於太空堡壘世界的認識,創作了這部小說。可以說,小說大大豐富了原作的內容,深化了原來的主題,並將《太空堡壘》劇集中一些語焉不詳和自相矛盾的地方盡量做了解釋和修補。但是作者對於《太空堡壘》設定的認識未必同官方認可的設定完全一致,尤其是對於機器人技術中「思維頭盔」的闡釋(通過飛行員的頭盔將飛行動作傳遞給各種機甲),是最為愛好者詬病的地方。此外,小說的年表同官方認可的年表,在年代上也有相當的差距。 目前已經出版的Robotech英文原版小說如下: The Macross Saga: Battlecry Robotech #01: Genesis Robotech #02: Battlecry Robotech #03: Homecoming The Macross Saga: Doomsday Robotech #04: Battle Hymn Robotech #05: Force of Arms Robotech #06: Doomsday Robotech #19: The Zentraedi Rebellion Robotech #20: The Masters' Gambit The Masters Saga Robotech #07: Southern Cross Robotech #08: Metal Fire Robotech #09: The Final Nightmare Robotech #21: Before the Invid Storm The New Generation Robotech #10: The Invid Invasion Robotech #11: Metamorphosis Robotech #12: Symphony of Light The Sentinels Robotech #13: The Devil's Hand Robotech #14: Dark Powers Robotech #15: Death Dance Robotech #16: World Killers Robotech #17: Rubicon Robotech #18: End of the Circle 2003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科幻世界》雜志社)開始出版《太空堡壘》小說的中文譯本,到目前為止共出版7卷,內容包括了英文原版的第1—12卷。 目前已經出版的《太空堡壘》小說中文版如下: 第一部:麥克羅斯傳奇(3卷) 作者:傑克·麥金尼 翻譯:王小龍,李毅,房俊民 出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2003年5月 第二版:2004年7月 ISBN: 7-5364-5221-7 第二部:南十字軍 (2卷) 作者:傑克·麥金尼 翻譯:王小龍 出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2004年7月 ISBN: 7-5364-5539-9 第三部:新生一代 (2卷) 作者:傑克·麥金尼 翻譯:王小龍 出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2006年7月 ISBN: 7-5364-5879-7 ROBOTECH電子游戲 Robotech: The New Generation 太空堡壘: 新生一代 2007年Airbourne Entertainment/Big Blue Bubble出品 Robotech:Invasion 太空堡壘: 入侵 2004年Global Star/Vicious Cycle出品 Robotech:Battlecry 太空堡壘: 戰斗吶喊 2002年TDK Mediactive出品 Robotech:The Macross Saga 太空堡壘: 麥克羅斯傳奇 2002年TDK Mediactive出品 Robotech:Crystal Dreams 太空堡壘: 水晶夢想 1998年GameTek未完成 ROBOTECH桌上角色扮演游戲規則書 Palladium在1986年11月出版了第一本Robotech的TRPG指南書Robotech: The Role Playing Game (又名Book One: Macross)。由於20世紀80年代桌上RPG游戲在美國非常盛行,這本書很快就售出了10萬冊,其後續的指南,設定集與冒險戰役銷量也在5萬冊以上。這套角色扮演游戲的規則對新人非常友好,而且抓住了電視原作的精髓。可以說,在美國有相當一部分Robotech愛好者是從RPG游戲愛上我們的太空堡壘的,在隨後的15年Palladium發行了一共14本RPG指南書。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桌上RPG游戲的熱潮已經漸漸消退,Palladium終於在2001年放棄了Robotech的權利,盡管如此,這個系列仍然是Palladium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角色扮演游戲之一。 2007年《太空堡壘》動畫新作《暗影編年》的成功推出,使得沉寂已久的RPG市場又掀起了波瀾。Palladium先是在2008年春天推出300餘頁厚度的暗影編年游戲規則書,又計劃將原有的太空堡壘游戲重新更新規則,按照官方設定的基準出版新版的太空堡壘RPG游戲。2008年7月和8月分別推出《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資料冊》(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Sourcebook)和《太空堡壘:機器人統治者資料冊》(Robotech: The Robotech Masters Sourcebook)。2009年7月,Palladium宣布即將發行《太空堡壘:遠征軍陸戰隊資料冊》(Robotech®: UEEF Marines Sourcebook)和《太空堡壘:新生一代資料冊》(Robotech®: New Generation™ Sourcebook)。 目前已經出版的Robotech桌上角色扮演游戲規則書如下: Robotech: The Role Playing Game (Book 1: Macross) 太空堡壘:角色扮演游戲 (又名 第一冊:麥克羅斯) 1986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2: RDF Manual 太空堡壘RPG第二冊:太空堡壘防衛軍手冊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3: The Zentraedi 太空堡壘RPG第三冊:天頂星人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4: Southern Cross 太空堡壘RPG第四冊:南十字軍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Ghost Ship 太空堡壘RPG冒險:鬼船 198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RDF Accelerated Training Program 太空堡壘RPG冒險:防衛軍加速訓練計劃 198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5: Invid Invasion 太空堡壘RPG第五冊:因維入侵 198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 RPG 太空堡壘 II:哨兵RPG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 REF Field Guide 太空堡壘 II:哨兵:太空堡壘遠征軍戰地指南 198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6: The Return of the Masters 太空堡壘RPG第六冊:統治者歸來 198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Lancer's Rockers 太空堡壘RPG冒險:蘭瑟搖滾客 198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Zentraedi Breakout 太空堡壘RPG冒險:天頂星人暴亂 1994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7: New World Order 太空堡壘RPG第七冊:新世界的秩序 1995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8: Strike Force 太空堡壘RPG第八冊:戰力 1995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 RPG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角色扮演游戲 200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Sourcebook 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資料冊 200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The Masters Saga Sourcebook 太空堡壘:統治者傳奇資料冊 200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參考書系 The Donning Company (1986-1988) Robotech Art 1 Robotech Art 2 Robotech Art 3: The Sentinels Prima Books (2002) Robotech: Battlecry Strategy Guide Stone Bridge Press (2007-present) The Art of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
ROBOTECH
Ⅱ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什麼
(問題回答):《弗蘭肯斯坦》原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的全名是《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中譯本有《弗蘭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內容介紹):故事講述的是年輕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為追求和利用當時的生物學知識,從停屍房等處取得不同人體的器官和組織,拼合成一個人體,並利用雷電使這個人體擁有了生命。巨人雖然天性善良,嚮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於面貌醜陋,被社會視為怪物,當作巨大的威脅,處處碰壁。他要求弗蘭肯斯坦為自己製造一個配偶,答應事成後與其雙雙遠離人間。弗最初應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時,擔心怪物種族從此危害社會,於是毀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瘋狂報復,殺死弗的未婚妻等幾個親人。弗發誓毀掉自己的作品,追蹤怪物一直到北極地帶,受盡折磨後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作者簡介):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於英國,父親是政治家兼哲學家;母親是公認最早的女權主義者,在原來的婚姻破裂後與瑪麗的父親結婚。兩人都小有名氣,並著有各種小冊子。1797年瑪麗出生,10天後母親便因病離世,這件事一直影響著瑪麗,在她的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自己害死了母親"的念頭。後來父親再婚,瑪麗不得不與生父、繼母、繼母原來的孩子、繼母與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復雜,矛盾較大。直到瑪麗長大成人後遇到了雪萊,才終於獲得了與人交流感情的機會,可其時雪萊已有妻室,因此瑪麗在很長一段時間還充當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萊妻子投河自殺後,瑪麗終於得以與雪萊結婚,但婚後多次流產,只成活了一個孩子。6年半之後雪萊又被淹死……瑪麗的一生充滿了不幸和恐怖,終生為死亡所纏繞,所有這些後來都被表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Ⅲ 史蒂芬·巴克斯特的作品介紹
史蒂芬·巴克斯特的科幻作品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 定位於遠未來,描繪了人類與Xeelee之間的史詩的宇宙傳奇。在該系列中,人類歷經挫折,成為了宇宙中第二強大的種族,僅次於神一般的Xeelee。在該系列中,有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科學想像。比如「巨引源」、「裸露的奇點」、重子生命與暗物質之間的戰爭、「澤利花」等等。
最初的Xeelee系列出版了五部,前四部為長篇,分別是Raft(《救生船》,1991)、Timelike Infinity(《類時無限》,1992)、Flux(《變遷》,1993)、Ring(《環》,1994)。第五部Vacuum Diagrams(《真空圖》,1997)則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到1997年為止的該系列的短篇小說。
從2003年起,巴克斯特又陸續推出了Destiny's Children(命運之子)系列,作為對於Xeelee系列的補充,使之更加豐滿。目前共有四部,前三部為長篇,分別是Coalescent(《聯合》,2003)、Exultant(《歡躍》,2004)、Transcendent(《超越》,2005)。第四部Resplendent(《輝煌》,2006)是中短篇集,收錄了近年來寫作的Xeelee系列中短篇小說。
2010年3月出版了Xeelee精選集,收錄了Raft, Timelike Infinity, Flux, Ring中的主要內容。
巴克斯特的個人網站給出了Xeelee系列的時間線,可以作為閱讀的參考。 在這一類作品中,巴克斯特通過各種各樣的假設對歷史進行了架空,以此設想人類如何進行空間探索。
該系列的作品主要有NASA系列、「時間織錦」系列、Northland系列、蒸汽朋克小說「Anti-Ice」以及小說集「Traces」中的一些短篇。 描繪最後的猛獁的「猛獁」系列、平行宇宙「Manifold」系列等。
他也有一些單作,如作為《時間機器》續集的The Time Ships(《時間船》,1995)、描繪人類從遠古直至未來的進化過程的Evolution(《演化》,2002)
此外,他與同為H·G·威爾斯協會副會長的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一起,合作撰寫了「時間奧德賽」三部曲和長篇《昔日之光》。
Ⅳ 尋秦記是什麼時候寫的
《尋秦記》,約一百五十萬字。港版二十五卷,修訂珍藏版六卷,1994年7月-1996年7月出版。
註:有人回答1991年是錯誤的。1991年是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成立日,不是《尋秦記》的出版年,更不是黃易開始寫《尋秦記》之年。
Ⅳ 列舉四位中國現代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1、王晉康代表作有:《西奈噩夢》,《七重外殼》,《最後的愛情》,《解讀生命》,《生死平衡》,《養蜂人》,《水星播種》,《最後的愛情》,長篇小說《類人》等。王晉康近年並未停止創作,於2005年6月在《科幻世界》推出《一生的故事》,並於2006年在《科幻世界》分兩期推出新作《終極爆炸》。迄今為止,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9次,獲獎篇目分別是:《亞當的回歸》(1993),《天火》(1994),《生命之歌》(1995),《西奈噩夢》(1996),《七重外殼》(1997),《豹》(1998),《替天行道》(2001),《水星播種》(2002),《終極爆炸》(2006)。出版有《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4卷本。
2、劉慈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地球往事」系列(《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及剛剛出版的《三體Ⅲ:死神永生》)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曾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
3
、何夕
億年後的來客》
4、錢莉芳
5、飛氘
《皮鞋裡的狙擊手》(《科幻世界》2003年12期) 《千真萬確》(《科幻世界》2005年3期) 《講故事的機器人》(《科幻世界》2005年10期) 《八月之光》(《科幻世界》2006年5期) 《最後的禮炮》(《少年科普世界》2006年5期) 《去死的漫漫旅途》(《星雲Ⅳ·深瞳》,2006年8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節選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一個末世的故事》(《科幻世界》2006年9期) 《噴嚏之王》(《科幻畫報》2006年10期) 《呵欠王朝》(《科幻畫報》2006年12期) 《三國志家庭篇》(《家長里短》) 《魔鬼的頭顱》(《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期,《中國科幻小說年選》收錄,江蘇文藝出版社,劉慈欣主編) 《眾神之戰》(《幻想1+1》2007年2期,《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發瘋》(《科幻畫報》2007年2期) 《寵兒》(《科幻世界》2007年4期,《2007中國年度科幻小說》收錄,灕江出版社,星河、王逢振主編) 《1983年的母系氏族》(《九州幻想》2007年5期) 《群星歲月》(《幻想1+1》2007年5期) 《呼嚕情報員》(《科幻畫報》2007年6期) 《避風客棧》(《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0期刊中刊) 《蒼天在上》(《科幻世界》2008年2期,《2008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星潮·宇宙號角》(《科幻世界》2008年9月) 《等待消逝的電波》(《科幻大王》2008年9月) 《第三點共識》(《科幻世界》2008年增刊) 《時間足夠鬼混去愛》(《科幻大王》2009年2月) 《舉棋不定》(《今古傳奇·故事月末》) 《一覽眾山小》(《科幻世界》2009年8期)
Ⅵ 黃海的黃海科幻小說作品 書目
1969年12月《一0一0一年》科幻小說集 僑聯出版社
1972年12月《新世紀之旅》科幻小說集
1979年10 月《銀河迷航記》科幻小說集 照明出版社
1980年8月 《天外異鄉人》科幻小說集 照明出版社
1984年4 月《偷腦計劃》短篇科幻小說集,皇冠出版
1984年5月《天堂鳥》長篇科幻小說集,時報文化出版
1984年8月《最後的樂園》長篇科幻小說,時報文化出版
1985年5月《第四類接觸》長篇科幻小說,皇冠出版
1985年6 月《星星的項練》短篇科幻小說集,皇冠出版
1987年6 月《鼠城記》長篇科幻小說,時報文化出版
2004年2月《永康街共和國》政治奇幻小說,九歌出版
2006年10月《黃海童話》科幻童話集,九歌出版
學術論著
2007年1月《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論述,五南出版,大學用書
2009年7月〈尋找幻氏家族的榮耀〉論述,第13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全國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論文,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出版。
2009年1月〈衛斯里的後設重構〉論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2005年7月〈黃海科幻童話解構〉論述,靜宜大學「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全國學術研討會,專題論述。
2004年1月〈中文科幻百年,文學迷思〉,發表於〈幼獅文藝〉。
2004年12月〈科幻小說往何處去〉本文系交大科幻研究中心2003年10月科幻術研究會議,黃海專題演講,寫成論文,交大出版文集。
黃海少兒科幻作品
1984年9月「奇異的航行「中篇科幻,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1985年10月「嫦娥城「兒童科幻小小說,聯經出版,張麗雯繪圖
1987年5月「機器人風波「兒童中篇科幻,聯經出版,陳曉菁繪圖
1988年5月「大鼻國歷險記「科幻童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王平繪圖(「奇異的航行「,」嫦娥城「,」大鼻國歷險記「,三書,其後改由民生報出版。)
1988年7月「地球逃亡「中篇少年科幻,東方出版社,蒙傑繪圖
1989年6月《航向未來》,中篇科幻,富春出版
1990年6月《太空城的孫悟空》,南昌:21世紀出版社
1990年6月《奇異的航行》,南昌:21世紀出版社,蒙傑繪圖
1991年2月「時間魔術師「兒童科幻小小說,九歌出版,陳曉菁繪圖
1992年6月《夢回鐵砧山下》,台中縣立文化心,內含散文集
1992年6月《地球逃亡》,合肥,安徽少兒出版社
1994年4月「秦始皇到台灣神秘事件「少年奇幻小說,天衛出版
1996年2月「誰是機器人「兒童科幻小小說,國語日報
1996年4月《動物天堂》,國語日報連載4個月。
2004年6月「千年烽火奇幻游「少年科幻奇幻小說,國語日報
2008年6月9日起連載四個月 「宇宙大霹靂「國語日報
黃海純文學創作
1963年10月《奔濤》短篇小說集,野風出版社
1968年2月《大火在高山上》,短篇小說集,商務印書館
1968年6月《通往天外的梯》短篇小說集,僑聯出版社
1976年10 月《迷霧征塵》自傳式散文集,水芙蓉出版社
1980年10 月《人在宇宙中》雜文、短論等80篇,水芙蓉出版社
1982年8月《悲歡歲月》短篇小說集,水芙蓉出版社
1993年3月《百年虎》台灣文學長篇小說創作,遠流出版社
1994年4月《尋找陽光的旅程》自傳式散文,健行出版社
2004年2月《永康街共和國》政治奇幻小說,九歌出版社
2006年10月《黃海童話》科幻童話,九歌出版社
2009年11月《山城》短篇小說集,台中市文化局
相關碩博士論文、專論黃海
研究黃海,碩博士論文 專論及相關論述
中央大學:中文所--傅吉毅《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2002/6
台南大學:教管所---詹秋華《台灣少年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以一九六八年以來在台灣地區出版之少年科幻小說為例》2004/6
台東大學:兒文所--王洛夫《論黃海及其兒少科學幻想作品》2003/6
中山大學:中文所--黃瑞田《科學詮釋與幻想──黃海科幻小說研究》2004/6
台北教大:應語所--黃子珊《黃海兒童科幻小說敘述技巧研究》2006/6
中山大學--在職專班--林奕妗《黃海科幻作品初探》2007/6
靜宜大學:中文所--張孟楨-《基因復制科技發展下的未來世界—黃海科技小說中的基因科學與省思》2007/6
賴玉敏:《乘著想像的翅膀 少年科幻小說的開路先鋒──黃海專訪》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頼玉敏專訪。2003年5月《兒童文學學刊》
劉秀美:《台灣通俗小說研究─1919-1999》,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專章論列張系國、黃海、倪匡作品,2001年。
陳愫儀:《少年科幻版圖初探──1948年以來台灣地區出之中之篇少年科幻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士論文,1998年。
陳鵬文:《八〇年代台灣科幻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林建光:《大敘述的危機與歷史經驗再現的轉折:試論八零年代台灣的科幻小說》,單篇論文,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分論張系國、黃海、黃凡、張大春、平路作品。
林建光:《政治、反政治、後現代:論八零年代台灣科幻小說》,單篇論文,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分論張系國、葉言都、黃海、黃凡、張大春、平路等人作品。
蔡尚志:《兒童故事原理》,五南出版社大學用書,1989年10月初版,專章論述介紹黃海的兒童科幻小小說寫作技巧及兩篇作品。
林健群:《晚清科幻小說研究 1904-1911》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趙天儀:《宇宙意識與科幻世界──試論黃海的科幻小說》,1999年4月,靜宜大學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科幻小說列為重要主題,文學院長趙天儀特別撰文。
簡宗梧、周鳳五編著:《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空中大學用書,第八章第八節〈科幻小說〉,引用黃海諸多論點。1987年8月初版。
(參考資料:「黃海牧園:文藝&科幻」)
Ⅶ 國產,或者翻譯的科幻類電子書免費下載
1樓用的方法,我也用,不錯,我就不重復了,呵呵。
我推薦你一本書吧,額,也可以說是一個系列,國外的
安德系列,不知道看過沒,很好很好的科幻小說,
包括
安德的游戲 安德的影子 死者代言人 霸主的影子 屠異 精神之子
等等。不過網上可以下到的中文版有前四本,後面的都是英文的了好像有九本貌似。
要看的話建議先看 安德的游戲(這是第一本,必須的)
然後看死者代言人
也可以看安德的影子(安德的游戲的平行小說)
最後看霸主的影子(一定要看完安德的影子之後看)
額我能下到的資源都給你 你的郵箱是多少?
先給你安德的游戲的開頭,看看合不合口味,呵呵
作者:【美】奧森·斯科特·卡德
譯者:李毅
ISBN:7-5364-5326-4/I·38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字數:250千字
頁數:327頁
【圖書簡介】
可怕的外星怪物――蟲族越來越嚴懲地威脅著地球,可是地球各國卻把大量金錢和物資花在為小孩子在太空修建游戲基地上,並不斷挑選年幼在孩子前往其中進行各種對抗游戲。游戲的難度不斷被加大,不斷有人被淘汰,教官有意孤立成績突出的人,優秀的學員不擇手段、拚命競爭……這一切的最終目的就是挑選出一個心理狀態最穩定、神經最強悍的孩子。地球當局將賭注押在了這個最終的游戲天才身上,此人將獲得地球遠征艦隊的指揮權,與蟲族展開決戰。 安德·維京成為了這個游戲天才,但是,大決戰以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式開始了……
【作者簡介】
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奧森·斯科特·卡德是當今美國科幻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在美國科幻史上,從來沒有人在兩年內連續兩次將「雨果」和「星雲」兩大科幻獎盡收囊中,直到卡德橫空出世。1986年,他的《安德的游戲》囊括雨果獎、星雲獎,1987年,其續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攬了這兩個世界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項。
卡德生於華盛頓州里奇蘭,在猶他州長大,分別在楊百翰大學和猶他大學取得學位,目前定居於北卡羅萊納州。卡德堅信小說具有教化意義,應該向讀者傳遞積極上進的信息。「安德」系列小說便充分反映出作者的這種觀念。這個系列還包括《安德的影子》《霸主的影子》等。
【相關書評】
奧森·斯科特·卡德和他的《安德的游戲》
姚海軍
奧森·斯科特·卡德是一個深受讀者歡迎的科幻作家,同時也深得各類評獎委員會的青睞。從1977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開始,在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僅雨果獎和星雲獎他就獲得了24次提名,並有5次最終捧得了獎杯。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坎貝爾獎和世界幻想文學獎。
卡德熱衷於描寫少年天才,而在一定程度上,那些虛構的人物也是他自己的影子。安德、納菲……他們在卡德想像的世界中建立奇勛,而卡德自己則在對承載他們的世界的建構中創造奇跡。處女作短篇版《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1977)不僅使卡德獲得了雨果獎提名,更為他贏得了坎貝爾獎的最佳新作者獎——除了卡德,似乎再沒有誰獲過如此殊榮;而短短數年之後,卡德的長篇版《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1985)和緊隨其後的續集《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便連續兩年包攬了「雨果」、「星雲」這兩大世界級科幻獎,創造了科幻史上的一個空前絕後的奇跡。
在長篇版《安德的游戲》之前,卡德出版了七部長篇小說,但他在那一階段的榮譽卻來自於短篇創作。從1977年到1985年,卡德共有五個短篇獲得了雨果獎或星雲獎提名。
1985年是卡德作家生涯的重大轉折點。憑借《安德的游戲》,卡德一舉成名,從此躋身於一流長篇科幻小說作家的行列。
卡德是個精明的作家,從不浪費任何有價值的科幻點子。他擅長將一本小說作為一個想像世界的基礎,從而去創作更多的關於這個世界的傳奇故事,這種狡猾的作法加上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卡德的世界呈現出立體的真實質感。在迄今為止卡德出版的45本長篇小說中,屬於系列小說的就有29部之多。
顯然,以《安德的游戲》為龍頭的「安德系列」是卡德最重要、同時也是部頭最多的系列小說。除了前面提到的兩部外,這個系列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包括《屠異》(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和《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在內的七部曲,而它的第八部作品也即將於今年年底面市。
卡德已經開創了七個系列,其中「安德」系列是最有潛力的一個,我們現在仍看不到它終結的跡象。而在他已經結束的系列中,由《地球的回憶》(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的呼喚》(The Call of Earth,1993)、《地球飛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失控的地球》(Earthfall,1995)和《地球的新生》(Earthborn,1995)構成的「回家」五部曲是卡德最受歡迎的系列小說。這個系列的前三部故事都發生在一顆名為哈莫尼的殖民地星球上,而地球早已毀於四千萬年前的一場核戰。一台名為「超靈」的超級計算機中止了人類的進化,控制著哈莫尼星的一切,但千萬年的光陰已經將這個旨在引導人們遠離戰爭的超級計算機推到了「生命」的終點。「臨終」前,「超靈」召集組建了一個由少年納菲等人組成的、結構類似於家庭的組織,他們被賦予超能力,重返地球。這個系列的後兩部順理成章地從外層空間轉回了地球。從宇宙歸來的人類後裔驚訝地發現,原生地球人已經分化成了飛人、樹人和地人;同時,擁有超能力的納菲和他的哥哥艾爾馬克的沖突也最終達到頂點。
卡德近期的獨立長篇也很出色,例如《歷史記錄:哥倫布的救贖》(Pastwatch: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就讓人浮想聯翩,小說中,時間旅行者試圖阻止哥倫布發現美洲——至少阻止哥倫布在發現美洲後回到歐洲。
所有上面提到的這些小說都不是一般的科幻小說,它們奠定了卡德在科幻界的重要地位。雖然他沒有改變科幻小說的整體風格,但卻展現了當今科幻小說的靈活多變。卡德將宗教融於科幻小說的方式為科幻小說帶來了新面貌。卡德的重要性在於他的觀念,在於他的寫作技巧。他那明快而開放的文字,成功地擴展了我們的思想。
《安德的游戲》的科幻內核是模擬戰斗室的設想。卡德在為《安德的游戲》所作的前言中稱,他腦中的這一設想出現在他16歲的時候——1967年。十年後,卡德根據這一設想寫了一個同名短篇,並得以在本·博瓦任主編的科幻雜志《類比》上發表。本·博瓦曾斷言,安德的故事將成為卡德作家生涯的基礎。而今天,卡德在安德系列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的確用事實驗證了本·博瓦的先見之明。
模擬戰斗室的設想在1967年,甚至是1977年,還披著強烈的科幻色彩,可是到了1985年,卡德將之應用於長篇版《安德的游戲》時,日漸興起的計算機技術卻已經使它的神秘性大打折扣。卡德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它對一部科幻小說來說幾乎是致命的。但是卡德巧妙地將小說的重心放在了安德的成長上。顯然,他對少年人心中特有的英雄夢瞭若指掌,對讀者心理的恰當把握加上嫻熟的敘述技巧,徹底改變了小說在構思上的劣勢。結果,就像很多成長小說一樣,安德接受考驗的每一步都緊緊牽系著讀者的神經,最終《安德的游戲》獲得了比它的藍本短篇更輝煌的成功。
卡德出生於一個摩門教家庭,其創作深受摩門教的影響。在他的小說中,個人和團隊的命運息息相關,而主人公往往擁有上帝一般的感召力和洞察力,掌控著世界的未來。安德就是一個典型的卡德式的英雄。他從小就對空間定位有著超常的敏銳感覺,被軍隊從家中帶走,接受殘酷的訓練,他不斷戰勝自我,讓自己在各種挑戰面前都立於不敗之地。安德最終贏得了那場戰爭游戲,但直到此時,他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徹底毀滅了一個外星種族。
《安德的游戲》是一個殘酷的、充滿驚奇的故事。負責挑選和訓練地球艦隊統帥的教官們從來不給安德公平的機會,甚至任由他的生命受到野蠻隊員的威脅;而人類與蟲族的戰爭竟然以那樣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得到了了結。安德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意外,而所有這一切一經解釋都會成為必然。畢竟,安德所承擔的是整個人類的命運。
耐人尋味的是:安德成了地球的救世主,但他卻再也無法返回那藍色的家園——那裡已經變成了他邪惡哥哥的屬地,在地球人的眼中他變成了惡魔。安德只有和他的姐姐一起,占據被他無意中親手毀掉的蟲族的世界。安德保持著他閃光的人性,但世事的發展卻對此做出了非常強烈的諷刺。
《安德的游戲》以刪節版的形式在《科幻世界·增刊》發表時,受到了讀者狂熱追捧,今天我們出版的這個單行本是它的完整版。我相信你會喜歡這本書。而來自這本書本身的最新消息是:美國華納兄弟正准備將它與它的續集《死者代言人》搬上銀幕,卡德親自撰寫劇本,而執導本片的將是曾執導過《空軍一號》、《完美風暴》、《從深海出擊》等大片的國際級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
☆ 美國《書評周刊》
感人至深的小說。情節出人意料,又事出必然。主人公安德·維京真切可信,活脫脫是個少年拿破崙,可親可敬,有時又令人生畏。
☆ 美國《圖書周刊》
扣人心弦的太空傳奇,對窮兵黷武思想的尖銳抨擊。
☆ 美國《軌跡》
這場游戲火爆熾烈,高度緊張。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書中的外星種族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本·博瓦
在這部小說中,卡德充分滿足了讀者的預期——而且大大超過了這種預期。
☆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吉恩·沃爾夫
卡德深切理解人類的生存環境,表達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其表達方式也達到了完美的層次。
解讀:
Ender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目前已出版的有:
1.《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
2.《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
3.《屠異》(Xenocide)
4.《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
5.《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
6.《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
這是以出版順序排列的,而以最佳閱讀順序排列,則個人建議為1、5、6、2、3、4,因為這是以時間順序為排列的。
《安德的游戲》的故事背景是人類步入太空時代,但卻在短短數十年間遭到一種外星智慧生物——蟲族(bugger)的兩次襲擊,史稱「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類的主力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然而一個名叫梅澤·瑞克漢姆(Mazer·Rackham)的指揮官僅靠一支小艦隊竟奇跡般的消滅了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占據了絕對優勢的蟲族艦隊,從而挽救了人類。
現在八十年過去了,人類將面臨「第三次入侵」,而人類唯一的取勝之道是再次出現一個梅澤·瑞克漢姆式的天才指揮官。國際艦隊的高官們深知此道,他們把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天才兒童送到太空戰斗學校,希望能培養出一個理想的指揮官,但數十年的努力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幸運的是,就在最後的十年間,太空戰斗學校的校長格拉夫上校(Graff)似乎找到了最後的一線希望——一個名叫彼得·維京(Peter·Wiggin)的天才兒童出現在他面前,格拉夫幾乎已經認定了這個孩子就是他所要尋找的目標,然而經過幾年的觀察,格拉夫發現彼得雖然還是個幼兒,卻已經表現出極其邪惡殘忍的天性。於是他勸維京夫婦第二胎生個女孩,希望她擁有其哥哥同樣的智慧而天性較為溫和。在這種情況下,維京家的二女兒瓦倫苔·維京(Valentine·Wiggin)誕生了,然而諷刺的是這個女孩太柔弱太善良了,與她的哥哥恰成兩個極端,同樣不適合成為指揮官。
維京夫婦被破例允許生第三胎(當時的法律規定每對夫婦只能生兩胎),於是維京家的「小三子」(Third)出世了,他果然如預期般在性格上是彼得與瓦倫苔的混合體。他的本名叫安德魯·維京(Andrew·Wiggin),然而他更喜歡稱呼自己為安德·維京(Ender·Wiggin),因為他的姐姐瓦倫苔自小如此稱呼他,無論如何對他即將扮演的角色來說,這個名字似乎是個好兆頭,他也許正是這場戰爭的「終結者」。
安德無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然而他是否能成為格拉夫理想中的指揮官仍待考驗,而對此格拉夫比安德更為緊張,因為他知道已經沒有時間再選擇下一個候選人了,成敗在此一舉。
於是一場沒有硝煙但卻關繫到整個人類命運的戰爭在太空戰斗學校悄悄地展開了……
安德將面臨怎樣的挑戰?他能否成為理想的指揮官,人類的救世主?彼得與瓦倫苔的天才在地球上是否會被埋沒?蟲族為什麼會和人類開戰?」第三次入侵」的真象又是什麼?既然是一場關繫到人類生死存亡的戰爭,為什麼會被稱為「安德的游戲」?
看完這本書,你將會獲得滿意的答案。
第一章 老三
「我用他的眼睛來觀察,用他的耳朵來聆聽,我告訴你他是獨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於我們要找的人。」
「這話你已經對他的哥哥說過。」
「由於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經被測試過不符合需要,但這和他的能力無關。」
「他的姐姐也是這樣,我很懷疑他會不會也是這樣,他的性格太過柔弱,很容易屈服於別人的意願。」
「但不會是對他的敵人。」
「那麼我們怎麼做?將他無時不刻的置於敵人之中?」
「我們沒有選擇。」
「我想你喜歡這孩子。」
「如果蟲族得到他,它們將會發現我會是他最親密的叔叔。」
「好吧,畢竟我們在拯救這個世界,再用他做一次實驗吧。」
監視器里的女人溫柔地說:「安德,我想你已經對這個可怕的監視器厭煩了,有個好消息告訴你,今天我們要把它拿掉,相信我,一點都不會痛的。」
安德點點頭,不痛?說謊吧,他想。當大人說不痛的時候總是會痛的,他很清楚。有時候謊言比真話更加可靠。
「你過來坐在這兒,安德,坐在檢查台上,醫生一會就來看你。」
監視器關閉了。安德試著想像這個小儀器從他的後頸上被拿掉後的情形,以後在床上翻轉時就不會壓著脖子,在洗澡時也不會感覺到刺痛了。而且從此以後彼德也不會再恨我了,我要回家讓他看看,我和他一樣,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了。這倒不壞,他會原諒我比他晚一年拿掉監視器的,我們將會成為住在同一所房子里,但不會是朋友,決不會,彼德太危險了,我們不是敵人、不是朋友,只是兄弟。當他想玩太空戰士打蟲族游戲時,或許我會不得不陪他玩,或許我可以去看看書。
但安德很清楚,即使他這樣想,彼得也不會放過他的。當彼得陷入瘋狂狀態時,他的眼裡含著某種東西,不管何時安德看著他的眼神,就知道彼得是不會放過他的。安德彷彿又聽見彼得在喊,我在彈鋼琴,安德,來幫我翻樂譜,哦,這個戴著監視器的小子忙得顧不上他的哥哥了?還是他太聰明了?來殺死蟲人吧,太空戰士安德?不,不,我不需要你的幫助,我會自己做,你這個雜種,你這個多餘的雜種!
「不會用很長時間的,安德。」醫生說。
安德點點頭。
「它是很容易拿掉的,不會有感染,不會有傷害,但會有一點癢。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失去了某些東西。你可能會尋找一些你找不到的東西,你不知道你在找什麼,我告訴你吧,其實你要找的就是監視器,它不在了。過幾天這種感覺就會消失的。」
醫生在安德的後頸上拔弄著,安德突然感到一種劇痛,好象有支針從他的脖子一直到肚子,他的脖子在抽筋,身體向後強烈地彎曲,頭撞到了床,他感覺到雙腳沉重,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抓得生痛。
「護士!」醫生大叫,「快來幫忙!」有個護士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幫他放鬆這些肌肉,把那個遞給我,快!你還在等什麼!」
有個東西插入他的手中,安德看不到那是什麼,他跌下了檢查台。「抓住他!」護士尖叫著。
「把他固定住。」
「你來吧,醫生,他太強壯了,我抓不住。」
「不要全壓上去,你會弄死他的!」
安德感到有支針插入後頸,很痛,他的全身無處不充滿劇痛,他的肌肉慢慢的松馳了下來,現在他可以大聲的哭出聲音來了。
「你感覺怎樣,安德?」護士說。
安德說不話來,他們把他抬上了桌子,檢查他的脈搏和其它一些他不明白的事情。
醫生的聲音有點發顫,「他們把這東西放進這孩子的身體有三年了,他們到底想知道些什麼?我們可能會弄死他的,難道他們不清楚?我們可能會使他變成植物人的。」
「麻葯什麼時候失效?」護士問。
「把他留在這至少一小時,看著他,如果他在十五分鍾內還不能說出話來,立刻喊我。我們可能會永遠傷害他的,他又不是蟲人!」
在下課前十五分鍾,他回到彭小姐的課上,但腳步還是有點不穩。
「你還好嗎,安德?」彭小姐問。
他點點頭。
「你病了嗎?」
他搖搖頭。
「你看起來好象不舒服。」
「我沒事。」
「你最好坐下休息一會,安德。」
他走向他的位置,但突然停了下來,想著:我在找什麼?我想不起我在找什麼了。
「你的坐位在那。」彭小姐說。
他坐了下來,但感到還需要一些什麼東西,一些他不見了的東西。我會找出來的,他想道。
「你的監視器呢?」坐在他後面的女孩輕聲說。
安德聳聳肩。
「他的監視器沒有了。」她小聲地對其它同學說。
安德摸著自己的後頸,那兒有一塊綳帶,監視器不在了,現在他和其它人一樣了。
「你把它洗掉了?安德。」坐在走廊對面的那個男孩問。安德想不起他的名字,彼得?不對。
「安靜,史蒂生。」彭小姐說,史蒂生傻笑著。
彭小姐在講授乘法,安德在他的電子桌上亂劃,他畫了一座巨大島嶼的輪廓,讓電腦從各個角度模擬出它的立體模型,彭小姐會知道他在干什麼,他沒在留心聽課,但她不會打擾他。他常常知道問題的答案,即使他沒留心聽課。
在他的電子桌上有一行字顯示了出來,它從屏幕的上端往下移動著,在它到達屏幕下端之前,安德就看清了上面寫著什麼——「老三!」(政府只允許每個家庭生育不超兩個的孩子,安德是經過政府特殊批准生育的第三個孩子,因此其它小孩都諷刺地叫他做「老三」——譯者注)
安德笑了,他是第一個懂得如何發送信息的人,即使這個發信息諷刺他的人用的也是他教的方法,他為此感到驕傲。作為一個「老三」並不是他的錯,這是政府的主意,只有他們有權這樣做——有幾個象安德一樣的「老三」可以有機會到學校上課?現在他的監視器已經拿下來了,這說明政府的這個實驗並未成功,他想如果早知如此的話,他們才不情願授權讓他出生呢。不知什麼原因,他的實驗似乎沒有成效,好象中止了。
下課鈴響了,學生們有的關掉了電子桌上屏幕,有的倉促地往裡面輸入備忘錄,還有的往家中的電腦傳輸著作業或數據。有幾個學生在列印機上列印著東西。安德把手放在電子桌邊沿的小型鍵盤上,想著如果一個大人用這種小型鍵盤會是多麼的笨拙,當然他們用大鍵盤——但他們粗壯的手指怎麼能畫出精巧的線條呢?安德卻可以。他畫的線條非常精細,可以從屏幕的中心向邊沿繞七十九個圈。當老師在講授算術時,他就是這樣來消磨時光的。課堂上講的算術,他姐姐華倫蒂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教會了他。
「你沒事吧,安德?」
「是的,彭小姐。」
「你再不走就趕不上校車了。」
安德點點頭站了起來,其它的學生都走了,他們應該在等車吧。他的監視器不再壓著他的脖子,監視著他看到和聽到的一切。其他學生現在可以對他說他們想說的話,甚至可以打他——不會再有人監視著,也沒有人會來救他。戴著監視器的時候他不用懼怕這些事情,現在他倒有點懷念那個監視器了。
史蒂生還沒走,他雖然不是全班塊頭最大的,卻比安德強壯多了,而且他和安德從來就不咬弦。
「喂,老三。」
Ⅷ 高分求經典科幻小說,本人要是感興趣,不封頂加分!
《千年戰爭》
【關於作者】
喬·霍爾德曼,出生於1943年,曾獲激光物理學學士和天文學學士學位,1970年開始寫作,1983年開始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兼職教授。 喬·霍爾德曼的作品數量不多,是一位以質取勝的作家,代表作《千年戰爭》及後續作品《千年和平》被譽為「最值得回味的戰爭小說」。其中《千年戰爭》獲得了「星雲獎」和「雨果獎」雙重大獎;《千年和平》則獲得了「雨果獎」。 喬·霍爾德曼曾參與了越南戰爭,並獲得紫心勛章,《千年戰士》的創作可以看作是他對戰爭的真實體驗與反思【內容簡介】
坍縮星的發現,使得星際旅行成為現實,但人類派出的數艘星際探險飛船卻離奇失蹤,地球方面認定,是一個叫做「托倫星人」的外星物種對人類進行了攻擊。 一支由人類精英組成的小分隊被派往外太空,他們的任務是征服托倫星人,斬草除根!這是一場漫長的戰爭,漫長到可以稱之為「永恆」。當九死一生的的主人公曼德拉終於有一天獲准退役,回到闊別已久的地球,卻發現由於超光速旅行產生的「鍾慢效應」,地球早已逝去千年,物事人非,而他所要保衛的人類,也變得像外星人一樣陌生…… 這是一部關於戰爭的科幻小說,不僅僅敘述了慘烈的戰爭場面,更記述了戰爭給人類心靈造成的永遠難以彌和的創傷。該小說榮獲「雨果獎」和「星雲獎」雙重大獎,被譽為「最值得回味的戰爭小說」。
最書名:彩虹盡頭(RAINBOWS END) 作者:弗諾·文奇/ Vrnor Vinge(美)
弗諾·文奇(美) Vernor Vinge (1944—至今) 弗諾·文奇,1944年10月2日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沃克莎市,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作為賽博朋克流派中活躍至今的作家,弗諾·文奇擁有極高的聲譽,在硬小說小說寫作方面很有一手。他的小說邏輯嚴密,情節緊湊,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處,尤以細節的締造和令人驚嘆的預見力著稱,提出的重要思想是「超人劇變」(或「天人劇變」)。大量細致又經得起推敲的描述讓虛構出的「異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科族幾可亂真。和他本身的科學素養大有關系,弗諾·文奇本身就是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閱讀文奇的科幻小說,絕對是一種享受。文奇並不多產,但他的每一部小說都可稱得上經典。1981年的《真名實姓》使他聲名大噪,1992年的《深淵上的火》獲得雨果獎,2000年又以該書前傳《天淵》擊敗《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再獲雨果獎。
現代科技讓植物人華裔詩人羅伯特·顧重獲
彩虹盡頭書籍
新生,一個全新的、被高科技網路技術徹底改變的世界,呈現在他眼前。這個世界看似發達、安定、祥和,但邪惡依然存在,他們掌握了一種生物腦控武器,能夠控制人們的思想,讓人們無條件服從。而對新世界一無所知的羅伯特·顧無意中成為了邪惡者的工具,通過他邪惡者可以得到 他們所想要的技術。好在羅伯特還有朋友和親人,在一次反對圖書館升級的運動中,他的孫女與她的朋友們,與羅伯特一起,在陰森的地下生物實驗室中,與壞蛋們展開了對決。
《三體》 劉慈欣
劉慈欣,中國當代很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自1999年出道以來創作了一批讀者反響強烈的科幻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等。劉慈欣居住在山西省娘子關,祖籍河南,出生於山西省陽泉市。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的新作,現在已經寫出3部,《三體》為該系列的第一部。 《三體I》
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 《三體》並沒有揭示那個宇宙文明的圖景,其中的兩大文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圖景,只是揭開了其面紗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們最近的恆星都有智慧文明,那這個宇宙一定是十分擁擠的,可為什麼它看起來卻如此空曠?這些內容已經在《地球往事》的《三體》系列第二部中描述。 《三體2》黑暗森林 簡介: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 「面壁計劃」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競爭中戰而勝之?神秘的「黑暗森林」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切謎底,都將在本書中揭曉! 《三體3》死神永生 簡介: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個恐懼的孩子,熄滅了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發抖。自以為歷經滄桑,其實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 使兩個文明命懸一線的黑暗森林打擊,不過是宇宙戰場上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際戰爭沒人見過,也不可能見到,因為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目睹戰場之日,即是滅亡之時。 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曇花一現的終極之美最終變成任何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游吟詩人縹緲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已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 太陽系中的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一切,後直面真相的,只有兩雙眼睛。
《計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2000)是加拿大科幻作家索耶本人最滿意的作品。但可惜的是,這部作品在2001年的「雨果獎」角逐中,敗於J.K.羅琳的《哈里·波特與火焰杯》,最終與這一科幻大獎失之交臂。提起此事,索耶火氣十足,他說:「我六次進入雨果獎決賽,六次空手而歸。每次我都很失望,但只有《計算中的上帝》那次真把我氣壞了。他們把獎頒給了《哈里·波特與火焰杯》!那是一本好書,但它不是科幻小說!」 索耶有充分的理由為此氣惱,因為《計算中的上帝》的確是一部具有震撼性的、不可多得的科幻佳作,而且這種震撼性完全出自真正的、令人拍案叫絕的想像。 有人說科幻小說是點子文學。雖然這一說法隱含著對科幻小說的貶低,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科幻小說的特性。回想一下你讀過的科幻小說,難道不是先想到其中的怪異的想法(諸如隱身、波態飛船、時間旅行等).而後才是主人公的奇遇?「點子」是科幻小說的靈魂。《計算中的上帝》再次證明了科幻小說的這一特性,它不是用動作等好萊塢的要素,而是用想像,真正的想像,征服了讀者。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計算中的上帝》 的開頭便很新奇:一個蜘蛛形外星人鬧劇般出現在多倫多博物館,求見古生物學家。但「新奇」只是索那製造的第一個效果。很快,外星人霍勒斯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破解不同星球文明的周期毀滅之謎。隨著研究的推進,兩個讓人大吃一驚的事實顯現於我們面前:地球史前的五次物種滅絕周期與兩種來訪外星文明遠古時期的物種滅絕周期完全相同,似乎有一隻上帝之手在操控著文明的進程;幾個更古老、未曾經歷過這種周期性毀滅的文明則已經將自身電子化,藏身於行星內部的超強掩體中。故事至此,索那成功地將「新奇」變成了「驚奇」。故事向著更加出人意料的方向發展,自私的古老文明為防止新文明對其生活的干擾,竟然用方舟將獵戶座一等星引爆成了超新星。正當超能粒子流即將再次滅絕三個智慧種族時,奇跡出現了——一隻彷彿從另一個宇宙「伸」過來的巨掌,擋在了超新星與三顆文明星球之間!震撼!此時,你的感受也只有震撼能形容了。 索耶一直對上帝是否存在感興趣,他在《計算中的上帝》一書中,時科學在這一問題上的作用進行了測試。索耶不是那種單純的有神論者,他堅信科學可以應付一切挑戰,他所要探究的是一直困擾人類的終極謎題:復雜而有序的宇宙背後存在著什麼樣的真相?作為宗教主題的延續,《計算中的上帝》將這一主題掘進到了一個新層面。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羅伯特·索耶(Robert J. Sawyer)曾兩次獲得加拿大科幻與幻想文學最高獎「極光獎」,是加拿大最成功的科幻作家。或許因為大學期間所學的就是廣播電視專業,索耶很樂於通過各種謀體宣傳自己的思想,介紹自己的新書,這進一步擴大了他的影響力。《渥太華名人錄》稱他為「加拿大科幻界的教長」。 索耶1960年出生於多倫多,1981年開始發表短篇科幻小說。1988年,隨著長篇處女作《金羊毛》(Golden Fleece)的出版,他一下子成為科幻界備受關注的新人。 《金羊毛》是索耶「太空系列」的第一部,其故事發生在一艘名為「阿爾戈號」的星際移民飛船上。從飛船及主人公的名字即可看出,這是那則人們耳熟能詳的希臘神話的科幻版。但索耶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成功地使這部作品成了硬科幻中的典範。 目前,索耶已經出版了十六部長篇科幻小說,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與恐龍有關。在他的第二部長篇《遠望》(Far-Seer,1992)中,恐龍甚至取代了人,成為故事的主角。 《遠望》以及隨後出版的《化石獵人》(Fossil Hunter,1993)、(《外來者》(Foreigner,1994)共同構成了索耶著名的「智慧恐龍」三部曲。 「智慧恐龍」三部曲中的恐龍,當然就是曾雄霸遠古地球的恐龍,它們被一個類似於上帝的觀察者從遠古地球傳送到了一顆離地球十分遙遠的行星的衛星上。新環境下的年輕恐龍大力推動科學,多方探索與嘗試,終於通過望遠鏡之類的新發明洞察了世界的真相——它們所處的世界並非宇宙的中心,甚至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顆即將毀滅的衛星。於是,智慧恐龍開始了逃亡的努力。 「智慧恐龍」三部曲保持了傳統科幻的風格,頗具可讀性和啟迪性,在商業上也大獲成功。今天,加拿大的青年人中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索耶智慧恐龍的故事。 索耶另一本重要的恐龍科幻小說《一個紀元的終結》(End of an Era,1994),則將恐龍滅絕之謎與時空旅行、平行世界結合在一起。書中科學家藉助最新發現的「黃效應」,順利地將考古學家布蘭登·撒克里和他的朋友邁爾斯·喬丹送回六千五百萬年前的中生代,以解開恐龍滅絕之謎。兩位主人公吃驚地發現,當時的地球竟然存在著一種又黏又滑的火星生命,而我們想像中的威猛的恐龍只不過是火星人的工具和玩物;同時,在另一個不存在「黃效應」的平行時空,布蘭登發現了一份出自他自己手筆的電腦日記,記述了他自己的種種令人震驚的發現。為了求證日記的內容,他找到了當時還不為人所知的黃博士……在這部作品中,索耶將自己在恐龍、考古方面的淵博知識展示得淋漓盡致。小說節奏明快,文筆輕松幽默,但內容卻發人深省——對恐龍滅絕、地球發展和外星生命進行了全新地詮釋。 恐龍之外,索耶所熱衷的另一個科幻主題就是宗教了。這在他的力作《終極實驗》The Terminal Experiment,1995)中有著突出的表現。 《終極實驗》似乎已經超出了科幻小說的領地。主人公彼德·霍布森的研究指向了科學的邊界之外、被宗教氣息所包裹的終極謎題,即:人死亡之後是否有靈魂存在?索耶的答案是趨向於肯定的。他筆下的主人公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在大腦徹底死亡之後的確有一團凝聚的能量從軀體上逃逸出來。這一結果將霍布森引向了危險的技術探險之路——在好友薩卡爾的幫助下,他將自己的大腦復制到計算機中,做成三份特質不同的拷貝,以分別模擬靈魂狀態(刪除了大腦中一切與人體生化相關的功能)和永生狀態下(切除了一切與死亡及衰老相關的神經系統)的「生命」感受。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三個計算機生命中有一個成了殺人犯,並最終逃出了實驗室…… 《 終極實驗 》 既有高技術驚險小說的曲折與緊張,又有一流科幻小說所必需的新穎構思及富有啟發性的思考,充分體現了索耶的獨特魅力,最終為他贏得了1995年度的星雲獎。 索耶的最新作品是計劃中的「原始人視差」三部曲的第二部《人類》(Human,2003)。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混血》(Hybrids)也將於近期出版,而它的第一部《原始人類》(Hominids,2002)則將參加2003年雨果獎、極光獎和蓋拉克蒂克獎的角逐。
一無所有
又名:The Dispossessed 作者: (美)娥本書獲得1974美國雨果獎(Hugo Awards)與星雲獎(Nebula Awards)兩大科幻獎之最佳長篇小說獎。本書於1974年出版,與《黑暗的左手》(1969年) 同屬一九七○年代科幻小說經典,也是娥蘇拉.勒瑰恩奠立科幻大師地位的兩部重要作品。 內容簡介: 安納瑞斯是烏拉斯星的衛星,由於一群社會主義運動者脫離烏拉斯星上的政治社會體系,獨自到安納瑞斯上建立純粹以社會主義為藍本的社會,因此安納瑞斯與烏拉斯斷絕聯系,直到安納瑞斯的一位新生代物理學家薛維克,在追求學術真理的熱情下,毅然與烏拉斯星的科學家聯系,並決定到烏拉斯星拜訪,才打開了安納瑞斯封閉的外殼。 然而,社會主義思想根深柢固的安納瑞斯人們認為薛維克背叛了理想,而烏拉斯星的資本主義社會現況,以及科學家們的暗藏詭計,讓薛維克腹背受困,處於兩難之中。他該何去何從? 勒瑰恩的科幻代表作之一,以主角薛維克個人觀點,在「現在」進行事件與「過去」的回憶中,交織展現了兩種社會的優點與缺陷。她沒有給讀者一個肯定的答案,一切都讓讀者跟隨著薛維克的旅程而自己體會。 評價: 村上春樹:「娥蘇拉.勒瑰恩是我最喜歡的女作家之一。」 哈洛.卜倫:「想像力豐富,風格上乘,超越托爾金,更遠勝多麗絲.萊辛,實為當代奇幻與科幻文學典例。」 作者簡介: 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1929- ) 娥,美國重要奇幻、科幻、女性主義作家。著有小說二十餘部,以及詩集、散文集、游記、文學評論與童書多部,並與人合譯老子《道德經》。所獲文學獎項與榮譽不計其數,包括美國國家書卷獎、紐伯瑞獎、卡夫卡獎、普須卡(Pushcart)獎、世界奇幻獎、星雲獎、雨果獎、小詹姆斯.提普齊獎、軌跡獎等等。西洋文學評論家哈洛.卜倫將她列為美國經典作家。目前定居於美國奧瑞岡州。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Ⅸ 科幻小說txt
迅雷下載 ???你沒下完貝!
如果是下載很多本在以起的BT種子的話!把已經有了的從下載目錄里勾去!把沒下到的繼續下!實在下部下來的就單獨搜隔資源下!
如過是單本長篇,那可能是資源本身就部完整!
我這里收入了很多經典科幻小說!
全是迅雷下的(有長篇有短篇)
[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
[國外科幻文學精選]
[科幻世界文集合]
關妖精的瓶子.txt 冰上海.txt
圓圓的肥皂泡.txt 天 意.txt 審判日.txt 異天行.txt
潛入貴陽.txt 鏡子.txt
8 個文件 587,310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2003 的目錄
[.] [..] 傷心者.txt
唯美.txt 地球大炮.txt 寄生之魔.txt
思想者.txt 春日澤·雲夢山·仲昆.txt 詩雲.txt
餓塔.txt
8 個文件 321,323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2002 的目錄
[.] [..] 一日囚.txt
中國太陽.txt 六道眾生.txt 吞食者.txt
天下之水.txt 寶貝寶貝我愛你.txt 日光鎮.txt
朝聞道.txt 植花演義.txt 水星播種.txt
生存實驗.txt 瘟疫.txt 西天.txt
飢不擇食.txt 馬姨.txt
15 個文件 502,756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2001 的目錄
[.] [..]
鄉村教師.txt 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txt
大角,快跑.txt 廢墟.txt
戰神初航.txt 故鄉的雲.txt
是誰長眠在此.txt 替天行道.txt
棋譜.txt 熏衣草.txt
盜墓.txt 蛻.txt
詭礎.txt
13 個文件 486,404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2000 的目錄
[.] [..] 一線天.txt
三十六億分之一.txt 異手.txt 我想回桂林.txt
日落了,卻沒人寫詩.txt 櫥窗里的荷蘭賭徒.txt 流浪地球.txt
深淵.txt 愛別離.txt 郵差.txt
10 個文件 310,033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9 的目錄
[.] [..]
伊俄卡斯達.txt 帶上她的眼睛.txt
異域.txt 心歌魅影.txt
心靈密約.txt 來自遠古——寶瓶座傳奇.txt
潮嘯如槍.txt 笑吧,朋友.txt
超越永恆.txt 黑暗中歸來.txt
10 個文件 346,240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8 的目錄
[.] [..] MUD--黑客事件.txt
會合第十行星.txt 偃師傳說.txt 時間的彼方.txt
貓的故事.txt 豹.txt 這一刻用盡一生.txt
風之子.txt 飛越海峽的鴿子.txt 高塔下的小鎮.txt
10 個文件 365,340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7 的目錄
[.] [..] 一個老流浪漢的自述.txt
七重外殼.txt 天驕.txt 樺樹的眼睛.txt
毒蛇.txt 貓捉老鼠的游戲.txt 紅舞鞋.txt
誰是亞當?.txt 誰勝誰負.txt 黑洞之吻.txt
10 個文件 238,611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6 的目錄
[.] [..] 為了凋謝的花.txt 伏羲.txt
克隆之城.txt 全息傳真機.txt 決斗在網路.txt 我要活下去.txt
夢境.txt 火星塵暴.txt 網路帝國.txt 西奈噩夢.txt
10 個文件 263,974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4 的目錄
[.] [..] 丘比特的謬誤.txt 聖誕禮物.txt
天火.txt 失去記憶的人.txt 平行.txt 撞擊.txt
智慧病毒.txt 朝聖.txt 空中襲擊者.txt 魔瓶.txt
10 個文件 165,441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3 的目錄
[.] [..] 亞當回歸.txt 戴茜救我.txt
無際禪師之謎.txt 電腦魔王.txt 雪陸星.txt
5 個文件 121,087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2 的目錄
[.] [..] 光戀.txt
墜入愛河的電腦.txt 夢幻世界.txt 波兒.txt
等您一千年.txt 行星巴士.txt 遺物釣「鯊」.txt
7 個文件 125,344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91 的目錄
[.] [..] 一個戊戌老人的故事.txt
太空修道院.txt 女媧戀.txt 故土難離.txt
火山口上的大腦基地.txt 生死第六天.txt 證據.txt
霧中山傳奇.txt
8 個文件 285,035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89 的目錄
[.] [..] 在時間的鉛幕後面.txt
天道.txt 難圓玫瑰夢.txt
3 個文件 84,214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中國科幻銀河獎至2004獲獎作品合集共139部全本\1986 的目錄
[.] [..] 失蹤的航線.txt 白痴.txt
2 個文件 38,937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國外科幻文學精選 的目錄
[.]
[..]
[科幻世界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全集120本]
0 個文件 0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國外科幻文學精選\科幻世界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全集120本 的目錄
[.]
[..]
03《真名實姓》作者:[美] 弗諾·文奇.txt
04《循環》作者:[美] 弗諾·文奇.txt
05《狼毒》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波爾.txt
06《冰柱之謎》作者:[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txt
07《活跳屍(弗蘭肯斯坦)》作者:[英] 瑪麗·雪萊.txt
08《叢林溫室》作者:[美] 布賴恩·奧爾迪斯.txt
09《大西洋底來的人》作者:[美] 不詳.txt
10《隱形人入侵》作者:[美] 理查德·雷蒙德.txt
11《被毀滅的人》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txt
12《群星,我的歸宿》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txt
13《瀕死的地球》作者:[美] 傑克·萬斯.txt
14《黑暗的左手》作者:[美] 厄休拉·勒奎恩.txt
15《雙子座歷險記》作者:[美] 邁克爾·斯科特.txt
16《地海巫師》作者:[美] 厄休拉·勒奎恩.txt
17《太空烽火》作者:[美] 斯蒂文·萊哈德.txt
18《地心世界獵奇記》[蘇] B·A·奧勃魯契夫.txt
19《航海家號》作者:不詳.txt
20《顛覆之神》(《末世迷蹤》第二部)作者:[美] 蒂姆·萊希 傑里·詹金斯.txt
21《火星公主》作者:[美] 埃德加·賴斯·伯勒斯.txt
22《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txt
23《蒸發密令》作者:[美] 托尼·普瑞埃拉.txt
24《銀河系漫遊指南》作者:[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txt
25《宇宙盡頭的餐館》作者:[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txt
26《快樂製造者》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txt
27《危機》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txt
28《星際橋梁》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txt
29《魔比斯環》作者:[美] 讓·紀勞.txt
30《世界未日陰謀》作者:[美] 西德尼·謝爾頓.txt
31《格列佛游記》作者:[英] 喬納森·斯威夫特.txt
32《蛇石Ⅰ-拉恩的秘密》作者:[美] 妮妮·阿什萊.txt
33《蛇石Ⅱ-最後的獻祭》作者:[美] 妮妮·阿什萊.txt
34《我們》作者:[俄] 尤金·扎米亞京.txt
35《蠅王》作者:[英] 威廉·戈爾丁.txt
36《克蘇魯神話Ⅰ-邪神復甦》作者:[美] H·P·洛夫克拉夫特 等.txt
37《克蘇魯神話Ⅱ-恐怖人間》作者:[美] 斯蒂芬·金 等.txt
38《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作者:[美] 凱斯【長篇】.txt
39《費爾蒙特中學的流星歲月》作者:(美) 費諾·文奇.txt
40《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美] 特德·蔣.txt
41《CT輻射》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txt
42 反物質飛船.txt
43《黑太陽》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txt
44《潛在的異族》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txt
45《束手無策》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txt
46《天網的墜落》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txt
47《月亮孩子》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txt
48《飛龍失蹤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txt
49《雞皮偵探》-[俄] 基爾·布雷切夫.txt
50《捲入火星謀殺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txt
51《兩個地球的角斗》-[俄] 基爾·布雷切夫.txt
52《時間殺人器》-[俄] 基爾·布雷切夫.txt
53《美麗新世界》[法] 阿道斯·赫胥黎.txt
54《人格裂變的姑娘》[美] F·R·施賴勃.txt
55《神經浪遊者》[加] 威廉·吉布森.txt
56《白色魔力》作者:[美] 勞莉·菲利亞·斯道勒茲.txt
57《藍色噩夢》作者:[美] 勞莉·菲利亞·斯道勒茲.txt
58《綠色天使》作者:[美] 愛麗絲·霍夫曼.txt
59《烏鴉絕壁》作者:[美] 傑弗里·亨廷頓.txt
60《邪魔女巫》作者:[美] 傑弗里·亨廷頓.txt
61 地球殺場.txt
62《地球使命:入侵者計劃》作者:[美] L·羅恩·哈伯德.txt
63《物競天擇》[美] L·羅恩·哈伯德.txt
64《日本沉沒》[日] 小松左京.txt
65《宇宙漂流記》[日] 小松左京.txt
66《計算中的上帝》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txt
67《沙丘》作者:[美] 弗蘭克·赫伯特.txt
68《星船傘兵》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txt
69《雙星》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txt
70《羅伯特·海因來因短篇小說集》.txt
71《達爾文的陰謀》(全本)作者:[美] 約翰·丹頓.txt
72《發條橙》作者:[英] 安東尼·伯吉斯.txt
73《瘋狂的地球》作者:[美] 默里·萊因斯特爾.txt
74《怪異武器》作者:埃里克·弗蘭克·拉塞爾.txt
75《老人戰爭》作者:約翰·斯考茨.txt
76《聰明飛船》作者:[俄] 基爾·布雷切夫.txt
77《歷史學家》作者:[美] 伊麗莎白·科斯托娃.txt
78《日暮》[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txt
79《夜翼》作者:[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txt
80《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短篇科幻小說集》.txt
81《毛毛》作者:[德] 米切爾·恩德.txt
82《安德的游戲》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txt
83《安德的影子》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txt
84《霸主的影子》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txt
85《死者代言人》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txt
86《旋轉的螺絲釘》[英] 理查德·伯頓.txt
87《城堡里的男人》[美] 菲立普·狄克.txt
88《黑質三步曲Ⅰ 黃金羅盤》菲利普·普爾曼.txt
89《黑質三步曲Ⅱ 魔法神刀》菲利普·普爾曼.txt
90《黑質三步曲Ⅲ 琥珀望遠鏡》菲利普·普爾曼.txt
91《愛與魔法》吉兒·柏奈特.txt
92《環形世界》[美] 拉里·尼文.txt
93《千年戰爭》[美] 喬·霍爾德曼.txt
94《聖杯奇謀》[美] 琳恩·索爾茲 喬·摩爾.txt
95《紙牌的秘密》[挪威] 喬斯坦·賈德.txt
96《產生新人類的神食》[美] H·G·威爾斯.txt
97《彗星到來的日子》[美] H·G·威爾斯.txt
98《莫羅博士的島》[美] H·G·威爾斯.txt
99《神秘世界的人》[美] H·G·威爾斯.txt
100《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短篇科幻小說集》.txt
101《時間機器》[美] H·G·威爾斯.txt
102《世界大戰》[美] H·G·威爾斯.txt
103《新人來自火星》[美] H·G·威爾斯.txt
104《月球上最早的人類》[美] H·G·威爾斯.txt
105《外星人》[美] 威廉·科茲文克.txt
106《銀河系公民》 羅伯特·海因萊恩.txt
107《幽靈五號》[美] 羅伯特·謝克里.txt
108《紅火星》 金·S·羅賓森.txt
109《木乃伊七號》 T·W·哈德.txt
110《美國眾神》[美] 尼爾·蓋曼.txt
111《尼爾·蓋曼中短篇科幻作品集》.txt
112《光暈1:致遠星的淪陷》 埃里克·尼倫德.txt
113《光暈2:洪魔》 埃里克·尼倫德.txt
114《時震》 庫爾特·馮內古特.txt
115《被禁止的基督》 保羅·麥卡斯克.txt
116《捕食者》 威廉·F·吳.txt
117《飛向半人馬座》 弗雷德里克·波爾.txt
118《海底艦隊》 弗里德里克·波爾.txt
119《回家》 弗雷德里克·波爾.txt
120《弗雷德里克·波爾中短篇科幻小說集》.txt
《遠望》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恐龍文明三部曲之遠望》.txt
119 個文件 36,753,205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科幻世界文集合 的目錄
[.]
[..]
鄉村教師.txt
吞食者.txt
月亮孩子貌似沒完結.txt
混沌蝴蝶.txt
球狀閃電.txt
[山]
[中國人寫的《1984》——《寂靜之城》 作者:馬伯庸]
[超新星紀元.作者:劉慈欣『已完成』]
千日醉.txt
最後的游戲.txt
《歸宿》.txt
[歸者無路 作者:遲卉]
傷心者 作者:何夕.txt
9 個文件 670,493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科幻世界文集合\山 的目錄
[.] [..] 山.txt
海水高山-山的前篇.txt
2 個文件 52,422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科幻世界文集合\中國人寫的《1984》——《寂靜之城》 作者:馬伯庸 的目錄
[.]
[..]
一九八四.txt
中國人寫的《1984》——《寂靜之城》 作者:馬伯庸.txt
2 個文件 79,739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科幻世界文集合\超新星紀元.作者:劉慈欣『已完成』 的目錄
[.] [..]
超新星紀元超新星紀元(上).TXT 超新星紀元超新星紀元(下).TXT
2 個文件 394,837 位元組
G:\TXT文件\TXT3\科幻世界\科幻世界文集合\歸者無路 作者:遲卉 的目錄
[.] [..]
網友評論.txt 歸者無路 作者 遲卉.txt
2 個文件 27,248 位元組
Ⅹ 求雨果獎所有科幻小說,百度網盤資源
1953年長篇《被毀滅的人》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科幻世界已經出版
1954年沒有
1955年長篇:《他們相當正確》馬克克里夫頓弗蘭克瑞雷中篇:《達夫斯講述者》小沃爾特M米勒短篇:《阿拉瑪果沙》艾里克F.拉賽爾
1956年長篇:《雙星》羅伯特A海因萊因中篇:《探險隊》幕瑞雷因斯特短篇:《星》阿瑟C克拉克《雙星》由科幻世界出版
1957年(小說獎未頒發)
1958年長篇:《大時代》弗里茲雷伯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蠣的海洋》A.戴維遜
1959年長篇:《事關良心》詹姆斯布利什這個也由科幻世界出版了,經典之作中篇:《大前庭》克利福德D西馬克短篇:《那地獄邊緣的火車》羅伯特布羅赫這個刊登在科幻世界譯文版2009.10月上
1960年長篇:《星船傘兵》羅伯特A海因萊因也已出版,星河艦隊就改編自此電影短篇:《獻給阿爾吉儂的花》丹尼爾凱斯這個在《經典的真身》里,即將出版
1961年長篇:《萊博維茲的贊歌》小沃爾特M米勒末世經典作品,文學與科幻的完美結合短篇:《最長的航程》波爾安德森這個刊登於2010年7月份的科幻世界譯文版上
1962年長篇:《異鄉異客》羅伯特A海因萊因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已由科幻世界出版,思想性很強的一部佳作短篇:《溫室》布賴恩奧爾迪斯
1963年長篇:《高堡中的男人》菲利普K迪克這個好像是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吧短篇:《龍主》傑克萬斯這個刊登於譯文版2009.3月
1964年長篇:《星際驛站》克里福德D西馬克田園科幻代表作,已經出版,語言優美短篇:《與國王們戰斗到底》波爾安德森
1965年長篇:《流浪星》弗里茲雷伯短篇:《戰士,不要問》戈登R迪克森
1966年長篇:《不朽》羅傑澤拉茲尼《沙丘》弗蘭克赫伯特科幻世界已經出版,兩部傑作都是不朽的短篇:《梯克托克曼說:「懺悔吧,哈勒昆!」》哈蘭埃利森
1967年長篇:《月亮是一個嚴厲的女人(嚴厲的月亮)》羅伯特A海因萊因科幻世界已經出版,月球獨立的故事,個人推薦中篇:《最後的城堡》傑克萬斯短篇:《中子星》拉里尼文
1968年長篇:《光明王》羅傑澤拉茲尼科幻與奇幻結合的經典之作,科幻世界已經出版長中篇:《維樂搜索》安妮麥卡芙龘瑞《紫薪騎手》菲利普J法瑪短中篇:《打算滾動石頭》弗里茲雷伯短篇:《我沒有嘴,我要吶喊》哈蘭埃利森
1969年長篇:《站在桑給巴爾》約翰布魯納長中篇:《夜翼》羅伯特西爾弗伯格譯文版過去刊載過短中篇:《肉體的分享》波爾安德森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哈蘭埃利森
Justicejoker 12 樓主
4樓2011-12-16
操作
1970年長篇:《黑暗的左手》厄休拉K勒吉因雙獎作品,五星推薦中篇:《陰影之船》弗里茲雷伯短篇:《時間像假寶石的螺旋線》撒繆爾R狄蘭尼
1971年長篇:《環形世界》拉里尼文雙獎作品,圍繞恆星的巨大天體中篇:《遭遇在蘭克馬》弗里茲雷伯短篇:《慢雕刻》西奧多斯特金
1972年長篇:《到你散亂的軀體中去》菲利普J法瑪中篇:《空氣與黑暗的女王》波爾安德森短篇:《不恆定的月亮》拉里尼文
1973年長篇:《神們自己》艾薩克阿西莫夫譯文版2005.1月刊登過,超級想像長中篇:《世界之詞乃森林》厄休拉K勒吉因短中篇:《山羊之歌》波爾安德森短篇:《伊瑞馬水壩》拉菲爾A拉弗蒂《會見》弗雷德里克波爾&CM考恩布魯斯
1974年長篇:《與拉瑪相會》阿瑟C克拉克即將由科幻世界出版長中篇:《被龘插上插頭的女孩》小詹姆斯梯普崔短中篇:《死鳥》哈蘭埃利森短篇:《離開麥歐拉的人》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長篇:《一無所有》厄休拉K勒吉因雙獎作品,反烏托邦作品代表作長中篇:《萊安娜之歌》喬治RR馬丁2008年1月譯文版馬丁專輯里刊載短中篇:《蘭格漢斯開始漂流》哈蘭埃利森短篇:《洞人》拉里尼文
1976年長篇:《千年戰爭》喬霍爾德曼雙獎作品,對戰爭的拷問,科幻世界出版長中篇:《家是劊子手》羅傑澤拉茲尼短中篇:《索爾的邊疆》拉里尼文短篇:《抓住則皮林》弗里茲雷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