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想法
❶ 科幻小說怎麼寫
如何寫科幻小說?這是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有固定答案,豈不是人人都可寫科幻小說?豈不是科幻小說再不會發展?我這里不想詳細敘述寫科幻的技巧,只想列舉一些作家的經驗之談,供同學們參考。
先說兩件美國寫作課上發生的事。
一次,在寫作課剛開始時,學生在教室里坐定,教師走進課堂,從講台上看看學生,開口第一句話是:「一切能夠寫出的故事都已經寫出,你們不可能寫出更好的故事!」
還有一次,也是第一次上寫作課,教員把這門課定名為「為樂趣和收益而寫作」的寫作課。他開口第一句話是:「《灰姑娘》的故事已經寫了5萬次,都能賣掉。這故事還可以再寫——再賣!」
兩個教員講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按第一個教員的說法,豈不是無需再學寫作?按第二個教員的話說,豈不是一切故事都是重復或抄襲?
否!他們的含義是我們必須向前人學習,學習前人的寫作經驗。他們那樣說只是為了幽默,引起學生的興趣。
現在,我們列舉一些著名科幻作家關於寫作經驗的名言。
一、關於科幻小說的結構
傑克·威廉森(曾參加成都科幻會議)說:
永遠不要讓讀者設想有多個基本前提……保持故事連貫一致,小說中的一切都要合乎邏輯順序,前後呼應……要讓讀者極想知道你准備告訴他什麼。
A.E.范·汪說:
考慮一些大約800字的場景……每個場景都有一個目的,一般在第三段陳述,在場景結束時這個目的可以完成也可以尚未完成……場景不一定按最終順序來寫……想到它們就寫下來。
二、關於科幻小說的人物
傑克·威廉森說:
保持人物符合邏輯……壞人一般比英雄人物好寫。
約翰·布魯納說:
如果誰有志寫科幻小說,對銀河帝國的興衰極有興趣,而對他故鄉街道上的人卻漠不關心,那麼我勸他回家,在自己腦門上用硫酸寫上下面的標語:「科幻小說與所有的小說一樣,是關於人的小說,」這樣他一照鏡子就能提醒自己。
約翰·坎貝爾說:
首先,科幻小說是關於人的小說。即使以狗為主人公,我們也會把人的品質投射到狗的身上,只注意它象人的一些特徵,而不管它是否是四條腿。如果一個能思維的機器人是主人公,那麼這機器人要麼具有人性,要麼與它們支持的人物為敵。
三、如何向別人學習
雷·布拉德伯里寫道:
1940年,我拆散斯特金的每一篇故事,找出它的內部結構,看看是什麼使他的故事引人入勝。當時我20歲,還未能發表一篇故事,因此我熱衷於找到成功作家的秘密。我暗暗地懷著痛苦的忌妒注視著斯特金……然而由於他有我追求的獨創性,我仍然不斷地回到他的小說,拆解、分析、反復考察小說的結構。
約翰·坎貝爾寫道:
人們常說,你若要寫作,就得研究專家的作品,這並不是說你只是閱讀他們的小說,而且還應注意他們的寫作方式,為什麼用那種方式?他們為什麼成功?這次成功和下次成功有什麼不同?
四、關於科學的精確性
哈爾·克萊門特寫道:
你不能使故事與生活中已知的事實矛盾,例如跑得快的動物一般腿長,吃草的動物腦子不會發達。
保羅·安德森寫道:
約翰·坎貝爾曾引用過一個可怕的例子:一顆行星圍繞著一個藍白色的太陽,上面有氧氣和氟氣。這在化學上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氧和氟在陽光照射之下立刻爆炸結合。
五、關於寫作和投稿
最後,羅伯特·海因萊因對初學者提出幾點忠告:
必須不斷寫作(光說不練不行)。
必須寫完你已經開始的故事(不可半途而廢)。
除非編輯提出要求,一定不要擅自重寫你的故事。
❷ 大家對於寫一篇科幻小說有什麼好的主意嗎題材什麼的
首先我覺得一個人的毅力應該很重要,決不能三分鍾熱度。有始無終虎頭蛇尾,既然決定就要堅持下去。然後還要培養自己的素材,文學修養,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是很難的。 多讀一些小說,可以參照他們的一些情節,然後自己可以展開一些想像,編出大致情節,先寫好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再慢慢展開想像編情節。列個大綱,人物及故事梗概,發展時的所需情節。如果有原型就更好了,你只需加點人物烘托,點綴一下,再把故事系統化,浪漫化就行了,不過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去寫就更感染人了。我覺得想像是重要的一步。讓自己的頭腦飛出世界之外,沉靜在宇宙之間。幻想一切不可能的事情,一些帶感情色彩的片段,把這些全部連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多觀察多聯想為主。堅持一天寫一個奇幻的情節。 回答人的補充 附網路《如何寫小說》:如何寫小說(新版)
①.寫小說必須先明確幾點:
1.你對寫小說有真正意義上的喜好,不是突然心血來潮,不然寫了幾千字就寫不動了.
2.你認為你寫的小說會有人喜歡,不然寫出來沒人看就尷尬了.辦法:將你小說主要情節公布出來看大家反應.
好了主觀客觀都齊全了.
②.寫小說前的准備:
1.准備好一個故事的基本框架.我覺得每一個作家都是一個造物主,他通過文字來創造了一個世界,這和創造出來的世界就是框架.有些題材的作品可以免去這個框架,例如社會題材.因為他的框架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而有些則不行.例如現在最火的<星辰變>,他屬於玄幻類型,必須重造.當然你也可以用別人已經造好的框架,但沒什麼新意了.
2.有框架了還要有人物,而人物設定就是一篇小說的精華所在.世界上60多億人,沒一個人是一樣的,就算是雙胞胎他們個性也會不同.小說中人物繁多,要把每個人的個性都寫出來的確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小說中不適合用說明性的語言(他很笨\他很聰明,就是說明性語言)來描述一個人的性格,通常都是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動作來突顯人物的性格.<紅樓夢>就是這方面的佼佼這,在<紅樓夢>你可以通過一句話來了解是誰出場了,他就是怎麼牛.我有一個還不錯的辦法,將人物的名字和他的性格寫在卡片上在貼在電腦顯眼處,例如 甲 性格熱情奔放 但有粗心的毛病.乙 性格冷若冰霜 但從不出錯.
在寫作時只要將他的性格用動作\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了.人物這方面真的很麻煩.
3.萬事具備只欠情節了,好的情節可以引人入勝,爛的情節只會使人按ALT+F4.情節請自己想,這方面我不做多說,對情節把握不準的也可以問我.
③開始寫.拿出你的鋼筆\圓珠筆(毛筆也行)\鍵盤出來,寫吧.不過寫之前一定要准備好框架.JK 羅琳花了7年時間來准備<哈利波特>的框架和情節,你准備花多久?
④寫小說幾大忌諱:
1.忌第一人稱,也就是"我"來寫.這樣一般都寫不出什麼好文章.一般多用第3人稱,就是"你\我\他"來寫,這樣的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就象看電影一樣.
2.忌無敵.當主角無敵了,這小說就沒什麼可看的了.
3.忌大量淫穢色情內容,當大量淫穢色情充斥著全文,也許會給你帶來沖動,但這就失去小說的意義了.不信可以去看<異能高手在校園>開始覺得還可以,後來就沒意思了.
各位也可以參考上面的12忌.但有些我覺得已經不是忌諱了.
(舊版)作家十二忌:
作家十二忌一,忌跟風「不要修真受歡迎就寫修真,三國好看就寫三國。」
二,忌『我』「這就不多說了,對於所有的寫手來說,用第一人稱寫作是大忌」
三,忌流水帳「文章太過簡陋,文中必須多多出現對話,環境的描寫與人物性格的描述」
四,不能抄襲「至少要抄得讀者看不出是抄的,有的人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抄尋秦記的劇情」
五,忌文章太短「不要用騙點擊率的方式寫書,一章至少要有四、五千字」
六,忌太哆嗦「拖戲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有技巧,不能無限地拖長。要盡力交代一些有用的東西與伏筆,在一些文字上加長文章的長度,但如困技巧不夠不要強行。文章太短不行,太長也不行。要長短適中。」
,忌太雜「比如科幻作品最好不要與武俠合在一起,香滿的那些武俠科幻漫畫是最失敗的。因為他們硬是把武俠與科幻平衡。每一部小說都有其中心的主題,科幻就科幻,武俠在其中出現可以,但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因為是科幻為主題,那幺一切都必須用科學角度去解釋,而不是又科學又武俠。」
八,忌超人「文章中最忌最忌的除了跟風之外,就是使得主角一夜之間成為超人。主角遇到奇遇得到意料序外的能力,可以!但一夜之間得到超強的力量,事後的力量強無可強,那幺你怎寫到終。」
九,忌名稱太多「讀者是不會有耐性去記憶你所例出的地名人名,只能慢慢(很慢很慢)地在文章中交代,給讀者慢慢地消化。如果作者太急,只會使讀者看得頭昏眼花變成了流水帳。」
十,忌例表「題材設定永遠都是給自己看的,不要硬加在文章中,讀者沒有興趣去看你的設定,這樣做就有如提前把一本書的結局說出來,使人失去了看書的味道。」例:魔盜的作者寫魔盜之時沒有任何的設定,在剛始的時候本人看著看著以為是在寫中世紀時的一個貴族故事。最後魔法師突然之間出現了。才啊!地明白到這是一本玄幻作品。給了本人無數的驚奇,而且作者那時至以後很長都沒有出現過更多的魔法師,使得讀者有興趣再看下去,龍什幺的也是最後才慢慢出現,一個個地描述,而不是一次過例出來。換句話說,作者至今才使我明白到這個世界大概是個什幺樣子的,(龍到現在才出現了兩次,妖精見都沒有見過)在我的腦海中用漫長至今的文筆一筆一筆地在本人的腦中將那個世界建築了起來,這是他成功的地方。
十一,忌呢稱「身為一個作者,要盡力站在中立的立場去看去寫,所以在文章中請不要出現不寫出角色全名而為了省事叫她小XXX,阿XXX的情況出現。文章必須給人中立,冷酷的感覺。而呢稱是為了親友之間的親近感而代替名字的稱呼,從來沒有見過那些文筆高超的人用這些妮稱代替角色的名字。你是作者與自己的角色拉親切感干什幺?」
十二,忌上下關系混亂「有很多的作品,主角都是盡力與身邊的角色拉關系」比如:主角命令身邊的大哥去某事時是這樣說的:「某某哥,去幫我把什什什幺給打下來吧。」而不是:「某某某聽令,將XXX給我打下來。」公私無法公明,上下關系混亂,你看全世界哪一個軍隊會戰斗時、工作場合這用這種語氣。這只能表現作者社會經驗不足
❸ 科幻小說要怎麼寫
具體如下:
在創作科幻小說的同時,就應該注意收集素材,尤其是科幻類小說,雖然他本身脫離現實,但是其中個別涉及到的知識點,仍然還是要與現實稍微掛鉤,這樣在適當的基礎上,進行適合的延展,這樣更有助於科幻小說的代入感和真實性。
科幻創作的小說一定要大膽,說白了就是想像要豐富,科幻小說有兩個注意的點,就在於「科幻」兩個字上,所謂科就是科學,而幻就是幻想的意思,如果幻想都不大膽,那麼什麼時候大膽,尤其是更加新穎而又大膽的想法,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
當然科學與幻想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結合在一起的,這一點也是科幻小說作家所必須掌握的,小說的創作本身就是立於現實而高於現實,實際上這也是寫作科幻描寫的捷徑。
推動科幻小說的情節發展,實際上也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採用傳統的,比如通過人物性格太推動故事發展,或者直接在所幻想的基礎上,利用幻想的構思來推動故事的發展,逐漸的將更為龐大的故事架構展現在我們面前,當然也可以二者結合,這需要作者擁有很豐富的小說創作經驗。
設計好主要的故事情節和大綱,實際上很多小說創作者都是忽略這一細節,有些人認為我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哪怕寫不出來硬湊字數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樣寫出來的小說純粹就是流水賬,即便是以幻想為主的科幻題材,但是在幻想的同時,也必須實現設計好一個度,在創作小說的過程中不能逾越這個度。
概述:
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
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❹ 請問有大神可以寫一篇關於對科幻小說看法的英語作文
雖然"硬科幻"、"軟科幻"的分法常見諸於許多雜志、網站和愛好者之口,但贊成者內部對"軟硬"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同樣,有許多人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認為沒有必要去細分科幻小說。
一個典型的混亂案例是《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初許多保守的愛好者因為其中"原力"(Force,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設定而認為它不屬於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說,或好萊塢太空電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說擁護者認為好萊塢太空電影都是奇幻;而公眾一般直截了當地把它們統統歸為"科幻電影"。
一般認為這類作品嚴格上是應當歸入太空歌劇的范圍,其特點是對於非科幻迷來說,因為其模仿歷史和現實的人物言行,反而有真實的感覺,所以對於公眾來說更為嚴肅。所以阿西莫夫和田中芳樹等著名科幻作家,都因為反過來利用人不知未來卻知道過去,而故意把未來和歷史類比,吸引讀者對未來和太空的嚮往。
特攝或動畫等影像媒體的盛行,使一些人相反地以荷里活太空電影或日本超現實軍事動畫為基準,倒轉來認定,模仿威爾斯強調探索和反思的作品不是科幻。例如認為涼宮春日系列不是科幻,而是借用了科幻詞語的校園戀愛幻想故事,可見科幻的定義是隨時代和地方而變化的。
❺ 你覺得科幻作品中最能啟發你的是什麼
1、看待世界的視角可以超越"人"而變成"人類"。將自我從個體的喜怒哀樂痛中解放出來,上升到對文明與文明之間、人類與宇宙之間關系的思考。科幻作品中的異星文明接觸、太空擴張、人工智慧、賽博朋克、時空旅行等題材,都能帶來這樣的啟發。
2、要保持憂患意識。在災難類的科幻作品中,往往都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生存環境在短時間內突然受到威脅,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氣候巨變、病毒稱霸、超級武器、人類滅絕、文明退化、外部入侵等,在這個意義上,杞人憂天不再是一個貶義狀態,而是警惕我們不要沉迷於現有文明的舒適狀態,提早為可能到來的地球級甚至宇宙級災難做准備。
3、科學精神的重要性。那些一流的科幻作品,不止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性格迥異的靈魂人物、不同主體之間的劇烈沖突、對復雜人性的呈現,還處處閃耀著科學理性的光芒。面臨遇到的重大問題,故事往往藉助豐富的科學知識、較為嚴謹的邏輯推導去推進解決。
❻ 科幻小說的作者是如何想出他們最奇妙的想法的
斯蒂芬·金寫道,他的小說通常源於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的碰撞。他以他的第一部小說《嘉莉》為例。斯蒂芬和他的新婚妻子塔比莎(Tabby)剛結婚的時候有點落魄。收支相抵很難。史蒂夫在一所中學找了份看門人的學徒工作。那個脾氣暴躁的老看門人正在給他指點訣竅。他們走進女孩的浴室,史蒂夫注意到牆上有衛生巾/衛生棉條分配器。他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所以他問。「娘娘腔,」脾氣暴躁的老看門人說。"為了他們每個月的特殊時刻"
科幻小說里的人有難以置信的問題。想要吸出腸子的惡靈。一個邪惡的帝國懸賞要他們的人頭。一場毀滅整個銀河系的太空瘟疫。即將到來的外星人入侵。作為克隆人,或者半機械人,或者超能力變種人的情感影響和道德影響等等。但主角仍然會用老派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機智、道德勇氣,或許還有一群緊密的盟友。
我曾經讀過凱勒·卡爾(Caleb Carr)寫的一本書,講的是一個名叫弗雷德里克·湯森·沃德(Frederick Townsend Ward)的人,他是一名美國幸運兵,曾在19世紀中期參加過無數場戰爭。他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為法國而戰;在威廉·沃克在墨西哥索諾拉州命中註定的「阻撓議事」中,他為沃克而戰;然後他去了中國,為清朝而戰。沃德和他親自訓練的「常勝軍」打過許多光榮的戰役,並幫助打敗了太平天國起義。
我覺得沃德的故事很吸引人,所以我把它搬到了外太空。為了挑戰自我,我把主人公變成了一個女人——夏洛特·「查理」·沃德。
她最緊迫的問題是,她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年輕女性,剛剛十幾歲,不知道如何領導別人,還會惹怒很多人。因此,她被「隔開」——被反叛的船員踢出氣閘,在星際間漂流。然後,她與海盜、雇傭兵和各種不體面的人混在一起,不得不迅速吸取一些教訓。
但她更大的問題是,她需要向世界(或僅向自己)證明,她是一個有能力、有能力的士兵,能夠與被戰爭撕裂的銀河中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並肩作戰。要做到這一點,她必須謙卑,傾聽比她了解更多的人,變得更堅強,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身體,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獲得別人的信心,並進行一些自我反省。
❼ 看過科幻小說之後,為什麼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有超能力的人
我覺得這個就是還深深的陷在科幻小說的意境裡面沒有出來。把自己想成了主人公,從而想要去主持正義,被小說裡面那些人的超能力所吸引,從而想到現實中要是自己也能得到一個機遇,得到超能力的話那該多好。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當夢醒了之後,發現自己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所以說在看完科幻小說之後感覺自己好像有超能力一樣,其實那隻是被那些科幻小說給暫時的洗腦了,或者是還暫時的沉浸在那些意境之中,還沒有出來。其實到了現實中,你就會發現那些想法是多麼的荒誕,科幻不過是他們想出來,那也是他們對於另一個世界的想法而已。
❽ 科幻小說大家寫啊,突然有個很好的科幻想法,寫了一些(菜鳥水平),有很多地方因為想像力不夠--希望大家來補充
(1)這里要出現一對因為意見分歧而分手的戀人,兩個人最初因為太空之旅的夢想而走在一起,後來又因為(對太空之旅以及地球的結局)意見分歧而分開。老人為這個最初的願望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敗,當他垂垂老矣,已經認命的時候,兩個無聊的財閥在散步時打賭:賭他們看到的第一個將垃圾扔進垃圾桶(或見義勇為)的人,將獲得他們的。。。。於是路過的老人成了被「幸運」砸中的人:獲得一大筆錢,或者實現他一個願望。
(2)老人選擇了實現那個願望,不久,財閥們把他帶到了一艘飛船前,這艘飛船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但如果一開始就進這個冷凍倉的話,就沒什麼可寫的了,建議一開始是可以在飛船自由活動的,這樣可以寫一些沿途所見,以及回憶,還有孤寂的內心。等到真的快掛了的時候再自己進入冷凍倉。
(6)老人最後並沒有知道完全的真相,因為長時間的太空睡眠旅行會讓人產生深度失憶。這里可以用言語暗示讀者這里就是地球,老人可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他並不知道。
(7)老人回到飛船上,收到一封信件,這是飛船的主設計師在設計飛船時寫給他的(當時老人並不知道這位設計師),其中說出了飛船為何轉向的原因:希望他見證地球的最終結局。但是老人已經記不起這位主設計師(他少年時代的戀人),老人最終懷著茫然的心情,在成為廢墟的地球上孤寂的活著。。。。
P.S.整個基調是悲傷的,但不要寫頹廢了,要抓住環保或者反戰的主題~~~
❾ 關於如何寫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說,給出你的想法。
關鍵在於你的想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自己看過的一些小說而極大程度的影響自己的構思。比如看過《暮光之城》,就想著男主角就女主角時是不是也可以設計一下去擋車,或者說是其他的擋車方法,總之,總會很無意的往哪裡去想。所以,怎麼辦呢?
第一,多看,自然就會知道什麼是精華。至少50本吧!
第二,注意觀察生活,你周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是你靈感的源泉,這需要你養成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敏感度。
第三,自己得有創新處。
第四,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學底子(慢慢養成的,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五,要對自己的構思不斷地更新,不斷地琢磨,沒什麼是一沉不變的。
總之,如果你想寫小說,多看書是必要的。千萬不慌。
希望這些能幫到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