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是科幻小說
⑴ 馬克思寫過幾本書
馬克思寫過21本書。
作品如下:
《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1838年-1841年),《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3年),《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論猶太人問題》(1843年-1844年),《神聖家族》(1844年-1845年)(和恩格斯合著)。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年-1846年)(和恩格斯合著),《罷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哲學的貧困》(1847),《工人聯合會》(1847年),《共產黨宣言》(1848年)(和恩格斯合寫),《僱傭勞動與資本》(1849年)。
《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1857年),《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1859年),《福格特先生》(1860年),《剩餘價值理論》(1862年-1863年),《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1864年),《工資、價格和利潤》(1865年)。
以及《法蘭西內戰》(1871年),《資本論》(1865年、1885年、1894年)(後兩卷由恩格斯整理)。
(1)馬克思是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的學說。
2、科學無神論:
科學無神論是在批判和繼承歷史上的無神論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歷史說明宗教,闡明宗教的社會基礎,揭示宗教本質及其產生、發展、消亡的客觀規律。
3、政治經濟學:
一個國家社會的經濟,代表著一個國家社會的勞動力。但馬克思認為此一觀點被資本主義給扭曲,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的架構下,勞動力已經成為一種消耗性的日用品,傳統的商人藉由轉手買賣賺取商品的差價,而資本家卻是靠無償佔有剩餘價值的方式,來發財致富的。
⑵ 究竟共產主義社會是不是科幻小說和電影中虛構的
然而時光機和長生不老並非絕對不可實現
共產主義也一樣
從你的提問可以看出 不管是對科幻還是對政治 你都一竅不通
⑶ 《馬克思主義哲學》txt全集下載
馬克思主義哲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⑷ 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有哪些
1、《共產黨宣言》
作者是恩格斯。該書是一部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理論基礎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理論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導致社會主義的必然出現。
⑸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嗎
我認為不是。正確理解「四海」指的是什麼。我個人理解它指的是整個世界。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社會主義國家是絕對真理。共產主義式教育我們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敵視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理念。是真理肯定會指導西方世界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那為什麼西方社會整體沒有發展成為紅色共產主義呢?那是因為國情不同,不適合他們各自的發展。
放眼當代,我們信奉馬克思主義哲學。它是永恆的發展的絕對真理。
這就像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相對立的一樣。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方法論也不盡相同。
說的太絕對了就成了「教條主義」。
⑹ 馬克思主義的書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的書有《資本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全書》等。
1、《資本論》
《資本論》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首版出版於1867年9月14日的德國漢堡。
《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本書的主要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社會主義思想體系。
其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指路明燈,他以建設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為最終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不斷證明其正確性和指導意義。
3、《政治經濟學》
本書的特點是在全面、准確、系統地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強調用理性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倡用馬克思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現實的經濟問題,在繼承和創新中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本書各章在闡述了基本原理後都提出若干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和解決的思路,並提供相應的參考文獻。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深刻歷史背景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系統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過程及其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巨大影響。
5、《馬克思主義哲學全書》
本書主要講述了馬克思主義在哲學方面的內容,本套書有三個特點以小讀者為中心,來觀察、探索、講解周圍的知識,書名採取了《多彩的生活》、《有趣的活動》、《奧妙的自然》、《百態的生物》、《傳世的發明》,使讀者覺得很親切講解的知識以中國為主,或者說有中國特色。用字用句活潑生動,適合小朋友閱讀,全書充滿了故事性和趣味性。
⑺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當然不是,理論聯系實際才是正道.西方人也講馬克思主義,但談不上信仰吧
⑻ 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存在很大差別,為什麼倆人友誼能長達40年(馬哲課)
主要是因為兩人互相尊重和都從事著共同的事業——共產主義。
1、珍視友誼,熱愛共同的事業,是彌合矛盾的根本思想動力。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為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而結成深厚友誼的戰友,絕非那些為一時意氣和庸俗利益而苟且一起的同伴;
而且他們的友誼經受了漫長而復雜的革命斗爭的考驗,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共同理想、偉大事業的前提。
因此,他們能在因不幸遭遇的影響而導致感情裂痕後,仍能以事業為根基,視友誼為生命,很快清醒過來,理智地陳述原委,檢討錯誤和過失,及時修補裂痕,彌合矛盾。
因此,恩格斯在1月26日信中說:「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沒有在失去瑪麗的同時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馬克思在1月18日信中說:「最近這幾個星期我受盡了一切壓抑,但是再也沒有比擔心我們的友誼發生裂痕的憂慮那樣使我感到沉重。」。
2、披肝瀝膽,坦誠相見,是協調關系、彌合矛盾的重要原則。
恩格斯在愛妻去世後巨大的悲痛中,接到了馬克思寄來的「冷冰冰」的信,在冷靜思考5天後毅然對馬克思提出了批評和指責,這是客觀的、坦誠的,是人們可以理解的。
馬克思受到恩格斯的指責,在經過沉痛思考和自責後,誠懇地承認自己「寫那封信是個大錯,信一發出我就後悔了。」
並且向恩格斯具體描述了近來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說明「晚上給你寫信的時候,則是處於完全絕望的狀態之中」「決不是出於冷酷無情」。
這也是客觀的、坦誠的,沒有半點虛偽,不加任何掩飾。因此,他們很快能夠被對方理解、原諒,深厚的感情最終恢復常態。
3、積極的交流與疏通是彌合矛盾、增進友誼的重要途徑。
馬恩之間感情裂痕的修補與彌合,沒有藉助任何外部作用,是他們雙方靠著遠大的抱負、共同的志趣、寬廣的胸懷、真誠的態度、積極的疏通情況,交流思想,化解矛盾的結果。
在前後40天中,恩格斯曾經給馬克思在經濟上、生活上予不遺餘力的關心和無私的幫助,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冒著被指控犯罪的危險,千方百計接濟馬克思,連馬克思寄發文稿所需的郵票,恩格斯都要買好寄去。
面對喪妻後,馬克思「冷冰冰」的態度,恩格斯克制自己不滿情緒,冒著極大的風險「弄到100英鎊」給馬克思寄去,這是何等深切的關懷!又是何等恢弘的氣度!
而馬克思在認清自己「大錯」之後,也給予了恩格斯細致如微的關心。他連續幾封信中都以輕松調侃的語氣安慰恩格斯。
「如果你心裡有什麼疙瘩,那就像個男子漢那樣坦率地說出來,你要相信,世上沒有一個人這樣真心地關心你的憂樂,除了你的摩爾(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謔稱)」。
馬克思在1月28日給恩格斯信中,甚至不厭其煩地講述什麼是「工具和機器的區別」等等,並不是討論學術問題,而是為了讓恩格斯「分分心,使你忘卻你那痛苦的遭遇。」。
4、具有偉大的革命情誼和寬廣博大的胸懷。
總之,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感情,共同創立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兩位偉人的感情波折中,馬克思表現出了偉人的真誠坦率和自責精神,而恩格斯則展現出了偉人的寬宏大度和自我犧牲精神。
偉人寬廣的胸懷鑄就了偉大革命事業的成功和理論成果的輝煌,也成為我們今天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財富。
(8)馬克思是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馬克思和恩格斯冷淡的初次會面。
馬克思在大學時期因結識鮑威爾兄弟而加入青年黑格爾派,他們經常在柏林的一家小酒館內舉辦博士俱樂部,就哲學理論和普魯士現實展開辯論。
馬克思則由於非凡的才智、淵博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很快被大家認可。恩格斯也熟識鮑威爾兄弟,1841至1842年間他在柏林服兵役期間經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卻幾乎不參與討論。
可不巧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在聚會活動上碰過面。但是,恩格斯從他的好友埃德加·鮑威爾、莫澤斯·赫斯那裡知道了馬克思的名字,並由於赫斯對馬克思的高度評價而盼望結識馬克思。
1842年9月底,恩格斯服兵役期滿,他回家與父母相聚了兩個月後,父親派他去曼徹斯特經商,恩格斯特意取道科隆去拜會馬克思。然而就在這兩個月中,柏林的青年黑格爾派發生了嚴重的分化。
布魯諾·鮑威爾創建了一個稱為「自由人」學術組織,該組織根本不關注現實生活,不去考察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況,而是整天醉心於抽象的哲學論證。
1842年10月15日,因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高超技巧使《萊茵報》的銷量激增,馬克思升任該報主編,從此開始了與「自由人」的斗爭,拒絕了他們的稿件,導致馬克思和鮑威爾兄弟的關系徹底破裂。
恩格斯雖然與鮑威爾兄弟經常通信,並不十分清楚馬克思和「自由人」之間因《萊茵報》用稿事宜產生的糾紛,當恩格斯走進編輯部見到馬克思時,他顯然是提及鮑威爾兄弟來尋找深入交流的話題。
此前,馬克思對自學成才的恩格斯則是十分陌生的,恩格斯沒有柏林大學的正式求學經歷,柏林大學的哲學博士大多與馬克思相識,恩格斯發表的關於謝林的文章和小冊子也都使用了「奧斯渥特」的筆名。
於是,馬克思緣於鮑威爾兄弟和「自由人」的緣故,對恩格斯沒有任何好感,只是表現出不耐煩地應付幾句了事。
恩格斯後來說這是「十分冷淡的初次會面」,並且鑒於鮑威爾猛烈批判宗教神學的重大影響,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觀點甚至還表示懷疑。這樣看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會面顯然是不成功的。
⑼ 求一些關於生物科技的科幻小說
加拿大知名兒童作家、科幻作家凱瑟琳•奧斯汀寫的《可怕的乖孩子》。
最先發現問題的是馬克斯的妹妹,她說感覺她的同學們都怪怪的,一點都不活躍,很安靜。其實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注射了「疫苗」,而他的妹妹卻因為和媽媽、哥哥一起去參加阿姨的葬禮而躲過一劫。後來,馬克斯因為過度活躍和之前喜歡胡亂塗鴉,要被提前一天注射,好在他的媽媽是注射護士,又躲過一劫,但是他也因此要假裝自己被注射,成為行屍走肉。
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一家人終於不堪重負,決定背井離鄉,在外面的世界裡,馬克斯展現出不凡的創造力,也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旅途中克服了一次次驚險困難……
我不希望孩子因為乖而失去活力,寧可他們不乖而充滿創造力,這才是孩子該有的童年。科幻作為一種「假設式未來文學」,為我們描述了一副如《可怕的乖孩子》里這樣的場景,希望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像書中所說,保持自己的與眾不同,哪怕因此身臨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