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科學公理

科幻小說科學公理

發布時間: 2022-04-06 22:46:41

1. 科幻小說的兩個基本特點是什麼

1、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2、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

3、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在哲學主題上來說,科幻小說和人類上古的神話傳說有著相似的精神基礎,即對人類與宇宙關系的解釋、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與猜測。在文學譜繫上,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應該是科幻小說最早的文學母體,早期的科幻小說往往帶有恐怖小說、冒險小說或奇幻小說的痕跡。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開放的系統,它不受傳統社會思想的束縛,可以無拘無束地探討各種各樣的社會概念和科學概念,當然,對科幻小說是不是開放的系統一直存在著爭論。

但科幻小說是充滿了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社會和變化多端的不同的環境,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們為科幻小說的形式和內容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因此麥克因泰爾說科幻小說是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科幻作家正開始挖掘科幻小說無限的可能性,生產出文學領域里最激動人心的作品。

因此我們讀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必須擺脫傳統的閱讀方式,充分馳騁自己的想像,因為科幻小說本身就是與現實拉開距離的陌生化的作品,而西方現實又是我們感到陌生的現實。

換句話說,西方當代科幻小說是與我們拉開雙重距離的作品,以傳統的閱讀方式想像,很難理解其絕妙之處和真正的意義。

2. 有什麼很好看的科幻小說,裡面要有真實存在的科學理論。

無限恐怖,無限未來,希靈帝國,師士傳說

3. 科幻小說一定要寫關於科學的嗎

關於科學是肯定的,因為生活處處有科學嗎...
素材:有個博士名叫托.爾阿斯,他發現在R4587星上有一種特殊物質,用他似乎可以改變基因,於是他取回了樣本預備以白鼠做實驗可瓶子里的物質放出了輻射.地球的生物開始變異......最後地球變成了第二個R4587星

4. 寫一部硬科幻小說如何能找到和取捨需要的科學定律

多看科普書藉,看看天文學,對四大基本力的理解,大統一力場理倫,物質形態,物質基礎理解,對維度空間的理解,生命形態體系,符合物理學定律,像那種一指點滅一個星系,就不要寫。起碼從人類的角度出發,符合一點常理。

5. 科幻小說《三體》里的科學推定和假想,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得到雨果大獎。雨果獎也算是全球性的大獎,與星雲齊名,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最佳小說更是重中之重獎中之王,最高領獎台上第一次站上來自亞洲的領獎人。
《三體》的三部,是圍繞幾個概念來進行的,分別是技術爆炸、猜疑鏈以及黑暗森林。這三個概念是貫穿整部作品的,並且也不是腦洞出來的,而是從現實中提取出來的概念。
首先是技術爆炸,這個毫無疑問是工業革命的變種。工業革命以來,人來創造的財富比人類已有歷史的所有財富總和都要多。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燃機、到還在進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計算機。
每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都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創造了更多的財富,當然也造出了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從火槍的推廣,大炮的普及,到凡爾登絞肉機機關槍的應用,乃至廣島、長崎的核彈。然後還有氫彈、高斯槍、中子彈……人類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些都是完全符合技術爆炸的特徵的,「智慧生物所擁有的科學技術在極短的時間內像爆炸一樣迅速發展的現象。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
猜疑鏈應該是從囚徒困境中提煉出來的。
猜疑鏈:兩個個體在沒交流前對對方猜疑:你猜疑我是怎麼想的,我猜疑你是怎麼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但你還會猜疑我是怎麼想你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麼想我的……這樣的猜疑在沒有進行交流前會一直循環下去,形成一條鏈,即猜疑鏈。從博弈論的角度講,即兩文明無法形成共同知識。
囚徒困境也是一樣,核心就是交流受阻,你只能夠根據自己的過往經歷和經驗,猜想別人是怎麼想的。所以最後,大家往往不是選擇合作共贏,而是選擇損人利己。
技術爆炸和猜疑鏈最後組合成了《三體》中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黑暗森林。
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被發現,總有一方被消滅!
黑暗森林法則,應該是脫胎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但是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講,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黑暗森林的漏洞比較大。
一、人類是碳基生命,人類也有猜想過非碳基生命的存在,比如硅基生命。如果非碳基生命的真的存在,那麼它們所需的資源很可能和我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很可能不存在生存的競爭關系。
第二點,宇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大,而地球所具有的資源並不是唯一的,在現有的人類所探索(觀測)到的區域,並沒有發現其他文明的存在,但是能夠觀測到的宇宙,人類所需的資源卻幾乎可以用無限來形容,宇宙實在是太空曠了,遍地是黃金,誰吃的沒事去搶別人的。
還有,從現在人類的技術角度來看,太空城並不是幻想,也就是說,人類並不需要一個完全類似的地球來生存,完全可以自己建。並且太空城留下了另外一個難題,就是一個文明看到另外一個文明的定居點的時候,怎麼確定是不是這個文明的本體呢?萬一隻是定居點,其本體的文明程度比自己高呢,所以貿然發動攻擊,並不合適。
所以在人類踏入宇宙紀元,生存的需求,基本沒什麼障礙就能實現,就算遇到其他文明,互相交流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我家裡都有,並且都快放不下了,誰閑得沒事去搶你的。
但是《三體》依舊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等電影版出來,一定要去剁手。

6. 經典科幻小說,有些科學依據,最好是宇宙的

經典的?

科幻必讀:阿西莫夫《基地》七部曲、《機器人》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童年的終結》,道格拉斯《銀河系漫遊指南》五部科幻聖經羅伯特索耶的科幻也不錯,都有科學依據,都是經典。
-------------------------
哦,看了看下面的追問,修煉?那直接說玄幻不就得了。還真有一個,披著科幻外皮的玄幻無限流《無限恐怖》

7. 有哪些科幻小說涉及神經科學

根據電影寫的《環太平洋》

8. 科學小說與科幻小說有啥區別

我國著名科幻與科普作家葉永烈也認為,科學小說和科學幻想小說的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介紹說,在20世紀初,科幻小說被翻譯成中文時就稱之為科學小說,包括魯迅、梁啟超等人都把凡爾納的小說稱為科學小說。隨著後來受前蘇聯的影響,因為俄文中的科幻小說是帶有「幻想」這個詞的,所以解放後國內都將這類小說改稱為科學幻想小說。葉永烈認為,科學幻想小說這個名詞比較准確,這6個字中包含了3個因素,就是說要成為科幻小說必須具備三因素,第一必須是科學的,第二必須是幻想的,第三必須是小說。因此,從現在來看,科學幻想小說和科學小說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幻想」這個要素。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副教授、科幻作家吳岩則認為,科學小說應當算是科幻小說的一個支流,因為科幻小說在發展的漫長過程中就曾經被稱為科學小說。但事實逐漸證明,在小說中大量講述的科學知識並不是讀者真正喜愛看的內容,而類似於雪萊夫人創作的《弗來肯斯坦》那種給世界帶來變化影響的作品則更加受到讀者的喜愛。因此,在這個長河裡科幻小說就成為了和科學相關的文學寫作中的主流。吳岩指出,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學小說,首先應當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但如果作者故意想要放很多認知的東西在作品中,對普通讀者來說很可能是一個「苦難」。而大多數科學小說的作者在作品的選材、提煉以及情節起伏的設置上都可能有所欠缺,這就會直接導致作品的張力不足,從而使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

9. 科幻與科學有什麼關系...

【科幻的定義】
科幻即是科學幻想,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
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其中最廣義的一種認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
《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
《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
另外,科幻、奇幻、魔幻、玄幻這四種風格所指各有不同。
科學的基本定義
基本定義——科學是崇尚真理和真實的人們的,永無止境地探索、實踐,階段性地趨於逼近真理,階段性地解釋和揭示真理的階段性、發展性、歷史性、辯證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點,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永遠造福人類社會的高尚事業。
科學,應該是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科學就是知識。第二,科學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識,它是理論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第三,科學是人類和科學家群體、科學共同體對自然、對社會、對人類自身規律性的認識活動。第四,在現代社會,科學還是一種建制。第五,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的誕生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700萬年,據考古發現,大約距今30萬年前,原始人就在製造石器的過程中,開始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在距今一兩萬年前,原始人發明了新的勞動工具—弓箭。弓箭的發明人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組織地狩獵,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剩餘的獵物則被飼養起來,使人類由狩獵進入畜牧的時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繞鑽桿打孔的方法鑽木取火,又發明了摩擦生熱的制火技術,不僅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而且增加了生產的手段;用火煉制粘土,發明了制陶技術;用火熔化銅和鐵,製造出金屬農具,使人類結束了一萬多年的遷徙不定的生活,進入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從而開始了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
通俗地說,科學是一種態度、觀點、方法!同時,科學的東西本身具有悖論!也就是說,不同的專業學科的東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認為是矛盾的!其實,它反映了科學地認識事物的不同的多個復雜方面!
只要是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同志都十分清楚,開始的概念的建立和假說以及假定非常艱難!所以,對於科學本身的原始概念來說,對於世界上任何一位頂尖的科學家來說,都是很困難的!所以,給出科學的基本定義需要膽量!需要膽識!還需要深深關注人類命運的高度境界!
「知識體系」是人們對科學的最初認識。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條理性和結構。這一點,任何一本經典著作都多少具有這種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幾何原本》了。中國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條理的,也許是我不學無術,自認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書)。不過科學這種知識體系已不象某些知識體系那樣規模那麼小,討論范圍那麼窄了,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其野心甚至企圖包羅萬象無所不及。這么大的體系仍要保持很強的條理和結構,這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知識體系並不只有科學一種,所以必需明確科學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定義中前面部分給出了限定,跳過一段再討論。
很早有人就認識到了科學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社會事業,但其意義是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而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們不易理解的。知識表現在書本里怎麼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呢?不能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重復驗證,這本身就不叫知識,為什麼還要強調其社會性呢?這是因為科學對知識的認識要遠遠比其它對其的認識嚴格。不管對巫師、宗教徒、平民還是科學家來說,知識都是指正確的陳述,正確的預見,即知識就是人認為的「真理」。但只有科學家才非常嚴格地審視「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語句(常稱為公理)是否來源於直覺、實驗或有充分理由,而且嚴密地審查推導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並考查其任一導出結論是否與實驗或生活經驗相沖突。而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的人能做的,因此需要教育,需要許多的科學家的共同勞動,也需要廣大民眾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隨著科學的越來越發達,科學的復雜程度越高,其社會性也就越強。
「逼近真理」是強調科學的特質,與其它相比,科學最強調懷疑和創新,因為科學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覺為前提的。同時科學也非常強調繼承和借鑒!認為所有知識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科學追求的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但畢竟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並不是一回事,知識再正確,也只是逼近對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觀世界。比如說:理想氣體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溫常壓下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因為這些氣體分子的線度遠小於它們之間的距離。而范德瓦爾斯對理想氣體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氣那樣的真實氣體。科學家們懂得他們的理論一開始就是近似,所以他們從未指望從其理論導出的結論與真實世界無絲毫誤差。所有的知識是人造的,是主觀世界的產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進化而已,他們也會有錯。自然界的秘密存在於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樣特點表現自己,但不會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達出來。可見用「最逼近真理」這一詞項既強調科學的嚴密性,又強調了科學對世界的認識意義。
「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該定語反映了科學對完美的追求,強調了科學也有個成長過程。普通人犯錯誤是經常的,偉人也會犯錯誤,象牛頓、愛因斯坦和馬克思這樣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錯誤的理論。羅素的著作中,經常描寫偉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節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馬爾薩斯四年內添三個孩子;提倡無為的叔本華對晚來的榮譽欣喜若狂;被稱為實驗科學的始祖的培根則不知道為他治病的哈維發明血液大循環理論。偉人尚且如此,那麼集所有偉人智慧的科學內容要想沒有一點自相矛盾的暇點則十分困難,而且體系越大越難以沒有錯誤,特別是新學科,需要時間的檢驗。任何科學都有個成熟的過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科學也許是某種情境下的近似,在無限推廣時就可能出現矛盾,而科學決不會裝作沒有看見,必定要去解決這一矛盾,使科學向前邁進。由邁克爾遜實驗引起的相對論、由黑體輻射實驗引起的量子力學以及理發師悖論引起的數學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後發展起來的。
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吧。科幻多是建築於科學的構想基礎之上。人們對未來的很多科學幻想最終都得到了實現。

10. 我要一些科學資料或科幻小說的簡介!!急!!

外國的<太空堡壘三部曲><光暈> 中國的<三體><三體.黑暗森林> 都符合你的要求.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長生界 神話小說,
世上誰人能不死?
任你風華絕代,艷冠天下,到頭來也是紅粉骷髏;任你一代天驕,坐擁萬里江山,到頭來也終將化成一抔黃土。
不過,關於長生不死的傳說卻始終流傳於世。
故老相傳,超脫於人世間之外,有一個浩大的長生界,那裡百族林立,有實力堪比神靈的古老戰族,有身體內封印著上古不滅獸魂的強大蠻族,還有風姿絕世的麗人族……更有真正的神祗!
甚至還有更為古老的傳說,燧人氏出沒於南荒間,有巢氏築天巢於蒼穹之上,伏羲澆鑄青銅八卦於西極百萬銅山中,佛陀披掛裹屍布失魂於茫茫東海之波……
熱血澎湃的戰斗,激情與慾望的誘惑……蕭晨追尋著長生不死者的足跡,將慢慢揭開一個被塵封了無盡歲月的上古神話世界的面紗。

以下是科幻的,
龍翼禁區
簡介:在機甲橫生的星空年代———
—————————是什麼點燃我們年少時的激情與夢想
是因為一份記憶,始終無法忘卻!
是因為一個夢想,正在等待實現!
------------------------------------------------------
在抵禦外敵的入侵中,與命運抗爭的顏黑偶然成為一名變形戰機駕駛員,血與火的殘酷洗禮,造就出另類的王牌駕馭者。
從戰爭的角度,詮釋愛情,從戰爭的角度,思索人生

小兵傳奇
簡介:他自小就有野心,希望當一個統領天下兵馬的元帥。他認為要當元帥就要先當將軍,而要當將軍就要從小兵干起。

星際之軍醫傳奇
簡介:一個被認為是半殘廢的機具醫師,在戰場上僥幸逃生,誤入時空震的震中,被神奇的混沌湯浸泡,擁有了一些神秘的能力,卻不為人知。所謂高人們繼續一次次無視他的存在,卻被他一次次的拯救,隨著能力的逐漸開發,他成了全能軍醫,所有生命與非生命智慧體都有求於他……

熱點內容
2016最好看的熱門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7 09:44:08 瀏覽:227
傭兵王在都市有聲小說 發布:2025-02-07 09:27:42 瀏覽:932
類似角色傾城言情的小說 發布:2025-02-07 09:17:36 瀏覽:535
經典穿越的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2-07 08:59:59 瀏覽:378
校園籃球小說 發布:2025-02-07 08:39:27 瀏覽:903
古代雙性生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7 07:35:19 瀏覽:513
有聲都市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7 07:20:54 瀏覽:782
金庸武俠小說江湖特點 發布:2025-02-07 07:11:38 瀏覽:274
在電腦上有小說閱讀器嗎 發布:2025-02-07 07:10:56 瀏覽:522
家庭幻想全集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2-07 07:07:30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