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火星小行星帶科幻小說
❶ 火星和木星之中為什麼有小行星帶
這里有原行星盤的殘余物質,原本應該聚集成一顆行星的。不過因為它後面的木星引力太強,每當其經過其軌道與殘余物質最近的位置時就會產生一股向外拉的力,防止其聚集成團。
❷ 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怎樣形成的
說法一:小行星帶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的密集區域,估計此地帶存在著50萬顆小行星。關於形成的原因,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擋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說法二:主要是木星和太陽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天體力學計算,兩個天體的引力場相互作用會產生平衡點,叫做拉格朗日點,小行星帶距太陽的距離正好在木星與太陽的內拉格朗日點附近,太陽的引力和木星引力的合力正好可以提供公轉的向心力,因此比較穩定
❸ 木星和火星之間有小行星帶,怎樣從火星到木星
小行星帶其實是相當荒涼的區域。雖然與太空中其他地方相比也算是繁華了,可是依然「地廣星稀」。一般來說,較大的小行星(能夠對宇宙飛船造成較嚴重損傷)之間的間距大約有200萬千米。盡管有些小行星成群地集結在了一起(稱為「小行星族」,它們是由較大的天體於近期形成的),但運用一定的策略穿過這樣的小行星帶也不是太難。事實上,哪怕你隨便挑選一條路線,能看到一顆小行星,就算得上是走運了。所以根本不用操心會撞到小行星,這就好比地球上就你一個人,你還會害怕撞到別人嗎?當然不會。
❹ 關於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它是由宇宙中的許多許多隕石組成的.
❺ 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叫什麼
就叫小行星帶
❻ 我感覺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很久以前曾是一顆行星,後因某種原因爆炸了,你們認為呢談談看法
其實這是幾十億年太陽系形成初期留下的,當時太陽系就是隕石組成的,隕石互相撞擊體積變大,形成行星,這些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殘留的行星原料,被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由於木星引力影響,不能組合成行星。至於為什麼小行星集中在這里,因為這是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的分界線,說明小行星帶前面的行星由於接近太陽的影響,氣體無法集中,所以只能由岩石組成,小行星帶後面的行星有足夠的氣體原料,所以主要由氣體組成
❼ 為什麼可以看到夜空的火星 木星,卻看不到它們之間的小行星帶
因為火星木星離地球近所以能看見,小行星帶離地球遠所以看不見
❽ 為什麼在木星和火星之間會存在小行星帶
天文學家曾經認為,小行星帶內的物體是一顆小於爆炸後的地球月球的行星的殘余物。然而,這一理論現在被認為是不正確的,並且認為小行星從來都不是行星的一部分。現在,大多數天文學家現在都認為小行星帶只是一塊碎石,木星的引力阻止了它們聚結成行星。因此,星號很可能只是46億年前創建我們的太陽系的普通過程的殘余物。
小行星帶於1801年首次發現,朱塞佩·皮亞齊發現了穀神星。穀神星是一個矮行星,是在小行星帶中觀察到的第一個天體。15個月後,發現了一顆大型小行星並命名為Pallas。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發現了更多的天體,在1850年代,天文學家開始稱該地區為“小行星帶”。到2000年,已經發現了100,000多顆小行星。
❾ 火星和木星之中為什麼有小行星帶有何科學原理
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某個和地球大小幾乎一模一樣,人們目前還不知道的行星由於破碎而產生的一種結果。當然這種說法也是有著他的科學依據和理論依據的,並不是胡編亂造的。
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產生現在我們所驚訝的小行星帶,不知哪一天,我們人類也會遇到不可預料的情況,人類應該著重於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做好萬全的准備以備不時之需。
❿ 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叫什麼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已經被編號小行星有120,437顆。由於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這個區域因此也被稱為主帶。
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內,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這么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