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阿西莫夫短篇科幻小說有哪些

阿西莫夫短篇科幻小說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01 18:29:28

『壹』 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是

艾薩克·阿西莫夫,他最著名的科幻作品就是「銀河帝國衰亡史」系列,包括「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帝國」系列,他制定了著名的「機器人學三定律」。他還創作了大批優秀的長篇、短篇科幻小說和大量科普作品。

『貳』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主要作品

阿西莫夫所著小說類作品共201種,含科學幻想小說38部、探案小說2部、短篇科幻和短篇故事集33種、短篇奇幻故事集1種、短篇探案故事集9種,此外還主編科幻故事集118種。 其中最有名的是「大基地系列」,即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帝國系列三大系列。
大基地系列
本來「銀河帝國三部曲」系列是獨立的故事,「機器人系列」也跟「基地系列」沒什麼關聯,到了阿西莫夫晚年,他將三大系列的宇宙歷史觀溶進「基地系列」,於是便誕生整個「大基地系列」。 年代英文名中文名注釋機器人系列1954年The Caves of Steel鋼穴以利亞·貝萊的第一部科幻推理小說1957年The Naked Sun裸陽以利亞·貝萊的第二部科幻推理小說1983年The Robots of Dawn曙光中的機器人以利亞·貝萊的第三部科幻推理小說1985年Robots and Empire機器人與帝國「以利亞·貝萊三部曲」續集1993年The Positronic Man正子人改編自早期短篇《雙百人》銀河帝國三部曲系列1950年Pebble in the Sky蒼穹一粟銀河帝國第三部,最早出版但是故事年代最晚1951年The Stars, Like Dust繁星若塵銀河帝國第一部1952年The Currents of Space星空暗流銀河帝國第二部基地系列基地三部曲1951年Foundation基地基地三部曲第一部1952年Foundation and Empire基地與帝國基地三部曲第二部1953年Second Foundation第二基地基地三部曲第三部基地前傳1988年Prelude to Foundation基地前奏基地前傳第一部1992年Forward the Foundation邁向基地基地前傳第二部基地後傳1982年Foundation's Edge基地邊緣基地後傳第一部1986年Foundation and Earth基地與地球基地後傳第二部其他科幻小說
下面所列的是阿西莫夫的其他較有名的科幻小說,包括小說和小說集,一般不屬於「大基地系列」。 年代英文名中文名注釋1950年I, Robot我,機器人短篇小說集,收錄阿西莫夫最早的機器人短篇小說,一般來說不列於「機器人系列」1955年The End of Eternity永恆的終結長篇小說1956年The Last Question最後的問題短篇小說1966年Fantastic Voyage奇妙的航程長篇小說1959年Nine Tomorrows九個明天短篇小說集1972年The Gods Themselves神們自己長篇小說1989年Nemesis復仇女神1990年Nightfall日暮和羅伯特·席維伯格合作,改編自英文同名短篇1992年The Ugly Little Boy丑小孩和羅伯特·席維伯格合作,改編自早期短篇小說 場景宏大
阿西莫夫借鑒《羅馬帝國衰亡史》所寫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說中的「未來的歷史」,發生在非常非常遙遠的將來。那時候,人類文明已遍及銀河系的兩千五百萬個行星,總人口也人大膨脹,出現了一個橫跨整個銀河系的「銀河帝國」。這一系列與《機器人》、《帝國》等系列相互貫串起來,其時間跨度超過兩萬年。在這三大系列中,阿西莫夫通過銀河帝國的興亡史討論了人性與政治、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比起一般的科幻作品更加充滿人文關懷。
語言朴實
阿西莫夫在自傳中曾說:「我有意識地運用一種非常平實的寫作風格,甚至是口語式的風格,這樣寫起來可以很快,而且很少出差錯。如果誰認為簡明扼要、不裝腔作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建議他來試試看。」他提出了「鑲嵌玻璃和平板玻璃」理論:「有的作品就像你在有色玻璃櫥窗里見到的鑲嵌玻璃。這種玻璃櫥窗很美麗,在光照下色彩斑斕,卻無法看透它們。同樣,有的詩作很美麗,很容易打動人,但是如果你真想要弄明白的話,這類作品可能很晦澀,很難懂。」
1980年,科幻學者詹姆斯·甘恩評論《我,機器人》時認為:「除了這兩篇短篇小說,《騙子》和《證據》,不是角色主導的故事,所有情節發展差不多都藉由對話,帶點動作,沒有什麼鄉土色彩或之類的特色,對白(至多是)實用,風格(至多是)直接…機器人的短篇小說,實際上幾乎所有阿西莫夫的小說,角色都是在一幕朴實無華的舞台上演出。」
敘事技巧
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認為,阿西莫夫具有罕見的講故事的天才。他的故事情節雖然錯綜復雜但完全可信,運用對話推動情節發展的技巧更是無人能及。例如在《永恆的終結》中,阿西莫夫圍繞時空旅行的主題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包括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部書擁有構思巧妙、令人信服的情節,極富冒險、充滿懸念。阿西莫夫創造了一種完美的故事節奏,他一步步地推進著情節的發展,猶如在由淺人深地解釋一個科學原理。他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很強,使讀者立即就產生了一種親切感,並被他深深吸引。
有一位記者這么評價阿西莫夫的寫作風格:「為什麼我覺得他的寫作風格如此與眾不同?讓我來告訴你,那時因為他是在與你聊天,而不是對你說教。他就在客廳里,坐在沙發上,喝著一杯晚餐剩下的咖啡。他只是順便進來打個招呼。他是一個老朋友,一個能聆聽你心聲的人。你知道,他就是那種人,握手很有勁,笑起來滿臉相子,但很親切。」
善造懸念
阿西莫夫從小就喜歡看偵探小說,這種愛好後來伴隨著他的一生。對於偵探小說,阿西莫夫有著自己的觀點:「我不喜歡現代的硬漢探案故事,太過暴力的小說,或犯罪心理分析研究。我喜歡那種現在所謂的『安逸型探案』,那種有幾個可疑人物,最後用推理而不是用槍擊來解決問題的故事。」
出於對偵探小說的愛好,阿西莫夫把偵探小說和科幻小說結合起來,創作「科幻探案小說」,如他的幾部長篇機器人科幻小說《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等,講述了偵探以利亞·貝萊和機器人搭檔機·丹尼爾·奧利瓦攜手辦案的故事,結局常常出人意料。
寓意深刻
科幻史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基地》系列稱得上是20世紀40和50年代以來「成熟」科幻小說的最佳典範。小說描寫的是宇宙,暗示的卻是地球,即在這個新「造」的世界裡,「重演」的實際上是人類的歷史:它深刻地反映了工業社會中人類的苦惱,人類崇拜科學而又害怕科學的心理,表達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並指出了人類,尤其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小說不僅融入了比現實先進得多的科學,而且還交織著復雜、高深的社會心理探討。其蘊涵的主題思想是:科學技術固然重要,是強國的基礎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哲學思想;先進的社會科學與高度發達的自然科學相結合,將會產生更為文明的生活方式。
理念新穎
《牛津英語詞典》曾提出:「正子學」「心理史學」和「機器人學」這幾個名詞首創於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
《基地》系列中,阿西莫夫借主人公哈里·謝頓之口提出了「心理史學」這個概念。心理史學是阿西莫夫以物理學的「氣體分子動力學」轉化而成的社會學說。「氣體分子動力學」不能估計每個分子的運動,但能計算出整體是膨脹還是收縮;同樣的道理,心理史學不能預測個人的命運,但把經濟及社會力量的影響導入模型後,便可准確地預測出社會的發展走向,甚至進一步在關鍵點導入適當的變數,進而改變以後社會發展的可能途徑。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曾坦陳,正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促使他進入了經濟學領域。
在《我,機器人》的第四個機器人短篇《轉圈圈》中,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學三定律」,並在故事裡直接引用。這也是「機器人學」這個名詞在人類歷史上首度亮相。這三大定律是: 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或因不運動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機器人必須執行人類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條定律相抵觸; 在不違背第一、二條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批評聲音
有批評者認為,在《基地》系列小說中,阿西莫夫極少描寫人物的生活,他們似乎都生活在真空中,周圍塞滿了機器及過去與未來的種種影像。人物所處的環境背景毫無寓意,他們的生活也毫無深度,通常只是些在銀河系這個大舞台上演戲的剪紙人物。
阿西莫夫的小說另一個經常遭人非議之處,就是作品鮮有女性出場。在1952年《火星人的方式》初稿中,這一特點被發揮得淋淳盡致:故事中沒有一個女性人物。 「背景廣闊,主線鮮明;布局得體,結構嚴整;推理縝密,敘述生動;史料詳盡,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蘊哲理」,這是跟阿西莫夫有過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對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
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阿西莫夫還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

『叄』 哪位大神有《阿西莫夫中短篇科幻作品集》pdf書籍百度雲盤資源

阿西莫夫中短篇科幻作品集.6寸版.pdf

鏈接:

提取碼:94xs

『肆』 科幻文學史上最出色的十篇短篇小說是什麼

1.《魔戒之王》(奇幻)——J.R.R. 托肯恩
所有奇幻文學的鼻祖,當然,贏得了我們最頂端的位置。除了全然獨立創造了奇幻文學類型和影響了幾代作家之外,托肯恩的傳說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故事。

2.《Amber歷代志》(奇幻)——羅傑.澤拉茲內
Amber(琥珀)是惟一真實的世界。所有其他的世界,包括地球,只不過是幻像。柯文王子,Amber王座合法的繼承者,必須征服這些交錯的真實,反抗惡魔的壓迫,並且還要在他自己殘酷的家族體系中存活下來去贏得王冠。

3.《安德的游戲》(奇幻)——奧森.斯科特.卡德
僅僅八歲,安德.威金斯就成為地球上最優秀的軍事天才。面臨著戰爭的現實,安德選擇了離開軍隊而成為了一名「言靈者」、一名顧問、真理的搜尋者和在需要咨詢的家族中做仲裁人。不幸地是,上天賦予了他另外的任務。

4.《神經漫遊者》(科幻)——威廉.吉布森
一個耗盡了好運的黑客、同時也是一個做夢都想斂財的傢伙發現了一名新生AI的秘密。網際龐克第一次被提出的著作,也是吉布森眾多作品的第一部。

5.《異教徒湯瑪斯.寇文能歷代記》(奇幻)——史蒂芬.R..唐納森
一個真實世界的麻瘋病人,湯瑪斯.寇文能被傳送到一個由污濁的、邪惡的力量包圍的幻想世界。只有用他隨身所攜之「離奇魔術」簽訂的契約才能解救這個世界,但是他並不相信這個幻想世界的存在。

6.《基地》(科幻)——艾薩克.阿西莫夫
陷入衰落的銀河帝國和控制了殺傷性機械的科學家神秘社會的史詩故事。

7.《沙丘》(科幻)——弗蘭克.哈伯特
沙丘系列的第一部講述了宇宙中最強大的靈媒,波爾.阿特雷茲的事跡,他在學習應對政治上的陰謀和沙漠行星阿拉吉斯環境上的荒涼的同時也在平衡著自己不斷增長的力量。

8.《艾爾瑞克》(奇幻)——邁克爾.摩考克
一名白子戰士/巫師在一次死亡競賽中找到一柄吸魂劍而且在「秩序」和「混亂」之間的終極打擊下拾起了它。

9.《高堡中的男人》(科幻)——菲利浦.k..迪克
充滿了偏執狂和復雜真實的游戲,這種「假如納粹德國獲勝」的劇情是曾經被寫過的最非主流的歷史。

10.《1984》(科幻)——喬治.奧維爾
真誠的講你會喜歡這本書的。它是一本你要獨自看的書;沒有其他人在身邊。你會在每天晚餐後花上二個小時看這本書;「熒光屏」能確保這一點。老大哥會成為你的朋友。

11.《休伯利安》(科幻)——丹.西蒙絲
伯勞鳥:一種用思想來停止時間的終極殺人機器。霸權/人工智慧同盟:一個支配整個銀河的帝國。驅逐者:經過萬年進化、決心推翻霸權的猿人。將這些綜合在一起你就會得到一場世界末日善惡的決戰。

12.《星星,我的目的地》(科幻)——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當格雷.福伊爾熬過了螺旋陷阱、發下報復的誓言時,他將自己改造成了一個有穿梭宇宙能力的全能的准超人。

13.《泰格納》(奇幻)——蓋伊.蓋瑞爾.凱
為了報仇,一名強大的巫師將泰格納王國從現實中清除了。但是一小群英雄依靠著他們故國的記憶,尋求將泰格納再一次重現在它原來的地方。

14.《弗蘭肯斯坦》(科幻)——瑪莉.雪萊
一個瘋狂科學家的創造物、一個用死人身體部分拼合的怪物和怪物爭取世人承認他人類身份而進行抗爭的經典故事。

15.《機器人會不會夢到電子羊?》(科幻)——菲利普.k..迪克
一位銀翼殺手警察被分配去追捕佯裝成人的機器人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尋究 "人類" 的定義。

16.《莎拉娜之劍》(奇幻)——泰瑞.布魯克斯
「莎拉娜」系列的第一本將施.歐姆斯福德置於反對邪惡的法術士王和他的骷髏隨從的爭斗中。在通俗化的現代奇幻文學中這本書是很關鍵的。

17.《阿努比斯之門》(科幻)——提姆.鮑爾斯
一位現代學者實現了時間旅行,變更了身份、神氣活現並且享受著1810年倫敦的魅力。如同查理斯.狄更斯遇到了印地安那.瓊斯。

18.《電光》(科幻)——迪恩.庫恩茲
一位來自過去的時間旅行者試圖阻止納粹德國對現在的改變。

19.《提升三部曲》(科幻)——大衛.布林
橫跨銀河的——包括有感覺力的海豚和黑猩猩——所有其它種族都通過基因改造或者 "提升"獲得了智力並且要為他們的恩人獻出他們的一生。人類卻不是這樣,他們把自己留在宇宙圖騰的最底部,反對著科學高層者和時常懷有敵意的種族。

20.《環形世界》(科幻)——拉里.尼文
一支星際遠征隊迫降到一個直徑1.9億英里形如呼啦圈的人造行星上。倖存者必須與最初建設者留下的蠻族後代作戰,方能穿越環形世界找到答案。

『伍』 阿西莫夫寫過哪些科幻小說

很多。
但最著名的,是「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陸』 阿西莫夫的出名作品有那些。我看過基地。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阿西莫夫是一位多產得驚人的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多部著作。

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蘇聯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維奇,雙親是猶太人。3歲時,他隨家庭遷居美國紐約州的布魯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阿西莫夫生性聰明,記憶力極強,5歲時就在當過會計師的父親的輔導下開始自學。7歲時,他居然已能教5歲的妹妹念書了。後來,父親開了一家雜貨店。由於本小利微,家境並不殷實,阿西莫夫便利用課余時間幫忙照應:站櫃台、發報紙、為固定客戶傳遞電話信息…… 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這段經歷對阿西莫夫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家庭背景不同尋常,小時候又受到嚴格的管教,再加上從小就承擔起家中的一些責任,這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極強的責任感。正如他的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所言:「所有這一切不可避免地將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後來那個自覺、自律、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寫作幾乎能夠給他帶來生理上的痛苦。」 而且,阿西莫夫對科學產生興趣,也跟他父親開的這家雜貨店有關。
創辦伊始的《奇異故事》每期都刊載一些科學試題。這些試題以及那些充滿幻想的科學故事令9歲的阿西莫夫十分著迷。每看完一期他總是又熱切地盼望著能早一天看到下一期。阿西莫夫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科幻讀者就像棒球迷期待雙殺或全壘打一樣,渴望太空船或新的電子技術能產生奇跡。在和同伴玩官兵捉強盜的游戲時,我把手中的玩具槍當成激光槍,去射殺甘尼美星上長著犄角的恐怖怪物。我從前就是這樣的一個少年……各位讀者可以想像出,腦筋死板、只重視普通常識的家長們,在看見我們閱讀原丨子彈、電視飛彈、登陸月球、火箭等等故事書時的滑稽模樣。對他們而言,那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無聊故事罷了。」
流行雜志為阿西莫夫開啟了閱讀之門,使他對知識產生了一種渴求,並且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讀書求知和思考、鑽研問題的樂趣。這不僅給他帶來了學業上的成功,而且還將他引入了寫作生涯。
中學時代的阿西莫夫喜歡獨來獨往,常給人以傲慢的印象。在展示自己令人驚嘆的記憶力並考高分的同時,他還喜歡瞎起鬨和搞惡作劇,跟老師們對著干(他的這種鬧騰和插科打諢的「習性」,到了大學時代和踏上工作崗位伊始仍在「發展」,並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因此,雖然阿西莫夫的功課很棒,但他卻不招老師待見。
而在這個時期,調皮搗蛋的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他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並且毫不挑剔,什麼都想學。他15歲便念完高中,邁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的課堂。課余時間里,他一邊大量閱讀科普和科幻作品,一邊積極思考問題,內心的創作沖動也越來越強烈。18歲那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被放逐的維斯塔》。21歲時,他在著名科幻編輯約翰?W?坎貝爾點撥下,寫出了科幻短篇經典《黃昏》(日暮)並一舉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其後又相繼取得了該校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55年起,他開始擔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從事酶學、光化學的研究。這期間,除了在部隊服役的短暫歲月,他一直沒有中斷科普和科幻創作,並且已經寫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說大師地位的幾部重要作品:《我,機器人》和《基地》系列。而他在20世紀50年代初創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早期的科普創作實踐使阿西莫夫認識到,他不僅喜歡而且也非常擅長撰寫科學類題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將它們作為科幻小說的情節與對話的陪襯)。1957年,前蘇聯發射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深深地觸動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國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落後於由衛星上天所標志的當代科技水平。作為一名科學作家,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盡力而為,使這種差距盡快地縮小,於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應手的科幻創作,而潛心於撰寫普及科學知識的書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後他才「重出江湖」,再度進行科幻小說創作)。 然而,創作需要充裕的時間,教學工作顯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創作活動。另外,極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雖然自己的頭腦和專業功底並不差,但自己的前途並不是在顯微鏡下,而是在打字機上:「我明白,我決不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是我可能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顧他那時尚未離丨婚的前妻的反對,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成為一名專業專家。 這是阿西莫夫事業和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那時候,他已經出版了24本書。

2010-3-9 18:24 回復

土星冰環
129位粉絲
3樓

「……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
全心寫作,豈止「著作等身」 淵博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數量迅速上升,並使他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和褒獎。他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每天至少寫作8小時,有時甚至整個星期都坐在打字機旁。一年之內,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1979年2月,他正好出版第200部作品。1985年突破300部。到了1987年8月,已上升到394部。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他曾自述出版過467部著作,但研究他的作品的專家稱,他至少出版過480部著作。而且其體裁廣及嚴肅的歷史和科學論著及輕松的戲劇、幽默小說,其內容不乏對科學的創見和預測、對歷史的解說以及對生活的調侃。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壘起來會有多高? 目前尚沒有人做過計算。其實,阿西莫夫豈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極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紀錄。在其自傳《我,阿西莫夫》中附錄的作品分類就有:科學總論24種,數學7種,天文學68種,地球科學11種,化學和生物化學16種,物理學22種,生物學17種,科學小品40集,歷史19種,文學10種,談聖經的7種,幽默與諷刺9種,自傳3卷,科幻隨筆2集,長篇科幻小說38部,科學探案2部,科幻小小說與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學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編的科幻故事118集。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卡爾?薩根在談到阿西莫夫時指出:「在這個科技的世紀,我們需要一位在科學和公眾之間起聯系作用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樣出色,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講解員。」 是的,阿西莫夫對科學有著精深的理解,對科學的本質有著深遂的洞察力。他不僅通曉現代科學的許多前沿課題,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再深奧的科學知識,一經他的妙筆點綴,讀來便毫無生硬之感。 「背景廣闊,主線鮮明;布局得體,結構嚴整;推理縝密,敘述生動;史料詳盡,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蘊哲理」,這是跟阿西莫夫有過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對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 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更令人驚嘆的是,阿西莫夫似乎從未有過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
阿西莫夫對寫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他的職業是寫作,「業余愛好」還是寫作,寫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當有人問起阿西莫夫的創作量時,他總是聲稱自己是「不得不」寫。他說,寫作是一種動力,如果他離開打字時間稍長,就會犯癮。1985年,法國《解放》雜志出版了一部題為《您為什麼寫作?》的專集,收有各國名作家400人的筆答。這些回答豐富多彩,或庄或諧,但無一不反映了作家的心態與才智。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寫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樣;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 阿西莫夫自知有寫作的天份,因此對自己的才能也從未謙虛過,有人認為他自我膨脹、自以為是,他卻喜歡稱自己的冒失為「阿西莫夫式的狂妄自大」。對於阿西莫夫成為「寫作狂」或「寫作機器」的根源,有種種猜測和說法。除了興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認為,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從事寫作才能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在做一項「正當的工作」。從本質上說,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親多年辛勤工作經營的雜貨店那樣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這強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書數量,並時刻被一種危機感所驅使。 阿西莫夫對著書數量的狂熱追求,被看作是他非常奇怪的性格特點,而且在他生前就頗為引人注目,同時也使他聲名遠揚。他的驚人的著書量甚至還被寫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這部名為《效仿》的小說有一段對話這樣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過阿西莫夫早期創作的親猶太人詩作嗎?《猶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寫的那部作品?』『我只聽說過那個指導編撰了《阿西莫夫的銀河網路全書》的阿西莫夫,這個書名也太狂妄了……什麼?所有的5000冊都是他寫的?』『是的,他是個工作狂。這可憐的傢伙,沒有別的事干。』」

2010-3-9 18:24 回復

土星冰環
129位粉絲
4樓

艾薩克·阿西莫夫小說目錄

《空中卵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即 蒼穹微石)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中國大陸譯名《空中石子》(施咸榮譯本)和《蒼穹微石》(漢聲譯本),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雖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卻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集,此時整個銀河系業已統一在「銀河帝國」的旗幟下。。。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縫約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產生的泄露射線擊中,來到了地球紀元12411年,銀河紀元827年[2]的芝加哥(這時的名字叫芝加)。他被農夫亞賓·瑪倫一家收留。此時地球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污染,只有少數地區可供人類存活,並只能供養2000萬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滿60歲時都要被施行安樂死;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嚴格的生產定額,不能勞動的殘疾人士也要被安樂死。亞賓·瑪倫的岳父格魯身患殘疾,但被瞞報。亞賓·瑪倫計劃將施瓦茨留在家中協助完成生產定額,但後來聽從格魯建議,將其送至城中,擔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謝克特發明的「學習機」的人體試驗志願者。通過改造,施瓦茨無意中具備了判讀甚至控制他人思維的能力。
這時的地球屬於銀河帝國的一部分,帝國派駐總督(由外星人擔任,總督府邸在西丨藏高原),但實行內部自治,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為「古人會」的首腦——地球大臣,實際權力則為其秘書巴爾基斯把持。地球人因為其星球具有放射性而遭到銀河帝國其他星球的種族歧視,從而對所有的外星球懷有敵對情緒,地球大臣秘書及「古人會」策劃用細菌武器來毀滅銀河帝國。
天狼星考古學家貝爾·阿瓦丹來到地球,試圖證實全銀河帝國的人類都起源於地球。他向地球大臣提出進入放射區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但是遭到拒絕。在芝加街頭,他碰到從研究所逃出的施瓦茨,以及謝克特博士的女兒寶拉,三人從此相識。
地球大臣秘書用細菌攻擊帝國的計劃被其送去接受「學習機」改造的助手泄露,從而為謝克特博士得知,並告訴了阿瓦丹。為滅口,秘書將博士父女、施瓦茨和阿瓦丹全部抓走。施瓦茨施展心靈感應技巧,操縱秘書帶領眾人逃出,阿瓦丹向帝國總督舉報秘書的陰謀。此時秘書前來,宣稱沒有任何針對帝國的陰謀,並自願留下擔當人質。地球密謀組織向銀河發射細菌火箭的最後期限即將來臨……

希望被您採納!

『柒』 阿西莫夫 所有科幻小說合集

已發,求採納,謝謝

『捌』 有什麼好看的短篇科幻小說

《日暮》原著:阿西莫夫。
《跳特》原著:史蒂芬金。
《逆行線》原著:赤色風鈴。
《沙漠奇遇》原著:[俄] 伊·羅索霍瓦茨基
《真實姓名》原著作者:弗諾.文奇

『玖』 有哪些好看的短篇科幻小說

推薦的是,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短篇小說,武器,通過這篇小說,引發了人們的深思,一個不懂得武器的危害的人,那麼他就不會在乎自己所掌握的是武器還是玩具,只有他傷害到了別人才知道這是武器,而不是玩具,這是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問題。

『拾』 阿西莫夫 科幻小說

我整理好了三部曲發給你了

機器人系列
帝國系列
基地系列

等你全看完再找我要吧,別的我還沒整理。

熱點內容
求幾本都市無異能的小說 發布:2025-02-08 11:44:52 瀏覽:380
免費閱讀小說叔你的命中缺我 發布:2025-02-08 11:26:40 瀏覽:394
2019凈網網路小說 發布:2025-02-08 11:02:39 瀏覽:476
帝少言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8 09:40:24 瀏覽:115
人民日報時評聽書 發布:2025-02-08 09:27:16 瀏覽:674
求有深度的完結小說 發布:2025-02-08 08:03:30 瀏覽:527
古代小說背景描述 發布:2025-02-08 08:01:27 瀏覽:547
青春校園小說中陌開頭的名字 發布:2025-02-08 07:34:06 瀏覽:136
免費閱讀花豹突擊隊小說 發布:2025-02-08 07:23:21 瀏覽:917
穿越空間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2-08 06:12:27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