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的預言實現的有哪些
① 在科幻小說中有哪些預言到的現代科技
以前上小學的時候讀過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算是科學幻想類型的吧,有一些成為現實了。
② 請問有誰知道有什麼東西是在科幻小說里出現後來實現了的
夾子元元朋友,你好。其實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的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這位偉大的幻想家以科學為依據,在自己小說中描述的飛機、潛艇、電視經歷了一個世紀後都變成了現實。
舉例如下:
環球旅行的預言
凡爾納預言: 100多年前,儒勒·凡爾納在他這部最富盛名的小說中讓主人公在 80天之內繞地球轉了一圈,當然這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小說出版 17年後,一名女記者僅用 73天便環遊了地球。 1993年,幾名法國航海家駕駛雙體機帆船環繞地球一周,歷時 79天 6小時 16分。
人類登月的預言
凡爾納預言:在《從地球到月球》中詳盡地描述了如何利用大炮把人從地球上打向月球,而且主人公登月的發射點和落點竟然與美國 1969年的登月驚人地吻合。
現代社會的預言
凡爾納預言:《神秘島》中的預言包括水下呼吸器、電視,以及太空旅行……在 100多年前描述的世界儼然一個今天的現代化社會。
潛水艇的預言
凡爾納預言:在《海底兩萬里》的小說中,凡爾納創造了潛水艇「舡魚」號。那時,這艘可以無限期地潛在水底的「大魚」承載了太多孩子的夢想。
但凡爾納最偉大的預言,不是潛水艇、飛機或者宇航技術,而是他對人類社會未來走向的預言。這一預言體現在他晚年的傑作《約拿旦號歷險記》中。可惜的是,這部沒有任何科技奇觀的偉大作品淹沒在《海底兩萬里》的驚濤和射月大炮的烈焰中,久久不受人重視。
小說完成於作者去世前一年,作者在這部作品裡幾乎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經驗。小說的主人公是個無政府主義者,把「無上帝、無主人」作為自己的信條。他的真實身份是某北方帝國擁有繼承權的王子,按照故事中的描寫,可以斷定他是俄羅斯王子。當時的俄羅斯也是無政府主義者的大本營。這位王子厭惡人對人的統治,渴望無限自由,最終自願地離開當時被各國瓜分的土地,來到南美大陸最南端火地島中的奧斯特島上。那裡還不屬於任何一國,只生活著印弟安土著。王子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被他們稱為「勒柯吉」,意思是「救星」。因為他擁有火槍和醫術,經常救助原始狀態的土人們。勒柯吉就成為他在故事裡的名字。
勒柯吉在奧斯特島生活多年後,智利和阿根廷達成協議瓜分火地島,奧斯特島屬於智利管轄。不過,由於遠離智利本土,智利從未派人前來。勒柯吉知道這個協議後,准備遷往另外的無主島嶼。就在這時,一艘名為「約拿旦號」的移民船在該島外遇難。船上載有一千多名前往南非拓荒的各國移民。船長、大副等有權力的人都在風暴中死去。勒柯吉就把這些人接到島上生活。並幫助他們建房過冬。在這個過程中,勒柯吉顯示了高超的生存本領,受到幾乎全部移民的愛戴。移民洛德士等人請求他在一盤散沙的情況下擔任領導,但堅持無政府主義信仰的勒柯吉一次次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智利政府為了吸引移民留下來開荒,承諾放棄奧斯特島主權給這些移民。「奧斯特邦」成立了。信奉社會主義的律師博瓦勒通過宣傳,成為領導人。但他除了政治鼓動外,全無治理能力,只知道把船上儲備的生活物資無償分發給人們。大部分移民素質低下,怨天尤人。除了李威利等少數人自覺進入島的深處開荒外,剩下的人酗酒、斗毆,坐吃山空,很快消耗了生活物資,飢荒來臨。博瓦勒無力改變局面,就以財產共有的名義,煽動懶惰的移民去搶掠那些通過勞動獲得財富的移民。而另一個「社會主義者「多里士更想通過危機,奪取博瓦勒的政權。在移民自相殘殺的動亂關頭,勒柯吉終於放棄了自己的信條,宣布自己是領袖,從無政府主義者一下子變成絕對的獨裁者,並受到移民的擁戴。島上的秩序迅速恢復。勒柯吉廢除財產共有、無償分配的制度,恢復貨幣流通,確定移民的土地所有權,鼓勵經商,發展對外貿易,並且建立起法院、警察部隊和監獄這些他曾經十分反感的機構。幾年後,奧斯特島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之邦,不僅本國人民生活富足,更吸引外國人來這里作生意。在勒柯吉的領導下,奧斯特人還擊敗了巴塔哥尼亞人的進攻。多里士等人試圖推翻他的統治,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盡管情況良好,但由於獨裁地位和自己的內心信條相悖,勒柯吉還是准備退位。就在這時,奧斯特島上發現了金礦,本地居民受到誘惑,不事生產紛紛去淘金。更有大量外國人聞訊湧上島嶼,奧斯特邦社會秩序一片混亂。勒柯吉不得不廢除事先確定的民選日期,保持獨裁領導,引導本國人恢復生產,並且驅逐了外國流民。在這個過程中,勒柯吉不得不命令士兵向手無寸鐵的流民開槍,從而使自己與最殘暴的獨裁者並列。
小說結尾,身心俱疲的勒柯吉將領導人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弟子迪克,在夜幕中登上合恩角新修建的燈塔,准備在那裡終老一生。
凡爾納之孫在給祖父寫的傳記里,曾經這樣評價這部作品:「不難使人聯想到十五年後列寧倡導的『新經濟政策』」。而一百年後的中國讀者,更可以把這部作品看成極左路線在中國大地興盛到滅亡的寫照:博瓦勒分光吃盡的共產政策,和五十年代末期的大鍋飯何其相似;「多里士幫」和「博瓦勒幫」打著社會主義旗幟進行的火拚,可以看出文革中「保皇派」與「造反派」武鬥的影子。勒柯吉的改革過程,不難看出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甚至,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勒柯吉發放第一份土地證書的場面,把它當成十分一個重大事件。那個場面和安徽鳳陽小岡村農民在包產到戶合同上按手印的歷史時刻也堪有一比。如果讀者能夠讀到這部傑作,就會發現,上面這些都不是庸俗的、表面的類比。凡爾納的慧眼確實穿越時空,預感到了人類社會將要發生的種種悲劇。如果這部作品寫於2003年,可以被看作事後諸葛亮式的寓言。而它竟然完成於一百年前,我們不得不為自己忽略了前輩的智慧而感到汗顏。
在這些細致入微的社會預言之上,凡爾納更站到思想的高度進行了總結:勒柯吉的成功,他之所以受到移民的擁戴,並不是他的無政府主義信念,而是因為他能作實事。小說很具體地描寫了他在打獵、治病、建房、築路等方面的技能和經驗。由於他在奧斯特島生活多年,他對本地環境的了解更是出類撥萃。作者還刻意為他建立了兩個反面對比:高談闊論,滿腹理論的博瓦勒和多里士,褒貶色彩十分強烈。
從科幻文學的角度看,《約拿旦號歷險記》應該算作歷史上第一部社會科學題材的科幻小說。那個時候,社會科學本身尚未成型,也沒有今天這樣的諸多分科,還是一種概括和整體的研究。凡爾納在這部作品裡,展示了他對當時社會科學成果的充分了解。小說里有經濟、金融、政治、法律,乃至國際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准確描寫。在「奧斯特島」這個人類社會的縮微景觀中,濃縮了各個民族、各個階層、各種觀念的人物,使它的變化成為紙上的社會實驗。最令人嘆服的是,這個紙上實驗的准確性,超過當時許多社會學者的學術著作。
③ 中國科幻小說中的未來預言真的有可能會實現嗎
科幻小說指的是現在即將面對的未來,指的是一種可能性,卻不能代表是我們的未來。雖然說我們可以通過科幻小說來探測我們的未來,但是不得不說,有一些科幻小說是缺少科學理論依據的,他們是根據生活需求的一方面進行天馬行空的猜想,雖然其中包含的一些理論知識是正確的,但是事情結果產生的一些科學理論依據卻又是匱乏的。
科幻小說存在的意義不是製造群眾對未來的恐慌,而是為了敲醒人們心中的警鍾,而我們要從科幻小說中學習到的是防範於未然,要愛護環境,愛護這個美麗的星球“地球”,而這才是科幻小說存在最大的意義。
④ 凡爾納的小說中預言了20世紀的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有哪些未實現
從某種程度上說,凡爾納在19世紀預言了20世紀的諸多科技成就。
①凡爾納在其科幻小說《神秘島》中預言,水將成為人類的未來能源,成為未來的「煤」。百多年後,日本科學家用一種名為二氧化鈦的物質和幾縷陽光,首次將水分離成氫和氧。
②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環繞月球》,這兩本小說幾乎是現代「阿波羅」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預演。
③凡爾納在自己的小說中「發明」了直升飛機,50年後,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④凡爾納的《太陽系歷險記》講的是:一顆彗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36位居民被帶到彗星上,從此開始了太陽系的漫遊,經過重重困難,途經了土星、木星等天體,終於在兩年後趁彗星與地球再相遇的機會,重返地球的故事。近一個世紀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儒勒·凡爾納小說中的主人公飛向月球的出發地坦帕城,竟然距今天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不遠。
⑤此外,凡爾納的作品中還出現了最早的電視機——」電聲像機」,而霓虹燈、自動人行道、空調、摩天樓、導彈、坦克、潛艇、飛機,這些20世紀的奇跡也早在他的故事中出現。
⑤ 你能舉出三例在凡爾納的作品中有哪些實現了的科學預言嗎
《從地球到月球》:講述了一群大炮俱樂部的成員發射了一顆導彈來到月球上的故事,預言了人類的月球旅行。
《喀爾巴阡古堡》:預言了全息投影儀的出現。
《海底兩萬里》:預言了潛水艇的發展(第一艘出現在17c,但是非常簡陋;19c60年代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潛水艇,並對此進行了合理想像)
《征服者羅比爾》、《世界主宰者》:預言了飛行器。作為現代世界的交通工具,今天飛機已經廣泛地使用了。但是凡爾納在一百多年前早就設想:將來人類一定會駕駛「比空氣重」的物體作定向飛行(反映了當時科學界爭論焦點——這場爭論由Otto Lilienthal製造的滑翔機引起——關於比空氣中的機器能否取代運輸工具)。
儒勒.凡爾納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他的小說以豐富多彩的想像力和浩若煙海的知識著稱,在「奇異的旅行系列」中最為凸顯。
⑥ 凡爾納的哪些預言實現了
1874年,儒勒·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神秘島》中預言,水將成為未來人類的能源,水會變成未來的「煤」。百多年後,日本科學家朝實現這個預言邁出了第一步,他們用一種名為二氧化鈦的物質和幾縷陽光,首次將水分離成氫和氧。
氫是一種優質而清潔的能源,獲取氫有很多方法,但使用陽光和水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方式,這種方式效率高、無污染,它使人們對未來能源和環境的前景充滿信心。
從某種程度上說,法國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預言了20世紀宇航科技的諸多成就,只不過他的這些預言是以科幻小說來表達的。凡爾納生於法國南特,從小對航海有濃厚興趣,系統地研讀過數理化專著,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及1870年發表的續集《環繞月球》,這兩本小說幾乎是現代「阿波羅」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預演。
《從地球到月球》及它的續集,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法國探險家米歇爾·阿當建議造一顆名為「哥倫比亞」的空心炮彈,並乘坐它到月球去。巴比康、米歇爾和尼丘爾船長在炮彈里裝了溫度計、氣壓表、月理圖和槍支彈葯,又隨身帶上兩只狗和幾只雞,乘坐由270米長的大炮發射的炮彈出發,但在途中遇到流星而偏離軌道,在離月球4500千米處繞月飛行。三位探險家利用繞月飛行的機會,仔細觀測了月球的面貌,最後因炮彈速度越來越快而脫離了月球的引力范圍,從而進入了地球的引力圈,終於濺落在太平洋。三位月球探險家被美國軍艦救起受到美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1877年,凡爾納又發表了一篇星際旅行小說《太陽系歷險記》。在凡爾納筆下,一顆彗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36位居民被帶到彗星上,從此開始了太陽系的漫遊。在上尉塞爾瓦達克帶領下,戰勝了重重困難,途經了土星、木星等天體,終於在兩年後趁彗星與地球再相遇的機會,重返地球。經過近一個世紀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儒勒·凡爾納小說中的主人公飛向月球的出發地坦帕城,竟然距今天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不遠。
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前的50年,凡爾納就「發明」了直升飛機
⑦ 凡奈爾的其他科幻小說還預言了二十世紀哪些科技成就哪些已經實現哪些至今還沒
凡納爾的其他科幻小說還預演了20世紀。
⑧ 有哪些科幻小說的預言或情節已變成了現實
最經典的凡納爾著的一系列小說、如「海底兩萬里」等,科幻永遠是預言人類文明的一種方式!很多小說的情節都實現了,只不過那些小說比較早,像是飛機,微型電腦等。即使是早些年幻想的懸浮車,現在也有懸浮滑板了不是么
⑨ 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在以前的科幻小說中預言過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通過眼明手快的小記者小靈通漫遊未來市的所見所聞,對未來作全景式的「掃描」。 有一些科學幻想已經實現,或者即將實現:
小靈通前往「未來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氣墊船」。如今,氣墊船已經很普通,從上海至寧波,從深圳到珠海,每天都有「飛翔船」往返。所謂「飛翔船」,也就是氣墊船。
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寫及「未來市農廠」,在巨大的玻璃溫室里,工廠化生產農產品。這樣的「農廠」,如今已經有了。
當然,書中所寫的「一個月可以收一次蘋果,半個月可以收一次甘蔗,10天可以收一次白菜、菠菜,而韭菜在一個星期內就可以割一次」,還有那「紅紅的蘋果,比臉盆還大,黃澄澄的橘子像一隻只南瓜」,「切面圓圓的像張圓桌面」的西瓜……則尚需努力,才能變為現實。
⑩ 凡爾納的哪些預言實現了
80天環游地球實現了。還有他所設想的從海水中提取能量,電池等等想法都一一實現了。
儒勒·凡爾納 :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