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自然雜志為什麼要刊登科幻小說閱讀答案

自然雜志為什麼要刊登科幻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3-18 09:10:48

Ⅰ 求一篇中國科幻小說。。記得刊登於93-98年左右的《科幻世界》雜志上,大概內容--

因為年代較久,建議在豆瓣科幻世界小組提問,那兒有一些老幻迷和科幻編輯。

閱讀答案 雨果獎得主劉茲欣在深山裡締造科幻王國

因未提供閱讀題目,網上也沒有相關題目,故附上相關內容參考:
2015年8月23日,科幻作家劉慈欣憑其代表作《三體》,在美國奪得第62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獎項被稱為「世界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此殊榮。把中國科幻小說推上了世界高度的劉慈欣,曾以370萬元的版稅收入躋身作家富豪榜,在無數粉絲眼中,他簡直是「神一般的人物」。但在生活中,他是一個質朴至極的山西漢子:每天朝九晚五地去發電站上班,回家還要給孩子、老婆做飯,不會開車,不會玩微信……是什麼樣的力量和契機,讓他攀登上了世界科幻界的巔峰?他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
我就是為科幻而生的
1963年,劉慈欣出生於北京。原本在中國煤炭設計院工作的父親,後來被下放到山西陽泉煤礦集團,當時還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劉慈欣,也隨家人轉到了陽泉第三礦區讀書。
父親在去山西時,偷偷帶著一大箱「文革」時的禁書,這些書豐富了劉慈欣幼小的心靈。他經常從床底下悄悄拿出那些「大部頭」,查著字典,一本本似懂非懂地看。情節和想像在腦海中齊飛,讓他感覺恍若置身於夢中仙境。
上小學三年級時,劉慈欣讀到了一本比蘇聯小說、莎士比亞的著作更令他興奮的書——凡爾納的《地心游記》,他說:「出現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尋找了很久,終於被我找到了。我感覺這本書就是為我這樣的人寫的。」
從小時候開始,他就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小夥伴們的不同,他說:「別人的形象化思維有一個尺度,但對於我來說,多大的宏觀事物,我都能把它形象化。」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光年」的概念時,就馬上開始想像:光1秒鍾能繞地球7.5圈。這么快的東西走一年,能走多遠呢?劉慈欣說:「我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光走了一年的那種無窮無盡的距離,就特別有畫面感,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很震撼。但其他的小夥伴就不覺得有多遠、多震撼。」現在,劉慈欣把這種感覺描述為:「我就是為科幻而生的。」
劉慈欣上初一時,「文革」結束。也是在那一年,中國的科幻小說進入黃金時代,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童恩正的《珊瑚島上的死光》等書出版,引起轟動,他所喜歡的作家凡爾納的系列作品也相繼出版,他感覺「就好像在一個黑屋子裡,窗戶一下子被打開了」。
那時的科幻市場盡管繁榮,但書的總量仍然有限。「全國就那麼幾家科普雜志、幾家出版社在出版長篇小說,每出一部到書店就能看見,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我都看過。」劉慈欣說。
但好景不長,1983年他讀大學時,科幻作品被當成「精神污染」加以清除。在他的印象中,那時科幻作品在一夜之間就沒有了,他感到非常恐慌。如果想找科幻書,只能去北京的外文書店,可那裡的書都是幾十塊錢一本,根本買不起,劉慈欣只能帶一本英漢詞典過去站著看。但那時候的書店不讓隨便看書,看的時間長了,就會被店員趕走。
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一些科幻作品才開始披著文學的外衣被陸續引進,比如羅傑·澤拉茲尼的《科魔大戰》。「我眼睛很尖,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科幻作品。」劉慈欣難掩喜悅地說。
在深山裡締造「科幻王國」
1985年,劉慈欣在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山西娘子關發電廠的計算機室工作,每天就從宿舍區走到辦公區,再從辦公區返回宿舍區。偏僻的小鎮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同事們大多熱衷聊天和打牌。劉慈欣不打牌,也很少跟人聊天。
他常常在下班後坐在院子里的一把躺椅上,目送春雨秋風,慣看夏花冬月。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中,劉慈欣把想像投射到數萬光年以外的浩渺太空,靈感的火花不經意間就冒了出來……在這個閉塞、落寞卻處處回盪著歷史韻味的大山中,劉慈欣對科幻文學越發痴迷。沒有科幻小說可看,他索性開始用筆構築自己的科幻王國!
《宇宙塌縮》和《微觀盡頭》,是這位「科幻迷」參加工作之初的兩篇試手之作,雖然語言顯得有些生澀,描寫也較粗糙,但已孕育了他後來創作的小說氣魄大、懸念足的風格。短篇小說寫得不過癮,劉慈欣就開始了長篇創作。1989年,他完成了《中國2185》,兩年後又寫出了《超新星紀元》。
《超新星紀元》描述了一個孩子掌控的世界:一顆超新星突然爆發,強烈的輻射使13歲以上的人類普遍患上了輻射病,並相繼死亡,只剩下12歲以下具有基因自主修復功能的孩子。這些失去大人的孩子與成人一般,坦克、航母、殲擊機、核彈頭……所有的武器都是他們的玩具。《超新星紀元》實際上是對獨生子女的嬌氣、貪玩、不愛學習、自私等壞毛病進行了抨擊。
但由於當時科幻文學正處於寒冬,他的《超新星紀元》等作品相繼投了幾家出版社,得到的回復都一樣:「書稿很不錯,但出不了……」
直到1999年,見科幻文學在國內已經出現「冰雪消融」的解凍現象,劉慈欣又從自己的作品中遴選了5篇,列印出來投給《科幻世界》雜志。編輯唐風從如山的來稿中發現了劉慈欣的5篇小說:《鯨歌》《微觀盡頭》《宇宙坍縮》《帶上她的眼睛》《地火》。初讀之後,唐風拍案叫絕,立即給劉慈欣打了電話,告訴他5篇全部留用!
同年,《帶上她的眼睛》還榮獲了第1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從此,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創作一發而不可收,而且作品質量頗高:《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道阻塞干擾》《鏡子》《贍養人類》《贍養上帝》《球狀閃電》……他的科幻作品一篇接一篇、一部接一部。
劉慈欣說,他是一個把科幻和現實分得很清楚的人,科幻和現實各有各的規則。「有人說,寫科幻小說是為了逃離現實,對於我來說不是這樣的,我與現實相處得很融洽。我每天按時上班,還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下班後就騎著自行車接孩子、買菜,只是利用業余時間寫作而已。」劉慈欣說。

Ⅲ 《自然》雜志為什麼要刊登科幻小說

雖然只是「好玩」,但這可能就是真諦,它找到了把科幻與科學統一起來的力量。圖為電影《星際穿越》劇照

韓松

聽說全世界有不少科學家反對科幻小說。在這種背景下,國際著名科技期刊、英國的《自然》雜志會刊登科幻小說,是一件讓人很難想像的事。

但偏偏就是這樣。擺在眼前的這部《Nature雜志科幻小說選集》中譯本,收錄了2007年之前發表在《自然》上的66篇科幻小說。目前該系列選集已經出版了兩部,我手上的是第一部,據說以後還將繼續出下去。

「好玩」,或許才是科學發現的真正動力,是將科幻與科學統一起來的力量

《Nature雜志科幻小說選集》是由《自然》雜志的工作人員亨利吉編輯出版的。科幻進入中國一百多年了,翻譯加原創,中國現在每年出版一百多種科幻書。但這部書在我看來,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它簡直就是一部奇書。譯者江曉原和穆蘊秋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工作。

英國《自然》雜志創刊於1869年,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它是一個極其嚴肅的、高大上的「世界頂級科學雜志」。許多———或者說大部分震驚世界的科學發現,首次面世都是以研究成果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面的:DNA雙螺旋結構,激光原理,中子發現……但它為什麼要刊登科幻小說呢?

科學是實驗性的,反映真實世界的,而小說是虛構的、想像的,可以不直接與實際發生關系,何況還是科幻小說,描寫並不存在的未來。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少科學家反對科幻小說。

在導讀中,我看到了《自然》收納科幻小說的兩個理由。一是與英國科幻大師、有「科幻界的莎士比亞」之稱的赫吉威爾斯有關。威爾斯與《自然》有很深的個人淵源,是雜志的長約作者,該雜志發表了總共66篇與威爾斯相關的文章,有26篇是威爾斯本人署名發表的,涉及生理學、心理學、人類學、通靈術等。另外《自然》還發表了許多對威爾斯包括科幻小說在內的著作進行評論的文章。因此,發表科幻小說,應視為向這位大師致敬吧。有意思的是,威爾斯常常是對科學作出批判的。

二是出於一種看起來很簡單、很不可思議的原因。在亨利吉以科幻方式寫的前言《懷念未來》中,介紹了《自然》的歷史。原來,它是由一個名叫麥克米倫的家族贊助的。《自然》的成功,與它從成立之初便一直保持的寬松愉快氛圍有關。吉說:「這種氛圍鼓勵進行新的嘗試:純粹為了好玩。」

因此,雜志在1999年11月4日(雜志130歲生日)之際開設了「未來」專欄,專門發表「好玩」的短篇科幻小說。開篇之作是英國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作品。之後,讀者的熱烈反應讓編輯始料不及。許多人成了專欄的鐵桿粉絲。有一些作品被收入年度最佳科幻作品集。眾多科幻作家、科學家都為之寫稿,它還發表過一個11歲小女孩的作品,其父是一位科學家。

亨利吉在這篇前言中,多次提到「好玩」、「有趣」、「充滿樂趣」、「超脫的娛樂精神」等詞語。這很有意思。我們知道,科幻在中國的誕生和發展,並不是很好玩的,它最早是要擔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的。魯迅先生把科幻引進中國時說,「導中國人群以前行,必自科學小說始」,這很不錯,但是同樣也是很沉重的。

從《自然》對科幻作品主題和內容的選擇看,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有的幽默,有的嚴肅,有的荒誕,有的神奇。腦洞大開,根本沒有什麼禁忌和拘束。

我想,會不會,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發現的動力?這種動力歸根到底是一種好奇心。雖然只是「好玩」,但這可能就是真諦,它找到了把科幻與科學統一起來的力量。科學

創造,是內心深處的興趣使然。

原創性的「點子」閃閃發光,展現了人類對未來的多樣性的嚮往

我覺得,江曉原他們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當然了,他們也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自然》上的這些科幻寫得比較平庸。是的,按照一般主流文學標准,也許有的甚至稱不上小說。不過,在我看來,這些作品,絕不是平淡無奇,相反,它們極有意思,也極有意義,至少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江曉原他們講到,這些科幻小說的一個重要價值,是讓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國際上科幻創作的反思科學的主流傾向,另外,它幫助人們了解《自然》究竟是什麼樣的雜志。而我則覺得,這個集子收錄的作品的最大特點,還在於它們展現了科幻的特質和審美,代表了人類對未來的多樣性的嚮往。

這裡面,原創性的「點子」閃閃發光,在構造科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這些作品大都充滿對未來世界的盡情想像,並把這種想像建構在科學性上。能發表在《自然》上的,自然也基於一定的新技術、新理論。這部書的分章,也按照反烏托邦、機器人、人工智慧、腦科學、克隆技術、永生、植物保護主義、環境、核電污染、地外文明、時空旅行、多重宇宙、未來世界、科技展望等主題來設置。不少作品是很「硬」的。從中讀者看到了一個由科學技術進化帶來的千變萬化的人類未來。這是科幻最為激動人心的。

另外,我覺得,從形式感上觀察,這些作品是介於人的創作與機器人創作之間的新型文學。科幻小說是人類歷史上「自古」沒有的,至今僅僅約200年歷史,還在發展中。日本科幻研究者木村生死曾說:「斷言蘊含哲學的小說是『文學性』的人們也許會說包含科學的小說沒有『深度』。他們也許會覺得描寫宗教性質的煩惱的是『純文學』,對於科學發明絞盡腦汁去描寫只是一些皮毛。不過,這種認識是對僅僅接受文化系統的教育、只知道哲學的文學青年的偏見。」我想,或許未來的人類更願意閱讀類似於這本文集中《隨機存儲器相移2》假想的機器人寫出的那種小說吧。

下面我介紹文集中一些作品的內容,以觀其妙:

未來的城市沒有了秘密。全體市民成為泛大都市驅動體。整個城市是一隻超級硬碟,供生活在裡面的人存儲、解碼、交換信息。每個人都能盡情讀取對方的信息。(《20-2》)

從生物學意義的人的基礎上,發展出的電子人,他和原來的版本,誰是正宗的?誰才是那個他?誰才是真實、完全的某人?法律裁決電子人才是。而生物人就像蛇蛻去的皮一樣,不再能視作新生命的一部分。(《終極審判》)

中央交通控制電腦控制人的內啡呔和腎上腺素,讓司機覺得堵車是種愉快。(《快樂旅程》)

有一種葯,能讓老夫老妻重回年輕時的相互迷戀狀態,結果卻很尷尬。(《愛情葯劑》)

……

從這些小說中,讀者會看到一種大膽的雜糅。它們把不同的領域連接一起,科學、技術、哲學、社會、文學混合在一起,從中產生「創新」和「趣味」,很多想法是當前我們很多科幻小說中沒有的。

除了思想點子,作品還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寫法,或者風格,就好像是未來人寫的,坦率來說,有的要看第二遍,才能抓住裡面的精妙味道。我讀的時候,好像李白來到21世紀,讀我們寫的文章。

這是真正的科幻。

Ⅳ 《自然》雜志為什麼要刊登科幻小說

就像理工科大學為什麼要開設文科性質專業一樣。因為一所學校,想要服務和需要服務的,絕對不是只想來讀理工科的學生。大家都想做的面面俱到,只要自己的足夠好,挑選的確實讓人滿意,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自然》雜志刊登科幻小說,也是一樣的道理。文字圖片提供者需要考慮的,絕對不應該只是自己的本行工作,而是應該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多為自己的用戶考慮考慮。就像一個老師只需要上課好好講課教書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講一些小笑話呢?就是因為不管看起來和自己的本職工作多麼無關,只要對自己的目標有意義,這些就是值得的。

雜志社需要考慮的就是為用戶提供對口的,專業的,質量上乘的,讓用戶滿意的內容。如果可以插入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作為版塊補充和調劑,滿足更多人的口味,有什麼不好呢?

專注是好事,但是只要讓客戶高興,不也是好事嗎?

Ⅳ 求一個曾經在《科幻世界》雜志上刊登的科幻小說

我想是這篇沒錯了

夢魘

作者:寒武 《科幻世界》 1997 第11期
文章在下面鏈接里
http://hi..com/kelvin8002/blog/item/9405522d0ef93f32359bf753.html
我也是剛找到的 曾經看過當時給我印象極深

Ⅵ 如何在Nature發表科幻小說

先問怎麼能寫出可在《Nature》雜志發表的論文。當自己在低端期刊上發表幾篇了,寫法操練多了,積累的可寫的東西多了,自然就知道博導們沒有一個是自自然然上了《Nature》的。

Ⅶ 《自然》雜志為什麼要刊登科幻小說

因為科幻是激發人類探索知識的慾望的,提升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科幻也是對未來的預見,科幻的黃金時代是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的時代,也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目前地球的種種嚴峻形勢的時代。
而且,科幻小說是從一個基於科學的核心設定出發(比如《基地系列》的心理史學,《機器人系列》的機器人三定律,《三體》的黑暗森林理論),然後試著去構築一個完整的世界,看看將會發現什麼。
說的很散亂,希望可以幫到你,求採納

Ⅷ 正統科幻作品投稿的相關問題。

建議投稿《科幻世界》如作品太長,可附信請求錄入當年增刊。 若實在不行,可享03年的三體一樣,申請連載。

Ⅸ 請資深的科幻迷們幫助我 尋找一本科幻雜志刊登的中篇科幻小說

那當然!

熱點內容
言情重生有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13 14:33:05 瀏覽:211
好看的學霸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3 14:25:17 瀏覽:973
言情小說鎮魂小說網 發布:2025-02-13 14:19:59 瀏覽:164
哪個聽書軟體便宜 發布:2025-02-13 14:12:46 瀏覽:764
正能量的中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3 14:12:44 瀏覽:832
穿越古代言情小說打包 發布:2025-02-13 14:11:48 瀏覽:374
玄幻小說題目 發布:2025-02-13 13:59:51 瀏覽:189
好聽長篇的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13 13:04:30 瀏覽:445
微冉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2-13 12:57:07 瀏覽:309
校園小說總攻 發布:2025-02-13 12:55:14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