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妻子科幻小說
❶ 誰製作了第一部英國科幻小說她想通過這本小說傳達什麼信息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 1818年,年僅二十歲的英國女子瑪麗·雪萊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標志著這個影響日重而又飽受誤解的文學品種正式誕生。把科幻文學的誕生追溯到這部作品,是英國科幻作家奧爾迪斯於1973年,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萬億年的狂歡》中最先提出的觀點。這一見解後來受到了國際科幻文藝界的公認,也包括中國科幻文藝界在內. 簡介:1816 年,英國著名詩人雪萊把他那端莊聰明的妻子瑪麗·雪萊帶到了瑞士散心,因為他們剛剛失去了一個可愛的兒子。這時,另一位著名詩人拜倫也來到了日內瓦。雪萊很快就與拜倫交上了朋友。雪萊和拜倫都才氣橫溢,他們常常海闊天空,談論最多的是英國當時的工業革命將給世界帶來的巨大變化,甚至還談到了科學造人的可能。瑪麗聽得津津有味。但晚上她常常做夢,夢見死去的兒子。有一次,她夢見她那寶貝兒子復活了,她是多麼高興啊!瑪麗一下子從夢中驚醒,由思念兒子的夢,聯想到兩位詩人對科學造人的探索,她頓時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沖動。於是她經過構思寫下了長篇小說《弗蘭肯斯坦》。這部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用科學創造的怪人,作品問世後,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並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
❷ 為什麼最近世界的優秀科幻小說看不到都是70.80年的
(問題回答):《弗蘭肯斯坦》原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的全名是《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中譯本有《弗蘭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內容介紹):故事講述的是年輕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為追求和利用當時的生物學知識,從停屍房等處取得不同人體的器官和組織,拼合成一個人體,並利用雷電使這個人體擁有了生命。巨人雖然天性善良,嚮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於面貌醜陋,被社會視為怪物,當作巨大的威脅,處處碰壁。他要求弗蘭肯斯坦為自己製造一個配偶,答應事成後與其雙雙遠離人間。弗最初應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時,擔心怪物種族從此危害社會,於是毀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瘋狂報復,殺死弗的未婚妻等幾個親人。弗發誓毀掉自己的作品,追蹤怪物一直到北極地帶,受盡折磨後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作者簡介):瑪麗·雪萊(MaryShelley,1797-1851)出生於英國,父親是政治家兼哲學家;母親是公認最早的女權主義者,在原來的婚姻破裂後與瑪麗的父親結婚。兩人都小有名氣,並著有各種小冊子。1797年瑪麗出生,10天後母親便因病離世,這件事一直影響著瑪麗,在她的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自己害死了母親"的念頭。後來父親再婚,瑪麗不得不與生父、繼母、繼母原來的孩子、繼母與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復雜,矛盾較大。直到瑪麗長大成人後遇到了雪萊,才終於獲得了與人交流感情的機會,可其時雪萊已有妻室,因此瑪麗在很長一段時間還充當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萊妻子投河自殺後,瑪麗終於得以與雪萊結婚,但婚後多次流產,只成活了一個孩子。6年半之後雪萊又被淹死……瑪麗的一生充滿了不幸和恐怖,終生為死亡所纏繞,所有這些後來都被表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❸ 科幻世界有一期一篇文章引用了雪萊的詩《明天》,98-02年中的某一期,求具體期號,感謝
2001~2002年的某一期里的,校園科幻的
我也對這一篇印象很深
❹ 雪萊,和他妻子瑪麗雪萊的介紹
潑西·畢希·雪萊是英國19世紀最偉大的抒情詩人。1792年8月4日出生於英國塞克斯郡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雪萊6歲開始學習拉丁文,以後學數學、法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學。12歲進入貴族中學。在同學中,他對一切卑劣、腐朽的人和事情有強烈的反感,從不妥協。對弱小者、被欺侮者卻心甘情願給他們幫助。
1810年,雪萊開始進入文學領域,和一個朋友合寫了長詩《流浪的猶太人》,自己寫了兩個傳奇故事。就在這一年,他進了牛津大學學習。一年後,因刊印出版小冊子《無神論的必然性》觸犯教會,被學校開除,並被父親趕出家門。
1815年,雪萊的父親去世。雪萊得了家庭的經濟津貼以後,便逐漸進入了創作的盛年。
年輕的雪萊酷愛大自然,通常喜歡在露天曠野度過青春時光。他常常揚帆海上,躺在小艇里,聽任烈日的灼烤,像小孩子喜歡順水漂流的紙船一樣。他喜歡在海上寫詩,他的著名詩篇或寫在海濱浴場、或海濱別墅的屋頂、或漂亮的小艇,或海邊的石洞里。
1816年,雪萊結識了拜倫,來往親密,友誼日深。1818年雪萊被英國法院以無神論者為借口,剝奪了他對子女的監護權,被迫離開祖國去義大利,在那裡,他和拜論一同住在地中海海濱。
雪萊一生寫了很多詩,他給詩的定義是:「生命的形象表達在永恆的真理中的是詩。」他充分肯定了詩的戰鬥力量和社會作用。他說:「詩人的力量,不為他人做左右,而能左右他人。」通過創作實踐,他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文學主張。
1819年,雪萊寫了著名的《西風頌》,雪萊旅居義大利時期,寫了不少充滿優美而蓬勃的幻想、又富有浪漫色彩的詩,《西風頌》可以說是這類詩歌登峰造極之作。是世界詩歌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在這首詩里,詩人一方面以西風為中心,准確而有力地描寫了一系列自然 播種子、驅亂雲、放雷電,把地中海從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讓大西洋塗上庄嚴的秋色。寫出了大自然如何在西風的影響下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詩人以此象徵了當時的整個現實,寄託詩人對未來的希望。那「枯死的落葉」不正是反動勢力?他們雖然看來人多勢大,但「有翼的種子」——不脛而走的革命思想——卻暗藏在地下,只等春雷一響,就會將它的色與香充滿人間。舊的必將讓位與新的。詩人請求西風把他振奮起來,使他發出革命的歌唱。
請把我枯萎的思緒播送宇宙,讓它像枯葉一樣促成新的生命,雪萊的革命樂觀主義使他在詩篇的結尾發出了響徹歐洲的預言,我們聽到了詩人發自整個靈魂的呼喚:
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喲,春天怎麼會遙遠?
詩人希望詩歌像西風一樣,促成新世界的誕生,「願你從我的唇間吹出醒世的警號」,像預言的喇叭把沉睡的大地喚醒。
雪萊另一類抒情詩具有輝煌的想像和優美的情致。如《雲》、《致雲雀》、《改月亮》等,善於在描寫自然景象中寄託自已的思想感情。
在雪萊的抒情詩里,主人公往往充滿信心,這與大自然是協調的。他深信自然和社會都處於永恆的變動之中,一時的痛苦和黑暗終將變成幸福與愉快。
雪萊的詩歌表達了當時歐洲最先進構思想.在《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的序言中,雪萊闡述了他希望通過創作來改變世界。
在英國的詩歌史上,雪萊的抒情詩是出類拔萃的。想像的豐富,音韻的和諧,比喻的美妙,哲理的深刻都是罕見的。他的抒情詩和拜倫的敘事詩同樣是英國詩歌中的高峰,是值得我們仔細吟詠的。
1822年7月8日,雪萊從利弗爾諾乘船返回勒瑞奇,途中突然遭遇風暴,船被吹翻,奪去了詩人僅30歲的年輕生命,經過了好幾個漫長的日夜,才在沙雄上發現了他的屍體。當地的法律規定,任何海上飄來物都必須付之一炬,於是雪萊的遺體就由拜倫和特列勞尼安排火化。那一天,晴空萬里,火焰升得很高,發出耀眼的金光,終於火化了一代詩傑雪萊的遺體,令人驚奇的是,那個心臟卻完整無損,被特列勞尼從白炙的火堆中搶出。
雪萊的骨灰被送往羅馬,安葬在塞斯烏斯的金字塔旁的新教徒公墓,墓地上立了一塊標志詩人埋葬處的石碑,碑上刻著詩人的姓名:潑西·畢希·雪萊,他的姓名底下還刻有這樣兩個拉丁詞:眾心之心。
這簡潔的銘文是他的妻子瑪麗對他的品格所作的鑒定,也是對雪萊一生最其實、最深刻的贊語。
http://all.kehuan.net/200509/20050910174512.html
❺ 瑪麗·雪萊真的19歲寫了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嗎
1818年是科幻小說界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面世,又被稱為《科學怪人》,這部科幻小說一經出版,立刻引起了轟動。
在此後的二百年時間里,更是被翻譯成一百多種語言,由此改編的舞台劇和電影也多達幾十個版本。在西方,弗蘭肯斯坦和他創作出來的恐怖怪物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創作出《弗蘭肯斯坦》這部科幻小說的居然只是一個19歲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做瑪麗·沃爾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
因為後來嫁給了著名的詩人雪萊,又被叫做瑪麗·雪萊。
父親的冷淡並沒有擊垮瑪麗,她開始潛心寫作,自食其力,寫出了不少作品,最有名的就是《最後一個人》和《永生者》,除此之外,她還對雪萊的遺作進行整理出版,先後整理出版了《雪萊詩遺作》和《雪萊詩集》。
雪萊死後,她並未有新的感情,寫作佔去了她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直到1851年去世。
瑪麗的一生因為和雪萊有了牽連而變得很不一樣,她留下了《弗蘭肯斯坦》這樣的名作,但她又是不幸的,從出生開始就和死亡打交道,母親的死成為她心底的陰影,後來又有四個孩子先後夭折,自己也差點流產死亡。
而她的愛情雖然轟轟烈烈,得到大詩人雪萊的青睞,然後剛開始卻也是不道德的,她做了兩年多的小三,婚後又不得不面對花心的丈夫。
不過,這些都已經過去,時至今日,人們能記住的唯有她的作品《弗蘭肯斯坦》。
❻ 第一本科幻小說是哪位寫的,叫啥名
不知道~
第一本出名的科幻小說應該是 我是大法師
❼ 《弗蘭肯斯坦》這部書你喜歡嗎你覺得這部書寫的如何
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弗蘭肯斯坦》這部書我是有看過的,個人感覺來說我是非常喜歡的。寫得非常好。這是歷史上第一部被大家公認的科幻小說,這本書發布於1818年,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寫的。他祈求他的製造者幫他在做一個怪物女人,然後他跟這個女人一同離世。他的製造者剛開始也是同情所以就答應了,可是他在做出這個女人後,出於擔心最後還是選擇和毀滅她,這個怪人也因此越來越憤怒他討厭他的製造者,討厭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兩人開始相互追殺。最後兩人都累死在了途中。這本書對我來說我感覺這個怪人其實就是現在社會中那些處處不被人理解,處處被人欺負,活在黑暗中的人群。希望大家多給這些人一點關愛,多點理解。
❽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什麼
(問題回答):《弗蘭肯斯坦》原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的全名是《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中譯本有《弗蘭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內容介紹):故事講述的是年輕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為追求和利用當時的生物學知識,從停屍房等處取得不同人體的器官和組織,拼合成一個人體,並利用雷電使這個人體擁有了生命。巨人雖然天性善良,嚮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於面貌醜陋,被社會視為怪物,當作巨大的威脅,處處碰壁。他要求弗蘭肯斯坦為自己製造一個配偶,答應事成後與其雙雙遠離人間。弗最初應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時,擔心怪物種族從此危害社會,於是毀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瘋狂報復,殺死弗的未婚妻等幾個親人。弗發誓毀掉自己的作品,追蹤怪物一直到北極地帶,受盡折磨後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作者簡介):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於英國,父親是政治家兼哲學家;母親是公認最早的女權主義者,在原來的婚姻破裂後與瑪麗的父親結婚。兩人都小有名氣,並著有各種小冊子。1797年瑪麗出生,10天後母親便因病離世,這件事一直影響著瑪麗,在她的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自己害死了母親"的念頭。後來父親再婚,瑪麗不得不與生父、繼母、繼母原來的孩子、繼母與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復雜,矛盾較大。直到瑪麗長大成人後遇到了雪萊,才終於獲得了與人交流感情的機會,可其時雪萊已有妻室,因此瑪麗在很長一段時間還充當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萊妻子投河自殺後,瑪麗終於得以與雪萊結婚,但婚後多次流產,只成活了一個孩子。6年半之後雪萊又被淹死……瑪麗的一生充滿了不幸和恐怖,終生為死亡所纏繞,所有這些後來都被表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❾ 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是由作家雪萊創作的,對么
《弗蘭肯斯坦》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因氣候反常,陰雨不斷,雪萊、拜倫、瑪麗和拜倫的私人醫生波里多利經常被迫留在屋裡。他們四人在閑談時,決定展開比賽,每人創作一個恐怖故事,但最後交卷的惟有瑪麗。在雪萊的鼓勵下,瑪麗創作出《弗蘭肯斯坦》。這部作品既受到《暴風雨》《失樂園》《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響,也含有瑪麗的自身經歷。比如,書中的克勒伐爾彷彿雪萊化身,弗蘭肯斯坦創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瑪麗和雪萊。當時,波里多利醫生的故事只寫出開頭,幾年後創作完成,名為《吸血鬼》。愛爾蘭恐怖小說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庫拉》(1897)曾深受其影響。
但《弗蘭肯斯坦》才是不朽傑作,它讓瑪麗名聲大震,一度曾超過雪萊。1817年春天,瑪麗寫完《弗蘭肯斯坦》,次年出版。
❿ 《弗蘭肯斯坦》,作者:瑪麗·雪萊,1818年 這部怪物故事的開山之作
《弗蘭肯斯坦》原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的全名是《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中譯本有《弗蘭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中文名《弗蘭肯斯坦》
其他名稱《人造人的故事》
作 者瑪麗·雪萊
譯 者張劍
類 型科幻小說
出版時間1818年
目錄
1作者簡介
▪ 原著
▪ 譯者簡介
2創作經歷
3故事內容
4作品分析
5梗概
6譯本一覽
1作者簡介
編輯
原著
瑪麗·雪萊(MaryShelley)英國著名小說家,因其創作的文學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她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妻子。
譯者簡介
張劍,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曾留學於英國西英格蘭大學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創作經歷
編輯
因氣候反常,陰雨不斷,雪萊、拜倫、瑪麗和拜倫的私人醫生波里多利經常被迫留在屋裡。他們四人在閑談時,決定展開比賽,每人創作一個恐怖故事,但最後交卷的惟有瑪麗。在雪萊的鼓勵下,瑪麗創作出《弗蘭肯斯坦》。這部作品既受到《暴風雨》《失樂園》《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響,也含有瑪麗的自身經歷。比如,書中的克勒伐爾彷彿雪萊化身,弗蘭肯斯坦創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瑪麗和雪萊。當時,波里多利醫生的故事只寫出開頭,幾年後創作完成,名為《吸血鬼》。愛爾蘭恐怖小說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庫拉》(1897)曾深受其影響。
但《弗蘭肯斯坦》才是不朽傑作,它讓瑪麗名聲大震,一度曾超過雪萊。1816年9月,瑪麗和雪萊回到倫敦。不久,悲劇再次來訪。10月9日,瑪麗的同父異母姐姐芬妮·依姆萊悄然出走,在一家小旅館里自殺。12月10日,雪萊的妻子哈里特在倫敦海德公園投水自盡,因為她不願意接受雪萊建議,與瑪麗一起組成時髦的「三口之家」。當時,哈里特已懷有身孕。哈里特自殺20天後,雪萊和瑪麗正式喜結連理,這次婚姻得到了戈德溫的批准。婚後,瑪麗雖然需要照顧哈里特留給雪萊的兩個兒子,還能抽出時間寫作。1817年春天,瑪麗寫完《弗蘭肯斯坦》,次年出版。
3故事內容
編輯
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一位從事人的生命科學研究的學者,他力圖用人工創造出生命。在他的實驗室里,通過無數次的探索,他創造了一個面目可憎,奇醜無比的怪物。開始時,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對人充滿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創造者和人們給予他人生的種種權利,甚至要求為他創造一個配偶。但是,當他處處受到他的創造者和人們的嫌惡和岐視時,他感到非常痛苦。他憎恨一切,他想毀滅一切。他殺害了弗蘭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謀害弗蘭肯斯坦的未婚妻伊麗莎白。弗蘭肯斯坦懷著滿腔怒火追捕他所創造的惡魔般的怪物。最後,在搏鬥中,弗蘭肯斯坦去世,怪物很懊悔,最後跳海自殺。
本書揭示了作者的哲學觀點。她認為人具有雙重性格——善與惡。長期受人嫌惡、岐視和迫害會使人變得邪惡而干出種種壞事,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它還為英語添加了一個新的單詞Frankenstein,一個最終毀了它的創造者的東西。
弗蘭肯斯坦已成為好萊塢經典的形象之一。
4作品分析
編輯
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吳岩的分析,《弗蘭肯斯坦》有如下特徵:
一、是一部以哥特式傳統創作的感傷主義文學作品。
哥特式小說流行於18世紀,內容多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對中世紀生活的嚮往,因其情節多發生在荒涼陰暗的哥特式古堡(流行於18世紀英國的一種建築形式,類似教堂)里而得名;故
弗蘭肯斯坦 相關電影書籍
弗蘭肯斯坦 相關電影書籍(15張)
事充滿懸念,以毀滅為結局;有許多同類的著名作品。感傷主義則指工業革命後、法國大革命前的一種文學流派,主要特點是作家以感情和仁愛代替理性作為批判的工具,主要是歌頌善良、同情、忘我無私以及合乎自然,但其塑造的人物有些迂腐和天真。
二、人物發展有著極為清晰的軌跡。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最後卻發展為一個社會秩序的破壞者,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卻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蘭肯斯坦本人開始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任何錯誤,後來逐漸變得內疚,最後終於勇於承擔責任,與怪物進行決斗。此後的科幻作家們——包括如凡爾納和威爾斯——在這點上都不如瑪麗·雪萊。
三、採用了書信體和記敘體相穿插的形式,因而使形式不致過於單調。
書信體是當時較為流行的一種文學創作手法。
四、主題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科學技術引進人類社會的一種憂慮。
科技發展使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都感到應接不暇,怪物在某種意義上正代表著正在發展和滲透進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憂慮的心情充分表現於作品,陰郁的情調貫穿全書,並投射入文字當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風雨,正是預示著變革的來臨。讀罷整部作品,我們會發現作者有一種非常緊張、躁動的心情。
5梗概
編輯
作品以四封信為開篇。
這些信件敘述了一個人隨船隊在北極探險時所遇到的一個怪人講述的故事。
原來,這個人是瑞士貴族弗蘭肯斯坦,他曾留學德國,研究電化學和生命,發現了死亡的秘密,於是決定著手製造生命。他先從屍體中尋找材料,然後進行組裝,最後藉助電化學方法予以激活。但是,本來全都是由好材料製造的、高達8 英尺的怪物在被賦予了生命之後,卻變得面目猙獰、奇醜無比,弗蘭肯斯坦下意識逃離了實驗室,醒來之後發現怪物已經失蹤。
其實怪物剛剛誕生時還是十分熱愛這個世界的,他躲藏在山裡並學會了使用火,並遇到隱居在山中的一位盲爺爺和一對青年男女,由此受到感動,開始熱愛人類社會。怪物白天趁青年男女外出時偷偷幫助盲爺爺打柴,並偷出書來自學了阿拉伯語和法語等各種語言,閱讀了《少年維特之煩惱》等大量文學和哲學名著,於是開始渴望藝術和愛情。但他同時又十分感慨自己的情況,認為「撒旦才代表我目前的處境」,強烈地希望能夠改變現狀。於是怪物潛入這一家中,發現只有盲爺爺在家,便與之海闊天空地聊了起來;這時青年男女突然歸來,姑娘嚇得暈了過去,小夥子氣憤地把它趕出了家門。這嚴重地傷害了怪物的自尊心,他冷靜後想到,自己與其向別人求情,還不如去找締造者。但它剛一出現在大街上,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打罵,屢屢遭到大家的厭惡和恐懼,甚至有人朝它開槍。怪物終於喪失了最後一絲善良,認為這一切都來源於它的製造者。
從此陰影便開始籠罩在了弗蘭肯斯坦身上。怪物殺死了他的弟弟,又嫁禍於女僕。弗蘭肯斯坦趕到現場後,終於發現這些都系怪物所為,於是開始了對怪物的追逐,一直追到阿爾卑斯山上。怪物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公平的待遇,得不到異性的愛。「我要獲得一切」。因此它要求弗蘭肯斯坦再為它造一個女人,然後兩人一同隱居。
弗蘭肯斯坦開始同意了,但在造好通電的那一剎那,他突然產生了猶豫:如果它們真的戀愛繁衍,又會給人類帶來多麼大的麻煩?如果女怪物不願與男怪物一起隱居怎麼辦?於是他馬上毀掉了女怪物。怪物看到這一切後暴跳如雷,對人類社會和自己的前途徹底絕望,殺死了弗蘭肯斯坦的好友,又在婚禮那天殺死了弗蘭肯斯坦的新娘。而這時弗蘭肯斯坦也憤怒了,兩人開始了互相追殺,一直追逐到北極……
最後的結局是,造物主弗蘭肯斯坦在對這個人講述完這一切後終於死去,而這時從遠方走來一個大個子,趴在放弗蘭肯斯坦屍體的雪橇上懺悔,然後聲稱報仇結束,義無反顧地走向冰原……
6譯本一覽
編輯
《弗蘭肯斯坦》中文譯本:
1982年,《弗蘭肯斯坦》,陳淵、何建義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年,《人造人的故事》,羅今、麗抒譯,外國文學出版社
1998年,《弗蘭肯斯坦》,劉新民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年,《弗蘭肯斯坦》,胡春蘭、侯明古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年,《弗蘭肯斯坦》,丁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活跳屍:弗蘭肯斯坦》,尤雲峰譯,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5年,《弗蘭肯斯坦的怪人》,王岩松、於晶華、薛瑞莉譯,明天出版社
2008年,《弗蘭肯斯坦》,耿智、劉宜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9年,《弗蘭肯斯坦》,張劍譯,中國城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