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成書
㈠ 介紹一些科幻小說書!
我看過的幾篇好科幻http://tieba..com/f?kz=318176996
《安德的游戲》[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講述天才少年利用電腦游戲方面的天賦打敗蟲人,「拯救」人類。典型的老外的作品,就是那種你一看就知道是老外的書的書。絕大多數篇幅寫安德的成長過程,以此展、思考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矛盾。巧妙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思想獨特。
《歸者無路》遲卉
講述後現代的網路人。全篇充滿哀婉氣息,反映出網路時代的冰冷和淪落於網路的人的傷感。短篇作品中最愛看此篇。
《巨變瞬間》[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講述宗教統治下的星球中的一個王子尋求自我、打開精神枷鎖的故事。美國科幻裡面最愛看的一本。從王子到流亡者,從被束縛到解放,這些描寫令人極為震撼。西爾弗伯格常用第一人稱寫作,所以他的作品看起來比其它外國作品流暢很多。
《鏡象》[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講述辨別原象與鏡象的艱難。如果科幻按照現在的標准分軟硬,這是我看過的最硬的科幻,完全給人未來世界、冰冷機器的感覺。作品中人物的辯論激烈、機敏,十分精彩,有偵探小說的味道。
《三體》劉慈欣
講述地球人受到三體文明的「封鎖」和地球人內部對三體文明看法的分歧。開頭以文革為背景,使得故事從一開始就籠罩在一片悲傷與無奈之中。作者將那個宇宙設定為是「擁擠」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宇宙中是否存在共同的道德准則成了最大的問題。這樣的情形下,人類的軟弱與剛強,忠誠與被判便是這個故事。每件事情都寫的很長,完全技術細節化的中國式科幻。
《頭發》倪匡
講述衛斯理上「天堂」辯論人類「惡」的故事,是我最愛看的一篇科幻小說。從頭發有什麼用展開,以曲折的情節寫出對人性中惡的深刻思考。其間充斥著對神話的解釋、對人性的反思、對生命的思考,令人驚嘆於倪匡無盡的想像力。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像真的一樣,正由於這點,我認為它應該作為一篇限制級小說,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小說,這樣的人看完這個故事後很難說會發生什麼事。
㈡ 科幻書有哪些
1、《貓城記》,老舍
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唯一的一部科幻小說,可以說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先驅。這本書講述了一架飛機在飛過火星時和火星撞在了一起,結果機毀人亡,只有「我」倖存了下來,卻被一群貓人帶走,在貓城中,開始了艱難的生活。
2、《三體》,劉慈欣
這本書科幻小說,是國內讀者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其經典程度,相信不用多言,這本書中的故事將要影視化,不知道能否獲得成功。
3、《八十天環游世界》,儒勒·凡爾納
最經典的科幻小說之一,也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作品,講述了一個環球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要經歷種種艱難險阻,在八十天內環游地球一圈,在環球的路上,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知識,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批判了某些落後和愚昧的社會現狀。
4、《機器人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這是波蘭科幻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講述了一對既是朋友,又是競爭者的機器大師,他們不斷創造出奇妙的機器,讓兩人時常陷入困境,也時常獲得榮譽,書中的兩人滑稽而又有趣,但卻探討了很多有趣的問題。
5、《安德的游戲》,奧森·斯科特·卡德
這部發表於80年代的小說,榮獲了兩部科幻界的大獎,即星雲獎和雨果獎。故事發生在未來,講述了地球與蟲族之間的戰爭,在地球遭到蟲族兩次攻擊之後,國際艦隊決定在全世界挑選極具天資的孩童,以便通過訓練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
㈢ 十大科幻長篇小說是那些
同學你問的好籠統啊,那我也只能籠統回答了
1,《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
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
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
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
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
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後
㈣ 世界十大科幻小說
1.《魔戒之王》(奇幻)——J.R.R. 托肯恩
所有奇幻文學的鼻祖,當然,贏得了我們最頂端的位置。除了全然獨立創造了奇幻文學類型和影響了幾代作家之外,托肯恩的傳說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故事。
2.《Amber歷代志》(奇幻)——羅傑·澤拉茲內
Amber(琥珀)是惟一真實的世界。所有其他的世界,包括地球,只不過是幻像。柯文王子,Amber王座合法的繼承者,必須征服這些交錯的真實,反抗惡魔的壓迫,並且還要在他自己殘酷的家族體系中存活下來去贏得王冠。
3.《安德的游戲》(奇幻)——奧森·斯科特·卡德
僅僅八歲,安德·威金斯就成為地球上最優秀的軍事天才。面臨著戰爭的現實,安德選擇了離開軍隊而成為了一名「言靈者」、一名顧問、真理的搜尋者和在需要咨詢的家族中做仲裁人。不幸地是,上天賦予了他另外的任務。
4.《神經漫遊者》(科幻)——威廉·吉布森
一個耗盡了好運的黑客、同時也是一個做夢都想斂財的傢伙發現了一名新生AI的秘密。網際龐克第一次被提出的著作,也是吉布森眾多作品的第一部。
5.《異教徒湯瑪斯·寇文能歷代記》(奇幻)——史蒂芬·R.·唐納森
一個真實世界的麻瘋病人,湯瑪斯·寇文能被傳送到一個由污濁的、邪惡的力量包圍的幻想世界。只有用他隨身所攜之「離奇魔術」簽訂的契約才能解救這個世界,但是他並不相信這個幻想世界的存在。
6.《基地》(科幻)——艾薩克·阿西莫夫
陷入衰落的銀河帝國和控制了殺傷性機械的科學家神秘社會的史詩故事。
7.《沙丘》(科幻)——弗蘭克·哈伯特
沙丘系列的第一部講述了宇宙中最強大的靈媒,波爾·阿特雷茲的事跡,他在學習應對政治上的陰謀和沙漠行星阿拉吉斯環境上的荒涼的同時也在平衡著自己不斷增長的力量。
8.《艾爾瑞克》(奇幻)——邁克爾·摩考克
一名白子戰士/巫師在一次死亡競賽中找到一柄吸魂劍而且在「秩序」和「混亂」之間的終極打擊下拾起了它。
9.《高堡中的男人》(科幻)——菲利浦·k.·迪克
充滿了偏執狂和復雜真實的游戲,這種「假如納粹德國獲勝」的劇情是曾經被寫過的最非主流的歷史。
10.《1984》(科幻)——喬治·奧維爾
真誠的講你會喜歡這本書的。它是一本你要獨自看的書;沒有其他人在身邊。你會在每天晚餐後花上二個小時看這本書;「熒光屏」能確保這一點。老大哥會成為你的朋友。
㈤ 科幻小說有哪些特點為何作品少見
科幻小說特點:
1.科學性
2.預見性
3.故事性
科幻小說不同於其他的小說,其中有很重的知識性,並不是說有想像力有文采就可以了,小說的內容要有科學方面的知識。
這類小說難寫也難有人才,懂文學的作者很多,懂科學的作者卻極少,想要寫好寫出有實力的科幻小說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要求作者本身對科學方面的事物了解的相當豐富,再加上文學才華,才能寫出有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反之,沒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就會成為一本爛書,根本得不到專業人士的認可。再加上此類書不是十分普及,讀者群也不是很大,與科幻小說相比,魔幻、奇幻、玄幻等書選擇多,也受讀者喜歡,書商就不太願意選擇科幻。所以,就導致科幻小說冷場面,寫得少,出得少,看得少。
㈥ 中國十大科幻小說是哪些
《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㈦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即: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三、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中國作家的最好讀劉慈欣,王晉康或星河的比較好.
㈧ 科幻小說有哪些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這本書分為上下兩部,每一部都是緊緊相連。把科幻和現實緊密的結合。無謂為當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之一。

劉慈欣的《三體》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寫了主角葉文潔,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非常特殊的環境里,她無意中發現就在太陽系臨近的星系,距離地球只有4.2光年的半人馬座也存在這一個文明,叫做三體文明。然後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故事。
你看會作者把這本書的科幻和現實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了。
㈨ 求書,科幻小說
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三體」,「黑暗森林」,相當不錯的科幻,中國科幻作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大劉了
還有何夕的科幻,非常有人性
都是現代背景
不過如果樓主真的對科幻感興趣,那麼我極力推薦以下系列:
首推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我,機器人》《神們自己》《鋼窟》《兩百歲人》
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拉瑪系列》
奧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戲》《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屠異》
羅伯特海因萊茵的《異鄉異客》《星船傘兵》《雙星》《嚴厲的月亮》
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盡頭的餐館》《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見,謝謝魚》《基本無害》
喬治馬丁的《沙王》
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
洛伊斯比約德的「邁爾斯系列」《戰爭學徒》《貴族們的游戲》《鏡舞》《記憶》《科瑪》《外交豁免權》《無盡的邊界》《西塔甘達》
邁克爾斯萬維克的《地球龍骨》
羅伯特索耶的《金羊毛》《星叢》《計算中的上帝》《終極實驗》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的《被毀滅的人》
小瓦爾特米勒的《萊伯威茲的贊歌》
拉里尼文的《環形世界》
凱特威爾黑姆的《遲暮鳥語》
弗諾文奇的《深淵上的火》《天淵》
金斯坦利羅賓遜的《綠火星》《藍火星》《紅火星》
撒繆爾狄蘭尼的《通天塔-17》
以上很多小說都是星雲雨果雙獎得主,都值得一看的。
都是經受時間考驗過的經典中的經典,作為科幻迷,不看很可惜~~
雖然不是國內作家,不過我強烈推薦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對於這個永恆的傳世經典我真的沒什麼可說的,如果喜歡看科幻而沒看過基地系列真的是一個莫大的遺憾,無與倫比的劇情和邏輯,龐大而復雜的背景,基地給我帶來的震撼超過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說,不愧為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西莫夫,其宏偉的想像力讓我完全折服
簡介:《基地》是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和他的機器人小說一起成為科幻小說中的經典。《基地》是由一系列故事構成的,除了《基地三部曲》外還有基地前奏和基地續集,其中《基地三部曲》分為《基地》(Foundation)、《基地與帝國》(Foundation and Empire)、《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在這個系列中阿西莫夫創造了一個未來的銀河世界,心理史學家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民將會經歷長達三萬年的黑暗時期,於是找了一批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整個故事即以「基地」的興衰為線索。
如果有人問我我看過的最好的科幻長篇,我會毫不猶豫地給出「基地系列」這個答案
還有就是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目前科幻世界出了其中的兩部,為《銀河系漫遊指南》和《宇宙盡頭的餐館》,還有三部估計科幻世界會陸續推出,其文筆極其辛辣幽默,看的時候我無數次的笑到噴飯,無數次的佩服亞當斯的風趣幽默,「原因?沒什麼原因,事實上,原因去吃午餐了」。這個系列被歐美譽為喜劇科幻的聖經,為了表彰其卓越貢獻,一顆小行星的名字也以書中男主角「阿瑟」命名,劇情荒誕到了一定境界,但是正式這種極其的荒誕成就了這一偉大系列
安德系列,一共有四本,《安德的游戲》《死者代言人》《屠異》《安德的影子》,系列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人類和蟲族的戰爭,深刻探討了種族,戰爭,正義等等等等……一套非常好的書,很值得一看
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呵呵,對於這個史上第一個包攬雨果、星雲雙獎的小說,還有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