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流浪地球開創科幻小說

流浪地球開創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2-27 12:01:06

A. 有哪些能媲美《流浪地球》的科幻小說

當然有!

其實大劉的科幻作品都特別好,只是《流浪地球》拍成了電影比較出名。

大劉最經典的作品是《三體》。《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是亞洲首位獲獎者。個人覺得《三體》無人能及,讀完之後回味無窮,強烈推薦

還有一些很好的中外科幻作品:

  1. 《朝聞道》劉慈欣

  2. 《超新星紀元》劉慈欣

  3. 《紫與黑》K.J.帕克

  4. 《地球大炮》《帶上她的眼睛》劉慈欣(建議先讀帶上她的眼睛)

  5. 《混沌蝴蝶》劉慈欣

  6. 《中國太陽》劉慈欣

  7. 《球狀閃電》劉慈欣

  8. 《微紀元》劉慈欣

  9. 《命運》劉慈欣

  10. 《宇宙晶卵》王晉康

  11. 《與吾同在》王晉康

  12. 《龍蛋》羅伯特·福沃德

  13. 《微觀盡頭》劉慈欣

  14. 《信使》劉慈欣

  15. 《天地父母》王晉康

  16. 《逃出母宇宙》王晉康

    還有好多好多......

    如果想看最新科幻作品,可以訂閱《科幻世界》,我訂了挺好的,還會推薦一些經典或新書,望採納謝謝!

B. 求一部13-15年看過的科幻小說,內容梗概和作者信息在描述里,跪求!

謝邀。借這個問題,我把我看過的覺得值得推薦的科幻小說列一個簡單的書單吧入選的標准有兩個,一是經典,二是我看過。第一類:賽博朋克題材《神經浪遊者》(威廉·吉布森)《雪崩》(尼爾·斯蒂芬森)《真名實姓》(弗諾·文奇)《艾比斯之夢》(山本弘)重點推薦(7.14日更新)從名氣上講,主推作品應該在《神經浪遊者》和《真名實姓》中產生,但前者可讀性略差,後者好看是好看,但缺乏科幻深度。最後還是選擇了我個人比較鍾愛的《艾比斯之夢》,除了出於日系科幻作品比較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之外,更主要的是,小說以七個中篇故事寓言了AI發展的七個階段——《宇宙盡在我指尖》和《令人雀躍的虛空間》代表AI的產生,前者是文字形式的虛擬角色(其實是個網路接龍小說),後者是將大腦植入數字空間,這兩篇算是前AI時代,主角都是真實的人類。《鏡子女孩》、《詩音翩然到來之日》和《黑洞隱者》這三篇,代表了AI學習和獲得自我意識的三種途徑,前者講述AI如何在學習人類的行為後獲得自我意識,《詩音翩然到來之日》是植入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如何學習人類的技能、與人類溝通,後者講述AI試圖理解人類的理想、藝術、哲學等形而上的理念。《正義不打折的世界》講述擁有自我意識的AI如何與人類相處,在這一篇中,AI從人類的寵物發展為追求平等地位的物種時,與人類發生了正面沖突。最後一篇《艾比斯之夢》將AI與人類的命運推到了一個悲劇的背景,結局我就不劇透了。《艾比斯之夢》有點像加長版的《軟體體的生命周期》(特德姜),而故事性更強。全書最大的看點是AI視角,傳統的賽博朋克作品都是人類以AI的形式進入數字空間,其思考模式也是人類視角。本書告訴我們,什麼是(可能的)AI視角,腦洞來了:對於我們T A I 而言,驚人的是許多人類無法理解模糊這個概念。當我們說「愛(5+7i)」時,誤以為是「只愛百分之五十」或「滿分一百分,五十分的愛」的人類何其多。人類無法理解「5」是模糊測度。愛的強度明明不可能以普通集合表達。我們能夠想像以縱軸為實數、橫軸為虛數的復素平面,但是人類必須轉換成實體平面才能想像。我們能夠想像自乘為負的量,但是人類無法想像。這八成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從一開始就欠缺認識的能力。重點推薦其中第六個故事《詩音來的日子》,就算你不喜歡這本書,至少裡面有一句你不會忘記。「所有人類都患有阿茲海默症」關於《神經浪遊者》,這是一本不太好讀的書,但又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之前在豆瓣上看過一篇用古龍人物改寫的小說簡介,強烈推薦,看了之後再讀此書,就容易讀進去了古龍版Neuromancer故事簡介 (評論: Neuromancer)第二類,末日危機題材《三體》劉慈欣《時間迴旋》《流浪地球》劉慈欣《日本沉沒》小松左京重點推薦(7.16日更新)重點推薦《流浪地球》,因為此篇在大劉的寫作生涯中極其重要,開創了他的「末日情結」、「宏細節」、「歸鄉情懷」這三個特色,使其往後的作品呈現出一以貫之的宏大的主題、悲壯的調懷、滄桑的變遷、堅定的信念……。末日情節《流浪地球》原先是大劉的「末日系列」的第一篇,此系列以太陽災變為題材,原計劃有六部:除了《流浪地球》外,《補天》描寫人類進入太陽內部對其進行修補以延緩其災變;《微紀元》(已完成)講人類通過基因改造,把自己變小去適應新的太陽系;《星船紀元》描寫人類乘飛船逃離太陽系,最後把飛船當成了永久的家園;《遊魂》描寫太陽災變前人類用電波把自己的思維和記憶發向宇宙;最後一部《在冥王星上我們坐下來哭泣》,描寫人類逃生無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類文明紀念碑(這個情節後來在《三體》里用了,不過我猜是受到了克拉克的短篇《星》的影響)。「末日情節」幾乎貫穿了大劉的大部分小說,大劉是這樣看待末日的當你被診斷為癌症時,世界在你的眼中會突然變成另一個樣子:天空是紅的太陽藍的;而當你最後得知這是誤診時,當天空又變成藍的太陽又變成紅的後,這也不是以前的天空和太陽了,世界和生活在你的眼中美了許多,也增加了許多內涵,這種感覺遠不是讀十年書能得到的。一個人的末日體驗是一種很珍貴的體驗,那麼全人類的末日體驗呢?如果世界經歷了這樣一次「誤診」,那全人類同樣會以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天空和太陽,更珍惜他們以前視為很平常的一切,人類世界將沿著一條更合理的軌跡運行。而能夠帶來這種末日體驗的,只有科幻小說,這也是我構思這個末日系列科幻小說的的初衷。宏細節大劉有一個創作理念——「宏細節」,他認為這是科幻小說獨有的敘事模式,在《流浪地球》中,第一次把宏觀的大歷史作為細節來描寫。在宇宙的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歷史事件變成一個個細節,歷史的大框架敘述成為小說的主體,而人物成為微生物,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日常閱讀體驗,使作品不僅疆域極其遼闊,而且內部也極其豐富。歸鄉情懷在《流浪地球》的前言里,大劉寫道:「自己的科幻之路也就是一條尋找家園的路,回鄉情結之所以隱藏在連自己都看不到的深處,是因為我不知道家園在哪裡,所以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找。」歸鄉情懷不是懷舊,而是尋找自我在宇宙中的定位。小說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人類和地球人影相吊,相互依存,遠離已面目全非的故鄉,踏上又一條前途未卜的漫漫歸鄉之路。人類和地球來自宇宙,又走向宇宙,彷彿水滴重歸海洋,星星回歸星群,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打動我們的地方。就像小說里的那個謎語:「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第三類,太空題材(太陽系外)《沙丘》弗蘭克赫伯特《宇宙過河卒》《天淵》弗諾文奇《基地》系列阿西莫夫第四類,太空題材(太陽系內)《2001太空奧德賽》阿瑟克拉克《與拉瑪相會》阿瑟克拉克《群星,我的歸宿》第五類,生化危機題材《寄生前夜》瀨名秀明《鯢魚之亂》《紅色海洋》韓松第六類,外星生命題材《計算中的上帝》《索拉利斯星》《死者代言人》第七類,機器人題材《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趁生命氣息逗留》 羅傑澤拉茲尼第八類,科技驚險題材《侏羅紀公園》邁克爾克萊頓《球狀閃電》劉慈欣第九類,星際戰爭題材《星船傘兵》羅伯特海因萊因《安德的游戲》奧森斯科特第十類,時間旅行題材《醉步男》小林泰三《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永恆的終結》阿西莫夫《時間機器》威爾斯《一日囚》柳文揚第十一類,歷史題材《天意》錢莉芳第十二類,幽默諷刺題材星新一的微型小說《銀行系漫遊指南》道格拉斯羅伯特克里謝的短篇第十三類,哲學宗教及其他思想實驗題材《光明王》羅傑澤拉茲尼《海伯利安》丹西蒙斯《超新星紀元》(劉慈欣)《星》阿瑟克拉克《最後的問題》阿西莫夫《巴別塔》特德姜手機上匆匆寫的,感覺肯定有遺漏,以後慢慢補充。以後有空會在每一類重點推薦一部,以及推薦理由。

C. 求一部科幻小說,是《科幻世界》上看到的,好像名字是《流浪地球》,但是不是大劉的那本

《在他鄉》羅隆翔 人類乘行星大小的星艦闖宇宙
前傳《娃娃》

D. 科幻小說《流浪地球》

怎麼會是內力呢,「幾百台發動機噴出的等離子體光柱」這些光柱里的粒子可都是噴射向宇宙的,你舉的例子也不對,不是 向前行走的一個人用自己的手反方向推自己,而是一個人在宇宙中奮力向前扔出一把扳手,他自己會向後飄的。動量守恆

E. 有沒有主角穿越到流浪地球的小說

萬界之最強奶爸,起點的理由有流浪地球,無敵文賊好看求採納!!!

F. 5天破20億!劉慈欣小說被拍成電影,《流浪地球》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佳作

我覺得不是,劉慈欣寫過很多科幻小說,比如《球狀閃電》和《三體》,這兩部我覺得比《流浪地球》更合適。
先來說說《三體》吧,它有三部曲,光看小說就令人心潮澎湃。也是關於世界末日和拯救地球的故事,我最先看劉慈欣的小說也是看的三體,才去了解別的小說,如果《三體》被拍成電影,我相信火爆程度一定不輸於《流浪地球》,甚至可能會達到票房新高度。還有《球狀閃電》,這部小說劇情特別新穎,我覺得如果被拍成電影再加上好的特效,一定又能引起一波新的科幻熱潮。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寫的小說里比較特別的一本,但算不上最好的一本,也算不上最適合拍成電影的一本,只能說後期電影製作上花費了很多功夫,尤其是特效上,讓這部影片取得很大的成功,還有情感路線的烘托,也增色不少。


G. 流浪地球的作者簡介

劉慈欣,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國科普作協會員,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曾於1999年至2003年連續五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他的科幻小說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
出生於1968年,祖籍河南,山西陽泉長大,就讀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後於山西娘子關電廠任工程師。長期關注科幻並嘗試寫作,九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第一篇發表作品為短篇小說《帶上她的眼睛》。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多次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1999年其《帶上她的眼睛》獲得科幻小說銀河一等獎;2000年《流浪地球》獲科幻小說銀河獎特等獎;2001年《全頻帶阻塞干擾》獲科幻小說銀河獎。)其作品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體》《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等,中短篇《鄉村教師》《朝聞道》等等。

H. 《流浪地球》在中國科幻片是什麼樣的地位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界的里程碑作品,同時,這部電影也為以後的科幻電影奠定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基礎,填補了國產電影沒有科幻電影代表作的空白。我想,這就是《流浪地球》帶來的最大的改變。

I.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最適合拍成電影的小說嗎為什麼

個人認為《球狀閃電》、《帶上她的眼睛》、《中國太陽》這幾部作品同樣適合走向大熒幕,但是現階段下《流浪地球》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帶著地球去流浪」這個點,實在是非常戳人的。劉慈欣本人也知道,就科幻邏輯層面來說,行星發動器無法推動地球,但是他依然選擇了犧牲邏輯,成就了這部充滿浪漫色彩的作品。郭帆非常聰明,從這個設定出發進行故事改編,一改原著中低沉的基調,拍出了中國家國情懷的氣勢,拍出了中國科幻的開門紅,《流浪地球》在科幻和民族表達層面都是成功的。總之,劉慈欣的其他作品,雖然很多都適合拍攝成電影,但這個開門紅,《流浪地球》再適合不過。

J. 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里用150萬億噸的持續推力推60萬萬億噸的地球離開太陽系要多久

這里首先要搞清太陽系的直徑是多少?有說2光年。那麼S=2光年
F=MA ,A=F/M , F=150萬億噸=150X10^3X9.8萬億牛頓
M=60萬萬億噸=60X10^3 萬萬億公斤
A=150X9.8/60X10^4 米/秒^2
S=AT^2/2 , T=GEN(2S/A) =GEN (2xSX60X10^4/150X9.8)=28.28 GEN(S)
S=2光年=2X9.46x10^15 米 ,gen(S)=1.38x10^8
T=28.28X1.38X10^8 =3.9 X10^9 秒
一年是 365X24X60X60 秒=3.15X10^7 秒。
大約需要 123.8年 才能飛出太陽系。

熱點內容
言情小說大全免費好色的小姨 發布:2025-04-29 22:12:20 瀏覽:925
修煉宇宙氣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4-29 21:41:30 瀏覽:917
吸引妖怪體質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4-29 21:32:51 瀏覽:752
主角搞笑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4-29 21:20:04 瀏覽:788
有關金手指的小說都市 發布:2025-04-29 21:06:08 瀏覽:323
小成和他的後媽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4-29 21:05:58 瀏覽:420
都市小子艷遇小說 發布:2025-04-29 21:05:53 瀏覽:366
網游玄幻之老子天下第一小說 發布:2025-04-29 20:55:50 瀏覽:288
我也什麼好看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4-29 20:41:06 瀏覽:339
最適合小學生看的科幻小說三部 發布:2025-04-29 20:26:15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