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科幻小說
⑴ 怎麼利用暗能量
利用暗能量?
暗能量是否存在,仍是個疑問。
所謂的暗能量,是人類通過最新的天文觀測,發現宇宙的結構、大小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根據相對論推導而出的)不符合,為了保住宇宙大爆炸理論,尤其是為了保住美麗的相對論,於是人類科學家臆想出了一種無法被人類科技觀測到的能量在推動宇宙擴張,這種能量被命名為暗能量。
你問如何利用暗能量,就如同詢問那種比鋼還堅硬無數倍、比空氣還輕很多的【以太】如何利用,能否利用以太製造超強度裝甲裝備在戰列艦上一樣。
推薦答案的那位。
第一個假想的用途有可能,假如暗能量真的存在,由於暗能量可以作用作用於空間(上面說了,暗能量是科學家假想出推動宇宙空間擴展的力),因此不排除暗能量能夠作用於科幻小說作家們假想出的蟲洞。
第二個假想的用途,完全不可能!暗能量、暗物質和反物質沒有任何關系。所謂的反物質,是原子核攜帶的電荷為負,電子攜帶的電荷為正,與正物質碰撞時,物質完全凐滅。反物質已經被物理實驗證明確實存在,與虛無縹緲、僅僅是假想的暗物質、暗能量完全不同。而且正反物質的凐滅不過是爆炸而已,一克正物質與一克反物質碰撞凐滅,所施放的能量不過與廣島原子彈差不多,廣島原子彈就有大約2克物質凐滅,絕對不會產生所謂的奇點和黑洞。原子彈、氫彈、反物質炸彈、物質凐滅彈,這四種武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即E=mc^2,物質轉化為能量,只是物質轉化的效率不同,原子彈最差,氫彈次之,反物質炸彈更好,物質凐滅彈最好。
第三個假想,也是不大可能的。根據已經被物理觀測、科學實驗證實的相對論部分,所謂的引力不過是空間的凹陷,是質量作用於空間導致的空間凹陷。很難想像暗能量中能夠提取出所謂的反引力子。
第四個假想,有可能。
當然,一切的一切,關鍵在於暗能量這種科學家們的假想作用力,確實存在。
⑵ 好看的科幻·靈異小說有哪些
蔡駿的全部小說都挺好看的~屬於靈異但是最後又都有科學的說法來解釋這些靈異事件~比如:地獄的第十九層,瑪格麗特的秘密,荒村公寓,蝴蝶公墓,貓眼,夜半笛聲。等等等等都很好看~~
⑶ 如何收集暗能量星際旅行是靠什麼為動力的
暗物質,暗能量都是指無法直接觀測到,但為了讓現有物理理論自洽,又不得不『被存在』的物質和能量,目前觀測都是問題,收集更談不上了。星級旅行,由於時間太長,自帶石化能源是不夠的,或許要依靠核能,宇宙風,太陽風,反應力場等非常規能量,這個問題科幻小說家的答案或許更讓人信服,哈哈
⑷ 暗能量真的可以解決宇宙不斷膨脹的問題嗎
仰望頭頂的星空,才能知道自身的渺小,不知道你在仰望星空時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宇宙有多大,人類現在並不清楚,天文學家給出的930億年不過是可觀測宇宙的大小,在它的外面,還有不可觀測宇宙。對我們來說那就是神秘地帶,我們對它一無所知。可觀測宇宙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它還在膨脹。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還剩下了一線生機,這是古人對事物的認知。放在宇宙中也一樣,不斷膨脹的宇宙確實“鎖死”了我們,但也留下了“一線生機”。想打破封鎖,就得突破光速。科學理論還在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還處於淺薄的層次,很多事物我們想不到。以後就不一定了,人類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的時間並不長,就有了這么多的成就,相信我們一樣能突破封鎖!
⑸ 宇宙暗能量能否被利用,理由詳細的,不要網上摘錄
暗能量我的理解可以是零點能量或者真空能量。零點能量存在於微小空間內又遍布於宇宙中,真空中充滿了亞原子粒子,這些粒子經常被生成然後又泯滅掉,轉瞬即逝的粒子發出能量產生反引力把空間推開,現在,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這很可能是真空能量引起的。
利用零點能量像發明永動機一樣不被科學承認,但是,在納米技術上,零點能量還是要被考慮進去的,它對納米裝置施加不小的力及應力使得裝置被彎折斷裂。納米技術就是用單個原子或分子製造產品。例如計算機的硬碟。
提取零點能量的關鍵是如何將空間中的亞原子粒子激發出來,有人用激光,還有作為反面教材的冷聚變,據說都達到了預期效果,當然僅僅是處於實驗階段。
你一句不要網上摘錄可真是夠嗆。我的理解暗能量屬於四維空間能量,我們處在三維空間中無論理解能力和科技水平都無法利用。你要問外星人或者在科幻小說里尋找,記得亞特蘭蒂斯有兩集講利用真空能量一集解決溫室效應結果弄的溫度持續下降差點爆炸,一集連接了平行宇宙炸毀了行星。
⑹ 有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科幻小說嗎
《宇宙的邊緣世界》裡面都有以暗物質和暗能量為載體的人工智慧
⑺ 暗物質可以作為能量嗎
從質能方程的角度上來說,所有的質量都可以轉化為能量。
不過如果你說的是科幻小說/電影中諸如「暗物質引擎」之類的東西,那麼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這個還要從暗物質的發現說起,簡單的說,天文學家根據恆星繞星系中心旋轉的速讀計算了一下星系中心的質量(就跟初中衛星繞地球那種題差不多),結果發現星系中心的實際質量遠大於能夠觀測到的質量,而且差的還挺多,10:1這種(這里觀測到的實際上是恆星的光,但是恆星發光的量和質量是有一定關系的,質量大的恆星發光多,這個很好理解。當然也把其他的物質形態,比如星際介質什麼的考慮進去了)。這就說明有一些隱藏的物質,他們提供引力,但是不發光,所以就叫「暗物質」好了。
暗物質這東西很有意思,它是物質,但是它不和其他我們熟悉的一般物質(稱為重子物質)發生任何反應。所以你看,既然暗物質是惰性的,那怎麼讓它反應放能呢?
總之,暗物質是觀測與理論預期不符所引入的「修正量」,是只能提供引力的物質,不與重子物質反應。而且它只是一個概念上的修正量,沒有人真正見到過暗物質
⑻ 求較有深度的短篇科幻小說
我就推薦我看過的幾篇把
既然樓主看科幻世界,不知道看過沒有
1.在他鄉
這篇我非常喜歡,當年科幻世界出來的時候我看了好幾遍呢。大概是因為科幻作者總是喜歡悲觀地描寫人類的未來,然後在他鄉卻有想像力且樂觀地描寫了人類未來的太空生活。我個人是相當嚮往那種宇宙流浪生活呀,嘿嘿。
2.歡笑幻境
這篇不算太短,但是非常耐讀。說起來有趣,這文我斷斷續續看了三次,前兩次都因為沒有耐心看而錯過精彩,最後一次下定決心看,一口氣看完,那個精彩啊,那些伏筆和前奏描寫實在是太精彩了。結局在前面波瀾不驚的描寫下顯得非常出乎意料,而文筆在中途突然轉峰,就像瀑布傾瀉而下的那種暢快的感覺,爽!
3。瘋狂的計程車
很搞笑,很特別,我很愛。異星球的瘋狂計程車司機和商人的變態組合很爆笑很刺激很精彩……
4.袋鼠
看見十年後的城市,你是否會感到驚訝?再和十年後的他聯系,你是否充滿期待?然後相見後卻發現,一切都竟然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袋鼠的結構就很特別。
我推薦的基本都是科幻世界的短片,還有譯文里有些也都不錯,只是名字都忘記啦……
對了,長軼的文我都很喜歡,你可以搜他的,他總是能寫出你最想不到的故事卻又那麼符合情理
⑼ 國內有關未來的短篇科幻小說/故事
《盜墓》:作者顯然是人文與科學素養兼具的科幻大家,故事也相當吸引人,但表達的卻是極具文化感和責任感的主題。應該算是典型的軟科幻了。
《審判與被審判的》:不怎麼喜歡這個故事,不僅是其中的科幻描述不吸引我,也不僅是由於那個過於開放和悲情的結尾,更重要的是讓人得不到期待中科幻小說給人的驚喜。
《最後的防線》:人類會被由於自身過錯而釀成的災難毀滅嗎?比如沙塵暴。一般大家想像的後果不外乎黃沙漫舞渺無人煙,但這個故事卻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慈悲的大自然讓人類進化成了沙體以適應地球的變化,那些不願接受現實的人成為最後的防線悲壯地結束肉體的生命。想法新奇,故事講得也好。
《歸宿》:其實吧…說實話…這個故事…到最後…我也沒大明白。實在無法理解這個「歸宿」的含義,也總結不出一個足以概括整個故事的主題。想起某位影評人對某部電影的評價——一隻處處抖著機靈卻沒有鋒利爪牙的刺蝟。不過有句話倒是印象深刻「我們的區別在於,你需要一個自己的合理,我需要一個合理的合理。」還有探險家在外太空完成躍遷之後竟然回到了被放逐到另外一個宇宙並且是一百年後的地球上。極具吸引力的想法。
《看的恐懼》《贊寺的轉經筒》《天下之水》:這三篇都是韓松的小說,好像其中還有些哲學和宗教的意味,主題甚是隱晦,老懷疑這不是科幻小說。引用一句話吧「中國科幻的邊界正在模糊並有了一個凸入純文學領域的遠點。」
《日光鎮》:是關於生化試驗的東東,其中並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絕對的軟科幻,也沒有什麼深奧的東西,但這個「美麗少女復仇記」的故事把我吸引住了。兩條敘事線索交替進行逐漸揭開了故事的本原。還有最後溫暖的陽光灑下來,爸媽關切的詢問,然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剛從夢中醒來,還是又回到了夢中。」這個極好的似是而非的結尾幾乎解構了整個故事,讓人只能用「極具張力」來形容了。
《阿夏》:最為美好動人的一個故事了。「阿夏」在某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中是「永遠的情人」。當基因繁殖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兩組基因,簽訂了永恆的誓約,在一代代的漫長的歲月中守望相助,在對方年幼和年老的時候給予傾心呵護。」阿夏制度代替了婚姻制度,成為世間最為親密和永恆的關系。奇特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纏綿深沉的愛意,永恆和輪回的感覺都極為動人。軟科幻中的精品。
《競技場》:據說這是一篇名叫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名家的作品,成文與冷戰時期。小說中與外星人的對峙大概是隱喻當時美蘇冷戰,如果真是這樣,那美國人把蘇聯想得也太殘暴怪異了,並且最後竟然是一種更高級的生物幫助了人類毀滅了外星人。這種構思即使是囿於當時的背景也未免狹隘了些,想像力算不得太奇妙,結尾也不太歐•亨利。
《審判日》:是一個人如何利用名為「審判者」的讓人口吐真言任人評判的系統騙得世人的信任又被揭穿的故事。有點講偏了,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審判者」的創造者。他質疑無神論,相信宗教的終極審判和彼岸世界會令世人有所恐懼而多做善事,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因此研製出這個系統讓世人得到最終的審判。聽上去是不是像做夢一樣並且有點搞笑?理論大概沒錯,但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窺探他人心靈的全部,人類的恐懼感目前是通過宗教將來可能是通過科學來控制,但決不會是這種方式。我以為作者安排系統遭到利用而違背研製者原意目的是說明它的荒謬,可惜最後系統竟然正式啟用並昭示理想社會的到來。實在讓人搞不明白。
《時光的背叛》:當克隆技術發達到可以復制記憶、思維方式、心理模式,也就是說靈魂也可以被復制時,死去的人就可以復活。但是復活的還是記憶里的那個人嗎?「我們『記得』過去,但和這個『過去』相逢時卻對面不識,思想總在回溯,但是時光一直前行,一旦分離,即是永訣。」
《一生的故事》:這就是傳說中王晉康的手筆。本應是總結的重點,卻因我的笨拙不靈光而不知道說點什麼。時空旅行能不能實現?一切由人類創造出的東西(包括人工智慧)是不是擺脫不了受奴役的命運?這是一個涉及到這些問題,充滿哲理和悖論又彌漫著宿命般憂傷的故事,我總結不出作者在後記中說到的兩條故事線也不明白那些關於時空旅行、目的與宿命、人類整體選擇與個體自由意志的悖論,但也正是由於這些不解才吸引我一次次捧讀。喜歡這個充滿宿命意味的故事。很想看一下作者提到的特德•蔣的《你一生的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靈魂出竅》:首先厭惡自己的軀體,然後把身體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同精神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區別開來,再集中於精神需要而不理會身體的要求,當靈魂有了足夠程度獨立性後,朝某個方向行走,然後出其不意地就把靈魂引向另一個方向,也就是說靈魂出竅了。多具幽默感的想法,我都忍不住想去試試這種胡扯的想法呢。作者小庫爾特•馮古內特是美國大師,貌似不大承認自己科幻小說家的身份,卻寫出了這么有意思的軟科幻作品。
《三體》:看完全部的再說吧。關於外太空的題材總是很令人著迷的。
《囚魂曲》:科幻成分和《時光的背叛》、《日光鎮》有些相似,都是關於人體復制的,只是方式不同。只要大腦還存活的人可以通過某種的人可以通過某種信息素使體細胞回撥後再分化成完整的軀體從而完成復活。故事還不錯,有點凄美的感覺。只是那天看完後,晚飯有點吃不下去。
《異象》:上帝呀原諒我吧,這個故事實在看不下去了。據說作者格雷戈里•本弗德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硬科幻作者之一,也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同時還擔任NASA(美國宇航局)的顧問。我沒看完不是它太硬了,而是在大量哲學理論和科學術語的雙重打擊下敗下陣來。不過我總算開始放棄偏見慢慢接受「數學描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蘊涵了某種數學邏輯」的說法。
《泡泡》:王晉康的另一篇小說。關於三維世界之外的宇宙泡泡的描述挑戰了我的想像力,這次關於外宇宙不再是韓松那樣的玄妙了,卻仍然讓人費解,雖然讓人費解卻又吸引人一次次去試圖理解。我只看了上半部分的故事,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麼驚喜。大概會有各國摒棄猜疑仇視,放下武器,共同研究滿足人無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內容吧。好像這樣就不驚喜了哈。
《祖母家的夏天》:一個手法不太高明的小故事。讓我先理一下思路吧,祖母家的東西不能和它們通常的外表相對應,在祖母看來「你永遠都不知道一件東西真正的用處是什麼」,由此引出了哲理。這樣的講述勉強算是流暢,只是故事情節實在牽強,並且大段生物學的闡述搞得我暈頭轉向,但對其中的道理卻深以為然。我們不知道現在所做的一切會有什麼意義,但我們相信沒有一段時光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那些發呆的胡思亂想的日子。何必那麼功利呢?我只要一個更好的自己。
《時間之淵》:宇宙探索是科幻小說最傳統的題材,也是讓人無限著迷的話題,這篇很硬的挑戰想像力的外國科幻或許能稍微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就命名方式顯示了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無能為力,但關於它們的哪怕是混雜著大量科學術語的敘述也有足夠的吸引力。小說里充斥著暗能量的「深海潛水艇」內部構成與作者設想的未來宇宙基本無異,因而能夠在宇宙時間中穿行,潛入宇宙時間的最深處,也就是異常渺遠的未來。於是時光飛逝而過,轉瞬間宇宙已過了百萬年,在人類有限生命中無緣見識的無數設想像焰火表演般出現在眼前,回答著你諸多的疑問。最後宇宙膨脹到每一個粒子都成為自己宇宙視界中的唯一存在,宇宙及其中的生物的復雜度降為零。生命、意識、宇宙終將毀滅還是永恆不滅?如果是前者,那我們能夠找到另外的宇宙以逃脫終極毀滅嗎?宇宙之外真得還存在四維、五維,甚至六維的空間嗎?現代宇宙學理論模型中究竟哪一個才是最終的答案?不知道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得到解答。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⑽ 我想寫一部綜合體硬科幻小說, 展現所有飛船數據,各個種族科技等級,
轉的
宇宙文明分級是一個很科學又很科幻的概念。
關於這個概念,比較可靠和被廣泛認同的是卡爾達肖夫指數。
下面將作一個較為詳細的闡述。
內容較多,包含: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定義、指標、計算方法、各種文明對應的指數、地球文明指數的發展及展望、各等級文明的毀滅方式,以及參考資料。
【定義】
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是用技術先進程度來量度文明層次的指標的一種方法,根據一個文明所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它是在1964年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首先提出。
【指標】
它的指標有三個類別,I型,II型和III型。
主要量度一個文明對於能源的使用率,所謂文明是有它的消耗及增長率。
一個I型的文明使用在它的故鄉行星所有可用的資源;
一個II型的文明利用它的恆星所有的能源;
一個III型的文明利用它的星系的所有能源。
【計算方法】
卡爾·薩根建議定義中間值(不考慮在卡爾達肖夫的原指數),由上面給出的值的類型1,2和3的內插和外插,使用下面的公式:
其中的K是一個文明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和 MW 是它使用的電力,以MW為計。
按照這個計算方法,
I型 — 文明對行星可以駕馭的能量大約是10^{16} W。實際的數字是有很多變數的,地球的特定變數為 1.74\times 10^{17} W。卡爾達肖夫指數原定義為 4\times 10^{16} W。
II型 — 文明對一個恆星所可以駕馭的能量大約是 10^{26} W。同樣地,實際的數字是有很多變數的,太陽輸出的指數約為 3.86\times 10^{26} W。卡爾達肖夫指數原定義為 4\times 10^{26} W
III型 — 文明對一個星系所駕馭的能量大約是 10^{36} W。這個數字是有極多變數的,因為星系的體積在變化中。卡爾達肖夫指數原定義為 4\times 10^{36} W
——————————
目前地球人類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大約是0.73。
加來道雄認為,人類可能在100〜200年左右達到I型狀態,在幾千年後達到II型狀態,而約在10萬至一百萬年後達到III型狀態。
——————————
【各個級別的文明時代對應的卡爾達肖夫指數】
(1)龐物質,分子團
a. 石器 (冷) 新舊石器時代 (0型文明)
b. 金屬(熱) 青銅/鐵器時代 (0型文明)
c. 復合材料 工業時代,電子時代,原子時代 (0+型文明)
-鋼鐵,合金,塑料,橡膠。工業機器與電氣裝置。
d. 高級復合材料 太空時代,信息時代 (0+型文明)
-太空合成純凈復合材料,非金屬高強度材料,智能材料,微米技術裝置。
(2)納米技術:10^-9米
分子結構材料 星球時代 (1型文明)
-地球的開發:地球改造工程,天梯,洲際隧道,巨型運河,超深采礦;
-碳納米管,巴基球,人造鑽石,合成生物,人造生命,納米裝置/機器人。
(3)皮米技術:10^-12米
原子結構材料 行星系時代 (1+型文明)
-極端地外星球環境的開發:地球化地外行星,地心探索;
-物質重組循環,列印復雜實物。
(4)費米技術: 10^-15米
強相互作用材料 恆星系時代(2型文明)
-太陽系恆星的開發:恆星工業,人造星球。
-合成各種元素,人造奇異原子,奇異材料,物質遠距離瞬間傳送。
(5)阿米技術:10^−18米
基本粒子材料 星系時代(2+型文明)
-宇宙極端星體的開發,人造星體。
-能量x物質隨機轉化。
(6)普朗克技術:10^-35米
光子,引力子,時空結構。 宇宙時代(3型文明)
-泛宇宙的開發;人造宇宙,高維度空間的操控,時空探索。量子極限。
——————————
【地球文明指數的發展及展望】
——過去——
0型早期
【從游牧採集式至到農耕,懂得生火並加以利用,有著分工社會制度,學會製造並利用工具(從石器至金屬器).他們生活在小部落父系或母系社會上.他們有了基礎語言和原始宗教,有能力建造比較獨立於自然的建築物。部落之間常發生戰爭與交流。】
0型中期
【進一步了解生理學,自然科學,藝術,哲學與文學。使用船隻遠航,他們其他的文明進一步交流與貿易,移民。】
0型晚期
【工業時代】:政治與社會權利的思想**浪潮,傳統封建君主制度的消失,許多現代國家初步出現 ,帝國主義初步成型。生產力大大增加,產品統一化。
【電子時代】:建造大型建築物,能夠獨立維持的城市;遠距離通信與空中交通的出現使得文明間出現廣泛的交流,國際觀衍生。發生了決定未來國際形勢的兩次世界大戰。
【原子時代/太空時代】:聯合國以及各種國際組織的成立;出現核武,核威懾下的國際和平,民用原子能源;電子計算機,化學火箭, 人造衛星,洲際導彈, 人類太空首航,人類登陸登月,發射行星際探測器。更深切地了解物理學,人類幻想開始變得富。
【信息時代】(現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系統,後石油時代,再生能源時代,人工智慧機械。全球化活動:全球共同經濟體,反全球化的分裂主義與恐怖主義事件,全 球局勢動盪。實驗性搜尋地外文明/行星。太空領域國際化與商業化, 國際太空站。
國際文化:各種全球娛樂潮流,各種各樣的反思,出現對末日恐懼的情緒。氣候變化,災難頻發;地球文明向1型等級過渡時,這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全球和平邁進或可能爆發一場無法避免的結合太空,網路,天空,海上-海底,陸地一體的世界大戰。
【這場史無前例的動盪將決定人類到底是和平邁進或戰爭毀滅。】
——未來——
1型 初期 (100年內)
【類似「天梯」軌道攀登器,海底隧道,洲際大型運河,超深井的浩大地球工程,「天梯」周圍的太陽能板向外輻射並不斷地擴建,海上城市,無國界行星社會,行星際旅行,區域性天氣與地質活動的控 制,地幔淺層探測,修復臭氧層,綠化沙漠地區,外行星基地,空天飛機,太空旅遊業,防小隕石碰撞,太空工業和大型空間太 陽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能量發電島。利用核能推進系統的宇宙飛船,跨越洲際與海洋的真空磁懸浮列車。平方公里陣列或天基發射器等工程或許能夠與地外文明取得聯系獲得突破性成功。基因與量子計算機問世,人造智能全球最高決策者,全球無線電力供應,全球通用電子貨幣,全球通用通訊系統,全球無線網路系統,無國界入境通用簽證,人類接受基因治療,復活史前動物,無人室內農場與全自動化工業區;個性化產品設計,第二人生模擬網路系統,遍布全球角落無處不在的 電子計算機/智能操控界面,與人無異的高智能機器人。現代人理想中的共產烏托邦式社會。技術爆炸,技術恐懼。】
1+型 成熟期 (100~200年後)
【恆 星際探測器,深海與軌道城市,向地球南極或綠化內陸區大規模移民,全球氣候與地質活動的控制,地球防禦系統,防小行星碰撞。星球周邊布滿太陽能密集型收集 器,在太陽系的類地行星中建立移民地,仿生與超高智能機器人(智能危機),基因治療大幅度延長人類壽命,人類開始向近地空間殖民,小行星采礦,以及行星際 移民。人體改造的計劃展開,出現人機混合類,人類服用營養丸,量子隱形傳輸實質化。開始執行改造太陽系類地行星的計劃。一些具有冒險精神的文明或許在這個 階段利用混合動力(反物質+核聚變+激光帆)宇宙飛船嘗試進行「數代衍生」的臨近恆星際旅行。】
過渡期2型 (數百年後)
【此時的文明能量輸出足以大規模生產能量轉化最為高效的反物質,而近光速運行的「正反物質湮滅」宇宙飛船將有可勝任的燃料,所以恆星際旅行將成為現實。物理學 接近完全知曉大統一論,改造與綠化類地行星的工程完成。在太陽附近大規模收集與量產反物質,在臨近恆星際的行星上建立根據地,人類文明演化為多個聯合行星 體社會。星球發動機。】
2型(千年後)
【人造星球,可能與其它的高等外星文明建立星際聯盟,或許通過行星級別大小的巨型「定 向電磁波」(激光脈沖)信號發射器與其它文明進行遠程交流。或直接更改母恆星逃脫的光量或製造開關信號以便讓其它的文明察覺他們的存在。開始向臨近的太陽 系行星移民,大量使用恆星能量(近距離主動提取),利用太陽的物質創造星球,懂得操縱重力場,能夠逃脫超新星的爆炸(能夠避開宇宙種種的區域性浩劫。 反 物質能源普遍應用於推進系統,空間推進方式為類似空間彎曲(超光速?負能量?),充分地利用 幾乎所有太陽系的資源,隔空傳物與移物現實化,原子重排與物 質列印技術 ,造出幾乎天衣無縫幾乎完美的物體。智能機器可以通過利用當地的常見原材料(鐵,硅,碳等)與陽光或宇宙能量為能源進行自身不斷復制與組裝 (類似植物的繁殖,以及何式的越長越多,到達限定的數量為止);可以進行宇宙尺度的工程,太陽周邊的軌道上布滿著漂浮的密集型(電磁波與熱輻射)收集器。 多個聯合太陽系社會。 玩轉物質世界的費米技術,元素能任意拆開,轉化並合成另一種元素,製造奇異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材料。】
3型(地球數萬年後)
【星系際旅行與移民;人造星體,提取零點能暗能量。能操控物質更深層的維度,能夠產生改變宇宙結構的能量。對時空本質的操控或許讓許幾乎所有的科學幻成真,技術奇異點的遙遠未來,我們不能預測,這是玩轉整個宇宙文明的誕生,神也。】
——————————
【各等級文明的毀滅方式】
0型 =自然災害,疾病,戰爭,資源短缺。
0+型 = 極端天氣災害,核戰爭,超級地質活動,超級火山與地震,隕石碰撞。
1型 = 小行星或彗星碰撞,人造智能危機,太陽活動劇變。
1+型 =人造智能反叛,太陽衰老並膨脹爆發,臨近超新星爆發。
2型 = 星際戰爭。超高能星體爆發。
2+型 = 星系大碰撞。
3型 = 宇宙大爆炸。
3+型 = 意識消散。
————————
【參考資料】
1.維基網路,卡爾達肖夫指數,2014.10.6
2.Lemarchand, Guillermo A. Detectability of Extraterrestrial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Coseti..
3.Kaku, Michio. The Physics of Interstellar Travel: To one day, reach the stars.. 2010 [2010-08-29].
4.網路三體吧:【宇宙文明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