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科幻小說
1. 史蒂芬—金 的所有小說名
<<卡麗>>、<<閃靈>>、<<克里斯丁>>、<<賽勒姆之地>>、<<火種>>、<<寵物墓地>>、<<悲慘>>、<<靠著我>>、
<<屍體>>、<<夜遊人>>,<<綠色奇跡>>、《黑暗城堡》、《一袋骨頭》、《危情十日》、《鬼店》、《肖申克的救贖》、《魔女嘉莉》、《玉米田的小孩》、
《亞特蘭蒂斯之心》、《伴我同行》、《貓眼》《死亡禁地》、《綠里》、《房間中的女人》等。
2. 推薦幾本史蒂芬·金的經典小說
樓上說了很多,我補充幾本他沒說到的
黑暗塔系列,一共7本
手機
綠里奇跡
劫夢驚魂(這本看到杜迪茨死的時候把我看哭了)
麗賽的故事
必需品專賣店
亞特蘭蒂斯之心
世事無常
一號書迷
克里斯汀
杜馬島
布萊澤(這本的作者署名是理查德·巴克曼。不用懷疑,這是老金的一個筆名)
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魔符
守夜
日落之後
魔女嘉麗(也有譯成魔女卡莉,都一樣)
屍骨袋
肖申克的救贖(經典啊。)
還有一本《穹頂之下》,看介紹也相當不錯,但這本目前在國內好象還沒有出版,我在當當搜了很久也只搜到英文版的
3. 史蒂芬金的代表作或他最好看的小說
一、斯蒂芬·埃德溫·金是一位作品多產,屢獲獎項的美國暢銷書作家,編寫過劇本、專欄評論,曾擔任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
二、代表作品有:《死光》《綠里奇跡》《肖申克的救贖》《黑暗塔》系列等。
三、他的作品《玉米地的孩子》中一群孩子聚集在一片玉米地里,這里曾經是印地安人做法術的遺跡。他們破壞玉米,被咒上了惡靈,變成了殺人的魔鬼。他們殺光了鎮里的大人,最後自相殘殺。對生命的輕視,對世界的無知無畏,導致了一場恐怖的悲劇發生。
四、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取自他的《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一文。整個故事的主題是「希望」,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這部電影在IMDB當中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這些證明了他作品的生命力。
4. 斯蒂芬·金寫得最好的恐怖小說是哪部
1973年的春天,妻子妲碧莎從家裡的垃圾堆中撿到史蒂芬.金遺棄的一疊舊稿,她覺得故事很不錯,於是勸說丈夫潤色一下拿到出版社試試。結果這本處女作總共賣出了230萬冊,從此辭掉中學教師的工作,成為職業作家。這本名為《魔女嘉莉》(Carrie)的小說緊接著被效法希區柯克的大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拍成了電影,這也是史蒂芬.金第一次與影視沾上邊。主角嘉莉是一個晚熟、孤僻的女孩,母親的宗教狂熱使她備受鄰居與同學的歧視和嘲笑,然而誰也不知道她是一個擁有魔力的孩子。初潮使得嘉莉受到嚴重驚嚇,母親認定邪惡降臨,強迫她認罪,嘉莉的壓抑與悲憤在學校舞會上徹底爆發。為了捉弄他,同學與老師特地邀請鼓勵她站到舞會皇後的舞台上,卻被一盆豬血臨頭灑下。嘉莉忍無可忍終於魔性大發,將舞會化作火海,所有向那些嘲弄過她的人開始了無情報復。
在史蒂芬.金的故事裡,常以受到社會與家庭不公對待的孩子為主人公,這完全來自其本人的經歷。史蒂芬三歲時父母離異,與哥哥由母親撫養成人,而收入僅是母親在一家智障收容所的工作所得。故此,史蒂芬貧困凄慘的童年在他日後的創作中屢屢出現,也可想見他本人在少年時代對外部世界是懷著一種驚恐與怨恨的心態。1984年,琳達.漢密爾頓出演了由史蒂芬.金的得意之作改編的《玉米田的小孩》(Children of the Corn),影片里一群邪教的青少年,專門殺害成年人,用他們的血祭奠自己的神。這個故事也來自於未成年者對成人世界的反抗、報復心理。恐怖片大師約翰.卡彭特在1983年執導他的作品《克里斯汀》,同樣也是講述高中生阿尼因呆板懦弱經常被同學欺負,在買下一輛名叫克里斯汀的不祥的老車後,他開始變得暴烈,向以往虧待過他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因罪惡走向毀滅。影片成為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2001年9月,由史蒂芬.金的最新小說《亞特蘭蒂斯之心》(Hearts in Atlantis)改編的影片上映。小說原本寫了五個縈繞著越戰回憶的故事串連起來,背景是令史蒂芬.金本人十分著迷的五六十年代。影片則取材於第一個故事,編劇是曾改編過史蒂芬.金作品《危情十日》的威廉姆.古德曼。同樣,11歲小主人公鮑比來自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刻薄自私從不滿足他小小的心願。然而他最終從由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神秘老人泰德那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親情。在這位具有超能力的老人的幫助下,鮑比拜託了終日欺負他的大孩子,並獲得了女孩凱洛爾的好感。盡管影片沒有過多懸念,但突出的溫情親切倒正是史蒂芬·金這位「恐怖小說之王」最被人忽略的另一面。
在此主題與風格下的「史蒂芬.金電影」中,《伴我同行》(Stand by Me)無疑是最優秀的。史蒂芬.金本人從不掩飾對這部影片的喜愛,他認為「這是羅伯.雷納導演的最傑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這部電影改編自他的小說《屍體》(The Body),講述日後成為作家的戈迪在12歲時與三個死黨克里斯、泰迪、維恩一起去尋找一具同齡男孩屍體的故事。在兩天的長途跋涉中,戈迪終於找回了即將失去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故事裡的四個小孩的家庭都不幸福,他們都受到學校、家庭,以及比自己年長的孩子的忽視或欺辱,這些無疑都是原著作者史蒂芬.金的親身體驗。影片的成功不僅來自風格清新自然,而且劇本改編也極為吸引人,片中五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也適當地烘託了時代氣氛。這也是最為特別的一部「史蒂芬.金電影」。
「靈異」無疑是史蒂芬.金中推動情節、渲染氣氛的最重要因素,當然在尋常恐怖氣氛中,他特別喜歡運用類似古典音樂中「華彩」的出奇片段。他在點評1985年裡維斯.提古執導的自己原著的影片《貓眼》(Cat's Eye)時大發牢騷:「原本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茱兒.巴莉摩端著機關槍在房間里追殺她的貓。太精彩了,絕對是神來之筆。可導演堅持把它剪掉!真是個敗興鬼!」的確里維斯.提古沒能營造出太好的驚悚氣氛,盡管這部三段式影片每段故事都十分出眾。比如第一個講述詹姆斯.伍德與一家戒煙公司簽約,這家公司的規矩是一旦簽約絕無反悔,以後只要你吸一口煙,全家就會慘遭電擊——究竟是這個公司眼線四布,還是有靈異窺視,各種奧妙的確抓人。
1989年瑪麗.蘭博特導演了史蒂芬.金的《寵物墳場》(Pet Sematary),史蒂芬回憶說「當時評論家恨透了它。其實它完成了它所有的任務——嚇死觀眾而已。」這確實是一部夠下人的影片:克瑞德一家搬到郊區居住,在屋後有一處動物墳場,但沒有人願意談起。有一天,克瑞德的貓遇到車禍喪生,鄰居才告訴他那片墳場有著起死回生的能力。克瑞德一家決定去嘗試,果然,他們的貓活著回來了——但,回來不僅僅是一隻貓。影片運用「邪靈」的說法,製造恐怖情節,當然其中的寓意就是,人無論如何不能違背自然法則,不如必遭報應。加拿大人大衛.柯能堡是營造恐怖、驚悚效果的高手,而且很少運用刺激的視覺效果。他在1983年拍攝了史蒂芬.金的小說《死亡禁地》(The Dead Zone)。主人公強尼發生車禍,昏睡五年後醒來發現自己擁有了超能力,他可以藉助接觸別人的手來遇見未來。原本用此來懲善除惡的強尼卻發現自己必須獨自背負著十字架生活下去。同樣一個主題出現在,1999年的《綠里》(the Green Mile)中,在這部長大3小時的影片中,天性善良又洞察世事的黑人,在運用超能力幫助世人之後,最終不堪忍受精神的折磨,自願選擇了死亡這一解脫的方式。而湯姆.漢克斯也因長生不死而忍受著送走一個又一個親友的痛苦。史蒂芬.金的觀點仍然是自然法是無法抗拒的,不然是禍而非福。
《綠里》由於過分「神化」史蒂芬.金的小說,在人物刻劃與情節鋪墊上機心過重,使得影片拖沓冗長難以忍受。導演法蘭克.德拉邦特據說是「史蒂芬.金專業戶」,他在1983年的處女作就是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房間中的女人》(The Woman in the Room)。1994年他拍攝了第二部作品,《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又被翻譯為《刺激1995》(1995年在香港上映)。史蒂芬.金說:「一切都很完美——我沒像傳說的在影片結束時嚎啕大哭,但眼眶確實有點潮。」
這的確是一部激動人心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影迷心中永恆的經典、電影論壇里不過時的話題、影碟店內的暢銷貨、權威電影網站IMDB上的前三名。」影片關於救贖的論點已經被探討的差不多了,而就普通影迷來說,《肖申克的救贖》不僅在結尾提供了一個偉大的懸念,而且對人物的刻劃、男性友誼的描繪,以及對希望永不磨滅的書寫。很多人甚至將堤姆.羅賓斯在廣播室播放莫扎特的片段當作謳歌美好人性的最偉大的場景。影片中那個「太平洋上沒有回憶的小島」,也成為人們希望的象徵地。就一部通俗劇來說,產生如此之大的影片不僅在導演敘事手法的嫻熟煽情,而且史蒂芬.金的確提供了一個出色的模板——一個囚犯在看守極其嚴密的監獄里,是如何利用一隻小鑿子,花19年時間挖地道逃出去。
甚至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過於轟動,史蒂芬.金曾信誓旦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史蒂芬只得破例並一連寫成了六本有關「綠里」死刑獄所的暢銷小說。然而影片沒有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史蒂芬.金在那一年也遇到了車禍,令他對人生改變了看法,逐漸萌生退意。而德拉邦特也與「史蒂芬.金的監獄」告別,去籌拍《電影人生》了。
1997年,馬克.巴維亞這位年輕導演也藉助史蒂芬.金的作品,成為引人注目的新銳導演,他改編的是《夜月風高》(Night Flier)。一家小雜志的記者理查為了與同事競爭,決定追蹤報道一名利用私人飛機連環殺人的兇手,然後他欲製造聳動效應的心理,促使他越來越懷疑那個兇手是吸血鬼……真相大白後,理查對人說「千萬別相信你所寫的事實,也千萬別寫你所見的事實」。其實這是史蒂芬.金作為一個作家(他也曾是小報的撰稿人),對媒體的反諷,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出一個作家面對生活壓力,心理的無形恐懼如何逐漸化作來自外部空間的幽靈。「魔由心生」的主題,是史蒂芬.金小說中並最為出色的設計。而主人公的作家身份也常常出現在他的小說以及電影中。
《閃靈》(The Shining),這部最偉大「史蒂芬.金電影」在1980年,被斯坦利.庫布利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但史蒂芬.金甚至從來沒有這樣承認過這是一部「史蒂芬.金電影」,他認為庫布利克完全竄改了他的原作,因為在影片最後,庫布利克讓主人公作家傑克殺死黑人廚師後,用利斧瘋狂砍殺自己的妻兒,卻被凍死在迷宮中。而在小說中,傑克並未殺死任何人,留下一個光明的尾巴。史蒂芬.金認為庫布利克是在用他的小說「蓄意傷害觀眾」。無論如何爭議,《閃靈》作為一部藝術恐怖片,無疑是經典的。他拍出了人類在生存壓力下、彼此無法溝通下的精神變異,直至毀滅。主人公傑克的身份是業余作者,正在為家庭生活和個人事業而苦惱——這也恰恰是史蒂芬.金曾幾何時的真實寫照。庫布利克在視聽語言上的高超運用使得其它「史蒂芬.金電影」顯得有些不足道。尤其是用低機位高速攝像機追拍傑克的兒子在詭異無比的地毯上騎車的鏡頭顯足了天才本色。
影片里最顯露心理恐怖之處莫過於,妻子乍見傑克日夜列印的小說稿紙上竟然一行行全是「只會工作不會娛樂的傑克很快就要發瘋」!觀眾的涼意怎麼不從足底生起,而這恐怕也是史蒂芬.金在未成名前的焦慮、絕望心態的抒發。而影片中與傑克喝酒的幽靈則可以當作是他創作出來的——作家由此受到內心與外界的雙重摺磨而終究崩潰。與本片可對照觀看的是有凱西.貝茨嘆為觀止的表演的《危情十日》(Misery)。影片講述的是作家與讀者間的驚悚故事。
在1990年的《危情十日》里,書迷安妮在大雪中救起了她崇拜的作家保羅.希爾頓,並將他帶回家修養腿傷。希爾頓為寫出真正的小說,讓他連載小說的主人公米塞羅死去,安妮勃然大怒,燒毀了手稿,令無法行走的希爾頓重寫。當希爾頓發現她與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有絲絲關聯後,安妮更將他的踝關節敲碎!最終希爾頓終於將最後一部分寫完,並讓米塞羅死而復生。當安妮欣喜若狂時,希爾頓自己將手稿燒毀以示報復……從這個故事裡,不難發現史蒂芬.金內心深處於讀者的對立,他渴望做一個「真正的作家」,他詛咒讀者們的無的束縛,他卻也無法接受庫布利克式的殘忍結局——於是,作家、人物、讀者,三者在冥冥中糾纏者,相互傷害,無休無止,對於史蒂芬.金的創作生涯來說,這是「驚悚」最大的心理源泉。
最近有記者問史蒂芬.金:「你認為上帝是好人還是壞人?」他說:「我想他還算可愛。畢竟我們半個世紀多隻被原子彈炸過一次。」據說在《閃靈》的拍片期間,庫布里克曾經在凌晨三點打電話問史蒂芬.金:「你相信上帝嗎?」,那一次沒有人知道史蒂芬.金的回答。
5. 史蒂芬金全部小說集TXT
http://wenku..com/view/a3780d12a216147917112843.html 傑羅德游戲
http://wenku..com/view/191d0066f5335a8102d22037.html 死光
http://wenku..com/view/1135872458fb770bf78a557e.html 寵物公墓
http://wenku..com/view/4fbb680203d8ce2f00662337.html 玫瑰瘋狂者
http://wenku..com/view/54f46629647d27284b73517b.html 黑暗的另一半
http://wenku..com/view/d5eace2f0066f5335a812137.html 神秘火焰
http://wenku..com/view/8f4eecfdc8d376eeaeaa317e.html 死亡區域
http://wenku..com/view/67227c3e0912a21614792943.html 惡兆
http://wenku..com/view/a3ff31687e21af45b307a8bd.html 手機
http://wenku..com/view/3e0d108884868762caaed571.html 屍骨袋
http://wenku..com/view/ecb15a0216fc700abb68fc8e.html 肖申克的救贖
http://wenku..com/search?word=%BA%DA%B0%B5%CB%FE&lm=0&od=0 黑暗塔系列
6. 史蒂芬.金的作品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傳奇始於一九七四年(只差一點,就會結束在一九九九年)。
一九七四年,雙日出版社(Doubleday & Co.)出版了一本名叫《Carrie》的小說;這本書的作者是當時住在拖車里的窮教師史蒂芬金,講的是一個不快樂女高中生爆發超自然力量、造成全鎮大屠殺慘案的故事。金在 1973 年寫出這本小說、以兩千五百元的代價賣給雙日出版社時,出版社並不特別看好這個恐怖故事,拖拖拉拉了一年才正式把書出版上市;不過,讓所有人(包括當時的史蒂芬金自己)跌破眼鏡的,是這本書甫於書店亮相,就賣了四十萬本的事實。
從這一年開始,金正式成為通俗文學的王者。
金的第二本長篇故事《Salem』s Lot》在 1975 年出版,接下來的廿多年間,史蒂芬?金大量地創作:描寫瘋狂聖伯納巨犬將受害者困在車里無助等死的《Cujo》、敘述雪山中巨大孤寂感覺的《The Shining》、描繪出迷宮般下水道系統及居住於其中伺機吞噬孩童怪物的《It》、講述所愛之人復生之後可怕情境的《Pet Cemetery》……這些長短篇故事,都亳無例外在暢銷書榜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史蒂芬?金打開一扇扇窺探恐怖世界的窗,在不同的場景里上演令人無法轉移視線的劇碼。
嚇人的情節和惡心的怪物,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嗎?
銷售量極好、高踞排行榜首的書,當然不一定是「好書」、「值得讀的書」,或者「不是文字垃圾的書」。相對於學院派的、嚴肅的「純文學」作品而言,通俗小說或者類型小說無疑地比較能夠符合絕大部份閱讀者的口味:以大家都能明白的寫作方式講述故事,以恐怖、超現實、科幻及謀殺等等大眾熟悉的題材為主軸,以驚險或懾人的情節讓讀者不忍釋卷地一路追隨角色們的腳步向結局邁進……這些特色讓這類故事好寫好讀,而且好賣——雖然如此,但這類故事不一定就得等於「膚淺」。
至少就史蒂芬?金的小說而言,這個等式並不成立。
在金的成名作品《Carrie》里,除了青春期超能力少女大屠殺的重口味主菜之外,《Carrie》的故事還觸及所有人在青春期都得面對的同儕問題、校園里也許不嚴重但卻令人精神緊張的暴力,以及渴望友情同伴、但當開始成群結黨後卻不知為何無法控制的殘暴……等等副餐。這些隱在大眾口味之中的副餐,其實才是金的作品裡隨處可見的真正主題,但他替這些嚴肅的材料包覆了通俗易懂的糖衣、天馬行空的情節,於是無論是否真的讀到了故事肌理內含的喻意,讀者都會認為自己讀了個有趣的故事。
而也正是這些包裹在通俗故事裡的核心,讓史蒂芬?金的小說與眾不同。
神奇的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成年時代的夢魘回歸,可說是史蒂芬?金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主要骨幹。所有讀者幾乎都能在這幾個支架中,找到與自己成長背景相似的部份:《Carrie》里令人倍感壓力的學校生活、《It》中幼時好友的奇妙感情及成年後理所當然的遺忘、《Sometimes They Come Back》里再度面對童年陰影的恐懼……這些成份讓讀者對金筆下的故事角色感同身受,進而因超現實的情節目眩神迷。在金的故事裡,角色們終究得以一種不逃避的態度去正視這些過去的夢魘;而在故事外的現實世界裡,金的故事,就是讀者們用以面對自己記憶深層魔物的鏡子、抒解心結的手。
此外,這種作者、創作物及讀者之間的糾葛,則是另一種史蒂芬?金的愛用元素。
在《Misery》里,我們可以讀到自認為是作者「天字第一號書迷」、渴望認識作者、進而想要左右作品發展的讀者;在《Secret Window, Secret Garden》里,則有面對來自陌生人的剽竊指控時想盡辦法都無法證明自己才是作品原創的作家。在《Dark Half》中,使用另一個筆名寫出黑暗作品的作者想要結束這個分身的創作生涯,沒想到這個在現實里子虛烏有的角色卻在此時日益鮮明了起來……在這些似幻似真的故事裡,我們甚至可以瞥見史蒂芬?金自己的身影——金曾經用理查?貝克曼(Richard Bachman)這個筆名發表過幾篇科幻故事,也曾在八○年代宣布將不再讓貝克曼出現。但貝克曼不僅沒有就此消聲匿跡,還在金發表《Desperation》一書時,同時出版了一本叫《Regulators》的作品,這兩本作品不但內容元素暗暗相通,由插畫家 Mark Ryden 所繪制的兩書封面還能合並成一幅完整的畫作。
事實上,不管這些神秘的妝扮,不寫恐怖小說的金,一樣有著傲人的成績。
金的非恐怖作品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可能是一九八二年出版的《Different Seasons》。這本書除了照樣占據暢銷榜首之外,書里收錄的四個短篇故事之中,已經有三篇被改編成電影——講述監獄中仍有希望的《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被改編成「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台譯為『刺激一九九五』)」、描寫小男孩找上老納粹的《Apt Pupil》被改編為同名電影「Apt Pupil(台譯為『是誰同我玩游戲』),《The Body》里童年死黨們一起出發去找傳言中屍體的故事,則被改編成「Stand By Me(台譯為『站在我這邊』)」;這些故事裡並沒有渾身淌著黏液的蜘蛛型怪物,也沒有具備自我意識的各式車輛,但仍然吸引了讀者們的眼睛,並且讓一向對史蒂芬?金恐怖故事不假辭色的嚴厲書評們挑不出毛病、說不出話來。
除了上述的幾個故事之外,史蒂芬?金還有大量的小說被搬上螢幕。
一九七六年,導演布萊恩?迪帕瑪(Brian De Palma)將《Carrie》搬上大銀幕拍成同名電影,從此之後,金的小說作品找到了另一個發展的象限:鬼才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The Shining》)、擅拍恐怖片的約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執導《Christine》)、新銳才子布萊恩?辛納(Bryan Singer,執導《Apt Pupil》)等人,都曾經執導過由史蒂芬?金筆下故事所改編的電影;時至今日,由史蒂芬?金原著所改編的影集或電影,已經超過七十部,而且仍在持續增加中。
不過很可惜的是,大部份的史蒂芬?金電影與小說相較,並不特別出色。
主因之一是史蒂芬?金喜歡用大量的篇幅敘述故事主角的種種背景及人格發展過程,這些情節放進電影之中容易過於冗長瑣碎,不易處理;另一個原因是許多改編者將大多數的注意力投注在恐怖情節上頭,而金所特意著墨處理的人性層面於是在幾十分鍾的影片中顯得浮面,以致整部電影流於次級。雖然如此,但若是編導能夠適切地掌握住故事的重點、刪去枝節,史蒂芬?金的故事就能在大銀幕上展現那種獨一無二的說書喵攘Ιぉぁ窽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一直在【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站台的「最佳電影」票選上占據亞軍席位(僅次於被喻為影史經典的『The Godfather』),就是史蒂芬?金說書功力的最佳證明。
一九九九年,史蒂芬?金在散步時被一輛失控的廂型車撞上,差點送命。
幸運的是,金活了下來。在手術後的恢復期間,史蒂芬?金找出一份舊手稿,決定利用工作幫助自己繼續生活。這本溶合了金的回憶及詳述他寫作技巧的《On Writing》,在 2000 年上市之後,再度成為搶手的熱門貨色;金在書中以輕松自嘲的口吻敘述自己成名之前的趣事、以獨具一格絕不八股的語氣向讀者建議進行創作的方式,讓這本標題看似寫作教材範本的書讀來非但不至於呆板枯燥,而且還充滿了在字里行間感受史蒂芬?金獨特幽默的樂趣(不過,本書的中譯本譯文謬誤甚多,實為憾事)。
史蒂芬?金的傳奇,仍在繼續。
在復原之後,史蒂芬?金不但沒有停下創作的工作,反而將觸角伸得更廣:他在網路上以付費下載的方式寫了短篇故事《Riding On The Bullet》、完成了劇本《Strom Of The Century》……時至目前為止,每年仍有令人贊嘆的作品面世。無論是過去或者現在,金的大部份作品都是令人驚異的、毛骨悚然的故事,這些故事提供讀者們另一個觀察現實世界的角度——從這個角度看去,世界將變得熟悉卻也光怪陸離、平凡但充滿神奇。雖然有許多不可思議,但卻有一種令人信服的、明了的實際因子埋藏其中,使讀者們在每篇恐怖、驚悚的故事裡,都看得見現實生活里的種種真實反映。
是的。在恐怖面具後講故事的史蒂芬?金,依然帶著最貼近人性的表情。
7. 史蒂芬金的所有小說,他哪些小說最受歡迎
<<卡麗>>、<<閃靈>>、<<克里斯丁>>、<<賽勒姆之地>>、<<火種>>、<<寵物墓地>>、<<悲慘>>、<<靠著我>>、 <<屍體>>、<<夜遊人>>,<<綠色奇跡>>、《黑暗城堡》、《一袋骨頭》、《危情十日》、《鬼店》、《肖申克的救贖》、《魔女嘉莉》、《玉米田的小孩》、 《亞特蘭蒂斯之心》、《伴我同行》、《貓眼》《死亡禁地》、《綠里》、《房間中的女人》等。 1樓朋友說的《時間簡史》是霍金的
8. 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史蒂芬·金有一個關於玩偶兵人和真人打仗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我嚴重懷疑是那個編輯寫錯了,找了一圈也沒找到
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史蒂芬·金有一個關於玩偶兵人和真人打仗的小說
9. 史蒂芬金的小說哪幾本最好看
基本上都非常不錯 不過可能是由於國內版本翻譯的問題 所以有些地方有些失彩《迷霧》(強烈推薦這本)《閃靈》《肖申克的救贖》個人推薦這三本
10. 史蒂芬金小說全集 求
美國恐怖小說作家斯蒂芬·金是當今世界上讀者最多、聲譽最高、名氣最大的美國小說家,在美國及歐洲,他的名字幾乎是婦孺皆知。金的每部小說發行量都在100萬冊以上,在80年代美國最暢銷的25本書中,他一人便獨佔7本。自80年代以來,歷年的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小說類上斯蒂芬·金的小說總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因此,他被青年一代奉為「恐怖小說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