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變形記卡夫卡是科幻小說嗎

變形記卡夫卡是科幻小說嗎

發布時間: 2021-06-25 07:01:45

A. 卡夫卡《變形記》內容概括

《變形記》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推銷員格里高爾某天早上醒來後變成了甲蟲,這一變故對其本人和家庭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格里高爾彷徨驚慌,憂郁無助。而此時並未得到幫助的他被激怒的父親大怒趕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在生活習慣上已然成為甲蟲,但是仍然具有人類的意識。雖已失業的他,仍舊關心父親的債務問題,怎麼樣送妹妹去音樂學院,關心家裡的各種瑣事。

數日之後,全家人都將格里高爾視為累贅。父親、母親、妹妹對他以往的態度轉變成了厭惡,嫌棄。

第三部分,為了能夠繼續生存,除了格里高爾全家人只能打工掙錢,對變為甲蟲的格里高爾忍無可忍。

妹妹提出將自己的親哥哥趕出家門。格里高爾在親情冷漠的情況下飢寒交迫,並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繫家人。

然後他的頭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後一絲氣息,帶著滿腹的擔憂和內疚看著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終遭社會和家庭的唾棄,在無聲無息中死去。

(1)變形記卡夫卡是科幻小說嗎擴展閱讀

《變形記》主要人物介紹:

1、格里高爾·薩姆沙

《變形記》中的主人公,在父親破產後,拚命地工作,使他的家庭,他的父親、母親和他特別喜歡的妹妹葛蕾特重新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他由普通的伙計變成了成功的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長子,父母誇獎他,妹妹愛戴他。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小說中的格里高爾只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它實際上是沒有所指的,沒有對他的外貌描寫,沒有對他的性格描繪,甚至在小說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在小說中一直活動的其實只是這只大甲蟲,具有蟲性、仍具人的思維、仍能聽懂別人話的大甲蟲,想爬出去看看母親時,父親看著他的樣子,竟然氣壞了,將一個個蘋果無情地擲向了格里高爾。

一隻蘋果「打中了他的背並且還陷了進去」,從此以後腐爛的蘋果就和格里高爾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一直到他生命的結束。

2、葛蕾特

葛蕾特是格里高爾的妹妹,17歲,她的生活里只有穿漂亮的衣服,睡睡懶覺,在家幫著做做家務,有時出去參加一些話費不大的娛樂。

她喜歡音樂,而且小提琴拉得特別好。她的夢想是到音樂學院學習。格里高爾受重傷後,葛蕾特找了一份售貨員工作,晚上還要學速記和法語,將來好找更好的工作。

B. 卡夫卡的《變形記》和《蛻變》是一本書么

是。
《蛻變》(
Metamorphosis
)與《變形記》是同一本書,只是翻譯不同,所以名字不同。

C. 卡夫卡的《變形記》屬不屬於短篇小說

應該屬於 中短篇小說!!!應為在一些短篇、中篇的集子裡面都有收錄。這篇小說應該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品之一了!希望給您帶來方便

D. 卡夫卡的《變形記》的內容

卡夫卡與《變形記》
作者:未知
我用了兩個晚上完整的看完了卡夫卡所寫的《變形記》,我怕再晚點看完真的會瘋掉的。故事寫的有點太過分了。開始還不怎麼覺得,只是在看完一半的故事後,一覺醒來真的感到空前的恐怖。不行,得馬上看完。但白天卻無法專心的看下去了。只好在下一個晚上再與卡夫卡和薩姆沙相會了。這下好了。終於看完了,心裡的石頭才稍稍落地。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選自北京燕山出版社中篇小說集《變形記》中第86頁)這便是故事的開篇,我本以為是科幻小說,誰知道不是。卡夫卡用一種介呼於身臨其境的獨白,平靜的表敘著這個極盡荒誕的故事。但在他的筆下,不會有荒誕,有的只是真實,讓人感覺恐慌的真實。一種新的寫法的誕生,讓後世不少人為之驚詫,「原來文學也可以這么寫!」。又一位大師就這樣橫空出世了。記得美國作家奧登說過:就作家與其處的時代的關系而論,當代能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提並論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有人曾經說過,真正接近完美的文章是作者的自己所寫的自身的傳記和內心的獨白。因為真實才能感動。如盧梭的《懺悔錄》和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都應該算是上面的兩類。這樣的文字的真情實感,完全將作者一顆滾燙熱情的心躍然於紙上。無情的對自己的剖析,赤裸的不計後果的灑揮。讀這樣的文章,如同跳脫浩瀚的喧囂浮世與神靈的代表在用心語溝通。
卡夫卡應該也在其中。據說要不是他的好友布洛德將他的手稿勸誘收藏,可能整個世界都會與之擦肩而過。他一直固執的認為寫作是自己的發泄,是「我的人生弱點的見證材料」(選自《卡夫卡談話錄》)。事實也的確如此。正是由於卡夫卡對現實的真實細膩的體會,加之孤獨感和恐懼感的燃燒,使得文字有如此的象徵力。

「格里高爾的眼睛接著又朝窗口望去,天空很陰暗——可以聽到雨打點打在窗檻上的聲音——他的心情也變的很憂郁了。」
「這時候天更亮了,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街對面一幢長得沒有盡頭的深灰色的建築——這是一所醫院——上面惹眼地開著一排排呆板的窗子;雨還在下,不過已成為一滴滴看得清的大顆粒了。」(以上均節選自《變形記》)。

上面的兩段都是對窗外景物的描寫,卡夫卡在輕易之間便把氣氛渲染的如此濃重。為主旋律的敘述又增加的完整的節拍。彷彿各個方面的特徵都是為了主題的烘托,而主題又毫無痕跡的呈現出各個方面的特徵。這種完美統一的連貫,使得文章讓人覺得如此的酣暢淋漓,故事好象就在自己的身邊發生,讓人慾罷不能。
在記錄卡夫卡言行的《卡夫卡談話錄》中,作者雅諾施曾經和卡夫卡探討過這樣一個關於《變形記》問題。雅諾施問:小說(指《變形記》)的主人公叫薩姆沙,這聽起來像隱喻卡夫卡,兩個名字都有五個字母薩姆沙中的S的位置與卡夫卡中的K的位置相同,字母A的位置也一樣(註:薩姆沙德文Samsa,卡夫卡德文為Kafka)。
而卡夫卡卻申解道:並不是暗記。薩姆沙不完全是卡夫卡。《變形記》不只是自白,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披露。
事實真的像卡夫卡所說么?我大膽的認為不完全是,這很可能是卡夫卡對自己的現狀的控訴和吶喊。對於一個把文學當做研究生活、思考人生的表白手段的人,文字必然會從他的心底發出。要了解這些我們應當能了解《變形記》是在什麼環境下完成的。卡夫卡生在猶太人的家庭,在卡夫卡下面還有三個妹妹。本來是對文學和藝術很是熱忠的他,卻不得不依照父親的想法去學習法律。很多時候父母的教育給卡夫卡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使得卡夫卡覺得「虛弱、缺乏自信心、負罪感」(選自《卡夫卡日記》)。父母的觀點有很多都與卡夫卡是相背。《變形記》是在1912年十一月到十二月之間寫成的,當時的卡夫卡已經29歲了。他父母的觀點很像中國式的「中庸之道」,希望卡夫卡「結婚、建立一個家庭,接受來到世上的所有孩子,在這個不保險的世界上撫養他們,甚至帶領他們走一陣,夫妻雙方互相忠誠、互相幫助、生兒育女恰如其分……」(選自《卡夫卡日記》)。但這對於卡夫卡來說,太難了。也許每個優秀的作家的個性都有違反常規的某個方面,卡夫卡認為像上面那樣的生活是不可思議的。一方面父母希望卡夫卡早日成家,而另一方面卻限制他的交友(限制卡夫卡結交一些文學上的朋友,從《卡夫卡日記》中可以看到)。為了讓卡夫卡早日成家,父母又多方讓女人與之接觸。卡夫卡為了個緩解這種緊張壓力,在這些女人中隨便挑選了一個叫菲莉斯的。他喜歡菲莉斯么?我想應該是不喜歡的。這從他三次訂婚後又三次解除婚約應該能看出來(這是我的推測)。在家裡的落寞與積壓,和父母的爭執,使得卡夫卡變的如此的孤立(當然這都是卡夫卡自己的心理認知),他(卡夫卡)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現在,我在自己家裡,在那些最親近的,最充滿愛撫的人們中間,比一個陌生人還要陌生。難道《變形記》不是卡夫卡在家中的真實的處境么?是一種卡夫卡發變形,心靈的變形。但這種變形何嘗不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呢。
正如上面所說的,《變形記》很像是卡夫卡對自己現實的傳記和內心的獨白。是披露的傳記,還是完完全全的內心的獨白,真的已經不是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能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視覺思維感受。在近乎極至的想像與天馬行空的真實。

「可是格里高爾才說頭幾個字,秘書主任就已經在踉蹌倒退,只是張著嘴唇,側過顫抖的肩膀直勾勾地瞪著他。格里高爾說話時,他片刻也沒有站定,卻偷偷地向門口踅去,眼睛始終盯緊了格里高爾,只是每次只移動一寸,彷彿存在某項不準離開房間的禁令一般,好不容易退入了前廳,他最後一步跨出起坐室時動作好猛,真像是他的腳跟剛給火燒著了。他一到前廳就伸出右手向樓梯跑去,好似那邊有什麼神秘的救星在等他。」
「他特別喜歡倒掛在天花板上,這比躺在地板上強多了,呼吸起來也輕松多了,而且身體也可以輕輕地晃來晃去;倒懸的滋味使他樂爾忘形,他忘乎所以地鬆了腿,直挺挺地掉在地板上。」
「他被自我譴責和憂慮折磨著,就在牆壁、傢具和天花板上到處亂爬起來,最後,在絕望中,他覺得整個房間竟在他四周旋轉,就掉了下來,跌落在大桌子子的正中央。」
「顯然,最近他太熱衷於爬天花板這一新的消遣,對家裡別的房間里的情形就不像以前那樣感興趣了。他真的應該預想到某中新的變化才行。」(以上均節選自《變形記》)

第一段是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後,用盡全力打開門。他的身體(格里高爾甲蟲的身體)第一次呈現在秘書面前,秘書的反應情況。這就卡夫卡的機智,他沒有寫一個情態動詞,如恐怖、驚慌、害怕、緊張等等。他只是通過近似於電影拍攝的手法,抓拍了秘書的每個細節,比如眼神、動作,加之幾個恰當的比喻。卻將這極盡精彩的、另人窒息的場景完美的再現。如同陳年的美酒,要通過自己的品嘗才有味道。
後面的三段,都是寫格里高爾在適應爬行(甲蟲的爬行)這種行動方式。三段描寫各有特色,加上恰當的心理描寫,將一個由人變化的甲蟲爬行經歷,由不會到會的喜悅,逐步的完整。還是描寫,朴實的描寫。在寫格里高爾爬行時,他(卡夫卡)並沒有攜帶自己的感性色彩,只是描寫。彷彿在平靜的描寫一個人行走的過程,只是這個人現在變成了一個甲蟲。
卡夫卡就是這樣,在開始的不可思議後,卻極近的細膩、平實。他的極端使人亢奮,如同一把鋒利的寶劍,一步步的刺進人的胸膛,並且在胸膛中安靜的攪拌著。虛幻和現實之間彷彿已經不存在什麼隔閡,只要一伸腳,就可以由天堂直接跳到地獄,不需要任何過度。正如余華所說:偉大的作家的內心沒有任何邊界,或者說沒有生死之間之隔,也沒有美醜和善惡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處。
真正的寫者是用心來觀看世界的,並用心來消化世界的,還要用心來表達世界。什麼是作家?社會上沒有專門培養作家的機構。作家的本質只是世界恰好將其置身於觀察者的角色,使得不自覺的開始記錄起身邊的一切。但這種記錄不是平白的,而是經過的過濾、洗滌的,將善、惡、生、死或一切的一切按照人的標准再次培養、再次刷新。在這之中,卡夫卡應該算是高手中的高手。就其《變行記》而言,就不太可能一次將其讀完,更別奢望要讀懂了。
有人說卡夫卡的文章不只有一個結尾,也許是沒有結尾。
最後引用卡夫卡的一句話:——「在巴爾扎克的手杖柄上寫著:我在粉碎一切障礙。
在我的手杖柄上寫著:一切障礙都在粉碎我。」
(我前些日子遇到一位油畫家,他對我說:畫家最大的悲哀就是拿著自己的畫給別人講,講畫的內容、畫的慾念、畫的意境。有些東西是要自己有心靈過濾的。由此我想到我寫的上面的文章。也許這只是我心中的卡夫卡的《變形記》,或者說也許這只是我的一相情願。還是自己用手和腦再一次翻開《變形記》吧。可能還有沒有讀到的地方。)

E. 1、為什麼卡夫卡的《變形記》是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

現代主義文學,大體是起自1900年前後,到1950年左右,半個世紀的時間,它的起因是資本世界的繁榮對人心和人性的沖擊、兩次世界大戰對整個人們的傳統價值觀的崩潰等等,讓人們重新審視整個世界和價值意識,當然從一部分有識之士、比如作家的作品開始,我們把這種文學形式稱之為現代主義文學,當然先驅就是卡夫卡。

F. 在書店裡卡夫卡的變形記屬於哪一類小說

嘲諷類,嘲諷了社會的黑暗和人心的險惡,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G. 卡夫卡的《變形記》屬於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嗎

還不太算是,但是對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影響很大,使他獲得很大啟發,寫出了《百年孤獨》,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H. 卡夫卡與《變形記》簡介

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在西方現代文學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語文壇上幾乎鮮為人知,但死後卻引起了世人廣泛的注意,成為美學上、哲學上、宗教和社會觀念上激烈爭論的焦點,被譽為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論年齡和創作年代,卡夫卡屬於表現主義派一代,但他並沒有認同於表現主義。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語文學的孤島上,對歌德、克萊斯特、福樓拜、陽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馬斯?曼等名家的作品懷有濃厚的興趣。在特殊的文學氛圍里,卡夫卡不斷吸收,不斷融化,形成了獨特的「卡夫卡風格」。他作品中別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東西就是那深深地蘊含於簡單平淡的語言之中的、多層次交織的藝術結構。他的一生、他的環境和他的文學偏愛全都網織進那「永恆的謎」里。他幾乎用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觀察自我,在懷疑自身的價值,因此他的現實觀和藝術現顯得更加復雜,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測。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誕生地,他在這里幾乎度過了一生。到了生命最後的日子,他移居到柏林,試圖擺脫不再是卡夫卡的布拉格。不管怎樣,跟他的同胞里爾克和韋爾弗相比,卡夫卡與布拉格保持著更長時間和更密切的聯系。在這個融匯著捷克、德意志、奧地利和猶太文化的布拉格,卡夫卡發現了他終身無法脫身的迷宮,永遠也無法擺脫的命運。

《變形記》

一本打開之後即會受到教育的好書
一個小人物,一個偶在的個體生命,其命運就是如此地充滿了偶然性、荒謬性,其人生悲劇就是如此地不可預料、不可逃避,更談不到積極地給以預防。

20世紀世界10部影響深遠的小說之一
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

卡夫卡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開山祖師,《變形記》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果你想了解現代主義文學,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反復閱讀《變形記》開始。
在本書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職員格里高爾·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藉以揭示人與人之間--包括倫常之間--表面上親親熱熱,內心裡卻極為孤獨和陌生的實質,生動而深刻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在荒誕的、不合邏輯的世界裡描繪"人類生活的一切活動及其逼真的細節",這正是著名小說家卡夫卡的天賦之所在。

閱讀《變形記》,有一種思維的樂趣,有一種睿智的感覺,思想上的所得顯然多於心靈的收獲,能從那極度的變形與誇張里體會到生命的悸動與沖突。本書比較完整地代表了卡夫卡的思想深度與創造特點,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

卡夫卡的《變形記》把我們帶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實,那另一世界原本屬於我們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試圖用另一套敘述方式與技巧來展示我們人性內部的黑暗王國。因為我們平時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見之下,才會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異和難以理解。
--青年作家 郗曉波

在描寫人被物化的作品中,奧地利著名的"現代藝術的探險者"卡夫卡1912年完成的中篇小說《變形記》,是西方現代派文學中描寫人被異化的傑作。
--知名教授 劉建軍

西方文壇推崇"卡夫卡是本世紀最佳作家之一",並說"如果要舉出一個作家,他與我們時代的關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系,那麼,卡夫卡是首先會想到的名字"。盡管這些贊詞未免有過甚其詞之嫌,但以《變形記》為代表的卡夫卡的作品,的確對西方現代派文學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以至形成了一門專門研究和討論其作品的"卡夫卡學"。
--《影響歷史進程的一百本書》

如果你讀書是為了找樂趕時髦,卡夫卡的《變形記》絕對不適合你,不適合你美酒加咖啡的浪漫。書中荒誕的痛苦,會將你剛剛舉起的酒杯輕易擊碎。如果你不是一個盲目的樂觀主義者,此書可謂精彩至極,可反復閱讀、細細品味。
--《卡夫卡傳》

陌生的卡夫卡

什麼是好小說

I. 卡夫卡的變形記是屬於什麼時期的外國文學作品 是屬於外國古代文學至18世紀的文學嗎

變形計創作於1912年,發表於1915年

J. 卡夫卡的變形記是什麼體裁的小說

卡夫卡的作品很多,《變形記》只是其中之一,他重要的代表作了。
作品寫小職員格里戈爾清晨醒來突然變成一隻甲蟲及死去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在那個金錢世界裡,人性被無情地異化,命運的多舛與無奈,人與人關系的冷漠。作品展現的是一個獨特的世界,理性、現實與荒誕,交織一起,他創造了一個象徵的世界,來表現被異化的人的困境。
從這篇作品可以看出,卡夫卡認識到了現實生活的荒謬,而對未來既無力獲取又毫無信心,所以,有人說他是具有「病態才華」的文學家,也許不無道理。
在文學作品中,體裁大致可以分為詩歌、小說、戲劇、散文、電影文學和說唱文學等。 《變形記》體裁為小說。

熱點內容
穿越仙俠邪惡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1-02 23:15:34 瀏覽:878
科幻小說內容在現實 發布:2024-11-02 21:50:27 瀏覽:827
科幻小說中的城市 發布:2024-11-02 21:24:04 瀏覽:207
現代言情魂穿現代小說 發布:2024-11-02 20:35:42 瀏覽:498
沉迷小說全文校園文 發布:2024-11-02 20:35:31 瀏覽:913
游戲系統流異界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4-11-02 20:13:49 瀏覽:138
沐暖暖慕霆裊小說免費全文免 發布:2024-11-02 19:56:55 瀏覽:335
皇帝的系統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1-02 19:55:45 瀏覽:365
系統仙俠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1-02 19:43:55 瀏覽:152
主受變身系統小說推薦 發布:2024-11-02 19:18:46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