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疊不算科幻小說
1. 《北京折疊》是一部怎樣的中篇小說
因為《北京折疊》獲得了雨果獎的「中短篇小說獎」而將其納入待閱讀書單。閱讀總體感受:小說很簡短,大概兩個小時可以讀完。下面僅從個人的角度,談談對這部作品的認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就主題而言,《北京折疊》反映的是很傳統的主題,聚焦不同的社會階層;雖然主題傳統,但作品對生活的觀察卻是細致入微的。作品最大的亮點在於將社會分成了不同的空間,採用了折疊這個比喻來形容不同階層之間的可能性流動。布局的精巧在於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均代表了某個階層的某類人群。某種程度上,《北京折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達到了文學作品包羅萬象的社會功能。
再談談郝景芳對跨越社會階層的態度,從文章主要內容來看,她的態度相對悲觀,例如:老刀回到第一空間後,正看到瀾瀾和阿貝為了生活和包租婆爭吵,在老刀的心裡,瀾瀾與阿貝的形象與安安靜靜整理裙擺的依言形成再次對比。最後,老刀把希望寄託在了自己從垃圾堆抱回的小女孩糖糖身上,他希望有一天,糖糖會長成依言那樣有人疼愛的淑女。總體來看,老刀的價值觀明顯受到了第一空間的影響,而讀者無法判斷也無需判斷,他的觀念究竟是對是錯。畢竟,每個人都自己的選擇,也都需為個人選擇承擔必要的風險。
最後,從作品結構來看,《北京折疊》的結構是很嚴謹的。選取一處加以證明:文章結尾反映老刀的價值觀已發生動搖,這與文章開篇形成呼應,畢竟作品開篇已經很直截了當地預見了老刀的結局:
人穿越不同空間後,回到原空間時必將承受巨大痛苦。
以上看法,一人之言,不成體系,僅供參考。原創,禁止~
2. 高考後想看科幻小說,除了《三體》《無人駕駛帝國》《北京折疊》還有什麼書推薦
劉慈欣
《球狀閃電》,《流浪地球》
儒勒·凡爾納
海洋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村上春樹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盡頭的餐館》,《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見,多謝你們的金魚》,《基本上無害》。
萊姆
《完美的真空》(短篇科幻小說集)
阿西莫夫《日暮》等
3. 求《北京折疊》這部科幻小說下載
這是精校完整版的,北京折疊是中篇小說,只有21000字。
4. 獲大獎的《北京折疊》寫了些啥
這個月,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說《北京折疊》獲得了第74屆雨果獎的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雨果獎堪稱是世界科幻界的「諾貝爾文學獎」,分量非常重,這是亞洲人第二次獲獎。前一次獲獎的亞洲作家,是咱中國寫出《三體》的劉慈欣。
《北京折疊》這部小說兩萬多字,很多人可能還沒看過,如果您不打算專門抽時間看,那我就給您快速轉述一下。
小說描繪的是未來某個不確定的時間。那時候,北京已經是超級大城市,一共住了8000萬人口,啥概念呢?現在咱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000多萬,那時候人口差不多是現在的4倍。這么多人怎麼待在一個城裡呢?小說里給的解決方案是「把城市分層」——6環以內的北京城區,變成了三層,像夾心餅干一樣,三層只有一層能露出地面,大家得按48小時為一個大周期,輪流到地面上來。比如說,第一層住了500萬人,都是城市裡的精英階層。他們從早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露出地面24小時。第二層住了2500萬人,基本是公司白領什麼的中產階級,他們第二天早上6點到當晚10點,能露出地面16個小時。第三層人最多,5000萬人,都是城市底層平民,但他們露出地面的時間最短,只有晚上10點到轉天凌晨6點這8個小時,也就是說,他們幾乎看不見真正的太陽。
那沒露出地面的時候,大家怎麼生活呢?這就和小說名字「北京折疊」有關了——每層空間被翻轉到地下的時候,建築物都會像變形金剛一樣自動折疊,居民都鑽進自家的休眠艙里,被氣體催眠,睡到下一次露出地面為止。這樣算起來,每48小時里,第一層的人要被催眠24小時,第二層的人被催眠32小時,第三層的人最慘,要被催眠整整40個小時。
故事就在這樣的城市裡展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講的是生活在第三層一個叫老刀的垃圾工人。為了賺錢給孩子上學,冒著坐牢的風險,幫第二層的男學生給他在第一層的暗戀對象送情書。為啥送個情書要坐牢呢?因為在那個時候,不同空間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你要是敢隨便跑到另一個空間去,就是犯法。
這三個空間的差距有多大,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刀在第三層算混得不錯的,當個垃圾工,每月賺1萬。但和第二層那位男學生比就差遠了,人家實習期工資就是他的10倍。第三層更不得了,高檔酒席的一個菜就抵得上老刀三四個月工資,普通人的月收入是他的40倍。
通過各種奇遇,老刀揭開了這個折疊城市的最大秘密。原來,那個時候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智能機器時代,機器比人工便宜,生產線一改成機器的,效率蹭蹭往上漲,根本不需要人來幹活。人沒活干,造成大面積失業怎麼辦?兩個辦法:一是把一些低層次手工勞動故意留給人去干。比如那個時候技術上早就實現了垃圾自動化處理,但就是為了讓第三層的人有事干,城市管理者硬是雇了2000萬垃圾工人,讓他們手工分揀整個城市的垃圾。即使這樣,還是不行,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乾脆所有人都催眠、睡覺,徹底減少每個人的生活時間,明白了吧。最終被折疊的不僅僅是城市,還有每個人的生命。
這篇作品在科幻領域里叫反烏托邦式小說,啥叫反烏托邦呢?烏托邦是人類思想意識里最美好的社會,就像世外桃源。反烏托邦小說就是把黑暗悲劇的一面撕開給你看,警醒你、刺痛你,讓你沉思。
這個小說表面上說了很多階層分化的東西,但深層次凸顯了對人類進入機器智能時代的擔憂,當機器真正取代人以後,人類該往何處去呢?
聽完《北京折疊》,不知您有沒有隱隱感覺到一絲焦慮:它彷佛是我們的生活,但又不是,而且誰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真的是。
5.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和北京折疊這兩部小說是多會出的
你好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在08年出版的一部描繪人類逃離地球的科幻小說 《北京折疊》是郝景芳在12年所著一部科幻小說 兩部小說都值得一讀
6. 求北京折疊txt雲盤……科幻小說
這是精校完整版的,這是部中篇小說,只有21000字。
7. 求小說《北京折疊》
8. 初中、高中畢業的假期想看《三體》、《無人駕駛帝國》、《北京折疊》這樣的良心科幻小說怎麼樣
想看就看唄,為什麼還要問呢?先看《三體》。每個人都應該看一看。
看完這部小說,你會感到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有一些情節是在電影里沒有見過的,而且電影也表現不出來。比如二向箔,降維打擊……
9. 有人看過《北京折疊》么
我看過了,比較平淡。
獲獎原因:首先是翻譯劉宇昆水平高,之前獲獎的《三體》也是他翻的,而《黑暗森林》是別人翻的,質量實在是不敢恭維,導致沒有繼續獲獎。具體怎樣,我也沒看過,不做評論。其次是老外的欣賞水平,你只要是黑中國,講一些文革呀,階級矛盾呀,他們就愛看,《三體》和《北京折疊》就是涉及到這些,所以。。。你懂得。這個說法倒是很有道理的樣子。
說到腦洞,《北京折疊》說實話,腦洞一般,不夠大,還不如知乎腦洞話題里的多數小文章,更不用說神作《三體》三部曲了。而且之前2012年有過類似的電影《逆世界》,看過的同學都有感觸,所以。。沒什麼新鮮感。
10. 請問有哪些時代感、科技感比較強的科幻小說(比如《三體》《北京折疊》《無人駕駛帝國》)推薦
青年作家王落落的《地球無應答》 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的作品集《流浪地球》 韓松的《未來的109種可能》
國外的有:
雨果獎獲獎作品合集《十二個明天》 《神經漫遊者》 《2001:太空漫遊》 《人類滅絕》
《愛因斯坦赤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