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科幻小說
① 科幻小說的題目
你到底要問什麼?要大家給你這小說起名字?這好像不是科幻小說吧,這樣的科幻小說,不是玷污了科幻這個名字?
②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即: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三、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中國作家的最好讀劉慈欣,王晉康或星河的比較好.
③ 有哪些國內的科幻小說讓你眼前一亮為什麼
《重生之超級戰艦》這個長篇科幻,可謂體系宏大,文明等級森嚴,作品的主人公蕭宇,從一個輕浮的青年,經歷重重磨難,從地球出發,在宇宙中不斷忍受孤獨煎熬和萬般磨難,前進路上,一邊研究宇宙和文明認知,不斷研發和提升科技實力,摸索宇宙的真相,一邊如西遊記中打怪探險一樣,不斷遭遇偶然,其實是早已有人設計的諸多歷險考驗,直到最後修成正果。
④ 求一個短篇科幻小說名字和作者,好像是日本的。一對夫妻從鏡子里抓住了一個惡魔,然後每天晚上虐待惡魔。
呵呵,看你說的這個,不妨看看《地獄公寓》和你說的很類似,推薦必屬精品
⑤ 如何評價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鏡子》
大劉小說中為數不多的軟一點兒的科幻。我讀完後最多的不是對技術的思考,而是人的浪漫,深深感動。宇宙沒有一次完整的感覺,而我卻有,這讓我回想起了一些陽光閃耀的日子。
⑥ 劉慈欣的《鏡子》主要內容是什麼,反映了什麼主題
1、主要內容:鏡子主要是說主人公發明了一種超弦計算機,運算能力強大到可以模擬出不同宇宙創生及其以後的所有事情,不巧的是正好主人公模擬出了我們所在的宇宙的模型,利用該模型計算機可以看到人世間任何事情的過去與未來。
但是最終卻會導致世界完全透明,任何人的任何行為都可以被任何人知道,這樣的話,聞名最終的結局必然是死亡,於是主人公最後放棄了公布該技術。但他同時也計算出,人類最終還是發明了該技術,並導致人類社會的最終消亡。
2、主題:機械式完全透明的社會形態是不可能存在的,至少在人類世界是無法存在的。另外在邏輯上來說,這種技術所需的計算能力是無限的,而具有這樣能力的計算機怎麼看也都是有物質總量的,所以不可能計算出無限的數據,所以計算機的預言未來的能力會有一個限制。
(6)鏡子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劉慈欣,新生代科幻小說代表作家,寫作以「硬」著稱,卻有著柔軟的內核。深厚的人文關懷使其作品氣質獨樹一幟,是中國科幻寫作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自1999年起數次獲得中國科幻文學創作較高獎「銀河獎」,是中國蟬聯九屆此獎的作家。
2015年,他憑借《三體》榮獲第73屆雨果獎長篇故事獎,成為首位斬獲世界科幻文壇較高獎的亞洲人。同年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較高成就獎,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勛章。代表作有《三體》等。
最早科幻小說
中國最早的原創科幻小說是1904年發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說》,作者筆名「荒江釣叟」。中國最早的純文學刊物《小說林》的創辦人徐念慈不僅翻譯國外科幻小說,本人還創作有科幻小說《新法螺先生譚》。著名作家老舍也創作過一本名為《貓城記》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說。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科幻文學仍然以欣欣向榮的姿態發展。這一時期的文學體裁更接近科普小說,大多是向低年齡段讀者普及科學知識和預構社會主義國家的美好未來。
在主題上比較接近於同時期的蘇聯「社會主義文學」風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國大陸的科幻文學的發展陷入停滯。
⑦ 比較科幻的小說
lz喜歡《機動風暴》,不知該作者的《武裝風暴》對不對你的口味?
我最近在看《間客》,這是貓膩的新書。
還有就是要推薦一下方想的了,《師士傳說》挺有意思的。《卡徒》也很有創新,不過結尾有種大便乾燥的感覺。。。
《無限恐怖》挺好,是偏向科幻電影一類的。
《超越輪回》算是比較傳統的yy文了。
還有的話,就是《小兵傳奇》了,呵呵。。
⑧ 有沒有比三體好看的科幻小說
劉慈欣所有的作品,阿西莫夫系列,江波系列……腦洞都沒有《雙宇》大,已深陷不可自拔……
個人感覺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雙宇》這部科幻小說很有爭議,很多人把它歸為玄幻小說類,其實,《雙宇》不但是科幻小說,而且科學內核非常硬,沒錯,它是一部硬核科幻小說。
不過嘛,《雙宇》的硬和一般人能夠理解的硬是兩個概念,如果你用普通科幻小說的標准去評價,你不會得出這個結論。
這里就不得不說明一下了,或許龍齒刀在寫《雙宇》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一定要寫一部不同於所有科幻小說的科幻小說。可要做到這點談何容易,科幻小說從西方發源到全面開花,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基本已經形成了固化思維,想要打破這種固化思維太難了。
也許,這就是超越時代局限性的後果,每個時代必然有它的局限性,正因為《雙宇》的科學內核太超前了,以至於作者都說,這個世界上能看懂《雙宇》的人,不超過十個,而其中的七個可能還是瘋子。
《雙宇》的科學內核超越了這個時代,因此很多人根本看不懂,能看下去的基本都是在讀故事,而那些想從故事裡體驗科幻內核的人,就開始貶低《雙宇》,說什麼腦洞還行但屬於不入流的科幻小說,又或者說什麼沒有科學內涵,場面不夠鴻大。在我看來,這些評價直觀但不客觀,片面卻不全面,當一個人完全沒有讀懂一部作品的時候,他能說出這些話純屬正常。
既然要打破定式模式,《雙宇》除了情節元素和科學內核另闢蹊徑外,在故事構架上也別出心裁,《雙宇》沒有主角,每一部的主角都在換,看似完全不搭調的故事,卻是作者的有意為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傳統小說的既定模式,用很多人的故事講一個故事,這種寫法非常新穎顛覆。
當然,只要是顛覆的東西一定會被吐槽,這是人類社會的固有規律,打破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尚且不易,打破他的習慣更加困難,以至於作者在書中說了這樣一句話:「言下之意,雙宇在這個時代可能沒有真正的讀者,但我還是堅持把它寫了下來,就算是為4000年後你們的後代而寫。雖然時間漫長,不過和宇宙比起來,這就是個眨眼的功夫,無所謂了。」
我不清楚這句話是一種預測還是作者的無奈,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作者從一開始就把《雙宇》定義為科幻小說,但這部科幻小說屬於未來的人。這個初衷就讓人震撼,我覺得也是一種另類吧。
綜上所述,《雙宇》是一部具有開拓性的偉大的作品,它超越的不是經典小說,而是整個時代,你品,你細品。
⑨ 好看的科幻類小說
這是劉慈欣的至今為止的小說,中國科幻的巔峰。
【目錄】
長篇科幻小說——
[01]《中國2185》
[02]《超新星紀元》(實體書版)
[03]《超新星紀元》(完全版)
[04]《魔鬼積木》
[05]《球狀閃電》
[06]《三體》
[07]《三體Ⅱ黑暗森林》
[08]《三體Ⅲ死神永生》
中短篇科幻小說——
[01]《鯨歌》
[02]《微觀盡頭》
[03]《坍縮》
[04]《帶上她的眼晴》
[05]《地火》
[06]《流浪地球》
[07]《鄉村教師》
[08]《微紀元》
[09]《纖維》
[10]《命運》
[11]《全頻帶阻塞干擾》(俄羅斯版)
[12]《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
[13]《信使》
[14]《混沌蝴蝶》
[15]《西洋》
[16]《中國太陽》
[17]《夢之海》
[18]《朝聞道》
[19]《天使時代》
[20]《吞食者》
[21]《詩雲》
[22]《光榮與夢想》
[23]《地球大炮》
[24]《思想者》
[25]《圓圓的肥皂泡》
[26]《白堊紀往事》
[27]《鏡子》
[28]《贍養上帝》
[29]《歡樂頌》
[30]《贍養人類》
[31]《山》
[32]《海水高山》
[33]《2018年4月1日》
[34]《人生》
[35]《太原之戀》
[36]《時間移民》
其它小說——
[01]《燒火工》
科幻評論——
[01]《混沌中的科幻》
[02]《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
[03]《築起我們的金字塔》
[04]《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05]《談〈珊瑚島上的死光〉》
[06]《天國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
[07]《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08]《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09]《掐頭去尾看本屆雨果獎》
[10]《〈東京聖戰〉和〈冷酷的方程式〉》
[11]《我們是科幻迷》
[12]《快樂的科幻》
[13]《科幻與幻想的對決》
[14]《三維的韓松》
[15]《我們需要的科幻——〈黑太陽〉書評》
[16]《〈超新星紀元〉後記》
[17]《第一代科幻迷的回憶——寫在〈超新星紀元〉出版之際》
[18]《被遺忘的佳作》
[19]《峽谷中的旅程——讀王晉康的〈類人〉》
[20]《〈球狀閃電〉後記》
[21]《從雙獎看美國當代科幻》
[22]《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23]《科幻邊界上的諸神復活——〈光明王〉書評》
[24]《小木屋中的星空——〈開闊的前庭〉後記》
[25]《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動〉後記》
[26]《文明的返祖——〈最後的城堡〉評論》
[27]《科學的淡出——〈賭一把〉評論》
[28]《機器的征途和人的復活——〈悲劇之歌〉評論》
[29]《納須禰於芥子——從〈死鳥〉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敘事》
[30]《道德的迷霧和生存的真相——〈狩獵月亮〉評論》
[31]《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評論》
[32]《君子報仇,萬年不晚——〈斗篷與棍棒〉評論》
[33]《澤拉茲尼的輪回——〈獨角獸棋局〉評論》
[34]《你會愛上吸塵器嗎?——〈血孩子〉評論》、
[35]《生態女性主義、蓋婭和人格放大——〈永久凍土〉評論》
[36]《為〈科學文化〉雜志所寫的常見科幻電影介紹》
[37]《寫在〈三體〉第二部完成之際》
[38]《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說年度選集前言》
[39]《當科普的科幻嘗起來是文學的》
[40]《西風百年——淺論外國科幻對中國科幻文學的影響》
[41]《傳統文學要素在科幻小說中的變化(節選)》
[42]《超越自戀:科幻給文學的機會》
[43]《重返伊甸園——科幻創作十年回顧》
[44]《〈流浪地球〉:尋找家園之旅》
[45]《中國科幻劃時代的理論建構——〈科幻文學論綱〉》
[46]《〈水晶的天空〉序》
散文隨筆——
[01]《電子詩人》
[02]《文明的反向擴張》
[03]《遠航!遠航!》
[04]《宇宙隨想》
[05]《當前航天技術與科幻預測的對比》
[06]《技術奇點二題》
[07]《AI種族的史前時代》
訪談錄——
[01]《小π訪談》
[02]《開辟想像天地的人們:初識劉慈欣》
[03]《〈科幻世界〉訪談》
[04]《回答〈小作家〉雜志的采訪》
[05]《起點FANS見面會實錄》
[06]《〈科幻大王〉特約采訪》
[07]《〈成都日報〉訪談:劉慈欣 握住現實的科幻狂人
[08]《〈三聯生活周刊〉關於目前科幻狀況的的采訪
[09]《為什麼人類還值得拯救?——劉慈欣與江曉原對話錄》
[10]《道德的盡頭是科幻的開始——〈南方都市報〉訪談》
[11]《本土科幻任重道遠——〈沈陽晚報〉訪談》
[12]《網路貼吧見面會實錄(整理版)》
[13]《科幻拷問道德——〈北京青年報〉訪談》
[14]《中國科幻文學的「異類」——〈新京報〉訪談》
[15]《中國科幻文學需要大師——〈山西晚報〉訪談》
[16]《北京理工大學3月29日大劉見面會問答全紀錄》
[17]《如果·劉慈欣》
[18]《〈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於科幻的采訪》
[19]《歡迎進入「三體紀元」——〈南方都市報〉訪談》
[20]《我們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路——〈文學報〉訪談》
[21]《影像時代,科幻文學在衰落——〈東莞時報〉訪談》
[22]《大劉成都簽售活動微博速記》
[23]《〈三體〉讀者見面會大致情況》
[24]《〈新京報〉劉慈欣、韓松同題問答》
[25]《給力中國科幻——〈現代快報·博客周刊〉訪談》
[26]《〈看天下Vista〉:劉慈欣讓中國科幻進入「三體紀元」》
[27]《〈中國青年報〉:一邊柴米油鹽 一邊星光燦爛》
[28]《讀者的認可是惟一的希望——〈都市消費晨報〉訪談》
[29]《夢想的力量——〈中國日報〉專訪》
[30]《我知道,意外隨時可能出現——〈城市畫報〉訪談》
[31].《精英化只會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訪談》
[32]《宇宙的鐵幕——〈晨報周刊〉訪談》
[33]《對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學的動力——〈文藝報〉訪談》
[34]《〈城市畫報〉劉慈欣、韓松訪談》
[35]《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手——〈南方周末〉專訪》
[36]《只有科幻能對人性「嚴刑逼供」——〈華商報〉江曉原、劉慈欣問答》
[37]《讓我們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訪談》
[38]《〈東方早報〉:劉慈欣談科幻世界與人類命運》
[39]《科幻,百歲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訪談》
[40]《我對用科幻隱喻反映現實不感興趣——搜狐讀書頻道訪談》
[41]《宇宙比道德更寬泛——〈經濟觀察報〉訪談》
[42]《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劉慈欣7月22日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實錄》
[43]《老外看中國科幻,好比我們看外國人寫武俠——〈南方周末·讀書周刊〉訪談》
[44]《世界上有兩個我——〈錢江晚報〉訪談》
[45]《中國原創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報〉訪談》
[46]《〈三體〉並不適合拍電影——〈大都會科幻評論〉訪談》
[47]《科幻故事 一生講不完——香港〈文匯報〉訪談》
[48]《專職寫科幻沒安全感——〈華西都市報〉訪談》
[49]《劉慈欣:月亮與六便士》
[50]《〈三體〉不是里程碑——〈科學時報〉訪談》
⑩ 請問大家有誰看過這個科幻小說
你很懷舊啊~和我一樣,我也是很喜歡科幻~~不過大多都是找電影資料來看,還有什麼記錄片,只要是科幻偶都喜歡,不過更喜歡那些有根有劇(比較能說服人的)的科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