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對科幻小說的想法

對科幻小說的想法

發布時間: 2021-06-17 03:23:11

1. 科幻小說大家寫啊,突然有個很好的科幻想法,寫了一些(菜鳥水平),有很多地方因為想像力不夠--希望大家來補充

(1)這里要出現一對因為意見分歧而分手的戀人,兩個人最初因為太空之旅的夢想而走在一起,後來又因為(對太空之旅以及地球的結局)意見分歧而分開。老人為這個最初的願望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敗,當他垂垂老矣,已經認命的時候,兩個無聊的財閥在散步時打賭:賭他們看到的第一個將垃圾扔進垃圾桶(或見義勇為)的人,將獲得他們的。。。。於是路過的老人成了被「幸運」砸中的人:獲得一大筆錢,或者實現他一個願望。
(2)老人選擇了實現那個願望,不久,財閥們把他帶到了一艘飛船前,這艘飛船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但如果一開始就進這個冷凍倉的話,就沒什麼可寫的了,建議一開始是可以在飛船自由活動的,這樣可以寫一些沿途所見,以及回憶,還有孤寂的內心。等到真的快掛了的時候再自己進入冷凍倉。
(6)老人最後並沒有知道完全的真相,因為長時間的太空睡眠旅行會讓人產生深度失憶。這里可以用言語暗示讀者這里就是地球,老人可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他並不知道。
(7)老人回到飛船上,收到一封信件,這是飛船的主設計師在設計飛船時寫給他的(當時老人並不知道這位設計師),其中說出了飛船為何轉向的原因:希望他見證地球的最終結局。但是老人已經記不起這位主設計師(他少年時代的戀人),老人最終懷著茫然的心情,在成為廢墟的地球上孤寂的活著。。。。

P.S.整個基調是悲傷的,但不要寫頹廢了,要抓住環保或者反戰的主題~~~

2. 你讀過其他科幻小說嗎你對科學技術與科幻文學的關系有沒有自己思考查一查相關資料寫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你讀過其他科幻小說嗎?你對科學技術與科幻文學的關系有沒有自己思考

3. 大家對於寫一篇科幻小說有什麼好的主意嗎題材什麼的

首先我覺得一個人的毅力應該很重要,決不能三分鍾熱度。有始無終虎頭蛇尾,既然決定就要堅持下去。然後還要培養自己的素材,文學修養,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是很難的。 多讀一些小說,可以參照他們的一些情節,然後自己可以展開一些想像,編出大致情節,先寫好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再慢慢展開想像編情節。列個大綱,人物及故事梗概,發展時的所需情節。如果有原型就更好了,你只需加點人物烘托,點綴一下,再把故事系統化,浪漫化就行了,不過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去寫就更感染人了。我覺得想像是重要的一步。讓自己的頭腦飛出世界之外,沉靜在宇宙之間。幻想一切不可能的事情,一些帶感情色彩的片段,把這些全部連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多觀察多聯想為主。堅持一天寫一個奇幻的情節。 回答人的補充 附網路《如何寫小說》:如何寫小說(新版)
①.寫小說必須先明確幾點:
1.你對寫小說有真正意義上的喜好,不是突然心血來潮,不然寫了幾千字就寫不動了.
2.你認為你寫的小說會有人喜歡,不然寫出來沒人看就尷尬了.辦法:將你小說主要情節公布出來看大家反應.
好了主觀客觀都齊全了.
②.寫小說前的准備:
1.准備好一個故事的基本框架.我覺得每一個作家都是一個造物主,他通過文字來創造了一個世界,這和創造出來的世界就是框架.有些題材的作品可以免去這個框架,例如社會題材.因為他的框架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而有些則不行.例如現在最火的<星辰變>,他屬於玄幻類型,必須重造.當然你也可以用別人已經造好的框架,但沒什麼新意了.
2.有框架了還要有人物,而人物設定就是一篇小說的精華所在.世界上60多億人,沒一個人是一樣的,就算是雙胞胎他們個性也會不同.小說中人物繁多,要把每個人的個性都寫出來的確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小說中不適合用說明性的語言(他很笨\他很聰明,就是說明性語言)來描述一個人的性格,通常都是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動作來突顯人物的性格.<紅樓夢>就是這方面的佼佼這,在<紅樓夢>你可以通過一句話來了解是誰出場了,他就是怎麼牛.我有一個還不錯的辦法,將人物的名字和他的性格寫在卡片上在貼在電腦顯眼處,例如 甲 性格熱情奔放 但有粗心的毛病.乙 性格冷若冰霜 但從不出錯.
在寫作時只要將他的性格用動作\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了.人物這方面真的很麻煩.
3.萬事具備只欠情節了,好的情節可以引人入勝,爛的情節只會使人按ALT+F4.情節請自己想,這方面我不做多說,對情節把握不準的也可以問我.
③開始寫.拿出你的鋼筆\圓珠筆(毛筆也行)\鍵盤出來,寫吧.不過寫之前一定要准備好框架.JK 羅琳花了7年時間來准備<哈利波特>的框架和情節,你准備花多久?
④寫小說幾大忌諱:
1.忌第一人稱,也就是"我"來寫.這樣一般都寫不出什麼好文章.一般多用第3人稱,就是"你\我\他"來寫,這樣的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就象看電影一樣.
2.忌無敵.當主角無敵了,這小說就沒什麼可看的了.
3.忌大量淫穢色情內容,當大量淫穢色情充斥著全文,也許會給你帶來沖動,但這就失去小說的意義了.不信可以去看<異能高手在校園>開始覺得還可以,後來就沒意思了.
各位也可以參考上面的12忌.但有些我覺得已經不是忌諱了.
(舊版)作家十二忌:
作家十二忌一,忌跟風「不要修真受歡迎就寫修真,三國好看就寫三國。」
二,忌『我』「這就不多說了,對於所有的寫手來說,用第一人稱寫作是大忌」
三,忌流水帳「文章太過簡陋,文中必須多多出現對話,環境的描寫與人物性格的描述」
四,不能抄襲「至少要抄得讀者看不出是抄的,有的人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抄尋秦記的劇情」
五,忌文章太短「不要用騙點擊率的方式寫書,一章至少要有四、五千字」
六,忌太哆嗦「拖戲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有技巧,不能無限地拖長。要盡力交代一些有用的東西與伏筆,在一些文字上加長文章的長度,但如困技巧不夠不要強行。文章太短不行,太長也不行。要長短適中。」
,忌太雜「比如科幻作品最好不要與武俠合在一起,香滿的那些武俠科幻漫畫是最失敗的。因為他們硬是把武俠與科幻平衡。每一部小說都有其中心的主題,科幻就科幻,武俠在其中出現可以,但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因為是科幻為主題,那幺一切都必須用科學角度去解釋,而不是又科學又武俠。」
八,忌超人「文章中最忌最忌的除了跟風之外,就是使得主角一夜之間成為超人。主角遇到奇遇得到意料序外的能力,可以!但一夜之間得到超強的力量,事後的力量強無可強,那幺你怎寫到終。」
九,忌名稱太多「讀者是不會有耐性去記憶你所例出的地名人名,只能慢慢(很慢很慢)地在文章中交代,給讀者慢慢地消化。如果作者太急,只會使讀者看得頭昏眼花變成了流水帳。」
十,忌例表「題材設定永遠都是給自己看的,不要硬加在文章中,讀者沒有興趣去看你的設定,這樣做就有如提前把一本書的結局說出來,使人失去了看書的味道。」例:魔盜的作者寫魔盜之時沒有任何的設定,在剛始的時候本人看著看著以為是在寫中世紀時的一個貴族故事。最後魔法師突然之間出現了。才啊!地明白到這是一本玄幻作品。給了本人無數的驚奇,而且作者那時至以後很長都沒有出現過更多的魔法師,使得讀者有興趣再看下去,龍什幺的也是最後才慢慢出現,一個個地描述,而不是一次過例出來。換句話說,作者至今才使我明白到這個世界大概是個什幺樣子的,(龍到現在才出現了兩次,妖精見都沒有見過)在我的腦海中用漫長至今的文筆一筆一筆地在本人的腦中將那個世界建築了起來,這是他成功的地方。
十一,忌呢稱「身為一個作者,要盡力站在中立的立場去看去寫,所以在文章中請不要出現不寫出角色全名而為了省事叫她小XXX,阿XXX的情況出現。文章必須給人中立,冷酷的感覺。而呢稱是為了親友之間的親近感而代替名字的稱呼,從來沒有見過那些文筆高超的人用這些妮稱代替角色的名字。你是作者與自己的角色拉親切感干什幺?」
十二,忌上下關系混亂「有很多的作品,主角都是盡力與身邊的角色拉關系」比如:主角命令身邊的大哥去某事時是這樣說的:「某某哥,去幫我把什什什幺給打下來吧。」而不是:「某某某聽令,將XXX給我打下來。」公私無法公明,上下關系混亂,你看全世界哪一個軍隊會戰斗時、工作場合這用這種語氣。這只能表現作者社會經驗不足

4. 關於如何寫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說,給出你的想法。

關鍵在於你的想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自己看過的一些小說而極大程度的影響自己的構思。比如看過《暮光之城》,就想著男主角就女主角時是不是也可以設計一下去擋車,或者說是其他的擋車方法,總之,總會很無意的往哪裡去想。所以,怎麼辦呢?
第一,多看,自然就會知道什麼是精華。至少50本吧!
第二,注意觀察生活,你周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是你靈感的源泉,這需要你養成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敏感度。
第三,自己得有創新處。
第四,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學底子(慢慢養成的,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五,要對自己的構思不斷地更新,不斷地琢磨,沒什麼是一沉不變的。
總之,如果你想寫小說,多看書是必要的。千萬不慌。
希望這些能幫到你一些

5. 推薦一本你喜歡的科幻作品並寫理由

《地心引力》
主要是因為:他說的是在地下世界,而且結局很新穎,是被火山暴發給沖出來的,只是個科幻小說。

6. 科幻小說的作者是如何想出他們最奇妙的想法的

斯蒂芬·金寫道,他的小說通常源於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的碰撞。他以他的第一部小說《嘉莉》為例。斯蒂芬和他的新婚妻子塔比莎(Tabby)剛結婚的時候有點落魄。收支相抵很難。史蒂夫在一所中學找了份看門人的學徒工作。那個脾氣暴躁的老看門人正在給他指點訣竅。他們走進女孩的浴室,史蒂夫注意到牆上有衛生巾/衛生棉條分配器。他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所以他問。「娘娘腔,」脾氣暴躁的老看門人說。"為了他們每個月的特殊時刻"

科幻小說里的人有難以置信的問題。想要吸出腸子的惡靈。一個邪惡的帝國懸賞要他們的人頭。一場毀滅整個銀河系的太空瘟疫。即將到來的外星人入侵。作為克隆人,或者半機械人,或者超能力變種人的情感影響和道德影響等等。但主角仍然會用老派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機智、道德勇氣,或許還有一群緊密的盟友。

我曾經讀過凱勒·卡爾(Caleb Carr)寫的一本書,講的是一個名叫弗雷德里克·湯森·沃德(Frederick Townsend Ward)的人,他是一名美國幸運兵,曾在19世紀中期參加過無數場戰爭。他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為法國而戰;在威廉·沃克在墨西哥索諾拉州命中註定的「阻撓議事」中,他為沃克而戰;然後他去了中國,為清朝而戰。沃德和他親自訓練的「常勝軍」打過許多光榮的戰役,並幫助打敗了太平天國起義。

我覺得沃德的故事很吸引人,所以我把它搬到了外太空。為了挑戰自我,我把主人公變成了一個女人——夏洛特·「查理」·沃德。

她最緊迫的問題是,她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年輕女性,剛剛十幾歲,不知道如何領導別人,還會惹怒很多人。因此,她被「隔開」——被反叛的船員踢出氣閘,在星際間漂流。然後,她與海盜、雇傭兵和各種不體面的人混在一起,不得不迅速吸取一些教訓。

但她更大的問題是,她需要向世界(或僅向自己)證明,她是一個有能力、有能力的士兵,能夠與被戰爭撕裂的銀河中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並肩作戰。要做到這一點,她必須謙卑,傾聽比她了解更多的人,變得更堅強,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身體,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獲得別人的信心,並進行一些自我反省。

7. 你對中國科幻文學(小說,電影)有什麼看法

科幻小說在中國,有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隸屬於「兒童文學」,當這種片面的認識終於得到糾正之後,科幻小說終於成為「通俗文學」的一種形式。但在主流文學界的一般認識之中,科幻小說還進入不到「高雅文學」。科幻小說長久不能進入雅文學的領域,實際上就是指出,在目前文學理論的評價框架下,科幻小說在藝術美感上是很弱的,甚至被認為幾乎沒有藝術美感。科幻小說被認為不過是講述一個離奇的故事,「有趣」和「離奇」是其最重要的特徵(相比童話或者其他兒童文學,科幻小說的位置更為尷尬,因為面向兒童讀者群的特殊的敘事技巧和藝術感染力被剝離,它需要直接面對主流文學的評價模式)。

分析科幻小說之所以被認為缺乏藝術美感的原因,可以清晰地發現,作為藝術美感產生的基礎——藝術真實,在科幻小說中得不到認同。對照上述理論界對於藝術真實的理解和解釋,科幻小說中確實缺乏「生活的邏輯」。比如在關注未來的科幻小說中,幾乎每一篇小說都呈現了一個互不相同的未來世界,那裡整個人類的文化、經濟與政治都是「出乎意料」的,那麼,在這個情境中,很難說文本到底包含多少現實生活的邏輯;在觀照技術革新的科幻小說中,物質生活的巨變非常突出,科幻作家往往能想像出令人震驚的科學技術,那些新鮮的機械、商品和各種工具,可以說在現實生活中少有直接對應物,也就更談不上基於現實的「真實」;最大的難題是對地外生命、地外文明構想(或者是若干年後徹底進化的人類本身),其諸多細節是徹底天馬行空地想像,比如人類作為一種能量而不是一種物質實體而存在,這些顯然更不具備上述所謂現實生活的經驗。

還有涉及其他種種科幻題材的小說內容就不再贅述了,出於討論上的簡便,不妨暫時將其定義為「強幻想」,它們共同的一個特徵便是,無論是對物質世界、還是對人類的精神世界的描繪,都大大超越現有的實際生活,有些甚至很難從現有生活中找到類似的對照物。必須承認,無論作家做何等想像,必然受到其生活體驗的約束於局限,也就是說一切想像幾乎都能從現實生活找出根源,但問題是,當這種想像與現實過分地疏離之後,讀者的生活體驗就很難與作品的描述產生「共振」,讀者可能認為小說是精彩的、曲折的、生動的,但是確在潛意識中不斷暗示自己,這是「編造的」、「虛假的」,從而很難體會到強有力的藝術真實感(按照現在對於藝術真實的理解),進而產生審美體驗。

不過實際上,這里存在的最大的疑惑和矛盾是:盡管從理論上分析可以看出,科幻小說幾乎不具備藝術真實(當然,這里尤指「強幻想」的科幻小說,與其相對的「弱幻想」,比如在科幻小說中被稱為「軟科幻」的那一部分,其背景可能就是現實生活,因此它較為勉強甚至完全適用地可以用一般的批評範式來對待,不必斷章取義地將我這里所指的「科幻小說」理解為科幻小說的全體),然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一個合格的、成熟的讀者能夠體會到科幻小說中的美感,換句話說,他們能夠感受到科幻小說中的「真實」,並且將那些幾乎不可思議的「強幻想」與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體驗統一起來,從而被喚起一種情感上的或者思想上的共鳴。

比如阿莫西夫《基地》(系列)中描述了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銀河帝國,進行了史詩般的宏大敘事,小說厚重而富有歷史感;劉慈欣在《地球大炮》中,設計了一個將地球沿直徑掏出一個空心管道的的技術構想,展現了科學技術的偉大力量,以及人必然能夠征服自然的信念;韓松在《紅色海洋》中對於若干年後生活在海洋中的退化的人作了細致的描繪,其殘酷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給讀者造成了強烈地沖擊,呈現了一幅鮮活的關於生存、爭斗和死亡的悲劇式的圖景。

不用將科幻名作一一列舉,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盡管從理論上分析,科幻中的「強幻想」難以將讀者帶入一個不自覺的真實之境,然而實際情況卻與之恰恰相反,優秀的科幻文本不斷地營造真實之境並賦予讀者強烈的審美體驗。那麼,當理論與實踐不相符合之時,帶來的思考就是,原有的理論是否存在局限甚至缺陷?

科幻小說作為文學創作的一種形式,與主流小說最大的區別是,它不僅關注精神層面,而且也關注物質層面。這里的物質層面,不是當下文學理論中通常意義下的「物質生活的享受」,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物質世界,涵蓋了科學與宗教對於物質世界的認識(對於科學,包括對宇宙的現有認識和尚未進行實證的科學猜想)。按照李兆欣對於科幻本質的理解,科幻小說的思想性體現在它觀照「變化對人的影響」,在主流小說中,這個「變化」是指現實生活中的時代變遷、生活方式的變更、思想觀念的蛻變等;在科幻領域中,「變化」則具有更為廣泛的含義,它還包括直接的科學理論與技術產品的變化(當然,這更多是虛構的,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變化),甚至是科學規律本身的「變化」(虛構出另一種「自然的規律」)。即使在精神層面,這種變化甚至也不僅是人自身,而可以是動物、植物,甚至是完全虛構的「地外文明」。

因此,藝術真實的概念可以在科幻領域中得到這樣的拓展:

1、藝術真實包括對物質世界符合邏輯的假想和虛構,其藝術效果是產生科學之美與自然之美,或者是對科學本身的反思和批判之後的悲劇美。

科學美與自然美(這里尤指自然規律,而不局限於自然風光)在主流文學作品中一般得不到充分體現,甚至不能體現。文學作為藝術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它區別於科學,甚至在實際的理論探討中,需要特別地對文學與科學加以區分。在實踐上,文學作品也少有表現科學美的。

但是在科幻領域中情況完全不一樣,大量的科幻小說,尤其是被稱為「硬核科幻」的作品,非常關注科學規律以及科學技術,許多在主流文學中幾乎不可能被採用的題材,在科幻小說中得到充分發展。比如當代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地球大炮》中虛構一個貫穿地球的巨大管道,利用力學原理進行運輸,而後又虛構,通過電磁學原理,利用這個管道用來當作加速器,向地外發射各種機械結構;在《詩雲》中,他更為天馬行空地虛構出一個巨大無比「存儲器」(功用上類似於現在電腦的存儲設備),它由幾個星球作為原材料製作而成,飄散在地球的周圍;在《夢之海》中,他虛構出,地球上的海洋之水被凍結,並被製成巨大的規則的長方體,漂浮在對地同步軌道上,折射太陽的光輝,成為一件藝術品。這些在目前看來,完全不具備技術可操作性的虛構情節,在閱讀的時候確具有極其逼真的真實感,其宏大的結構、壯闊的場景,甚至帶有宗教色彩的對「造物主」的贊嘆和膜拜,都充分地反映了科學美、技術美和自然美。

劉慈欣自己也曾表示:「世界各個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膽最絢麗的幻想來構築自己的創世神話,但沒有一個民族的創世神話如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理論那樣壯麗,那樣震撼人心;生命進化漫長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上帝和女媧造人的故事所無法相比的。」[7]不爭論這個觀點是否在認識上有所偏頗,它至少說明,科學(理論、規律)、自然是具有美感的。那麼,既然我們能夠從客觀世界實際存在的關於自然的規律和事物中獲得審美體驗,一部優秀的科幻作品也就同樣可以由符合邏輯的基本「假設」出發,建構另一個世界,或者另一種人類尚不能/不可能觀測到的景緻,來實現本質上相同的科學美感。並且,就人類當下的對世界的認識程度,自然規律的真與美往往是統一的、同一的。宇宙學中的超弦理論尚不能通過實證來檢驗它是否是真的,但是它之所以能夠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假設而存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數學形式上以及某些其他方面具有強烈的美感,甚至在討論它時用到了關涉美學的概念(奧卡姆剃刀)。因此,科幻小說中對於物質世界——比如自然科學中的定律、數學公式中的常數、尚不存在的景緻——進行符合邏輯的虛構,在實踐上完全能夠產生藝術真實感。而主流小說對此的忽視,恰恰反映出主流文學在這類題材中的弱勢和無力。

另一方面,科幻小說中還有大量虛構,其目的和效果並非是反映科學美,而是描述技術災難。這類作品的立場往往是對科學持批判和有限度的發展的態度,對人類當前的發展模式進行質疑,以及關涉技術對人的異化等問題。這類題材在主流文學中,更多地是從體制和文化的角度進行批判,而不是直接關注物質生活本身。現實生活中的技術災難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強度,都是有限的,而作為文學創作,基於生活的虛構是藝術上的必然,因此,科幻作品中往往有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災難性場面,題材涉及基因問題、人口問題、能源問題、納米技術、計算機網路、人工智慧等多個科技領域。雖然與客觀世界進行比照時我們會認為這些「災難」是荒謬的,但是必須看到,作為藝術上的提煉,成熟的讀者不僅在閱讀時能夠從文本中感受到災難的真實氣息,在本質上,它也同樣是現實生活中科技負效用的一種映射。因而它們在藝術上是真實的。

換一個角度,理論界現在對於藝術真實的理解,即反映生活的「真相」、「本質」和「規律」,在涉及對科幻小說的評價中,對於「生活」一詞的規定過於狹窄,在文學中,它不僅像我們一直理解的那樣,包含的是「人與人的關系的總和」以及「關系總和中的個體的人」,還應當涵蓋人所生活其中、並不斷探尋其規律的客觀世界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客觀世界關系下的個體的人。

2、藝術真實包括映射人類社會自身的「非人類」社會,其藝術功用與描寫人類自身一樣,重在喚起讀者在情感、意志和觀念等方面的共鳴。

科幻小說中存在大量「非人類智慧」的描寫與虛構,比如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工智慧、外星人,或者已經與現今的人類完全不一樣的未來人。在形式上,這些描寫似乎虛假的,缺乏真實感的,因為它們表面上看來與現實社會不相關,其人物形象與事件也完全在人們的經驗之外。但在實踐中,這類文本同樣能夠帶來強烈的真實感/現實感,因而它應當具備了藝術真實。

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發現,不管作者如何構想「非人類」社會,實際上都必然不能完全脫離作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也就是我們的現實世界。科幻小說中絕大部分非人形象都是人格化的,不過是外在形象與文化形式可能有大量的虛構,但人格化是其很難脫離的一個基本規則。比較人類在神話故事以及宗教故事中對於非人(神鬼)的構想,這些虛構也同樣是將「非人」進行人格化。

因此,在人格化的角色中,無論其外面如何怪異,小說的情節依然局限在一個人與人的關系網路中,非人的角色實質上乃是為了對照現實的人,非人社會實質上同樣是為了對照現實的人的社會,進而表達作者對於人的立場和態度。這一點在本質上與主流文學中的魔幻現實主義是相同的。比如艾薩克·阿西莫夫在《二百歲的壽星》中虛構了一個機器人,「他」本來可以「不朽」,但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他最終體驗了死亡。在這里,所謂機器人就是一種現實的人的映射,而深深打動讀者的,就是小說通過一個機器人的「生命歷程」所反映出的人的情感、情緒和生命的意義。從這一點,非人的形象同樣具有強烈的真實感,關於非人的虛構一樣具備藝術真實性。

在另一些科幻小說中,也會存在並沒有人格化的非人形象,比如洞察宇宙真理的智慧體等。在這類小說中,人的形象實質上被抽象化與概括化了。一般的小說中,人作為一個實際的存在,他必然需要具備獨特的個性和特定的意識,這在文學創作中稱為「典型」。但科幻小說卻能夠突破這種傳統,它可以沒有具體的人的形象,而是將哲學意義上關於的「人」的共性和本質抽里出來,在文本中進行哲學思考。比如在一篇科幻小說中,一個人死後在黑暗的空間中與另一個「聲音」進行對話,這對話其實就是一個哲學思辨的過程,對於一些形而上的問題進行不斷地拷問;在一篇名為《維序者》的科幻小說中,作者塑造了一個維持「時間秩序」的智慧體的形象,而實質上小說也是在進行關涉時間、存在與歷史的某種哲學思考。

這類小說的共同特徵是缺少情節,但它的特色是能夠抽離出一個抽象的人的概念,從而在文本中進行哲學層面上的思辨。這種創作形式在主流小說很少見,因為主流小說幾乎無法在缺少具體的人(也沒有人格化的形象)的基礎上去進行創作。但這應當具有藝術真實性。因為所謂文學,不是僅僅要從文本中體現對於現實生活的關照,具有感性上的相通與共鳴,同樣也可以直接超越感性的認識,直接從哲學的層面對高度概括後的現實世界進行理性思考,關注於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比如人存在的意義,宇宙是否完全可知,空間與時間的本質等)。如果薩特能夠在他的小說中進行存在主義的思考,就沒有理由認為科幻小說不能進行更為抽象的哲學拷問,也就應該認為,科幻小說中虛構的非人格化的非人形象,實質上是在小說中進行哲學思辨的一種媒介,是一種觀念的抽象表達,具有藝術上的真實性。

8. 閱讀完海底兩萬里,請談談你對科幻小說的認識革看法

讀完海底兩萬里,對科幻小說的認識和看法:
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像,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像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9. 科幻小說的感想心得,600字

《「海底兩萬里」讀後感》→→→→→→→→→→→→→→→→→→ 一艘奇特的潛水艇載著一群神秘的人在周遊世界所有大洋後,在北冰洋大風暴的漩渦中沉沒了,被俘虜的三個局外人也許命不該絕,終於逃了出來,得救了,這就是它的結局。其實這艇的命運從它的主人尼摩艇長的悲劇性格中就可以預見到。
作為一部優秀的科幻小說,它的情節曲折,有著探險的性質,知識豐富,人物內心矛盾揭露得深刻,這是它的特點和吸引人之處;但最多的是海底景物描寫和人物對白,這可以做為欣賞這部小說的切入點。不過,這部小說里也表現了許多深刻的思想,在讀的時候,我經常被其中瘋狂的慾望和人性的吶喊所震憾,想必這就是我內心的軌跡對某種思想的認同和批判吧!

一、故事情節簡介

故事發生在1866年,許多國家的船隻在海上遇到了「怪物」,它們或碰上而毀,或被撞而沉;對於這件事,北美合眾國派出了林肯號來追擊這頭「怪物」,希望可以捕獲它,但與它交手中,林肯號也被毀,三個人不幸落水,為「怪物」所俘虜,他門就是書中的三個主人公:加拿大國籍的魚叉手尼德·蘭、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隨從康塞爾。

原來這怪物是一艘潛水艇,名為「鸚鵡螺號」。初次相見,由於這艇的艇長尼摩和阿龍納斯先生在某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所以他們三人便獲得了「自由」。然後他們被邀請遨遊大海,但和尼摩艇長的相處中,總覺得有一種陰影使他們之間相互隔膜……

二、自由探索精神

尼摩艇長的潛水艇在海水中航行,完全不受到海上地曲管轄權和國界的限制,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已經是相當自由的了。在尼摩艇長的品質中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嚮往自由和探索精神。他始終如一地追求自由,執著的探索:在克里斯波林的海底平原上打獵、在托列斯海峽擱淺時陸地上生活的兩天、尋找阿拉伯海底地道、桑多林火山的景觀、大西洋洲的化石森林和海底礦藏等情節中,可以表明他非常渴望回歸自然,非常嚮往大海的神秘,希望了解海底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和構造狀態,這是因為他內心深處有著一種強烈探索欲的原因;但是,這種盲目貪進的探索欲逐漸演變成了個人英雄主義和極端冒險主義:在大西洋的薩爾加斯海,「鸚鵡螺號潛入了深達16000米的海底(即每平方厘米受到1600公斤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艇的鋼板和厚玻璃全彎了,但他仍執意探索;又如他把艇開到南極,結果在冰峽層中遇險,他們想了好多辦法和費了不少的人力,才逃生成功;另外,在大西洋暖流一節中,尼摩艇長站在平台上,任狂風暴雨打在身上而不退縮,象徵性地說明了他個人英雄主義的一面;從以上幾個片斷中,足可以看到尼摩艇長執著的個性。最後,「鸚鵡螺號」在北冰洋的一個漩渦中終於沉沒。這使我們看到了他性格中的一層悲劇成份:他即使再厲害,但也無法與大自然和命運相抗衡!尼摩艇長本人的一句話可以概括他自己的一生:人可以冒犯人為的發則,但不能抵抗自然的發則。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性格、心靈深處的東西和行為的邏輯。

三、人性的褒揚和批判

在令人恐怖的珊瑚墓地,他把他死去的同伴埋在平靜的珊瑚叢底,可以避免海洋生物的撕咬,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雖然他很重感情,但他的這種感情是建立在小集體利益之上的,之所以不是博愛,這與他的經歷有關。

在錫蘭地區的採珠人的命運是很苦的,他曾經為了一個採珠人而不惜生命和鯊魚搏鬥,並把那採珠人一直護送到船上;在維哥灣底發現億萬兩黃金之後,他就把它們全部打撈上來准備分給窮人;但對那些有意襲擊他的潛水艇的船隻,「鸚鵡螺號」會毫不留情的撞沉它們;從以上情節中,我們從尼摩艇長對廣大窮苦受難人的可憐和幫助以及對軍方和政府的霸道和無理的襲擊給予反擊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他愛憎分明的階級意識,這些是值得贊揚的一面。

但是,熱愛和平這一面在尼摩艇長仇恨的心理中也漸漸地湮滅了,他開始瘋狂地報復,於是,他的形象在阿龍納斯先生心裡一落千丈,這跟他先前的「好」是矛盾的,從而說明了每一個人的「好」都是相對的,當觸犯了他的利益或某些秘密的時候,那人性的另一面便暴露出來。

尼摩艇長還是一個很自私和固執的人,例如在「水中人」一節中,尼摩艇長對阿龍納斯先生說:「你們來到我的艇上知道了我的秘密,那是我一生的秘密!您以為我會把你們再送回到陸地上去嗎?那永不可能!現在我所以要把你們留在這兒,並不是為了你們,實在是為我自己!」這就是他性格中一個方面的寫照。另外,尼摩艇長並不注重他人的感受,而只是為了自己的計劃著想,這一點也反應出他純粹自私的一面。

從文章的一些情節中,尼摩艇長的角色逐漸從被壓迫者轉向了征服者,他在海上確確實實已成為了一個強者,這轉變的過程可以說是尼摩艇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生存意志的思想產生的結果,這是他思想本質的另一個方面,從而使他趨於深沉,這一點是值得肯定和回味的。

結尾

在這部小說中的尼摩艇長和阿龍納斯先生的對話中,給了我很多的人生啟示,使我懂得了許多許多道理;但願尼摩艇長的探索精神的火焰將長久地在我心中燃燒下去,直到永遠……

10. 請問有大神可以寫一篇關於對科幻小說看法的英語作文

雖然"硬科幻"、"軟科幻"的分法常見諸於許多雜志、網站和愛好者之口,但贊成者內部對"軟硬"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同樣,有許多人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認為沒有必要去細分科幻小說。
一個典型的混亂案例是《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初許多保守的愛好者因為其中"原力"(Force,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設定而認為它不屬於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說,或好萊塢太空電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說擁護者認為好萊塢太空電影都是奇幻;而公眾一般直截了當地把它們統統歸為"科幻電影"。
一般認為這類作品嚴格上是應當歸入太空歌劇的范圍,其特點是對於非科幻迷來說,因為其模仿歷史和現實的人物言行,反而有真實的感覺,所以對於公眾來說更為嚴肅。所以阿西莫夫和田中芳樹等著名科幻作家,都因為反過來利用人不知未來卻知道過去,而故意把未來和歷史類比,吸引讀者對未來和太空的嚮往。
特攝或動畫等影像媒體的盛行,使一些人相反地以荷里活太空電影或日本超現實軍事動畫為基準,倒轉來認定,模仿威爾斯強調探索和反思的作品不是科幻。例如認為涼宮春日系列不是科幻,而是借用了科幻詞語的校園戀愛幻想故事,可見科幻的定義是隨時代和地方而變化的。

熱點內容
吾讀小說網排行 發布:2024-11-23 07:09:01 瀏覽:602
校園籃球風雲小說免費版 發布:2024-11-23 06:39:00 瀏覽:436
現代小說晚香 發布:2024-11-23 06:25:00 瀏覽:152
書籍網路小說 發布:2024-11-23 05:43:18 瀏覽:558
鄉野高手在都市有聲小說 發布:2024-11-23 05:41:01 瀏覽:290
小說中媽媽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4-11-23 05:22:45 瀏覽:107
穿越歷史搞建設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1-23 05:12:58 瀏覽:884
校園小說簡介3000字 發布:2024-11-23 05:12:58 瀏覽:653
算命相師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1-23 03:58:38 瀏覽:108
那些科幻小說寫的好處 發布:2024-11-23 03:32:01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