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十大科幻小說
1.《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遙所著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講述了山緩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三代人的命運歷程。小說中充滿了生命力和血汗,曲折而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情景,展現出一種生動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2.《飢伍三體》: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通過對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的沖突和交鋒,展現了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和挑戰。小說中對科學、哲學、人類命運等問題的深入思考,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見和警示,引人深思。
3.《活著》:余華的小說,以一個普通農民的一生為主線,展現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變革對個人生命的巨大沖擊。小說中對人性、家庭、人生意義等方面的揭示,以及對歷史悲劇的深入反思,令人動容。以上幾部小說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感人的情感表達,值得我們用時間和心血去細細品味和品讀。
4.《解憂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是作家東野圭吾所著的一部逗肢模小說,描述了一個被社會遺棄的男人和一個神秘雜貨店老闆之間的溫情故事。小說情節曲折,情感細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反映了當代城市人的壓力和困惑,催人深思。
5.《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所著的小說,講述了一個阿富汗男孩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成長之旅。小說中深刻揭示了阿富汗歷史和文化,並反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思考,讓人嘆服。
B. 有什麼好看的科幻小說
當代俄羅斯科幻之神盧基揚年科巔峰作品!被讀者譽為俄羅斯版《三體》!
中文版首次面世!全俄反復再版,不斷加印,俄國讀者稱其「曾是我們靈魂的撫慰劑」!
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不是你我掌中之物!
《星星是冰冷的玩具》
作者 | 謝爾蓋·盧基揚年科
內容簡介
毀滅你,不如奴役你。進入星辰大海的太空時代,人類作為唯一能夠承受超空間跳躍、但又無其他傍身之技的種族,只能長期扮演銀河系送貨工的角色,稍有不慎就會被徹底消滅。
彼得,作為太空快遞公司的一顆螺絲釘,在一次返回地球的航行中,意外遭遇一位不速之客,得知了人類即將被替代的驚天秘密……
沖破幾何文明溫柔的蠶繭,穿過暗影文明虛幻的大門,所謂的自由和秩序都是陷阱。
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不是你我掌中之物。
01
比肩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的日本文豪井上靖作品!
《西域紀行》
作者 | 井上靖
內容簡介
日本人敬畏西域,即使在今天,西域也依然擁有巨大的魅力。
自從我開始寫小說——當然也多虧了學生時代所受過的西域的洗禮,我便以西域史為題材,寫了幾部以西域為舞台的小說。諸如《敦煌》《樓蘭》《洪水》《昆侖之玉》《異域之人》等。
自從屢屢受邀訪問中國之後,我便越發感受到一種誘惑。真想去自己寫的小說所涉及的舞台看一看。
如今,我終於來到了這里——讓我魂牽夢繞四十餘年的地方。這便是西域,這便是絲綢之路。
02
耶魯大學「天才課程」創始人克雷格•賴特教授,濃縮20年研究成果,構建普通人進階突圍的底層邏輯!
《天才如何養成》
作者 | 克雷格•賴特
內容簡介
耶魯大學「天才課程」創始人克雷格•賴特教授考察了天才的14個關鍵特徵,從好奇心、超凡創造力到專注力,為我們構建了普通人進階突圍的底層邏輯。
在本書中,賴特教授向我們揭示除了天賦之外,刻意練習、情緒、行為、心智等都在改變著一個人的未來。掌握這些方法,讓普通人也能夠得到巨大的提升。
03
全方面、深度剖析職場低效的真相,助力公司用遠見思維營造健康職場、提升效率!
《遠見》
作者 | 傑弗瑞·菲佛
內容簡介
在《遠見2》一書中,傑弗瑞·菲佛從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證據和無數例子,揭露了現代職場中工作的真相::當公司的一些管理實踐非但不能提高公司效率,帶來高績效,反而導致員工生病甚至死亡時,就造成了一種雙輸的局面。
菲佛在書中明確表示,我們工作的環境和我們生活的環境一樣重要,工作環境更健康的公司通常更賺錢,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善員工健康與提升組織績效這兩個目標,是完全可以兼容的。他在書中探討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話題,包括裁員、醫療保險、工作與家庭沖突、工作時間、工作自主權,以及為什麼人們會留在有害的環境中,從而揭露了損害員工健康、影響企業效率的3個因素,並從3方面闡釋了讓員工更健康、讓公司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在這本書中,菲佛為所有人,包括員工、公司和政府,提供了指導和實用的解決方案,助力公司用遠見思維營造健康職場,幫助人們提高在工作場所中的幸福感,創建雙贏局面。
C. 科幻小說有哪些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這本書分為上下兩部,每一部都是緊緊相連。把科幻和現實緊密的結合。無謂為當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之一。

劉慈欣的《三體》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寫了主角葉文潔,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非常特殊的環境里,她無意中發現就在太陽系臨近的星系,距離地球只有4.2光年的半人馬座也存在這一個文明,叫做三體文明。然後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故事。
你看會作者把這本書的科幻和現實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了。
D. 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1. 劉慈欣《球狀閃電》
銀河獎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少年的視野。它的嘯叫低沉中透著尖利,像是一個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著塤。當鬼魂奏完樂曲,球狀閃電在一瞬間將少年的父母化為灰燼,而他們身下板凳卻是奇跡般的冰涼。
這一夜,少年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他將畢其一生去解開那個將他變成孤兒的自然之謎。但是他未曾想到,多年以後,單純的自然科學研究被納入進「新概念武器」開發計劃,他所追尋的球狀閃電變成了下一場戰爭中決定祖國生存或是滅亡的終極武器!
當被禁錮在終極武器中的大自然的偉力被釋放時,一輪冰冷的「藍太陽」升起在大西部的戈壁灘上,整個戈壁淹沒在它的藍光中,這個世界變得陌生而怪異。一個從未有人想像過的未來,在宇宙觀測者的注視下,降臨在人類面前……
2. 劉慈欣《三體》銀河獎特別獎
劉慈欣《三體2黑暗森林》銀河獎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的新作,現在已經寫出2部,《三體》為該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個更長的故事的開始。這《三體I》是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也是一個生存與死亡的故事,有時候,比起生存還是死亡來,忠誠與背叛可能更是一個問題。瘋狂與偏執,最終將在人類文明的內部異化出怎樣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將如何拷問心中道德?作者試圖講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繹的中國現代史,講述一個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
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應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
該小說已經在《科幻世界》上連載完畢,第二部已經出版,並名為《黑暗森林》。科幻世界雜志社已出版了《三體》和《黑暗森林》單行本。
3. 《三體》並沒有揭示那個宇宙文明的圖景,其中的兩大文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圖景,只是揭開了其面紗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們最近的恆星都有智慧文明,那這個宇宙一定是十分擁擠的,可為什麼它看起來卻如此空曠?這些內容已經在《黑暗森林》中描述:
被發現 既是被毀滅。
《三體》第二部,又名《黑暗森林》完成於2007年的11月9號。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三體II》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小說中的主人公將通過人體冷凍技術跨越兩個世紀對三體人的進攻而做最後的反抗准備。《黑暗森林》中提到了兩條宇宙公理。以此為基礎加上猜疑鏈與科技爆炸兩個因素推出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小說的最後主人公正是依靠了這個法則才讓三體人妥協,做出了暫時停止對地球的進攻的決定。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最終會發生什麼,是一方會被另一方銷毀掉,還是共同在太陽系中生存,這些疑問將在最後一部中得到解答。
4. 劉慈欣,中國當代很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自1999年出道以來創作了一批讀者反響強烈的科幻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等。
5. 劉慈欣《流浪地球》銀河獎
太陽進入死亡期,氦閃不久將爆發,毀滅地球。地球聯合政府決定傾盡實力,用整整100代人的時間,將地球航向最近的恆星。汪猛耐小說結尾部分的歌:
我知道已被忘卻
流浪的航程太長太長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東方再次出現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卻
啟航的時代太遠太遠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
我知道已被忘卻
太陽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鮮花重新掛上枝頭
……
E. 十大硬科幻小說
硬科幻小說界有著無數的經典之作,其中不乏那些廣為人知且備受推崇的作品。榜單上,諸如《三體》、《基地》、《雪崩》、《神經漫遊者》等作品赫然在列,它們不僅在科幻文學領域內擁有卓越的地位,更在文學、思想、文化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體》以其宏大的世界觀和深邃的思想內核,引領了一波科幻熱潮,成為當代硬科幻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基地》則以獨特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宇宙觀,讓讀者領略到了科學與人文的完美結合。而《雪崩》和《神經漫遊者》則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虛擬現實與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上榜,不僅因為它們在故事情節、人物塑造、科學設定等方面展現出的高超技藝,更在於它們對人類社會、科技發展、人性探討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它們不僅僅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更是對未來的無限遐想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這些硬科幻小說不僅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也激發了無數科幻迷的創作熱情,成為推動科幻文學發展的強大動力。
當然,這份榜單只是一個參考,每部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不同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偏好和選擇,因此我們鼓勵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探索更多的科幻佳作。無論是《安德的游戲》、《基地》系列,還是《黑暗物質三部曲》,都值得一看。讓我們一同沉浸在這場科幻盛宴中,感受那些奇妙的想像和深邃的思想。
F. 好看的科幻類小說
這是劉慈欣的至今為止的小說,中國科幻的巔峰。
【目錄】
長篇科幻小說——
[01]《中國2185》
[02]《超新星紀元》(實體書版)
[03]《超新星紀元》(完全版)
[04]《魔鬼積木》
[05]《球狀閃電》
[06]《三體》
[07]《三體Ⅱ黑暗森林》
[08]《三體Ⅲ死神永生》
中短篇科幻小說——
[01]《鯨歌》
[02]《微觀盡頭》
[03]《坍縮》
[04]《帶上她的眼晴》
[05]《地火》
[06]《流浪地球》
[07]《鄉村教師》
[08]《微紀元》
[09]《纖維》
[10]《命運》
[11]《全頻帶阻塞干擾》(俄羅斯版)
[12]《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
[13]《信使》
[14]《混沌蝴蝶》
[15]《西洋》
[16]《中國太陽》
[17]《夢之海》
[18]《朝聞道》
[19]《天使時代》
[20]《吞食者》
[21]《詩雲》
[22]《光榮與夢想》
[23]《地球大炮》
[24]《思想者》
[25]《圓圓的肥皂泡》
[26]《白堊紀往事》
[27]《鏡子》
[28]《贍養上帝》
[29]《歡樂頌》
[30]《贍養人類》
[31]《山》
[32]《海水高山》
[33]《2018年4月1日》
[34]《人生》
[35]《太原之戀》
[36]《時間移民》
其它小說——
[01]《燒火工》
科幻評論——
[01]《混沌中的科幻》
[02]《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
[03]《築起我們的金字塔》
[04]《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05]《談〈珊瑚島上的死光〉》
[06]《天國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
[07]《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08]《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09]《掐頭去尾看本屆雨果獎》
[10]《〈東京聖戰〉和〈冷酷的方程式〉》
[11]《我們是科幻迷》
[12]《快樂的科幻》
[13]《科幻與幻想的對決》
[14]《三維的韓松》
[15]《我們需要的科幻——〈黑太陽〉書評》
[16]《〈超新星紀元〉後記》
[17]《第一代科幻迷的回憶——寫在〈超新星紀元〉出版之際》
[18]《被遺忘的佳作》
[19]《峽谷中的旅程——讀王晉康的〈類人〉》
[20]《〈球狀閃電〉後記》
[21]《從雙獎看美國當代科幻》
[22]《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23]《科幻邊界上的諸神復活——〈光明王〉書評》
[24]《小木屋中的星空——〈開闊的前庭〉後記》
[25]《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動〉後記》
[26]《文明的返祖——〈最後的城堡〉評論》
[27]《科學的淡出——〈賭一把〉評論》
[28]《機器的征途和人的復活——〈悲劇之歌〉評論》
[29]《納須禰於芥子——從〈死鳥〉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敘事》
[30]《道德的迷霧和生存的真相——〈狩獵月亮〉評論》
[31]《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評論》
[32]《君子報仇,萬年不晚——〈斗篷與棍棒〉評論》
[33]《澤拉茲尼的輪回——〈獨角獸棋局〉評論》
[34]《你會愛上吸塵器嗎?——〈血孩子〉評論》、
[35]《生態女性主義、蓋婭和人格放大——〈永久凍土〉評論》
[36]《為〈科學文化〉雜志所寫的常見科幻電影介紹》
[37]《寫在〈三體〉第二部完成之際》
[38]《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說年度選集前言》
[39]《當科普的科幻嘗起來是文學的》
[40]《西風百年——淺論外國科幻對中國科幻文學的影響》
[41]《傳統文學要素在科幻小說中的變化(節選)》
[42]《超越自戀:科幻給文學的機會》
[43]《重返伊甸園——科幻創作十年回顧》
[44]《〈流浪地球〉:尋找家園之旅》
[45]《中國科幻劃時代的理論建構——〈科幻文學論綱〉》
[46]《〈水晶的天空〉序》
散文隨筆——
[01]《電子詩人》
[02]《文明的反向擴張》
[03]《遠航!遠航!》
[04]《宇宙隨想》
[05]《當前航天技術與科幻預測的對比》
[06]《技術奇點二題》
[07]《AI種族的史前時代》
訪談錄——
[01]《小π訪談》
[02]《開辟想像天地的人們:初識劉慈欣》
[03]《〈科幻世界〉訪談》
[04]《回答〈小作家〉雜志的采訪》
[05]《起點FANS見面會實錄》
[06]《〈科幻大王〉特約采訪》
[07]《〈成都日報〉訪談:劉慈欣 握住現實的科幻狂人
[08]《〈三聯生活周刊〉關於目前科幻狀況的的采訪
[09]《為什麼人類還值得拯救?——劉慈欣與江曉原對話錄》
[10]《道德的盡頭是科幻的開始——〈南方都市報〉訪談》
[11]《本土科幻任重道遠——〈沈陽晚報〉訪談》
[12]《網路貼吧見面會實錄(整理版)》
[13]《科幻拷問道德——〈北京青年報〉訪談》
[14]《中國科幻文學的「異類」——〈新京報〉訪談》
[15]《中國科幻文學需要大師——〈山西晚報〉訪談》
[16]《北京理工大學3月29日大劉見面會問答全紀錄》
[17]《如果·劉慈欣》
[18]《〈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於科幻的采訪》
[19]《歡迎進入「三體紀元」——〈南方都市報〉訪談》
[20]《我們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路——〈文學報〉訪談》
[21]《影像時代,科幻文學在衰落——〈東莞時報〉訪談》
[22]《大劉成都簽售活動微博速記》
[23]《〈三體〉讀者見面會大致情況》
[24]《〈新京報〉劉慈欣、韓松同題問答》
[25]《給力中國科幻——〈現代快報·博客周刊〉訪談》
[26]《〈看天下Vista〉:劉慈欣讓中國科幻進入「三體紀元」》
[27]《〈中國青年報〉:一邊柴米油鹽 一邊星光燦爛》
[28]《讀者的認可是惟一的希望——〈都市消費晨報〉訪談》
[29]《夢想的力量——〈中國日報〉專訪》
[30]《我知道,意外隨時可能出現——〈城市畫報〉訪談》
[31].《精英化只會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訪談》
[32]《宇宙的鐵幕——〈晨報周刊〉訪談》
[33]《對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學的動力——〈文藝報〉訪談》
[34]《〈城市畫報〉劉慈欣、韓松訪談》
[35]《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手——〈南方周末〉專訪》
[36]《只有科幻能對人性「嚴刑逼供」——〈華商報〉江曉原、劉慈欣問答》
[37]《讓我們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訪談》
[38]《〈東方早報〉:劉慈欣談科幻世界與人類命運》
[39]《科幻,百歲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訪談》
[40]《我對用科幻隱喻反映現實不感興趣——搜狐讀書頻道訪談》
[41]《宇宙比道德更寬泛——〈經濟觀察報〉訪談》
[42]《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劉慈欣7月22日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實錄》
[43]《老外看中國科幻,好比我們看外國人寫武俠——〈南方周末·讀書周刊〉訪談》
[44]《世界上有兩個我——〈錢江晚報〉訪談》
[45]《中國原創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報〉訪談》
[46]《〈三體〉並不適合拍電影——〈大都會科幻評論〉訪談》
[47]《科幻故事 一生講不完——香港〈文匯報〉訪談》
[48]《專職寫科幻沒安全感——〈華西都市報〉訪談》
[49]《劉慈欣:月亮與六便士》
[50]《〈三體〉不是里程碑——〈科學時報〉訪談》
G. 推薦幾本探險,科幻類的小說或名著。書
科幻小說推薦劉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當代中國科幻的三巨頭之一。《三體》是一部令人驚嘆的作品,它不僅涉及復雜的宇宙物理學理論,還深入探討了文明之間的溝通與沖突。讀者可以跟隨主角的視角,體驗到人類文明面對外星智慧生命時的困惑與挑戰。
對於那些對物理化學有一定了解的人來說,《三體》提供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讓讀者能夠在欣賞科幻的同時,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球狀閃電》也值得一讀,它同樣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物理學知識,特別是量子力學的基礎。這部作品雖然需要一定的知識背景,但讀完之後會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此外,《流浪地球》作為一部以硬科幻為基礎的作品,同樣展現了劉慈欣的非凡想像力。它描繪了一個在太陽即將毀滅的背景下,人類如何團結一致,共同拯救地球的故事。這本書不僅能夠激發讀者對科學的興趣,還傳遞了團結與希望的信息。
除了劉慈欣之外,還有兩位科幻巨匠不容錯過,那就是王晉康和何夕。他們的作品同樣富有深度和想像力,為讀者提供了不同視角下的科幻體驗。王晉康的《天意》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考的作品,它將歷史與科幻巧妙結合,探討了人性與命運的關系。何夕的作品則更多關注人性的復雜性,他的《天意》中展現了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變化與掙扎。
劉慈欣的作品風格大氣,想像力豐富,適合快餐式閱讀,讓讀者在短時間內享受科幻帶來的樂趣。無論是對科學知識有一定了解的讀者,還是對科幻充滿興趣的讀者,劉慈欣的作品都能提供獨特的閱讀體驗。
H. 跪求當代經典科幻小說
弗諾·文奇的系列小說《彩虹盡頭》《實時放逐》《為和平而戰》《真名實姓》
吳弼川 《星雲5:格蘭格爾5號》
邁克爾·斯萬維克《潮汐站》
韓文軒《上校的軍刀》
遲卉《荷莉卡》
羅伯特·海因萊茵《星際歸途》
凱特·威廉《遲暮鳥語》
劉慈欣《全頻道阻塞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