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潘家錚科幻小說集在線閱讀

潘家錚科幻小說集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5-04-07 11:42:04

A. 科幻的手抄報內容有什麼

我們可以寫一些關於科學,還有視覺魔術等一些魔術

B. 我國有一位院士,出了幾本科幻小說,他是誰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潘家錚

多年來創作科幻小說

潘家錚的第一部科幻小說集《一千年前的謀殺案》
第二本科幻作品集《偷腦的賊》
目前4卷本《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已出版

C. 潘家錚的相關作品

作(譯)者:潘家錚凌晨主編
出版單位:海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12
內容介紹:本書具有特殊的意義,編者從科幻小說和科幻美術作品中得到啟發,從現實的角度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對未來做出願望,有理論、有實際、有分析、有見解,是一本非泛泛之談的作品,書中還特別提及了電腦新技術對航天的影響,探討了地外文明以及外星人問題,頗有新意。本書熔科學知識與人文文化於一爐,是中國的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和科學有首次攜手合作的嶄新成果。 作(譯)者:潘家錚著
出版單位: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05
獲獎情況: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內容介紹: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一變化是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革命不斷深入的必然結果。人類走過了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將不僅滲透到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等經濟領域,同時還將滲透到政治、法律、外交、軍事、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一切領域。可以說,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掌握當代最先進的科技知識以及這些科技知識在國民中普及的程度將決定其國力的強弱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科技創新與科普工作是關繫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衰的大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98年春由科學時報社(當時叫「中國科學報社」)提出創意,暨南大學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積極籌劃,會同中國科學院學部聯合辦公室和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部,共同發起《院士科普書系》這一重大科普工程。《院士科普書系》的定位是結合當代學科前沿和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普及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是編寫的總要求。 潘家錚先生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他在參與設計建設三峽工程等重大水電工程的繁忙工作之餘,讓自己的思緒暢游在科學幻想的世界裡,提筆創作了大批深受讀者喜愛的科幻小說。
這次出版的《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是作者將多年來的科幻創作精品和未發表過的數篇新作,共30篇一起結集出版。作品集為四卷,每卷約為20萬字,共80多萬字。書名分別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記》、《UFO的辯護律師》。在出版前,作者對內容還認真進行了修訂整理。
作為一套由科學家院士創作的科幻作品集,它的出版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親自作了序。著名科幻作家金濤、星河、吳岩等也發表了評論。
這套書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重視,被確定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圖書。同時也得到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還為這套書的出版,提供了科普創作出版專項資金的資助。
一個敢於大膽幻想的民族,才是一個積極進取、充滿創造能力的民族。我們國家要想實現四個現代化,趕上發達國家,不僅僅在於向全民特別是青少年,普及一般性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要大力豐富他們的想像力,用科幻創作的作品來激發他們智慧的火花,提高他們敢想敢乾的創新能力,只有在科學普及的同時用科幻作品來開啟青少年的心智,才能使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有更加廣泛、深厚的基礎,才更有持久力。《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無疑會對我國的科幻創作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也必然會引起廣大青少年讀者閱讀科學幻想作品的熱情,提高他們創新發明的意識和膽略。同時,這套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也是對潘老科幻創作成就的一個肯定。

D. 潘家錚人物介紹


潘家錚
潘家錚(1927年11月12日-2012年7月13日),浙江紹興人,水工結構和水電建設專家,科幻小說作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
195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土木系。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並推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2012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潘家錚一直從事水力發電建設工作,主持了中國幾十座大壩的設計與建設,是三峽工程論證和建設的當事人;他還從事文學和科幻創作。
中文名:潘家錚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省紹興市
出生日期:1927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2012年07月13日
職業: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浙江大學
主要成就: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代表作品:《千秋功罪話水壩》、《潘家錚全集》
所屬黨派:中國共產黨
性別:男
人物生平
1927年11月12日,潘家錚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的一個破落的書香門第。念至小學五年級時抗戰爆發,後隨家人背井離鄉,輾轉逃難,斷斷續續讀完小學,並在顛沛流離中以初二學歷結束中學生涯。
1944年,跟隨父親至湯浦鎮(現上虞縣)的九蓮古寺,於舜陽中學任職書記(文書),半年後流浪到湯浦鎮中心小學當小學教師,此後陸續執教於漓渚、雙山諸校。
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後他參加「淪陷區中等學校學生甄別試驗」,靠自學考得高中畢業資格。
1946年,前往杭州報考浙江大學,因自幼喜歡讀書,熱愛文學,填上了報考中文系,由於父親反對,改報了航空工程系,但在次年夏天,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則留英航空博士上吊自殺的新聞,感覺航空系就業前途無望,又轉至土木系。
1950年7月,從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迫於家庭狀況以及經濟壓力,由錢令希教授介紹到浙江錢塘江水力發電勘測處工作(至1953年2月)。
1954年1月,進入北京水電總局工作(至1955年1月)。
1955年1月,進入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工作(至1973年3月)。
1956年,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座壩頂泄洪的流溪河薄拱壩,開創了中國薄拱壩建設的先例。
1973年3月,進入水電部十二局勘測設計院工作,先後擔任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至1978年1月)。
1978年1月,進入水電部規劃設計管理局工作,擔任副總工程師(至1979年4月)。
1979年4月,進入電力部水電總局工作,擔任副總工程師(至1982年4月)。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82年4月,進入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水電建設總局工作,擔任總工程師(至1985年10月)。
1985年10月,進入水利電力部工作,擔任總工程師(至1988年6月)。
1986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責成水電部聘請各行各業共412名專家、學者對三峽工程進行重新論證,時任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的潘家錚出任論證領導小組副組長兼技術總負責人。
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8年6月,進入能源部工作,擔任水電總工程師(至1993年6月)。
1993年6月,進入國家電網公司工作,擔任高級顧問(至2012年7月)。
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隸屬於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水利水電工程),並推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2001年,負責起草了《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致全體院士的公開信》。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
2012年7月13日中午12時01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長期從事水電站設計、建設和科研工作,歷任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等職。參加、負責和審查過的大中型水電站有黃壇口、流溪河、新安江、富春江、烏溪江、龔咀、烏江渡、東江、葛洲壩、磨房溝、龍羊峽、二灘和三峽等。早期設計的流溪河是我國第一座壩頂泄洪的薄拱壩,新安江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的大型水電站,並在設計中採用世界上最大的溢流廠房、寬縫重力壩、大底孔導流等新技術並首創抽排理論,大量節約工程量,為提前發電做出貢獻。近期負責的龍羊峽是我國已建的最高大壩(178m),二灘是在建的世界第三高雙曲拱壩(240m),三峽樞紐更為跨世紀的巨型工程。他擅長結構力學,多年來結合實際對混凝土壩和土石壩的分析、地下結構及滑坡產生的涌浪計算等等課題作出了系統研究,提出新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在水電設計中得到廣泛採用。
潘家錚設計的流溪河是中國第一座壩頂泄洪的薄拱壩,新安江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的大型水電站,並在設計中採用世界最大的溢流廠房、寬縫重力壩、大底孔導流等新技術並首創抽排理論,為大量節省工程量,提前發電作出貢獻。龍羊峽是中國已建的最高大壩(178米),二灘是在建世界第三高雙曲拱壩(240米),三峽樞紐更為跨世紀的巨型工程。擅長結構力學,多年來結合實際對混凝土壩和土石壩的分析,地下結構、邊坡穩定及滑坡產生的涌浪計算等等課題作出了系統研究,提出的新理論和計算方法在水電設計中得到廣泛採用。
潘家錚還從事文學和科幻創作,1993年8月他出版了個人第一部科幻小說集《一千年前的謀殺案》,之後相繼出版過《春夢秋雲錄》、《偷腦的賊》和《老生常談集》等科幻小說。1997年,他撰寫的《偷腦的賊》科幻小說集榮獲2001年度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和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6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於2007年被授予中國新聞出版領域的最高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人才培養
截至2007年7月,根據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顯示,潘家錚在清華大學、河海大學一共培養了11名博士生,2名碩士生,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潘家錚是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畢生從事中國的水電建設和科研工作,他參與的水電工程不計其數。如先後參加和主持黃壇口、流溪河、東方、新安江、富春江、烏溪江、鏡屏、磨房溝等大中型水電站的設計工作,參與烏江渡、龔嘴、葛洲壩、鳳灘、陳村等工程的審查研究工作,指導龍羊峽、東江、岩灘、二灘、龍灘、三峽等大型水電工程的設計工作,被稱為「新中國第一代水電人」、「三峽大壩的總設計師」等。(中國科學報評)
潘家錚是一位熱心於科幻創作的作家,也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他的科幻小說構思巧妙、大膽,科學性嚴密、人情味濃,文筆生動凝練,語言幽默調侃,選材和描寫不落俗套,讀起來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潘家錚先生熱心於青少年教育和科學普及,走的是一條「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傳播科學知識、理念的同時,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稱之為「社會科幻小說」。(科學網評)
人物影響
2009年起潘家錚水電科技基金每年用正常運作所得收益的一部分捐贈設立了潘家錚水電獎學金,旨在弘揚潘家錚先生「忠誠敬業、求實創新」的精神,獎勵熱愛祖國水利水電事業、品學兼優、勇於創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面向水利水電專業。
後世紀念
2013年6月24日,為紀念兩院院士潘家錚逝世一周年,「學習和弘揚潘家錚院士科技創新座談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71名與會代表滿懷深情,共同緬懷潘家錚院士為水電事業奮斗的光輝一生,弘揚他勤奮鑽研、勇於科技創新的精神。座談會同期舉辦《永遠的潘家錚》一書首發式,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徐匡迪為該書揭幕。

E. 潘家錚的成就榮譽

潘家錚院士學術淵博和貢獻卓著,獲得了黨和人民給予的多種榮譽: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1989年被授予國家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並推選為副院長。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壩委員會主席,中國岩石力學和工程學會理事長,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和國際岩土工程學會特殊傑出貢獻獎等。現任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 作為國內外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畢生從事中國的水電建設和科研工作,曾參與設計和指導過新安江、三峽等許多重大水利工程。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從事文學和科幻創作,是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過《春夢秋雲錄》《千秋功罪話水壩》《潘家錚院士文選》《一千年前的謀殺案》和《偷腦的賊》《老生常談集》等。他的科幻作品構思巧妙、想像大膽,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在傳播科學精神和知識的同時,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讀者喜愛。
潘家錚先生既是一位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熱心於科幻創作的作家。他的科幻小說構思巧妙、大膽,科學性嚴密、人情味濃,文筆生動凝練,語言幽默調侃,選材和描寫不落俗套,讀起來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
潘家錚先生熱心於青少年教育和科學普及,走的是一條「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傳播科學知識、理念的同時,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稱之為「社會科幻小說」,讀者閱讀之後,除了增加了科學知識、愉悅身心以外,還增強了辨別美醜善惡的能力。
《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分為四冊,共約70萬字。收集了潘家錚先生的短篇、中篇科幻作品共30篇。四冊書名分別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記》《UFO的辯護律師》。

熱點內容
2006武俠小說精選下載 發布:2025-04-07 12:22:10 瀏覽:549
重生都市透視修真小說 發布:2025-04-07 11:43:35 瀏覽:494
潘家錚科幻小說集在線閱讀 發布:2025-04-07 11:42:04 瀏覽:53
完結小說好看 發布:2025-04-07 11:10:36 瀏覽:207
言情小說男主叫墨 發布:2025-04-07 11:10:26 瀏覽:531
最好的異能科幻小說 發布:2025-04-07 11:10:23 瀏覽:341
男主是種馬科幻小說 發布:2025-04-07 11:05:43 瀏覽:67
古代嫡女言情小說 發布:2025-04-07 10:45:14 瀏覽:384
溫柔的敗類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4-07 10:32:53 瀏覽:273
言情小說青年男人 發布:2025-04-07 10:12:36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