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也要有人文情懷
❶ 科幻世界需要真實嗎
很喜歡大劉的作品,他的作品看了很多,可時不時會偶然發現還有很多我沒看到。每次看完大劉的作品都會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可能是他那種寫實的文筆,也可能是他大體符合邏輯的想像力。總之難免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看完之後總想抒發什麼,卻除了贊嘆還是贊嘆。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大多人都時不時會幻想一些虛幻的事情,比如穿越古代如何成就一番帝業,或成為絕世寵妃。也有很多人在接觸現代科技和科幻影視後構想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科幻宇宙。
不同境界的人所構想出來的科幻世界也不同,現在所有的科幻小說、影視劇都體現出了作家和導演、編劇的科幻想像力及思想境界。但仔細去品就會發現,越是好的作品其所構建的科幻世界運轉越不受人性的約束。像西方國家拍攝的科幻電影,很多都是塑造超級英雄或是超級英雄群體來改變世界,扭轉事態。至於中國的影視也是喜歡塑造英雄,而且很多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古代神話英雄。中國5000年歷史太悠久,很多古代題材可以拍;美國建國200多年,沒什麼拍的,只好拍未來的科幻片。這也許是為什麼很多人抱怨中國科幻片很少的原因了,美國人還可能抱怨不能拍古裝劇呢。
之前說到科幻世界運轉應該脫離人性,越脫離人性越能體現科幻世界的真實,也許有人會反駁,反駁我忽略了人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行、創造性,馬克思都說過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但是試想一下,相對於一個時空無限的宇宙,150億年的地球算什麼,幾百萬萬年的人類算什麼。
人類貴為生命,就不可避免地以生命的角度思考宇宙,人類在太陽系發現物理學,在銀河系驗證物理學,就難免用物理學推及全宇宙。有人會說:解釋全宇宙的學科知識會慢慢總結發現的。那一個問題:我們已經總結的知識占宇宙未知知識的多少呢,億分之一?還是百億分之一?而且現有的很多前沿物理知識還處於理論猜想階段,實際驗證的知識可以說少的幾乎能忽略不計。可是在我們思考這個宇宙時卻是在這些可以忽略不計的知識基礎上實現的,這樣思考出來的科幻世界與真實宇宙差了多少就不言而喻了。但以這些少的可憐的知識理論如何構想出一個引人入勝的科幻世界呢,如何讓讀者感受科幻作品的真實性呢?我覺得是去人性干擾。
這里談及科幻的真實性不是現實真實,只是科幻世界裡的真實,是一種在讀者現有理論知識基礎上感受到的宇宙世界的真實,是一種比較級的真實,不是最高級真實。眾多科幻作品中構建的科幻世界,沒有最真實,只有更真實。
小說家不是科學家,不必苛求科幻世界的現實真實,但使科幻作品盡可能的展現真實,就需要很強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基礎不必是已經證實的,那些尚處在猜想階段的理論在科幻作品中更有市場。也許在現有的理論基礎上構建出作家自己的理論法則也能增進科幻世界的真實性(比如《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打破現有的理論基礎去構建科幻世界是很不智的,若是現在有一部基於地心說而發表的作品怕是很難引起反響,即使寫作手法超細膩也難以引誘讀者投入其中,用比喻說就是「巧克力味的屎」。
也許你早就發現全文寫到現在也沒提及為什麼去人性化能提高科幻世界的真實性。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需提及一下前文提到的一個觀點——人類以生命的角度思考這個宇宙。什麼意思?就是說人類需要與這個宇宙「對話」,而交流的對象就是宇宙中的其它生命,不管這種交流是否和平,總之這個宇宙存在生命,也存在智慧和文明,至於怎麼去描繪這些地外文明就十分考驗作家的想像力,但是不管這些作家怎麼去描繪,都不可避免地站在人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因為作家本身是人。不知讀者們是否理解了這句話。
人類本性屬於群居動物,天性愛交流,在對宇宙的思考中也期待通過對地外文明的交流來認識宇宙,所以自然而然的認為有地外生命。當然從概率論角度看地外文明應該存在,但至於是什麼形態就不是人類能想像的了。在我接觸的科幻作品中,絕大多數都涉及外星文明,但也不乏只有人類的作品,比如《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等。
相比其他,我倒覺得這幾部作品更真實,在慢慢宇宙中,即便存在外星文明,對我們來說也是遙不可及,所以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幾千年或是上萬年,地球都是是孤獨的,人類都是孤獨的。人類未來千年內探索的太陽系和銀河系中,等待人類的更多是的斗轉星移的天體學,而非什麼外星智慧生物。
借《球狀閃電》中丁儀的話說:在微觀量子和宏觀宇宙中,人類生命什麼都不是。如花草凋謝,星球隕滅一樣,都不會影響整個世界的客觀規律。宇宙是客觀的,這也就決定了宇宙是無情的。正如《三體》中說道:毀滅你,與你何干。這就很深刻地揭露了宇宙的本質。
地球擁有適宜的氣候,有溫暖的大氣保護,有柔和的陽光照耀,還有合適的自轉周期……大自然所有的這些「善意的」巧合孕育出生命,孕育出人類,也孕育出人類的善良。所以人類也感恩大自然,但千萬記住大自然的「善意」只是巧合,人類的出現也是巧合。
科幻作品是人寫的,科幻作品也是寫給人看的,其中透露出人文情懷是必要的,在追求將科幻世界構建得更真實方面,還是應該以這個未知的宇宙為中心,人類是渺小的。
可能在不同人眼中對科幻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但對真正的的科幻迷來說,越真實的科幻情節才是越好的作品。也許看一部好萊塢科幻大片,會讓你很興奮,但過後不久就淡忘了,那它帶給你的只是視覺沖擊。而一些科幻片則能引起你很多深思,思考世界,思考宇宙,那這樣的片子總算不上差了。
好的東西總會讓你想的比看得多。時常仰望星空,思緒交給未來。
❷ 傑弗里·蘭蒂斯:最「硬」的科幻也有文藝的心
人們通常會把科幻小說貼上「軟」或「硬」的標簽,但究竟什麼是硬科幻什麼是軟科幻並沒有統一權威的標准。一般意義上的硬科幻大多指那些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細致的技術細節,堅實的科幻內核的小說。按照這個標准,那傑弗里·蘭蒂斯一定是不折不扣的硬科幻小說大師。首先,他那響亮的頭銜就讓人敬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光電能及太空環境研究專家,1997年火星探路者計劃的參與人之一(負責火星探測器的電池設計與維護)。可以說為人類探索火星做出了傑出貢獻。科幻小說作家中不乏工程師與科學家,但像蘭蒂斯這個級別的實屬罕見。因此另一位科幻大師,《永世之戰》的作者喬·哈爾德曼戲稱他是「科幻小說作家裡唯一實際到過火星的人」。想想其實也並不為過。
當然,傑弗里·蘭蒂斯的小說也無不體現著他作為NASA的頂尖科學家所具有的知識儲備與科學素養,尤其是在宇宙及航空航天方面。每一篇小說都有著堅實的理論作為支撐,其技術細節幾乎無懈可擊。比如早期的《追趕太陽》,細致的描寫了遭遇事故的宇航員如何在月球生存求救的故事,讓人不由得想起前年大熱的《火星救援》,但《追》可是90年代初的作品。類似的包括《沖擊參數》《通過蟲洞進出黑洞》等等,裡面的情節與設想都有著極為嚴謹的科技基礎。看到這,你一定以為蘭蒂斯是「最硬」的那種科學家作者。其實,這位高智商高學歷的大叔也有一顆「文藝的心」。
❸ 類似三體的科幻小說
類似三體的科幻小說如下:
1、《索拉里斯星》:
推薦語:
萊姆封神之作,哲學性大於藝術性,作者想像力的細節鋪展很驚人,在這本書里讀到了對於外星生命很特別的解讀,書中的外星生命是完全不同於人類的,不可溝通的存在,這點很特別。
2、《克萊因壺》:
推薦語:
這是一部帶有懸疑,推理,科幻等等各種元素的小說。超時代的科幻推理夢幻之作,壺內一夢,壺外一生,虛實交錯,猶在鏡中。在80年代就能寫出如此精彩的VR虛幻背景的懸疑作品,開放性的結尾,讓人讀完細思恐極,真相似遊走在AB兩面,是非黑白卻交由讀者任選。
3、《挽救計劃》:
推薦語謹高: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帶我們在險象迭生的太空里,不斷探索,發現,分析並解決問題,同時超越自己。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層層推進,環環相磨族扣,恰到好處地幽默。每一個人物,甚至外星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幽默感,添了不少的閱讀樂趣。
4、《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推薦語:
真實人類社會的包容性很大,求同存異是我們生活的大環境,書中對於仿生人與自然人類的探討,更像是對人類社會中熱情與冷漠兩種性格的討論,探討人類的本質,同情共情,還有矛盾和掙扎,充滿人文情懷地將故事改編成了一個人工智慧變成人類的故事。
《三體》講述的內容:
《三體》講述的是人類在發現外星人後,對外星人的不同態度,以及在面對與外星祥游尺人侵略時所作出的種種應對措施。
❹ 誰能提供一些科幻片所表現的人文主義精神謝謝!
人工智慧——很有韻味的一部家庭的
阿凡達——人與自然的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