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幻小說家筆法的介紹
黃金時代西方科幻的三位大師:阿瑟·克拉克、艾薩克·阿西莫夫和羅伯特·海因萊茵。詹姆斯·布利什(《飛城》、《事關良心》),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編年史》、《華氏451》等)。
新浪潮里的賽博朋克: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浪遊者》、尼爾·斯蒂芬森的《雪崩》。
暈,當代的啊。
英美首推喬治·R·R·馬丁,這是一位科幻和奇幻的著名作家,科幻方面有「一千個世界」的系列故事,奇幻方面有史詩奇幻《冰與火之歌》。個人非常喜歡的,也是國內譯介很多的兩位短篇王:羅伯特·里德和特德·姜,幾乎篇篇精品。加拿大的羅伯特·索耶(《計算中的上帝》、《恐龍文明》三部曲),澳大利亞的加斯·科尼斯(《古國三部曲》)都是很有名的。女作家南希·克雷斯和厄修拉·勒奎恩非常出色。
日本當代科幻的代表人物有小林泰三、梶尾真治、神林長平、飛浩隆等,風格各不相同。
科幻故事作文500字
網路知道 提問科幻故事穗梁作文500字我有更好回答3條回答楊棋傑LV.1 2017-03-10猴子變魔術 8匿名用戶2013-10-15一天,小妍在水溝邊撿到一個有點奇怪的東西。
它很象刷子,但它沒毛,而與一般刷子不同的是它的柄很大,柄上有一個蓋子。
小妍試圖把它打開,但很徒勞。
最特殊的是,它不知是用什麼材料做的,金屬不象金屬,塑料不象塑料。
小妍拿著它去問別人,然而,誰也不會對一個高中生的話感興趣的。
小妍過了新鮮勁兒,也把它扔在了一邊。
一晃兒,幾年過去了,小妍上了大學。
在一次體育比賽當中,小妍意外受傷,腿上落了一個大疤痕,這讓愛美的小妍很是苦惱。
可是,有什麼辦法,疤痕在當今的科學水平下,是很難去除的。
小妍家的貓局纖咪從角落裡叼出一個東西亂跑,小妍一看,原來是那個早被自己遺忘的刷子。
小妍把它拾起來,用布好好擦了擦,在陽光下,它突然發出一道奇異的光芒,把小妍驚呆了!小妍意識到,這是一桐族仿個不尋常的東西。
學化學的小妍開始成天拿著它琢磨,她不知道自己擁有它是福是禍。
當她拿著它無意中在自己身上的疤痕上蹭了蹭,奇跡發生了,疤痕居然消失了!小妍欣喜若狂,她想她要把這件怪異的事告訴別人。
她首先告訴了家裡人,家裡人難以置信,她又告訴了別人,別人置之一笑,以為她在開玩笑。
直到她做演示給大家看,人們親眼看到疤痕消失了,一下子轟動了。
接下來的事讓人難以預料,小妍成了名人,科學研究院、各大美容機構、身上有疤痕的人、甚至於企業找她做廣告紛紛找上門來……讓小妍應不暇接,讓她都無法學習了。
思慮再三之後,她決定把這把刷子送給科學院,讓他們好好研究,為更多的人做貢獻。
送給科學院以後,小妍鬆了一口氣,以為這下輕省了。
誰知不久,科學院又來了電話,說她那把刷子失靈了,讓她配合做一下檢測。
誰知這把刷子好象會認人一樣,只要到了小妍手上,就發揮出它的奇妙。
小妍成了大忙人,一天到晚,在科學院做實驗、為人去疤、做廣告,掙了大錢……小妍覺得自己很幸福。
但慢慢地,苦惱也增加了不少,她的學業一落千丈,班主任已經找她談過好幾次了。
走到哪兒,大家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她,彷彿她是一個怪人。
不然就是盲目崇拜,把她當活神仙。
最讓她苦惱的是,周圍的女同學都有了男朋友,唯獨她沒人追求。
小妍開始感到迷失了自己,她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她覺得自己最大的快樂就在於做一個普通人。
她趁著科學院的人不注意,把那把刷子丟棄了,她把它丟在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
她輕輕地對那把刷子說:「感謝你給了我機遇,但我現在已經不需要你了,再見吧,希望你找到新的主人。
在刷子丟失之後,小妍的生活也慢慢恢復了平靜。
她順利地大學畢業,找到了自己的愛人。
在時光匆匆過去十年之後,忽然有一天,又有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一個人發現了一把神奇的梳子,它能讓人毛發再生,那個人又成了熱點。
也許,這些神奇的東西,不過是外星人不小心丟棄的物品。
也許,不過是一個不願為人知的古怪發明家的傑作。
總之,在這芸芸眾生的大千世界中,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好戲,偶爾你是主角,又或她是主角…… 73匿名用戶推薦於 2017-05-11小主人,快起床,局部宇宙爆炸將在四小時內開始!包括我們這里!」這是我的電子和平鴿在叫我。
「啊!」我顯得有些驚慌失措。
因為即使走最近路線,乘我的超光速飛碟也只能在四個半小時之後飛出這片地區。
就算現在趕緊准備,也來不及了!宇宙大爆炸開始了。
我們的地球在這片區域的邊境,所以,我被甩出了這片區域,落在了一個叫做「孩子星球」的水藍色星球上。
我住在一位好心人的家裡。
時間長了,我發現,這個星球上的全體居民都是孩子,他們都永遠長不大。
這些孩子來自各個星球。
雖然是孩子,但是樣樣都不比大人差。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孩子星球」建設得處處都達到了現代化的水平。
「孩子星球」的工業非常發達。
星球上有成百上千家工廠,有紡織系統的,有食品工業系統的……工廠里全都是自動化的,僅靠幾台電腦和幾個智能機器人控制。
例如,「孩子星球紡織廠」,這里的紡織小工人們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在幾台機器中間來來回回地檢查了,代替他們的是一個個智能機器人。
一旦有了故障,機器人會簡單而又迅速地處理一下,如果故障太大,智能機器人處理不了,它就會發出「嘟嘟嘟」的急促尖叫,提醒小工人馬上去處理。
「孩子星球學校」的課程十分有趣。
學校里的孩子們在玩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許多知識。
例如「孩子星球學校」的語文閱讀課,一個班的同學同時閱讀一篇文章,之後根據文章內容製作動畫。
每個同學再把文章讀一遍,錄下來,根據文章的意思插到相應動畫中。
再調整一個適當的語速。
同學們都做完自己的動畫時,機器人老師輪流放映每一個同學的動畫。
同學們在觀看動畫成品的同時,許多同學都已經能把課文倒背如流了。
這里的同學都很愛學習,成績也都很好。
從這里出來的學生,個個才高八斗,都是受重用的人才。
「孩子星球」上的蔬菜和莊稼長得令人吃驚。
走進農田,放眼望去,只見一片片蔬菜和莊稼的「森林」展現在你的面前...
科幻的作文材料大約五百字左右
阿獃是一個古怪的科學家,他用半生的時間和精力扎在實驗室研究關於穿越時空的機器,但是他屢遭失敗。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007號機器化生物人發出的一則信息引起了他的興趣,信息說用004號液化動態氮加入0。
79克長白山火山的熔漿,再配75%的黑色激光的葯水,可以顯現出時光隧道。
阿獃十分高興,便用祖傳下來的時光顯示器加以改造,製成了獨一無二的時空機器。
基因突變阿獃興高采烈地跨上時空機器,快速沖入了時光隧道,剛剛走到一半,便發生了故障。
原來是處理飛行器速度和安全的粒子基因突變,產生了變異導致爆裂。
阿獃的生命危在旦夕,他和時光機器一起掉入了一個不知名的地界……香煙國度阿獃醒來後,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煙霧彌漫的世界。
遠處很難看到有人的蹤跡,依稀有幾點星火在晃動。
阿獃大口喘著粗氣,但一口氣剛下去他便難受起來,不禁咳嗽連連。
阿獃掙扎著爬到時光機器前取出氧氣瓶,戴上面罩,這才感覺好多了。
阿獃不知道,他已經身處極其危險的地方了……真-相大白阿獃突然被一根繩子捆住,被人抬著送到了一間房子里,房子里依然是煙霧彌漫,但比外面好多了,勉強可以呼吸。
阿獃微微睜眼看了一下,屋子裡的人個個骨瘦如柴,嘴裡都叼著煙斗,還有吸著鼻煙的,吞雲吐霧,好不自在,這真是嗜煙如命啊!阿獃被強迫塞了幾根煙,讓他抽,阿獃表面裝著吸煙,暗地裡已經想好了一個主意……巧妙逃脫阿獃用指甲上的微型電腦向家裡所有的機器化生物人發出求救的信號,機器化生物人全副武裝
寫一篇500字的有意義的科幻作文
難忘的月球之旅我坐著時光機來到了1000年後,哇!3004年真是不同凡響。
街道上到處是懸浮汽車,每個人都忙碌著。
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張海報。
上面寫著月球之旅。
這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我立刻報了名,開始我的月球之旅。
我坐上超光速飛船向月球進發,一瞬間便來到了月球。
月球上什麼時候蓋起了賓館。
賓館的招牌上刻著五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廣寒宮賓館」,我想,這八成是嫦娥仙子開的賓館吧!我走進一看,有一個人影向這邊奔赴,她身穿綵衣,裹著白紗,手裡抱著一隻玉兔,美極了!「Hello!歡迎光臨!」我說了一句:「謝謝!」我走進賓館找了個空座位坐下,叫了幾盤這兒最出名的酒菜。
不一會兒,一桌巧奪天工的酒菜便上桌了。
每道菜都有它們自己的特色,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我懷著試一試的心理嘗了嘗,哇!這兒的菜不光中看,吃起來更是讓人叫絕。
不知是哪位神仙做的菜,我讓嫦娥仙子把這兒的名廚請來。
這不是灶神嗎?怎麼當起廚師了?這時天外來了個旅行團,他們個個都怪模怪樣,天哪!我居然看見了UFO!天庭什麼時候也開始了外交關系?牛郎織女正騎著牛兒向這兒奔來,你一定很奇怪他們倆怎麼能在一起呢?其實王母娘娘早已下令能讓眾仙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可讓豬八戒和吳剛大有可趁,他倆不分晝夜的為嫦娥做義務勞動。
希望討得嫦娥的歡欣。
齊天大聖駕著筋斗雲來了,瞧!他拿著今年以他做廣告的手提電腦正在交網友。
宙斯和他的妻子赫拉、兒子赫耳墨斯開著勞斯來斯在天街閑游。
許仙、白素貞也在這兒吃飯。
法海來了,不用當心,他們現在可是朋友了。
吃完了飯,我便來到了這兒的風景區瑤池仙境。
這兒的荷花可真美,還閃著金光,五彩繽紛。
聽說,這里的水能治百病,我帶些回去試試。
旅遊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地乘著飛船返回地球。
有時間的話,我還會再來的
科幻作文500字怎麼寫
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月球已經變成人類的第二故鄉,許多人都搬到了月球上,我也不例外,我在月球上擁有了一個全新的家,當然這個家是由我設計建造的。
我把房子建成蘑菇形,外面塗上乳白色的高科技塗料。
房子發出柔和的光澤,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從蘑菇根部的大門進去,順著螺旋形的樓梯來到樓上,樓上是我的卧室,打開天窗,就可以望見院子中綠草地上的小兔。
這些小兔是嫦娥姐姐送來的,嫦娥姐姐是養兔專家,她很喜歡我,就送了幾只小兔子給我。
現在,這些小傢伙正豎著長長的耳朵,三瓣嘴一動一動,可愛極了。
我還在院子里栽了許多樹木,別看這些樹木長得高大、粗壯,它們可是我上個月才栽的,運用了最新的科學技術,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不僅我家,家家戶戶,大街上到處都有鬱郁蔥蔥的大樹。
這些樹不斷散發著氧氣,從而解決了人們的呼吸問題。
我家花園里還有一棵奇特的水果樹,科學家把各種水果拿去研究,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科學試驗,研製成多功能種子,把它種在月球上,就長成一棵棵大樹,上面結著各種各樣的水果,有蘋果、梨、桃子、李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小朋友們上我家做客時,真是大飽了口福,這都是科學的功勞呀!在月球上生活,會有許多全新的感覺。
比如:我有獨特的運動方式,上學的時候,我就蹦蹦跳跳地去學校,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輕輕一跳,就可以跳三米多高,跳到空中,有一種飛翔的感覺,許多小朋友也跟我一樣跳著去上學,這成了月球上的一大景觀。
放假時,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夏令營,同學們會在老師的帶領下乘坐星際列車去宇宙各地旅遊,別愁我們和其他星球的小朋友無法交流,宇宙通用語就是漢語,那時,宇宙中掀起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
當然,我們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如果我想家鄉了,就坐著自家的星艦回到祖國,在茫茫的宇宙空間中,看著淡藍色的星球離我越來越近,心中的 *** 真是無法形容,「地球母親,我回來了。
」就這樣,我有時在月球上,有時生活在地球上。
浩瀚的宇宙任我遨遊,這才是真正美妙的生活。
寫一篇關於科幻故事的作文500字
將來,地球上會出現人類的第二個家園——完全利用海洋資源的海底城市。
為了抵抗海水的巨大壓力,這座海底世界是建築在一個碩大無比的珊瑚群內。
通過一個長長的走廊,就可以進入這個巨大的珊瑚群體內。
在這里建造了許多龐大的圓形水球,這就是人類居住的房屋,裡面住著從陸地移民過來的人類。
海底世界的氣候跟陸地上十分相似。
你一定會問,海底既沒有陽光又沒有水,可怎麼生活呢?你不用擔心,在海底世界的最深處有兩台巨大的機器,一台是陽光處理器,另一台就是人們熟悉的海水淡化器。
這陽光處理器直接連著地面,吸收地面的陽光,再通過管道,傳向各個水球底部的太陽能電池,然後轉變成電能輸送到水球頂部的能源燈。
而海水淡化器則是直接吸收海水,進行淡化加工,再送往各大水球中。
海底世界是一個環保世界,人們為了保護環境,汽車、摩托車之類對環境有污染的交通工具都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訓練有素的海豚。
因為拓寬了生活空間,所以在這里也看不到一幢幢的高樓大廈,只有一排排節能型的平房。
在一個個巨大的水球後面還跟著一些綠色的小水球,仔細一看,裡面生長著茂盛的樹木和花草,只見小動物們穿梭其中,開心的玩耍嬉戲。
雖然海底世界的建設會十分艱難,但我堅信,只要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和靈巧的雙手,在不遠的將來,入住海底城市決不會是夢想。
找一篇科幻作文,不少於500字。
拜託了。
請不要嫌賞分少,...
未來的機器貓——哆啦A夢在1000世紀,有一個工廠正在製造一萬能機器貓,這種機器貓有各式各樣的道具,能幫助你完成任何心願。
今天,這種機器貓誕生了,總共有八個。
幸運的我獲得了哆啦A夢,我十分高興,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什麼都不做,就留著給哆啦A夢做。
但是,它十分倔強,沒辦法,只能還由我來做了。
今天,膸學校被一個大力士王翔羽給揍了一頓,心裡十分不爽。
哆啦A夢見我鼻青臉腫的,便給了我「謊話800」,這是一種葯水。
喝了它,我說什麼都會變成謊話。
為了教訓王翔羽一頓,我故意跑王翔羽面前,對它說:「但願你不會考鴨蛋,被媽媽揍。
」這時,王翔羽的媽媽氣呼呼地走了過來說:「這張試卷上,怎麼全是錯的,走,跟我回家去!」我心裡快樂極了,我想為什麼不讓大家知道我有這種能力呢?我便說:「我的朋友,是不會在操場上聽我講話的。
」說完,我便跑向了操場,向同學們誇我有么的好。
同學們驚訝極了,我十分高興。
晚上,我回了家。
今天的晚飯是我最討厭的青菜炒肉。
但是,哆啦A夢卻十分喜歡道菜,我想讓這道菜從桌上消失,但我卻怎樣說也沒用。
這時,哆啦災樂禍的說「謊話800」的效果已經沒有了,你安心吃菜吧!可惡的哆啦A夢!
科幻故事,500字左右。
急需!!!!!!!!!!!!!!!!!!...
小主人,快起床,局部宇宙爆炸將在四小時內開始!包括我們這里!」這是我的電子和平鴿在叫我。
「啊!」我顯得有些驚慌失措。
因為即使走最近路線,乘我的超光速飛碟也只能在四個半小時之後飛出這片地區。
就算現在趕緊准備,也來不及了! 宇宙大爆炸開始了。
我們的地球在這片區域的邊境,所以,我被甩出了這片區域,落在了一個叫做「孩子星球」的水藍色星球上。
我住在一位好心人的家裡。
時間長了,我發現,這個星球上的全體居民都是孩子,他們都永遠長不大。
這些孩子來自各個星球。
雖然是孩子,但是樣樣都不比大人差。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孩子星球」建設得處處都達到了現代化的水平。
「孩子星球」的工業非常發達。
星球上有成百上千家工廠,有紡織系統的,有食品工業系統的……工廠里全都是自動化的,僅靠幾台電腦和幾個智能機器人控制。
例如,「孩子星球紡織廠」,這里的紡織小工人們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在幾台機器中間來來回回地檢查了,代替他們的是一個個智能機器人。
一旦有了故障,機器人會簡單而又迅速地處理一下,如果故障太大,智能機器人處理不了,它就會發出「嘟嘟嘟」的急促尖叫,提醒小工人馬上去處理。
「孩子星球學校」的課程十分有趣。
學校里的孩子們在玩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許多知識。
例如「孩子星球學校」的語文閱讀課,一個班的同學同時閱讀一篇文章,之後根據文章內容製作動畫。
每個同學再把文章讀一遍,錄下來,根據文章的意思插到相應動畫中。
再調整一個適當的語速。
同學們都做完自己的動畫時,機器人老師輪流放映每一個同學的動畫。
同學們在觀看動畫成品的同時,許多同學都已經能把課文倒背如流了。
這里的同學都很愛學習,成績也都很好。
從這里出來的學生,個個才高八斗,都是受重用的人才。
「孩子星球」上的蔬菜和莊稼長得令人吃驚。
走進農田,放眼望去,只見一片片蔬菜和莊稼的「森林」展現在你的面前。
向日葵高得像一棵小樹,葵花盤大得似雨傘。
麥粒兒大得像一顆顆紅棗,柿子大得像南瓜。
如果把柿子掛在商店的門口,有些人很可能誤以為它是燈籠呢。
在這里,時令蔬菜應有盡有。
這里農田裡的果實為什麼這么大呢?原來,這是利用失重條件種植的,再加上沒有狂風暴雨的襲擊,陽光充足,養分適中,植物可以充分生長,所以果實才大得驚人。
「孩子星球」上雖然沒有大人,但是孩子們照樣把星球建設得富饒、發達。
理所當然,我希望大家都來「孩子星球」上參觀、訪問,長一長你們的見識。
未來的住宅現在的房屋有許多缺陷,質量差,門也容易被撬開,房價也非常高,有些裝修的材料對我們身體還不好。
那麼未來的住宅會是什麼樣呢?讓我們穿越時空,到未來的住宅看看吧!未來的房子真豪華呀!它是用最環保的材料裝飾的,房屋的形狀各式各樣,有的是桃子狀的,有的是轎車狀的,還有的是大樹狀的,大門的功能也非常驚人,它可以辨別氣味,只要它聞到主人的氣味,門就會自動打開。
如果是小偷,它就會從門後伸出一個大巴掌,把小偷一巴掌打飛。
來到大廳,看見沙發上很許多按鈕,如果你餓了,你的面前馬上會遞過來一個麵包;如果你累了,它會自動給你捶背。
電視也有許多功能,如果你要看一個喜歡的節目,只要說一句電視馬上就調了那個台上。
想吃大餐嗎?我們到廚房看一看,機器人不但會做滿漢全席:蒸羊羔兒、蒸熊掌、蒸鹿尾;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兒、小肚兒、晾肉、香腸......。
還會做美味的西餐:牛排、比薩、義大利面和水果沙拉......,等大家吃完飯,機器人會把衛生打掃得乾乾凈凈。
吃飽了以後,如果身上覺得癢,你可以去衛生間洗澡,不用你親自來洗,會有一隻大手輕柔地給你搓背。
再到卧室看一看,床也是多功能的哦,只要按一下按鈕,你可以隨意把床變成什麼形狀,比如可以把它變成水床,躺在上面好像是在海洋的世界裡遨遊。
等你睡醒的時候,如果你想看書,機器人就把一本書送到你面前;如果你想玩電腦,機器人會幫你搬來一台電腦。
來到戶外,花園里到處蔓延著香氣,夏天的時候,你可以去游泳池游泳,如果還是覺得熱,你可以讓機器人給你做巧克力冰激凌。
冬天的時候,你可以在花園里堆雪人,在池子里滑冰,不用擔心摔倒,機器人會保護你的。
現在和未來房子就是不一樣,現在的房子缺陷太多,未來的房子基本上是沒有一點缺陷,你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要是能早點到未來就好了,那樣媽媽就不用那麼辛苦的做家務了,盼望這天早點到來。
...
轉載請註明出處 » 求推薦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
⑵ 劉慈欣在科幻小說創作中有哪些特點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有以下特點:
1、有著恢宏的科學意境
在人類能大規模改造自然之前,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人類對於神秘的自然是懷有一種敬畏之感的。隨著工業和科技的興起和深入發展,人類不再有這種敬畏感。
然而科幻文學卻可以讓人們從單調空乏的生活中抽身,讓思想在既虛幻又現實的世界裡遨遊,重拾對自然和宇宙的敬畏與想像。
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科學、想像力豐富、時空尺度極大,能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劉慈欣在其在小說中展示了很多宇宙的科學之美,這種美雖然基於科學,卻也具有中國文化所講求的意境之感,並且無論想像力多麼恢宏,卻可以落地與現實結合在一起,展現一種壯觀的詭譎,這也是其小說所特有的。
2、有著樂觀的科學態度
劉慈欣曾表示自己是一個技術樂觀主義,即對科學技術充滿信心,認為它可以解決人類的各種問題,尤其中國還處於發展中,需要對科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民眾需要科學的思維,因為這將有利於國家的發展,科幻小說不該總描繪科學的負面,這種觀念也讓他的作品顯出一種推崇科技的傾向。
比如,在解決人類生存、能源、環境等問題的小說中,最初帶來災難的技術幾十年後終於造福人類,一個科學研究支持的愛好最終給城市帶來降水,百年後人類回望古代人的探索不禁感嘆當時的艱辛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死神永生》中是人性最終導致了人類文明的毀滅,但劉慈欣對此並沒有表達負面的情緒。他對理性和科學有著明顯的傾向,但仍保持了比較中性的立場。
3、重物輕人的形象刻畫
在主流文學中小說一般都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要求小說具有生動的人物形象,然而與主流文學中的著重刻畫人物形象不同,科幻文學中一些以自然科學為主的硬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畫被弱化甚至符號化的,更多是作為人類種族形象或者類群形象出現的。
在完全是出於對科學的迷戀而非愛好文學而進行科幻創作的劉慈欣看來,人類只是浩瀚宇宙沙漠中的一粒沙,主流文學只注重人的描繪是一種自戀,而科幻要超越這種自戀,將目光投向整個宇宙。
這也許可以解釋劉慈欣的想像力為何如此恢宏恣意,他不受傳統文學和時空的限制,到達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宇宙深處。
在他的作品中被突出的是科學形象,而很多人物是被弱化的。這種刻畫方式雖然展示出了一些科幻文學的特質,但人物形象的扁平和不合人情也被一些評論者和讀者詬病。
(2)有關科幻小說家筆法的介紹擴展閱讀:
劉慈欣為人低調,一直以科幻迷自居,對於媒體的稱贊從來都冷靜對待,但他在科幻文學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已經成為談到中國科幻小說便不可繞過的作家。
他的作品用空靈想像力展示宇宙的宏大壯美,更有樂觀的科學態度、獨特的科幻意境和幽深的宇宙哲理。
通過分析和總結他的創作特點可以得知,其最與眾不同的便是將現代科學精神、西方科幻小說經驗以及中國文學傳統和社會歷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科幻創作,帶讀者進入了出乎意料又似曾相識的想像世界。
中國的科幻文學還處於起步階段,有名氣的作家和優秀的作品數量還很有限,我們的科幻文學離世界頂級水平還很遠,但是現在劉慈欣已經站到了這個高台之上,為中國科幻文學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⑶ 科學幻想小說體現出作者的什麼能力
縱觀西方科幻小說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可以大致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即:萌芽初創時代、黃金時代、新浪潮時代和新浪潮以後(塞伯朋克階段)。下面分別作些簡單介紹。一節萌芽初創時期(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為什麼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和奧爾迪斯把第一部科幻小說定為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的《弗蘭肯斯坦》,這個問題值得研究。因為,在這之前近兩百年,德國著名天文學家刻卜勒就曾寫過一部題為《夢》的小說,其中有對安眠葯、宇宙飛行的超重、極低溫以及真空狀態的細致描繪。作者還想像出月球上的巨大植物和奇異動物。任何一位研究家都可以知道,這些內容恰恰是後世科幻小說的典型內容。遺憾的只是,作品主人公實現月球旅行的法超出了科學的范疇,他使用的是巫術。我們之所以提到刻普勒的《夢》,是為了闡明西方文學傳統中很早就有強烈的幻想成份。早在古希臘時期,薩萊斯島上的盧西恩就創作過《真實的歷史》,柏拉圖創作了《理想國》。以後,還有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1516)、佛蘭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1627)、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1726)等等一系列作品。在這些作品裡,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繪了一些超越現實的世界,在那樣的世界裡,人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正是這種充滿想像的文學傳統,導致了科幻小說的誕生。另一個引起科幻小說出現的因素是西方工業革命。1765年,瓦特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蒸汽機,1807年,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史蒂文森製造了火車。在這一切產生以前,哥白尼確立了太陽的中心位置;刻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磊規律;牛頓找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所有這一切,都強烈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沖擊著社會的政治和經濟,也沖擊著人們的心靈。人們禁不住要問道:科學到底帶來了什麼?還將帶來些什麼?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文學,這個作為社會現實的一個晴雨表的意識形態領域里,一種新的文學門類——科幻小說產生了。1818年,著名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二十歲的瑪麗·雪萊(1797·1851)發表了一部題為《弗蘭肯斯坦》(副題為《現代的普羅米修斯》)的小說。在事後回憶這部作品誕生經過的時候,瑪麗·雪萊極力給我們留下這樣的印象,那就是:《弗蘭肯斯坦》的創作,純系偶然事件。她在序言中寫到:1816年的夏天,我是在日內瓦郊外度過的。那是夏季,天氣陰冷,淫雨連綿,每到黃昏,我們團團圍坐在熊熊燃燒的柴堆旁邊(當時在場的還有雪萊、拜倫、拜倫的私人醫生等),間或借幾冊偶然落入我們手中的日耳曼鬼怪故事聊以自娛。這些故事,使我們心生異趣,也想依葫蘆畫瓢湊個熱鬧。我和兩位友人約定,每人根據某起神秘事件各寫一篇故事。(《弗蘭肯斯坦》原序;陳淵、何建義譯,江蘇科技出版社,1982)然而,通讀整部作品,使我們打消了關於其產生於偶然「篝火故事」的推斷。因為,它無處不透露著作者對科學與世界、科學與人類這一嚴肅主題的關注。小說的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位科學家,他通過實驗創造了一個醜陋怪物。怪物在人類世界中東奔西撞,卻得不到支持、理解和同情;他響往愛情和美好的東西,但得到的卻是謊言和追捕;他不顧一切地向人類復仇,但終於被迫漂泊到北極冰原。著名英國作家、科幻史家布里安·阿爾迪斯在他的科幻史著《萬億年狂歡》中,曾經高度評價過《弗蘭肯斯坦》的故事內容。他一反過去的評論僅僅將這部小說當成「人造人」的技術奇跡的說法,而是認為它在勇敢地證明,技術可以向上帝挑戰。「在雪萊夫人的筆下,科學家成了造物主。《弗蘭肯斯坦》的主題就是上帝不再造人了,人於是接管了下來。這是達爾文(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的准進化觀點,即一旦人被造出來了,進步的工作就留給其後代的活動,上帝不再干涉了。」《弗蘭肯斯坦》的確不是一部偶然產生的作品,它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書中對科學技術的態度,使人想到了一個進退維谷的人類代表,站在新時代的十字路口時,所可能具有的種種復雜心態:一方面,科學向上帝挑戰,創造了奇跡;另一方面,這奇跡又與人類的傳統本性格格不入。近二百年來,這種尖銳的沖突在人類與技術進步之間一直沒有停止,這也就是以《弗蘭肯斯坦》開創的科學幻想作品的主要主題。從《弗蘭肯斯坦》開始,科學小說進入了文學的舞台。在它漫長的初創時期里,還有兩位作家值得一提,他們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和英國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他們兩人從不同的方面開拓出了古典科幻小說的兩個主要派別:技術派和社會派。凡爾納(1828—1905),寫過劇本,當過劇院秘書。他一生創作過上百部科幻小說,其中最有名的有《地心游記》(1864)、《從地球到月球》(1865)、《海底兩萬里》(1871)、《八十天環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亞眠市》(187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記》(1908)等。凡爾納以極大的熱情去幻想一個美好的未來社會,他是科幻小說中所謂樂觀主題的最好體現者。但是,他的這種熱情有時顯得有點作做,他象個痴獃人似地去描寫一些「狂徒」。那些人試圖創造一個大炮飛向月球《從地球到月球》、或者為了打賭而環游世界《八十天環游地球》。或者航行於太平洋底《海底兩萬里》。我們之所以覺得凡爾納筆下的人物是一群痴獃人或狂徒,可能是因為他沒有沿襲瑪麗·雪萊那種哥特式小說的恐怖寫法,而是繼承了法國文學中面面俱到的傳統。他筆下的人物千篇一律,沒有深刻的內心生活,他也不試圖去表現技術帶給人的內心沖突。結果,他的小說成了科技成果的大展覽,成了對未來的預言書。這正也是後來一部分評論家誤入歧途,把科幻小說當成科學發展啟示錄的原因。但是,無論如何,凡爾納開拓了科幻小說的許多領域,他所寫過的紛繁題材,至今仍被作家們重復著。赫伯特·喬治·威爾斯(1866—1946)則正好與凡爾納相反,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描述科學技術支人類生活的影響上面,而對明天將產生多少種飛機和火車不感興趣,威爾斯是個生物學家,也是政治評論家。他一生涉獵廣泛,科幻小說只是其創作早期的一個部分,主要有《時間機器》(1895)、《摩洛博士島》(1896)、《隱身人》(1897)、《星際戰爭》(1898)(中譯本為《大戰火星人》)、《月球上的首批人類》(1901)、《神食》(1904)以及《在彗星出現的日子裡》(1906)等。雖然威爾斯與凡爾納幾乎生活在同一時代,但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確屬兩代作家。在威爾斯的作品中,文風已不再是古典的了,小說的動作性很強,人物沒有臉譜化。通過故事的逐步,我們能體會主人公在變化著的科學奇跡下的痛苦、狂喜和無能為力感。威爾斯作品中的「科學」也比凡爾納的「先進」許多,凡爾納基本上是在憑常識寫作,而威爾斯則涉及到時空變換、元素與化合物等更深奧的東西。幾乎每一部威爾斯的作品都讓人覺得很悲壯,他是科幻文學中所謂「悲觀主義」的體現者。《時間機器》可能是威爾斯最成功的作品。講的是一個掌握在時間中穿梭行走技術的人,對公元802701年地球的探索。他發現,在那個時代里,地球上的人分成兩支,一支稱為埃洛依,他們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整日花天酒地,不勞而獲;而另一支稱為莫洛克,生活在地面以下,他們的身體已經退化,但仍然勞作不止,為埃洛依的世界創造財富。讀者很清楚這兩類人所對應的階級。幾乎每一部威爾斯的小說都讓人覺得很悲觀,他是科幻作品中所謂悲觀主義的體現者。《摩洛博士島》中的科學狂人、《隱身人》中主人公的悲慘遭遇,以及《星際戰爭》中無敵火星人的燒殺,都是如此。如果說,凡爾納捕捉住了科學給人類的歡娛,那麼,威爾斯則講出了技術奇跡下人類的復雜感受,這一點倒是與雪萊夫人一脈相承。萌芽時期還有一些作家,比如美國的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他是偵探小說的鼻祖,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他把懸念和邏輯推理傳統帶入科幻創作,取得了極好的效果。萌芽時期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作家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創作一種特殊的文學品種,也許他們意識到了,但不樂意去標榜這種特殊性。他們沒有宣言,沒有給自己的作品定出特別名稱和給出特殊定義。這樣做的優點是,避免了來自讀者和文學界對於創新的太多責難。第二初創期的作品沒有固定的格式,作家們盡量從各方面進行探索。雪萊夫人寫哥特式故事;凡爾納的作品屬於「漫遊」;威爾斯把科學當成探討式社會問題的引子;而坡則是在偵破案件。他們的這種探索,在接下來出現的科幻小說黃金時代中被揉合起來,形成了固定模式。這些探索在接下來出現的科幻小說黃金時代中被綜合起來,形成了固定模式。第三我們可以看到,從科幻小說的初創開始,科學和技術就沒有在其中上升到主要的地位,它不是當成科普讀物或是科學預言被創作出來。作家們更關注的是人類的命運,關注整個世界的前途。最後,萌芽初創期確立了後世科幻小說的主要題材,它們是太空探險、奇異生物、戰爭、大災難、時間旅行、技術進步以及未來文明的走向等。二節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本世紀三十年代—六十年代)經過眾多作家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本世紀初美國出版商的推動,使科幻小說有了極大發展。從本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開始,形成了一個持續的創作出版高峰,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的起止日期也是有爭議的,尼科爾斯·皮特將其定為1938—1946年,但是顯然還有別的觀點,我們只能籠統地將其限定在40—60年代)。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大致有以下特點:一、出現了一批科幻活動家。在他們的積極組織下,才產生出作家、作品輩出的繁榮景象。早在三十年代,美國的書商就看準了科幻小說這一品種。當時,有一套書籍非常廉價,叫做10美分叢書,只要一角錢就能買一本,中間全是內容、插圖十分拙劣的科幻小說:外星人來了,和罪惡勢力進行了斗爭,英雄拯救了地球美人等等。這類思想藝術性極差的作品,敗壞了科幻小說的聲譽,在讀者中產生了不良影響。第一個出來扭轉這一局面的是美國人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他是工程師,負責主編《科學與發明》雜志。為了開拓刊物的功能,也為了恢復科幻高雅的名聲,根斯巴克從很早就辟出一定版面刊登科幻作品。到了1932年,他乾脆發行了科幻小說專號。專業雜志整本地刊登文藝作品,無疑對讀書界產生震動。在事後的民意調查中,支持改版的讀者有32644人,占讀者總數的98.52%,而反對者僅為498人,佔1。48%。根斯巴克再接再厲,在刊物上開辟了「討論」專欄,由讀者自己發表意見。這樣,對科幻小說的認識得到了深化。如果說雨果·根斯巴克的主要工作放在啟蒙讀者上,那麼小約翰·坎貝爾(1910-1971)的功績則主要是團結和培養了作者。從1938年到1971年的整整三十年裡,坎貝爾主編了主要的科幻小說雜志《驚奇科幻故事》。他從來稿中發現作者,不辭辛苦地指導他們,安排新作家之間的交流聚會,改寫他們的稿子,甚至給他們設計寫作題目。正是在這三十三年裡,他發現了包括阿西莫夫、萊斯特·德爾·雷伊、海因萊因、西奧多·斯特金、A·E·沃格特和克里福德·西馬克等許多作家。為了紀念雨果·根斯巴克和小約翰·坎貝爾的貢獻,人們以他們的名字創立了兩種科幻獎項,其中雨果獎已發展為當今最有權威的科幻小說獎。二、出現了大量作家和優秀作品。由於根斯巴克掃清的讀者道路,在小約翰·坎貝爾的《驚奇科幻小說》的拓展下,順利地推出大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很難數清黃金時代佼佼者和他們的傑作,我們僅從某些研究家所做的編年史中擷取一些。它們是史密斯(1915-1966)的《雲雀叢書》,萊斯特·德爾·雷伊的《海倫姑娘》(1938),范·沃格特的《斯蘭人》(1940)、《非A叢書》(1945-1946),西奧多·斯特金的《微觀世界的神》(1941)、《超人類》(1953),羅伯特·海因萊因的《他造了一所怪房子》(1941)、《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1942-1948)、《奇妙的航程》(1966),喬治·奧維爾的《1984年》,小約翰·坎貝爾的《月球是地獄》(1950),雷·布拉伯雷的《火星記事》(1950)、《華氏451度》(1954),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末日》(1950)、《2001年太空漫遊》(1968),約翰·溫代姆的《三尖樹時代》(1951)、傑克·威廉姆森的《時間軍團》(1952),哈爾·克萊門特的《引力使命》(1953),威廉·戈爾丁的《蠅王》(1954)。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被拆散的人》(1953)、《星星-我的目的地》(1965),菲立普·迪克的《太空之眼》(1957)、《高城中的男人》(1962)、《夜翼》(1969),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叢書》(1963-1980),以及克里福德·西馬克的《驛站》(1963),等等。此外,還有哈伯德、莫爾、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波爾、安德森、謝克利等等的作品,無法勝數。他們的小說水平很高,質量也很整齊。由於篇幅所限,這里我們僅取三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進行介紹,他們是:美國的海因萊因、英國的克拉克和美國的阿西莫夫。羅伯特·安森·海因來因(1907年-1988年)是美國作家,受業於密蘇里大家和安娜阿波利斯海軍學院。在部隊服役五年,後又進入洛杉磯加洲大學攻讀物理。1939年開始創作。主要作品有《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星球獸》(1954)、《雙星》(1956)、《星船傘兵》(1959)、《異鄉異客》(1961)、《月球是個嚴厲的婦人》(1966),以及近期出版的《野獸的數字》、《超越日落的航行》等等。海因來因是講故事的能手。他不特別追求過高的文學品味,只求用平易通俗的筆寫故事。中篇小說《傀儡主人》發表於1951年,描寫一群專門附著在人體上、控制人類行為的外星人。它們象蟲子一樣吸住人體,然後進入腦部。於是,無能的人只能俯首聽命,成為傀儡。評論認為,這種蟲子樣的異星生物,只不過是海因萊因用來表達人類對死亡恐懼的一個誘因。《雙星》是一部驚險小說,講一個演員如何捲入一場政治陰謀,充當首腦替身的故事。由於他的出色表演,拯救了整修銀河共和國。小說對當今政治舞台上的領袖們進行了不露聲色的諷刺。試想,當一個根本不懂政治事務和外交法規的演員,居然能夠在星際世界的談判桌成功進行磋商,那麼,職業外交家和政治家就變成了很可笑的人物了。這部作品於1956年獲得雨果獎。《入夏之門》寫於1957年,是關於時間旅行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與時間打交道,而每一次使用的方法都有所改變。最後,他終於成功地在歷史和未來之間進行旅行。這部小說的情節,一定對八十年代初曾轟動一時的電影《回到未來》有所啟發。在電影中,主人公回到三十年前,替自己的父母充當婚姻介紹人。海因萊因是真正的美國作家,他可以大量使用俚語和民間格言。他雖然塑造過各式各樣的主人公,但人們總是感覺到這些傢伙屬於一個階層,這就是處於社會底層和上層之間的那一類人。他寫的科學家、工程師、軍官、工人甚至總統都是如此,風風火火,講起話來好象挺有見地,其實並不深刻。他之所以被稱為黃金時代的支柱,恐怕是因為著述的豐富和廣泛的讀者群。無法否認事實是,海因萊因的作品構思就是絕妙,懸念不斷;加之,他不象別人那樣關心機器勝過關心人。阿瑟·克拉克(1912年-)是英國作家、科學家,國際通訊衛星技術的奠基人。他在1945年發表的論文《地球外的中繼》里,第一個講述了衛星地球通訊的可能性及方法。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末日》(1950)、《城市與星星》(1956)、《2001年太空漫遊》(1968)、《與拉瑪相會》(1973)。以及後來的《天堂的噴泉》(1980)、《2010年太空漫遊》(1983)和《2061年:第三次漫遊》(1987)、《大堤上的幽靈》(1990)等等。克拉克的作品以出色的科學預見、東方式的神秘情調和海明威的硬漢筆法著稱。是唯一頗具哲學家韻味的科學家兼作家。在《童年的末日》里,作家討論了當宇宙中的生命想干涉地球文明進程時發生的情況,人類的各種本性在外星生物面前暴露無疑。《城市和星星》沿襲了這一主題。最後,地球人突破了自身的桎梏,成為宇宙的一員。克拉克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看來,肯定存在著高於人類的生命形式,這種形式人類根本無法理解,於是,最好的文學表現手法就是神秘主義。這在1969年他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合作的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現。整部電影分成四個互不相關的獨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遼遠的古代,猿人成群結隊地棲息在樹林里,忽然有一天一個超自然的長方體降落下來,它探索人猿也啟蒙了人猿,拉開了其與大自然抗爭的序幕。人類從此誕生。緊接著,鏡頭切換到了未來,二十一世紀的太空站,美國政府官員正奔赴月球。在那裡,宇航員們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物體,它埋在地球萬年不變的塵土下面,但是無疑是超自然的造物。因為,它正是我們見過的長方體。在蒼白的陽光照射下,長方體忽地發出了聲音。第三部分的影片顯得有些沉悶。講的是宇航員正飛向土星,控制了飛船的大型計算機不知怎麼厭倦了繁重的腦力勞動,發生了「反叛」。它設計謀殺了大批宇宙船中的成員,切斷了人與地球的聯系。唯一倖存的宇航員不得不與計算機較量。取出了它的記憶元件,奪回了決策的主動權,在這同時,飛船已經接近了目的地土星,觀眾們驚奇地第三次看到了飄浮在空中的長方體。電影的最後一部分是最為激動人心的。飛行員在宇宙長方體的協助下,穿越了億萬光年的空間,他在星座絢麗的海洋中漫遊,終於來到一個火焰熊熊的星球內部。在這里,他找到了一間寧靜的小屋,並在其中羽化成一名宇宙嬰兒。《2001年太空漫遊記》出現在黃金時代的後期,因此,它具有完全成熟的表現手法。它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傑出產品,同時,也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直接評價。無論是外星人長方體的介入、人類的科技成就,還是計算機的反叛,都體現出現代科學技術所創造和認識的世界,是一個多麼冰冷的世界。這種技術的冰冷感,加上對外星人類無法理解的行為的懼怕,使人們喪失了信心。你好象站在那塊黑糊的長方體面前,摸到了它堅實的表面,但卻無法超越它,你只能頂禮膜拜。《2001年太空漫遊記》獲得1969年奧斯卡獎多項提名。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年——1996年)年是俄裔美國人,專業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已愈三百部。其主要科學幻想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說》(1942)、《我、機器人》(1950)、《鋼窟》(1954)、《裸日》(1956)、《二百年的機器人》(1976)、《奇妙的航程》(1966)和八十年代以後的續集等等。阿西莫夫以「沒有文風」著稱。他每天在打字機前坐著的時間超過八小時,在這八小時里以每分鍾90字的速度打字,沒有間斷。他創作的作品有科幻、科普、文學、歷史、化學、等等。在這樣雜燴式的商業氣氛下,「沒有文風」成了自然的事情。但恰恰是這種「沒有文風」又成了一種獨特的文風,使不少人為之著迷。阿西莫夫有駕馭大場面的能力。在中篇小說《黃昏》里,作者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在有六顆太陽照耀下的雷蓋什星球上永遠沒有夜晚,因為太陽可以輪流拋灑光和熱。但是,終於有一天,這是千年不遇的時刻,六顆太陽全部進入日蝕狀態,而人類脆弱的心靈根本無法忍受這種絕對的黑暗。於是,為了尋求光明,他們精神崩潰,燃起了全球大火。著名評論家戴維·哈特威爾(1987)認為,這是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它留給人們的宏大場面非常難忘。《基地系列》由《基地》(1942)、《基地與帝國》(1945)和《第二基地》等組成(1948)。據阿西莫夫自己回憶,當時,他正在研讀羅馬史,發現整個古代的事件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在銀河系那樣廣大的時間范圍內重演。於是,他構思和創作了這部龐大的作品,前三部在《驚奇科幻小說》連載了七年才得以完成。阿西莫夫知道,文明早晚是要衰落的,為了挽回這種失落,挽救即將崩潰的銀河帝國,他設計了兩個保存人類文明的秘密基地。阿西莫夫作品的另一個特色是喜歡推理。把推理小說的寫法和機器人故事結合起來,形成了他的另一系列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我,機器人》和《鋼窟》。在這里,阿西莫夫煞有介事地提出了所謂的「機器人工學三定律」,即: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第二定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二定律。(《我,機器人》,科學普及出版社)與其說這些定律是貢獻給機器人學的,倒不如說是提供他自己推理使用的。阿西莫夫正是利用這三定律做為起點,把他的每一個機器人故事的主角推入進退維谷的境地,要服從第三定律就得違反第二定律,或者要服從第二定律就得違反第一定律,如此等等。然後,那些阿西莫夫「化身」的機器人開支腦筋,圓滿地解決問題,逃出困境。隨心所欲的商業化寫作,有時也能創造出非常絕妙的作品。阿西莫夫肯定是開拓題材的天才。1966年,他重新復活了《格列佛游記》。為了治療病人頭腦中的血栓,他把一隻潮水艇連同幾個海軍士兵、醫生,用科學的手段「縮微」到分子大小;然後讓他們進入人體,隨著血液流進大腦,再用激光器打通栓塞,拯救了人的生命。除了海因來因的故事性、克拉克的神秘性、阿西莫夫的邏輯性之外,黃金時代有特色的科幻作家還有長於諷刺的謝克利,田園風格的西馬克,黑色幽默的克萊門特,反烏托邦主義的奧維爾等。三、對科幻小說的認識逐步統一黃金時代佳作濟濟,人才輩出,推動了人們對科幻小說認識的發展。在這一時期,作者們不再象萌芽時期那樣心中沒底地左右沖突,而是共同遵循某一固定模式。這個模式是:(1)必須有一個帶有懸念的好故事;(2)這個故事必須與科學發展或科學家的工作有關;(3)要有幾個恢宏的奇異場面;(4)無論結尾是樂觀還是悲觀的,最好能給人一定思考。對科幻小說的定義也開始趨於一致。比如:小約翰坎貝爾和布萊特納就都認為,科幻小說是表現科學對人類影響的作品。布萊特納寫道:「科幻是科學以及由此產生的技術對人類影響所作的理性推斷為基礎的小說。」萊斯特德爾雷伊進一步闡明,科幻實際上是在寫「變化」。他寫道:「科幻小說是採取娛樂的手段,以理論和推理試圖描述種種替代世界的可能性。它以變化作為故事的基矗」很顯然,這種「替代世界」指的是,在另一種科技和文明下的世界面貌。阿西莫夫亦同意這種看法,在稍早些時候,他寫道:「科幻小說是文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描繪虛構的社會,這個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於科技發展的性質和程度。」黃金時代使科幻作品在讀者心目中站穩了腳跟。但是,正統的文學殿堂還沒有正式接受這一形式。三節新浪潮時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黃金時代」對科幻小說認識的統一以及創作方法的標准化,給科幻小說帶來了桎梏。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十年間國際政治、軍事和科技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冷戰、左翼興起、東方宗教的傳播、美國在東南亞的捲入,生態環境的破壞、流行藝術的產生以及毒品泛濫等等,特別是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的上天給人們極大的震動。公眾發現,科幻小說中那些美妙故事要麼缺少現實性,要麼比現實還缺少神奇性。再加上長期以來,科幻作品屬於通俗文學范疇,得不到主流文學界的重視,這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這樣,一場變革的風暴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1965年夏,著名作家兼編輯家米切爾·莫考克(1939-)出任英國《新世界》雜志主編。他一上台,立刻對整個英國科幻界產生了新的影響,推出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部分作家的革新作品。這些作品與傳統科幻小說對立,它不再把物理學一類的正統科學當成主要內容,而是重視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神學。它的寫作手法極力接近正統的主流文學。它不再象過去的科幻小說那樣熱衷於二千年、三萬年以後的世界,而是極力想表現最近的將來,甚至表現當前的世界。完整、清晰的故事沒有了,片斷的、瑣碎的、意識流的,幽默嘲弄式的、象徵主義的手法出現了。初看起來,這些小說晦澀難懂,但仔細品味,其中的寓意十分深遠。1968年,編輯家朱迪·梅麗爾選編了這樣一本集子,並把它們正式稱為新浪潮作品。新浪潮運動由此產生。
⑷ 科幻小說怎麼寫
科幻小說(英語簡稱:Sci-Fi)全稱科學幻想小說,直譯應為科學虛構小說(英語全稱:Science Fiction Novel),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科幻小說怎麼寫,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幻小說怎麼寫1
一、掌握一定的硬體知識,提出的科學幻想基於事實理論
目前很多人都在寫科幻小說,但是都偏向於玄幻,雖然部分很有想像力,但是都不是基於事實理論的,這樣的作品不會被真正的科幻迷賞識。也許寫科幻是需要想像力的,但不能總是在天馬行空,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二、題材新穎,內容框架沒有漏洞
想寫好科幻小說的首要秘訣,也是最大的秘訣就是內容。缺乏想像力或者泛濫的內容不會受到讀者的喜愛。同樣,只有一條主線的科幻小說也乏善可陳。如果你要構建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小說比較好寫),也一定要打好框架,千萬不能有邏輯漏洞。
三、嚴謹的科學理論,富有邏輯無錯誤
好的科幻作品往往可以延續很多部。有的作者前期寫作寫的很隨意,隨著作品的賣座他肯定會再寫第二部第三部,然而讀者很容易就發現錯誤了,比如年代對不上,或者某件大事沒有做鋪墊就直接出現在後續作品裡,會讓人有倒胃的感覺。
四、盡量減少冗雜介紹,讓作品生動有趣
絕大多數科幻小說都有這樣的問題:介紹太復雜太枯燥,讓人看不上去。而介紹不啰嗦的,作品推進速度比較快的,又給人過於獵奇的感覺,好像在讀玄幻小說。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折舊需要作者的文字功底,能不能把巨大的信息量塞進簡短的文字介紹里。
五、人物現象要立體,不能生硬
注意了基調,科學理論知識,邏輯性,接著要注意人物形象是否飽滿。我讀過一些科幻作品,感覺內容是非常精彩的,但是描述人物形象的時候卻說不出來。感覺作品裡的人物好像一個個草把人,被貼上科學家,外星人等標簽而已。
六、注意作品所蘊含的教育意義
寫一篇科幻小說,要想到為什麼要去寫它。也許是為了表現科學進步造成的'環境問題有多嚴重,也許是為了表現人性的丑惡,無論哪種你都要有個中心思想,如果為了寫小說而去寫小說,那麼你能表現給讀者的,最多是個故事,一個看過之後就忘記的故事。
科幻小說怎麼寫2
1、從一個有價值的點子開始。這個點子最好是新奇的。至少是還有挖掘潛力的。
2、創造能夠理想地使你的點子戲劇化的人物。讓他們受磨難;讓他們在受磨難的過程中走進情節。
3、制定一個關於情節的規劃,設計一個情節,使其能展現所有對於表現人物去解決他們的問題所必須的場景。
4、忽略所有對於情節發展沒有影響的東西,不必要的場景,漫不經心的對話,無關痛癢的人物。所有的都必須與情節發展有關。問一下自己:如果我去掉這些對情節有沒有影響?如果回答是「不」,那麼就去掉它。一個雕刻家在從一塊石頭上創作他的雕像的時候,他會從石頭上去掉所有不屬於雕像的部分。你也得這樣,去掉所有不屬於故事的部分。
5、像荷馬寫《伊利亞得》一樣,從事件的中間開始你的故事。這個時刻應該是你故事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出現的時刻,而你的人物則正處於緊急關頭。然後,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回頭來說明。不過說明的東西是已經死去的材料,它最好跟情節的發展結合起來。
6、在情節,人物性格,以及詞語表達上應該盡量避免俗套。這對於初學者也許比較困難,因為每個作者都是從喜歡別人的構思而開始寫作的。學會避免俗套是學習寫作的一半的目標。
7、按照場景來寫;將它們完全地形象化起來。可能的話引入另外的細節。
8、盡力使所有的事物都戲劇化。試著去掉一切非戲劇化的因素。
9、修改。
10、將你寫的故事投稿。海因萊因很久以前說過的一句話現在仍然有效:你必須為了能發表而寫。
⑸ 科幻小說怎麼寫的
科幻小說內容如下:
1、一部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品應既有科學基礎,也有文學基礎。「想要成功塑造科幻英雄,如果沒有具體的人、沒有人物成長的過程,即使是龐大的故事,也很難做到。」
2、科幻作品真正吸引讀者的,並不是直接呈現出來的某些具體的知識,而是科學家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想要寫好科幻文學,不僅要學好人文和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人類在獲取知識和探索世界過程中的精神追求。
3、開篇對一個奇異的環境簡單的描述一下,讓讀者更能盡快的融入到你所描繪的世界中。一開始就描述出一個能引起讀者興趣的角色。讀到一些對情景和人物的語句,讀者馬上就會被吊起胃口,想進一步了解這些人究竟發生了什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讀者就會就此一路讀下去。
分類爭議
雖然「硬科幻」、「軟科幻」的分法常見諸於許多雜志、網站和愛好者之口,但贊成者內部對「軟硬」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同樣,有許多人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認為沒有必要去細分科幻小說。
一個典型的混亂案例是《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初許多保守的愛好者因為其中「原力」(Force,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設定而認為它不屬於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說,或好萊塢太空電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說擁護者認為好萊塢太空電影都是奇幻;而公眾一般直截了當地把它們統統歸為「科幻電影」。
一般認為這類作品嚴格上是應當歸入太空歌劇的范圍,其特點是對於非科幻迷來說,因為其模仿歷史和現實的人物言行,反而有真實的感覺,所以對於公眾來說更為嚴肅。所以阿西莫夫和田中芳樹等著名科幻作家,都因為反過來利用人不知未來卻知道過去,而故意把未來和歷史類比,吸引讀者對未來和太空的嚮往。
⑹ 科幻小說怎麼寫
問題一:科幻小說怎麼寫? 如何寫科幻小說?這是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有固定答案,豈不是人人都可寫科幻小說?豈不是科幻小說再不會發展?我這里不想詳細敘述寫科幻的技巧,只想列舉一些作家的經驗之談,供同學們參考。
先說兩件美國寫作課上發生的事。
一次,在寫作課剛開始時,學生在教室里坐定,教師走進課堂,從激台上看看學生,開口第一句話是:「一切能夠寫出的故事都已經寫出,你們不可能寫出更好的故事!」
還有一次,也是第一次上寫作課,教員把這門課定名為「為樂趣和收益而寫作」的寫作課。他開口第一句話是:「《灰姑娘》的故事已經寫了5萬次,都能賣掉。這故事還可以再寫――再賣!」
兩個教員講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按第一個教員的說法,豈不是無需再學寫作?按第二個教員的話說,豈不是一切故事都是重復或抄襲?
否!他們的含義是我們必須向前人學習,學習前人的寫作經驗。他們那樣說只是為了幽默,引起學生的興趣。
現在,我們列舉一些著名科幻作家關於寫作經驗的名言。
一、關於科幻小說的結構
傑克・威廉森(曾參加成都科幻會議)說:
永遠不要讓讀者設想有多個基本前提……保持故事連貫一致,小說中的一切都要合乎邏輯順序,前後呼應……要讓讀者極想知道你准備告訴他什麼。
A.E.范・汪說:
考慮一些大約800字的場景……每個場景都有一個目的,一般在第三段陳述,在場景結束時這個目的可以完成也可以尚未完成……場景不一定按最終順序來寫……想到它們就寫下來。
二、關於科幻小說的人物
傑克・威廉森說:
保持人物符合邏輯……壞人一般比英雄人物好寫。
約翰・布魯納說:
如果誰有志寫科幻小說,對銀河帝國的興衰極有興趣,而對他故鄉街道上的人卻漠不關心,那麼我勸他回家,在自己腦門上用硫酸寫上下面的標語:「科幻小說與所有的小說一樣,是關於人的小說,」這樣他一照鏡子就能提醒自己。
約翰・坎貝爾說:
首先,科幻小說是關於人的小說。即使以狗為主人公,我們也會把人的品質投射到狗的身上,只注意它象人的一些特徵,而不管它是否是四條腿。如果一個能思維的機器人是主人公,那麼這機器人要麼具有人性,要麼與它們支持的人物為敵。
三、如何向別人學習
雷・布拉德伯里寫道:
1940年,我拆散斯特金的每一篇故事,找出它的內部結構,看看是什麼使他的故事引人入勝。當時我20歲,還未能發表一篇故事,因此我熱衷於找到成功作家的秘密。我暗暗地懷著痛苦的忌妒注視著斯特金……然而由於他有我追求的獨創性,我仍然不斷地回到他的小說,拆解、分析、反復考察小說的結構。
約翰・坎貝爾寫道:
人們常說,你若要寫作,就得研究專家的作品,這並不是說你只是閱讀他們的小說,而且還應注意他們的寫作方式,為什麼用那種方式?他們為什麼成功?這次成功和下次成功有什麼不同?
四、關於科學的精確性
哈爾・克萊門特寫道:
你不能使故事與生活中已知的事實矛盾,例如跑得快的動物一般腿長,吃草的動物腦子不會發達。
保羅・安德森寫道:
約翰・坎貝爾曾引用過一個可怕的例子:一顆行星圍繞著一個藍白色的太陽,上面有氧氣和氟氣。這在化學上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氧和氟在陽光照射之下立刻爆炸結合。
五、關於寫作和投稿
最後,羅伯特・海因萊因對初學者提出幾點忠告:
必須不斷寫作(光說不練不行)。
必須寫完你已經開始的故事(不可半途而廢)。
除非編輯提出要求,一定不要擅自重寫你的故事。
寫好後一定要寄給有關雜志,鎖在抽屜里永遠不會發表,也聽不到別人的意見。贊同0| 評論...>>
問題二:科幻小說開頭怎麼寫 我也是寫小說的,呵呵.首先看你的大綱了,盡量從吸引人的地方開始寫,比如一開始就寫一些打鬥啊,xx啊來吸引人,可以的話從一個 *** 部分開始也行.不要像有的小說一開始就寫某某地生出了某某,然後就花大篇幅地描寫某某的童年.這些是很難吸引人的.至於主角的出身就可以用回憶啊,或者電影蒙太奇手法寫.就是穿插著寫.最好一開始簡單一點,讓人一看就明白.後面才復雜一點.因為新出的人寫的新小說一般人家一看開頭不好就會扔的.還有,科幻小說不要用太多成語之類,簡單一點就行.期待你的小說出來!萬事開頭難,寫科幻小說絕不能只寫好開頭就行了!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寫的東西不在於長而是在於精!現在的科幻小說寫得非常厚的一本書,可是就是寫得非常差,往往是不符合邏輯!這樣的書不是一本值得大家看的書!
問題三:科幻小說怎麼寫? 關於科幻小說的資料:
科學幻想小說(英語:Science Fiction)簡稱科幻小說(英語:Sci-Fi),主要描寫想像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小說也是通俗小說的一種,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軟科幻
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
硬科幻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以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Hard SF)--無論我們有了怎樣創新的理解,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義。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歷史上在談及「硬科幻」時,還使用過另外一個詞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釋,該詞與HardSF本不盡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襲科幻黃金時代創作流派風格並重復某些主題的科幻作品」--從主題限制上講與上述硬科幻大同小異,而從「流派風格」上的限定來看實際是指一種敘述方式――也就是說,上述重置的定義更接近這個定義。
分類爭議
雖然「硬科幻」、「軟科幻」的分法常見於諸許多雜志、網站和愛好者之口,但贊成者內部對「軟硬」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同樣,有許多人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認為沒有必要去細分科幻小說。
一個典型的混亂案例是《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初許多保守的愛好者因為其中「原力」(Force,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設定而認為它不屬於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說,或好萊塢太空電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說擁護者認為好萊塢太空電影都是奇幻;而公眾一般直截了當地把它們統統歸為「科幻電影」。
一般認為這類作品嚴格上是應當歸入太空歌劇的范圍,其特點是對於非科幻迷來說,因為其模仿歷史和現實的人物言行,反而有真實的感覺,所以對於公眾來說更為嚴肅。所以阿西莫夫......>>
問題四:怎麼寫短篇科幻小說 1.從一個有價值的點子開始。這個點子最好是新奇的。至少是還有挖掘潛力的。2.創造能夠理想地使你的點子戲劇化的人物。讓他們受磨難;讓他們在受磨難的過程中走進情節。3.制定一個關於情節的規劃,設計一個情節,使其能展現所有對於表現人物去解決他們的問題所必須的場景。4.忽略所有對於情節發展沒有影響的東西--...
1.從一個有價值的點子開始。這個點子最好是新奇的。至少是還有挖掘潛力的。
2.創造能夠理想地使你的點子戲劇化的人物。讓他們受磨難;讓他們在受磨難的過程中走進情節。
3.制定一個關於情節的規劃,設計一個情節,使其能展現所有對於表現人物去解決他們的問題所必須的場景。
4.忽略所有對於情節發展沒有影響的東西--不必要的場景,漫不經心的對話,無關痛癢的人物。所有的都必須與情節發展有關。問一下自己:如果我去掉這些對情節有沒有影響?如果回答是「不」,那麼就去掉它。一個雕刻家在從一塊石頭上創作他的雕像的時候,他會從石頭上去掉所有不屬於雕像的部分。你也得這樣,去掉所有不屬於故事的部分。
5.像荷馬寫《伊利亞得》一樣,從事件的中間開始你的故事。這個時刻應該是你故事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出現的時刻,而你的人物則正處於緊急關頭。然後,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回頭來說明。不過說明的東西是已經死去的材料,它最好跟情節的發展結合起來。
6.在情節,人物性格,以及詞語表達上應該盡量避免俗套。這對於初學者也許比較困難,因為每個作者都是從喜歡別人的構思而開始寫作的。學會避免俗套是學習寫作的一半的目標。閥7.按照場景來寫;將它們完全地形象化起來。可能的話引入另外的細節。
8.盡力使所有的事物都戲劇化。試著去掉一切非戲劇化的因素。
9.修改。
10.將你寫的故事投稿。海因萊因很久以前說過的一句話現在仍然有效:你必須為了能發表而寫。
問題五:科幻小說開頭怎麼寫? 我認為小說開頭一定要吸引人!還有有噱頭,我看小說的時候看到那種平淡無奇的開頭就沒有興趣,就會把它關掉不再看他,小說的開頭一定要精彩,還要吸引人,讓人想接著往下看,可以到寫的時候自己就亂了,不知道該怎麼寫,其實你應該先確定一下你要往哪方面寫,是言情還是別的,是穿越,校園,現代,古代,絕色,還是游戲人間,或者無厘頭,一定要先選好類型,根據不同的類型判斷。小說第一句話,最好有噱頭,把你想說的可以代表你寫的小說的主旨,用一句話表達出來,或是把主人公的一句經典台詞擺出來,或者是主要劇情應不超過100字表達出來。因為字太多的話,對於一些人士起到反噬的作用,讓人感到厭倦,最好是簡潔明了,讓人明白你在干什麼,再製造一點懸念,讓人忍不住想接著讀下去。就這些吧,多說無益。不用太多的介紹,開始唯一需要的就是吸引讀者.就是將你作品中最強處展現出來,接著,就是把主角的個性表現出來.開頭比結尾重要,一定要吸引人.
問題六:求一篇科幻小說 基地三部曲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著作逾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摯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在他的眾多科幻著作中,「機器人」與「基地」是最有名的兩大系列.其中「機器人」系列是從短篇故事起家,逐漸演化成一部機器人未來史,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基地」系列則是先有一個龐大的架構,然後開始逐步經營――但想必連阿西莫夫也未曾想到,這部科幻史詩能夠經營半個世紀(1941-1992).
阿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以及《第二基地》.不過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說當初雖有明確的故事架構,卻並未刻意寫成什麼三部曲,而是以連載方式一篇篇發表在科幻雜志上.直到一九五○年代正式出書,三部曲的架構才首度出現.
為了研究阿西莫夫創作基地系列的來龍去脈,讓我們試著回歸當初的架構,把三部曲重新拆解成原來的中短篇.
《基地》第一篇:心理史學家(出書時補寫)
《基地》第二篇:網路全書編者(短篇,連載第一篇)
《基地》第三篇:市長(短篇,連載第二篇)
《基地》第四篇:行商(短篇,連載第三篇)
《基地》第五篇:商業王侯(短篇,連載第四篇)
《基地與帝國》第一篇:將軍(中篇,連載第五篇)
《基地與帝國》第二篇:騾(中篇,連載第六篇)
《第二基地》第一篇:騾的尋找(中篇,連載第七篇)
《第二基地》第二篇:基地的尋找(中篇,連載第八篇)
許多人都知道基地系列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不過其中一段頗為傳奇的因緣卻鮮為人知.引用阿西莫夫自傳中的文字,故事是這樣的: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下課後,我搭地鐵去坎柏(John Campbell, 1910-1971)的辦公室找他.一路上我絞盡腦汁,想要擠出一個新點子.屢試不成之後,我決定使出自己常用的招數: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
當天我帶著一本吉爾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舞劇選集,隨手便翻到《艾俄蘭斯》(Iolanthe)中仙後跪在哨兵威利斯面前的一張劇照.我從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然後再聯想到銀河帝國.哈,有了!
……我何不寫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而且是從第二銀河帝國承平期的觀點出發?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寫,因為我仔細讀過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至少從頭到尾讀過兩遍,只要把它改頭換面就行了.
我帶著具有感染力的熱情、志得意滿地走進坎柏的辦公室.或許熱情真能傳染,因為坎柏顯露出前所未有的激動.
「對短篇故事來說,這個主題太大了.」他說.
「我是想寫個中篇.」我一面說,一面調整自己的構想.
「中篇一樣不夠.必須是一系列的故事,每集都是開放式結局.」
「什麼?」我心虛地問.
「短篇、中篇、系列故事,通通放在一個特定的未來史框架中,包括第一銀河帝國的衰亡、隨之而來的封建時期,以及第二帝國的興起.」
「什麼?」我更心虛地問.
「沒錯,我要你寫出這個未來史的大綱.回家去,把大綱寫出來.」
――《記憶猶新》(In Memory Yet Green)原文版311頁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
問題七:如何寫好一部科幻小說 內容可怖,真實嚇人,結局卻平常平淡。
問題八:如何寫科幻小說? 80分 科幻小說得看你想怎麼寫,你可以寫大劉《三體》這樣的硬科幻;也可以寫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這樣的披著科幻外衣的政治小說;還可以走阿莫西夫《銀河帝國》系列、機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這種帶有濃重時代路線;甚至你可以完全不理會那些,寫起點式的以幻想和YY為主要的正統網路科幻小說。
⑺ 如何寫出好的小說
要將自己的感情融入,不要怕寫不好,勇敢努力,多練練就好了!
⑻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圍內(以英國為代表)科幻小說的發展經歷了所謂「黃金時代」,形成一個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
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海茵萊因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 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4次獲得雨果獎,被譽為硬科幻小說大師、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克拉克被譽為「太空時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來自天穹的聲音》,《2001年太空漫遊》是其經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開啟了「太空史詩」的新類型,它啟發了《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甚至《阿凡達》。曾獲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986年,被美國科幻與奇幻協會(SFWA)授予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8)有關科幻小說家筆法的介紹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