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之父的是誰

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之父的是誰

發布時間: 2023-12-18 00:28:14

Ⅰ 中國科幻之父是誰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黃旭華,男,原籍廣東省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1926年3 月出生於海豐田調鎮。初中肄業於聿懷中學(抗日戰爭時聿懷中學搬遷揭陽五經富)。解放前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先後從事過民用船舶和戰斗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1958年黨中央批准聶榮臻元帥關於研製核潛艇的報告,即參與並領導核潛艇研究設計工作,歷任研究所的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受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核潛艇工程隊總設計師、總設計師。現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719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他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30多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並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他參與完成的我國第一代核替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30多年來,在探討和解決我國核潛艇的問題以及一步跨越美國幾代產品進入6O年代初期世界水平等重大技術決策上,和其他領導一起,共同組織,依靠廣大科技人員,從我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能力出發,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為了充分發揮核動力運用於潛艇的優越性能,通過大量試驗研究,採用適合於水下高速航行的水滴艇型,用圍殼舵與尾水平舵相結合又有所側重的操舵方式,獲得水下高、低航速下垂直面的良好運動穩定性和操縱性,特別在水下發射導彈期間,較好地解決導彈對艇運動狀態的嚴格技術要求;在艇體結構方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應用短殼塑性穩定等理論,推導出直徑比常規潛艇大一倍的艇體結構設計計算方法,解決了相當部分採用錐殼結構的耐壓艇體結構和首端大直徑耐壓平面艙壁等重大技術難題,於1964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比美國的第一艘核潛艇研製時間縮短了近兩年,各項性能也均超過美國的第一代核潛艇。黃旭華因此補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遙遠的古代,人們就渴望能夠探尋那變幻莫測的大海的奧秘。那蔚藍色的一切都是那樣令人不可捉摸,從而勾起原始人類不可抑制的探求慾望。於是便有人抱著沉重的石頭躍身水中以一飽眼福。可是,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之下,縱使潛泳水平再高的人,只憑人工呼吸最多也只能達20米左右的深度,這對於「滔滔無底」的大海來說,又能達多少分之一呢?人們就是這樣懷著一種無比渴望的心情探求著。

黃旭華沒想到他的名字會和核潛艇連在一起,八個兄弟姐妹三十年不知道他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他這個兒子是干什麼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三十年,別夢依稀。面對親人,面對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默默無聞,寂然無名。母親從—向。二面對事默默無

1958年,聶榮臻元帥以戰略家的勇氣向中央請求搞核潛艇,黨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核潛艇研製馬上進入准備狀態,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黃旭華說,「船」和「艇」沾邊兒,組織上則看中了他寬闊前額下面潛藏的智慧。1959年,赫魯曉夫訪華,中國提出希望蘇聯幫助,但赫魯曉夫認為,中國人造不了核潛艇,只要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赫魯曉夫的傲慢,令毛澤東發出巨人的怒吼: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從那時起,黃旭華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潛艇拴在了一起。

核潛艇,被稱為集海底核電站、海底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於一體的尖端工程。誰能想到中國的核潛艇竟是從玩玩具開始的。當時,只有黃旭華等少數人搞過幾年蘇式仿製潛艇,潛艇和核潛艇有著根本區別,核潛艇什麼模樣,大家都沒見過。他們弄來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拆了裝,裝了又拆,而「真傢伙」的內部結構則一無所知。黃旭華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潛艇的形狀。可不要小看這個形狀,它對於在阻力很大的海水裡航行的潛艇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黃旭華選擇了難度很大,但卻是最先進的水滴線型為艇體的形狀。為了確定水滴線型的可行性,他和同志們在實驗室里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試驗,沒有試驗風洞和大型水池,沒有厚鋼板加工設備,關鍵的是中國還沒有陸上核電站。1963年這項工程不得不暫時下馬。1965年,二、六機部黨組建議恢復研製工作,中央很快批復同意重新上馬。

黃旭華十分清楚,研製核潛艇,美國走了三步,原蘇聯走了五步。中國怎麼搞?照美式蘇式,穩妥,但時間拖不起。一步到位,時間短,但風險太大。可是我們有什麼理由非走別人的老路不可呢?就象戰斗中不能走偵察兵走過的老路而要走偵察兵畫給你最近的線路那樣,黃旭華選擇了「太多風險」 的路——三步並作一步——一步到位。

這是一條看似平坦卻步履艱辛的路。當時,國外資料真假難分,虛實難辨。某外刊資料稱:為保證導彈發射落點精度,美國打算在艇上裝一個65噸重的大陀螺,以穩定其航行狀

態。但這么大的物體中國不能生產,設計組反復論證分析試驗數據,表明沒它也行。但專家爭論激烈,人家比我們先進都用,我們不用,發射時潛艇翻了誰敢負責?打不中目標誰敢負責?黃旭華想:我們是獨立研究,不是抄襲,有什麼必要跟在人家屁股後邊跑?既然試驗可以不裝,就應該相信自己的試驗——不裝,黃旭華拍板定案。後來得知,其實美國壓根就沒有裝,黃旭華總算沒上當。

這之後,科技人員又圍繞著新式潛艇的15個難題展開了攻堅戰。最後,這些難點又綜合為七大技術關鍵。這些攻堅戰打得十分漂亮,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先後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成果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中國的核潛艇,新婚不久,黃旭華告別妻子隻身來到風暴經常光顧的試驗基地。後來他乾脆把家也搬到了荒涼的小島。他說荒島上一年只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平時,他沒時間回家,大地震也顧不上回家。女兒說他是「到家裡出差來啦。」妻子說他是「客家人」。是的,為了艇上千萬台件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網路」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工程復雜,牽涉面廣,難度可想而知。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們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送走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終於,中國的核潛艇搞出來了。

1970年第一艘核潛艇試航。

1974年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

1981年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

中國,成為繼美、蘇(今俄)、英、法之後勤部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內行人明白,這是一次重要試驗,也是一次最危險的試驗。所有參試人員明白,中國只有常規潛艇下潛經驗,而核潛艇要復雜得多危險得多。70年代末,美國的「長尾鯊號」就是在深潛試驗時,下去後再沒有上來,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至今無法知道失敗原因。這艘由里到外全部由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艇,能闖過中國核潛艇研製史上的首次深潛試驗大關嗎?包括有關專家都似有疑慮,有的參試人員做好了犧牲准備,向親人囑託了後事。黃旭華也明白:越是危險的試驗,越需要沉著冷靜,越需要精神集中。他和同事們再一次檢查每一台設備,每一塊鋼板,每一條焊縫,每一根管道,確認萬無一失才決定下潛。按說,試驗時黃旭華應在指揮艇上坐鎮,但他為增強參試人員的信心和掌握第一手試驗資料,堅持上艇親自作深潛試驗:50米、100米……到達深潛設計要求,艇殼承受著巨大的水壓,多處「咔嗒」、「咔嗒」地n向……終於,潛艇在設計要求深處一切完好,深潛試驗成功了,消息傳到家中,一向默默支撐著家庭重擔的妻子竟放聲大哭。當下水試驗的所有任務都按照預想順利完成後,在場的科技人員終於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在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條件下,用智慧,用一種無堅不摧的愛國精神,書寫出了壯麗的核潛艇詩篇。

黃旭華,成為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深潛試驗第一人。

Ⅱ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拓展資料:作品: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文學特點:凡爾納的作品並非枯燥的科學的圖解,而基本上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性質。他總是在科學暢想的框架里編織復雜、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節驚險,充滿奇特的偶合,再襯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種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兼之凡爾納的文筆流暢,敘述輕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人物評價:盡管凡爾納將自己設想為一名為成年讀者寫作的作家,可向來也有種看法,認為凡爾納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正如凡爾納研究者威廉·鮑卓賢(William Butcher)所指出的,凡爾納不僅否認自己是海底航行的發明者,還聲稱自己從未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而「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0 0 贊 0
修改回答

王大前12138 高粉答主
2019-11-08 說的都是干貨,快來關注

關注
作者簡介: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拓展資料:

作品: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文學特點:凡爾納的作品並非枯燥的科學的圖解,而基本上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性質。他總是在科學暢想的框架里編織復雜、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節驚險,充滿奇特的偶合,再襯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種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兼之凡爾納的文筆流暢,敘述輕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人物評價:盡管凡爾納將自己設想為一名為成年讀者寫作的作家,可向來也有種看法,認為凡爾納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正如凡爾納研究者威廉·鮑卓賢(William Butcher)所指出的,凡爾納不僅否認自己是海底航行的發明者,還聲稱自己從未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而「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Ⅲ 中國科幻之父是誰

中國科幻之父
我國著名科幻作家鄭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國最重要和最優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開始創作發表科幻小說,成為當時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壇,發表了一系列優秀作品並創作了中國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飛向人馬座》。鄭文光於1998年獲得中國科幻終身成就獎。
鄭文光,1929年生於越南。1954年開始發表科幻小說。1983年因患腦血栓停止創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設者》、《猴王烏呼魯》,中篇《飛向人馬座》、《命運夜總會》,長篇《神翼》《戰神的後裔》等。另有學術著作《康德星雲說的哲學意義》、《中國古天文學源流》,翻譯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
鄭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華僑,解放初回國。鄭文光受過系統的天文學教育,象當時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樣,學術研究是他的主業。鄭文光自幼喜文,十一歲就在越南的《僑光報》上發表作品。這樣的經歷使鄭文光具有超過一般自然科學家,甚至超過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鄭文光走上科幻小說創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為專職科普工作者,發現少年對枯燥的科學知識不感興趣,因此,他突發奇想,要把謎一樣的天文學和詩一般的文學結合在一起。當時,國外新型的科幻小說還沒有譯進中國,甚至連科幻小說是什麼,大家也不清楚。於是,就有了鄭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這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一篇科幻小說。1954年,鄭文光在 《中國少年報》上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成為中國科幻第一次高潮到來的標志。《從地球到火星》是一個短篇。講的是三個中國少年渴望宇航探險,偷開出一隻飛船前往火星的故事。雖然篇幅不長,情節也不復雜,但卻是新中國第一篇人物、情節俱全的科幻小說。鄭文光也沒想到,這篇作品在《中國少年報》刊出之後,竟引發了北京地區火星觀測熱潮,人們在建國門的古觀象台上排起長龍看火星。鄭文光被深深感動了,也被激勵著。從此,創作科幻小說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罷不能。
此後的一段時間里,鄭文光又發表了幾個短篇,以1957年發表的《火星建設者》為最成熟。該文曾獲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是中國第一篇獲國際大獎的科幻小說。《火星建設者》採用了當時科幻文學作品中少有的悲劇寫法,講的是在共產主義大同世界裡,人類開始在火星上建設基地,雖經多般艱苦奮斗,仍然由於當地細菌的侵染而功虧一匱。
但鄭文光的創作並非一帆風順,在50年代,不少人認為寫什麼科幻小說是「不務正業」、「歪門邪道」,還有的指責鄭文光沒有堅持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立場,是搞「唯心主義」。鄭文光的創作進入了艱難時期。直到今天,鄭文光還心有餘悸的認為,當時的不被理解是他創作中最感苦惱的事。
鄭文光的艱難完全是一個拓荒者的艱難,但他堅持了下來,他堅信他的作品是有價值和意義的。不但堅持創作,他還開始了對科幻小說理論上的探討。這其中,他經歷了一個非常痛苦和復雜的漫長過程,他曾試圖在作品中盡量多地「放入」科學知識,但最後,他越來越明確認識到,科幻小說也是小說,遵從小說(也即文學創作)的一切規律,它姓「文」不姓「科」,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學內容。所以,鄭文光對科幻小說總的看法是「洋為中用、幻為實用」;科幻是「舶來品」,有個民族化的問題;科幻又應該用科學的幻想(而不是神話)結合現實,反映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鄭文光於1958年在《讀書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談談科幻小說》的文章。該文幾乎談到了科幻文學的所有基本理論問題,如科幻小說的文學本質、科幻小說對古代神話的繼承關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學如何與真實的科學相區別,等等。自此以後四十多年,在這些基本理論問題上,中國科幻界竟再無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這些問題與不了解科幻藝術的外界輿論反復爭辨。其理論探索的停滯頗為可嘆。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年月里,葉永烈發表了十年動亂後期第一篇科幻小說《石油蛋白》,標志著中國科幻在大陸掀起第二次高潮。這次科幻高潮實際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續。被稱為「中國科幻小說之父」的鄭文光在這次高潮中又創下了一個新紀錄:1979年出版了新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該作品延續了《從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險」的故事框架。但場面更為宏大,人物更多,刻劃上也更出色。當然,作品裡的宇航距離也更遠。
鄭文光是我國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從撰寫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以來,總共發表有100萬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寫復活恐龍的《侏羅紀公園》是1993年美國最受歡迎的科幻影片,可鄭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寫有科幻短篇《侏羅紀》,而且早在1980年就寫過一篇復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說——《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麼一個世界呢?人類還沒出現的地球又是怎麼樣的呢?鄭之光在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膽的創新,把我們帶入那浩如煙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眾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說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鄭之光科幻小說的又一代表作。小說描繪了一場人獸奇像的景面。主人公獸石和胡雲霸同海豚「阿聰」交上了朋友,藉助阿聰,他們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們更深深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動。看來動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麗(科幻小說)》本書是中國兒童文學叢書中的《海姑娘洛麗》,是一種科幻小說,主要構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麗、地球的鏡像、孔雀藍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書體裁新穎獨特,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構思巧妙,帶你進入一個未知的境地。
《海龜傳奇》本書是《中國兒童文學名著》系列叢書之一,由三個故事組成。根據兒童的閱讀水平和思維能力,側重本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全書力求情節連貫、流暢,生動有趣,寓教於樂。書中並配有精美的插圖,標注拼音,讓孩子在閱讀時產生興趣。
鄭文光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科幻協會會員等職務。

Ⅳ 《海底兩萬里》 作者被譽為什麼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

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後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凡爾納三部曲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游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於亞眠逝世。

《海底兩萬里》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4)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之父的是誰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作品主題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性是它的一大特徵。教授阿龍納斯一行在被尼摩船長控制之初,面對潛艇這一人類的偉大傑作,阿龍納斯竟然不顧人身安危,暫時放棄了從鸚鵡螺號逃走的念頭。他勸阻魚叉手尼德·蘭德說:「這艘潛艇是現代工業的傑作,要是沒有見到我會感到遺憾的!因此你要保持冷靜,盡量仔細地觀察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多看看。」

Ⅳ 什麼之父是什麼,五個如: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等

1、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號達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他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先驅者之一,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華鐵路第一人。他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界的先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傑出的鐵路工程技術專家。作為中國鐵路事業的先驅者,詹天佑被人們稱作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2、中國詩歌之父——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徵手法繼承並發揮了《詩經》的比興手法,屈原的創作在相當程度上顯示了情感的解放,從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氣和強大感染力的詩歌風格。

由於這種情感表達的需要,就不能滿足於平實的寫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話材料,用綺麗的幻想,是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弘瑰麗的特徵。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後代的個性和情感強烈的詩人,如李白、李賀等,都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發。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注意華美的流派,最終都可以溯源於屈原。

3、世界革命文學之父——馬克西姆·高爾基

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高爾基於1868年3月16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

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

在作家辭世近半個世紀以後,人們對他的興趣還是出現持續性的高漲。在歐美各國,不時掀起了「高爾基熱」。尤其是高爾基的劇本,不斷被搬上各國舞台,或拍成電視、電影。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底層》和《仇敵》等在美國上演或播出,《仇敵》被劇評家認為「是已經播出的節目中最好的劇目」。

在聯邦德國,上演過高爾基的《瓦薩·日列茲諾娃》,《南德意志報》評論說,這出戲「以其揭露企業主世界的特殊力量震撼了西德的現實」。而演出《避暑客》時,被評論家譽為文藝復興以來的盛事。而在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過高爾基的劇本。

高爾基的創作對美國進步作家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尤其是他創作中的「個人的社會活力」(指個人變革自我、變革社會和變革自然的創造力〉主題與「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題,以及處理這類主題的藝術風格,更是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

在劉易斯的《巴比特》對「刻板的市儈」的描繪中,可以看到與高爾基的《苦悶的王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傑克·倫敦和德萊賽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到高爾基諸多方面的影響。

高爾基充滿革命激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的作品,為中國廣大讀者所喜愛,教育和鼓舞我國人民為消滅剝削制度和建設新社會而斗爭。

高爾基的作品從20世紀初開始陸續被介紹到中國,許多小說、劇本和論著都不僅有了中譯本,而且還被編選成單卷、多卷的《高爾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觀點,對中國五四以後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4、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5、文學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約前446年—前385年)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雅典公民,生於阿提卡的庫達特奈昂,一生大部分時間在雅典度過,同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有交往。相傳寫有四十四部喜劇,現存《阿卡奈人》、《騎士》、《和平》、《鳥》、《蛙》等十一部。

有「喜劇之父」之稱。阿里斯托芬及在他之前的喜劇被稱為舊喜劇,後起的則被稱為中喜劇和新喜劇。公元前五世紀,雅典產生三大喜劇詩人:第一個是克拉提諾斯,第二個是歐波利斯,第三個是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傳下一些完整的作品。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約前446一前385)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生於雅典。熟悉希臘文學和藝術,與同時代的哲學家、文學家交遊甚廣。相傳寫了44部喜劇,現存《阿卡奈人》等11部。

對後世的喜劇影響甚大,被稱為「喜劇之父」。擁護民主制,也揭露民主制危機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和倫理道德的淪落。譴責上層統治者的虛偽殘暴和社會上的不公正現象。主張對財產作一次再分配,以消滅貧困,恢復公正,發揚道德。倡導和平,厭惡戰爭,肯定誠實善良等美德。

反對智者的道德觀,認為他們用極端的個人主義為強權的寡頭專制辯護,毀壞了雅典民主制的道德基本原則和傳統。他的思想反映了動盪時代雅典的自由農民和中產者希望恢復舊日安寧生活的願望。

Ⅵ 科幻小說之父 他的個人資料是什麼

1、科幻小說之父是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2、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3、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譽纖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慶仔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4、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在法國,2005年豎稿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熱點內容
好看不出名女尊穿越小說 發布:2025-01-11 00:19:11 瀏覽:718
網路小說封頁 發布:2025-01-10 23:54:27 瀏覽:441
雲天霖白曉月的小說名字 發布:2025-01-10 23:49:32 瀏覽:582
凈空法師金剛經聽書 發布:2025-01-10 23:00:28 瀏覽:169
女主名字帶有笙字的不是現代小說 發布:2025-01-10 22:30:31 瀏覽:201
女主名字叫秦艽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1-10 22:10:00 瀏覽:550
關於英國現代主義小說的特點 發布:2025-01-10 21:37:52 瀏覽:320
都市艷欲指南有聲小說 發布:2025-01-10 21:31:59 瀏覽:894
夜色生香小說免費閱讀帶血的洋娃娃 發布:2025-01-10 20:51:49 瀏覽:376
重生古代類型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0 20:42:32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