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中國科幻小說四大才子

中國科幻小說四大才子

發布時間: 2023-11-09 03:39:25

1. 寫得勤的都很有潛力(跟大咖學寫作系列69—倪匡)

- 01 -

倪匡現代著名作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寫作范圍很廣,一套145本的《衛斯理系列》以及三百多個電影劇本及數不清的涵蓋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等各種類型的創作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更為難得的是,他只有初中學歷,幾乎完全靠自學成才。

- 02 -

——我小時候並沒有願望想當作家。從小學到中學,我立志要當旅行家,或者你也可以叫作旅遊作家吧。那可能是受到李時珍和徐霞客的故事所影響。小時候我讀過《徐霞客游記》,就很想出遊。我寫作的動機,一是謀生;二是為興趣;三是因為我沒別的本事,寫作是我唯一的謀生才能。

- 03 -

在沖虧被問及如何可以成為暢銷小說家時,倪匡很隨意地說道——道 理十分簡單:開始寫呀。即刻寫,不斷地寫。只要開始寫,就會越寫越好。也很常被問到,當今的科幻作者誰最有潛力,能寫到像我這樣的成績,答案也是一樣的:寫得勤的都很有潛力。

- 04 -

——稿量最多的時候,我同時要寫十二篇武俠小說,在牆上拉一個繩子,拿小夾子把每個要寫的故事夾在繩子上。今天該寫這個了,就把這個摘下來,一口氣寫上十二天;明天該寫那個,就把那個摘下來寫上十二天,每次寫大概不到兩萬字。散猜神我寫二萬字不用五個小時,很輕松,還可以有空搓麻將牌。我也不知道怎可每天寫這么多,這是我唯一吃飯的本事。一般來說我一個小時可寫九張五百字的稿紙,除去空格標點,最多三千字。最記紀錄是一小時四千五百字,那是所謂「革命加拚命」的速度。

- 05 -

當然,和每個成名的作家一樣,倪匡雖然學歷不高,但也愛書成痴——我從小就很活潑,也合群,會跟朋友到處去,打彈子、鬥蟋蟀,但因為我極不喜歡受約束和跟人爭勝負,所以從小就不喜歡參加團體活動,尤其是競爭性的活動,所以有空的時間便只好看書,不知不覺就愛書成痴。我最喜歡看小說。起初看通俗小說,像《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那種;後來看各種類型的民間故事;之後是中國傳統小說。我差不多在十二歲以前就看遍中國傳統小說。在小學時期,《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我都看了;看《聊齋志異》時完全不明白,就選一些最短的來看;《紅樓夢》也看了,但是看不明白。我在當兵的時候看得最多的是《紅樓夢》,也看研究紅學的著作。總之好看的小說我便看,一本書頭一千字不好看我就不繼續看了。

- 06 -

——外國的小說我也看,中學時已經看很深奧的翻譯小說。可以說你說得出來的好看的外國小說,我幾乎都看過了,不論是英國作家的、法國作家的、美國作家的,甚至俄國作家的,我都看,而且很多都看過幾遍。《福爾摩斯》我看了很多,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我也看了不少。我最喜歡普希金,他的短篇小說寫得很好,寫得比韋斯利還傳奇。 有很多書我年年都看一遍的,包括金庸小說、《聊齋志異》、《水滸傳》、《紅樓夢》等,溫故而知新,每次都可以有收獲。

- 07 -

—— 我有一種特別的技能: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看小說的時候,那些文字會在我的腦海中化為畫面,所以一邊看書,就好像一邊在腦中製作電影畫面那樣,十分有趣。我寫小說時,其實就是把那些腦海中的畫面描述出來。 別人寫「連作小說」,因為採用相同的主要角色來寫故事,或者會顧及到不會讓故事之間出現矛盾,我卻不會。在我不同的小說中提出之見解,很多並不一致的,我認為並不是問題,我只是在不同故事中寫出不同的可能性而已 ,歸根究柢,小說寫得好看才最重要。

- 08 -

——我認為小說只分兩種:好看的和不好看的。 好看的小說,一定要有豐富的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小說倘若寫得不好看,即使裡面有再多的學問、道理或藝術價值都沒用。一名作家的責任,就是要寫出讓讀者廢寢忘餐的作品。 我自認為自己寫的小說是很好看的小說,否則不會幾十年來,我的書一直有人看,而且不斷有新讀者加入。 我的小說,至少做到三點:氣氛逼人、情節詭異、構思奇巧。 我寫小說時又會不時喃喃自語,把書中的對兆和白念一遍,而且是用國語講,不是用廣東話,目的是要看對白說起來是否通順。有些小說的對白,根本不像是人說的話, 我寫對白時則是會代入那個角色、那個環境才構思,所以才能寫得生動。對白生動,小說的情節才容易推展,容易吸引人讀下去。

- 09 -

—— 我認為,好小說應包括生動而有性格的人物、曲折的情節、淺白的文字,加起來便可以成為吸引人的故事。 具體地應如何寫作呢? 我可以分享一個寫小說的簡單方程式:「頭好,中廢,尾精」,即是文章開頭要精彩,引起注意;中段可以盡是廢話;結尾要精彩絕倫,留給讀者好印象。結尾盡量圓滿,不能圓滿也罷; 只賣數十元的一本書還苛求什麼?我寫稿並非文藝創作,只是為了滿足副刊的需要。

- 10 -

——關於「寫廢話」,有一次「香港作家協會」舉辦了個小說訓練班,要我擔任講師,我跟那些學生說: 「每個人都想知道小說應該怎樣寫,其實寫小說容易得很,只要有大量沒意思的話。」 結果被大喝倒彩。那是事實,我告訴他們,他們又不相信。 若完全沒有沒意思的話,任何復雜的橋段,三言兩語都可以交代了,小說還怎麼算是小說?只是個大綱而已。 我最不會寫大綱了,當年寫電影劇本時,羅維請我寫電影的故事大綱,讓他拿去找老闆投資開戲,我也告訴他不懂得寫。我不擅於說故事,只能透過文字表達。

- 11 -

——我寫劇本沒有周詳計劃,跟導演喝一兩次茶聊聊天,談了大概的構思,把摘要記在香煙包裝紙上,便回家去寫了。寫小說我也從不打腹稿,不過開始故事之前,大約的情節總是有的,只是到了正式寫作時便會起了變動,有時候簡直會變得面目全非。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湖水》了,那是一九六九年的作品,一開始是打算寫一個關於「鬼上身」的故事,後來因那樣的想法實在不能為當時社會所接受,硬把事件扭曲說成是人為,便變得不倫不類了。﹝在《湖水》之後,相隔十年,我寫了《木炭》,切切實實地在故事中承認靈魂的存在,是因為期間我親身經歷了至少兩件鬼魂事件,都是沒法子用任何的科學角度解釋清楚的,不由我不信。﹞

- 12 -

寫作的靈感當然是每一個作家都關心的事情,關於這一點,倪匡也大方得談了許多他的心得—— 書籍、報紙、雜志、電視、電影都是我的靈感來源。通常不必搜集,有趣的資料自己會跑出來。我常常是看到某篇報導很有趣,才根據其中的內容構思故事。例如《聊齋志異》中便有很多可供發展成科幻小說的素材,撇開迷信,加上科學化解釋,便可以寫成科幻小說。

——「韋斯利故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一個地方》,但說到最滿意的,《尋夢》故事既曲折又離奇,結局亦出人意表,始終是我最滿意的一本。《尋夢》的靈感是來自我自己的遭遇,我從小就常作一個同樣的夢,後來索性用該個夢當開場,編出《尋夢》中那個完整的夢境。

——從小到大,我一睡著就做夢。我的夢很奇怪的,帶有連續性,有時整個星期就做同一個夢的連續段落,而且半夜醒來一陣子,再入睡又能再繼續本來的夢,像看連續劇一樣。那些夢內容多到記不到,但真正精彩的會立刻記錄下來,當成寫作的素材。我的小說中至少有百分之二三十是由夢中取得靈感寫成的。

——故事中連我的主觀願望投射也極少,唯一的一個例外,是《一個地方》,書中所寫的便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國度。使用聲控計算機寫作並不比我之前使用紙和筆寫稿快,因為我要多花不我的見聞倒是許多故事的意念來源。我所見過的聽過的,只要能帶給我啟發和聯想的元素,都可能在小說中採用。例如當年在大興安嶺林區我遇上過一個被熊舔傷了半邊臉的人,他的造型我印象極深刻,後來在《木炭》一書中,便寫了一個造型差不多的角色。我在一九五一年春天在蘇州住過三個月,當時的一些見聞,後來也寫了到《蠱惑》書中;而在當地「玄妙觀」內見過一個體型極胖、能一人占滿一條長板凳的婦人,便是後來創作溫寶裕媽媽的原型。

——我又有過很多玩物喪志的嗜好,例如養魚、種花、搜集貝殼、木工、烹飪、古典音樂等等,而且都是由迷轉痴,由痴變狂。我是貝殼專家﹝我曾以原名倪聰的名字和盧爾德先生Mr Rick Luther 合著了一本學術專書《香港之寶貝與芋螺》,一九七五年由香港「新昌印刷公司」出版﹞,便寫了一個叫《貝殼》的故事。想到寫透明人,因為養魚時看到俗稱「玻璃貓魚」的透明魚。我喜歡玩音響,忽發奇想,便寫了一個古代聲音偶然留傳到現代的故事,叫《古聲》。

——我的小說常常融合歷史

事件。我認為只要用心去了解一段歷史,用心揣摩當時的人、地、事、物,寫出的故事自然令人信以為真。有些情節,讀者以為我是虛構,其實也是寫實的,例如《背叛》中那場關鍵的小戰役,就是歷史上真有的,名字叫做「孟良崮戰役」。

——另一個我寫的小說可以令人信以為真的原因,是我喜歡寫我熟悉的東西。曾經有人說過,我寫鄉野傳奇風格的小說寫得最好,因為那些故事背景就是我從小熟悉的,寫出來自然生動了。這或者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寫時裝故事比古裝故事好,以及為何我不喜歡看那些發生在遙遠的外星、遙遠的未來的科幻故事。

——說起來真是巧合得很,我的小說在報紙上刊登,試過多次當連載至中途,現實生活中便發生一些事,和我的故事所講吻合的,我把那些新聞也寫到故事中,應該也讓故事的真實感提高了。我記得的例子,便包括《原子空間》、《換頭記》、《後備》、《天人》等。

- 13 -

關於其他:

——衛斯理的那些故事,我自己從來沒有說是「科幻小說」的,不過出版社一定要說是科幻小說,我也不反對。出版社給我出書,封面如何設計、採用什麼顏色等等我一概不理。理會這些事情干什麼?人家要看的不是封面,而是內容;小說最重要的是好不好看,是不是科幻並不要緊。我很少看科幻小說。中國的科幻小說並不多,外國的又不好看,像艾西莫夫,人稱「科幻小說之父」,我卻覺得作品沉悶得要命,哈哈哈哈!

——當初寫「衛斯理故事」是無心插柳的,後來出版單行本也是如此。當時我只是以寫武俠小說為讀者所熟悉,大部份出版社對出版科幻小說都沒有興趣,後來是「明報出版社」的負責人突然想到他們有一批廢棄的紙張沒用,扔了太可惜,就拿來出版我的科幻小說,想不到銷量不錯,愈來愈多讀者看我的科幻小說,我便也開始與科幻結下不解之緣。

——在把舊版修改成新版時,我最主要都是採用「刪減法」,盡量地把不必要的情節或對白刪去。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故事的主線才是最重要的,副線或許在連載的時候可以讓讀者看得更津津有味,但是結集成書時,便會令到全本書的節奏不夠明快了。

2. 如何評價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他有什麼經歷

3. 著名華語科幻小說家倪匡去世,生前曾有過哪些成就

在7月3日下午,著名華語科幻小說家倪匡去世,其生前曾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倪匡原名倪聰,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是浙江寧波。倪匡的第1篇小說為《鑽石花》,寫到第4篇小說《藍血人》的時候,衛斯理系列小說正式走向了科幻的系列,並且《藍血人》入選了20世紀華文小說100強成為了倪匡科幻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倪匡一生中有許多優秀的作品,但是其本人卻稱,最得意的兩件事情便是替張徹編了許多次的劇本和代替金庸寫小說,也許在傲氣十足、極富才情的倪匡看來,張徹和金庸是非常優秀的人,所以能與二位合作是此生最得意的事情。有人曾經評價倪匡憑一己之力撐起了70年代的香港影壇,在2012年的時候,倪匡還曾獲得了第31屆的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可謂是功成名就。

4. 「香港四大才子」已有三位去世,關於這四位人物你了解多少

香港有著名的四大才子,他們是香港四位傑出的學者,分別是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他們各有所長,都是好朋友,也都是滿腦子文學的人,所以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四大才子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縮影,是一個傳奇的里程碑。

當我們談論香港文化時,我們希望能永遠記住,寫科幻小說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寫武俠的金庸,寫流行歌曲的黃沾。7月3日下午,香港著名作家倪匡離世,享年87歲,至此,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下的蔡瀾一個人。

5. 金庸位列「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那其他3大才子是誰

金庸位列「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那其他3大才子是誰,他們分別是科幻作家倪匡,美食專欄蔡瀾,詞壇教父黃沾。在當時的香港紅極一時,他們也貢獻了非常多的優秀作品,為香港帶來了一片繁華。

還有寫美食的蔡瀾,將美食描繪的非常生動,讓很多人看著就垂涎三尺。他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曾留學於日本,蔡瀾的身份多種多樣,包括:電影製片人、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但是他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作為美食家存在的,前幾年很受歡迎的綜藝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的總藝術顧問即為蔡瀾。

6. 作家倪匡去世,著有衛斯理系列,他在該領域有哪些成就

知名作家倪匡去世,先不說他生前有諸多爭議,作為作家的他,與金庸、黃沾、蔡瀾一起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他生於1935年5月30日,祖籍浙江寧波,於2022年7月3日逝世,享年87歲。

倪匡還是一個編劇,他為李小龍創作了“陳真”這一個角色,將這一個角色創作為多部影視作品。他還涉獵了編寫電影劇本1977年版本的《洪熙官》、1981年版本的《再世英雄》、與侯志強在1989年合作的電影 《義膽群英》等等。

7. 中國香港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是誰

中國香港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是倪匡。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1957年到香港,做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

熱點內容
下載米讀小說免費版蘋果版 發布:2025-01-11 07:39:02 瀏覽:304
校園謝文東小說全集 發布:2025-01-11 07:37:35 瀏覽:803
中美太空爭霸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11 07:30:54 瀏覽:992
完本現代都市異能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1 07:15:18 瀏覽:218
修煉肉體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11 07:08:13 瀏覽:581
女主叫葉的小說名字 發布:2025-01-11 06:58:21 瀏覽:846
變成名偵探柯南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1 06:03:21 瀏覽:17
科國內科幻小說學生 發布:2025-01-11 05:52:41 瀏覽:82
現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1 05:23:56 瀏覽:372
古代皇帝架空小說 發布:2025-01-11 03:51:01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