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納科幻小說創作原因和背景
A. 《海底兩萬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於一八七0年問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種文字的各種版本風行世界,廣有讀者,僅此一端,即可見其生命力之強,吸引力之大。主張書不及百歲不看的讀者,是大可放心一閱的。 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法拉格特,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內景只是一艘潛水艇。但就是這么四個半人,這么一艘潛水艇,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兩萬里,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畫面;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這樣一部小說,讀來既使人賞心悅目,也令人動魄驚心。 故事並不復雜: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博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其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博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博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怪物」非他,原來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內莫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博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海底兩萬里》寫的主要是他們在這十個月里的經歷。 《海底兩萬里》已經有幾種中譯本,「兩萬里」也就成了個約定俗成的說法;究其實,這里的「里」指的是法國古里,而古法里又有海陸之分,一古海里約合5.556公里,一古陸里約合4.445公里;既然是在海底周遊,這里的兩萬里,理應為兩萬古海里。如此說來,他們在海底行駛的路程,就應該在十一萬公里以上了。這是要說明的。 十一萬公里的行程,是個大場面,一路所見,可以說無奇不有。誰見過海底森林?誰見過海底煤礦?誰見過「養」在貝殼里、價值連城的大珍珠?當了俘虜的阿羅納克斯和他的朋友們都見到了,而且曾經徜徉其間。他們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鬥,捕鯨手蘭德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他們在紅海里追捕過一條瀕於絕種的儒艮,儒艮肉當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們在大西洋里和章魚進行過血戰,一名船員慘死;這些場面,都十分驚心動魄。此外,書中還描寫了抹香鯨如何殘殺長須鯨,「鸚鵡螺」號潛艇又是如何殺死成群的抹香鯨的,那情景也十分罕見。 阿羅納克斯是個博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飽覽了海洋里的各種動植物;他和他那位對分類學入了迷的僕人孔塞伊,將這些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詳實的介紹,界、門、綱、目、科、屬、種,說得井井有條,使讀者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阿羅納克斯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一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知道了什麼是太平洋黑流,什麼是墨西哥暖流,颶風是怎樣形成的,馬尾藻海又是什麼樣……我們知道珊瑚礁是怎樣形成的嗎?知道海洋究竟有多深嗎?知道海水傳播聲音的速度有多快嗎?這一類知識,書中比比皆是。 「鸚鵡螺」號也曾遇險,在珊瑚礁上擱過淺,受到過巴布亞土著的襲擊,最可怕的是,在南極被厚厚的冰層困住,艇內缺氧,艇上的人幾乎不能生還。但是,憑著潛艇的精良構造和艇長的超人智慧,種種險境,均被化解,終於完成了十一萬公里的海底行程。 凡爾納時代,潛水艇剛剛面世,還是一種神秘的東西;「鸚鵡螺」號艇長內莫又是個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凡此種種,都給小說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既是小說,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作家給「鸚鵡螺」號艇長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無誤地指出了這一點——「內莫」,在拉丁文里是子虛烏有的意思。但這並沒有妨礙作者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血有肉、讓讀者覺得可信的人物。 本書作者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法國科幻小說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很小的時候就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慾望和豐富的想像力。他博覽群書,厚積薄發,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響,引起轟動,使他成了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後來一發而不可收,又寫了一系列科學幻想冒險小說,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種,被收入一套名為《奇異的旅行》的叢書。《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後有《神秘島》。作者想像力豐富,文筆細膩,構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人勝,又很有教育意義,適合各種年齡的讀者。而且,凡爾納的幻想不是異想天開,都以科學為依據;他所預見到的很多器械,後來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實有之物。
B. 2、世界科幻小說之父是誰他是哪國人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年-1905年),法國小說家,科幻小說的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編輯]生平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於1828年2月8日,生於法國南特。他的家族有航海傳統,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他日後的寫作。童年時期,他曾私自出走到一艘商船上,企圖隨船出海,但被發現送還父母,從此更被嚴看管;他為此向父母保證以後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1847年,他被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但繁華的巴黎卻激發了他對戲劇的狂熱。1850年末,他的第一部劇作發表了。凡爾納的父親得知兒子無意繼續攻讀法律後大發雷霆,決定斷絕經濟援助。從此,年輕的凡爾納不得不靠寫作來賺錢,維持生計。
在巴黎圖書館花費了相當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後,凡爾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但他試圖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並不順利——連續16家出版社拒絕了凡爾納,屢戰屢敗的凡爾納一氣之下把書稿投入火中,但他的妻子把書稿搶救出來;幸運的是,第17家出版社終於同意出版本書。隨後,他又很快開始寫作後來成為早期科幻小說經典的作品:《地心游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6)和《海底兩萬里》(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1873)
小說大獲成功,成了暢銷書,在歐洲大受歡迎。凡爾納也成了一位富翁。1876年,他購置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游歐洲。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是1905年出版的《大海的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教皇利奧十三世1884年接見他時曾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爾納於1905年3月24日失去知覺,25日晨8:00去世。
[編輯]作品
主要作品出版於19世紀末,其科幻小說中的許多設想和描述在20世紀成為了現實,所以他的一些作品現在讓人讀起來感覺並不「天馬行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海底兩萬里》中尼莫(Nemo -- 這個名字在拉丁文中有「無人」的意思)船長的巨型潛水艇「鸚鵡螺號」(Nautilus,過去有的中文版中曾按其發音譯為「諾第留斯號」)。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SSN-571,1954年下水)雖然名承自一艘1803年時的美國海軍多桅縱帆船(Schooner)與之後襲名的兩艘傳統動力潛艇,但由於核動力潛艇擁有如小說中虛構的鸚鵡螺號般超長的蓄航力,因此使用此命名多少帶有影射小說中之鸚鵡螺號的雙關意味。
就據此命名;法國的無人駕駛機器人潛水艇也以此命名。此外,<從地球到月球>當中,哥倫比亞號飛船(或炮彈)的發射地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坦帕,竟然與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所在地)幾乎位於同一緯度線上,兩地之間直線距離僅一百二十英里,前者座落在佛羅里達半島的西海岸,後者在東海岸。
他的主要科幻小說作品有:
三部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海底兩萬里》
《神秘島》
探月兩部曲
《從地球到月球》
《環繞月球》
探險
《八十天環游地球》
《氣球上的五星期》
《征服者羅比爾》
《太陽系歷險記》
《地心游記》
《兩年假期》
民族獨立和革命
《桑道夫伯爵》
《烽火島》
《多瑙河領航員》
其他
《漂逝的半島》
《十五歲的船長》
《機器島》
《隱身新娘》
《昂梯菲爾奇遇記》
《印度貴婦的五億法郎》
近一百年當中,凡爾納的多部作品曾不止一次地被搬上過屏幕,比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936年,由前蘇聯拍攝),《海底兩萬里》(1954年電影,1997年電視重拍),《地心游記》(1959年),其中最近的一部影視作品當屬成龍主演的《環游地球八十天》(2004年),但該片對原著的修改甚大
C. 法國作家凡爾納,為何被稱做「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中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海軍少將伯德在飛越北極後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氣球及深海探險家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克尼都一致認為凡爾納是啟發他們發明的人。
D. 八十天環游地球寫作背景
凡爾納是現代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
凡爾納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凡爾納在市區一個小島上的中學學習,面對海洋,他產生了無限的嚮往,渴望出航冒險。11歲時,凡爾納背著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開往印度的大船當見習水手,准備開始他夢寐以求的冒險生涯。但是家裡及時發現了這一情況,父親在下一個港口將他追了回來。極其嚴厲地懲罰了他,夢想被打碎的凡爾納流著淚向父親許下諾言:「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這使他徹底喪失了成為冒險家的可能性。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歲時,他遵從父親的安排,去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對法律毫無興趣,卻愛上了文學和戲劇。一次意外的機會他結識了大仲馬,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
1856年凡爾納在亞眠旅遊,遇到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的漂亮寡婦,兩人一見鍾情並結婚。接著凡爾納定居亞眠,從此開始認真創作。
凡爾納的第一部著作《氣球上的五星期》曾經投稿15家出版社都被退回,他失望地將稿件扔進了壁爐,如果不是他的妻子搶了出來,並且鼓勵他,也許後來的人們就會失去閱讀此部精彩小說的機會。凡爾納的這部作品在第16家出版社才受到賞識。小說出版後成為一部最暢銷的書,並被譯成許多國文字。1862年,34歲的凡爾納已是一位名作家了。他和出版商簽訂了一項合同,每年寫出兩部科幻小說。他的創作逐漸進入成熟期,隨著聲望的增高,凡爾納的財富也在迅速增長。
他的科學幻想冒險小說,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世界裡的奇異漫遊》,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他的小說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特別是《八十天環游地球》帶有逼真的現實主義色彩,當它在《時報》上連載時曾一度轟動全世界,至今仍是一部受歡迎的作品。
作品縮寫
斐利亞·福克是一位英國紳士,住在倫敦賽樂微街,他家境富有,是個溫文爾雅的單身漢,生活悠閑而有規律。每天他都會去寶馬街的改良俱樂部,在那裡用過早飯後,就閱讀《泰晤士報》、《標准報》、《每日晨報》等等。一天中午,改良俱樂部里,許多紳士都在談論一樁剛剛發生的銀行搶劫案。他們都是和福克一起玩紙牌的老夥伴。其中安得魯·斯圖阿特是工程師,約翰·蘇里萬和撒木耳·法郎丹是銀行家,多瑪斯·弗拉納剛是啤酒商,高傑·若夫是英國國家銀行董事會董事。這些人既有金錢,又有聲望,在俱樂部的會員中,也都稱得起是金融工商界拔尖兒的人物。
他們對發生在三天以前的案件各抒己見。那天是9月29日,一大疊鈔票價值5萬5千鎊的巨款,竟從英國國家銀行總出納員的小櫃台上被人偷走了。警察經過初步調查,肯定了作案者,絕非英國現有任何盜賊幫會的成員。而是一位衣冠楚楚、氣派文雅的紳士,他曾經出現於付款大廳即盜竊案發生之現場,徘徊良久。一批最干練的警員和密探被派到了各個主要的港口。誰能破案誰就將獲得2000英鎊的獎金,而且還外加追回贓款的百分之五作為報酬。
紳士們討論這個盜賊能不能迅速地從警察的監視中逃跑,並由此探討到了環游地球的問題,對於環游地球一圈的時間,他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需要化三個月的時間。
這時,「只要80天。」福克說。
斯圖阿特不同意80天能完成旅行,舉例說印度的土人,或者美洲的印第安人會把鐵路鋼軌撬掉呢,他們會截住火車,搶劫行李,還要剝下旅客的頭皮!在種種危險的旅途可能性中,福克仍然堅持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反正80天足夠了。斯圖阿特用4000英鎊來打賭,福克同意了。
於是,這位勇敢的福克先生和他的法國僕人路路通一起上路了。他們一路向東,經歷了許多事情,他在印度從焚身殉夫的柴堆上救出了一個夫人,名叫艾娥達,福克和她產生了愛情,並且為了她幾乎耽誤了旅程,他們一起度過剩下的路程;在穿過美國大陸時受到印第安人的襲擊;更為糟糕的是,他被一個名叫費克斯的警察盯上了,這個警察堅定地認為福克就是偷了英國國家銀行5萬5千鎊的小偷,因為他有錢,又是個紳士,而且還匆匆趕路。於是費克斯一路追來,並且在美國將福克投進了監獄。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可憐的費克斯不但沒有拿到2000英鎊的懸賞,還狠狠地挨了福克的一記勾拳。
當福克好容易趕到紐約時,他所要搭乘的那條駛往英國的輪船已是天邊外的一個小黑點了。於是他自己租了一條船,這條船中途燃料用盡,靠著燒甲板木料和艙內傢具完成了航程。但是他以為自己已經錯過了最後的期限。
當他從失敗的痛苦中振奮起來,決定和艾娥達結婚時,路路通發現這天的日期是12月21日。福克在他的旅程中「不自覺地」佔了24小時的便宜。實際上,福克在向東走的路上一直是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前進,所以每當他這樣走過一條經度線,他就會提前4分鍾看見日出。整個地球一共分作360度,用四分鍾乘360,結果正好等於24小時。這就是時差給他的幸運。當一直向東走的福克在旅途中看到第80次日出的時候,他那些住在倫敦的會友們才只看到第79次。
在最後的時刻,他跳上了一輛馬車,許給馬車夫100英鎊的獎金,一路上軋死了兩條狗,撞壞了5輛馬車,才到了改良俱樂部。在第57秒時,客廳的門開了;就在鍾擺擺動第60下之前,福克先生出現在面前,以沉著的聲音說:「先生們,我回來了。」
斐利亞·福克就是這樣贏了這一場打賭。他用80天的時間做了環游地球一周的旅行!他一路上利用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輪船、火車、馬車、遊艇、商船、雪橇和大象。這位性情古怪的紳士,在這次旅行中顯示了他那種驚人的沉著和穩健的性格,並且贏得了愛情。
大師講評
人們在凡爾納的小說里,用80天環遊了地球,在海底航行過數萬里,並且向上跑到過月球,向下深入過地心探險,還曾經和非洲的土人、委內瑞拉的印第安人談過話。讀凡爾納的小說,彷彿是在和他一起歷險。從蠻荒奇特的非洲大沙漠到冷酷險惡的極地冰原,從幽邃神秘的地下迷宮到凄涼恐怖的大海孤島,一切都感同身受,世界上幾乎沒有這位作家沒有到過的地方。人們覺得他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旅行家,然而他的孫子讓·儒勒·凡爾納撰寫的《凡爾納傳》卻告訴人們,凡爾納的小說完全是在家裡揮筆寫成的,盡管凡爾納喜歡旅遊,但他絕大部分關於自然環境的描述都來自於他令人難以置信的抽象能力,「這種能力使他通過想像能置身於他要展開人物的地點」,甚至一些小的細節都能在他豐富的想像中變得清晰可見,所以竟有探險家曾認為他的《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是一部「最出色的航海日誌」,而他在《氣球上的五星期》中關於尼羅河源頭的精確描述也讓一些學者迷惑不解,因為當這部小說發表的時候,歐洲的學者們才剛完成對這個地區的考察。
這個不出家門的作家,40年來他坐在亞眠的家裡的小屋中年復一年地揮筆寫作,每6個月寫出一本書。他以浪漫而奇險的游記為題材、以嫻熟的筆法描繪出既神奇又嚴謹的科學幻想奇跡。他寫了大量科學幻想小說,其中許多在當時看來是奇思異想的情節和事物後來都幻想成真了。
他在無線電發明之前就已經想到了電視,他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有聲傳真」。他在萊特兄弟造出飛機半個世紀之前已經設想了直升飛機。在潛艇尚未誕生時,他就已經在小說中設計出了「舡魚」號,詳細描寫了潛艇的構造與運動原理,雙層外殼、電力推動,可以無限期地潛在水底。幾乎沒有一樣20世紀的奇跡沒有被這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人物預見到的:潛水艇、飛機、霓虹燈、導彈、坦克。他是一個對未來事物的偉大設想者。
關於神奇的發明、發現和旅行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這些早期的故事通常都是出於空想,而不是根據事實。凡爾納是世界上第一個寫一整套系列故事的作者,他的這些故事將一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戲劇化了,還預言了那些成就在以後可能產生的結果。他使那些故事家喻戶曉,從而創立了一種特殊品種的小說。毫無疑問,他是科學幻想之父,是現代科幻小說的奠基人。
凡爾納對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和天文學等一直都具有非常濃烈的愛好,最終促使他選擇了科幻小說作為表達自己的最好工具。凡爾納對他所處時代的科學成就特別敏感。在半個世紀中,「他求助科學以證實他的幻想,並將這種幻想升華到將來某一天必定能實現的方案高度」,他憑借其淵博的知識,發揮豐富的想像力,預見了50年後甚至100年後才實現的科學成果:穿越非洲變得輕而易舉,人們也可以深入到海底和地殼深處,甚至登上月球也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現實。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凡爾納的大部分幻想都已經實現。
凡爾納的想像不是閉門造車,總是建立在充分搜集資料和科學考證的基礎之上。比如,在寫作《從地球到月球》之前,他曾經反復測算了發射太空船的彈道,甚至還向教授高等數學的堂兄請教。正是這樣,他筆下的情節盡管非常的離奇,卻總能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與可信。
凡爾納將日後出現的種種奇跡寫得那樣詳細准確,活靈活現,以致許多學術團體對他所提出的設想進行討論;數學家們對他舉的數字用幾個星期、幾個星期的時間去推算;當他那本關於登月的書出版後,就有500人自願要求參加下一次「登月」。
《八十天環游地球》是凡爾納最有名的著作。這本書最初在《巴黎時報》上連續刊載。這篇小說如此轟動一時,以致紐約和倫敦的記者每天都要用電報報告虛構的福克先生的所在地。當時有許多人也在打賭福克會不會按時趕到倫敦。
當小說連載到福克先生錯過了駛向英國的船時,每一家橫渡大西洋的輪船公司都向凡爾納提出,如果他把福克先生安排在他們那一家公司的船上,就送給作者一大筆錢。凡爾納全都拒絕了,而讓書中主人公自己租了一條船。
凡爾納的作品形象誇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並成為西方和日本現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和影響。凡爾納小說的愛好者包括許多人,甚至有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1901~1909年任美國總統),他的兒子克維特·羅斯福從白宮給凡爾納寄來一封信說:「我父親叫我轉告你,你的書他都讀過,並且極為欣賞。」
許多在科學領域里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都曾經是凡爾納小說的愛好者,並聲稱他的小說開啟了人們探索自然、學習科學知識的極大興趣。海軍上將伯德在飛越北極後回來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氣球及深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科尼和其他一些人,都一致認為凡爾納是啟發他們思想的人。甚至連宗教領袖、梵蒂岡的教皇都必須承認凡爾納小說的巨大吸引力。1884年教皇在接見凡爾納時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關鍵知識點
凡爾納的作品情節驚險,生動幽默,妙語橫生,熔知識性、趣味性、創造性於一爐,他提出自然科學方面的許多預言和假設,不斷啟發著人們的想像力。所以100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他的作品被譯成數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深受數億讀者的喜愛。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E. 為什麼凡爾納要從事科幻探險小說創作
儒勒·凡爾納是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他出生在法國南特市的一個律師家庭,從小便表現出了強烈的探索慾望和豐富的想像力。他二十歲時到巴黎學習,正值歐洲的科學技術開始出現飛躍發展,年輕的凡爾納在科學精神的感召下,對當時的各種學科都發生了強烈興趣。他廣泛涉獵各類書籍,積累了大量資料,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一八六三年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出版,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並迅速傳播到國外。從此他專門從事科幻小說創作,作品卷帙浩繁,有六七十部之多,收入一套名為「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奇妙的漫遊」的叢書。由於他的科幻小說十分暢銷,使他成為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科幻小說家。
F. 《海底兩萬里》作者介紹及創作背景
作者介紹: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後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於亞眠逝世。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主要內容
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性是它的一大特徵。教授阿龍納斯一行在被尼摩船長控制之初,面對潛艇這一人類的偉大傑作,阿龍納斯竟然不顧人身安危,暫時放棄了從鸚鵡螺號逃走的念頭。
他勸阻魚叉手尼德·蘭德說:「這艘潛艇是現代工業的傑作,要是沒有見到我會感到遺憾的!因此你要保持冷靜,盡量仔細地觀察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多看看。「
(6)凡爾納科幻小說創作原因和背景擴展閱讀: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爾納豐富多彩的想像和縝密細膩的行文特點。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
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
《海底兩萬里》中描寫的潛艇起名為「鸚鵡螺」,而鸚鵡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幾毫米螺殼而承受下潛到百米深海後所面臨的巨大水壓的螺殼動物。這一細節充分表現了凡爾納廣博的科學知識。
G. 凡納爾的(海底兩萬里)簡介和他寫科幻小說出名原因
這部作品敘述法國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潛艇是船長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莫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著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於世。寫科幻小說出名原因凡爾納的獨特在於,他的小說都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科學樂觀主義」,即認為「歸功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什麼是不可能實現的」,或者說「有了科學, 《海底兩萬里》「Bantam經典」英文版封面。 未來的世界將更加精彩」。這在凡爾納所處的19世紀及以前的時代都是沒有的。比如《弗蘭肯斯坦》,在風格和主題上更像是一部恐怖、驚悚的「哥特小說」,其中對科學的描寫未曾脫胎於對魔法等超自然力的迷信。史實上,「電魔」的說法就起源於19世紀末。而凡爾納的小說中,隨處可見翔實的數字、專業的技術名詞,甚至對尚未實現的科學原理進行直接闡述科幻史上將「科幻小說之父」的美譽贈給他,就科幻小說的文學價值和精神啟蒙而言,凡爾納實至名歸。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