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月球上的太空飛船
Ⅰ 虛空之舟:科幻作品中的宇宙飛船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這是人類第一次乘坐宇宙飛船,實現太空飛行。而泛舟於群星之間,一直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
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太陽神荷魯斯能夠泛舟於天上的銀河之中。而居住在地球另一邊的阿茲特克人則宣稱他們的祖先神乘坐著巨船從群星出發來到地上。類似的古代神話傳說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流傳,展現了古代人豐富的想像力。
直到近代早期,人類對於太空飛行的想法仍舊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天文學家開普勒在1634年創作的小說《夢》中,主人公靠巫女的魔法飛上了月球。法國人西哈諾在1650年寫出了《日月兩世界旅行記》,小說中的主角是靠著玻璃瓶中的水蒸氣的推動,到月球和太陽上游歷了一番。
到了1835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海倫•坡在《漢斯•法普爾的奇妙旅行》中,用熱氣球把主角送上了太空。當然,相對來說,比較靠譜的還得說是法國的科幻先驅儒勒•凡爾納在1865年出版的小說《地球到月球》,其中的宇宙飛船被塞進了一門大炮中,直接射向了月球。這個經典的場面在1902年被電影先驅、法國人梅里埃搬上了銀幕,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電影《月球旅行記》。
然而,第一艘揚名世界的宇宙飛船卻是美國通俗小說家愛德華•史密斯筆下的「雲雀」號。在愛德華•史密斯的筆下科學家理查德•西蒙發現了一種神秘的「X」金屬能夠與銅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於是,在富商朋友的資助下,西蒙造出了以金屬反應能推進的宇宙飛船「雲雀」號。在經歷了一系列陰差陽錯後,雲雀號載著西蒙和他的未婚妻來到了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歐斯納姆星。在那個星球上,兩大帝國已經進行了長達6000年的戰爭,西蒙等人幫助其中一方獲得了勝利,歐斯納姆星終於恢復了和平。西蒙因而獲得了貴族頭銜,並與未婚妻結婚。最後,得到了補給的雲雀號飛回了地球。但這並不是雲雀號故事的終結,後來西蒙駕駛著改進後的「雲雀3號」再度遠征太空,聯合歐斯納姆、烏爾瓦尼亞人,並藉助諾爾拉明星人的先進科學,打敗了妄圖稱霸銀河系的腓那克倫人。
幾乎就是在愛德華•史密斯書寫自己的太空傳奇的同時,被尊為「火箭之父」的俄國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使用多級火箭把人類送入太空的構想。可惜,當時正是俄國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期,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暫時無暇顧及宇航事業。但是以列寧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對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科學研究仍舊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幫助,盡可能地提供便利,並幫助他組織演講活動來宣傳他的思想。而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演講最終點燃了一位青年作家的幻想火焰,他便是被稱為「蘇聯科幻小說之父」的亞歷山大•別列亞耶夫。193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長篇科幻小說《躍入虛空》。小說中,一群懼怕革命浪潮席捲全世界的大資本家們,共同出資製造了一艘名為「方舟」號飛船,以便能在革命風暴來襲時逃離地球。最終,「方舟」號飛離了地球,來到了火星,但是養尊處優慣了的資本家們無法適應外星球的艱苦生活而抱怨連連。此時,廣播里傳來了地球聯邦成立的消息,人們都已經過上了富足安定的生活。於是,他們最終決定駕駛飛船返回地球。這部小說最精彩之處,就是繪聲繪色地描寫了失重環境下,宇宙飛船中發生的種種情況。還描寫了人們如何在宇宙飛船中培育作物以獲得食物和空氣。這在20世紀30年代都是非常超前的科學構想。可以說,別列亞耶夫已經用自己的小說撬開了星際旅行的大門——盡管只是一道縫隙,但對人類而言,仍舊彌足珍貴。
20世紀50年代,隨著UFO熱潮在全世界的流行,碟狀飛行器成了宇宙飛船的標配。在1951年上映的經典科幻片《地球停轉之日》里,外星人乘坐著表明光滑的碟狀飛行器來到地球。本來抱持善意的外星人,卻遭到了地球人的猜忌和襲擊。憤怒的外星人准備對地球人展開報復,但最終兩個文明種族還是達成了和解。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20世紀60年代,載人航天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隨著「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段經典台詞從電視機里傳出。一部名為「星際迷航」的系列科幻影視劇呈現在世人面前。而人們自然也就記住了其中的超級飛船企業號。事實上,在整個影視劇幾十年的製作過程中,企業號的形象始終在變化。而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前段一個巨大的圓盤形主體,由支架與後端的兩台「V」字型布置的碩大圓筒相連的造型。其實,那兩個「圓筒」就是大名鼎鼎的曲率引擎——傳說中能夠讓飛船實現超光速飛行的神器。正是在這兩台強大引擎和影視編導們無盡的想像力的推動下,企業號縱橫星海,成就了無數太空傳奇。
然而,另外一些影視編導傾向於寫實性的太空旅行呈現方式。號稱「哲人導演」的庫布里克在他的名作《2001:太空漫遊》中,創造了能夠在行星間穿梭航行的宇宙飛船「發現」號。這艘飛船採用核動力,因此成員的住艙距離動力裝置很遠,以免宇航員遭到核輻射。同時,飛船能夠通過自身旋轉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使得宇航員能夠在正常重力環境下工作和生活。飛船上甚至還裝備了人工智慧計算機「哈爾9000」(HAL9000)。當然,大家都知道,它也就是在科幻電影中最早叛變的人工智慧之一。正是因為「發現」號最大程度地展現了未來宇宙飛船的樣貌,所以後來美國航空航天局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架太空梭。
從古至今,中國人也對星空充滿了嚮往。新中國建立後,中國的科幻作家也寫出了大量優秀的太空科幻作品。1954年,新中國科幻文學的奠基者鄭文光先生創作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里,就講述了幾位少年乘坐飛船飛向火星的故事。小說問世後,反響強烈,眾多青少年爭相前往北京市天文台,通過望遠鏡觀看火星。從此之後,眾多神奇的宇宙飛船出現在了中國科幻作家的筆下。當然,其中想像最為大膽的當屬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說中,整個地球變成了一艘巨大的飛船。
相比之下,郭亦潔的《歸來》中描寫了一艘能夠在多重宇宙間穿行的飛船。宇航員們從地球出發,卻來到了另一個宇宙中的未來地球。而這個宇宙中的未來地球,已經瀕臨滅亡。生活在此的未來地球人想藉助穿越過來的地球飛船,回到過去的地球上去。小說構思巧妙,懸念迭起,非常耐讀。
從人類首次進入宇宙空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六十年,當年出現在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的太空飛船,很多仍舊還停留在幻想中。但這種局面終將改變,只要人類依然抱有縱橫星海的夢想,那麼遠征星辰大海的一天,必將來到。
(本文刊載於《知識就是力量》2018年第11期)
Ⅱ 求書名,很小時候看的科幻小說,講的是一艘已經被遺棄在宇宙的飛船,經歷漫漫歷程後變成了具有智能的生命
《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
Ⅲ 一部很多年前的外國科幻小說。一艘外星飛船(如月球大)穿越太陽而過,臨近地球時,引得地球人踏勘。
看你描述很像亞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但飛船沒有月亮那麼大,也不是穿越太陽而過啊!只是在太陽那裡補給能源.
Ⅳ 問小說,好像是名字是西方類的,然後開頭就是月球是外星人的飛船,和地球大戰了一場然後走了,往下看
混元仙王,很早的小說了。開頭是地球和月球幹了一架。然後月球被外星人開走了
Ⅳ 科幻小說月球是一個飛船,裡面有世界樹是什麼小說
嚴厲的月亮
月球的地下城市中住滿了從地球流放來的罪犯。犯人們及其他們的後代經過艱苦努力,使月球變成了一個糧食基地,但卻受盡地球盤剝。
為了保證月球有限的資源不會枯竭,月球人開始了反抗。海因萊因在這部作品中,不僅成功地塑造了曼尼等多個令人信服的反英雄形象,更以自己在技術方面超人的預見性刻畫了一台獲得了自我意識的超級電腦——月球人對抗地球的秘密武器。
本書最突出地展示了海因萊因所有優秀作品的共同特點——發人深省的思想、扣人心弦的情節、對科技發展的預見,是海因萊因最受歡迎的傑作之一。
Ⅵ 關於月球的科幻小說和電影。經典的。
一、《星球大戰》系列六部曲
影片故事圍繞在奴隸帝國及一小批叛軍的太空戰事上。《星球大戰》中,馬克漢彌爾與他結盟的朋友共同維護宇宙和平;《帝國大反擊》故事延續《星球大戰》,並加入新的結盟者,繼續一場正、邪對抗的太空大戰。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游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二、《魔鬼終結者》
在2029年主宰地球的計算機,為進一步滅絕人類及遏止人類反抗,派出機器人回到二十世紀,殺死人類領袖的母親,但計劃失敗。續集中,計算機派出更厲害的液體金屬機器人再度執行暗殺行動,但「終結者機器人」保護了未來人類領袖及其母親。英國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家德意志認為,雖然此片在講述時間旅行上有些前後矛盾,卻仍是同類型電影中的佳作。
三、《黑客帝國》
主角是二十二世紀計算機高手,經常被夢境困擾,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生活被來自邪惡網路世界的無形力量操縱,最後發現人類原來生活在一個「虛擬現實世界」中而不自知。主角決定拯救人類,挺身對抗邪惡網路世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細胞生物學家麥克說,片中人類能輕易地在大樓之間跳來跳去,看來有點超現實,但「也保有一貫的娛樂價值,也就是壞人與好人在未來世界裡還是斗來斗去。」
四、《異形》系列
一艘負責開采星球礦石的宇宙飛船載著七名隊員,在返回地球途中接到一顆不知名星球的求救訊號,隊員們前往調查。不料,外星怪物寄生在一隊員體內,後來還破體而出吞下隊員,最後剩下一名女隊員與怪物進行殊死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航天暨極地醫學中心負責人方凱文認為,此片描述了長途太空旅程的過程,使「我們首次知道未來人類在太空工作及生活時,可能會在宇宙飛船上吃薄餅、吸煙和玩紙牌來打發時間」。
五、《超人》四部曲
《超人》開創了一個科幻領域的嶄新時代,克里斯多夫在最後時間與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讓很多人欽佩。克里斯托弗·里夫就是超人,這是無論誰都抹消不了的記憶。從1978年到1987年,在這近10年的時間里,電影《超人》共誕生了4集。也許不少讀者還記得小時候觀看《超人》的美妙體驗。這套電影,不僅奠定了一系列科幻英雄片中的經典模式,直接開啟了銀幕上以《蝙蝠俠》、《蜘蛛俠》、《X戰警》等為代表的漫畫英雄時代,而且每一集都反映出當時美國主流社會的心理和大眾價值取向,折射出整個世界的政治文化格局。餘波至今,已經成為美國甚至全球的流行文化符號和銀幕偶像。這一切,都是超人給這個星球的最大禮物。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克里斯托弗。里夫。
六、《銀翼殺手》
主角是洛杉磯警察達克德,任務是尋找並殺死混雜在地球人中的非法復制人。這些復制人體力及智能遠超過人類。達克德在追殺過程中,意外愛上一名女復制人。倫敦國王學院幹細胞生物學家明傑說,這是他看過最棒的科幻電影,「在當時來說,它和整個故事都超越時代,提出了千古不變的問題,包括什麼是人類?我們是誰?」
七、《地球末日》
講述一個像人的高智能外星人乘飛碟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外星人警告人類廢除核武器,並希望人類加入他們的和平星球聯盟,卻沒想到被地球人視為敵人,並發動攻擊。負責火星探測器「小獵犬二號」的英國科學家皮林傑十分喜歡這部電影。他說,「當年播放這部電影時,戲院經理為增添噱頭,會暫停播放電影,向觀眾宣布宇宙飛船已經降落的消息。」
八、《2001太空漫遊》
講述人類對命運及宇宙的探求,首先由史前人猿時期說起,之後,跨越時空來到太空殖民地。導演庫柏力克試圖藉此片,凸顯人類的無知,並前瞻性地預言人類科技的渺小。此片曾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曼寧稱贊此片:「模擬技術卓越,當今計算機繪圖也無法出其右。」
九、《地球爭霸戰》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組織了一批無堅不摧的外星軍團,計劃大舉入侵地球。人類的所有武器都對付不了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陸續淪陷,全世界人類都在逃命。就在此刻,火星人因感染地球細菌逐漸死去。美國加州天文學家休斯塔克說:「電影手段十分吸引人,因為它創造了一批我們完全不認識,背景也與我們大相徑庭的生物。」
十、《第三類接觸》
主角目睹來自外層空間的飛碟到達地球,從而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主角到最後仍一償夙願,登上外星人的母艦,肩負起地球使者與外星人進行友善的接觸。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家方凱文表示,即使真有外星人,他們也不太可能駕駛電影中那種外形像倒聖誕樹的宇宙飛船,但對他而言,《第三類接觸》還是電影史上,有關外星人造訪地球的經典名片。
全球影迷推薦影史二十大經典科幻片!
5 Return of the Jedi 絕地大反攻
1983年 美國
導演:Richard Marquand
獲獎: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
英國金像獎最佳視覺特效
簡介:帝國統帥維達建造了一個新的死星基地,妄圖一舉殲滅義軍。與此同時,行天者盧克和喬裝打扮的公主莉雅以及機器人R2D2、3PO前往營救被賈巴囚禁的梭羅。義軍同帝國的最後一戰在此展開,盧克在死星中再度遭遇維達,經過一場惡戰,義軍最終戰勝了帝國。
6 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
1982年 美國
導演:Ridley Scott
獲獎:英國金像獎最佳攝影
英國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英國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
簡介:在21世紀,人類創造出了高科技的結晶——復制人。它們擁有與人類相同的智慧和感覺,甚至在體魄上更勝於人類。它們被用於開拓外太空,干最累最危險的活,但它們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憎惡。一場暴動後,它們被宣判從地球上消失,如果再被發現,格殺勿論!一群復制人冒險回到地球,尋求生存的方法,因為它們的機械能量即將耗盡,隨時會死去,於是洛杉磯銀翼殺手小組派出精英迪克去追殺它們,而它們的罪名卻是想成為人類?!但是迪克與美麗的復制人麗歌發生感情,他開始左右為難……
《銀翼殺手》是一部被眾多影迷,科幻迷認為最被忽略的老片。這部充滿陰郁、壓抑的作品中,始終貫穿著對人和人的價值的思辯。一方面人類試圖消滅由自己親手製造出的在各方面都強於自己的復制人,而另一方面復制人為了生存的權利與人斗爭的矛盾,迫使觀者不得不透過復制人的命運來反思自己:什麼是生命?以及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問題。
7 Alien 異形
1979年 美國
導演:Ridley Scott
獲獎: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
英國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英國金像獎最佳錄音
簡介:這部科幻經典叫好叫座,並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於是續集接踵而來,目前拍至第四集,仍大受親眾歡迎,雪歌妮薇佛扮演硬朗女長官蕾普莉,她和下屬乘坐商用太空船,在不知名的星球探險,下屬回到船上才發現一頭嗜血怪物上了船,從此永無寧日,恐怖事件接二連場。
8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
1968年 美國/英國
導演:Stanley Kubrick
獲獎: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
英國金像獎最佳攝影
英國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英國金像獎最佳錄音
簡介:由斯坦利.庫伯力克執導的本片講述的是,為了解開神秘的石柱突然屹立於地面並攻擊人的秘密,原子動力太空般帝斯卡巴里號出發飛往距離八億公里遠的木星。此宇宙飛船的成員包括波曼船長、布魯飛行員及三個在圓筒內冬眠的隊員等五人。途中電腦HAL發生錯亂,破壞了冬眠裝置,布魯被誘出船外,於黑暗的太空中被殺,波曼船長則被困在母船中,與之展開生死格鬥,結果人類終於獲勝。不久宇宙飛船在進入木星的軌道後,因船長發現某地有與月球上的石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駛向它,卻發生意外。當他醒來時,看見自已正和宇宙飛船在路易十六的寢室中。超越時間與空間,所有的一切東西都消失於白光之中後,飄浮在太空上的綠色地球,由一胎兒看守著,此胎兒正是波曼轉世而成的,正繼續等待著自己出生的日子。這部內容以不遠的未來為背景,在廣闊的宇宙空間中,人類將面對不可思議之事。本巨作廣集特殊攝影技巧與精華畫面感覺拍攝而成,可謂是空前絕後
9 A Clockwork Orange 發條橘子
1971年 英國
導演:Stanley Kubrick
獲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簡介:1971年庫布里根據安東尼.伯蓋斯的同名小說推出了[發條桔子]。故事以未來社會為背景,講述一個惡棍在被政府洗腦前後的惡行和徒勞的轉變。影片將矛頭直指社會意識形態,庫布里克說:「影片的主旨對人的自由意識提出了質疑。每個人都必須按照固定的方式和原則生活。當選擇做好人或壞人的權力被剝奪以後,人們是否還真正亨有人權?」麥考姆和其他英國演員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加上庫布里克發燒式的超現實導演手法,使這部充滿血腥和暴力的黑色喜劇震撼著人們的靈魂。
10 Aliens 異形2
1986年 美國
導演:James Cameron
獲獎: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
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
英國金像獎最佳視覺特效
簡介:雪歌妮薇佛今回再度扮演女長官蕾普莉,承接首集劇情,蕾普莉是首次探險任務的唯一生還者,卻處於冬眠狀態中。五十七年後,她終被一艘拯救隊太空船發現,並接獲新命令,重到那個神秘的星球。蕾普莉清楚異形物的底蘊,知道只有用核彈才能把它毀滅,可是一批人類早已被置上該星球建立殖民地,她必須尋求其他方法對付怪物。
《黑客帝國》三部曲
《超人》系列
《終結者》三部曲
《異形》系列
《星球大戰》六部曲
《銀翼殺手》
《Wired》
《第三類接觸》
《2001太空》
《地球爭霸戰》
蜘蛛俠和X戰警
<星河戰隊>又名《星際船上的傘兵》
《E.T外星人》
<第6日>
<少數派報告>
<變人>5部分
<天煞>
《星際爭霸》
絕地大反攻
發條橘子
攻殼機動隊
《回到未來》三部曲
帝國反擊戰
奇愛博士
大都會
楚門的世界
鋼鐵巨人
《百幕大三角》
《蝴蝶效應》 這有兩部
《時光機器》
《異次元殺陣》 這有好幾部
《記憶裂痕》
《人猿星球》
《侏羅紀公園》
《世界大戰》
《千鈞一發》又名<變種異煞>
12隻猴子
第五元素
黑暗都市
<時間機器>
人工智慧
《地球末日》又名地球停轉之日
銀翼殺手
千鈞一發
黑客帝國
Ⅶ 早期的空間科學幻想小說有哪些「到月球上去」的故事
早在公元2世紀,希臘的盧西思就寫過一篇幻想故事,講述了地球上一位英雄到了月球上,參與了月球人和太陽人的戰爭。1609年,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的《夢游月球》一書出版,書中十分准確地介紹了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情況。1705年,英國小說家丹尼爾·迪福的《來自月球世界各種備忘錄》發表,作者想像的月球宇宙飛船像一輛四輪輕便馬車,但有兩個大翅膀以便在空中保持平衡。19世紀初美國詩人和小說家埃德加·艾倫·坡寫的一部小說中,描繪了一個叫漢斯·帕福爾的人所做的月球冒險飛行。故事中飛上月球的方法是大氣球下掛個籃子,用火葯爆炸作為助推器。最有影響的科學幻想小說還要數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他在1866年出版的《從地球到月球》一書中,生動地描寫了美國人利用南北戰爭結束後的一尊巨炮,從佛羅里達州對著月球發射了一艘不載人的巨型鉛制圓錐形宇宙飛船,以後又發射了供人乘坐的飛船,終於把人送上月球。4年後,他又出版了小說的續篇《繞月旅行》,書中敘述了3名宇航員從起飛、飛行以及到達月球的全過程。
Ⅷ 求推薦與太空梭有關的科幻小說
這是要幹嘛,寫作文嗎?這玩意快被淘汰了,科技含量沒有那麼誇張,事故率又高。。。
而且你得明白一點,對太空梭寫實的話就算不上科幻小說了,小說里的太空梭一般都能進行深空航行(而我們的太空梭根本不能做這種任務,因為沒有回程的燃料,而且他也不能在外星球降落,事實上他降落的條件也比較苛刻)電影里的太空梭也往往被誇大了。如此低下的能力就限制了其故事空間,事實上運載飛船的寫實小說還有一些比如《太空漂流記》,還有一篇前南作者寫的文章忘了叫什麼名。
如果非要一些文章的話,可以去讀一讀寫這玩意的科學美文
《誰是最可愛的人》《挑戰者號追思》《連空氣都是甜的》
在科幻小說里太空梭屬於很低端的玩意啊,一般來說都不屑於寫這個吧,電影倒有一些出場,布魯斯威利版的《世界末日》(此劇有美國航天局把關下創作的。)裡面的太空梭設計的還比較好,但是也很科幻了。離現實中的太空梭有較大差距(因為現實里的太空梭根本無法完成此類任務)比如裡面的太空梭能在隕石上降落,但現實中太空梭幾乎沒可能這么做,而且也么這么多燃料,事實上太空梭的燃料很少,空間也不大,在電影里太空梭也是在空間站里加註燃料後在啟程飛往隕石的,而俄羅斯設計的暴風雪能源太空梭更暴力,直接就取消了太空梭的主推進引擎,只有兩個小型引擎供調整軌道姿態用。
《月球陷阱》里也有太空梭作為搞笑者來襲,嘿,這就是我們的飛船。。。
即便是這樣太空梭的作用還是在電影里被誇大了,所以到現在太空梭已經走下了舞台,下一步大家都開始研製下一代的載荷工具了
Ⅸ 月球的科幻小說有什麼
看看下面這個吧.不是科幻,勝是科幻!
一、未有定論的月球起源:
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第一個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是
在46億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凝聚而成的;第二個假說是月球系由
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後來形成太平洋;第三個假說是月球為宇宙中
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場捕獲,而環繞地球。原
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
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
同。地球是鐵多硅少,月球是鐵少硅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卻很
多, 因此證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
同樣的原因,也使得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
億年前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那麼成分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麼
大呢?所以,科學家只好也放棄第一種說法。只剩第三種說法了,可是
如果是其它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系後,太陽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
多倍,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受到球的引力而
留在地球上空的。這三種「正統科學家」提出的假說,沒有一項能
解答所有疑問,也沒有一項經得起嚴格的質問。事實上,時至今日,
「月球來自何處」,仍是天文學未定之論。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
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離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學」的字
眼來批評的。
---------------------------------------------------------------------------------------------------------------
二、日、月、地球間的奇妙:
現在舉出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現象,讓大家用心想一想。
月球離地球,平 距離約為38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1億
5千萬公里。兩兩相除,我們得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的
395倍遠。太陽直徑約為138萬公里,月球直徑約為3400多公里,兩兩
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麼巧合的數字,它告
訴我們什麼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陽直徑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陽 離地球有395倍
遠,那麼,由於距離抵銷了大小,使這兩個天體在地球上空看起來,
它們的圓面就變得一樣大了 !這個現象是自然界產生的,或是人為的?
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體?從地面上看過去,兩個約略同大的天體,
一個管白天,一個管夜 ,太陽系中,還沒有第二個同例。著名科學家
埃爾西莫夫曾說過:
「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球不應該出現在哪裡。」他又說:
「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蝕,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學上找不出理由
解釋此種現象,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
難道只是巧合嗎?有些科學家並不這么認為。科學家謝頓(Willian R.Shelton)
在《羸得月亮》一書中說:「要使宇宙飛船在軌道上運行,必須以每小時18,000哩
的速度在100哩的太空中飛行才可以達成平衡;同理,月球要
留在現有軌道上,與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確的速度、重量和
高度才行。」問題是:這樣的條件不是自然天體做得到的,那麼, 為何如此?
---------------------------------------------------------------------------------------------------------------
三、做為衛星它太大了:
太陽系的行星擁有衛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地球卻擁有一個
大得「不自然」的衛星 — 月球,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星,月球的體積
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
地球直徑12,756公里,衛星月球直徑
3,467公里,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徑6,787 公里,有二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里
,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
里,是木星的3.5%。
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
土星的3.75%。看一看,其它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
之五,但是我們 月球卻大到百分之二十七,這樣比較之後,是不是
發現月球實在「大得不自然」了。這個資料,又在告訴我們,月球的確不尋常。
---------------------------------------------------------------------------------------------------------------
四、隕石坑都太淺了: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
上也有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10哩的隕石,以
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炸葯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
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如此
,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
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徑 有186哩
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是事實上加格林坑的
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為什麼如此?大
文學家無法圓滿解釋,也不去解釋,因為心裡清楚,一解釋就會
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因為,只能用月球表面約四哩深處下有
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無法讓隕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
隕石坑都很淺。那麼,那一層很硬的物質結構是什麼?
---------------------------------------------------------------------------------------------------------------
五、不可能存在的金屬:
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岩,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岩含有大量
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等,這些金屬都很堅
硬、耐高溫、抗腐蝕。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至少得
在2、3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冷星球」,
起碼30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因此月球上如何產生如此多需要
高溫的金屬元素呢?而且,科學家分析宇航員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
土壤樣品後,發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為
自然界不會有純鐵礦。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表示了什麼?表示這些
金屬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提煉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是誰在
什麼時候提煉這些金屬的?
---------------------------------------------------------------------------------------------------------------
六、地球上看不到的那面:
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它 背面直到宇宙飛船上去拍照後,
人類才能窺視容顏。以前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應和正面差不多,
也有很多隕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宇宙飛船照片卻顯示大為不同,
月球背面竟然相當崎嶇不平,絕大多數是小隕石坑和山脈,只有
很少的熔岩海。
此種差異性,科學家無法想出解答,照理論言,月球是太空中自然
星體,不管那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的概率應該相同,怎會有
內外之分呢?月球為何永遠以同一面向著地球?科學家 說法是說
它以每小時16.56公里的速度自轉,另一方面也在繞著地球公轉,它
自轉一周的時間正好和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一面
向著地球。太陽系其它行星的衛星都沒有這種情形,為何月球
「正好」如此,這又是一種巧合中的巧合嗎?難道除了巧合之外,
不能找一些其它的解釋嗎?
---------------------------------------------------------------------------------------------------------------
七、數百年來的怪異現象:
月球曾發生過不少無解的現象,數百年來的天文學家不知已看過
多少次了。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學家卡西尼就曾發現月球上
出現一片雲。一七八六年四月,現代天文學之父威廉赫塞爾發現月球
表面似乎有火山爆發,但是科學家認為月球在過去三十億年來已沒有
火山活動了,那麼這些「火山」是什麼?一八四三年曾繪制數百張月球
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谷脫,發現原來約有10公里寬的利尼坑
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點,周圍全是白色沈積物,
科學家不知原因為何?一八八二年四月廿四日,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
「亞里斯多德區」出現不明移動物體。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
「達埃文牆」出現三個明亮光點。一九五四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國明尼
蘇達州天文台台長和其助手,觀察到皮克洛米尼坑裡面,出現一道黑線,
過不久就消失了。一九五五年九月八日,「泰洛斯坑」邊緣出現二次閃光 。
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學的豐田博土觀察到數個黑色物體,
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前蘇聯無人探測船
月神九號登陸「雨海」後,拍到二排塔狀結構物,矩離相等,依凡桑
德生博士說:「它們能形成很強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記號。」
伊凡諾夫博士從其陰影長度估計,大約有15層樓高,他說:「附近沒有
任何高地能使這些岩石滾落到現在位置,並且成幾何形式排列。」另外,
月神九號也在「風暴海」邊緣拍到一個神秘洞穴,月球專家威金斯博士
因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發現一個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這些圓洞是
通往月球內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國軌道二號探測船在距「寧靜
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數個金字塔形結構物,科學家估計高度在15至25公尺
高,也是以幾何形式排列,而且顏色比周圍岩石和土壤要淡,顯然
不是自然物。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學家組成的蒙特利爾小組發現
「寧靜海」出現「四周呈紫色的黑雲」。這些奇異現象,不是一般的外行 人
發現,全是天文學家和太空探測器的報告,意味著:月球上有人類未知的神秘!
---------------------------------------------------------------------------------------------------------------
八、月面上的不明飛行物: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四日,太陽神八號宇宙飛船在調查將來的登陸地點時,
遇到一個巨大、約l0平方英里的大不明飛行體,但在繞行第二圈時,就沒有再
看到此物。它是什麼?沒人知曉。太陽神十號宇宙飛船也在離月面上空五
萬尺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不明物體飛升,接近他們,這次遭遇拍下了
紀錄片。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太陽神十一號宇宙飛船載著三位宇航員
奔向月球,他們將成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
宇航員看到前方有個不尋常物體,起初以為是農神四號火箭推進器,
便呼叫太空中心確認一下,誰知太空中心告訴他們,農神四號推進
器距他們有六千英里遠。宇航員用雙筒望遠鏡看,那個物體呈L狀,
阿姆斯特朗說:「像個打開的手提箱。」再用六分儀去看,像個圓筒
狀。另一位宇航員埃德林說:「我們也看到數個小物體掠過,當時
有點振動,然後,又看到這較亮的物體掠過」。七月廿一日,當
埃德林進入登月艙做最後系統檢查時,突然出現二個不明飛行體,其中
一個較大且亮,速度極快,從前方平行飛過後就消失,數秒鍾後又
出現,此時兩個物體中間射出光束互相連接,又突然分開,以極快
速度上升消失。在宇航員要正式降落月球時,控制台呼叫:「哪裡
是什麼?任務控制台呼叫太陽神十一號。」太陽神十一號竟如此
回答:「這些寶貝好巨大,先生KK很多KK噢,天呀!你無法相信,
我告訴你,哪裡有其它的宇宙飛船在哪裡,KK在遠處的環形坑邊緣,
排列著,KK他們在月球上注視著我們KK。」前蘇聯科學家阿查查
博士說:「根據我們截獲的電訊顯示,在宇宙飛船一登陸時,與不明飛行體
接觸之事馬上被報告出來。」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陽神十二號
宇航員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發現不明飛行體。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陽神十五
號,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陽神十六號,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陽神十七號,
KK等等的宇航員也都在登陸月球時 見過不明飛行體。科學家蓋利曾說過:
「幾乎所有宇航員都曾見過不明飛行物體。」第六位登月的宇航員
埃德華說:「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來自何處?」第九位登月的
宇航員約翰楊格說:「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確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國太空總署前任通訊部主任莫里士 查特連表示「與
不明飛行體相遇」在總署里是一平常事,並說:「所有宇宙飛船都曾在一定距離
或極近距離內被不明飛行體跟蹤過,每當一發生,宇航員便和任務中心通話。」
數年後,阿姆斯特朗透露一些內容:「它真是不可思議KK,我們都被
警示過,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KK我只能說,
他們的宇宙飛船比我們的還優異,它們真的很大KK。」
數以千計的月球神秘現象,如神秘閃光、白雲、黑雲、結構物、不明飛行體等,
全都是天文學家和科學家共睹的事實,這些現象一直未有合理解釋,
到底是什麼呢?
---------------------------------------------------------------------------------------------------------------
九、空心的宇宙飛船月球:
一九七0年,俄國科學家柴巴可夫(Alexander Scherbakov)和米凱威新 (MihKai
Vasin)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宇宙飛船月球」理論,來解釋月球
起源。他們認為月球事實上不是地球的自然衛星,而是一顆經過某種
智慧生物改造的星體,加以挖掘改造成宇宙飛船,其內部載有許多該
文明的資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秘
發現,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內部的高等生物的傑作。當然這個說法
被科學界嗤之以鼻,因為科學界還沒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
不容否認的,確是有許多資料顯示月球應該是「空心」的。最令科學家
不解的是,登月宇航員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儀器,其中有「月震儀」,
專用來測量月球的地殼震動狀況,結果,發現震波只是從震央向月球
表層四周擴散出去,而沒有向月球內部擴散的波,這個事實顯示月球
內部是空心的,只有一層月殼而已!因為,若是實心的月球,震波也
應該朝內部擴散才對,怎麼只在月表擴散呢?
---------------------------------------------------------------------------------------------------------------
十、結構新月球:
現在,我們可以來重新結構月球理論了:月球是空心的,月殼分為
兩層,外殼是岩石及礦物層,像是自然的星體,由於隕石撞擊月球後,
只能穿透這一層,已知隕石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四哩,所以此層
厚度最多五哩。月球內殼是堅硬的人造金屬層,厚度不知道,也許只有
十哩,成分含有鐵、鈦、鉻等,能耐高溫、高壓、腐蝕,是一種地球
人未知的合金。因為宇航員安裝在月球,表面的月震儀顯示震波只在
月表傳遞,而不深入內部,可見月球的確只有這兩層月殼。既然如此,
月球就不是自然界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經過精細計算,將
月球從他們的星系迎到太陽系來,擺在現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
在夜間看到它,而且和太陽一樣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種理論都不
對。「造月的人」讓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因為這一面有不少控制
地球的設備。他們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內部,因為月球表面日夜
溫差太大,中午最熱是攝氏127度,夜間最泠是零下l83度,不適合
居住,所以都住在內部。他們巳發展出飛碟,經常飛出外面做些研究
或修護儀器,並注意地球人的動靜,有時被地球宇航員看到,有時被
地面上的望遠鏡觀測到。「造月的人」是那一種外星人?他們來此有
多久了?我們目前都還不知道。也許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
真相了。我用科學無法解釋的實際月球現象,來重新結構月球的理論,
「圓滿的」將月球之謎KK解答,有誰能說這樣做是「不科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