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幻小說的發展
『壹』 中外科幻發展史,誰能說一下
中國科幻小說的歷史
(Ⅰ) 背負起普及科學的重任
與瑪麗·雪萊夫人的《弗蘭肯斯坦》相比,中國的科幻小說創作起步是比較晚的。據有史可考的文獻紀錄,中國第一個關注科幻小說的人是被尊為"一代文豪"的魯迅先生。
1902年,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民族危亡與大變革的前夜,青年魯迅遠渡東瀛,在日本的弘文書院補習日文期間,魯迅根據日文譯本轉譯了法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凡爾納的名篇《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可以說是開中國翻譯科幻小說之先河。至於他的那句"導中國人之前行必自科學小說始",也早已廣為流傳。只可惜魯迅先生,自己並沒有一部原創的科幻小說作品流傳後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至於各中緣由,還有待遇進一步考證。
一般認為中國的第一部原創的科幻小說是1904年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關於作者具體的其他資料便沒有尋找到。不過同時期的還有一位鮮為人知先驅式的人物是值得一提的,他就是徐念慈先生。
徐念慈(1875年-1908年),今江蘇常熟人,別署東海覺我。通曉日文和英文,擅長數學和寫作。思想進步,受西方啟蒙及科學思想影響頗深。1904年前後,與友人曾樸在滬創設小說林社和《小說林》雜志,並曾任譯述編輯。
本世紀初,徐念慈開始關注科幻小說。它先是翻譯了美國的西蒙鈕加武(我懷疑這是傳統譯法,但由於沒有找到通譯,所以只好採用原譯法)創作的《黑行星》,之後又參與審校了另外八部類似作品。1905年小說林社出版的《新法螺》一書中,收入了徐先生自創的一部隨筆性質的中篇小說《新法螺先生譚》(需要說明的是《新法螺》共收錄了三篇科幻小說,其餘兩篇是包笑天從日文本轉譯的德國科幻小說《法螺先生譚》和《法螺先生續譚》,這是兩篇文章都是談話體小說,"譚"通"談",原作者不詳)。在這篇文章中,徐先生運用了大量的筆墨描述了主人公縱橫於多姿多彩的月球、金星、火星等組成的外太空世界之間,並將諸如"衛星"、"磁極"、"離心力"、重力加速度、萬有引力乃至"造人術"、"腦電"、"循環系統"等這些即使是現在看來也並不落伍的概念運用自如,巧妙的穿插於文章之中,可見其功力不俗。我提醒需要大家注意,1905年的中國還處在晚清末期,在當時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能夠創作出這樣的文章確實是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關於清末民初的其他科幻小說作品及其作者的情況,可以參見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的《清末民初小說書系·科學卷》。
民國以後,直至解放初期,中國科幻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沉默期,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深刻的聯系。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科幻小說性質的文藝作品。其中老舍先生的《貓城記》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事實上,《貓城記》是一篇映射當時黑暗社會現實的諷刺體的預言故事,但是由於它的背景是火星上的"貓社會"所以憑添了幾分科幻小說氣氛。據說,老舍先生曾經因為這篇文章而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只可惜先生在"文革"中不堪迫害,憤然自盡,於是便與大獎失之交臂。這只是一種傳言,並不足取,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篇文章的份量。
另一部有史可考的作品是1940年出版的顧均正所著的小說集《和平的夢》,共包括《和平的夢》、《倫敦奇疫》、《在北極的光》三部分。據我所知,這部小說集的科幻小說色彩要比《貓城記》濃的多,幾乎可以看作是正統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另有人認為這部作品更接近於文藝式的科普作品)。由於准備倉促,有關這方面的其他資料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考證。
回顧科幻小說在中國的前半個世紀,我們並不難看出仁人志士們翻譯、創作科幻小說的目的,無外乎希望把科學知識,以一種通俗的形式向大眾普及,使大眾"獲得一斑(般)之知識,破遺傳之迷信,改良思想,補助文明。"(魯迅《月界旅行·辨言》)以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這對中國科幻小說後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Ⅱ)走向大眾的"兒童文學"
解放後,特別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中國科幻小說開始以兒童文學的形式的走向大眾。我們必須承認一點中國科幻小說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有賴於蘇聯科幻小說的發達與傳統(事實上,中國作家在國際上所獲得唯一的一個科幻小說獎項就是在這一時期的蘇聯拿到的)和當時親密的中蘇關系。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科幻小說傳統的國度里,如果不是受到外來的強烈影響,是根本不會有科幻文學發展的餘地的,特別是在計劃經濟和農業生產處於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時代。由於研究的局限,我無法斷言中國對於科幻小說的少兒性與科普性的定義是否與蘇聯科幻小說發展思想有直接的聯系(事實上也並非如此),但這種影響不應該被忽視。
在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作家有鄭文光(代表作有《從地球到火星》等)、劉興詩、肖建亨、遲叔昌等。其中,鄭文光先生的成就最高,這不僅是因為他的《從地球到火星》為中國科幻小說在世界上贏得了榮譽,更是因為他數十年筆耕不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可以傳世的佳作。在這一點上,我們稱其為中國科幻小說的"泰斗"是不為過的。
但是,由於"十年浩劫"對於文藝界的無情摧殘,再加上中國並沒有對於科幻小說的傳統以及認為兒童文學處於從屬的地位的認識,使得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道路被徹底封殺了。科幻小說和她的讀者與作者,都不得不開始在漫長的"冬夜"里靜靜的等待……
直到1978年,中國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之後,科幻小說才迎來了他在中國的大地上新的春天。
(Ⅲ)新生!命運的轉折
是的,正如題目所言。"1978"對於中國科幻小說事業是一個轉折,而對於整個中國又何嘗不是一次歷史性的大轉折呢?在解放思想的號召下,中國的文藝界開始復甦,有人稱其為"中國的文藝復興運動",這樣的比喻雖然不算十分恰當,但這也說明了這場變革的歷史意義。正是在這樣的意識條件下,中國科幻小說開始了新的創業與變革。
1979年,對於中國科幻小說來說,應該是值得記住和紀念的一年。在這一年,著名科幻小說家、《珊瑚島上的死光》的作者童恩正正式提出了,科幻小說應該以普及科學的人生觀為己任的主張。先拋開這種觀點的正確與否不論,它的提出無疑是動搖了自魯迅以來,關於科幻小說是科普作品的一貫論調,開啟了科幻小說向文學靠攏的大門。一時間,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眾多的科幻小說作品應運而生。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大批有影響科幻小說作品,比如《飛向人馬座》(鄭文光著)、《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葉永烈著)、《古星圖之謎》和《追蹤恐龍的人》、《科學福爾摩斯》系列等。其中,最有影響的當數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這部作品曾經創下了中國科幻小說圖書的銷售紀錄。但平心而論,這部作品依然沒有脫離科普作品和兒童文學的框架,但這也許正是"小靈通"成功的關鍵。同時期,中國的科幻影視也實現了零的突破,先後出現了《珊瑚島上的死光》(根據童恩正同名小說改編)、《消失的大氣層》和《霹靂貝貝》等幾部科幻、准科幻影片,雖然數量不多,但意義非同小可。不過這個時期傳統認識對於人們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單是從這幾部影片的出品單位就可以知曉。在期刊領域,也出現了《科幻海洋》(海洋出版社)、《科學文藝》(也就是如今的《科幻世界》)等專業科幻期刊和准科幻期刊《智慧樹》(天津出的,不妨把他算作科幻兒童刊物)。可以說,80年代初的熱潮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與高潮"。
『貳』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圍內(以英國為代表)科幻小說的發展經歷了所謂「黃金時代」,形成一個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
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海茵萊因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 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4次獲帶毀得雨果獎,被譽為硬科幻小說大師、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克拉克被譽為「太空時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來自天穹的聲音》,《2001年太空漫遊》是其經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開啟了「太空史詩」的新類型,它啟發了《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甚至《阿凡達》。曾獲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986年,被美國科幻與奇幻協會(SFWA)授予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2)美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信攜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蠢坦備,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叄』 美國科幻黃金時代三巨頭是誰
科幻黃金時代的三巨頭——克拉克、海因萊因和阿西莫夫
克拉克
應該說,克拉克是三巨頭里科幻風格最「硬」的。科幻有軟硬之分,硬科幻的內容以科學技術等物質層面的幻想為主,軟科幻則以描寫科學技術對社會制度和人的精神的影響為主。當然這只是一個很粗的劃分,越是精彩的科幻,越是難以區分清楚到底是硬還是軟。
克拉克的風格,個人感覺,是上承凡爾納和雨果·根斯巴克的技術科幻小說的傳統。場面宏大、對科學技術的構思既超前又合理,但是弱點在於情節和人物的塑造。
凡爾納設想出的潛水艇、載人奔月飛行,影響激發了很多代人去實現這個幻想,更令人稱道的是,由於基於嚴謹的科學知識和推斷,當年凡爾納所設想的載人奔月飛行的發射基地地點,恰恰成為了後世美國佛羅里達航天中心的選址,真是牛啊。但是反過來,凡爾納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幾乎全是具有鋼鐵意志和決心的「牛人」,比如《海底兩萬里》中的尼莫船長、《從地球到月球》中的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環球旅行》中的福克先生。而小說的情節,大多是(環球)旅行。
克拉克的情形很相似。他本人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以論文的形式,提出了衛星通信的設想。而他所設想的《太陽帆船》,已經可以說是部分實現了,差的只是一個真正完全依靠太陽帆提供動力的深空探測飛船而已。
克拉克小說中的畫面很宏偉,很壯觀,很燦爛,很激動人心,但是微觀的人物形象,情節的細節處理,就差了一些。很多人都知道《2001太空漫遊》,但是有幾個人知道鮑曼,知道弗洛伊德博士?談到克拉克的小說,人們想起的是「獨石」、「拉瑪『小行星』」、「太陽帆船」,但是除非是「骨灰級」的書迷,有幾個人能想起克拉克小說中的主人公的名字,更不用說他們的形象和特點了。
秉承技術科幻小說的特點,克拉克科幻小說的風格是充滿光明和希望的,所謂「薔薇色的烏托邦」,或者說,「敢讓高山低頭,敢叫大河讓路」。(技術幻想小說一般是烏托邦,社會幻想小說一般是反烏托邦)但並不是從頭到尾激昂振奮到底。而是有抑有揚。過程中可能有壓抑的地方,整本小說看完以後,讀者覺得人類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比如《太陽帆船》,如果是那種激昂到底的小說,會讓主人公在排除萬難以後,贏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小說卻讓主人公不得不因為太陽耀斑爆發放棄比賽和自製的太陽帆船,但是在小說結尾,主人公注視著自己的那艘太陽帆船向著太陽系外慢慢飛去的那一幕是很震撼的。
克拉克還有一個特點是三巨頭中獨有的,就是他和別人合寫了不少小說。有的是對他以前小說的續寫,比如《與拉瑪相會》的續集《拉瑪三部曲》,更多的是獨立的小說。
我猜,克拉克和別人合寫可能是為了彌補其在情節細節和人物的塑造上的弱點。但是我的感覺,這些合寫都不很成功。很多合寫的小說冗長乏味,毫無特點,只能算是四平八穩的二流小說。
克拉克的小說中,直接涉及中國的部分,在三巨頭中是最多的。比如在《太空漫遊》系列中,「2001」就將中國人已經登上了月球作為一個背景的細節。「2010」中則出現了中國獨立製造的飛船趕超美蘇聯合飛船,並先一步到達木衛歐羅巴。而且那艘中國飛船的名字叫做「錢氏太空船」,按照克拉克給出的說法,這里正是對錢學森教授的致敬。但是美國拍的電影則把有關中國人的情節全部刪掉了。似乎上個世紀後期中國航天事業的獨立發展,給克拉克的震動很大。「2061」則是在一個中國香港富豪的商業太空旅遊飛船上展開故事情節的,並且又一次呼應了「2010」中的「錢氏太空船」。據克拉克自稱,他曾經專門贈送過一套《太空漫遊》系列給錢學森教授。
國內和克拉克相似的,老一代里幾乎沒有,鄭文光場面壯觀,但是技術細節沒有克拉克扎實(後者恐怖到居然為自己小說中出現的飛行器畫設計圖)。新一代里應該算是大劉罷,但是技術細節上好像也差一點。
海因萊因
是我在三巨頭中看得最少的。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的小說被翻譯成中文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小說大部分我都不喜歡。在我看來,海因萊因是倪匡和葉永烈的混合體美國版。
從寫作特點來看,海因萊因的小說有很多YY的東西和對其政治、社會理想的宣傳。象《星船傘兵》(電影《星河艦隊》的原著)這樣的小說,即使是在美國都有很多爭議。據說,海因萊因還是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鼓吹者,並因此和克拉克鬧翻了。應該說,海因萊因是真心相信一些東西,並且會用一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方式來將其表述出來。所以,就像倪匡一樣,喜歡他的人就非常喜歡,不喜歡的就很不喜歡。
海因萊因最擅長的,恰恰是克拉克所不擅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有不少還是在短篇小說中完成的。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海因萊因的小說比較有感染力的原因。我所讀過的海因萊因的小說中,兩種人物是比較常見到的,少年見習(宇航員)和中年專業人員,前者常見於海因萊因的少年科幻小說中。當然,海因萊因小說中的主人公,往往是那種理想化的滿腔熱血的英雄,塑造起來也相對容易。
從題材來看,海因萊因寫了不少的少年科幻小說,其對象就是大量的青少年,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海因萊因帶有葉永烈的特點。主人公往往是星艦或者外星殖民地上的少年,情節比較簡單,主要是刻畫這些少年英雄是如何成長起來的。此類小說的代表作有《星人瓊斯》、《銀河系公民》。
其次是大量的以月球的開發為背景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其實也包括部分的少年科幻小說。這類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月球城(Lunar City)。在這些小說中,月球殖民者是主角,在低重力、高輻射和空氣泄露等威脅下,奮勇拼搏;同時發展出開闊的眼界和對地球居民的優越感。我覺得實際上是美國早期殖民者的象徵和心理投射。代表作是《出售月球的人》、《先生們,坐下》。我甚至覺得阿西莫夫的小說《神們自己》中第三部分關於月球城及其居民的描寫是受了海因萊因此類題材的影響。
再次是「長生之人」系列長篇小說和反思類小說。前者的背景,是一群天生具有幾百年壽命的長生不老的人。他們的長壽和年輕大概來自於其基因,所以這些人為了維護其秘密和保證其下一代不會退化,只在同類人之間才通婚,代表作是《足夠長的時間來愛》。後者則是一些帶有黃色情節的對宗教等的反諷反思小說,比如《約伯大夢》、《穿牆貓》。這兩類小說其實是我在這里硬湊起來的,因為我覺得這兩類小說,都是篇幅冗長,語言晦澀,內容無趣。
最後是一些獨立成篇的小說,寫作風格上接近於月球城系列小說,比如《雙星》、《地球上的綠山》、《回魂屍》、《傀儡主人》、《生命線》、《夏日之門》、《宇宙》。
海因萊因的小說中涉及中國的比較少,敵對陣營么。
說實話,海因萊因的小說,有很多我看了個開頭就看不下去了,比如說上面第一、三類的小說,所以看法可能比較偏頗。如果讓我來推薦的話,海因萊因的以月球城為背景的短篇小說都可以看一看,反過來,凡是以少年為主角的都可以免了。中長篇中,我推薦《雙星》(國內有一個刪節本譯作《帝國雙星》的)、《出售月球的人》(未見過中文譯本)。
海因萊因比較有名的幾個長篇《星船傘兵》、《月亮是個嚴厲的婦人》和《異鄉異客》。我都不太推薦。《星船傘兵》勉強可以一看,但是星戰背景在小說中並不佔重要位置,作者主要精力都放在鼓吹超人哲學。《月亮是個嚴厲的婦人》中的美國人投射很明顯,我看不下去。如果你沒那麼敏感或者就好這一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異鄉異客》屬於反思類的小說,沒什麼娛樂性,可能會看得很累(我是根本看不進)。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肆』 科幻小說發展淺談
如果真要對科幻小說追根溯源,相信很難有人能說出哪一部作品,哪一位作家能夠稱得上這一特殊文學領域的開山鼻祖。在一些介紹科幻小說的論文、學術著作中,不少研究者會把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哥特小說《弗蘭肯斯坦》當做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然而,果真如此嗎?或許只是因為這部幻想作品的主角弗蘭肯斯坦的身份是一位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如果對這部作品有過深入研究,不難發現,作品完整的標題是《弗蘭肯斯坦或現代普羅米修斯》(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雖然作品中有弗蘭肯斯坦用屍體創造出新生命的科學過程,但它所表現的主題仍舊是一場「狂妄導致英雄隕滅」的古希臘悲劇。
弗蘭肯斯坦 現代普羅米修斯
如果我們再向前追溯,不難發現喬納森·斯威夫特於1726年出版的小說《格列佛游記》。只要把其中的大人國、小人國解釋成體型龐大或微小的異星生物,把天空島變成《銃夢》中的天空之城,把慧駰國里那些擁有智慧的馬變成《人猿星球》中猿。那麼這將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科幻小說。
《格列佛游記》之小人國游記
其實斯威夫特並不是那個時代唯一一個創作幻想作品的作家。同一時代的法國文豪伏爾泰也在他的短篇小說《小大人》中描寫了一個天狼星人分別來到土星和地球並與這兩個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交流的故事。這篇充滿想像力和哲學思考的作品和現代科幻小說唯一的區別也許僅僅只是那輛穿梭於星球之間的馬車。
從以上的提到的這些作品,我們不難發現。科幻小說文學性的一面其實古已有之,且源遠流長。而發展變化的則是人們對於科學的認知和界定。
在瑪麗·雪萊,H·G·威爾斯,儒勒·凡爾納之後,我們普遍把擁有羅伯特·海因萊因,艾薩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這三位著名科幻作家的時代稱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那他們的作品與之前的科幻作品有什麼不同?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又有著怎樣的關聯?
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廣義相對論。接著,量子力學也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1939年,G·雷伯通過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了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無線電波。藉助射電天文學,人們對自己所處的銀河系,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又向前跨了大大的一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機器人的概念開始不斷被人提起。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
在同一時期的科幻作品《基地》系列中,阿西莫夫為大家描繪了一個恢弘的銀河帝國,而在《鋼窟》中,機器人已經成了人類親密的夥伴。在阿瑟·克拉克的《天堂的噴泉》里,人類通過天梯進入了太空。而這個時期經常出現的時空穿越,平行宇宙,其設定也是基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信熟悉黃金科幻的朋友一定可以在當時的作品中找到大量那個時代科技發展的痕跡。
阿西莫夫《基地》
顯然,科幻的蓬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如此契合並不是一種巧合。黃金科幻非常完美地詮釋了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那麼之後,科幻新浪潮運動又展現了怎樣的科幻發展趨勢呢?
科幻新浪潮運動的核心是1939年創辦於英國的《新世界》雜志,其中刊登了以J·D·巴拉德、奧爾迪斯等為首的作品。這些作品和美國的黃金科幻不同,它們的主題更為廣泛,不再以科學技術作為作品的核心元素。而是把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乃至神學納入到他們的作品之中。在新浪潮運動中「Science」的范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原來偏重於天文、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學的作品被冠以了「Hard Science」。
1968年科幻作家兼編輯朱迪·梅麗爾將這一流派的作品編撰成冊,並且定名為「新浪潮」作品。為了和之前的科幻作品區別開來。原來的SF(Science Fiction)也有了新的定義:Speculative Fiction(推想小說)
而在新浪潮運動中有一部重要的作品,羅傑·澤拉茲尼的《光明王》。在這部科幻作品中科學和神學的界限已經變得十分模糊。在《光明王》的世界中,科技並不以我們熟悉的面目出現。而是以掌握科技的「天神」們的「神性」以及他們的「法力」展現。故事中的「死神」、「梵天」、「濕婆」實際上都是掌握了特定科技的凡人。而故事中的意識傳輸也成了印度佛教中的「輪回轉世」。正如阿瑟·克拉克所言:「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之間,我們無法做出區分。」也許,荷馬和但丁活到新浪潮的時代,也能成為折桂雨果、星雲獎的科幻作家。
羅傑·澤拉茲尼的《光明王》
從前科幻時代的《格列佛游記》、到現代科幻開山鼻祖《弗蘭肯斯坦》、以及黃金時代的科幻作品《基地》一直到新浪潮的《光明王》,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場科幻的輪回。同樣閃爍著奇幻色彩的《光明王》似乎只是比《格列佛游記》多了一層科學的外衣。
但只要深入思考。我們就不難發現,其實科幻小說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它們都是把人類社會,人性放置在一個陌生和未知的環境之中。而它的發展只是基於不同時代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進步。
如果,這就是科幻的本質,那麼只要我們繼續探索社會的發展,挖掘人性,結合新的科學技術。那麼科幻的發展必將歷久彌新,永無止境。
筆者撰寫此文時,正值游戲《賽博朋克2077》的發售。從1984年,威廉·吉布森創作《神經漫遊者》至今已然經過了36個春秋。作品中提到的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基因工程、超大型跨國企業一個個從幻想變為了現實。甚至吉布森所擔心的「人性被普遍存在且廉價的技術所支配。」也已初露端倪。那麼未來社會還會有哪些新的變化,人類在這些變化中又將何去何從?相信這些都將給科幻作家們帶來無窮的靈感和挑戰!
『伍』 有誰能介紹當今世界科幻文學的現狀嗎
netshift朋友,你好。以下是世界科幻小說發展的相關資料。
世界科幻小說發展簡史
縱觀西方科幻小說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可以大致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即:萌芽初創
時代、黃金時代、新浪潮時代和新浪潮以後(塞伯朋克階段)。下面分別作些簡單介紹。
一節萌芽初創時期(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為什麼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和奧
爾迪斯把第一部科幻小說定為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的《弗蘭肯斯坦》,這個問題值得
研究。因為,在這之前近兩百年,德國著名天文學家刻卜勒就曾寫過一部題為《夢》的小說,
其中有對安眠葯、宇宙飛行的超重、極低溫以及真空狀態的細致描繪。作者還想像出月球上
的巨大植物和奇異動物。任何一位研究家都可以知道,這些內容恰恰是後世科幻小說的典型
內容。遺憾的只是,作品主人公實現月球旅行的辦法超出了科學的范疇,他使用的是巫術。
我們之所以提到刻普勒的《夢》,是為了闡明西方文學傳統中很早就有強烈的幻想成份。
早在古希臘時期,薩萊斯島上的盧西恩就創作過《真實的歷史》,柏拉圖創作了《理想國》。
以後,還有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1516)、佛蘭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1627)、喬
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1726)等等一系列作品。在這些作品裡,作者以豐富的想
象力描繪了一些超越現實的世界,在那樣的世界裡,人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正是這種充滿
想像的文學傳統,導致了科幻小說的誕生。
另一個引起科幻小說出現的因素是西方工業革命。1765年,瓦特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
蒸汽機,1807年,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史蒂文森製造了火車。在這一切產生以前,
哥白尼確立了太陽的中心位置;刻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磊規律;牛頓找到了萬有引力定
律。所有這一切,都強烈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沖擊著社會的政治和經濟,也沖擊著人們的
心靈。人們禁不住要問道:科學到底帶來了什麼?還將帶來些什麼?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文學,這個作為社會現實的一個晴雨表的意識形態領域里,一種新
的文學門類——科幻小說產生了。1818年,著名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二十歲的瑪麗·雪
萊(1797·1851)發表了一部題為《弗蘭肯斯坦》(副題為《現代的普羅米修斯》)的小說。
在事後回憶這部作品誕生經過的時候,瑪麗·雪萊極力給我們留下這樣的印象,那就是:
《弗蘭肯斯坦》的創作,純系偶然事件。她在序言中寫到:1816年的夏天,我是在日內
瓦郊外度過的。那是夏季,天氣陰冷,淫雨連綿,每到黃昏,我們團團圍坐在熊熊燃燒的柴
堆旁邊(當時在場的還有雪萊、拜倫、拜倫的私人醫生等),間或借幾冊偶然落入我們手中
的日耳曼鬼怪故事聊以自娛。這些故事,使我們心生異趣,也想依葫蘆畫瓢湊個熱鬧。我和
兩位友人約定,每人根據某起神秘事件各寫一篇故事。(《弗蘭肯斯坦》原序;陳淵、何建義
譯,江蘇科技出版社,1982)然而,通讀整部作品,使我們打消了關於其產生於偶然「篝
火故事」的推斷。因為,它無處不透露著作者對科學與世界、科學與人類這一嚴肅主題的關
注。小說的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位科學家,他通過實驗創造了一個醜陋怪物。怪物在人類世
界中東奔西撞,卻得不到支持、理解和同情;他響往愛情和美好的東西,但得到的卻是謊言
和追捕;他不顧一切地向人類復仇,但終於被迫漂泊到北極冰原。
著名英國作家、科幻史家布里安·阿爾迪斯在他的科幻史著《萬億年狂歡》中,曾經高
度評價過《弗蘭肯斯坦》的故事內容。他一反過去的評論僅僅將這部小說當成「人造人」的
技術奇跡的說法,而是認為它在勇敢地證明,技術可以向上帝挑戰。「在雪萊夫人的筆下,
科學家成了造物主。《弗蘭肯斯坦》的主題就是上帝不再造人了,人於是接管了下來。這是
達爾文(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的准進化觀點,即一旦人被造出來了,進步的工作就留給其後
代的活動,上帝不再干涉了。」
《弗蘭肯斯坦》的確不是一部偶然產生的作品,它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書中對科學技
術的態度,使人想到了一個進退維谷的人類代表,站在新時代的十字路口時,所可能具有的
種種復雜心態:一方面,科學向上帝挑戰,創造了奇跡;另一方面,這奇跡又與人類的傳統
本性格格不入。近二百年來,這種尖銳的沖突在人類與技術進步之間一直沒有停止,這也就
是以《弗蘭肯斯坦》開創的科學幻想作品的主要主題。
從《弗蘭肯斯坦》開始,科學小說進入了文學的舞台。在它漫長的初創時期里,還有兩
位作家值得一提,他們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和英國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他們兩人從
不同的方面開拓出了古典科幻小說的兩個主要派別:技術派和社會派。
凡爾納(1828—1905),寫過劇本,當過劇院秘書。他一生創作過上百部科幻
小說,其中最有名的有《地心游記》(1864)、《從地球到月球》(1865)、《海底兩萬
里》(1871)、《八十天環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亞眠市》(187
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記》(1908)等。
凡爾納以極大的熱情去幻想一個美好的未來社會,他是科幻小說中所謂樂觀主題的最好
體現者。但是,他的這種熱情有時顯得有點作做,他象個痴獃人似地去描寫一些「狂徒」。
那些人試圖創造一個大炮飛向月球《從地球到月球》、或者為了打賭而環游世界《八十天環
游地球》。或者航行於太平洋底《海底兩萬里》。我們之所以覺得凡爾納筆下的人物是一群痴
獃人或狂徒,可能是因為他沒有沿襲瑪麗·雪萊那種哥特式小說的恐怖寫法,而是繼承了法
國文學中面面俱到的傳統。他筆下的人物千篇一律,沒有深刻的內心生活,他也不試圖去表
現技術帶給人的內心沖突。結果,他的小說成了科技成果的大展覽,成了對未來的預言書。
這正也是後來一部分評論家誤入歧途,把科幻小說當成科學發展啟示錄的原因。但是,無論
如何,凡爾納開拓了科幻小說的許多領域,他所寫過的紛繁題材,至今仍被作家們重復著。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1866—1946)則正好與凡爾納相反,他的注意力集中
在描述科學技術支人類生活的影響上面,而對明天將產生多少種飛機和火車不感興趣,威爾
斯是個生物學家,也是政治評論家。他一生涉獵廣泛,科幻小說只是其創作早期的一個部分,
主要有《時間機器》(1895)、《摩洛博士島》(1896)、《隱身人》(1897)、《星
際戰爭》(1898)(中譯本為《大戰火星人》)、《月球上的首批人類》(1901)、《神
食》(1904)以及《在彗星出現的日子裡》(1906)等。
雖然威爾斯與凡爾納幾乎生活在同一時代,但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確屬兩代作家。在威
爾斯的作品中,文風已不再是古典的了,小說的動作性很強,人物沒有臉譜化。通過故事的
逐步展開,我們能體會主人公在變化著的科學奇跡下的痛苦、狂喜和無能為力感。威爾斯作
品中的「科學」也比凡爾納的「先進」許多,凡爾納基本上是在憑常識寫作,而威爾斯則涉
及到時空變換、元素與化合物等更深奧的東西。幾乎每一部威爾斯的作品都讓人覺得很悲壯,
他是科幻文學中所謂「悲觀主義」的體現者。
《時間機器》可能是威爾斯最成功的作品。講的是一個掌握在時間中穿梭行走技術的人,
對公元802701年地球的探索。他發現,在那個時代里,地球上的人分成兩支,一支稱
為埃洛依,他們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整日花天酒地,不勞而獲;而另一支稱為莫洛克,生活
在地面以下,他們的身體已經退化,但仍然勞作不止,為埃洛依的世界創造財富。讀者很清
楚這兩類人所對應的階級。
幾乎每一部威爾斯的小說都讓人覺得很悲觀,他是科幻作品中所謂悲觀主義的體現者。
《摩洛博士島》中的科學狂人、《隱身人》中主人公的悲慘遭遇,以及《星際戰爭》中無敵
火星人的燒殺,都是如此。如果說,凡爾納捕捉住了科學給人類的歡娛,那麼,威爾斯則講
出了技術奇跡下人類的復雜感受,這一點倒是與雪萊夫人一脈相承。
萌芽時期還有一些作家,比如美國的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他是
偵探小說的鼻祖,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他把懸念和邏輯推理傳統帶入科幻創
作,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萌芽時期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作家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創作一種特殊的文學品種,也許他們意識到了,但不
樂意去標榜這種特殊性。他們沒有宣言,沒有給自己的作品定出特別名稱和給出特殊定義。
這樣做的優點是,避免了來自讀者和文學界對於創新的太多責難。
第二初創期的作品沒有固定的格式,作家們盡量從各方面進行探索。雪萊夫人寫哥特式
故事;凡爾納的作品屬於「漫遊」;威爾斯把科學當成探討式社會問題的引子;而坡則是在
偵破案件。他們的這種探索,在接下來出現的科幻小說黃金時代中被揉合起來,形成了固定
模式。這些探索在接下來出現的科幻小說黃金時代中被綜合起來,形成了固定模式。
第三我們可以看到,從科幻小說的初創開始,科學和技術就沒有在其中上升到主要的地
位,它不是當成科普讀物或是科學預言被創作出來。作家們更關注的是人類的命運,關注整
個世界的前途。
最後,萌芽初創期確立了後世科幻小說的主要題材,它們是太空探險、奇異生物、戰爭、
大災難、時間旅行、技術進步以及未來文明的走向等。
二節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本世紀三十年代—六十年代)經過眾多作家的共同努力,特別
是本世紀初美國出版商的推動,使科幻小說有了極大發展。從本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
初開始,形成了一個持續的創作出版高峰,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黃金
時代的起止日期也是有爭議的,尼科爾斯·皮特將其定為1938—1946年,但是顯然
還有別的觀點,我們只能籠統地將其限定在40—60年代)。
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大致有以下特點:
一、出現了一批科幻活動家。在他們的積極組織下,才產生出作家、作品輩出的繁榮景
象。
早在三十年代,美國的書商就看準了科幻小說這一品種。當時,有一套書籍非常廉價,
叫做10美分叢書,只要一角錢就能買一本,中間全是內容、插圖十分拙劣的科幻小說:外
星人來了,和罪惡勢力進行了斗爭,英雄拯救了地球美人等等。這類思想藝術性極差的作品,
敗壞了科幻小說的聲譽,在讀者中產生了不良影響。
第一個出來扭轉這一局面的是美國人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他是工
程師,負責主編《科學與發明》雜志。為了開拓刊物的功能,也為了恢復科幻高雅的名聲,
根斯巴克從很早就辟出一定版面刊登科幻作品。到了1932年,他乾脆發行了科幻小說專號。
專業雜志整本地刊登文藝作品,無疑對讀書界產生震動。在事後的民意調查中,支持改版的
讀者有32644人,占讀者總數的98.52%,而反對者僅為498人,佔1。48%。
根斯巴克再接再厲,在刊物上開辟了「討論」專欄,由讀者自己發表意見。這樣,對科幻小
說的認識得到了深化。
如果說雨果·根斯巴克的主要工作放在啟蒙讀者上,那麼小約翰·坎貝爾(1910-
1971)的功績則主要是團結和培養了作者。從1938年到1971年的整整三十年裡,坎貝
爾主編了主要的科幻小說雜志《驚奇科幻故事》。他從來稿中發現作者,不辭辛苦地指導他
們,安排新作家之間的交流聚會,改寫他們的稿子,甚至給他們設計寫作題目。正是在這三
十三年裡,他發現了包括阿西莫夫、萊斯特·德爾·雷伊、海因萊因、西奧多·斯特金、A·E·沃
格特和克里福德·西馬克等許多作家。
為了紀念雨果·根斯巴克和小約翰·坎貝爾的貢獻,人們以他們的名字創立了兩種科幻
獎項,其中雨果獎已發展為當今最有權威的科幻小說獎。
二、出現了大量作家和優秀作品。
由於根斯巴克掃清的讀者道路,在小約翰·坎貝爾的《驚奇科幻小說》的拓展下,順利
地推出大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
很難數清黃金時代佼佼者和他們的傑作,我們僅從某些研究家所做的編年史中擷取一
些。它們是史密斯(1915-1966)的《雲雀叢書》,萊斯特·德爾·雷伊的《海倫
姑娘》(1938),范·沃格特的《斯蘭人》(1940)、《非A叢書》(1945-194
6),西奧多·斯特金的《微觀世界的神》(1941)、《超人類》(1953),羅伯特·海
因萊因的《他造了一所怪房子》(1941)、《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艾
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1942-1948)、《奇妙的航程》(1966),喬
治·奧維爾的《1984年》,小約翰·坎貝爾的《月球是地獄》(1950),雷·布拉伯
雷的《火星記事》(1950)、《華氏451度》(1954),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末
日》(1950)、《2001年太空漫遊》(1968),約翰·溫代姆的《三尖樹時代》(1
951)、傑克·威廉姆森的《時間軍團》(1952),哈爾·克萊門特的《引力使命》(1
953),威廉·戈爾丁的《蠅王》(1954)。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被拆散的人》(1
953)、《星星-我的目的地》(1965),菲立普·迪克的《太空之眼》(1957)、《高
城中的男人》(1962)、《夜翼》(1969),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叢書》(1963
-1980),以及克里福德·西馬克的《驛站》(1963),等等。
此外,還有哈伯德、莫爾、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波爾、安德森、
謝克利等等的作品,無法勝數。他們的小說水平很高,質量也很整齊。由於篇幅所限,這里
我們僅取三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進行介紹,他們是:美國的海因萊因、英國的克拉克和美國
的阿西莫夫。
羅伯特·安森·海因來因(1907年-1988年)是美國作家,受業於密蘇里大家和安娜阿
波利斯海軍學院。在部隊服役五年,後又進入洛杉磯加洲大學攻讀物理。1939年開始創作。
主要作品有《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星球獸》(1954)、《雙星》(1
956)、《星船傘兵》(1959)、《異鄉異客》(1961)、《月球是個嚴厲的婦人》(1
966),以及近期出版的《野獸的數字》、《超越日落的航行》等等。
海因來因是講故事的能手。他不特別追求過高的文學品味,只求用平易通俗的筆寫故事。
中篇小說《傀儡主人》發表於1951年,描寫一群專門附著在人體上、控制人類行為的外
星人。它們象蟲子一樣吸住人體,然後進入腦部。於是,無能的人只能俯首聽命,成為傀儡。
評論認為,這種蟲子樣的異星生物,只不過是海因萊因用來表達人類對死亡恐懼的一個誘因。
《雙星》是一部驚險小說,講一個演員如何捲入一場政治陰謀,充當首腦替身的故事。
由於他的出色表演,拯救了整修銀河共和國。小說對當今政治舞台上的領袖們進行了不露聲
色的諷刺。試想,當一個根本不懂政治事務和外交法規的演員,居然能夠在星際世界的談判
桌成功進行磋商,那麼,職業外交家和政治家就變成了很可笑的人物了。這部作品於195
6年獲得雨果獎。
《入夏之門》寫於1957年,是關於時間旅行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與時間打交道,
而每一次使用的方法都有所改變。最後,他終於成功地在歷史和未來之間進行旅行。這部小
說的情節,一定對八十年代初曾轟動一時的電影《回到未來》有所啟發。在電影中,主人公
回到三十年前,替自己的父母充當婚姻介紹人。
海因萊因是真正的美國作家,他可以大量使用俚語和民間格言。他雖然塑造過各式各樣
的主人公,但人們總是感覺到這些傢伙屬於一個階層,這就是處於社會底層和上層之間的那
一類人。他寫的科學家、工程師、軍官、工人甚至總統都是如此,風風火火,講起話來好象
挺有見地,其實並不深刻。他之所以被稱為黃金時代的支柱,恐怕是因為著述的豐富和廣泛
的讀者群。無法否認事實是,海因萊因的作品構思就是絕妙,懸念不斷;加之,他不象別人
那樣關心機器勝過關心人。
阿瑟·克拉克(1912年-)是英國作家、科學家,國際通訊衛星技術的奠基人。他在1
945年發表的論文《地球外的中繼》里,第一個講述了衛星地球通訊的可能性及方法。他
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末日》(1950)、《城市與星星》(1956)、《2001年太空漫
游》(1968)、《與拉瑪相會》(1973)。以及後來的《天堂的噴泉》(1980)、《2
010年太空漫遊》(1983)和《2061年:第三次漫遊》(1987)、《大堤上的幽
靈》(1990)等等。
克拉克的作品以出色的科學預見、東方式的神秘情調和海明威的硬漢筆法著稱。是唯一
頗具哲學家韻味的科學家兼作家。在《童年的末日》里,作家討論了當宇宙中的生命想干涉
地球文明進程時發生的情況,人類的各種本性在外星生物面前暴露無疑。《城市和星星》沿
襲了這一主題。最後,地球人突破了自身的桎梏,成為宇宙的一員。
克拉克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看來,肯定存在著高於人類的生命
形式,這種形式人類根本無法理解,於是,最好的文學表現手法就是神秘主義。這在196
9年他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合作的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現。整部
電影分成四個互不相關的獨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遼遠的古代,猿人成群結隊地棲息在樹
林里,忽然有一天一個超自然的長方體降落下來,它探索人猿也啟蒙了人猿,拉開了其與大
自然抗爭的序幕。人類從此誕生。緊接著,鏡頭切換到了未來,二十一世紀的太空站,美國
政府官員正奔赴月球。在那裡,宇航員們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物體,它埋在地球萬年不變的塵
土下面,但是無疑是超自然的造物。因為,它正是我們見過的長方體。在蒼白的陽光照射下,
長方體忽地發出了聲音。第三部分的影片顯得有些沉悶。講的是宇航員正飛向土星,控制了
飛船的大型計算機不知怎麼厭倦了繁重的腦力勞動,發生了「反叛」。它設計謀殺了大批宇
宙船中的成員,切斷了人與地球的聯系。唯一倖存的宇航員不得不與計算機較量。取出了它
的記憶元件,奪回了決策的主動權,在這同時,飛船已經接近了目的地土星,觀眾們驚奇地
第三次看到了飄浮在空中的長方體。電影的最後一部分是最為激動人心的。飛行員在宇宙長
方體的協助下,穿越了億萬光年的空間,他在星座絢麗的海洋中漫遊,終於來到一個火焰熊
熊的星球內部。在這里,他找到了一間寧靜的小屋,並在其中羽化成一名宇宙嬰兒。
《2001年太空漫遊記》出現在黃金時代的後期,因此,它具有完全成熟的表現手法。
它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傑出產品,同時,也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直接評價。無論是外星人長方
體的介入、人類的科技成就,還是計算機的反叛,都體現出現代科學技術所創造和認識的世
界,是一個多麼冰冷的世界。這種技術的冰冷感,加上對外星人類無法理解的行為的懼怕,
使人們喪失了信心。你好象站在那塊黑糊的長方體面前,摸到了它堅實的表面,但卻無法超
越它,你只能頂禮膜拜。《2001年太空漫遊記》獲得1969年奧斯卡獎多項提名。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年——1996年)年是俄裔美國人,專業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已
愈三百部。其主要科學幻想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說》(1942)、《我、機器人》(1950)、
《鋼窟》(1954)、《裸日》(1956)、《二百年的機器人》(1976)、《奇妙的航
程》(1966)和八十年代以後的續集等等。
阿西莫夫以「沒有文風」著稱。他每天在打字機前坐著的時間超過八小時,在這八小時
里以每分鍾90字的速度打字,沒有間斷。他創作的作品有科幻、科普、文學、歷史、化學、
等等。在這樣雜燴式的商業氣氛下,「沒有文風」成了自然的事情。但恰恰是這種「沒有文
風」又成了一種獨特的文風,使不少人為之著迷。
阿西莫夫有駕馭大場面的能力。在中篇小說《黃昏》里,作者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在有
六顆太陽照耀下的雷蓋什星球上永遠沒有夜晚,因為太陽可以輪流拋灑光和熱。但是,終於
有一天,這是千年不遇的時刻,六顆太陽全部進入日蝕狀態,而人類脆弱的心靈根本無法忍
受這種絕對的黑暗。於是,為了尋求光明,他們精神崩潰,燃起了全球大火。著名評論家戴
維·哈特威爾(1987)認為,這是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它留給人們的宏大場面非常難
忘。
《基地系列》由《基地》(1942)、《基地與帝國》(1945)和《第二基地》等組
成(1948)。據阿西莫夫自己回憶,當時,他正在研讀羅馬史,發現整個古代的事件完
全有可能在未來、在銀河系那樣廣大的時間范圍內重演。於是,他構思和創作了這部龐大的
作品,前三部在《驚奇科幻小說》連載了七年才得以完成。阿西莫夫知道,文明早晚是要衰
落的,為了挽回這種失落,挽救即將崩潰的銀河帝國,他設計了兩個保存人類文明的秘密基
地。
阿西莫夫作品的另一個特色是喜歡推理。把推理小說的寫法和機器人故事結合起來,形
成了他的另一系列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我,機器人》和《鋼窟》。在這里,阿西莫夫煞
有介事地提出了所謂的「機器人工學三定律」,即: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
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定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二定律。
(《我,機器人》,科學普及出版社)
與其說這些定律是貢獻給機器人學的,倒不如說是提供他自己推理使用的。阿西莫夫正
是利用這三定律做為起點,把他的每一個機器人故事的主角推入進退維谷的境地,要服從第
三定律就得違反第二定律,或者要服從第二定律就得違反第一定律,如此等等。然後,那些
阿西莫夫「化身」的機器人開支腦筋,圓滿地解決問題,逃出困境。
隨心所欲的商業化寫作,有時也能創造出非常絕妙的作品。阿西莫夫肯定是開拓題材的
天才。1966年,他重新復活了《格列佛游記》。為了治療病人頭腦中的血栓,他把一隻
潮水艇連同幾個海軍士兵、醫生,用科學的手段「縮微」到分子大小;然後讓他們進入人體,
隨著血液流進大腦,再用激光器打通栓塞,拯救了人的生命。
除了海因來因的故事性、克拉克的神秘性、阿西莫夫的邏輯性之外,黃金時代有特色的
科幻作家還有長於諷刺的謝克利,田園風格的西馬克,黑色幽默的克萊門特,反烏托邦主義
的奧維爾等。
三、對科幻小說的認識逐步統一
黃金時代佳作濟濟,人才輩出,推動了人們對科幻小說認識的發展。在這一時期,作者
們不再象萌芽時期那樣心中沒底地左右沖突,而是共同遵循某一固定模式。這個模式是:(1)
必須有一個帶有懸念的好故事;(2)這個故事必須與科學發展或科學家的工作有關;(3)要有
幾個恢宏的奇異場面;(4)無論結尾是樂觀還是悲觀的,最好能給人一定思考。
對科幻小說的定義也開始趨於一致。比如:小約翰坎貝爾和布萊特納就都認為,科幻小
說是表現科學對人類影響的作品。布萊特納寫道:「科幻是科學以及由此產生的技術對人類
影響所作的理性推斷為基礎的小說。」萊斯特德爾雷伊進一步闡明,科幻實際上是在寫「變
化」。他寫道:「科幻小說是採取娛樂的手段,以理論和推理試圖描述種種替代世界的可能性。
它以變化作為故事的基矗」很顯然,這種「替代世界」指的是,在另一種科技和文明下的世
界面貌。阿西莫夫亦同意這種看法,在稍早些時候,他寫道:「科幻小說是文學的一個分支,
主要描繪虛構的社會,這個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於科技發展的性質和程度。」
黃金時代使科幻作品在讀者心目中站穩了腳跟。但是,正統的文學殿堂還沒有正式接受
這一形式。
三節新浪潮時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黃金時代」對科幻小說認識的統一以及
創作方法的標准化,給科幻小說帶來了桎梏。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十年間國際政治、
軍事和科技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冷戰、左翼興起、東方宗教的傳播、美國在東南亞的捲入,
生態環境的破壞、流行藝術的產生以及毒品泛濫等等,特別是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的
上天給人們極大的震動。公眾發現,科幻小說中那些美妙故事要麼缺少現實性,要麼比現實
還缺少神奇性。再加上長期以來,科幻作品屬於通俗文學范疇,得不到主流文學界的重視,
這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這樣,一場變革的風暴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1965年夏,著名作家兼編輯家米切爾·莫考克(1939-)出任英國《新世界》雜
志主編。他一上台,立刻對整個英國科幻界產生了新的影響,推出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部分
作家的革新作品。這些作品與傳統科幻小說對立,它不再把物理學一類的正統科學當成主要
內容,而是重視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神學。它的寫作手法極力接近正統的主流文學。
它不再象過去的科幻小說那樣熱衷於二千年、三萬年以後的世界,而是極力想表現最近的將
來,甚至表現當前的世界。完整、清晰的故事沒有了,片斷的、瑣碎的、意識流的,幽默嘲
弄式的、象徵主義的手法出現了。初看起來,這些小說晦澀難懂,但仔細品味,其中的寓意
十分深遠。1968年,編輯家朱迪·梅麗爾選編了這樣一本集子,並把它們正式稱為新浪潮
作品。新浪潮運動由此產生。
這場由英國人發起的改革運動,立刻被當時居留在英國的美國作家托瑪斯·迪什、約翰·斯
拉戴克、詹姆斯·沙立斯和薩繆爾·迪拉尼帶回美國,進一步影響到哈蘭·艾立森、羅伯特·希
弗伯格、諾曼·斯濱那德
『陸』 科幻小說的概述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柒』 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關系是什麼
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互提供素材和靈感、相互印證。
科幻小說可以說是建立在現在科學的理論上的,顧名思義就是科學的幻想,對科學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比如許多科幻小說的題材在科學界是比較新穎的,裡面所幻想的東西可以給科學家們以點撥,想想也並非沒有可能。
科幻小說是對未來科技的一種嚮往,憧憬和想像,能給科技研究者一些科學上的啟示,吸引常人去愛上科學,去研究科學。
科幻與科技
科幻存在的是理論依據是經過科學證明的,科幻家通過開腦洞,構思一些這理論依託而產生的新產物,而且因為缺乏專業性,有很多理論漏洞。
所以物理學家先於科幻家發現理論的,而且經過證明,決定能製造怎樣產物。而我們產生預言的判斷是理論運用於實踐要花很多時間去驗證,反復推敲,而科幻家只要一篇文章的時間。
但是科幻存在必定有其意義,它的意義就是吸引人們對科學產生興趣,而且比科普更有趣的是它有故事情節,更吸引人。事實證明,美國很多科學家就是年少讀了科幻,所以選擇了科學這條路,只不過後來發現科學並沒有那麼簡單,有趣。
『捌』 新浪潮的科幻
「新浪潮」影響下的科幻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故事性、可讀性減弱
2)文學性增強,表現手法更加多樣
3)題材更為寬泛 美國科幻小說於戰後傳入英國,在英國贏得了大批讀者。相當一批英國本土的科幻作家也在利益驅動下,為美國出版商寫作。當然,前提是要適合美式科幻的風格,也就是由坎貝爾確定下來的那些風格標准。其實,這些「坎貝爾標准」,不僅僅是靠某個人的特殊魅力才得以流行開來,它們也有堅實的社會基礎。
首先,美國科幻小說自成一體,萌生於美國主流文學界之外,所以容易形成獨立的風格。其次,黃金時代的美國科幻愛好者大多是青少年,他們自然比成年人更重視未來,追求對外冒險重於心靈探索,重視靈感、創意勝於重視文學技巧。這些特點都成為那個時代科幻小說的烙印。
但是,「英國坤士」與「美國牛仔」之間畢竟有文化和趣味上的區別。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英國本土的科幻作家逐漸厭倦了美國科幻文學重視外在探索而不重視人性本身;重視創意、內容,而不重視文學性的缺陷。另外,在英國本土,科幻小說並不是一個單獨形成的文學品種,與主流文學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科幻作家們在創作時,更重視主流文學界的反應,想在他們那裡博得彩頭。不過,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其說是證明英國科幻小說的藝術水平高,不如說是因為英國科幻小說的個性不鮮明。
在這些原因的推動下,新浪潮運動開始了。科幻小說新浪潮運動的核心是英國的《新世界》雜志。這本雜志創辦於1939年,在二戰的戰火中斷續出版了幾期。於1954年成為月刊。1964年夏,年僅二十四歲的科幻作家米切爾·莫考克(1939-)出任主編。此人15歲便綴學,以科幻小說和幻想小說的創作、編輯和搞搖滾樂為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同時也保存著年輕人的反叛精神。
莫考克成為主編後,立刻開始推出一批革新的科幻作品,使得此前一直以暗流形式存在的英國科幻新趨勢擁有了展示自己的核心陣地。《新世界》雜志推出了巴拉德、奧爾迪斯等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一反美國科幻重視科技發展的傳統,將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乃至神學作為題材選擇。並且大力吸取當時歐洲的各類現代派文學,如象徵主義、意識流等創作手法,改變了坎貝爾時代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超現實情節的傳統。
同時,受歐洲文化界內省化和悲觀主義日益濃厚的傾向影響,這些作家的作品不再有美國科幻作家的樂觀精神,常常描寫個人在巨大災難前面的消極和無奈,美式英雄形象被凡夫俗子代替。為了區別以前的美國科幻傳統,其中一些作家們甚至將科幻小說的縮寫「SF」賦予新的含義——「思索性小說」(speculativefiction)。
1968年,女科幻作家兼編輯家朱迪·梅麗爾將這一流派的代表作編成集子,並定名為「新浪潮作品」。「新浪潮運動」的名稱由此而來。
新浪潮運動的主力是英國作家J·D·巴拉德,他也是《新世界》雜志上最早推出的作家。巴拉德於1930年生於中國上海,太平洋戰爭中被關進在蘇州的戰俘營。後來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太陽帝國》。1987年,好萊塢著名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phenSpielberg)親自操刀,來到上海將其搬上銀幕。
二戰後,巴拉德進入了劍橋王子學院攻讀醫學,並開始業余創作,於1956年發表他的第一篇小說。由於巴拉德早年灰暗復雜的生活經歷,他對人性的理解頗深,也具有濃厚的悲觀主義傾向。在他創作的科幻小說中,經常用隱喻和象徵手法表達自己對人性的理解。
巴拉德的科幻代表作有《沉沒的世界》(1962)、《燃燒的世界》(1964)和《結晶的世界》(1966),合稱災難三部曲。在《沉沒的世界》中,來自兩極的冰川融水淹沒大地。在《燃燒的世界》中,毀滅文明的主角變成了旱災。在《結晶的世界》中出現的災難則是無法以科學知識來理解的全宇宙的結晶化。在這三部作品裡,不再有以前的救世英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在毀天滅地的大災難面前掙扎著。
巴拉德的作品還有《終端的沙灘》(1964)、《暴行展覽》(1970)、《海底飛船》(1976)等等。
新浪潮的又一位主將是布里安·奧爾迪斯。他於1925年出生於英國的諾福克郡。二戰時到緬甸服役四年。後來當過書商、編輯。其中於1961年到1964年,兼任過「矮腳雞科幻叢書」的編輯。就在這段時間里,奧爾迪斯大量接觸美國的科幻小說,並受其影響開始自己的科幻創作。1954年發表了自己的科幻處女作《犯罪記錄》。1959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直航》。1962年,奧爾迪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溫室》。這部作品描寫了千萬年以後的地球,由於自轉速度逐漸下降,終於以一面永遠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地表,人類已經退化成原始狀態。主人公古連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上探索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小說中奇異的自然風光和神秘色彩構成了迷人的藝術魅力。
後來,奧爾迪斯還創作了科幻史著作《萬億年的狂歡》。他提出的將《弗蘭肯斯坦》作為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觀點受到世界科幻界普遍贊同。1978年,奧爾迪斯作為英國文化名人訪華團的一員來到北京,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91年和1997年兩次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科幻協會大會上,奧爾迪斯均不顧高齡親自參加。
作為「新浪潮」運動組織者,莫考克本人也創作了許多科幻作品。其代表作是《瞧這個人》。「瞧這個人」是《聖經》里的一句話,指的便是耶穌基督。在小說里,持無神論觀點的主人公乘時間機器來到公元一世紀的以色利,想說服當時的人們不要追隨耶穌。結果發現當時的耶穌完全是個低能兒,其母瑪利亞是個盪婦。而他自己則陷入命運的擺布中,陰差陽錯地成了救世主,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由於不再以理性、科學為出發點,宗教題材也大量出現在新浪潮作品中。在法默爾的《江河世界》里,人類歷史上生活過的所有的人都復甦過來,生活在一艘巨大無比的船上。這是基督教末世審判思想的直接藝術表現,已經無法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了。
象二十世紀許多西方現代派文學一樣,由於只強調表現作家的自我表現而不尊重讀者的閱讀需要,新浪潮的核心《新世界》雜志每況愈下,不得不靠英國藝術委員會的補助和主編莫考克自掏腰包來維持,六十年代末就停刊了。新浪潮運動也衰落下來。
新浪潮運動將現代文學思潮和哲學思潮帶入科幻創作中,開辟了新的題材領域,豐富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手法。作為一種嘗試,新浪潮本身確實給科幻文學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新浪潮運動中產生的那些經典作品。
不過,新浪潮本身更適合小資需要,始終沒有成為世界科幻的閱讀主流。那種題材虛幻,表現上也重寫意而不寫實的手法,很難取得讀者共鳴。直到今天,黃金時代科幻作品的基本風格:題材幻想與手法寫實,仍然主導著科幻文學的創作和閱讀。
世界各地都偶爾有科幻作家嘗試類似的寫法,但沒有什麼人獲得成功。除了科幻界外,新浪潮運動在主流文學界也幾乎沒有任何反響。這個事實說明,新浪潮運動只是單方面從主流文學那裡引進創作手法,它對於整個文學世界的進步沒有什麼影響,其貢獻遠不及坎貝爾時代的科幻小說。畢竟坎貝爾領導他旗下的科幻作家們,創造了一個不可替代的文學品種。 在美國,托瑪斯·迪什、約翰·斯拉戴克、羅伯特·希弗伯格、菲利普·法馬爾等人也接受這些創作手法。大洋兩岸相互促進,形成了整個英語科幻文學中的一個新流派。
不過,以筆者所見,美國最具有新浪潮特點的作者,要屬菲里普·迪克了。1928年12月16日,迪克出生於芝加哥。童年時父母離異,成年後自己的婚姻生活也一波三折,前後結過五次婚。還有失業、吸毒等歷史。到了晚年,才因《機器人夢到電子羊》一書被改編,進入小康生活。未幾便於1981年去世。甚至沒有看到這部影片的上演。前不久,斯皮爾伯格根據他的小說《少數派報告》製作了同名科幻片。
菲里普·迪克的科幻小說以短篇為佳。《少數派報告》、《全面回憶》、《第二類型》、《冒名頂替》都被搬上銀幕。他的短篇構思奇特,風格詭異。其小說的主要特點:遠離新奇發明,描寫高度地自我懷疑、對他人的不信任,主要人物都是小人物、邊緣人,情節淡化,色彩陰暗,等等,都具有典型的新浪潮風格。
迪克的長篇雖然構思都不錯,但寫作手法過於隨意,枝蔓太多,顯示了技巧方面的不足。其中,《城堡里的男人》堪稱「烏托時科幻」的代表作。這部小說虛構了日德戰勝英美,瓜分世界的故事。構思雖然極棒,但情節卻很混亂。
迪克的生活經歷充分體現在作品裡。他的人物們互相懷疑,猜忌,這種彼此提防就成為小說的主要情節。比如在《第二類型》里,幾個身處險境的人彼此懷疑對方是機器人殺手,以至相互殘殺。迪克筆下從未有一對恩愛情侶,夫妻之間都象陌路人一樣彼此警惕。在《少數派報告》里,安德頓懷疑妻子和副手串通起來陷害自己。在《RH—3之謎》里,電視明星賈森一覺醒來失去了身份,妻子也和其他人一樣不再認識他。
甚至,迪克筆下的人物不僅從不信任他人,更充滿了自我懷疑。《全面回憶》中的奎爾不知道自己是個普通職員還是一個星際間諜,《電蟻》中的普爾事業有成,卻突然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機器人傀儡。《冒名頂替》里的沃爾曼堅信自己是地球人,結果卻是外星人製造的冒名機器人。可以說,身份之謎和自我懷疑構成了迪克科幻的「母題」。
有趣的是,這些身份之謎背後,體現著一個小人物的無奈。他們在真實社會中地位低下,而在幻想里卻能左右人類命運。這在《全面回憶》中體現得最明顯。本來只是個小職員的奎爾,最終卻是童年時便與外星人訂立和約的人類救世主。
從菲里普·迪克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後世科幻作家和凡爾納、威爾斯等人的不同。那些宗師往往處在同時代文化知識界的高層,以俯瞰眾生的態度來創作科幻小說。而迪克等現代科幻作家則是一群邊緣化的人,過著邊緣化的生活。他們如果想在科幻作品裡描寫英雄偉人和傳奇業績,往往很不真實。而他們真實的生活卻往往不科幻。
『玖』 美國的科幻產業鏈具體是怎樣的
我知道以前,好萊塢電影公司會跟出版社或者作者代理人買改編權囤著(我機器人,少數派報告,明日邊緣等等)。有很多一囤就是幾十或者十幾年。
至於說產業繁榮與否,有些角度來說,並不是很繁榮,游戲確實有但是大製作和原經典大製作的後續越來越少了。小製作因為技術成本下降,銷售平台便捷,相對多了。
而且美國的書貴,科幻小說有固定受眾。這兩點保證了產業鏈的存在,也就是有一批人可以以此為生。不時舉辦的科幻大會conference 上,產業中人可以各取所需。比如新人可以找到寫作的培訓班,寫完作品的可以找出版社推銷,電影製作商可以找合適的作品……
『拾』 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有什麼關系
科幻小說是建立在現在科學的理論上的,顧名思義就是科學的幻想,對科學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比如許多科幻小說的題材在科學界是比較新穎的,裡面所幻想的東西可以給科學家們以點播,想想也並非沒有可能。科幻小說是對未來科技的一種嚮往,憧憬和想像,能給科技研究者一些科學上的啟示,吸引常人去愛上科學,去研究科學。
(10)美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