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就像什麼
1. 科幻小說的魅力
對於科幻小說,我的感覺是有一些又愛又恨的。愛的是我確實喜歡科幻小說中的那種天馬行空般的想像以及它所創造出來的那個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恨得是對於故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真真假假的而又拗口至極的科技理論與動輒幾十萬字的巨大篇幅往往讓人望而生畏,踟躕不前。我至今仍然清楚的記得在讀大劉的《三體》時候的那種咬牙切齒,痛並快樂著。如果,有人也有像我一樣矛盾的感覺的話,那麼新近出版的一套《少年科幻小說大獎書系》或者可以成為治癒我們矛盾感覺的一劑良方。
單單只看《少年科幻小說大獎書系》中所選取作品的作者名單,便足以讓我們有一種驚艷的感覺了,如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的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如得過三次雨果獎、六次星雲獎的美國作家羅伯特西爾弗伯格,還有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大劉劉慈欣等等。當看著這些人的名字在這套書中出現的時候,我便知道這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科幻小說盛宴了。另外本套書所選取的文章大都是名家的中短篇作品,與那些動輒幾十萬字的大部頭來說,絕對是算的上是小巧玲瓏了,因此也更適合現代讀者在茶餘飯後,在工作的間隙,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甚至於在每一個故事閱讀之後,我們還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進行思索以及反思。
科幻小說不能夠說他是憑空出現的,它能夠在眾多的文學品類中脫穎而出自有他的讀到之處。科幻小說就像是一面鏡子,將人們面對未知領域,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時的忐忑、彷徨、激情、好奇等等表現的淋漓盡致。就像是《少年科幻小說大獎書系》四本書的四個名字一般,《創造者》、《勇敢者》、《探索者》與《傾聽者》。創造,未來是科技爆炸的時代,人們孜孜不倦的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去革新去創造。但是並非所有的創造都是對人類有益的,有的時候科技與創造同樣可以成為重創人類的大殺器;勇敢,未來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所有能夠走上這條道路上的人都是當之無愧的勇敢者,同樣這也是一條充滿了各種挑戰的道路,只有勇敢者才可以面對挑戰面對誘惑作出正確的選擇,為人類保留正義和善良的種子;探索者,對於未來,只有時間與空間是永恆的,面對著時間與空間的誘惑,探索者們前仆後繼般的踏上征途,不斷的在時間與空間的奇境中穿梭,體味著探索未知之後的愉悅;傾聽,除了地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太空中究竟還有沒有別的生命體的存在,如果有,我們能夠得到的是他們的善意交流還是惡意侵佔,如果有地外文明的存在,他們又能否改變目前地球文明所遇到的種種瓶頸與困惑呢?因此,科幻小說的出現與表現形式,更多地是人類對於未知時代的一種探索式的思考,這種基於現實與科學,現下與未來的思考,無疑是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益的。
科幻小說,最重要的元素不在於幻而在於科,雖然是故事,但是故事的緣起也是基於科學。就像在《少年科幻小說大獎書系》中,有些作品可能創作於幾十年前,但是對於故事場景的設計卻都是可以在某些科學研究的領域中找到支撐的。比如《漫長的墜升》,這是一篇發生於太空空間站的故事,雖然在更久以前,在太空中生活、科考看上去像是一件遙不可及甚至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是在今天,人類不但可以將幾十噸中的空間空間站投向太空,也可以保障人類真正的可以在空間站中生活、工作,實驗等等。就在昨天,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結束了自己的使命,壽終正寢,而與此同時,中國也證實開啟了自己的空間站時代,在當年這只存在於故事中的場景,在今天卻成了實實在在的事情,在感嘆科技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那些科幻小說作者們在很久以前便對未來所作出的准確判斷吧!
科幻小說對於未來的探索與刻畫,讓我們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充滿更多地好奇,或者這也正是科幻小說的魅力所在吧!
2. 什麼是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一、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二、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四、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涉及到許多尖端的科研項目,當然也經常出現似是而非的假科學。因此,科幻小說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視和指責。
西方最著名的科幻小說,有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寫的《月球旅行》,英國的赫·喬·威爾斯寫的《大戰火星人》,美國的阿西莫夫寫的《赤裸的太陽》等。
國內最著名的科幻小說,有鄭文光的《飛向人馬座》,劉慈欣的《球狀閃電》等。中國的倪匡也是一位多產的科幻小說作家,現居美國三藩市,「衛斯理」是他常用的一個筆名,代表作有《還陽》,《新武器》,《爆炸》,《另類復制》等。
3. 科幻小說是什麼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
科幻小說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涉及到許多尖端的科研項目,當然也經常出現似是而非的假科學。因此,科幻小說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視和指責。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幻小說」呢?應該說,「科幻小說」是個動態的概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科幻小說」的定義也不斷發展變化。
最初,根斯巴克用「科學小說」(science fiction)一詞指這種文學類型。他在第一期《科學奇異故事》(1926年4月)的社論里這樣寫道:「我用『科學小說』指的是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和愛倫•坡那種類型的故事——一種非常吸引人的傳奇故事,穿插著科學事實和預見……這些驚人的故事不僅產生極有趣的閱讀,而且總是給人以某種啟迪甚或教育。它們以適合讀者趣味的方式提供知識。……今天科學小說為我們描寫的冒險,明天很可能變成現實。旨在表示歷史興趣的偉大的科學故事仍然有許多人在寫……後世的人會說,它們不僅在文學和小說方面,而且在人類進步方面,都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顯然,根斯巴克認為科幻小說是一種教育的、進步的文學。但他這種看法很快被其他流行雜志的主編們作了修正。40年代主宰科幻領域的雜志《驚奇故事》的主編小約翰•坎貝爾提出,科幻小說應該被視為一種與科學有密切關系的文學媒體:「科學方法論包括這樣的命題:一種嚴謹的理論不僅解釋已知的現象,而且預見新的尚未發現的現象。科幻小說試圖完成同樣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寫出這種理論用於機器、尤其用於人類社會時會產生什麼效果。」
實際上,「科幻小說」這個術語問世不久,很快就演化成一個亞文化的文類名稱。這種亞文化包括科幻作家、編輯、出版家、評論家和科幻迷。其故事和小說不僅有一些共同的設想、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主題規則,而且有某種脫離外部「世俗」世界的感覺——因為它們的規則對那個世界顯得神秘而陌生。具有這種特點的小說以及最初引發這種特點的小說的文本,逐漸被統稱為「科幻小說」。
這個范疇確定之後,讀者和批評家便用它指更早的作品,把一些類似的故事都歸於這個范疇。於是,許多研究者和作家試圖對科幻小說重新界定,使這種形式既標示當代的一個文類,同時又納入從理論上適合這個文類的早期的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朱迪絲·麥里爾的看法,她用「推測小說」這一術語來代替「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是一種『推測小說』,其目的是通過投射、推斷、類比、假設和論證等方式來探索、發現和了解宇宙、人和現實的本質。這里『推測小說』旨在說明利用傳統『科學方法』(觀察、假設、實驗)的方式,檢驗某種假想的現實,將想像的一系列變化引入共同的已知事實的背景,從而創造出一種環境,使人物的反應和觀察揭示出有關發明的意義。」
前面這些早期的定義都強調「科學」或至少科學方法是科幻小說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但在麥里爾的定義里,通過將重點從科學轉向推測,明顯擴大了科幻小說的范圍,因為它可以包括描寫社會變化而不必贊揚科學發展的作品。
4. 科幻小說是什麼
主要以科學為基礎進行幻想的幻想小說。對虛構的事物,用科學理論去解釋其存在的合理性。至少,作者必須設想出某種科學理論或技術,使作品中的虛構世界有可能存在。
科幻小說既然以科學為基礎,又不能拋開小說的人文特質,創作時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著重於描寫科學發展,描寫新技術所建構出的新世界、新事物,等等;另一種是著重於描寫科技對社會、對人的影響,描寫在新的科學時代中,人的道德原則、倫理觀念、生活目標和生存方式,等等。
前一種,就是所謂「硬科幻」,後一種則被稱為「軟科幻」。
必須注意的是,這兩種方式絕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區分出硬、軟,只是由於寫作的側重點不同。只有「科」,單純描寫科學新技術,那就成了科普或科學假想;而只有「人」……那也稱不上「科幻」了。
在此還想補一句:硬科幻和軟科幻的區別,並不在於作品中「科」更多還是「幻」更多,而在於偏重「科」還是偏重「人」。不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幻」都是必然存在而且一直存在的。「幻」並沒有多少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另一方面,即使是軟科幻,也必須有個能夠自圓其說的科學理論來支持。也就是說,科幻小說,必須具有科學上的合理性。
例如,對於倪匡的大部分小說,我既不贊成歸入硬科幻,也不認為該歸入軟科幻,而是把它看成科幻與玄幻交界的邊緣類幻想小說(倪匡的少量作品,有些具備較為完整的科技設定,確實可算到硬科幻里,另一些則主寫人在新科技面前的矛盾心理,似可放入軟科幻類中)。
5. 科幻小說是不是就是寫未來的一些事物
主要描寫想像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
6. 什麼是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
科幻小說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涉及到許多尖端的科研項目,當然也經常出現似是而非的假科學。因此,科幻小說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視和指責。
7. 科幻小說的特點是什麼
科幻小說的特點如下:
1、科幻小說具有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2、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
3、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科幻小說的8個子流派
奇幻小說:受神話和民間傳說啟發的科幻故事,通常包含魔法元素。
超自然小說:關於秘密知識或隱藏能力的科幻故事,包括巫術,招魂術和通靈能力。
烏托邦小說:關於作者認為是完美,理想社會的文明的科幻故事,常常帶有諷刺意味。
反烏托邦小說:關於作者認為在政府規則,貧困或壓迫等方面存在問題的社會的科幻故事。
太空歌劇:以肥皂劇為主題的戲劇,科幻故事發生在外太空,以沖突,浪漫和冒險為中心。
太空西部:融合科幻元素與西方類型元素的科幻故事。
賽博朋克:科幻故事,將先進技術與較不先進,崩潰的社會並置。
蒸汽朋克:將科技與蒸汽動力機械相結合的科幻故事。
8. 你希望在科幻小說中看到什麼樣的比喻呢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選擇一個。我討厭這種比喻。我承認這是我喜歡的部分內容,比如《星球大戰》,但我更希望看到它被顛覆(顛覆的一個好例子是《China Mieville》的《Un Lun Dun》)。對我來說,這就像是一種懶惰的捷徑和廢話的結合。它被濫用了,經常讓我想知道是誰做了「選擇」,為什麼他們選擇了他們怎麼做。這意味著更高的智能在以某種方式操縱事物,這剝奪了主要角色的意志,並讓事情變得太容易預測。
外星人單一栽培。也就是說,人類被描述為擁有一系列的文化和種族,但所有來自同一個星球的外星人被描述為只有一個。他們通常也都說同一種語言。《星際迷航》在很多(但不是所有)案例中都犯了這個錯誤。顛覆這種情況的一種方法是,讓一種外來的單一文化違背居民的意願強加給他們,但這種單一文化最初似乎是和平的,並得到一致認同。
DNA的變化會在人或動物身上產生突然而劇烈的變化。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看到有人試圖建立它,卻沒有成功,被外來DNA「感染」的人說他們感覺還好,沒什麼不同,那將是很有趣的。
輻射使超人們還/生物。輻射肯定會造成畸形。它肯定會導致人或動物生病和死亡。但它不會讓任何人有爬牆的能力或者超強的聽覺或熱視覺。這類東西大多是在核武器發明後的幾年裡出現的,謝天謝地,現在不怎麼用了。
9. 科幻小說的特點有哪些
科幻小說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因此,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在哲學主題上來說,科幻小說和人類上古的神話傳說有著相似的精神基礎,即對人類與宇宙關系的解釋、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與猜測。在文學譜繫上,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應該是科幻小說最早的文學母體。早期的科幻小說往往帶有恐怖小說、冒險小說或奇幻小說的痕跡。
(9)科幻小說就像什麼擴展閱讀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開放的系統」,它不受傳統社會思想的束縛,可以無拘無束地探討各種各樣的社會概念和科學概念。當然,對科幻小說是不是「開放的系統」一直存在著爭論,但科幻小說是充滿了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社會和變化多端的不同的環境,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們為科幻小說的形式和內容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因此麥克因泰爾說科幻小說「是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科幻作家正開始挖掘科幻小說無限的可能性,生產出文學領域里最激動人心的作品」。
因此我們讀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必須擺脫傳統的閱讀方式,充分馳騁自己的想像,因為科幻小說本身就是與現實拉開距離的「陌生化」的作品,而西方現實又是我們感到陌生的現實。換句話說,西方當代科幻小說是與我們拉開雙重距離的作品,以傳統的閱讀方式想像,很難理解其絕妙之處和真正的意義。
10. 什麼叫做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英語簡稱:Sci-Fi)全稱科學幻想小說,直譯應為科學虛構小說(英語全稱:Science Fiction),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
其定義為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否則就是科學奇幻小說)而創作出的文藝,一般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當下以敘事為重點,追求人文思考已成為科幻小說主流,國內科幻小說還呈現出輕科學偏文藝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各大主流網路文學平台上的所謂的科幻分類下的小說很少完全具備以上三要素,其細分類型與受眾跟本詞條所定義科幻小說均有極大差別,也不受中國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協會的認可,屬於網路文學的一個分支,據此本詞條將不對該類型進行介紹。
(10)科幻小說就像什麼擴展閱讀:
在大陸,鄭文光、童恩正這些作家是最早能 寫出科幻故事的。《珊瑚島上的死光》當年為什麼 轟動一時,還被改編過廣播劇和電影?因為那是 戲劇沖突很飽滿的故事。
葉永烈最早寫《小靈通 漫遊未來》,1.0階段科幻的經典。後來他寫《金 明戈亮探案集》,就進化到2.0階段科幻。那是偵 探加科幻的類型,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案子,有時 甚至是案中案,葉永烈把情節梳理得很順暢。
到了20世紀50—60年代,歐美科幻基本都 發展到2.0階段科幻,不敘述完整的故事,編劇 都不會給發表。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幻 也基本完成了這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