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明湖居聽書中心

明湖居聽書中心

發布時間: 2023-02-22 05:32:23

Ⅰ 《明湖居聽書》文章寫了哪些人的表演重點寫誰為什麼要描寫他人的精湛表演

劉鶚,字鐵雲,江蘇人。《明湖居聽書》選自劉鶚的小說《老殘游記》第二回。《老殘游記》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煉生。小說中主人公老殘是一個不願做官的名士,他手搖串鈴,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殘之游歷,記敘其「言論見聞」,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這種黑暗統治下,人民被塗炭的社會現實。暴露了當時丑惡的政治現實,特別是比較真實地揭示了一些所謂「清官」實為「酷吏」的猙獰,可鄙。魯迅先生把這部作品與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並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1888年因治理鄭州段黃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買谷賑濟北京飢民,後因私售倉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裡。
《老殘游記》不是作者劉鶚的自傳,但劉鶚的很多生活經歷、政治觀點和道德理想都融聚在作品當中,可以說,主人公老殘就是作者劉鶚的藝術化身。劉鶚(1857~1909),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出身官宦之家,繼承家學且天資聰穎,但他無意於仕途,而熱衷於治河、算學、醫學等經世致用的學問,想要干一番對國計民生有利的事業;還曾經寫過我國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鐵雲藏龜》。受當時社會思潮和西文科技的影響,他建議政府借外資修鐵路、開煤礦,被時人斥為漢奸;八國聯軍侵華時,劉鸚不忍心看北京糧荒的慘狀,從俄國人手裡賤價買出大米賣給百姓,幾年後因「私售倉粟罪」流放新疆,死在那片土地上。劉鸚是一位時代的先行者,也是一個失敗的改革者,他的一生充滿了矛盾,這種矛盾和他對社會、時局、學術的很多看法,都在《老殘游記》這部他晚年的著作中反映了出來。
閱讀重點:體會作者「哭泣與醒世」的創作意向。 內容梗概 《老殘游記》從1903年開始在《綉像小說》、《天津日日新聞》等報刊上連載,共20回,以「洪都百煉生」為筆名。後來又有二集九回和外編殘稿約一回面世。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30種版本行銷世界,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 老殘姓鐵名英,號補殘,以走江湖行醫為生。他本是江南人,因為在山東千乘郡治好了一個大戶的奇病,被留下來住。一天他與朋友相約到登州蓬萊閣遊玩,遇到一條破爛快沉的船,老殘等人好意要將羅盤借給他們,卻被斥為「賣船的漢奸」打下海去。這時老殘驚醒,才發現是南柯一夢。 過了幾天,老殘辭別主家,去濟南大明湖觀光。在那裡,他欣賞了大明湖、趵突泉等地的美景,聽到精彩的白妞說書,還為一個山東巡撫的幕僚高紹殷治好了病。經高推薦,求賢若渴的巡撫張宮保要向他求教,但老殘無意做官,往曹州而去。 在曹州一家旅店裡,老殘聽說了幾件關於地方官玉賢的故事。這位玉大人號稱清官,辦案十分厲害,到任不到一年,就用「站籠」之刑站死了兩千多人:於家4口,被強盜栽贓,王賢不問青紅皂白就治了罪;一個布販醉後說出一樁冤案的真相,也被抓來站死;雜貨鋪老闆的兒子因為說了幾句不滿的話,又被當強盜處死……曹州人個個惶恐不安,即使路上掉個包袱都不敢去撿,更不敢不說他「是個清官」。聽了這些,老殘心中非常憤慨。 進了曹州府城,老殘碰巧遇到以前認識,現在新署城武縣的申東造。在申東造的請求下,老殘向他推薦了自己的莫逆之交、武學大家劉仁甫治理盜案,並商定由申東造的弟弟申子平去送邀請信。 申子平受命去桃花山尋訪劉仁甫,因為雪路難行,又遇猛虎阻擋,只好到沿途一戶人家投宿。誰知這家做主的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名叫王與姑,不僅相貌端莊嫻雅,而且能詩書、善音律,與申子平夜談,大膽地批評儒、釋、道三教和宋儒理學;不久又來了一位黃龍子,從山居生活一直談到「北拳南革」(指義和團與革命黨),使申子平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邊老殘要回省城,走到齊河縣,卻因黃河結冰擋住去路,找旅店住了下來,又遇到一個故交、將要做知府的黃人瑞,並聽黃人瑞談起了一樁案子: 賈家十三口被人謀害,死因不明,因為驗出親家魏家送來的月餅中有半個有毒,主審官剛粥便斷定魏氏父女投毒害命;魏家家人為救主人送銀兩來疏通,更被剛粥一口咬定是犯了罪才會託人行賄,用嚴刑逼供,使賈魏氏承認因奸殺人。 因為案子疑點多,老殘不滿於酷吏草管人命,寫信請張宮保派人來重審此案,並親自出馬調查,查明是賈家女兒與人勾搭成奸,不滿嫂嫂阻攔,用一種使人昏迷不醒的葯水迷倒了家人,陷害賈魏氏。 不但查明了案子,老殘還在黃人瑞等人的協助下,救出了妓女翠環、翠花。翠環本是財主家的女兒,因為官家治黃河時不顧實際情況,照搬古法,使黃河發生水災,百姓家破人亡,翠環也淪為娼妓。經黃人瑞、翠花等人撮合,翠環嫁給老殘為妾,改名環翠
二、朗讀,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
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台上、台下的反應來理清結構:
本文結構圖:
時間: 次日九點鍾以後
地點: 明湖居
人物: 老殘、眾多聽眾、藝人、歌女( 黑妞、白妞)
事件: 聽書( 唱書) .
聽書前:
台上: 空洞無人,設備簡陋
十點鍾
台下: 擁擠熱鬧 ( 側寫烘托)
台上: 仍空洞無人 先聲奪人)
十一點鍾
台下: 更擁擠熱鬧
台上: 男人( 醜陋、彈曲、動心)
十二點半鍾
台下: 叫好不絕
聽書時 :
台上: 黑妞姑娘( 十六七歲) ─清脆婉轉,百變不窮
彈罷數分鍾 ( 側寫正寫)
台下: 老殘感覺: 以為觀止。
兩人對話: 白妞更好. 映襯對比)
台上: 白妞姑娘( 十八九歲) ─清秀動人、唱書妙絕
正熱鬧時 無比奇妙 精彩絕妙
台下: 鴉雀無聲─暗暗叫絕─轟然雷動
聽書後:
鬧聲稍定 台下: 少年盛贊白妞,眾人交口稱是
三、分析文章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
(一)側面描寫:在白妞出場前寫戲院盛況,琴師的演奏,黑妞演唱,觀眾議論,烘托白妞高超技藝。
1、戲院盛況
(1)說明濟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熱,為了欣賞白妞演唱,人們不惜提早幾小時趕到戲院,不吃飯,烘託了白妞說書魅力無窮,為白妞出場渲染了濃烈氣氛。
(2)來的各方面人,說明白妞演唱藝術雅俗共賞,對各階層人物都有吸引力。
(3)戲院嘈雜場面描寫,為白妞出場肅靜埋下伏筆。
2、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觀眾的評論
寫琴師用先抑後楊的手法,先寫相貌,寫小調,再寫絕妙的輪指,為描寫他為白妞伴奏設下伏筆。
寫黑妞從外貌與演唱兩方面,目的在於:
(1)為寫白妞設伏筆,可以省去筆墨。
(2)把黑妞的演唱寫到嘆為觀止的地步,好像已詞盡意窮,無可復加。然後用觀眾評論(第245頁)使文章絕路逢生,從而從側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藝之高、絕妙。
第二教時
一、繼續分析文章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
(二)正面描寫:出場、演唱、反映三方面寫。
1、白妞出場
先寫外貿,緊接著寫梨花簡的幾聲叮當,鼓棰子的兩下輕點,兩眼一顧一盼,來寫她出場時的動作和動作所產生的結果。
2、白妞說書
描寫白妞說書是本文的重點內容。作者首先用聲音的高低、緩急,把演唱分五個部分:
(1)初不甚大:演唱開始
(2)越唱越高:演唱發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揚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靜:演唱的結束
使讀者從整體上體會白妞說書的全局
作者具體地從聽眾的感受出發,用大比喻,以人們的感覺、視覺形象,賦予聲,細致描寫,多處用此。
人參果:舒暢
熨斗熨:伏貼
鋼絲:尖細、高亢、有力
登泰山:險、奇、不斷升高
黃山飛蛇:輕快、回環、多變
東洋煙火:形色兼備,多姿多彩
(1)用感覺設喻:通感
(2)用視覺設喻:通感
(3)用容易體會的聲音設喻:比喻
說唱的音樂轉瞬即逝,作者卻藉助於精妙的比喻,把白妞說書的或高或低或緩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來。從發展、跌宕、高潮、結束,其音樂的過程一目瞭然,不能不讓人贊嘆其技藝的精湛。
作者為了突出白妞演唱還用了對比手法,層層烘托步步映襯。節選部分共寫三個人物,無論琴師、黑妞都是為了寫白妞的演唱技藝。
小結:「水漲船高」、「山外青山樓外樓」,這四處無一處寫白妞,實則處處寫白妞,這就是鋪墊,就是側面描寫,從而烘托的妞說書的精湛技藝。(再出示完整的鮮花圖)。整篇課文就是以鮮花樣凸現在大家面前,正面的描寫和側面的鋪墊,渾然一體,鮮明生動。
二總結課文:
(一)這篇課文主要寫白妞高超的歌唱藝術。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在寫演出之前,先寫場內熱鬧場面,先寫琴師和黑妞,先寫場中的議論,這些都是為突出白妞說書的高超技藝作烘托和鋪墊的。然後,作者集中筆力,正面寫白妞說書的高超技藝,最後,寫聽眾的反應,高度評價白妞說書的效果。
分別分析如下:
1 . 明湖居是一個戲園子。
\' 聽書人多: 當官的;做生意的;讀書人。
下午一點鍾才開始,可十點鍾園子已坐滿。
台上、台下對比: 空洞無人 熱鬧
側寫場內熱鬧場面,有力烘托白妞說書的魅力,渲染了氣氛,與白妞出場寂然無聲形成鮮明對照。
2 . 寫琴師和黑妞,也是為白妞說書作烘托和鋪墊。
寫琴師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貌甚醜陋,開始彈琴琴聲也不動人,最後輪指彈奏,動人心弦,突出輪指彈奏的高超技藝,為後文替白妞出色地伴奏埋下伏筆。
寫黑妞容貌、服裝,細致說明她朴實、純潔,為後文白妞的容貌、服裝描寫節省筆墨,以便集中筆力寫演唱,然後突出吐字清晰,行腔婉轉的特點。但她的技藝遠不如白妞,因她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就這樣層層鋪墊,烘雲托月,很好發揮琴師、黑妞的陪襯作用。
3 . 借觀眾之口議論,將黑妞白妞說書互相比較。
黑妞: 好! 是白妞教的,別人可說得出,別人能學一兩句
白妞: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無法學到手 (對比、烘托、先聲奪人)
4 . 白妞說書;
⑴白妞登台: 貌不驚人 但一舉一動,一顧一盼, 就使觀眾為之傾倒。( 動作、眼睛)
⑵白妞說書: 運用大量形象、貼切而生動的比喻。
聲音: 低─高─極高─陡然一落愈低愈細─無聲─忽起─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霍然一聲、 人弦俱寂
說唱 ,聽覺: 感覺妙─伏貼─暢快─暗暗叫絕 ─屏氣凝神不 敢少動─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本文的比喻句,使難以捕捉的沒有實體形象的聲音美,變成了可見、可感的實體形象,藉助了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引起讀者豐富多彩的聯想,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5、 聽眾評價: 借一湖南少年之口用了兩個典故。
(二)《明湖居聽書》一節不涉及譴責的內容,是該書中以描摹生動而素被人所稱道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運用了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引人入勝地描繪出白妞說書的精湛技藝。所謂側面描寫,指的是文中那些鋪墊的筆墨;正面描寫,指對白妞說唱所作的直接描寫。說唱的聲音之美,並無實體形象,全靠聽覺鑒賞,直接描寫很不容易,但作者卻寫得很成功。他選用可見到的形象、可經歷的事情、可體驗的感覺作喻體,使讀者藉助其他感官來體會聲音的美妙。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現在的修辭學上稱之為「通感」。課後還要對文中的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特別是「通感」的修辭手段細心體會。

①:琴師彈奏技巧純熟,「入耳動心」,如此高明的琴師必有高超的歌手才會相稱,他為白妞的演唱做好了鋪墊。
生②:(補充)琴師彈琴時,「人也不甚留神去聽」,這節文字後文王小玉出場時「滿園子里便雅雀無聲」形成強烈的對比。
師:那麼寫黑妞的作用呢?
生③:黑妞演唱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令人聽了「以為觀止」,但這樣精彩的表演仍然「比白妞差多遠」,可以想像白妞的演技定然是爐火純青。
師:除了用人來襯托王小玉說書,文中還用了哪些內容陪襯?(加重語氣,暗示可從另一角度考慮。學生思考。片刻,有學生舉手發言。)
生④:文章開頭寫戲園子擠滿了人,有官員、讀書人、市民、生意人,下午才演出,不到十點就滿座了,以致於老殘要小小地行個賄(眾笑)才得到一個小凳子,說明大家都是慕王小玉之名而來的。所以,這里是用場面描寫來襯托重點內容。
師:說得真好!還有嗎?
生⑤:還有最後一段,聽眾引經據典高度評價白妞在襯托中心。
師:(總結)經過層層鋪墊,便給讀者造成了一個極大的懸念,人們不禁想探究:這尚未出場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為什麼她使這么多人如此沉迷?於是,當她正式演出時,作者便集中筆墨寫盡了她的風采。最後的觀眾評論,要言不煩而又十分中肯地再次渲染了本文中心。整篇文章就如一曲音樂,圍繞著主旋律,音樂家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通過各種方式去渲染烘托它,於是使主題成為立體豐滿的復調!
三、品讀重點段落
師:現在,我們進入攻堅階段,讓我們先了解王小玉其人。品一品描寫王小玉的文字,畫出其中你最喜歡的句子。
(學生讀書、動筆勾畫。稍後,有學生舉手。)
生:我喜歡「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八個字。
師:為什麼?
生:這八個字刻畫了白妞的風度神韻。
師:哦,你用了「神韻」二字,從哪兒學來的?
生:在《中國文學史》上看到的。
師:(由衷地)你閱讀面真廣,理解運用得也很不錯。確實,王小玉相貌平平,「不過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卻有一種非凡的神韻氣質。請問,她的氣質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
生:通過眼睛寫她的氣質。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句:「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
師:你覺得這句話好在哪裡?
生:用博喻描繪王小玉眼睛之美,體現她的氣質。
師:不過,用這一連串的比喻是不是嫌 唆了些?寫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嗎?
(學生七嘴八舌,有說「行」也有說「不行」的。教師指定—學生回答。)
生①:我覺得可以寫簡單些,不是說簡潔是一種境界嗎?「眼如秋水」已經寫出了王小玉眼睛的美,後面就不必再重復了。
師:你認為後面幾句是畫蛇添足?(該生點頭。教師又請另一位學生發言)你的看法呢?
生②:我說不準。不過,既然劉鶚是大文學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不會有問題吧?
(學生大笑,該生有些難為情。教師示意學生安靜下來。)
師:你這種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學大師筆下確實不會有太多問題。但猜測是沒有說服力的,我們必須從語句本身去找根據。剛才有同學說這是一組博喻,請你說說比喻的基本特徵。
生:本體和喻體之間有相似點。
師:秋水與眼睛的相似處在哪裡?
生:(頓悟)這句話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純凈。
師:(追問)那麼,「寒星」有何特徵?
生:非常明亮!
師:「寶珠」呢?
生:有美麗的光澤。
師:「白水銀里養著兩丸黑水銀」呢?
生:黑白分明。
師:僅此而已?
生:(補充)圓潤靈動。
師:分析得多好啊!(面向①)請你把他(指生②)剛才的分析綜合一下好嗎?
生①:這雙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純凈,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樣晶瑩明亮,像寶石一樣閃爍著美麗動人的光澤,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銀中的黑水銀一樣圓潤靈動。
師:你還認定後面幾個比喻是蛇足嗎?
生①:(笑)這幾個比喻各自側重一個方面,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的,不能算蛇足。
師:是呵,作者用一組比喻把一雙眼睛描寫得如此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動人的眼晴是最美的風景。但是,本文中最美的還得算那動人的演唱。劉鶚用了兩大段來描寫這精妙絕倫的表演,請大家細讀這兩段文字並思考:1.演唱可分為幾個環節?2.作者是如何描寫空靈飄忽的音樂的?
(學生認真讀書、思考,偶有小聲討論,教師巡視指點。)
生:我回答第一個問題。王小玉的演唱可分為六個環節:起初低唱,接著高歌,然後降調迴旋,迴旋後越來越低直至聲音休止,短暫的沉寂之後突然爆發,最後人弦俱寂,表演結束。
(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音樂發展示意圖。參見文後板書。)
師:概括得很好,請坐。(另指定一學生。)在這些環節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有哪些?請按文章列舉。
生:我覺得「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一句特別生動。
師:這是從什麼角度來寫音樂?
生:(沉思片刻)從聽眾的生理感受角度。
師:不錯,入耳動聽的音樂,常常使人身心俱泰。順便問一句,這句話若能換個標點,層次似乎更清楚,能找出來嗎?
生:(略一思索,隨即搶答)「伏貼」後改分號!
師:為什麼?
生:這是一個並列復句。前一分句寫五臟六腑伏貼,後一分句寫全身毛孔暢快。用了分號層次更分明。
師:是呵,讀書作文理應一絲不苟,這種認真也應落實到標點上。(一學生舉手發言)
生:第二環節中,形容歌聲越唱越高時,用「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來比喻,我覺得特別傳神。我好像看到那根細細的鋼絲筆直地竄向天空,覺得那聲音果然高極了。
師:對!你已經道出了描寫音樂的一個重要方法,那就是狀無形之物如在眼前。音樂是無形的是飄忽易逝的,只有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才能使讀者有親臨現場之感並獲得美的享受。文中還有許多類似於此的句子,大家能找出來嗎?(學生紛紛發言。)
生①:用登泰山一層高過一層來形容歌聲的節節高起。
生②:用「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比喻歌聲回環往復。
生③:用東洋煙火形容歌聲的紛鬧繁多。
生④:用「百鳥亂鳴」形容歌聲的和諧悅耳、活潑熱鬧。
師:請問,這些描寫音樂的句子大多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生:(齊答)比喻。
師:是呀,比喻是文章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澀心為靈動,化平淡為豐富。現在,同學們從這兩段文字中悟出了幾種描寫音樂的方法?請大家總結一下。
生①:要寫出音樂的表演過程和基本內容。
生②:要寫出聽音樂者的感受。
生③:(補充生②)這些感受可以從生理上寫,也可以從心理上寫。
生④:最好能運用比喻來描寫。
四、聽音樂談感受
師:我們分析了全文結構,也欣賞了作者對音樂的精彩描寫。現在,讓我們再欣賞一遍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吧!聽後,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重播音樂,學生閉目聆聽,有學生不時提筆記下瞬間感受。音樂結束後,教師不急於發問,有意留下3分鍾空白,讓學生沉浸在對樂曲的回味中,以期營造一種餘音繞梁的氛圍。)
師:說說你聽音樂時想到的內容。
生①:我好像看到茫茫的俄羅斯平原,以及平原上散發著枯葉氣息的白樺林,冰雪覆蓋的世界,飢寒交迫貧窮無助的凄苦的農人。
生②:我彷彿看見伏爾加河上一艘貨船正逆流而上,船上的船夫正吃力地撐著船,春天料峭的寒風吹在他瘦削的臉上;船尾一個小女孩托著臉望著岸上開得很早的幾點小黃花,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師:除了這些由音樂聯想起的景象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談?
生:聽了這段音樂,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緊縮,我好像喘不過氣來,鼻子酸酸的,我想放聲大哭!
…………
(鈴聲響起。教師要求學生將以上感受整理成一段文字,並加上小標題,作為課後作文上交。)
[簡要說課]
《明湖居聽書》是一篇十分特殊的課文。
首先,它所處的單元在教材體系中位置特殊。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兩個單元的小說,了解了小說的基本要素,基本上熟悉了小說的主要特點。而第五冊教材則著重學習小說的鑒賞,對學生閱讀小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第四冊的小說單元實際上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單元,進行本單元教學便應充分考慮這一特徵。
其次,本課在單元中的位置特殊。本單元中其他三篇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灌園叟晚逢仙女》均是典型的小說,惟獨此文幾近一篇描寫音樂的散文:雖有人物描寫,但主要不是為刻畫性格;也有環境描寫,卻是為寫音樂張本。況且本文結構並不復雜,語言也不艱深,完全可以突破教材編排體系,上成一堂趣味盎然的音樂欣賞課。
音樂描寫,這是本文的精彩之筆。本教案刪除一切旁枝,不講通感誇張,略講烘托渲染,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對無形音樂的傳神描寫」,擬用一課時完成三項任務:分析小說結構,欣賞一段音樂,學習描寫音樂。以音樂導入課文,以分析音樂描寫方法為課堂主體,以欣賞品評音樂結束本課教學。
本設計試圖在文學與音樂之間尋找交接點,並力求藉此培養訓練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因為語文課總是以人類一切文化積累為其背景的,將教學適當地向其他藝術類延伸自有其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但無論如何,它首先還應該是語文課。細細品味語言,立足於字、詞、句、段、章,仍是本設計所始終關注的。
總之,一切教學設計都應考慮到如下因素:教材特點、學生的需要、教師自身的專長。三要素若能和諧統一,教學中使易於發掘教材魅力、體現教師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潛力,使之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無窮魅力!
[專家評點]
鄧彬老師是安徽省首屆教壇新星、第二屆「語文報杯」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執教十餘年來,他業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本課教學實際便充分體現他的教學特色。綜述起來,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1.不拘一格
「教無定法」雖系一句耳熟能詳的套話,但在教學實際中卻不容易做到。只有建立在對教材深透的理解和對教學規律深刻體會的基礎上的教學,才有可能不拘一格別出心裁,這樣的教學才會蘊涵著鮮活靈動的生命力。本課教學緊扣音樂,由音樂起至音樂終,結構嚴謹自不必說,最令人稱絕的是教師巧妙地藉助音樂完成語文教學,兩大藝術門類在這堂課上結合密切,和諧有機,毫無生硬之感。
2.注重留白
很多巧妙的設計常令執教者為之著迷,最終卻忘了設計的本意。我在欣賞本設計精巧的構想之餘,尤其注重它特意留下的「空白」。教師在導入課文之後即空出一段時間供學生把握全文框架,在重點段落處又留出空白供學生品讀,其餘各處常常可見教師的「留白」。無字句處有華章。沒有空白時段供學生思想自由翻飛,一切精彩的師生交談便失去了依據;而若無教師精到的引導設問評述,這些「空白」就會變得單薄蒼白。請讀者留意這些「空白」。
3.注重歸納
教師傳授給學生的不應只是結論而更應是過程;人類的認識主要是歸納而不是演繹。要求學生學習描寫音樂,既可以先示以規律再引例佐證,也可以通過側重的是後者。他不厭其煩地引導學生去分析,最後由學生總結出操作規則,他實際上將整個思維過程演示訓練了一遍,其中合乎認知規律之處自不必多言。
如果說本課還有什麼地方需加以完善的話,我認為還可以將教學內容再集中些。既然主體是音樂描寫,則乾脆將「把握框架」一環處理為讓學生課外把握,集中力量聽音樂、評音樂,將課後練習——「寫音樂」一環置於課內。如此,課堂主體更加突出,一些精彩語段便可以讓學生品得更深更透,本課的語文味道也許會更濃更醇。

Ⅱ 《明湖居聽書(晚清故事十六則)/國韻故事匯》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明湖居聽書(晚清故事十六則)/國韻故事匯》(上海圖書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5Aa51Ic08TOl146ncYqK1A

提取碼: gbg5

書名:明湖居聽書(晚清故事十六則)/國韻故事匯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內容簡介:

《明湖居聽書:晚清故事十六則/國韻故事匯》為「國韻故事匯」叢書之一種,收錄了晚清時期的十六個傳統故事,主要以太平天國的故事居多。人物刻畫活靈活現,情節跌宕起伏,描寫出神入化。故事皆採用通俗的古典白話寫作而成,既淺近易懂,又自有一番古典韻味,恰到好處地展現了經典與通俗、古典與現代的交融,是中華傳統文化及語言的珍貴遺存。

作者簡介:

上海圖書館(Shanghai Library)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和行業情報中心,也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上海圖書館創立於1952年,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1995年上海圖書館與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合並,1996年12月上海圖書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Ⅲ 明湖居聽書文言文及翻譯

1. 《明湖居聽書》的全文翻譯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打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凋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2. 明湖居聽書譯文

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眾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萬無生理,只好閉著眼睛,聽他怎樣。

覺得身體如落葉一般,飄飄盪盪,頃刻工夫沉了底了。只聽耳邊有人叫道:「先生,起來罷!先生,起來罷!天已黑了,飯廳上飯已擺好多時了。」

老殘慌忙睜開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來是一夢!」 自從那日起,又過了幾天,老殘向管事的道:「現在天氣漸寒,貴居停的病也不會再發,明年如有委用之處,再來效勞。目下鄙人要往濟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風景。」

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當晚設酒餞行;封了一千兩銀子奉給老殘,算是醫生的酬勞。老殘略道一聲「謝謝」,也就收入箱籠,告辭動身上車去了。

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頗不寂寞。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

到了小布政司街,覓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將行李卸下,開發了車價酒錢,胡亂吃點晚飯,也就睡 次日清晨起來,吃點兒點心,便搖著串鈴滿街蜇了一趟,虛應一應故事。午後便步行至鵲華橋邊,雇了一隻小船,盪起雙槳,朝北不遠,便到歷下亭前。

止船進去,入了大門,便是一個亭子,油漆已大半剝蝕。亭子上懸了一副對聯,寫的是「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寫著「杜工部句」,下寫著「道州何紹基韋」。

亭子旁邊雖有幾間房屋,也沒有甚麼意思。復行下船,向西盪去,不甚遠,又到了鐵公祠畔。

你道鐵公是誰?就是明初與燕王為難的那個鐵鉉。後人敬他的忠義,所以至今春秋時節,土人尚不斷的來此進香。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台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沸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卻有一層蘆葦,密密遮住。

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老殘心裡想道:「如此佳景,為何沒有甚麼遊人?」看了一會兒,回轉身來,看那大門裡面楹柱上有副對聯,寫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點頭道:「真正不錯!」進了大門,正面便是鐵公享堂,朝東便是一個荷池。

繞著曲折的迴廊,到了荷他東面,就是個圓門。圓門東邊有三間舊房,有個破匾,上題「古水仙祠」四個字。

祠前一副破舊對聯,寫的是「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過了水仙祠,仍舊上了船,盪到歷下亭的後面。

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那荷葉初枯,擦的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綳到船窗裡面來。老殘隨手摘了幾個蓮蓬,一面吃著,一面船已到了鵲華橋畔了。

到了鵲華橋,才覺得人煙稠密,也有挑擔子的,也有推小車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藍呢轎子的。轎子後面,一個跟班的戴個紅纓帽子,膀子底下夾個護書,拚命價奔,一面用手中擦汗,一面低著頭跑。

街上五六歲的孩子不知避人,被那轎夫無意踢倒一個,他便哇哇的哭起。他的母親趕忙跑來問:「誰碰倒你的?誰碰倒你的?」那個孩子只是哇哇的哭,並不說話。

問了半天,才帶哭說了一句道:「抬矯子的!」他母親抬頭看時,轎子早已跑的有二里多遠了。那婦人牽了孩子,嘴裡不住咭咭咕咕的罵著,就回去了。

老殘從鵲華橋往南,緩緩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頭,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有一尺長,七八寸寬的光景。

居中寫著「說鼓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紙還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貼的,只不知道這是甚麼事情,別處也沒有見過這樣招子。

一路走著,一路盤算,只聽得耳邊有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走到街上、聽鋪子里櫃台上有人說道:「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我告假了。」

一路行未,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裡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說的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侵舉國若狂如此?」信步走來,不知不覺已到高升店口。 進得店去,茶房便來回道:「客人,用什麼夜膳?」老殘一一說過,就順便問道:「你們此他說鼓書是個甚麼頑意兒,何以驚動這么許多的人?」茶房說:「客人,你不知道。

這說鼓書本是山東鄉下的土調,同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說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甚稀奇。自從王家出了這個白妞、黑妞妹妹兩個,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歲時就學會了這說書的本事。

他卻嫌這鄉下的調兒沒甚麼出奇,他就常到戲園里看戲,所有甚麼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聽就會;甚麼餘三勝、程長庚、張二奎等人的調子,他一聽也就會唱。仗著他的喉嚨,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

他又把那南方的甚麼崑腔、小曲,種種的腔調,他都拿來裝在這大鼓書的調兒裡面。不過二三年工夫,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

3. 《明湖居聽書》的全文翻譯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打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凋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4. 明湖居聽書譯文

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眾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萬無生理,只好閉著眼睛,聽他怎樣。

覺得身體如落葉一般,飄飄盪盪,頃刻工夫沉了底了。只聽耳邊有人叫道:「先生,起來罷!先生,起來罷!天已黑了,飯廳上飯已擺好多時了。」

老殘慌忙睜開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來是一夢!」 自從那日起,又過了幾天,老殘向管事的道:「現在天氣漸寒,貴居停的病也不會再發,明年如有委用之處,再來效勞。目下鄙人要往濟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風景。」

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當晚設酒餞行;封了一千兩銀子奉給老殘,算是醫生的酬勞。老殘略道一聲「謝謝」,也就收入箱籠,告辭動身上車去了。

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頗不寂寞。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

到了小布政司街,覓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將行李卸下,開發了車價酒錢,胡亂吃點晚飯,也就睡 次日清晨起來,吃點兒點心,便搖著串鈴滿街蜇了一趟,虛應一應故事。午後便步行至鵲華橋邊,雇了一隻小船,盪起雙槳,朝北不遠,便到歷下亭前。

止船進去,入了大門,便是一個亭子,油漆已大半剝蝕。亭子上懸了一副對聯,寫的是「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寫著「杜工部句」,下寫著「道州何紹基韋」。

亭子旁邊雖有幾間房屋,也沒有甚麼意思。復行下船,向西盪去,不甚遠,又到了鐵公祠畔。

你道鐵公是誰?就是明初與燕王為難的那個鐵鉉。後人敬他的忠義,所以至今春秋時節,土人尚不斷的來此進香。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台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沸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卻有一層蘆葦,密密遮住。

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老殘心裡想道:「如此佳景,為何沒有甚麼遊人?」看了一會兒,回轉身來,看那大門裡面楹柱上有副對聯,寫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點頭道:「真正不錯!」進了大門,正面便是鐵公享堂,朝東便是一個荷池。

繞著曲折的迴廊,到了荷他東面,就是個圓門。圓門東邊有三間舊房,有個破匾,上題「古水仙祠」四個字。

祠前一副破舊對聯,寫的是「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過了水仙祠,仍舊上了船,盪到歷下亭的後面。

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那荷葉初枯,擦的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綳到船窗裡面來。老殘隨手摘了幾個蓮蓬,一面吃著,一面船已到了鵲華橋畔了。

到了鵲華橋,才覺得人煙稠密,也有挑擔子的,也有推小車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藍呢轎子的。轎子後面,一個跟班的戴個紅纓帽子,膀子底下夾個護書,拚命價奔,一面用手中擦汗,一面低著頭跑。

街上五六歲的孩子不知避人,被那轎夫無意踢倒一個,他便哇哇的哭起。他的母親趕忙跑來問:「誰碰倒你的?誰碰倒你的?」那個孩子只是哇哇的哭,並不說話。

問了半天,才帶哭說了一句道:「抬矯子的!」他母親抬頭看時,轎子早已跑的有二里多遠了。那婦人牽了孩子,嘴裡不住咭咭咕咕的罵著,就回去了。

老殘從鵲華橋往南,緩緩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頭,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有一尺長,七八寸寬的光景。

居中寫著「說鼓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紙還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貼的,只不知道這是甚麼事情,別處也沒有見過這樣招子。

一路走著,一路盤算,只聽得耳邊有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走到街上、聽鋪子里櫃台上有人說道:「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我告假了。」

一路行未,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裡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說的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侵舉國若狂如此?」信步走來,不知不覺已到高升店口。 進得店去,茶房便來回道:「客人,用什麼夜膳?」老殘一一說過,就順便問道:「你們此他說鼓書是個甚麼頑意兒,何以驚動這么許多的人?」茶房說:「客人,你不知道。

這說鼓書本是山東鄉下的土調,同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說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甚稀奇。自從王家出了這個白妞、黑妞妹妹兩個,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歲時就學會了這說書的本事。

他卻嫌這鄉下的調兒沒甚麼出奇,他就常到戲園里看戲,所有甚麼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聽就會;甚麼餘三勝、程長庚、張二奎等人的調子,他一聽也就會唱。仗著他的喉嚨,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

他又把那南方的甚麼崑腔、小曲,種種的腔調,他都拿來裝在這大鼓書的調兒裡面。不過二三年工夫,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

5. 急需(明湖居聽書),(老山界),(永遠執著的美麗)的中心和重要

永遠執著的美麗:本文通過以執著的美麗為線索,記敘了袁隆平從孩提時代立下的美麗誓言到古稀之年放飛美麗夢想的人生歷程,表現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執著的追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和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精神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長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這句話用確鑿的數據,記敘了袁隆平百折不撓的研究雜交水稻而終於取得巨大成就做出傑出貢獻.已經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任然驅趕著自己不斷前進.這句話寫出了袁隆平成功後淡泊名利,繼續執著的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老山界:本文通過具體記敘翻越嶗山界的過程中,表現了中國工農紅軍戰士克服困難,不畏艱險的堅強意識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懶得打了】第18節:在「之」。

腳底下通過景物描寫來表現山勢之高之陡第25節:天上閃爍的星星。一口井通過對山路險峻的交代和景物描寫,表現了紅軍不怕困難的樂觀精神.明湖居聽書我們老師沒上..他老自信的跟我們說不會考的..結果真沒考..我們考的是袁隆平..【- -看在我花了1小時的份上,.。

6. 明湖居聽書句子翻譯

4.在我心中產生了同感(共鳴)!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打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凋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這是全文翻譯,你自己對照吧

Ⅳ 明湖居聽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中心思想:

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也表現出作者支持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

(4)明湖居聽書中心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原題為「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記敘文中縱使記述靜物,有時也要加入動態的敘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聽書》是很典型的例子。

賞析:

《明湖居聽書》描寫民間藝人王小玉精妙絕倫的鼓書技藝,有「文章絕調」之譽。藝術上的成功,很赤濟呈度上得力於「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例如,在再三鋪墊、反復烘托之後,寫小玉登台說書:「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象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

三萬六千個毛孔,象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劉鸚十分善於通過「比喻(博喻)」使只可意會、難於言傳的聽覺形象轉換為具體可感、易於體會的其它感覺。

「聲音」「入耳」感到「伏貼」、「暢快」原是聽覺感知,但作者卻說成是「五臟六腑」感到「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覺得「暢快」。

寫白妞說書的精湛技藝 ,寫得非常成功。全文從寫作方法上看,襯托方法有其顯著特色:用動襯靜 ,環境烘托,蘊含狂熱觀眾,襯托說書魅力。說唱的聲音之美
,並無實體形象。

全靠聽覺鑒賞,直接描寫很不容易,因而小說開頭落筆不凡,極力描寫戲園的盛況,聽書的很早就到了戲園。不過 10點,「園子里已經坐得滿滿的了」 。

11點鍾,許多官員也「陸續進來」,不到 12點 ,「前面幾張空桌俱已滿了」。其實,白妞說書是在下午
1點鍾。聽書的人多。園內已經坐滿,但「不斷還有人來」。

因為人多 ,「看坐兒的也只是搬張短凳,在夾縫中安插」。老殘也是使了錢 ,「才弄了一張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聲音嘈雜。人們彼此招呼,高談闊論,說笑自如,嘰嘰喳喳,亂扯閑話。

Ⅳ 明湖居聽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書中借老殘的游歷見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鞭撻,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同情民生的疾苦具有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點還是擁護封建統治的,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反帝斗爭的認識也不正確。

Ⅵ 不求甚解中作者提倡的讀書態度是 明湖居聽書的場面氣氛是

明湖居聽書的場面氣氛是熱烈的

這篇課文主要寫白妞高超的歌唱藝術。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在寫演出之前,先寫場內熱鬧場面,先寫琴師和黑妞,先寫場中的議論,這些都是為突出白妞說書的高超技藝作烘托和鋪墊的。然後,作者集中筆力,正面寫白妞說書的高超技藝,最後,寫聽眾的反應,高度評價白妞說書的效果。

Ⅶ 《明湖居聽書》賞析

清朝人劉鄂一生建樹頗多:修水利,搞收藏,作醫生,辦企業等等,而其為後人所了解,則是憑一部為解朋友之困而創作的《老殘游記》,將此書稿贈與朋友,不想卻因此名傳後世。劉鄂的絕妙之筆從節選的《絕唱》一書中即可窺見一斑。

本節選段的中心是描述說書藝人白妞精湛絕倫的說書技藝。劉鄂以其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和精巧厚實的鋪墊,把一個民間說書藝人烘托成藝苑的一朵奇葩。

在白妞出場之前,作者為其造足了聲勢。首先作者介紹說書場之大:有幾百張桌子,卻是座無虛席。再說聽書人之多,來晚的人從袖子里送看座的幾十錢「得一條凳在人縫里」坐下,再晚者只好從「夾縫」里坐下:可見其擁擠之狀,凸現了白妞說書藝術對聽眾的吸引。再看作者對聽書人到場時間的描述,以老殘看來,十二點的書,九點吃飯,十點到書場已是很早,卻只見書場已人滿為患;十點半連「撫院」等官員也已到了,十一點正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搬張短凳,在夾縫安插」一語就體現了這種擁擠,《明湖居聽書》的用筆還是很簡省的,卻不厭其煩的寫了關於時間的問題。九點,十點,十一點,這幾筆已把聽書人的焦急渴盼的心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再者聽書人的身份,作者特意指出,聽書的有官員、生意人、讀書人和普通市民。這一筆看似無奇,細細品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白妞的說書吸引了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前來聽書,足見其說書藝術的無比魅力,也可見白妞的說書雅俗共賞:即可下里巴人,也可陽春白雪。

讀完此處環境的精心設置,讀者和聽眾一樣已迫不及待的等待白妞的出場了。但作者還不肯讓心愛的藝術家過早露面。

出場的是一個卑陋的琴師,聽眾的失望從鬧哄之中可見一斑。而琴師的幾聲調弦卻也引來了幾多掌聲 ——琴師技藝非同一般。而琴師只是一個配角啊!真正的說書人——黑妞出場了,但作者從老殘的角度看並不知此人不是白妞,但聽樂聲如新鶯出谷,如乳燕歸巢,「覺一切聲音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從老殘來看,等待了兩個多小時聽如此如仙樂一般的說書已是不虛此行。哪知那並非白妞,「黑妞的好處人說的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黑妞的好處人學的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此一番話讓老殘啞然,「以為觀止」的音樂竟不是極品,那麼白妞竟如何呢?

作者已是用盡心智贊白妞說書,又如何寫白妞呢,此一番描述已是讓老殘心癢難耐了,也讓讀者亟盼白妞出場的同時不得不拜服於劉鄂的此一番絕好的鋪墊,先以說書場之大,聽書人之多之雜,聽書人到場之早,為白妞出場蓄足了勢,又以黑妞高超的說書技藝烘托。直到此時,略帶些神秘而令人渴盼一睹為快一聽為樂的白妞才款款的登場了。

作者並沒有賦予白妞出眾的容貌和華麗的裝束,而是讓她一身素衣與黑妞一般無二的登場了。這時的老殘想必有些失望。且慢,白妞的道具——兩塊頑鐵一響,便「五音十二律」俱出,人未發聲,已是先聲奪情,而那雙「白水銀里裝著兩丸黑水銀」的燦如明珠的眼神只一掃,便已造成「以為白妞看見了我」之效果——白妞見「我」,「我」之榮幸啊!「而鴉雀無聲」之場景,則已表現出聽書人此時激動而渴盼的心情啊!

作者對黑妞說書已是用盡了溢美之詞,那麼又如何來描寫白妞的說書呢?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劉鄂以一業余作家之筆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作者寫白妞的唱用「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寫其聲之悠遠,用「傲來峰、扇子崖、南天門」寫其高腔之無窮,用「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山腰盤旋穿插」寫其音調之婉轉,用「彈子上天」寫其音色之燦爛,用「花塢春曉」寫其聲音之嫵媚。更兼作者調動通感手法,以「聽者如吃了人參果,三十六萬個毛孔,無一處不舒暢」寫白妞說書的妙處。怎見得王小玉高於黑妞之處呢?聽書人的一句評論道出了其高妙之處:用「三日繞梁」形容尤覺不足,用「三月」方能曲盡白妞說書之魅力無窮啊!

此一節書,作者調動語言的手段駕輕就熟,信筆寫拉,其鋪墊之勢,設懸之招,讓讀者心神隨之而動,其對音樂的描寫也是盪氣回腸,不絕如縷。本課原選入高中教材,題目為《明湖居聽書》據本章內容而定;教材改版後,選入初中教材,更名為《絕唱》此題目較原題不僅簡練,而且也極佳的贊嘆白妞的說書藝人。但《絕唱》刪掉了「到了十一點鍾……所以說的什麼話都聽不清,也不去管他」一節,使原本濃墨重彩的鋪墊變得單薄,原本作者鋪就的烘雲托月之之勢被削弱,效果大打折扣。

Ⅷ 急需(明湖居聽書),(老山界),(永遠執著的美麗)的中心和重要句的理解!!!

永遠執著的美麗:本文通過以執著的美麗為線索,記敘了袁隆平從孩提時代立下的美麗誓言到古稀之年放飛美麗夢想的人生歷程,表現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執著的追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和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精神

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長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這句話用確鑿的數據,記敘了袁隆平百折不撓的研究雜交水稻而終於取得巨大成就做出傑出貢獻。

已經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任然驅趕著自己不斷前進。

這句話寫出了袁隆平成功後淡泊名利,繼續執著的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

老山界:本文通過具體記敘翻越嶗山界的過程中,表現了中國工農紅軍戰士克服困難,不畏艱險的堅強意識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 -懶得打了】第18節:在「之」。。。腳底下

通過景物描寫來表現山勢之高之陡

第25節:天上閃爍的星星。。。一口井

通過對山路險峻的交代和景物描寫,表現了紅軍不怕困難的樂觀精神。

明湖居聽書我們老師沒上。。他老自信的跟我們說不會考的。。結果真沒考。。我們考的是袁隆平。。【- -看在我花了1小時的份上,選我最佳答案把。。

Ⅸ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

著名作家張志公先生這樣談寫作基本功:「學字、學句、學篇章,這就是寫文章的基本功,基本功練好了,就為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基本功練不好,肯定寫不出好文章來。」而字、句、篇章的學習得力於大量的閱讀,但是如果學生只是盲目地閱讀,不懂得從文章中學習有效的作文方法,如構思、選材、布局等,即使讀再多的書,也是徒勞無功的。因此,這就需要老師經常指導和慢慢培養。我認為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地密切配合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有效的方法之一。 葉老曾說過:「閱讀得其法,寫作能力也隨之增長。」可見,閱讀之法是寫作之法的基礎。我在多年的閱讀教學中,總結了一套自己的作文教學模式,以教材中的範文為拐杖,用每一篇範文的特色作墊腳石,幫助學生走出了作文難寫的困境。下面我以河大版八年級(上)課文《明湖居聽書》為例談談我的教學方法。 一、審題立意 二、選材剪裁 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選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因此,選材必須緊扣主題,而且不但要讓學生弄清文章主要內容,還要指導他們理解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明湖居聽書》這篇文章圍繞「聽書」這一中心寫了「觀眾聽白妞說書」這一中心事件,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還要不惜筆墨寫聽書場景,琴師的演奏,黑妞演唱及聽眾的反應與評價?這是否偏離了主題?通過認真分析得出,這些內容更好地烘託了白妞說書技藝的高超,很好地突出了中心。學生從中明白了作文選材的原則:寫作的素材可以根據主題進行剪裁,根據主題的需要決定主次詳略等。 三、布局謀篇 明確了文章的主題,選擇了適當的材料,並不一定能寫成一片好文章,還需有合適的結構,把材料組織起來,巧妙地表達主題。看來一篇文章的結構也要服從於表現主題的需要,適應不同體裁的特點。因此,閱讀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弄清課文的層次結構,理解其好處。 《明湖居聽書》雖然是中篇小說的節選,但故事情節相對完整,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三大段:聽書前;聽書中;聽書後。作者先寫戲院子座無虛席的盛況:聽眾之多,聽眾之廣,再寫琴師的演奏,黑妞的演唱,層層襯托,層層鋪墊,層層設懸,吊足了聽眾胃口之後,再讓白妞亮麗登場,收到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動人效果。學完這篇課文,學生自己寫作時,會認真思考如何巧妙地安排文章結構,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 四、煉詞造句 主題、材料、結構都確定了,可也還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後還要落實在語言表達上,因此煉詞造句也是寫文章的重要基本功。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從每篇範文中學習生動、鮮活的詞句,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明湖居聽書》中在寫白妞說書時,使用了大量排比、對偶、誇張、博喻等修辭方法,寫了白妞唱腔的變化特點,表現了白妞的絕技。我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語句的成功之處,並反復朗讀,然後讓學生進行仿句練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在教學其他不同特色的範文時,還可以指導學生分析範文中開頭結尾的方法,過渡照應的方法,恰當的寫作順序,畫龍點睛的議論,生動形象的描寫……使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有「法」可依。 「讀書費力,作文省心。」我們只要在閱讀教學中多下一些功夫,使學生在閱讀中學到更多的寫作知識與技巧,再加上學生平時勤奮練習和老師在寫作課適當的點評,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慢慢提高的。

Ⅹ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

教案是每個老師上課必備的講課材料,但一份好的教案,也能決定一堂課的質量。如何備好教案呢?以下文章「《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由為您提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具體生動的感受和用形象來比喻無形事物,從而使讀者能真切地領略無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2.學慣用場面烘托、人物映襯、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場面烘托和人物映襯

【教學難點】

用感受和形象來比喻無形的聲音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簡介

劉鶚(1857─1909),字鐵雲,筆名洪都百煉生,清末丹徒(江蘇鎮江)人。他出身於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懂得算學、醫葯、治河等實際學問,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他行醫於上海,後又棄醫經商,直到資本喪盡才止。1888年黃河決口,他因治河有功,官至候補知府。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他曾從俄軍處用低價購買太倉糧,賑濟居民,後清廷以私售倉粟罪逮捕他,流放新疆,次年病死於迪化(烏魯木齊)。

二、關於《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說,是晚清中譴責小說有影響的作品之一。《老殘游記》借老殘在游歷中所見所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抨擊,揭露了所謂「不要錢」的「清官」,其實是一些不惜殺民邀功,「急於做大官」的劊子手,在客觀上有助於人們認識整個封建官僚集團的階級本質,有其進步的一面。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場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他維護封建統治,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在書中明顯的表現,由此可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

《老殘游記》語言清新簡練,對一些人物及自然景物的描寫比較生動、形象,沒有一般的陳詞濫調,跟晚清的同類小說比較,藝術上的成就是比較卓越的,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稱贊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

三、關於本文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唱」。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的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了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再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重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

「明湖居聽書」故事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說鼓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聽得鋪子里櫃台上有人說道:「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我告假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說的又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便舉國若狂如此?」回到店裡向茶房打的此事,茶房介紹劉: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說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個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他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京劇、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調兒里,經過二三年的工夫,創造出梨花大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唱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下午一點鍾開唱,若上午十點鍾去,便沒了座位,要聽還是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多鍾便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在為白妞說書作了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第二課時

這篇課文主要寫白妞高超的歌唱藝術。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在寫演出之前,先寫場內熱鬧場面,先寫琴師和黑妞,先寫場中的議論,這些都是為突出白妞說書的高超技藝作烘托和鋪墊的。然後,作者集中筆力,正面寫白妞說書的高超技藝,最後,寫聽眾的反應,高度評價白妞說書的效果。分別分析如下:

1.明湖居是一個戲園子。

聽書人多: 當官的「撫院」「學院」;做生意的;讀書人。

下午一點鍾才開始,可十點鍾園子已坐滿。

台上、台下對比: 空洞無人「一張半桌,兩張椅子,三樣樂器」

熱鬧「高談闊論」「嘁嘁喳喳」

側寫場內熱鬧場面,有力烘托白妞說書的魅力,渲染了氣氛,與白妞出場寂然無聲形成鮮明對照。

2.寫琴師和黑妞,也是為白妞說書作烘托和鋪墊。

寫琴師用「先抑後揚」的手法,貌甚醜陋,開始彈琴琴聲也不動人,最後輪指彈奏,動人心弦,突出輪指彈奏的高超技藝,為後文替白妞出色地伴奏埋下伏筆。

寫黑妞容貌、服裝,細致說明她朴實、純潔,為後文白妞的容貌、服裝描寫節省筆墨,以便集中筆力寫演唱,然後突出吐字清晰,行腔婉轉的特點,「百變不窮」「以為觀止」。但她的技藝遠不如白妞,因她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就這樣層層鋪墊,烘雲托月,很好發揮琴師、黑妞的陪襯作用。

3.借觀眾之口議論,將黑妞白妞說書互相比較。

4、白妞說書

一生朗讀,其他學生考慮:(1)哪些句子寫的特別好??(可分組找,看哪個組找的准,找的多。)它抓住白妞說書的什麼特點?用了什麼修辭手法?(2)白妞在說書過程中聲音有哪些變化?

討論後.總結:

好的句子有:

「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帖,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寫出聽小玉初唱時感受到的妙境,處處伏帖,處處暢快

「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尖細高亢、剛勁有力

「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婉轉迴旋

「如一條飛蛇……」——婉轉悠揚、急促多變

「像放那東洋煙火……」——多姿多彩,變化無窮

「如花塢春曉,百鳥亂鳴」——婉轉清脆、多姿多彩

採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辭方法。(師生共同回憶通感修辭的運用,並舉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熱點內容
小說絕品校園狂徒下載 發布:2025-01-19 06:14:20 瀏覽:714
言情小說吧標志圖片 發布:2025-01-19 05:33:05 瀏覽:242
蘿莉魔法系統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9 05:33:04 瀏覽:278
跟木槿花西月錦綉一樣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1-19 05:16:58 瀏覽:367
言情小說龍游天下 發布:2025-01-19 04:40:59 瀏覽:275
2005年熱門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9 04:37:42 瀏覽:600
公主嫁到腹黑王小說免費 發布:2025-01-19 03:59:56 瀏覽:931
經典完結好看的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1-19 03:50:32 瀏覽:772
中學生文卒是網路小說嗎 發布:2025-01-19 03:31:12 瀏覽:490
東方一劍武俠小說 發布:2025-01-19 03:26:15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