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聽書巴菲特之道
1. 解讀《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股神進階之路和投資方法
在投資人心中,巴菲特是神一樣的存在,和他吃一頓飯要花300多萬美元,而飯本身只值100美元。
為什麼巴菲特投資這么厲害呢?他有什麼秘訣嗎?
為了解開巴菲特投資之謎,國內外出版了數百本書籍。其中,這本《巴菲特之道》被公認為總結巴菲特投資思想最好的書。
本書認為,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許不一定能成為億萬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成為更好的投資者。
先講第一個重點,股神之路。
巴菲特是怎麼成為股神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巴菲特,主要因為3個人:格雷厄姆、費雪、芒格。
巴菲特11歲就開始買股票,他看了很多關於股票的書,也畫過股票K線圖,但幾年下來,水平跟普通小股民還是差不多,依然賺不到錢,直到他遇見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老師,也是證券分析行業的開山祖師。他寫了兩本書,《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看完這兩本書深受啟發,於是巴菲特就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投身格雷厄姆門下系統學習投資理論。
格雷厄姆主要教會了巴菲特什麼呢?主要有三點:一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二是安全邊際,就是打折買股票;三是正確看待股價波動。
第一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年輕時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樣,認為股票不過就是一張有價格的交易紙片。這種認知讓巴菲特追漲殺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憊還被股市割了韭菜。遇到格雷厄姆之後,他開始認識到,股票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公司。不論是買入100%的股票,還是只買入1股,代表的都是公司相應的份額。每股都對應著公司相應的凈資產、利潤和分紅的權利等。於是巴菲特從買股票只看價格進化到了買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財務情況。
第二點,安全邊際,打折買股票。格雷厄姆買股票的時候會先計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主要是每股凈資產,然後打個7折去買。比如通過計算發現一家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10元,當價格低於7元的時候,格雷厄姆就會買入。這樣做的好處是就算看錯了,也不容易虧損,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第三點,正確看待股價的波動。格雷厄姆創造了一個寓言人物,叫市場先生。市場先生每天都會來到投資者門口,給股票報個價格。可他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樂觀,有時悲觀,所以報價時高時低。可股票代表的企業,真實價值並不會大起大落。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始終保持理性,無視或者利用市場先生的報價。當市場先生的報價大幅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時,買入;當市場先生的報價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時,無視價格波動。
靠著這三點,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生涯非常順利,他的私募基金發展得非常快。30出頭巴菲特就成了千萬富翁。從購買力來看,巴菲特30多歲時的身價就有現在的10多億人民幣了。
但是隨著資金的增長,巴菲特發現了格雷厄姆方法帶來的問題。通過格雷厄姆方法打折買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爛公司,這些爛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頭爛額。巴菲特雖然投資爛公司賺到了很多錢,但是賺得很累,甚至還差點壞了自己的名聲。
費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資風格完全不一樣,格雷厄姆喜歡好價格,費雪喜歡好公司。格雷厄姆願意用好價格買爛公司,而費費願意用合適的價格買好公司。
打個比方,格雷厄姆是用五毛錢去買現在值一塊錢的東西,而費雪則是花一塊錢去買幾年後值十塊錢的東西。
費雪的好公司有兩個要點: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層。
費雪特別看重一個企業的競爭壁壘,後來巴菲特把這個競爭壁壘發展成了「護城河」。
巴菲特很早就接觸並認同了費雪的理論,但在投資風格上完全是格雷厄姆風,因為格雷厄姆的方法在早期讓巴菲特賺了很多錢。每個人都有成功的路徑依賴問題,巴菲特也不例外,真正讓巴菲特在投資行為上做出改變的人是芒格。
芒格認為: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價格,勝過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價格。
在芒格的推動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論框架的束縛。1971年,芒格說服巴菲特買入了喜詩糖果,出價是凈資產的2.5倍。要是以前,高於凈資產1倍的價格,巴菲特打死都不會買,這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第一次為品質買單。喜詩糖果後來成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他至今還持有這家公司。
下面講第二個重點:投資方法。
巴菲特是怎麼選股票的呢?巴菲特雖然綽號「股神」,但其實他並不會炒股,而是投資公司。他進行投資決策時,分析的是企業,而不去分析市場、宏觀經濟和股票。
巴菲特挑選「好公司」有3大標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價格。
好生意,也就是商業模式要好。
好生意有三個特點:一是生意模式簡單,一看就懂;二是經營 歷史 持續穩定;三是長期前景清晰可見。好生意需要有寬廣的「護城河」。
比如說可口可樂,過去一百年它在賣可樂,未來一百年大概率還是在賣可樂。只要未來全世界的人依然還喝可樂,可口可樂的利潤率依然會比較高。這樣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員要好。
巴菲特曾說過,他喜歡買那種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但他從來沒有買過傻子經營的生意。傻子都能經營的生意說明商業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員來經營,就可能創造奇跡。
那怎麼才算是好高管呢?巴菲特認為,最好的高管應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最大化股東的利益。巴菲特認為好高管有3個特點:理性、坦誠、獨立思考。
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資源,坦誠就是不僅能報喜也能報憂、承認錯誤和失敗,獨立思考就是能不從眾、不跟風。
那如何判斷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些小竅門:你可以翻翻這家公司過去幾年的年報,尤其是仔細閱讀管理層所說的未來策略,對照現實看看有沒有說到做到。除此之外,就是去查看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是評判「好公司」的關鍵要素,從財務上看,對股東的回報好不好?
看財務數據,主要看什麼呢?先看公司賺不賺錢。
再看公司賺了錢是不是回報給投資者了。
公司管理層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賺了錢怎麼分。不管是給員工加工資,還是用於研發或是投資,你沒有發給股東的那部分利潤,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則就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
選出了符合好生意、好高管的公司,還要看看是不是好價格?好價格,也就是股價是不是大幅低於內在價值。
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時候,市值約150億美元,而它的真實價值在200億到480億之間,以最保守的估計,巴菲特買可口可樂的股票,也只是用了七折的價格。後來可口可樂10年漲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資案例中的經典。
選出來了好公司以後,巴菲特如何買賣呢?
在具體買賣股票的時候,巴菲特堅守兩個基本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能力圈原則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做投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買。
其實巴菲特也買過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倉了IBM這只股票,並且在多個場合親口認錯。這恰恰反證,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會失敗。
集中投資原則指抓住好機會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價格更少。輕易不要買股票,但是一旦有絕佳機會出現就要盡量多買。借用巴菲特的比喻就是,本來該用大盆接錢,就別去用一個小勺子。
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資金多達近2000億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隻股票上。
到這里,這本書的精華我們就分享完了。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第一點是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巴菲特主要受到三個人的影響,分別是:格雷厄姆、費雪、芒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思想,從費雪那裡學到了投資好公司的重要性,並在芒格的推動下開始買進好公司;第二點是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巴菲特選擇好公司的3個標准:好生意,好高管,好價格。買賣股票的兩個原則:能力圈原則和集中投資原則。
2. 求《巴菲特之道》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巴菲特之道》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0i1lmfr_T1jpDbvCoKcDA
簡介:《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是經管類圖書。本書通過實例精闢而又詳盡地描述了貫穿巴菲特投資生涯的投資哲學、投資策略、公司分析和估價技術,展示了巴菲特投資決策過程中令人神往的所謂「秘密」,書中還收入了貝克夏·哈維公司年報和若干公司股票的價值估算過程及結果,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巴菲特投資策略的精髓,更理性地投身證券市場。
3. 巴菲特之道的作者簡介
瑪莉·巴菲特(Mary Buffett),大衛·克拉克(David Clark),瑪莉·巴菲特曾是沃倫·巴菲特的兒媳婦。她本身也是投資領域的作家和演說家。大衛·克拉克則是沃倫·巴菲特一家人多年的好友,身兼律師和專門研究巴菲特法則的演說家。兩人同是暢銷書作家,合寫過《巴菲特法則》、《巴菲特法則實戰分析》和《新巴菲特法則》等暢銷投資書籍。
4. 巴菲特之道,說了什麼
《巴菲特之道》中闡述了巴菲特投資企業的十二個原則,對我們來說,無論是投資還是管理企業都有非常好的借鑒之處。
以上是企業准則。
以上是管理准則。
以上是財務准則。
以上是市場准則。
最後借用查理-芒格的話: 所有聰明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你必須先評估一個企業的價值,再評估股票的價值。 還要根據公司的競爭優勢,來判斷是不是應該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
這些就足夠了嗎?顯然不能。巴菲特所言投資是一門藝術,其實在警告我們, 在玩概率游戲的時候,任何單個獨立復雜系統都無法預測,只能用一個「常識」,股票價格屬於獨立復雜系統,不能預測,但它具有價格屬性,可以「低買高賣」,但如何進行「低買高賣」,不是科學和技術能解決的,有時候要像一個藝術家創作那樣, 讓自己心中的世界外顯出來。
巴菲特之道,對於投機者而言,尤如雞同鴨講;對於技術流,還是好好看K線圖更有共鳴;對於中國小股民,也不要自認為能學到什麼真理天道。只有認同常識,可以用一輩子時間來投資的價值投資者,才可以好好通過巴菲特的十二個原則來梳理自己的價值投資觀。我個人覺得, 與其說巴菲特之道是投資的聖經,不如說是企業家警醒自己的企業管理方面的《孫子兵法》,更可能是個人投機者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5. 《巴菲特之道》
薦 語
這是將巴菲特思想引進中國的第一本書,中國第一批獲得財務自由的知名投資者均受教於它。
巴菲特始終是一個快樂工作的人,他的成功不僅僅是投資的成功,而是哲學的成功。他的思想值得處於任何財務階段的普通人學習和借鑒,挑戰人生的同時,也要享受人生!
作 者 簡 介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
美盛投資顧問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董事總經理。他是美國最知名的以善於寫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理念而著稱的作家,已出版九本投資圖書,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投資組合》《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以及《NASCAR:驅動體育的商業》《偵探與投資者:來自傳奇特工的未曾揭示的投資技巧》 等。
羅伯特本科與碩士均畢業於維拉諾瓦大學,並持有CFA證書。他與家人居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容為《巴菲特之道》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引言:為什麼選擇這本書?
一、童年巴菲特
二、青年巴菲特
三、開始創業
四、伯克希爾·哈撒韋
五、購買企業的12個堅定準則
六、簡單易懂
七、持續穩定的經營歷史
八、良好的長期前景
九、管理層要理性
十、管理層坦誠對待股東
十一、擺脫慣性
十二、重視凈資產回報率
十三、股東盈餘
十四、利潤率
十五、一美元提前
十六、確定企業價值
十七、低價買入
正 文
引言:為什麼選擇這本書?
巴菲特傳奇式的成功有目共睹,投資界對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眾說紛紜。但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巴菲特的人生過的相當精彩。不僅僅成為了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而且是全世界捐款最多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始終是一個快樂工作的人。直到現在,85歲高齡的巴菲特依然每天跳著舞步去上班。
他的成功絕不僅僅是投資的成功,而是哲學的成功。巴菲特具有獨特的人生哲學,這一整套哲學保證了他挑戰人生的同時享受人生。這本書並不是巴菲特的傳記,而是對他思想的整理和研究。普通人未必照此選擇股票,但可以以此借鑒我們的人生。
一、童年巴菲特
沃倫·愛德華·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奧馬哈市,直到現在他還住在奧馬哈的老房子里。幼兒園時巴菲特就對數字著迷,6歲獲得了第一個錢包。他以25美分批發6罐可口可樂,然後以每罐5美分出售,獲得了20%的投資回報率。10歲時,父親帶他去了紐交所,見到了一系列成功人士。他愛上了股票。11歲,巴菲特以120美元進入股市。股市突然大跌,損失30%。當股票回升至40美元時,巴菲特趕緊賣掉了股票,賺了5美元。但接下來那隻股票飆升至202美元。巴菲特學會了第一課:耐心。13歲時巴菲特和朋友合夥花了25美元買了彈子機放在理發店裡賺錢,第一天賺了4美元,很快規模擴大到7台,這樣每周巴菲特能賺50美元。高中畢業時,巴菲特攢了9000美元。
二、青年巴菲特
巴菲特本來不想上大學,但父親不同意。最終他上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兩年後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一年修完14門功課。1950年畢業,不滿20歲。這時,他看到了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新書《聰明的投資者》「就像看到了一道光!」他立刻到了紐約,加入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課程。在這里,巴菲特學會了價值投資。巴菲特得到了格雷厄姆課程的第一個A+。隨後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和他一起工作的還有比爾·魯安,這個人創立了紅杉基金。
三、開始創業
在巴菲特25歲時,格雷厄姆決定退休,解散了公司。巴菲特成立了合夥公司,7個有限合夥人,共投資10.5萬美元,巴菲特作為一般合夥人,出資100美元。如果年回報率在6%以下,收益將全部歸有限合夥人,超過6%的部分,巴菲特獲得25%。在第一個5年,道瓊斯指數上升75%,巴菲特的成績是251%。
1962年,巴菲特成立了一個新的合夥企業。第二年巴菲特投資了1300萬買入估價大幅下跌的美國運通,隨後兩年股票漲到原來的三倍,巴菲特凈賺2000萬美元。巴菲特開始收購和控制企業,其中包括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1969年巴菲特解散了合夥企業,轉而控制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是一家棉花製造廠。
四、伯克希爾·哈撒韋
巴菲特一開始是想把棉花業務做起來的,但一直收效甚微。一直到1985年6月,巴菲特關閉了紡織廠,結束了這項百年業務。1967年,伯克希爾出資860萬美元收購了國民賠償公司和國民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巴菲特一直很喜歡保險公司,1991年巴菲特還收購了蓋克保險公司。1998年收購了通用再保險,花了160億美金。他聘請畢業於IIT的阿吉特管理保險公司,在2009年年報中,巴菲特寫到「如果我、芒格和阿吉特同在一條沉船上,你只能救一個人,請游向阿吉特。」
今天,伯克希爾·哈撒韋由三個業務組成:保險、資本密集型業務(能源、鐵路等)、製造服務零售業務(從棒棒糖到噴氣飛機)。2012年,這些業務提供了108億美元的盈利,市值876億美元。在過去的48年裡面,公司賬面價值從每股19美元增長到114214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9.7%。同期標准普爾增長率為9.4%。
五、購買企業的12個堅定準則
巴菲特認為在投資時要以企業分析師的眼光,而不是市場分析師的眼光,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的眼光,更不是股票分析師的眼光。這意味著,巴菲特首先是一個企業家。巴菲特選擇企業有以下准則:
企業准則:企業是否簡單易懂?企業是否有持續穩定的經營歷史?企業是否有良好的長期前景?
管理准則:管理層是否理性?管理層對股東是否坦誠?管理層能否抗拒慣性驅使?
財務准則:重視凈資產回報率而不是每股盈利;計算真正的股東盈餘;尋找具有高利潤率的企業;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潤,至少創造一美元的市值。
市場准則:必須確定企業的市場價值;相對於企業的市場價值,能否以折扣價購買到?
六、簡單易懂
巴菲特了解旗下所有企業的營收、成本、現金流、勞資關系、價格彈性,以及資本配置的需求,他只選擇在他智力范圍內能夠理解的企業。投資成功並不是靠你懂多少,而是認清自己不懂多少。「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這並不是圈子多大的問題,而是你如何定義圈子的問題。」
華盛頓郵報、蓋克保險公司、大都會、可口可樂、富國銀行、通用動力公司、美國運通、IBM、亨氏食品,這九大企業的業務模式都很清晰明確。
七、持續穩定的經營歷史
巴菲特不僅規避復雜,他還規避陷入麻煩的企業,經歷重大變化的企業會增加犯錯的可能。最好的回報來自多年穩定經營提供同樣產品或服務的公司。巴菲特幾乎不關注熱門股,如果一家企業展示了持續穩定的經營歷史,年復一年提供同樣的產品和服務,推測其持續成功就是合理的。一個合理價格的好企業,比便宜價格的壞企業更有利可圖。
八、良好的長期前景
巴菲特把企業分為兩類:少數偉大的企業和多數平庸的企業。
他定義特許經營權企業的特點:1被需要或渴望;2無可替代;3沒有管制。
這種公司具有價格彈性,它令企業能夠獲得超出平均的資本回報。這些偉大的企業都有「護城河」,就是競爭優勢。普通企業只能在價格上競爭,最佳方式是成為低成本供給者。這類企業能健康賺錢的唯一時機是供給短缺的時期,但這一因素極難預測。
九、管理層的重要性
配置公司資本的能力,是管理層最為重要的能力,因為這將決定股東的價值。公司在成熟階段會產生額外的現金。如果這些現金保留在企業內部能產生高於平均的資產回報率,高於資金的成本,這是符合邏輯的。如果保留的現金投資於那些低於平均回報的項目,則是非理性的。通常,那些不斷投資於低回報項目的管理層認為這是暫時的,他們相信憑管理就能令企業增加盈利,股東們往往任其發展。
有時候管理層為了保持增長會通過並購其他公司購買增長。這時風險會更大。巴菲特認為,如果資金不能投資於超越平均回報率的項目,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分給股東。具體做法有兩種:分紅或者回購股票。在巴菲特投資的上述9家企業中幾乎都出現過回購股票的現象。
十、管理層坦誠對待股東
巴菲特認為管理層需要報告數據,無論是會計報表之內還是之外的,這些數據要回答三個問題:
1 公司的大致估值?
2 公司有多大可能性達到未來目標?
3 鑒於過去的表現,管理層乾的如何?
巴菲特稱贊那些有勇氣公開討論失敗的管理層。巴菲特相信,坦率的品質會令管理層至少與股東一樣受益。「在公眾場合誤導他人的CEO,私底下也會誤導自己。」
十一、擺脫慣性
當慣性來臨時,理性經常枯萎。慣性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拒絕改變當前的方向;
2 閑不住,僅僅為了填滿時間,通過新項目或並購消化手中的現金;
3 滿足領導者的願望,無論其多麼愚蠢,下屬都會准備好可行性報告;
4 同行的行為引起沒頭腦的模仿。
無力抗拒慣性驅使,常常是因為公司股東不願意接受基本面變化的事實。很多人寧願購買新的公司,也不願直面現有的問題。
巴菲特曾經在課堂上展示了37個失敗的投資銀行,各自都具有很多優勢,但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對他人的盲目模仿。
巴菲特識別管理層的小竅門:回顧過去幾年的年報,尤其是管理層發表過的對未來的策略。然後比照今天的結果,看看實現了多少?過去的策略和現在的策略有何不同?他們的思想如何變化?
管理層很重要,但再好的管理層也無法挽救一個「製造馬鞭的企業」,所以企業財務准則更加重要。
十二、重視凈資產回報率
分析師們常常以每股盈利來衡量一個公司的表現。但巴菲特認為每股盈利是一個過濾嘴,因為公司會留存上一年度的公司部分盈餘,這樣每股盈利自然就增加了。衡量公司年度表現,巴菲特傾向於凈資產回報率,就是盈利除以股東權益。股東權益以成本計算,而不是市值。其次還要剔除非經常性項目,因為這不是正常狀況。
同時,一家優秀的企業應該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也能創造良好的回報。那些依靠高杠桿負債而產生高回報的企業令人擔心。
十三、股東盈餘
相對於現金流,巴菲特更喜歡使用股東盈餘——一家公司的凈利潤,加上折舊、損耗、攤銷,減去資本支出和其他必需的營運資本。巴菲特承認,股東盈餘這項指標無法提供精確的數字。計算未來的資本支出經常只能預估,他引用凱恩斯的名言:「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十四、利潤率
提高利潤里最佳的方法是控製成本。因此,巴菲特很喜歡那些節儉的經理人。巴菲特自己也是節儉的楷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沒有法務部門,也沒有公關部門或者投資者關系部,沒有MBA員工組成的收購兼並策略規劃部門,稅後成本不到營運利潤的1%,是同等規模公司的1/10。
十五、一美元提前
巴菲特創造了一個指標,不僅可以迅速測試出公司的吸引力,而且能衡量公司管理層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成果。這個指標就是「一美元原則」:公司每留存一美元的利潤,至少應該創造一美元的市場價值。如果市值的提升超過留存的數字,就更好了。這個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在股市裡挑選出優秀的企業。
十六、確定企業價值
一些人喜歡用簡單的方法確定公司的價值:低市盈率、低市凈率和高分紅率。但巴菲特相信「一個公司的價值決定於在其生存期間,預期產生的所有現金流,在一個合理利率上的折現。」這樣你只要確定兩個變數:現金流和合適的貼現率。巴菲特只使用美國政府長期國債的利率作為貼現率。例如,華盛頓郵報1973年的股東盈餘是1040萬美元,國債利率是6.81%,公司的價值就是1040萬除以6.81%,是1.5億美元。
十七、低價買入
如果巴菲特算出股價僅僅略微高於內在價值,他是不會買的。因為公司只要未來經營出現波動就會導致虧損。反之,如果內在價值與股票價格之間的安全邊際足夠大,風險就小很多。巴菲特運用安全邊際理論,以低價買到傑出的公司,然後,當市場糾正其錯誤回歸正常時,伯克希爾就將獲利。
巴菲特投資10.23億美元買入可口可樂,買入期間可口可樂的估值平均151億美元左右,巴菲特計算的估值是207億美元,或381億美元,或483億美元。(根據不同的增長預期)巴菲特的安全邊際從保守的27%到樂觀的70%。
結 語
巴菲特的成功是因為他玩的是完全不同的游戲,在這中間,耐心是最為重要的。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巴菲特有意識地放慢節奏。他說:「時光的最佳之處在於其長度。」
巴菲特說市場就像玩牌,如果你玩了一段時間還不知道誰是輸家,那麼你就是那個人。
積分換書
6. 《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巴菲特書籍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33P3ydaZakIOzs4kUUJWgQ
鏈接主要包含:《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巴菲特如是說》、《滾雪球》、《巴菲特之道》、《聰明的投資者》等(其中《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可以看作是他寫的書。
7. 巴菲特之道兩個版本
不是。根據查詢巴菲特之道的相關資料得知,巴菲特之道不是兩個版本。共五個版本,
1、第一個版本是《勝券在握》,海南新聞國際出版中心,1996年出版。
2、第二個版本是《沃倫·巴菲特之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3、第三個版本是《巴菲特之道》,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出版。
4、第四個版本《巴菲特之道》,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出版。
5、第五個版本《巴菲特勝券在握》,遠流(台灣),2020年出版。
8. 《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典藏版)》([美]羅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G. Hagstrom))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O-t-MWd44hfdFCmXZmPRw
書名: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典藏版)
作者:[美]羅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G. Hagstrom)
譯者:楊天南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12
頁數:336
內容簡介:
在六十載櫛風沐雨的航行中,沃倫·巴菲特曾遭遇過無數挑戰,卻仍在演繹著無與倫比的傳奇。他因謙遜、正直和智慧贏得了世界各地千萬人的愛戴,並點燃了人們對於他的投資之道的強烈好奇。這也是羅伯特·哈格斯特朗十年之後寫作《巴菲特之道》第3版的原因。
當今世界獲得信息的手段越來越方便,但人們想從股市中分一杯羹卻仍非易事。哈格斯特朗將這位「奧馬哈先知」的投資哲學在《巴菲特之道》中條分縷析地進行解讀,教讀者將巴菲特的投資方法融入自己的實踐之中。你將了解巴菲特如何挑選股票以及購買企業,這二者實際上都建立在同樣的模式下,其中的秘訣被解碼為12個投資准則。同時本書還會讓你發現巴菲特的方法「並未超出任何人的能力范圍」。
書中記錄的第一手資料,會讓你了解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如何運用12個投資准則進行企業並購。在學習了如何進行理性決策之後,書中還解釋了為什麼巴菲特認為集中投資極大地簡化了投資組合管理的任務。從中你能獲知巴菲特如何處理投資中遇到的心理挑戰,以及在長期投資中耐心所扮演的角色。
在講述巴菲特的成長和職業歷程時,哈格斯特朗還介紹了很多重要人物,從本傑明·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費雪,再到查理·芒格,他們影響了巴菲特的投資觀。
沃倫·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已經經歷了逾60年的考驗,將他的投資准則融入你的思維和行動或許不能使你成為億萬富翁,但一定會改進並提高你的長期投資水平,你將成為更好的投資者。
作者簡介: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
(Robert G. Hagstrom)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美盛投資顧問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董事總經理。他是美國最知名的以善於寫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理念而著稱的作家,已出版九本投資圖書,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本書第1版即銷售120萬冊)、《巴菲特的投資組合》(芒格推薦書目)、《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以及《NASCAR:驅動體育的商業》《偵探與投資者:來自傳奇特工的未曾揭示的投資技巧》 等。
羅伯特本科與碩士均畢業於維拉諾瓦大學,並持有CFA證書。他與家人居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
譯者簡介:
楊天南,北京金石致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基金管理人、金融投資家、財經專欄作家。美國聖地亞哥大學金融MBA,2001年即親赴奧馬哈與巴菲特見面。
楊天南的譯作有《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戴維斯王朝》等投資經典,著作有《規劃財富人生》《一個投資家的20年》。他曾先後獲得投資界金長江獎、卓越私募基金獎、亞洲財經最具影響力財經書刊獎、華文財經圖書大獎、優秀譯者、十佳譯者等榮譽。
9. 巴菲特之道讀後感
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warrenbuffet
投資是簡單但不容易的一件事,這句話出自巴菲特之口也是其投資智慧的精髓。作為偉大的投資家,在市場上的赫赫戰功不言而喻,究竟是什麼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投資者,促成了如此多的超額收益?或許可以通過《巴菲特之道》這本書來一窺究竟。
《巴菲特之道》不僅講述了巴菲特的成長還有其投資理念,當然我們不可能通過簡單的復制其投資策略就妄想取得像他那樣的成功,畢竟經濟環境不同、時代主題不同,其生長的美國也是世界上資本發芽的沃土。這些都很難復制,不過偉大的投資者絕不單單依靠這些而成功,背後更有其高超的投資理念、過人的投資智慧、不受眾人影響的專注和堅韌。這些都將巴菲特的身影變的偉大也是我們最為值得學習的地方。《巴菲特之道》該書內容比較多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看這個超級投資者。其一,巴菲特的教育是怎樣,是什麼促使了他的投資策略?其二,巴菲特投資或者是購買企業的原則是什麼?這些也是我們想學習借鑒的。其三,巴菲特在投資時的心裡是什麼樣的?哪些投資心理是最值得學習的?
作為價值投資的集大成者,其投資思想的來源主要由於三個人,一個是恩師本傑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費雪和其合夥人查理·芒格。在這三個的影響下巴菲特的投資思路逐漸轉變,日趨成熟。不得不說的就是這三個人的投資思想。
本傑明·格雷厄姆。作為金融分析的開山鼻祖。同時也是巴菲特的老師,其價值投資的理念對巴菲特的影響不言而喻。流傳最廣的就是「安全邊際」這個概念。簡單的說兩點: (1).以低於公司凈資產2/3的原則買入。(2).專注於低市盈率的股票。 這很好理解就是買的價格比公司的資產還要低安全性肯定要高一些。如果公司經營良好那麼市場會修正其價格,讓它漲的與資產相同或者更高。這里就有一項十分重點的工作,那就是對財務報告的分析。因為只用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企業的情況,在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巨作《證券分析》中就多是關於此類的分析,所以巴菲特的投資中很強調財務報告的分析。最開始巴菲特也是遵循這樣的理念投資,不過這樣的公司缺少了成長性價格往往不能很高,可是這樣鍛煉出來巴菲特雄厚的根基,通過財務報告他往往能嗅到優秀企業的味道。
第二個不得不說的是菲利普·費雪。巴菲特在看《怎樣選擇成長股》後便去找費雪,見過面後,他感到費雪的理念令人折服。所以其投資上也吸收了其投資理念,這可以概括為:(1)投資於那些擁有超出平均水平潛力的公司;(2)與能乾的管理層合作。費雪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找出公司在行業里的獨特優勢,通過閑聊的方式了解企業。這點無疑影響了巴菲特,因為其投資的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等公司都有獨特的優勢和優秀的管理層。同時還有一點就是從費雪的早期錯誤總結的。成功的投資較為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超出其投資領域往往出現錯誤,所以巴菲特對於科技股都不怎麼參與。不犯錯誤無疑也是投資中重要的一條。要知道市場是懲罰那些做錯事的人。
雖然費雪的影響很深,但卻是查理芒格真正推動巴菲特接受和應用費雪投資優秀公司理念的人,芒格是伯克希爾公司的副董事長和第二大股東,巴菲特稱其為「長期的摯友與合作夥伴」。他們經常討論相關問題,芒格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費雪投資理論的化身,他特別喜愛經營良好、價格合理的優秀公司的股票。伯克希爾早期的成功可歸功於收購藍籌印花、喜詩糖果及加州其他企業,這些大都是芒格先於巴菲特發掘的。在芒格加入伯克希爾公司後,正是他的影響使巴菲特從格雷厄姆買便宜貨的投資策略局限中走出來,吸收費雪優秀公司成長股的投資策略,將二者進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自己最成功的投資策略:基於持續競爭優勢的長期投資策略。
巴菲特在1992年年報中談到自己投資策略的演化時說:「在失敗過幾次之後,我終於想起某位職業高爾夫選手的建議,他說:「不斷的練習雖然無法達到完美的境界,但練習卻能夠使你的成績永續維持。」也因此我決定改變我的投資策略,試著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好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普通的公司。「巴菲特強調自己的融合是逐步的:「我逐漸發展了他們的思想。從一個立場突然跳到另一個立場可不是我的風格。其投資也從安全邊際逐漸到合理價格買入優秀企業。這樣的思想和超凡的業績印證其所言:」時間是好企業的朋友,是平庸企業的敵人。「
投資或購買企業的原則
根據巴菲特的說法,買下整個企業和以購買股票的形式買一部分企業,實際上沒什麼不同,不過其更傾向於直接擁有整個企業。所以他總是以企業分析師的眼光來看待而非股票分析師的眼光。如果回顧曾經的交易,尋找一些共性,我們可以很好的看見一系列基本原則;主要有(1)企業准則;(2)管理准則;(3)財務准則;(4)市場准則。放在今天看這些准則依然是很好篩選優秀公司的標准,同時也無限多考慮市場環境。宏觀概念、行業趨勢等,只關注於企業的運營情況如何,而做出是否投資的決策。
從投資的華盛頓郵報、蓋克保險、可口可樂等公司都是對這個行業比較了解的,滿足了簡單易懂的條件,所以我們應該從生活中發現良好的投資標的,多觀察生活的現象更能是我們收益,比如A股市場上雲南白葯、茅台等都具有簡單易懂的特徵。而且持續經驗和長期前景都可以被我們預計的比較准確,這要能以合理的價格購入就不失為良好得投資。
在投資可口可樂時候無疑是投資在一個轉折點上,當時飲料行業缺少創新,可口可樂嘗試多元化經營進行上下游擴張,公司的花費激增利潤開始下滑,公司剛更換高管,這些聽上去都糟透了,但正是管理層的理性、坦然和抗拒慣性驅使讓可口可樂的到業績改善,擯棄前任管理層的策略將多元變成單一的核心業務:賣糖漿盈利而不是建廠搞水利等項目,提升股東回報,通過股票回購、增加分紅數量這都增加股東的資產收益。無疑是股票價格飛升的長期動力。而且巴菲特買入的時機正是高管更換不久。其投資智慧十分超前才能發現如此好的機會,這完美的詮釋了:最好的生意是那些長期而言,無需更多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卻能保持穩定高回報率的公司。
在IBM的投資中,巴菲特抓住了其在IT資源以外的護城河優勢,就是IBM的公司聲譽、客戶關系、咨詢和系統集成上面無可匹敵的優勢,而且公司的管理層重視股東價值,砍掉低利潤業務、轉型高利潤的咨詢和資源外包服務,所以公司的利潤持續攀升,凈資產收益率也逐步走高,這無疑都讓股票價格水漲船高。
雖然很難找到完全符合上面標準的公司,不過盡量去符合就會產生好的效果,同時一個共同的標准就是巴菲特不急於了解利潤,從不急於賣出股票,只要他們能產生令人滿意的資產回報、管理層可以誠信、股價沒有過高。也就是持續滿足標准,就能夠一直持有。
有一點不得不說的是: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往往很集中而且換手很低,這和分散化化解風險的思想格格不入,而且其價格波動往往很大,顯然巴菲特並不關注於短期價格的變化,從其發言中也可以看出:」在你做出投資時。你應該具有這樣的勇氣和信念,至少將你10%的身家放在那隻股票上。「還有就是:「如果承受不了50%的虧損,那就不應該來到股票市場。」感覺這樣簡直是在豪賭,不過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過多的分散風險不能取得太多的超額收益,如果巴菲特不進行這樣的近乎豪賭的投資他也不會在眾多投資者中脫穎而出,但這些都不是關鍵,最為關鍵的是他只把精力放在選擇良好的公司上,很少換手股票。在當時他就看向了20年以後,聰明的投資者都有極強的遠見,在這種層面上看更像一個戰略家。較少的換手也是長期業績好的關鍵,很多基金或機構的投資頻繁的換手增加了很多成本,賺錢是復利的可是成本也是復利,過高的換手產生的費用絕對大的驚人,那些跑不過指數的基金或者投資者長期都敗在了成本上面。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價值投資者往往採用了這用策略,較為出名如紅杉基金,這些超級投資家都採取了深入研究、集中投資、長期持有的策略並且久經時間考驗投資業績很是出色,這一點無疑值得我們學習。
巴菲特的投資心理學
巴菲特在投資上比較有耐心,一個短期的炒家不太有可能堅守市場,尤其是 市場錯誤定價的時候往往是情緒低迷 ,人心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很難堅守。除此之外其成功還有行為優勢、分析優勢、組織優勢。
行為上巴菲特是理性的,簡單來說就是回望過去、總結現在、分析若干種可能,並最終做出決策。其投資幾乎都是這樣完成的。如果我們因為一時激動或者一意孤行的話那麼肯定就會在投資中犯下各種錯誤,看著收益飛走,機會來的時候不能抓住。這樣我們肯定成為不了像巴菲特一樣偉大的投資者。同時他也很關注管理層如何分配利潤了。這樣才能提升公司的價值,由於他的理性所以往往比別的投資者看的更遠,讓投資的成功率更高,盡管市場上有各種變數的存在,但是巴菲特的投資始終有理性貫穿始終這樣他在行為上具有很強的優勢。
分析上巴菲特是專注的。金融市場提供了很多信息,我們會關注股價、預測股價變化,政策等因素,往往忽視了擁有企業的基本面情況,而巴菲特卻不理會市場上面的波動,只是關注企業的基本情況,其認為投資者應該以企業家的方式看待所投的企業。並且十分專注於會計報表分析和資本再投資的要求、公司產生現金的能力等方面。他曾言:「我們買了股票之後,即便股市關閉一兩年,我們也不擔心。」「為什麼我們需要給可口可樂每天報價呢?」這樣他就不會被行情牽著鼻子走,而我們卻常常如此。浪費了很多時間並且收獲很小。
組織優勢上,伯克希爾哈撒韋擁有三個支柱 :(1)各子公司產生大量的現金流,供給奧馬哈總部。(2)巴菲特作為資本的配置者。(3)每個子公司都由富有才華的管理團隊負責日常工作,不需要巴菲特操心。 這樣的組織可以讓巴菲特專注於投資,另一方面巴菲特作為企業管理者也比市場上面的其他投資者更有優勢,他能更先洞見企業的變化,經濟周期對企業的影響,並且比其他投資者更加堅定的持有。一個只投資的人是無法成為像他那樣偉大的投資家。他不僅是一個投資家也是企業家同時也是一個戰略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者。
學會像巴菲特一樣思考
我們都是平凡的,成為像巴菲特一樣的投資家很可能是種奢望。但是巴菲特在賺錢之前,就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經歷市場檢驗行之有效。想想購買股票是美好的,因為我們將從公司的利潤中獲利,無論是分紅還是股價的上漲都和所投公司的利潤相關,既然如此,那我們更需要關注公司本身的情況,而這就概括在購買企業的准則里。如果我們不想關注所投企業的情況,同時希望從長期投資中獲利,那麼巴菲特給我們提供的方法就是購買指數基金,應為其成本很便宜,也簡單易懂,管理理性,重視效率這些也較為符合巴菲特投資方法的12條准則。
回顧一下其投資准則,不難看出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是較為簡單易懂的,耐心和理性在裡面發揮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縱覽《巴菲特之道》年輕時巴菲特受教於本傑明·格雷厄姆學會證券分析;之後受益於菲利普·費雪的投資策略;有幸於查理·芒格成為合作夥伴。其六十年的投資生涯,經歷無數,投資策略始終如一。正如其言:投資是件簡單但不容易的事情。
巴菲特的啟發——固定收益的重要性
如果像巴菲特一樣選擇股票的話,我們還是要花費一些時間的,同時難度也比較大,財務報表的知識就很要功力,還有長遠的眼光就更難了,不過隨著金融工具的不斷發展,基金投資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方法,因為基金具有專業知識,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最為合適的就是公募基金,投資門檻很低,費用較私募要便宜太多了,長期價值比較多。
我們也注意到巴菲特選擇的股票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這就大大減少了他的壓力,就好像如果我們失去了每個月的工資收入那麼財務壓力就會變大一些,穩定的現金流是敢於持股的關鍵,不過如果投資基金的話並沒有太多的現金流,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固定收益的品種來產生現金流,這樣我們就會比較安穩,在這個長期戰爭中就會有優勢。此類產品中P2P是屬於收益比較高的品種,投資一些這樣的產品會為我們帶來持續的現金流,當每期都有現金流入的時候我們心裡上的壓力就會少一些。同時投資一些公募基金,現在我們只缺少一個以合理價格買入的方法。
10. 巴菲特全書和巴菲特之道區別
《巴菲特之道》屬於新手入門書,更像是一本工具書,一本投資小網路。《巴菲特全書》屬於專業級,不適合新手。
《巴菲特之道》這本書記錄了巴菲特在投資與人生的歷程,書中巴菲特用充滿智慧的話語講解如何做到最大價值的投資,全書是他最真實的生活理念和投資原則的講述。
《巴菲特全書》系統,全面總結了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和方法,並具體實錄了巴菲特主要的投資案例.《巴菲特全書》分為三篇. 第一篇主要介紹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在這部分中,讀者將會看到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全貌,包括他的集中投資策略,如何挑選企業股票,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交易,如何讀財報以及如何規避股市中的風險. 巴菲特每年寫給股東的信向來為人激賞,這也正是本書第二篇的主要內容.他在信中像長者一樣娓娓道來,把他的投資理念浸透在字里行間,啟人心智;對過往一年投資得失的評價,輕松自然,沒有絲毫的做作和誇張的表情;就像拉家常一樣,談他是如何挑選經理,評估投資目標,設立止損點的??這些信就像一面面鏡子,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東西.細讀他的信,讀者會被他推心置腹的交流深深打動.經常讀他的信,不僅能收獲投資的智慧,還會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從而使自身的格局得到提升. 第三篇講述了投資大師巴菲特個人和他龐大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具有傳奇色彩的投資經歷,旨在披露巴菲特卓越的事業生涯,以及特有的機智與才能.他從一個小小的報童起步,沒有任何家族遺產,建立企業之初只是把自己家中小小的陽台當做辦公之地,從一窮二白的起點上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在創業之初,他只能去游說親友進入他的合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