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很腹黑萌妃養成聽書記
⑴ 《神醫萌妃:痴傻王爺很腹黑》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神醫萌妃:痴傻王爺很腹黑》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yahP1vI6xBbIJl_M6iRGmw
簡介:
新婚當晚丫頭,該洞房了我不,誰讓你騙我。我除了騙婚,還騙你什麼了?某王一臉委屈樣。你還騙了我的人!!!某女氣憤的說著這不是還沒騙到嘛你你你某女不打一處來,轉身就走。
⑵ 一本穿越小說名字忘了講的是女主角嫁給了一個王爺,王爺開始喜歡自己的王叔後來愛上女主角。
這本書我看過了,但忘記了。找了好久才給你找到。記得把分給我哈。
《特工棄婦》作者:幽月如煙
⑶ 《萌妃很腹黑:王爺束手就擒》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萌妃很腹黑:王爺束手就擒》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R_Nw-7a6kOws6_s4rjtqjQ
簡介:溫靈沒想到自己出個車禍還遇上穿越,等等,這里是個什麼朝代?啊摔!歷史書上沒有的地方是哪啊!正躺在床上一臉郁悶,一個帥得閃瞎溫靈眼睛的男人站在床邊盯著床上瘋了一樣的溫靈我要休妻,你這個瘋女人。王爺,妾身不知做錯什麼,不如我們讓父皇評評理,是不是妾身真的做錯了。說完,無辜的眨眨眼肖君易沒想到,這個女人居然這么大膽,居然敢這樣對他,簡直是咱們且看二十一世紀新女性如何讓風流王爺回心轉意~
⑷ 隋唐英雄中哪一級楊貴妃和王叔同床
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這位楊妃雖然是隋唐之類的電視劇的常客,但史書中對她的記載實際上只有7個字:「恪母,隋煬帝女也。」可見楊妃雖然名義上為隋煬帝女,然而連生母為誰、排行第幾、封號為何都不知曉。
楊妃沒有公主封號,說明沒有受過正式冊封——隋煬帝登基後便去了洛陽,即使是冊立太子也不過是下詔遣使回長安,更不用說還會特意記得要去冊封一個留在長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楊妃的生母身份較低,且並不得寵,只是一名普通後宮。
而史官在史書中極為同情李恪,盡管完全列舉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政績和才華,但仍舊對李恪是各種溢美之詞,所以在其傳記里特別提到「恪母,隋煬帝女也」這一句,就是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與眾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煬帝女這個頭銜,而無更具體的封號,可見楊妃無論是在隋宮還是唐宮地位都不高。
同時根據岑仲勉先生的統計,楊廣在位的十四年裡,累計下來在長安待的時間只有186天,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備巡幸,所以想來楊公主若是受寵的話,理應同其長姐南陽公主一樣,陪伴在隋煬帝身側遠離長安才是。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依據李恪生於武德二年的情況來看,楊公主應當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宮。換言之,李淵在長安甫一登基,楊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後院的一員,很顯然這位楊公主雖然說起來也是隋煬帝的女兒,卻根本得不到父親的重視和寵愛,所以才會被遺忘在長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順手接收。
何況李淵與楊廣的母親都是獨孤氏,還是親姐妹,獨孤皇後曾對李淵頗為照拂;李淵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義上是從隋恭帝手上禪讓過來的,結果李淵就這樣將他表弟遺忘在長安的女兒丟給了自己的兒子做妾。李淵若還算看重這位與自己多少有點血緣關系的前朝公主的話,怎麼說也要將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無論是嫁給皇子還是大臣。
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該塞給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給秦王李世民。畢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還是太子的身份,若無意外的話,這位楊公主作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後怎麼說也能混個五品以上的嬪妃當當,而給親王做妾,最多隻是個五品的孺人。
更何況根據楊廣死於義寧二年三月(618年),李淵於同年五月登基為帝,李恪卻在第二年就出生了的情況來看,楊公主很明顯是在重孝期間懷的孕——別說是為親生父親守滿27個月的孝了,竟然連一年的重孝都沒守滿,由此可見這位所謂的「隋煬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了,更別說還能得到怎樣的禮遇。若楊公主的身份還算尊貴,又怎會如此被人隨意地打發,甚至連為父親守個孝的機會都沒有。
而楊妃會被如此對待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自古成王敗寇,亡國之君的地位都擺在那兒了,更別說亡國公主了。想想秦滅六國後,六國「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的凄慘模樣;想想陳朝滅亡後陳後主的幾個親妹妹分別被賞給楊素、賀若弼等人做妾,宣華夫人、弘政夫人被沒入了隋掖庭,還有幾個被賞給了朝中大臣和皇子;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過的卻是什麼日子,便可知這些亡國公主在新王朝眼裡不過是戰利品一樣的存在。
再看她在後宮中的封號,盡管史書上稱恪母為楊妃,但這並不能證明恪母生前就位列四妃之位,因為像唐高祖李淵的小妾莫麗芳,生前就沒有得到任何妃嬪封號,死後才被追封為嬪,史書上卻直接記載其為莫嬪。
唐朝貞觀年間的四夫人封號以貴淑德賢為序,韋貴妃的封號是非常明確的,楊淑妃即楊玄獎之女,陰德妃因為兒子李佑謀反被殺後也遭到了連坐,德妃之位空了出來由燕賢妃晉封。還有一位鄭賢妃,也是在燕賢妃升為德妃後隨之晉位的。可見楊妃生前並非正一品的四妃,最多隻是個二品的九嬪,死後才被追封為妃,提升了品級。
楊妃於武德二年生吳王李恪,武德八年之後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間的皇子皇孫都是按例一歲時冊封,而武德8年時,李世民的兒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六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八年之後才出生。楊妃沒有女兒,因為唐太宗21位公主中只要生母身份較高的,史書或墓誌銘都有記載,其餘15位公主的生母因出身低微而不見載。
而楊妃的兩子吳王李恪與蜀王李愔,雖然一直以來由於電視劇的宣傳,很多人誤以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歡的兒子,但就史實而言,論起唐太宗所有兒子中誰的待遇最差,李恪稱第二,沒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首先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了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不「之國」,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其「入居武德殿」,最後還是被魏徵力諫勸止。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後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了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其次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家國事殊」,更是為了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了,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乾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了,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么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了。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乾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至於唐太宗會如何在書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麗時給李治寫的一封信,簡直堪稱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對李恪的諄諄告誡之意,或許唐太宗給李治的這封信才更似尋常間的父子之情吧。
《兩度帖》原文: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譯文:
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只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了,甚至有人聲稱,如果唐太宗不喜歡李恪的話又怎麼會要立他為太子?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唐太宗為什麼會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為太子。
貞觀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又覺得這個小兒子只有十五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麼歷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畢竟「國賴長君」。於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換儲一事,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因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皇子:
第二子李寬,早夭
第四子李泰,奪嫡被貶
第五子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誅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罵為禽獸不如
第七子李惲,好斂財,被有司彈劾
第八子李貞,僅比李治大一歲
第十子李慎,年紀比李治還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囂、李簡、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紀太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歲的李恪,唐太宗還有別的選擇嗎?
唐太宗欲立李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除了李恪外,別的年長一些的皇子不是因為奪嫡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盡管也曾因為踩莊稼和賭博這些小事被連續貶官和削戶過多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很顯然,唐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沖動下的心血來潮之念。因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慮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換儲了,那麼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只憑他一家之言便一錘定音。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統而言,司徒位高卻只是個虛職。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時的魏徵固然已死,但房玄齡李靖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壯年手握兵權,怎麼可能任由一個既無實權又無兵權的長孫無忌操縱朝政?
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唐太宗若是下定了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而不會只跟最不可能贊同的長孫無忌一個人商量,甚至被長孫無忌反駁後就此立刻作罷。
而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唐太宗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突然間有了這么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不要說什麼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唐太宗本人。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了,這一點唐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保全這三個心愛的兒子: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唐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不利。而在這期間,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了。因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又過了大半年的時間,直到貞觀十七年年底諸位皇子回京過年時,才發現原來還有這么一個庶長子可以考慮,而且還只是曇花一現的想法。
至於說什麼李恪遠離京城和朝中大臣沒有交情,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保舉他做太子。事實上朝中大臣的意願怎樣並不重要,關鍵仍在於唐太宗自己的態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這個太子可謂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為了冊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劍欲在大臣面前自盡;在正式立了李治為太子後,唐太宗又傾力打造了一個強大可靠的東宮班底以輔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師,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傅;特進、宋國公蕭瑀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英國公李績為太子詹事,仍同中書門下三品。」(《舊唐書·太宗本紀》)
「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於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客。」(《資治通鑒》)
同時,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宮缺少歷練,便開始加強對他處理政務能力的培養,時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
「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善。」(《舊唐書·高宗本紀》)
「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貞觀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時的舉動照搬過來,而不只是口頭上提那麼一提,被否決後既不見有過失落後悔的時候,更不曾見對李恪這個改立未果的兒子有什麼內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後沒過兩天,唐太宗就因為李治長子李忠的出生而舉行了盛大的筵席,不僅在宴會上高興地「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完全將李恪的事情拋之腦後。反觀劉邦欲立趙王如意失敗後,為戚姬母子的未來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長吁短嘆,甚至「心不樂,悲歌」,不僅特意讓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國,而且一聽說樊噲要在自己百年之後誅殺戚姬母子,當即下令要陳平等人去殺了樊噲。
而同樣提名未果的李恪不僅沒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護措施,反而被唐太宗嚴厲地告誡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紀守法,西漢的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就算你是我兒子我也救不了你!」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唐太宗在「保護」李恪,要他小心謹慎一些,但李恪作為親王,他的性命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光是告誡李恪自己謹言慎行是沒有用的,只有讓未來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達到保護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漢高祖劉邦臨終前特地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要他日後一定要照顧好他曾經欲立未果的趙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為太子時也反復強調過立李治的原因是為了能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後安危做打算,又為什麼沒為李恪日後的安危做出同樣的安排呢?想來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話,又如何會遭此待遇?
至於李恪不能當上皇帝是因為具有前朝血統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李恪的兩朝血統並不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許多兩朝一脈的皇位繼承人,比如後趙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趙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閔帝宇文覺的生母就是北魏馮翊公主。就連隋煬帝楊廣的太子楊昭也是兩朝一脈——楊昭的生母蕭皇後,即西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
再說如果前朝血統真的是問題,是忌諱,那唐太宗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統的情況下,還想立其為太子?長孫無忌又為什麼不用這么好的理由來反對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立武惠妃為後,大臣首先就用武家與李唐皇室有仇為由勸阻唐玄宗,而李恪這里卻壓根沒人提及所謂的前朝血統這一點。所以李恪與儲位無緣,和他的生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根本沒有任何的關系,而是因為李恪與楊妃均不得寵於唐太宗的緣故。
還有人因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認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賢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說的那樣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選擇了李治作為繼承人是懵懂一時(事實上看看某毛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就知道他是什麼眼光了)。然而通觀李恪的生平,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麼文功武治的政績。《舊唐書》中對李承乾的治國才能好歹還有一句「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的介紹,對李泰至少還能知道他「少善屬文」,也的確編修了一部《括地誌》,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為處理地方政務出色而被當地百姓稱贊的。
然而關於李恪卻只知其有文武才,相當籠統的一句贊美之詞,至於具體有什麼雄才偉略的事跡可以展現其賢能的,史書中便再無一字了。就連李恪的「善騎射」也不過是身為關隴軍事貴族最基本的素養而已,在唐朝這個連後宮才人都能陪帝王騎射的朝代里,李恪的「善騎射」卻根本沒有絲毫的軍功或突出的事跡可以證明。
李恪所謂的文才更是如此,就連李唐皇室成員中最常見的書法特長都毫無記載,而同樣因謀反被誅的漢王李元昌,卻能夠以書法、繪畫、射獵著稱於各部史書。
《冊府元龜》:「唐漢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騎射,頗涉文史,兼能隸書。」
《唐朝名畫錄》:「漢王元昌善畫馬,筆蹤妙絕,後無人見。畫鷹鶻、雉兔見在人間,佳手降嘆矣。」
《法書要錄》:「漢王童年,自得書意。夙承羲、獻,守法不二。」
《歷代名畫記》:「天人之姿,博綜伎藝,頗得風韻。自然超舉,碣館深崇,遺跡罕見。在上品二閻之上。」
一位專研經典名著,擅長音樂,繪畫精妙,射獵如神的多才多藝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後人心目挺拔起來,相比之下,李恪的才華無論是在史書還是墓誌銘上,都沒有分毫體現。
所以若只因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類己」,便斷定了李恪之賢,也著實武斷了些。畢竟唐太宗只是覺得李治性格仁厚溫和,並沒有說他不如李恪賢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斷出李恪便是大唐眾望所歸的賢王呢?
至於《舊唐書》中所說的「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為唐高宗李治最年長的皇兄,德行比起下面幾個弟弟也還說得過去,有聲望並不足以為奇,沒有名聲才是要值得奇怪的。畢竟唐中宗時,身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實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湊也是「賢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孫李孝逸同樣是「素有名望,自是時譽益重」;唐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在則天朝受到安撫重用,不僅是因為「地尊望重」,更是為了「順物情」。
李恪被冤殺後史書中又言「以絕眾望,海內冤之」,看似評價很高,然而唐太宗在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師的時候,也曾說過「用絕天下之望」這樣的話。不僅如此,武三思在殺桓彥范等人時,是為了「絕其歸望」;王世充殺害楊侗時,也是為了「絕眾望」;武則天殺李元嘉更是為了「絕宗室之望」;源休勸朱泚剪除唐宗室的時候,同樣是為了「絕人望」。而格輔元劉晏被殺都是「海內冤之」,盧崇道父子被杖斃也是「四海冤之」,崔寧被縊殺後「中外稱其冤」,安思順兄弟被誅更是「天下冤之」,李林甫被構陷同樣是「天下以為冤」。可見所謂的「以絕眾望,海內冤之」不過是史官的慣用語罷了,究竟能有幾分分量,可以自行掂量一番。
何況當時的唐人並不覺得李恪是冤枉,睦州刺史夏侯絢的墓誌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謀反案時就明確寫道「荊吳構逆」,認為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謀反,這樣的態度與史官所說的「海內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絢的身份,夏侯絢曾是蜀王李愔的長史,而李愔不是別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謀反被殺後,李愔也因此被廢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絢這樣的身份,在提及頂頭上司的胞兄被誣陷謀反時理應是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構逆」。連原本最該為李恪喊冤的人都認為李恪就是謀反,當時能有多少人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事實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是一個普通的皇子,只不過是近年來的一些電視劇與小說將歷史篡改戲說得太厲害了,以至於誤導了很大一部分觀眾,認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兒子唐朝最賢明的皇子。但凡願意認真讀一讀正史的,看看史書上所記載的唐太宗是如何寵愛他的三個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愛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相比三位嫡子數不勝數的得寵事跡,僅憑唐太宗心血來潮之下的「欲立吳王恪」,以及立儲這種環境下的一句「類己」(在立太子這種情況下,不說「類己」難道要說這個兒子「不類己」?),便要妄圖證明李恪的受寵,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舊唐書》中是「太宗常稱其類己」,《唐會要》記載為「太宗嘗稱其類己」,可見這里的常是通假字,通嘗,意思是唐太宗曾經說過李恪類己,而不是經常說李恪類己——如果唐太宗經常說李恪類己卻又不給他任何保護措施,那麼此舉根本不是在愛李恪而是在害李恪。
特別是貞觀2年李恪與李泰同時受封,卻明顯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卻不僅是揚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達22州!
且先不說單就數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幾乎是李恪的兩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在唐朝時可絕對不是什麼香餑餑,「揚一益二」的說法還得等到安史之亂以後。蜀地自古地勢天險,古時候交通又不發達,想想當初唐高祖李淵私下許諾唐太宗要改立他為太子時就曾說過,要將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見蜀地在唐初時候人們的心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了。而揚州的富庶則不必多言,更何況封地里還包括了蘇杭一帶。
更不用說李恪受封的不過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樣都是大都督。根據《唐會要》的記載,益州的大都督府於「貞觀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龍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級為大都督府——就在李恪受封前三個月,唐太宗就將益州由大都督降級為了都督。所以貞觀二年五月李恪與李泰雖然同時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為了益州都督——不僅都督府的規模遠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後來李恪在貞觀11年的時候,不過是因為打獵時踩壞了莊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職為安州刺史,還被削戶300(當時親王實封只有800戶)。看上去封地還是在一個地方,但實際上所管轄的地方卻大大減少了,因為作為都督時,李恪可以「督安、隋、溫、沔、復五州」軍事,然而作為刺史就只能管轄安州這一州之地。後來李恪又因為和乳母的兒子賭博,再次被罷官削戶,自此一直到貞觀23年共12年的時間里,李恪再也沒有官復原職過。這樣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個被唐太宗斥為「不如禽獸鐵石」的胞弟李愔同樣享有了,而其他犯過遠比踩莊稼更嚴重錯誤的皇子們,也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嚴厲的懲罰。
唐太宗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面對自己的愛子時,仍舊只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尋常人家是怎麼疼愛兒子的,唐太宗就是怎麼做的。
所以李承乾就算犯下了謀逆這等殺頭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設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奪嫡失敗後,唐太宗仍舊說他是「朕之愛子,實所鍾心」,甚至被貶後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又重新晉封為濮王;所以李治雖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劉洎為了這事上諫過多少次,也沒見唐太宗以「家國事殊」為理由,把李治打發出宮去住。
對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些愛子們寵溺至極,以至於一次又一次招來了魏徵這些朝臣的上疏與進諫,偏偏對李恪這些兒子該罰的罰,該殺的殺,一個都沒手軟。就這樣,還能說李恪是唐太宗的「愛子」嗎?
至於楊妃的次子李愔直到貞觀13年才得到了親王應有的800戶食邑,比其他皇子整整遲了3年。又因為李愔在封地上屢屢胡作非為,唐太宗曾十分厭惡地說:「就算是禽獸,只要好好馴服還能讓其聽命於人;就算是鐵石,只要好好煉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這樣的人,連禽獸和鐵石都不如!」當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員,又將他貶為虢州刺史,剛剛上任沒幾個月的蜀王師蓋文達也因此被免官。
所以唐太宗貞觀年間別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獨李恪、李愔兩人是刺史;別的皇子都是實封800戶,唯獨李恪與李愔一個被削戶600一個被削戶400。想來楊妃要是得寵的話,如何會在史書上僅留下7個字的記載,而她的兩個兒子又如何會在李世民諸子中待遇如此之差?所以如此不得寵且毫無資本的楊妃又怎麼敢和別的男人通姦呢?
⑸ 有沒有腹黑,溫馨的小說,,穿越的,現代的都可以
1.《咱倆不熟(原名:染指你是個意外)》作者:紅九
言羽:你說,咱倆在一塊,這事有戲嗎?
肖翔:沒有。我跟你不熟。
言羽:可是,你剛剛已經染指我了。
肖翔:那是意外。
言羽:你說,你真不用我做你女朋友?
肖翔:不用。咱倆不熟。
言羽:可是,你剛剛又染指我了。
肖翔:那依然是意外。
言羽:肖翔,我決定放棄你了。
肖翔:你敢!我已經染指你了!
言羽:可是,咱倆不熟;那是意外。
肖翔:我就愛染指陌生人,怎樣!
內容標簽: 花季雨季 春風一度 情有獨鍾
搜索關鍵字:主角:言羽;肖翔; ┃ 配角:配角甲;配角乙;配角丙;配角丁; ┃ 其它:愛你在心口不開。
2.《兔子壓倒窩邊草》作者:憶錦
非虐文,有雷有狗血,慎入之。(多廢話一句,這是一篇從出生就充滿JQ的文,但是不妨礙它CJ到陽光都能穿透的本質~總之你看了就知道了!)
肖兔她媽有個願望:將來女兒長大了能像玉兔精那樣,娶個白白凈凈的唐三藏做老公,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萬一膩煩了還能把他吃掉。
可是她媽萬萬沒有想到,還沒等女兒修煉成精,就已經被修煉成精的唐僧……吃掉了。TAT
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個青梅竹馬談戀愛的故事,女主不聰明,但是也不笨,算是個好姑娘兒。男主應該說是悶騷吧,悶起來很悶,騷起來很騷那種,還有點腹黑,總之心理扭曲,性格變態就對了。
3.《相公是只豬》作者:舞月踏歌
姓朱,屬豬,名子朗,字葉青
竹葉青?!
「別跟我比懶,因為我懶得跟你比!」
生就一雙招風引蝶的桃花眼
卻喜歡扮豬吃老虎
不知不覺中了這廝的圈套
沒錯,他是那隻豬,碧螺春是那隻倒霉老虎!
4.《紛紛落在晨色里(又名:小紅帽落在大色狼手裡)》作者:蘇俏
又名:小紅帽落在大色狼手裡
所以,故事大家可以想像——
就是一頂小紅帽不斷反抗反抗,一隻大色狼不斷壓迫壓迫的故事。
以下是主角對本文的總結:
小紅帽:這是一個無辜少女的奮斗史。
大色狼:這是一個痴情青年的追求史。
至於真相嘛——
只有讀者才知道咯。內容標簽:歡喜冤家 江湖恩怨 驚悚懸疑 情有獨鍾
搜索關鍵字:主角:,葉晨 ┃ 配角:蕭仙仙,唐葫蘆,唐菁菁,青雲上人,等等 ┃ 其它:小紅帽,大色狼,綿雨刀,劍神
5.《蘇染染追夫記》作者:雲葭
都說蘇家的祖墳風水好得呱呱叫,
人家在送子觀音面前跪得腿抽筋腳發麻口吐白沫都生不出一個,
可是蘇家一生就是九個,而且九個全是兒子。
在蘇家最迫切需要一個女兒的時候,蘇染不負眾望地出生了。
可是蘇染覺得自家的祖宗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特不待見蘇家的女人,
先是表姐梁添被人家退婚,後是自己被人家逃婚。
她的桃花運更是差得可以,認識的男的很多,帥哥也不少,
但凡是和她有關系的男人不是心有所屬就是拿她當妹妹看。
總之她的從一出生就沒有一件事令她真正滿意過。
既然未婚夫不喜歡她,她本想也過一把逃婚的癮,
結果被人家給先逃了,害她丟盡了顏面。
6.寶器江湖 作者:我是蘇素
蕭五十郎,原名蕭五十娘,生就女兒身,性格卻是男兒郎,是江南揚州富戶蕭老爺祖宗十代以來第一個女仔。也是蕭老爺的第五十個孩子,蕭老爺對其疼愛不已。
BH的五十娘素以調戲美男為樂,方圓百里,惡名遠揚。
因為反感與段水仙的指派婚姻,五十娘憤而離家出走,從此一腳踏入江湖。
初入江湖,五十娘便奪得傳說中的靈犀劍,以堅決貫徹「有五十娘的地方,必有熱鬧好戲」的優良傳統,捲入一系列迷離血案之中。
五十娘以她獨特的思維以及方式對血案追查到底,並樂在其中。
期間,洛錦楓、冷無雙、段水仙等江湖英俊少俠逐一出場,並無可避免地與五十娘產生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纏。
江湖黑手到底是誰?
五十娘將情歸何處?
我們一起來期待……
7.紅旗不倒彩旗飄飄 作者:我是蘇素
當賤格達到升華,當人格逐漸離我遠去,請不要指責我磅礴的人文氣質,我知道,在這一刻,我已經不是地球人!╮(╯▽╰)╭
強調一點,那啥,請看之前做好心理准備,女主很傻很天真,外加暴力無比,帶著那美剋星球人的痴呆,男主很黃很暴力,小說很虛很夢幻,作者很X很OO,如果不能忍受那些,卻要勉強去看,再打負分,我不會理會,當然善意的意見,我歡迎,哦也
8.毒女的秘密情事 作者:桃桃一輪
人前人後兩面派的副教授易丞遭遇世間第一頑劣女古以簫,在她三番兩次的調教與作弄下,易丞覺得自己越來越猥瑣,買衛生巾、敞開褲頭拉鏈漫步……敢問他現在什麼囧事沒干過?什麼丑沒出過?啊!人生處處是猥瑣啊!
遇見古以簫,易丞很囧很郁悶,自己聰明N年,最終栽倒在她手裡
9.牽著貓的童話 作者:桃桃一輪
——你要相信,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樓上樓下,女作家和男醫生。
寫愛情小說的女作家不相信愛情;拿手術刀的醫生其實更適合做保姆。
直到有一天,女作家的內衣掉到了男醫生手裡……
每個男人生來少一根肋骨,當他找到他失去的肋骨之時,就是他遇見真愛之時,不管其中有多少磨難和猜疑,甚至深深的誤會和久久的別離,他終會將那個親愛的女孩擁進懷里。
所以,請你相信,這世界還有關於愛情的童話,這童話,就是————牽著貓的童話
10.誰說大象不會跳舞 作者: 桃桃一輪
額滴神,什麼世道!林浩然自以為是個又猥瑣又花心的偽良孩子,可是居然為了完成學業,二十幾年那個無人問津啊,卻終於在幾個月內交上桃花運,而且是絕對絕對的好桃花~只見那左一個美男右一個帥哥,看也看不過來,抱也抱不過去啊~
狡猾腹黑的美男校醫,猶如墮落天使般美麗的自閉學生,以及多金的冰山美男,這三個人居然好死不死都纏上了長相號稱如同馮鞏一般有喜感的林浩然!只不過——這些人為什麼一個個不是腹黑就是變態,就喜歡跟她過不去呢?
在桃花劫中浮浮沉沉的林浩然只能奸笑著說,向來帥哥就不會愛上美女,所以還是喜感最重要啊~~只是,誰能告訴她,TMD可不可以三個都要啊?!美男身下死,做鬼也風流~
一部求愛與反求愛傳奇,一部讓諸君忍俊不禁的輕喜劇,看一個偽良女學生囧囧有神的大學生活,盡在《誰說大象不會跳舞》
11.給點陽光我就燦爛 作者:桃桃一輪
你問我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說?
如果有一天我變成流氓,這篇小說能告訴別人,我純真過……
這幾乎是我的回憶錄:
現在我的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豐胸廣告——
好比以前的我最喜歡看的就是《動物世界》
現在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YY無數美男——
好比以前的我找不到話題跟男生搭訕,乾脆揀個磚頭問:「這是你掉的嗎?」
現在的我見到當年的他就直接撲倒——
就好比當年的他在大庭廣眾之下把我給扒光了,還被他媽媽看見了……
★一個典型80後女生的成長經歷,或許你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12.清風醉 作者:桃桃一輪
季葵加入清風派,有了一個年紀很輕,但輩分極高的師父。擺脫紈絝子弟的婚約,她的心上人卻忽然中毒。師父為了幫她,真可謂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只為了當年的一個承諾。季葵剛剛發現心上人欺騙自己的事實,就馬上得到師父慘死的消息。悔不當初的季葵才知道誰是這世上最疼愛她的人,不斷追悔的同時,逐漸愛上死去的師父。
真的是宿命嗎?季葵遇見一個於師父長的一模一樣的人,不同的是,這人絲毫不會武功,脾氣極差,身邊還跟了個好像要當她師母的女孩。相處了幾日,好不容易有點過去的感覺。季葵還沒想清楚呢,他竟然又失蹤了……
13.你是我學生又怎樣 作者:田反
十八歲的趙水光遇見二十八歲的談書墨,
他說:「我大你九歲又怎樣,這有什麼不好的呢?所有的快樂我與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嘗。」
於是這個極品男人步步進攻,從高中到大學一路相守。
她說:「遇上他談書墨是她趙水光一生最大的福氣,以後,不再有」
青澀的女生一路成長,迸發出動人的花朵。
正因為是十八歲的趙水光時遇上了二十八歲的談書墨,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誰又能說這不是莫大的幸福?
十八歲的你在做些什麼,有沒有為青澀的初戀黯然神傷,有沒有對前途舉棋不定,如果有一雙堅定的手,給你力量,有那麼一個人給你溫暖,毫無保留地去呵護你,未來是不是就會從此不同?
這是師生戀,但又無關乎師生戀,人無論在哪個年齡哪種狀態,都懷有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無關乎年齡,這只是個值得你微笑的故事。
14.告訴大雄我愛他 作者:田反
錯過的,是否可以重頭來過?
如果說最後連大雄和小靜沒有在一起,一生的執著,是否會從此凋落?
大熊小姐與小靜先生,曾經兩小無嫌猜。
天作之合,也不得不因為青春的迷惘而分開。
分開在地球的兩端。
五年後,再次相遇。
第一面,她與他在婚禮上。
她說:「恭喜。」
他說:「你就那麼希望我結婚?」
第二面,她沖到他家,鼓足勇氣說:「我,要和你同居!」
他說:「我不和人同居,只和人結婚!」
我們那時年紀小,打打鬧鬧,為所愛的人哭,為所愛的人笑。卻從沒想到五年後是這樣的光景。五年又五年,人生有多少個五年?時間真是捧在手上的一把沙,流去了光陰,逝去了自己。我想著,如果真的世事都可以預見,是不是我們,你們,都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每個人的心中都還有著看機器貓時的純真,就如同兒時渴望有個機器貓一樣,現在也會渴望美好的愛情,並且執著的相信著。
為此,獻給期待愛情的你,想要再度相逢的你。
只要思念,只要想見,就一定可以再見,並再次相愛。
15.嗨,我的男人
這本書好像有很多人推薦了哈,我覺得沒有上面的好看,但是也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情場除手小白女,遇到氣場強大的腹黑男,相信很令人嚮往。
以上這幾篇的文筆一般,但是很平實,就是情節特別好看,很吸引人。拜託了一般言情的套路,但是男主男二又很令人大愛。
16.《無法不愛》
陰差陽錯,她遇到他;
愛恨交加,她淪陷其中。
這份愛是勢力、地位懸殊的對抗,沒有勝利,只有情殤。
可是,愛就是愛。
17.《女皇殿下的笑話婚姻 》作者:絕代雙嬌
傳說中的文案:
塑月史官無限美化版
他紅衣一唱天下
她粉黛滿踏山河
他是一國親王,她是一國女帝
他與她啼笑因緣的開端,似敵非友的中曲,卻是一個看得到開頭料不到最後的結尾
她終成塑月一代聖君,垂拱而治;他名垂青史,以皇夫之身而獲帝號之尊
終究不過是,梨花深處,飛白重雲之間,他挽了她的手,不離不棄
大越流傳的真相版
塑月的流氓女皇趁著我們家美麗無雙,上得廳堂下得戰場入得朝堂,卧房這種小地方更加不用提的王叔剛被甩掉心靈和肉體都處於極度柔弱狀態,趁虛而入,最終如山大王搶親一般的方式把王叔強迫和親走了啊啊啊啊啊!!!
(群眾們怨念釘草人ING)
葉女王自敘版:
你們看著過一出場後槽牙就被男豬抽掉一顆的女豬嗎?
沒見過?恭喜你,我就是
18.《勿忘(清宮穿越)》
一部平淡但是憂傷的文,會讓人心痛.
阿離在現代是個專攻歷史的即將去留學的女孩,因為一次偶然的事故回到康熙末年,並陰差陽錯地成為當時還沒成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的妻妾之一。
聰明如水的她溫柔而又如此的冷靜,就是因為這樣的淡定與從容,在不知不覺中胤禛漸漸愛上了她。正如酒再醇再美也逃不過歲月的發酵,會變苦,變澀,可那份獨特的香氣卻是致命的毒,讓人禁不住飲鴆止渴,那份感情,曾經有過,便在心底生根發芽,怕是要經過幾番磨礪,才能漸漸淡去,化為低俗作品請刪除般若有若無。
本以為早已忘記,只有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才會夢般從心底浮起,一如當日清晰無虞
19.《晚香玉》作者:傾城之戀
敗國之奴,何有家可言,敗國之人,何有語可言。
她可以代替姐姐入宮,做了三年宮女,現在又代替公主和親,她不知道,什麼才是她,總是在代替。
和親的途中,契丹的二王子劫了她的花轎,只留了她一夜再趕路,到了中原,花轎還沒有進宮,一道聖旨,把她理當為妃的降到下嫁那破她國的裴大將軍為妻。
真是可笑啊,原來這又是一個代替。而且面對的是毀她國的裴將軍,要怎麼面對,他甚至連她一眼也沒有看過就走了。
她以為,她是晚香玉,可以無處不在,可以生存,只是,當愛恨糾纏時,再美的晚香玉,在暗夜也悄悄地流淚。
天朝的太子,契丹的二王子,還在她名義上的夫君,不是牡丹香,卻也有蝶兒繞,這株晚香玉,會花落誰家。
20.《春風沉醉/春風沉醉的夜晚(完結)》 藍紫青灰
文案:
從不愛到愛有多遠?
天長地久的愛情,必將變成親情才得以長久,
燃燒或是永久,非此即彼。
主角:馬驍 楊念萁
21.《吾乃食色》作者:撒空空
寒食色,一名男科醫院的女醫生,整天的工作便是磨刀霍霍向男同胞們瑟瑟發抖的小鳥。而這,是關於她和幾位男同胞之間的故事。
22.《愛是至奢華的一件事》
文案:熾白眩紫的禮花,彷彿一伸手就可以接到一把碎鑽。天空讓禮花攪得忽明忽暗,一時絢爛一時冷寂,熱烈時開盡繁花,冷清連時星星都不見。
煙花般寂寞,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焰火放完,玻璃後頭是黑漆漆的天空,使得整面玻璃牆成了一塊大鏡子。潘書對著鏡子理了理盤在頭上的長卷發,忽然看見玻璃里頭有個男人的影子,高高瘦瘦,留著寸長的短發,穿一件炭黑色的西服,正是此間「梅花閣」的主人何謂,便扯起一個笑容,轉頭迎上去時已是笑容滿面。
23.《續杯咖啡(出版名:那一杯咖啡的愛情)》作者:無處可逃
「你看這顆咖啡豆。」她纖細的手指拈起一枚褐色的豆子,而空氣中彌散著淡淡的苦澀香氣。「它將來會怎麼樣,還得看烘培、配料,可復雜的很。」
她淡淡的笑,幾年的時光荏苒而過,似乎什麼痕跡也沒有留下,卻又處處刻下痕跡。
坐在她對座的男子,側臉深邃,稜角分明。他抿了一口檸檬咖啡——酸的果汁,苦的咖啡,辣的白蘭地,甜的蜂蜜。
可是,他有足夠的耐心。
= = 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我就是不喜歡
24.《大雪滿弓刀》作者:念一
好大的一場霧,慢慢浸過來,觸到身上,有種冰霜的寒冷。她的來路去路俱是一片渺茫雪白。唯有那個她所愛的男人所在的方向有她要的光輝。殘陽如血,紅衣流去,歸去來兮。大雪滿刀弓。
土木堡之變,傾覆了大明王朝的命運,也傾覆了風煙的命運。你要醉還是醒?那個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這樣問她。彼時她是一個深陷深霧的女子。彼時他是一個頭頂通敵叛國之名的男人。她卻記得,他眼若深泉,帶著軟軟迷惘。她也還記得,自己歸去方向終不再寂寥。殘陽如血,衣若流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25.《晏懷惜》作者:微笑的貓
領導曾經教育過我們:"幹部適當調動一下地方有好處,主要是換一個地方可以多接觸一些人,多了解一些情況,遇事也會謹慎一些."
他又說:"幹部交流,是為了鍛煉幹部."
我深刻領悟精神,所以乾脆穿越,掛職鍛煉來了~~~
原則么,還是不變:領導想不到、看不到、聽不到、做不到的事,一定要替領導想到、看到、聽到、做到。
廢話少說,總之,我惡俗的穿越了。
26.《月上重火》作者:天籟紙鳶
上官透,月上穀穀主,他是眾人期待的儒雅君子,特立獨行地遊走於正邪兩端。忍看萬千紅顏垂淚,唯恐她青眉微皺,即便身敗名裂也要保她一方平靜。
重雪芝,重火宮少宮主,她是傾城萬慕的絕世紅顏,不懼江湖涉險,只求對他驚鴻一瞥,縱然是弱水三千也只取一瓢。
原本是受盡萬千寵愛的一對,可一個劣跡斑斑,一個反應遲鈍。他的天空,明明只有她的微笑可以照亮;她的夜晚,明明只有他的眼神可以溫暖,為何卻被命運玩弄無法劃出相同的軌跡,深陷愛情囚牢的兩個無法表達愛意的人,會虐殺多少深陷的魂靈?
只道是一襲青衫赴舊夢,怎知她紅粉深處劍骨涼。從懵懵懂懂到真情實意,從兩情相悅到形同陌路,當時間從指尖掠過,深情是否終將變淡……
內容:江湖恩怨 歡喜冤家 情有獨鍾
27.《天堂太遠·人間正好》作者:桔子樹
這年頭,好男人要麼已經結了婚,要麼就有男朋友。
如果一個男人到了三十二,他沒有結婚也沒有男朋友,甚至從來沒有過男朋友和女朋友,那他一定有生理缺陷。
如果沒有生理缺陷,就一定有心理缺陷,如果哪裡都沒有缺陷,那就只剩下一個解釋,他是個火星人。
苗苑從來沒有想過她有一天會跟火星人談戀愛!
這年頭,二十齣頭的女孩子總有數不清的怪想法。
她們一會兒惱了一會兒高興,一會兒乖得像貓咪,一會兒哭著說分手。
陳默覺得小女孩都是來自外星球的生物,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與她一起在地球生活。
他是一個狙擊手,在沉默中靠近目標,一槍見血從不落空,他是天生的軍人,曾經他唯一的愛人是一桿修長的槍。
她是一個蛋糕師,指尖上流淌著牛奶與蜜糖的芬芳,溫婉嬌柔,笑意盈盈,像新生的薔薇。
當冰冷的槍口遇到柔美的薔薇花。
當甜蜜的奶油融化生澀血痕。
生活,讓不可能的人相愛。
28.《倚天之一顰一笑皆囧然》作者:飯卡
2028年,一個普通人開車穿越到了倚天屠龍記的世界。
這是一隻披著腹黑皮的忠犬,和一隻披著小白皮的無恥ET,之間的糾結故事……
小知識:囧,原意「光明」,形容明亮而通徹。
因此明教也可以稱為囧教,光明頂則可以稱為囧囧頂。
內容標簽:武俠 布衣生活 歡喜冤家 穿越時空
29.《半開蓮塘寄浮生》作者:夏初臨
那時的你是個溫潤多病的少年
月光明亮 玉人笑顏淡淡
你我相依相偎 不過浮生一夢
此時的你是個鋒芒內斂的戰神
滄海桑田 我好不容易忘卻了過往
你卻徒然出現在我身邊
我不過是想醉卧蓮池 把酒言歡
你始終是我夢里的一朵白蓮
內容標簽:靈異神怪 天作之和
30.《我以千面候君心》
只求汝真心,吾佩千層面
她在面具的陰影下成長,她對自己的長相沒有任何概念,而她卻有千張假面;
她冰肌雪骨,性子頑劣,對男子有獨到的見地;
京城百花公子被她一網探盡,卻最終都落得個臭筒子的下場;
與她相處,靠得就是爾虞我詐——
總有一天,老天也會忍無可忍;
總有一天,會有人替天行道,寫下「馴獸寶典」;
總有一天,會有人以她之道還治她之身;
但終歸會有那麼一天,不開竅的公主會長大……
蒙古國公主方玄墨十一歲時,被娘親送到京城,托鎮國侯方梟代養,哪知方梟為把整日不坐家的小兒子方直栓牢,就把照顧玄墨的責任再度轉手丟給了方直。運氣很背的「小爹」方直和外表溫順骨子頑劣的玄墨,雞飛狗跳不太平的生活就此拉開了序幕……當然,在和舅舅方直鬥智斗勇的過程中,溫文爾雅的梅逸、瀟灑痴情的駱修、冷酷無情的戰承嶪等京城眾多美男相繼出現在了玄墨的生活中,自幼喜歡美男的玄墨面對這些要多完美就有多完美的貴公子們的示愛,竟然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
31.《庄園》作者:任染
她,似乎有齊了月亮底下女人所羨慕的一切,可絢麗背後,遺憾自知。
他,似乎有齊了太陽底下男人所追求的一切,可巔峰背後,五味雜陳。
他與她執手半生,是幸?是憾?用歲月沉澱的情,是濃?是淡?
無數次在放棄和繼續中徘徊,只為了那句很美很美的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2.《白骨精三打孫悟空》作者:蝶之靈
第一次見面,兩人就吵了個不可開交。
他看不慣他等級高就很囂張的作風,他更討厭這個白痴一樣的菜鳥。
然而世事難料,陰差陽錯之下,居然被兩人共同的朋友牽線,成了師徒?
好吧,既然成了你的師父,那就該好好教導教導你
於是,兩人你捉弄我,我報復你
他話里帶刺,他不屑的反擊
他是有名的毒舌,卻始終無法佔到他的便宜
兩人斗來斗去,想方設法捉弄對方,
卻莫名其妙的,又結成了游戲里的夫妻?
"老公"
"老婆"
嘴上叫得親熱,心裡卻把對方罵了八百遍
說話說得肉麻,心裡卻是看誰先受不了的想法
可是......
為什麼他會那麼理解自己關懷自己?
為什麼他總是那麼冷靜的做著奸商?用賺來的錢買好的裝備給他?
為什麼在面對強敵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為了救他而不顧自身安危?
為什麼慢慢的吵架鬥嘴也成了游戲里最大的樂趣呢?
為什麼......
沒有了他的游戲,他再也提不起興致了
為什麼他為了陪伴他,堅持這個並不好玩的游戲那麼久的時間
或許,一直舍不下他的溫柔和體貼吧
或許,早就被他的樂觀熱情打動了吧
既然這樣,那就,試著吵下去,愛下去吧。
⑹ 《落跑萌妃:腹黑王爺很傲嬌》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落跑萌妃:腹黑王爺很傲嬌》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jopXTI0qhTHRIAd580IKUw
簡介:
她,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大齡肥胖女職員,異世重生,她改頭換面,變身傾世女嬌娃唐果果。奈何造化弄人,相同的遭遇再一次降臨,看似窮途末路,但又見柳暗花明,絕地逢生。原本一生只為奪位復仇的腹黑王爺蘇卿墨,卻沉淪在她的古靈精怪的異世情懷之中,相似的遭遇令二人的心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奪位之路,註定不再孤單,而後宮生活,也註定不會枯燥。
⑺ 王叔岷的個人簡歷
王叔岷先生1914年出生於簡陽縣(今成都市東郊洛帶鎮下街),1933年,先生考入由國立成都大學、國立成都高等師范大學、公立四川大學合並的「國立四川大學」中文系,後又考取北大文科研究所就讀碩士,師從傅斯年、湯用彤等,畢業後留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王叔岷先生因1948年隨史語所遷台,國共兩黨分治,其在大陸的知名度並不高。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先生先後在新加坡大學、台灣大學、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校教書,課余勤於著述,前後用17年完成巨著《史記斠證》,退休後完成集大成之作《莊子校詮》。
王叔岷先生1992年後幾次往返大陸旅遊,並於2000年獲台灣行政院文化獎後開始長住大陸,大陸文化界始關注先生的學術造詣,2007年中華書局引進出版了《王叔岷著作集》共15本。2008年8月,王叔岷先生仙逝於成都龍泉驛區其長子家中。
一 家庭境況
王叔岷先生家境書香小康,世居於龍泉山西麓的洛帶鎮,父諱增榮(1876-1950),字耀卿,號槐齋,晚清秀才,四川紳法班法政別科卒業,曾任四川高等法院書記官長,後任教於成都南薰中學,再與人合辦並任教於成都私立協和女子師范學校,晚年回鄉。太夫人張氏,諱厚坤。祖父諱澤銀(1851-1923),字松茂,一生慷慨好義,教子女以讀書為貴,清末至1921年被公推為洛帶鎮保正。1914年4月29日,先生誕於洛帶下街。當時川、滇、黔三省軍閥在成都至龍泉山一帶混戰,兵燹四起,每過鄉境,一夕數驚。三四歲時,耀卿公授以唐詩;七歲入私塾;十一歲入鎮上的高級小學(前身為鳳梧書院);十三歲隨父至成都,耀卿公親授《詩經》、《左傳》、《史記》、左太沖、陶淵明、李太白、杜工部諸家詩;暇時喜讀《莊子》、《史記》、《陶淵明集》,尤好《莊子》,先生學兼四部,蓋植基於此;暇則習七弦古琴,耀卿公重金購得明代連珠式古琴一張,請南北名師教先生彈奏,這也成為先生一生的雅趣。十四歲,先生考入成都華陽中學,在校好讀書,亦好運動,曾入選校籃球、足球隊。十七歲入聯合中學高中部(石室中學),與同儕結為「梅花五子」,別號孤鶴,其一生孤傲之性始現端倪。先生十九歲時以第一名考進國立四川大學中文系,受教於朱光潛、劉大傑、林山腴等諸名師。1937年與潼南縣雙江鎮望族楊姓女公子尚淑結為伉儷,川大校長張真如證婚,張校長之子即梅花好友張文達任儐相,朱光潛、林山腴等諸師長撰贈喜聯。
二 三位老師
日軍大舉侵華,國民政府退守四川,以重慶為陪都,先生雖心憂國難,仍潛志經典,每期考試名列第一,頗負文名。先生自認為文學根底皆父親所培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師,不肯與川大教授親近,1939年川大畢業時未能如願留校任助教。但因畢業前選修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川大客座教授徐中舒先生所教的《金石甲骨文》,甚得徐先生稱許。此時徐先生慰勉:「何不報考北大文科研究所,將成績單及平時所寫詩文一並寄去。」此乃先生一生進學關鍵。傅斯年素來擇人極嚴(王世襄先生未能進入史語所師從傅斯年,終身視為憾事),後來考慮是否留聘先生於史語所時,曾函詢徐先生意見,甚得稱贊。故先生十分珍視這次學術機遇,將徐中舒先生作為繼自己父親後的第二位老師。
先生報考北大文科研究所,初審順利通過。因戰事拖累了筆試,遂應邀任教於長壽縣的重慶聯合高級中學,假期再回成都應考。1940年9月得到時在昆明的傅斯年先生親筆錄取通知。先生與傅先生之緣分至此開始。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因抗戰附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0年12月遷四川宜賓李庄的栗峰,傅斯年先生為所長。先生於1941年秋整裝抱琴離家赴李庄,「李庄」,既含地名,又寓李耳與莊周,並為先生伏下一生的學術之緣。先生回憶第一次見到傅斯年先生的情景:「我將寫的詩文呈上,向他請教,他說說笑笑,學識之淵博,言談之風趣,氣度之高昂,我震驚而敬慕……既而傅先生問我:『你將研究何書?』答雲:『《莊子》。』傅先生笑笑,就背誦《齊物論》最後『昔者莊周夢為胡蝶』章,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傅先生忽又嚴肅地說:『研究《莊子》當從校勘訓詁入手,才切實。』怎麼研究空靈超脫的《莊子》,要從校勘訓詁入手?我懷疑有這個必要嗎?傅先生繼續翻翻我寫的詩,又說:『要把才子氣洗干凈,三年之內不許發表文章。』我當時很不自在,又無可奈何,既然來到研究所,只得決心下苦工,從基礎功夫研究《莊子》。」後來據任繼愈回憶,「傅斯年背後說王叔岷『有才性』。傅先生說的『才性』,是《世說新語》用的詞彙,指有史才,有史識,悟性好,並不是專指『才子氣』。那時傅斯年就發現王叔岷是個可造之材,著意培養,並用金條買了一部宋本的《莊子》,專給王叔岷用,用完鎖在保險櫃里。」先生師從傅斯年,在與遠在昆明的副導師湯用彤書信請教時,也得到要不持才自傲,須「痛下功夫」的勉勵。
先生幸得傅斯年先生親炙,蒙指點治學門徑,遂自校勘、訓詁入手,博覽群書,廣輯資料,漸入學術之境。先生一生為人、治學、處世,皆深受斯年先生之影響,故將傅斯年作為自己的第三任老師,兼及所敬仰的胡適之和蔡元培兩先生。先生1943年獲碩士學位,留所任助理研究員;1944年8月完成《莊子校釋》,凡二十餘萬言。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先生隨史語所復員南京,是年發表《莊子通論》刊載於徐復觀先生創辦的《學原》學報,深受學界好評。
幸先生與妻楊尚淑一生恩愛,不論求學或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講授,或避禍逃難離大陸赴台,都是胥相伴隨,未嘗須臾離開。後其妻於1977年不幸因肺癌病逝新加坡,親朋或勸續弦,先生不為動,其弟子林耀椿所撰《懷念王叔岷先生》中記錄了先生這樣一句話:「人一生只能結一次婚,債完了就不要再負債了」,其摯情如此。
1948年,傅斯年先生出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先生受台大中文系合聘任教,授《大一國文》與《斠讎學》。共事論學者有台靜農、洪炎秋、戴君仁、鄭騫、許世瑛、伍俶(叔黨)、毛子水、屈萬里、何定生諸先生。1951年先生開始教授《莊子》,既以《庄》解《庄》,又旁及相通之諸子百家,並引漢魏六朝唐宋各大家詩作為證,一時杏壇轟動,慕名旁聽者甚眾。先生在勤於著述和競於教學之外,不帶助手、不加入或形成任何學術團體,不擔任任何行政職務(唯有一次短暫例外),甚至拒絕參選院士,因此稍顯「默默無聞」。1959年以訪問學人赴美國哈佛大學遠東語文系一年,與洪業(煨蓮)先生論學甚歡,後得其推薦,於1963年受邀赴新加坡大學中文系任客座教授兩年。1967年赴吉隆坡馬來亞大學漢學系任客座教授。1972年轉赴新加坡南洋大學任講座教授,期間先生數度婉拒任何行政職務。1980年南洋大學(中文為主)與新加坡大學(英語為主)合並為國立新加坡大學,重組中文系時需要一位令兩校師生都信服的系主任,當局力請,先生逼不得已,短暫出任新的中文系主任,並創辦博士班。
先生總結出自己的治學經驗:校勘古書是一種小學問,可以幫助研究大學問;是一種支離破碎的小工作,可以幫助通大義、有系統的工作;是一種綉花針的工作,可以幫助大刀闊斧的工作;是枯燥無味的工作,卻有一種無味之味。從1965年起,先生共花了十七年的課余時間撰寫了300萬字巨著《史記斠證》。此聊舉《史記斠證》校《伯夷列傳》中一字千金的例子: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乃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
關於『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句,從沒有人懷疑過。我們想,伯夷逃去,叔齊也逃去,各逃各的,怎麼兩弟兄隨後又在一起,同隱於首陽山呢?我們看,敦煌本『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這句,逃字作追,這就對了,伯夷逃去,叔齊追他,隨後自然就一起隱居了。《太平御覽》卷五百十四引這句話,逃字也作追,可以證明,到北宋時還有作追的本子。追字作逃,是涉上句『逃去』而誤的。」
劉本棟在《六十年來之史記研究》一文中對此書的評價是:「是書引證博贍,考辨精審。每一疑義,必求其至當而後已,使史公二千年來不白之旨,昭然渙然。可謂不僅有功史學,抑且嘉惠士林矣」
1981年先生自新加坡大學退休返台,寓居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館,並於同年九月回台大中文研究所任教。1984年自史語所退休,前後共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發表論文近百篇;翌年起仍在台大研究所任課,開授《斠讎學》、《先秦道法思想》、《劉子研究》、《詩品文心比較研究》等課,並獲聘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咨詢委員。1987年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成立,函聘先生為榮譽講座,作兩次學術演講。這期間完成集大成之作《莊子校詮》。其中對《徐無鬼篇》中「一」字作解,可管窺其煞費苦心。
「天地之養也一,登高不可以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
《校釋》雲:『一字疑淺人妄加……』,案郭<注>、成<疏>固未達此養字之義,而一字決非淺人所加。一猶齊也,此齊長短之說,與《莊子》齊物之義密合。《淮南子· 原道篇》無一字,於義不備,當據此文補。因改寫此條雲:『案天地之養,與下文以養耳目鼻口之養異義。養借為羕,《淮南子 原道篇》養作永,義同。《爾雅 釋詁》:永、羕,長也。《大戴禮 夏小正》:五月,時有養日;十月,時有養夜。《傳》並雲:養,長也。養亦羕之借字,與此同例。天地之養也一,猶言天地之長也齊,一猶齊也。《淮南子 原道篇》:一度循軌,高註:一,齊也。蓋天地之長無極,故以天地之長言之,則登高不可以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長、短俱齊矣。此齊長短之說,亦即齊物之理也。』以齊長短之理推之,則大小、多少、貴賤、壽夭、生死之理亦一矣,亦齊矣。」
後來的研究莊子的學者大都不能迴避《莊子校詮》,先生也被學界稱作二十世紀在《莊子》字意訓詁方面最權威的學者。
2008年8月30日,台灣大學文學院「王叔岷教授追思會籌備委員會」所撰《王叔岷先生行述》中這樣寫道:「先生一生不慕名利,與世無爭,偏愛老莊自然之道,長保恬靜自得之性,後雖年屆耄耋,而視未茫,發未蒼,齒牙未嘗動搖,門人咸引為美談。先生之學術,兼及四部,著述豐宏,而皆淵博精深,成一家言;古籍之斠讎箋證,尤為當世推重。七十年來,遍校先秦兩漢魏晉群籍,撰有專書近三十種,論文二百餘篇。其中《莊子校釋》、《斠讎學》、《史記斠證》、《諸子斠證》、《莊子校詮》、《列子補正》、《劉子集證》、《世說新語補正》、《顏氏家訓斠補》、《列仙傳校箋》等書,皆以斠讎學方法董理古籍之傳世名作。《史記斠證》、《莊子校詮》、《陶淵明詩箋證稿》、《鍾嶸詩品箋證稿》、《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左傳考校》等,更融校勘、訓釋、義理為一體,開啟「由實入虛」的治學途徑。嘗有《好學》詩自述:『由實入虛救破碎,虛由實得非空虛。誰能虛實為一體,魚躍鳶飛樂愉愉。』先生學博思深,晚尤圓融通達,淵沖醇粹,其引導沾溉之功,可謂大矣。」
先生最重情、惜情,治學之餘,不廢吟詠。其詩發乎深情,各體兼擅,尤精五古,神似靖節。有詩集《四餘齋詩草》、《南園雜詠》、《舊庄新詠》、《寄情吟》、《落落吟》、《隨感吟》、《倚紅小詠》、《論詩別錄》、《慕廬余詠》等多種行世,在海外有一大批讀者。
薪火相傳
先生雍容儒雅,待人溫厚,視學生如子女,教學不拘泥舊說,常有新解、又有系統。改作文,有一句好都要標出,頂批、旁批、總評,總是滿滿的,學生非常喜歡,常與先生親近傾談。先生課余忙於著述,學生想來又怕打擾,但只要有學生到訪,無不熱情接待,並常說「你們沒來我總是沒空,你們來了我就有空」。師生之間無話不說,甚於家人,凡經教誨者,無不如沐春風,終身感念。1982年先生因長期研案勞神,導致胃穿孔,於台大上課時暈倒;稍愈後先生仍不以為意,研撰不輟,撰寫《莊子校詮》期間,胃疾復發。弟子們爭先恐後輪班至台大醫院陪侍,其中不乏島內外知名學者教授。先生回台大後,因為身邊無人相伴,台大中文繫上過先生課的同仁相約,每星期三課後中午陪先生午餐,由大夥輪流作東,已退休的老學生也聞風而動,全體加入,這就是在台學界再度引為佳話,維持了二十多年的「三中全會」,先生之受敬愛,於此可見一斑。
1992年上半年先生無課,在女兒國瓔相伴下終返大陸一行。先生6月26日到北京,即與同學兼老友任繼愈、張政烺、馬學良相聚於國家圖書館。6月30日回到成都市郊故鄉洛帶鎮,卻發現舊家房園已分屬不相識之三家矣。1993年6月12日,由台大中文系編纂出版《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為先生壽,計集稿四十九篇,八十餘萬言;1998年5月6日,先生應邀參加北京大學100周年校慶,並在「漢學研究國際會議」閉幕致辭;2000年先生榮獲「行政院文化獎」,他將獎金六十萬元捐給台大中文系作獎學金,以鼓勵後進;次年6月28至29日文建會與台大中文系合辦「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中外學者發表論文凡二十一篇,同年8月台大中文系出版《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