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小說更把雙眉比月長免費閱

小說更把雙眉比月長免費閱

發布時間: 2022-09-17 20:16:05

㈠ 文言文《南史陶弘景傳》翻譯

文言文《南史陶弘景傳》翻譯如下: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縣人。起初,他的母親夢見一條青龍從她懷里出來,並看見兩位仙人手裡拿著香爐來到她的家裡,不久她就懷孕了,於是生下了陶弘景。他小時候就不同一般人,十歲時,看到葛洪的《神仙傳》,日夜研究推理,於是有了養生的志向。他對別人說:「仰看高空,觀看太陽,不感到是很遙遠的事了。」

等到他長大後,身高七尺四寸,神態儀表出眾,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寬廣,身材很長,耳朵肥大。讀書超過萬卷。善於彈琴下棋,草書、隸書寫得很好。不到二十歲,齊高帝任宰相時,把他封為諸王的陪讀,任命為奉朝請。雖然生活在貴族群中,但一個人關在屋裡不與外人交往,只是批改翻閱文稿,朝廷禮儀事務,一般都向他請教決斷。

永明十年(492),上書請求辭職,皇帝同意他的請求,賞賜他五匹絲帛。臨行時,公卿官員在征虜亭設宴為他送行,因為餞行而設的帷帳和車馬太多,堵住了道路,都說從劉宋、蕭齊以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朝廷和民間都認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自此以後,陶弘景住在句容縣內句曲山,他總是說:「這座山的下面是道教第八洞宮,名叫金壇華陽之天,方圓一百五十里。過去漢朝咸陽的三茅君修成仙,後來掌管這座山,所以稱它為茅山。」於是在半山腰建一座房子,自稱華陽隱居。

開始跟東陽人孫游岳學習符圖經書道法。游歷許多名山,尋找訪求仙葯。每經過兩山間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頌,不能自已。當時沈約任東陽郡守,敬仰他的志向氣節,多次寫信邀請他,他都沒有去赴約。

陶弘景生性喜好寫作,崇信稀奇怪異的事,珍惜時光,到老更是如此。特別通曉陰陽五行、風水、星象、地形、算卦、山川地理、方圖物產、醫術草葯。撰寫過《帝代年歷》,又製造渾天象,他說:「我造渾天象是修道的需要,不止是史官才用它。」

起義軍攻克建康城,聽說商議禪讓的事,陶弘景按圖讖推論,好幾處呈「梁」字型,於是派弟子進獻給皇帝。高祖很早就與他有交往,即皇帝位後,對他更加禮遇和照顧,不斷去信問候,使節的車蓋一個接一個。

天監四年(505),移居到茅山積金東邊的山谷。擅長辟穀導引等養身的方法,八十多歲還像年輕人一樣容顏不改。十分羨慕漢代張良的為人,說「古代的聖賢都無法和他相比」。曾夢見佛傳授他菩提記,並稱他為勝力菩薩。

於是到鄖縣阿育王塔發誓,接受佛教的五大戒規。後來太宗到南徐州時,欽佩他的高風清名,召他到後堂,談論好幾天才離去,太宗特別敬重他。大通初年,派人獻兩把寶刀給高祖,一名善勝,一名威勝,都是上等的寶物。

大同二年(536)逝世,終年八十五歲。死後容貌不改顏色,關節屈伸自如。皇帝下詔贈封中散大夫,謚號貞白先生,並派舍人監護喪事。陶弘景生前遺言薄葬,弟子遵照他的意願辦理喪事。

原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初,母夢青龍自懷而出,並見兩天人手執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遂產弘景。幼有異操,年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謂人曰:「仰青雲,睹白日,不覺為遠矣。」及長,身長七尺四寸,神儀明秀,朗目疏眉,細形長耳。讀書萬余卷。善琴棋,工草隸。未弱冠,齊高帝作相,引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

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為務。朝儀故事,多取決焉。永明十年,上表辭祿,詔許之,賜以束帛。及發,公卿祖之於征虜亭,供帳甚盛,車馬填咽,咸雲宋、齊以來,未有斯事,朝野榮之。

於是止於句容之句曲山。恆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乃中山立館,自號華陽隱居。始從東陽孫游岳受符圖經法。遍歷名山,尋訪仙葯。每經澗谷,必坐卧其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已。時沈約為東陽郡守,高其志節,累書要之,不至。

性好著述,尚奇異,顧惜光景,老而彌篤。尤明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圖產物,醫術本草。著《帝代年歷》,又嘗造渾天象,雲修道所須,非止史官是用。

義師平建康,聞議禪代,弘景援引圖讖,數處皆成「梁」字,令弟子進之。高祖既早與之游,及即位後,恩禮逾篤,書問不絕,冠蓋相望。

天監四年,移居積金東澗。善辟穀導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壯容。深慕張良之為人,雲「古賢莫比」。曾夢佛授其菩提記,名為勝力菩薩。乃詣鄮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後太宗臨南徐州,欽其風素,召至後堂,與談論數日而去,太宗甚敬異之。大通初,令獻二刀於高祖,其一名養勝,一名成勝,並為佳寶。

(節選自《梁書》)

作品介紹:

《梁書》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紀傳體史書。包含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無表、無志。它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公元502年—557年)五十餘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後論署為「陳吏部尚書姚察曰」,說明這些卷是出於姚察之手,這幾乎佔了《梁書》的半數。

姚思廉撰《梁書》,除了繼承他父親的遺稿以外,還參考、吸取了梁、陳、隋歷朝史家編撰梁史的成果。該書特點之一為引用文以外的部分不以當時流行的駢體文,而以散文書寫。

㈡ 三國演義主要內容200字

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

東漢末年,山河動盪,劉漢王朝氣數將盡。內有十常侍顛倒黑白,禍亂朝綱;外有張氏兄弟高呼「蒼天當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掀起浩大的農民起義。

一時間狼煙四起,戰火熊熊,劉家的朝廷宛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各路豪傑不斷涌現。

從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又到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

影響:

《三國演義》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

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

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據不完全統計,今存明、清兩代的歷史演義約有一二百種之多。

㈢ 歷史上的事例:一個寡婦辛苦把兒子拉扯大,兒子長大娶了媳婦一家人和和美美。像是孔雀東南飛的反例一樣

有很多啊,1、孟母教子

孟母仉氏(或為李氏),是魯國大夫黨氏的女兒,很有賢德,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女性,居我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的母親(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力於這樣一位母親的教育。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的父親孟激是一位懷才不遇的讀書人,為了光耀門楣,他拋妻別子,遠赴宋國游學求仕。但是,三年以後,一心盼望丈夫出人頭地的孟母聽到的是晴天霹靂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並沒有氣餒,她從悲傷中昂起頭來,下定決心依靠自己的雙手把兒子培養成一個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業。

孟母的偉大之處在於她能夠在兒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按照階段給予兒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孟子名孟柯,出生於現在山東省鄒城市北25華里的鳧村(今屬於曲阜市)。《列女傳》記載,孟家最初的住處靠近一片墓地。游戲、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於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戲。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家,毅然帶孟軻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於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里是一處繁華的集鎮。孟軻置身於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覺得這里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

在這個集鎮上剛剛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決定再一次搬遷自己的住處。他們搬到了學宮的旁邊。這所學宮位於現在鄒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是孔子之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為「子思書院」。後來子思的學生在此授徒講學。孟母想,孩子在學宮的附近居住,必然會受到學宮氣氛的影響,長大以後讀書也方便。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天資聰穎的孟軻果然被書院里的琅琅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里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孟母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了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後來孟母把孟軻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弟子學習,使孟子從此走上學業之路。

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遷一樣是母親教子故事的典範。

孟子雖然天性聰穎,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頑皮。到學宮學習了一段時間後,開始的新鮮勁頭過去了,貪玩的本性難移,有時就逃學,對母親謊稱是找丟失的東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織布,知道他又逃學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斷。孟子問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回答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教育孟軻,學習就像織布,靠一絲一線長期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廢。逃學就如同斷機,線斷了,布就織不成了,常常逃學,必然學無所成。

孟軻幡然大悟,從此勤學苦讀,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終於成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對於孩子品格的成長同樣十分看重,她的「殺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讓後人贊嘆。有一次,鄰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備殺一隻小豬。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問母親:「鄰居在干什麼?」「在殺豬。」「殺豬干什麼?」孟母笑了笑,隨口說道:「是給你吃啊。」剛說完這句話,孟母就後悔了,心想本來不是為孩子殺的豬,我為什麼欺騙他呢?這不是教他說謊嗎?為了彌補這個過失,孟母真的買了鄰居的豬肉給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娶妻以後,對自己的妻子不喜歡,認為她太過倨傲。有一天,天氣十分炎熱,妻子從田間勞作回家,進了房間就脫衣納涼,正巧孟子突然推門近來。看到妻子光著身子在房間里涼快,孟子異常生氣,認為妻子行為放盪,不守禮節,當即就有了休妻的念頭。孟母知道以後嚴厲斥責孟子說:你進門之前應該先敲門問屋裡是否有人,才能進去,你沒有敲門就推門而入,是你先失禮節,並不是你妻子的過錯啊。聽了母親的話,孟子深感自己過於魯莽,也慚愧於自己沒有把所學應用於生活當中,自此對妻子芥蒂盡除,與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萬事禮為先」的做人道理,其識見令人敬仰。

孟母對於家庭一生操勞,盡管孟子已經長大成人,但對孟子的教育和督促從來沒有放鬆過。在齊國,孟子多次向齊宣王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齊宣王雖然以年祿十萬鍾酬謝孟子,但是卻不肯積極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他非常想去願意採納他政治主張的宋國,可是又擔心母親年事已高無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兒子的心事,對兒子說:「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孟母的一席話把孟子的擔憂和猶豫一掃而空,孟子隨離家周遊列國,受到了各國的空前歡迎,他的政治主張在許多諸侯國得到順利推行。

就在這個時候,為兒子傾盡畢生心血的孟母,在親眼看著兒子成功的時刻,滿懷著一個母親成功的歡欣,一病不起。在歸葬故鄉的途中,沿途經過的地方,無論民眾官員,無不爭向在路旁祭奠,表達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東鄒城市北20里的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靜穆庄嚴,時刻吸引著一代代景仰這位偉大母親的人們。

2、孔母授學

孟軻之母因為「孟母三遷」和「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天下母儀的典範。但是孔子母親顏征在的教子故事,卻鮮為人知。其實,孔母在孔子的成長中同樣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弟弟。商朝滅亡後,大哥微子被周封為宋國的國君,微子啟死後,微仲繼位,到孔子父親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魯國只是一名武士。孔子母親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魯國的始祖,周公旦的長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孫子。周文王姬姓,伯禽分封他的後代在顏邑做邑首,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成為顏氏,孔子的母親就是魯國顏氏之女。

晚年再娶年輕女子顏氏,生孔子,在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從司馬遷記載當中,印證了三個史實:顏氏女、野合和圩頂。

關於顏氏女,史料記載甚少,出現很晚的《孔子家語本姓解》是這樣說的:「孔子之先,宋之後也。……伯夏生叔梁紇,雖有九女而無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於是乃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顏父問三女曰:『陬大夫雖父祖為士,然其先聖王之裔。今其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吾甚貪之。雖年長性嚴,不足為疑。三子孰能為之妻?』二女莫對,征在進曰:『從父所制,將何問焉?』父曰:『即爾能矣。』遂以妻之。征在既往廟見,以夫之年大,懼不時有男,而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當時,孔子的父親年紀約在六十多歲,而顏氏女不滿二十歲,讓她心動的原因,除了孔父的「聖王後裔」、「武力絕倫」之外,另外的原因,恐怕就是前面提到的「門當戶對」。

因為年齡相差懸殊,在當時不合禮儀,故有《史記》中記載「野合」之說;有說在野外合歡,按此說法,孔子為私生子。但歷來儒家都避諱此說,認為有失「聖人」體面,才有《孔子家語》粉飾之說。其實,對「野合」之事,傾向於他們兩人未婚同居。

至於「圩頂」的說法,那是孔子父母的共同願望,有一個傳宗接代、傳承宗廟的兒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因孔母曾在尼山祈禱才懷了孕,父母給孔子起名為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尼」指尼山,「丘」則暗示出人頭地的意思。孔子約三歲時,叔梁紇病故,葬於防山,後顏氏帶他離開鄹邑,到國都曲阜的闕里居住,當時家境相當貧苦。

征在的父親是飽學之士,在那個時代,同樣能夠讓女兒識字識禮,可以見其開明。父親的直接傳授,使征在不僅僅積累了豐厚的識見和學養,在教育和禮上也有很高的修養。她把父親家的全部書籍,都搬運到自己的新家,選三間房子的一間作書房,准備在孔丘滿五歲的時候教他念書。她先收了五個小孩子,在自己家教發蒙的書,得到每位學生家的學資,五斗小米和一擔乾柴,足以養活母子兩人。

征在教孩子們習字、算數和唱歌三門功課,同時也教孩子們學習禮節和儀式。孔丘不到六歲開始跟班學習,後來,征在又收了幾個小學生,小孔丘成為他母親的小幫手,以盡輔導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不到十歲的小孔丘,已經學完全部發蒙功課,因他愛琢磨,肯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眾,喜歡幫助別人,成為同窗學習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幫助別人學習的經歷,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

按照當時的規矩,童子十歲就要外傅(跟別的老師去念書)。孔母關閉了她的學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內最好的學堂,學習詩歌、典籍、歷史等功課,即被後世稱為《詩》、《書》、《禮》、《樂》的內容。當時學堂稱為「庠」,屬於官辦學府,集中了魯國最優秀的老師,實施非常嚴格的教育。因顏氏家族與魯國國君是同宗關系,孔子仍以一個貴族子弟的身份,在學堂里受到貴族式教育。孔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在家得到了母親的嚴傳身教外,不僅得到了顏氏宗親的支持,也得到魯國姬氏大族的照顧。

孔子貴族的身份,不僅得到顏氏家族的承認,也得到當時魯國國君魯昭公的認可。昭公十年,孔子二十歲得子,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所以取名鯉,字伯魚。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時,昭公兵敗奔齊,孔子也亦奔齊避亂。

孔子與顏氏家族,因為母親的緣故,也保持相當親密的關系。孔子早期弟子中,顏路作為顏氏家族的一員,親屬關系不會走遠,後來的仲由,也是娶顏家之女作為妻子。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站選擇在衛國,是因為衛靈公接受顏讎由的推薦,給孔子發出邀請,請孔子到衛國做官。仲由是顏讎由的妹夫,顏讎由是孔子母親的同族人,彼此來往密切,消息靈通。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中,還有顏回、顏幸、顏祖、顏高、顏之仆、顏噲、顏何等。

正是有著這種母子情深的依存關系,才有了《禮記·檀弓》里故事的發生:孔子在其十七歲時,其母顏征在仙逝,孔子堅持父母合葬,因母恥於野合之事,未曾告訴父墓所在,孔子為了打聽父墓所在,就想了個殯母於五父之衢的辦法。按常禮,殯當在寢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殯母於外,意在引起人們的注意,使人們怪而問之,孔子便可借機打聽父墓之所在。後來問於鄒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親葬於防,然後使父母得以合葬。

與孟母教子相比,孔母雖然少了些經典的範例,但是作為一個年輕守寡的女人,能夠擇良定居、親臨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代聖人的身後,我們依然可以說,是因為站著一位偉大的母親。

3、歐母畫荻

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學者,於1030年中進士,童年5月任西京國守推官,掌管文書,此後歷任知縣、知州、館閣校勘、知諫院、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務,是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出身於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親歐陽觀是一個小吏。在歐陽修出生後的第四年,父親就離開了人世,於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為了生計,母親不得不帶著剛4歲的歐陽修從廬陵到隨州,以便孤兒寡婦能得到在隨州的歐陽修叔父的照顧。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只讀過幾天書,但卻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她不斷給年幼的歐陽修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個總結,讓歐陽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導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隨聲附和,不要隨波逐流。歐陽修稍大些以後,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先是教他讀唐代詩人周朴、鄭谷及當時的九僧詩。盡管歐陽修對這些詩一知半解,卻增強了讀書的興趣。

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裡窮,買不起紙筆。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苟。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10歲的時候,母親就帶他經常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家去借書讀,因為自己沒有,她就讓他把借來的書抄錄下來。

一天,他從李家舊紙筐里,發現一本六卷本《韓昌黎文集》,經主人允許,帶回家裡。打開一看,大開眼界,便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地閱讀。宋朝初年,社會上多流行華麗浮躁、內容空洞的文風,而韓愈的文風與之完全不一樣。歐陽修被韓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動。他高興地對母親說,世上竟有這么好的文章啊。

盡管歐陽修年紀尚小,對韓愈文學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卻為他以後革除華而不實的文風打下了基礎。而正是在這種思想啟迪下,一個學習韓愈、革除當時文壇上壞風氣的念頭,在他的腦海里油然升起。

歐陽修長大以後,到東京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場,都得到第一名。當歐陽修20歲的時候,已是當時文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親為歐陽修的出眾才學而高興,但她希望兒子不僅文學成就出眾,為人做事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歐陽修的父親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過管理行政事務和司法的小官。他關心民間疾苦,正直廉潔,為百姓所愛戴。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後,母親還經常不斷地將他父親為官的事績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於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於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她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餘。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後,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

她告誡兒子,對於父母的奉養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布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只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

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里。其時歐陽修官職並不高,但是十分關心朝政,正直敢諫。當范仲淹得罪呂夷簡,被貶謫到南方去的時候,許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諫官高若訥認為范仲淹應該被貶。歐陽修十分氣憤,寫信責備高若訥不知道人間有羞恥二字。為了這件事,他被降職到外地,過了四年,才回到京城。歐陽修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來說話,使朝廷一些權貴大為惱火。他們捕風捉影,強加給歐陽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歐陽修貶謫到滁州(今安徽滁縣)。

滁州四面環山,風景優美。歐陽修到滁州後,在處理政事之餘,常常在山水間寄託幽情。當地有個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遊人休息。歐陽修登山游覽的時候,常在這座亭上喝酒。他自稱"醉翁",給亭子起個名字叫醉翁亭。他著名的作品《醉翁亭記》,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醉翁之意不在醉,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他在文中以精練的語言,描述了自己與賓客在醉翁亭中開懷暢飲的歡快情景以及亭外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表達了"與民同樂"的思想情懷。

正如李白所言:天才我材必有用。身懷八斗之才的歐陽修當了十多年地方官後,終於被宋仁宗想起。宋仁宗為歐陽修的才氣所打動,把他調回了京城,擔任翰林學士。上任伊始,他便積極提倡改革文風。有一年,京城舉行進士考試,恰好由他擔任主考官。他認為這正是他選拔人才、改革文風的好機會,便要求閱卷者以一種全新的眼光來審視考生,如發現故弄玄虛、華而不實的文章,一概不錄取。歐陽修的錄榜標准,開了一代文風,招納了大批人才,自然也得罪了那些華而不實的考生。頒榜的那天,有不少考生見自己落選了,對歐陽修十分不滿,吵吵嚷嚷地辱罵他。有些人甚至把騎馬出門的歐陽修攔住,向他討說法。經過這場風波,歐陽修雖然受到了一些壓力,但是考場的文風從此發生了變化,大家開始摒棄那些不痛不癢、嘩眾取龐的文章,繼而形成了樸素而自由、嚴謹而高雅的文風。

歐陽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風,還十分注意發現和提拔人才。許多原來並不那麼出名的人才,經過他的賞識和提拔推薦,一個個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鞏、王安石、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在文學史上,人們把歐陽修等六個人和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合起來,稱為"唐宋八大家"。

歐陽修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為自己備嘗艱辛的母親。皇祜五年,歐陽修的母親以73歲的高齡病逝於南京,歐陽修將母親遺體運送故鄉安葬。母親慈祥的面容,勞碌奔波的身影,時時出現在眼前,母親的諄諄教導激勵他成就了一生的功業。

為追悼母親,他寫下《先妣事略》,字里行間無不透出母子的綿綿深情。

歐陽修的母親一身正氣,她的言傳身教影響了歐陽修的一生,使歐陽修一生光明磊落,敢說敢為,受到後人的尊敬。

㈣ 填空。1.《童年》是_________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________

1.高爾基在人間我的大學
2.阿廖沙俄羅斯
3.吝嗇、貪婪、專橫、殘暴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小茨岡格里戈里好事情

㈤ 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復習:成語運用

對成語運用的考查以選擇題為主,考查成語在實際語言環境中的運用,所選成語一般為使用頻率較高的常用成語。准確理解和運用成語,關鍵是對其意思的理解。應抓住其中的關鍵字,先理解其原始意義,再試著揣摩它的比喻義、引申義,吃透理解成語的含義和使用范圍,注意成語感情色彩的變化。

復習策略

為了在考試中做到萬無一失,我們首先應做個有心人,建立常用成語正誤檔案,把課內學到的、課外看到的常用成語進行正誤歸類,有時間拿出來看看,加深記憶,強化積累。其次,應理解成語誤用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一般說來,有以下幾點:

⑴褒貶不當。成語一般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時,必須辨明色彩,否則就會誤用。如:

①一個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崗位,一味好高騖遠,是很難做出成績的。

②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被執行槍決,群眾拍手叫好,認為他們死得其所。

【解析】「好高騖遠」意思是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含有貶義。「死得其所」意思是死得有意義,有價值,含有褒義。這兩個成語用在句中,色彩均不當。

⑵不辨對象。有些成語有特定的形容對象,如果把握不準,就會造成運用錯誤。如:

①小徐是我童年時代青梅竹馬的朋友,當年我們如親兄弟一般天天在一起玩。

②翹首西望,海面上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

【解析】「青梅竹馬」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只能用於男女兒童之間的關系感情,不能用於小男孩之間或小女孩之間。「巧奪天工」指人工製作的精巧勝過天然。「蒼山」「洱海」是自然景觀。不是人工景觀,故不能用。

⑶不明詞義。成語的意思具有整體性,在使用時,只斷取成語中個別詞素的意義,就會導致成語意思與句子語義相悖。如:

①有的同學寫得作文,文不加點,字跡潦草,閱讀這樣的文章,真叫人頭疼。

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點小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也是不足為訓的,關鍵是從中吸取教訓。

【解析】「文不加點」常被錯誤理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符號,其實它的真實含義是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點,塗上一點,表示刪去)。「不足為訓」常被錯誤理解為不值得訓斥、責備。其實它的真實含義是不值得作為典範和規則。訓,典範、規則。

不明詞義的結果,就會望文生義,導致答題失誤。

⑷謙敬錯位。有些成語上謙辭,只能對己,有些成語是敬辭,只能對人。如果辨析不清,就會誤用。如:

①您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②李校長的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大家紛紛對教改暢所欲言。

【解析】「蓬蓽生輝」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使自己非常榮幸。本是謙辭,在句中當敬辭用了。「拋磚引玉」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在句中當成敬辭用了。

⑸不合邏輯。指由於運用成語時,不能前後兼顧,造成語義重復或前後矛盾。如:

①你看他雙眉緊鎖,沉默不語,恐怕有什麼難言之隱的苦衷。

②古往今來,許多名人先哲用他們諱莫如深的語言道出了他們對大千世界的洞察,對人生萬象的感悟。

【解析】「難言之隱」意思是難以說出口的藏在內心深處的事情,與「苦衷」語意有重復。「諱莫如深」意思是緊緊隱瞞,與「道出」相矛盾。

⑹形似混淆。有些成語與其他成語由於字形相近,使用時極易混淆。如:

①「權錢交易」、「權權交易」等時下的腐敗病症,在文藝界雖不說樣樣俱全, 但該領域遭受「感染」卻是不容置喙的事實。

②對於孩子的毛病,他總是不以為然,覺得這些毛病無關緊要,不必大驚小怪。

【解析】「不容置喙」是不容許別人插嘴說話的意思,卻容易被誤解為「不容置疑」(不允許懷疑)。「不以為然」是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 ( 多含輕視意)的意思,卻容易被誤解為「不以為意」(不放在心裡)。

【典型例題】

(2005 泰州)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班會課上,他誇誇其談,出眾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價格一漲再漲,令購房者嘆為觀止。

C.聽到這個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D.日本首相小泉肆無忌憚地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了亞洲各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解析】本題選D. A句的「誇誇其談」是貶義,色彩不當。B句的「嘆為觀止」是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用在句中屬不辨對象。C句的「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用在句中語意重復。

(2006 泰州)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小說《窗》的結尾別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陳水扁公然宣布中止「國統會」運作和「國統綱領」適用,無疑是玩火自焚。

C.同學之間一定要和諧相處,相敬如賓。

D.泰州繁華的商業大街上,觀光購物的人濟濟一堂,笑容滿面。

【解析】本題選B. A句的「別有用心」是貶義,色彩不當,可用「別有用心」。 C句的「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D 句「濟濟一堂」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在句中都屬於不辨對象。

(2007 泰州)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為了做好太戶藍藻治理工作,省委主要領導趕赴無錫,下車伊始便親臨現場查看。

B.班長提議星期天去敬老院參加義務勞動,大家隨波逐流,紛紛表示贊同。

真實的月球與傳說中美麗的月亮大相徑庭,它其實是一塊冰冷的「大石頭」。

D.取締黃色網站,凈化網路環境,眼前當務之急的任務是加大執法力度。

【解析】本題選C. A句「下車伊始」舊指官吏初到任所,現指剛到一個新地方或新工作崗位。用在句中屬不明詞義。B句「隨波逐流」含貶義,色彩不當。D句的「當務之急」意思是當前急切應辦的事,用在句中與「眼前」「任務」重復。

加入中考學習小組 更多超值免費精華資料等著你!

配套習題

鏈接中考

1、(2007 南通)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 )

A.晚飯過後,與會代表興致勃勃地觀賞了美麗如畫的南通夜景。

B.聽到這里,一股暖流湧上我的心頭,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C.文學作品凝聚著人類最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D.青藏鐵路建設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2、(2007 揚州)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

A.在剛剛結束的第49屆世乒賽中,中國軍團不負眾望,包攬了所有項目的金牌。

B.這次考試,大家的成績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鳳毛麟角。

C.由於氣候變暖,夏季氣溫特別高,各大商場的空調銷售絡繹不絕。

D.他的這篇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3、(2007 成都)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 )

A.處於豆蔻年華的我們對異性產生傾慕之心是生理和心理發展到這一階段的必然結果。

B.有人說「百年修得同船渡」,是「緣」把我們連在一起;我說只有「志」才能讓我們走到一起,因為我們「志道」相同,所以我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追求事業,成就自我。

C.作家們會用手中的筆寫下生命的美好,令人嚮往;畫家們會用手中的筆勾勒生命的美好,如詩如畫;音樂家們會用歌聲歌唱出生命的美好,幽雅動人。

D.溪水西流,你要邁著沉重的步伐向東前進,你要看東方之神叱吒風雲的威武雄姿。

4、(2007 杭州)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

A.自然科學領域有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神秘現象,正等著科學家們去破解。

B.面對鳳凰古城美輪美奐的富人宅第、舊時城樓和風雨樓,遊客們無不肅然起敬。

C.每逢稅務大檢查,總有些不法商人隨機應變,弄虛作假,妄圖躲過應有的懲罰。

D.諸暨五泄風景區內,五個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為壯觀,給人鶴立雞群的感覺。

5、(2007 佛山)選出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經過十餘年的寒窗苦讀,他終於夢寐以求,考上了北京大學。

B.2007年春節晚會伴隨著新年的鍾聲和人們的祝福銷聲匿跡。

C.他是這個轄區的管段民警,對這個小區的情況了如指掌。

D.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北京著手興建許多新的體育館,真是百廢待興啊。

6、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小明和李浩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

B.人民組織起來和殺人放火、慘絕人寰的日寇英勇斗爭。

C.他媽媽一進來,我們全寢室的人不謀而合地站了起來。

D.聽到這個消息,他覺得天在旋,地在轉,頭重腳輕,身子情不自禁地搖晃起來。

7、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先哲用他們諱莫如深的語言道出了他們對大千世界的洞察,對人生萬象的感悟。

B.在荒山僻谷中,蘭草仍然生機勃勃,奮發向上,散發出縷縷清香,不因淪落深山而自棄。

C.由於廠家對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吹毛求疵,因而產品銷路越來越好。

D.談起國家大事,這個中學生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人們驚嘆不已。

8、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運動會上,他借的一伸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見肘,讓人見笑。

B.這次舉行的法律知識考試,有些人竟然對「法人」「行政處罰」等基本知識素昧平生。

C.昨天下午的活動中,來自各班的同學推波助瀾,使畢業聯歡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D.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的學識淵博。

9、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我始終未來得及按照總編的要求修改這個劇本,幾年來我一直耿耿於懷,深感有負於他的囑托。

B.關於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豐富的想像力。

C.日本厚生省政務官森岡正宏公然聲稱日本二戰甲級戰犯在日本國內已經不是「罪人」,如此信口雌黃,實在令人吃驚。

D.這項水利工程耗資巨大,影響甚遠,因此市委市政府希望在座的各位略盡綿薄之力。

10、(2007 鹽城)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老人步履艱難地翻過山頭,狂風吹得他有些搖晃,使他越發老氣橫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卻英雄,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開發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揮而就,只有長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呂秀蓮之流不斷散步台獨言論,干著分裂祖國勾當,這些危言危行總有一天會成為套在他們脖子上的絞索。

參考答案

本題選D。「今非昔比」的意思是:現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勢、自然面貌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用來指「巨大成就」屬於不辨對象。

本題選A。B項「鳳毛麟角」應比喻稀少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用在句中色彩不當。C項「絡繹不絕」應指來往的人或車馬連續不斷,這里使用對象不恰當。D項「抑揚頓挫」形容音樂或語調高低曲折,和諧優美。這里形容小說情節不恰當。

本題選B。「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女孩,不好用在青年小夥子身上。

本題選A。B 項「肅然起敬」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心情,這里用來形容遊客對「富人宅第、舊時城樓和風雨樓」的心情,不恰當。C項「隨機應變」意思是跟著情況的變化,掌握時機,靈活應付,用在句中色彩不當。D項「鶴立雞群」是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用在句中屬於不辨對象。

本題選C。A項「夢寐以求」形容迫切地希望著,此處用「如願以償」較為妥當。B項「銷聲匿跡」意思是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此處用「落下帷幕」較妥。D項「百廢待興」意思是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用在句中不恰當。

本題選A。B項「慘絕人寰」形容悲慘到極點,句中用來形容「日寇」不恰當,可用「慘無人道」。 C項「不謀而合」意思是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此處應用「不約而同」。 D項「情不自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主語是人,句中以「身子」為主語,應用「不由自主」。

本題選B。A項「諱莫如深」意思是「緊緊隱瞞」,用在句中與「道出」相矛盾。C項「吹毛求疵」是貶義,應用「精益求精」。 D項「左右逢源」是用來比喻做事得心應手或辦事圓滑,句中充作「說」的補語,不恰當。

本題選D。A項「捉襟見肘」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用在此處屬於望文生義。B項「素昧平生」意思是一向不認識,用於人與人之間。C項「推波助瀾」比喻促使或助長事物(多指壞事物的發展),使擴大影響,含貶義。

本題選C。A項「耿耿於懷」意思是事情(多為令人牽掛的或不愉快的)在心裡,難以排遣,用在句中明顯不當。B項「想入非非」意思是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用來限制「神話和傳說」,不恰當。D項「綿薄之力」是指自己薄弱的能力,是謙辭,用在句中謙敬不當。

10、本題選D。A項「老氣橫秋」形容人自以為了不起或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C項「一揮而就」指文章很快,D項「危言危行」指正確的語言行為。

附錄:誤用頻率較高的成語

一色彩易錯

重整旗鼓:失敗後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只作褒義,不能用作貶義。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粉墨登場:比喻壞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多用於貶義。

改頭換面:只改形式,不改內容,含貶義。

狗尾續貂:一般用作貶義,用於自稱時,含謙義。

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

燈紅酒綠: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中性

目無全牛:形容技藝已達到純熟的地步,易誤用為貶義詞。

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貶義

趨之若騖: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不正當的利益,貶義。

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詞,常被錯用於表示人多的情景。

上行下效:上面的或上輩的怎麼做,下面的或下輩的就學著怎麼做(多指干壞事)。含貶義

義無返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用於毫不猶豫地干壞事。

溢美之詞:過於贊美的言辭。常誤用作褒義。

彈冠相慶:貶義。常被用於中性的互相慶賀。

面目全費:貶義,指事物的樣子變得更糟糕。

振振有辭: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大,權勢大。多含貶義

半斤八兩:彼此一樣,不分上下。貶義詞。

二望文生義導致誤用

哀兵必勝:哀兵。悲憤的軍隊,不能理解為「悲傷的額軍隊」

不刊之論: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精當,無懈可擊。「刊」,不能誤解為「刊發」

曾幾何時: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誤解為不久的將來。

差強人意:用來表示比人預想的好一些,還算讓人滿意,容易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點,塗上一點,表示刪去)。常被錯誤理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符號。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典範和規則,常被錯誤理解為不值得訓斥、責備。訓,典範、規則。

學而不厭:厭,滿足,而不是「厭倦」。

捉襟見肘: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常被誤解為衣服不合身。

三歉敬易錯

鼎力相助:大力幫助,只能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綿薄之力謙辭,指自己微薄的能力。

拋磚引玉: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只用於自歉。

虛懷若谷:敬辭,形容非常謙虛,能採納別人的意見。可以表示對別人的敬意,只能對他人。

蓬蓽生輝:是謙辭,只能出自自己之口。

四不明成語使用對象而誤用

相敬如賓:指夫妻相互尊敬,不能用於其他方面。

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該成語適用對象不能用於某一個。

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該成語適用范圍要注意一是用於兩人之間,二是要處於困境中。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不能凡美好的事物皆用。

鬼斧神工、巧奪天工:用來形容人文景觀,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賞心悅目、嘆為觀止:主語是人,主語是物,用加上「令人」二字。

五不合邏輯而錯

遍體鱗傷:包含了「渾身」的意思,前面添加「渾身」就屬累贅。

貽笑大方:指被內行人笑話,前面不可再加「被人」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不可充作「講」的補語

燃眉之急:指非常緊迫的事情,不做定語,常充當賓語。

六形近導致誤用

不脛而走:沒有腿卻能跑,形容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可用「不翼而飛」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認真對待應用「不以為意」

情不自禁: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混

深孚眾望:深得眾人的信賴和尊重,易誤解為「不負眾望」

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易於「無可厚非」相混淆。

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易於「無微不至」相混。

信口雌黃:不顧事實地隨意亂說。易混為「信口開河」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易混。

㈥ 月光曲的課後問題答案是啥

1、貝多芬走進茅屋,為什麼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因為貝多芬被盲姑娘酷愛音樂的精神所感動,盲姑娘不僅愛音樂,還懂音樂,從琴聲中就能分辨出彈琴的人,他覺得他遇到了知音。所以貝多芬又彈了一曲。

2、仔細閱讀第九自然段,回答下面的問題: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他好像面對著大海……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這是他聽到琴聲產生的聯想。


(6)小說更把雙眉比月長免費閱擴展閱讀: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陌生、清幽、琴鍵、陶醉、蘇醒、飛奔、記錄、萊茵河、霎時間、微波粼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3、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體會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愛,從而培養學生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並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4、體會寫實和聯想相結合的寫法,初步學習在寫實的過程中,展開適當的聯想,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㈦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這是什麼意思

《長干行》「繞床弄青梅」句解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驄,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這是一首愛情敘事詩,從兩人天真爛漫的童年到丈夫遠離後深深的思念,將初嫁時的羞澀、新婚的喜悅和堅貞不渝的心願寫得十分細膩生動。由於這首詩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也就成了後世用來比喻童年相好而成夫妻的成語

這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

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童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十四為君婦」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後的熱戀和恩愛,山盟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並為之擔心受怕,纏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後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

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無邪情誼的佳語。

長干行:屬樂府《雜曲歌辭》調名。長干里:在今南京市,當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長干曲》多抒發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典出《莊子·盜跖篇》,寫尾生與一女子相約於橋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漲水,尾生守信而不肯離去,抱著柱子被水淹死。灧?堆:三峽之一瞿塘峽峽口的一塊大礁石,農歷五月漲水沒礁,船隻易觸礁翻沉。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慶市的長江邊上,距南京約700里。

然而對本詩的前四句「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理解與解釋,歷代學者均不相同,都以似懂非懂地一筆帶過。現以王穆之2004-3-30發表於中國李白網之句解為例:[ 李白《長干行》中「繞床弄青梅」一句存在兩個疑問,即「床」為何義?全句如何串解?對此諸家注本頗多分歧。筆者認為「床」當作「井床」、「井欄」解,以較早提出此說的朱東潤注釋為是。對於句意舊注多囿於全句本身連貫串解的困難,有牽強含混處。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句式,「繞床」和「弄春梅」應分屬不同的兩層意思。「繞床」承上句「郎騎竹馬來」,意為男孩跨騎竹馬而來,圍繞井欄旋轉奔跑;「弄青梅」則承前句「折花門前劇」,意為小姑娘用手把玩著剛才從門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在李白的詩歌里,類似「繞床弄青梅」這樣特殊的句式不乏其例。]

其實,以上句解根本不通。因為做此句解者根本就沒有理解了「折花門前劇」所表現的內涵。此句最難解釋的是「劇」字,按「劇烈」解,在此根本不通;按「戲劇」解,當時根本沒有此意的誕生,況也講不通;有人提出按「居」解,即站立講,但古字意這兩字就根本不同意或通用,憑想當然的臆斷是不會得到大眾認可的。筆者為此也困惑了近二十年!九五年購得《辭海》,高興之間翻閱,在「劇」字條下發覺了如此解釋:劇:(廣韻)艱也。靈感一動,即找李白此詩再讀,疑惑頓解,豁然開朗:

劇: (廣韻)艱也。也即艱難、困難之意。床:井上圍欄,古樂府淮南王篇有:「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漿」之句。弄:設法取得。如弄點啥東西吃,弄點錢花等。

此四句即可解為:妾的頭發剛剛覆蓋前額的時候,在門前折花時遇有困難;恰逢你騎著竹馬來到,繞著井上圍欄用竹桿(所騎竹馬)為我設法取得青梅。

我想,此解釋應是此四句詩的最合理和完美的解釋。

㈧ 求猗蘭霓裳《鳳求凰》《此情可待成追憶》<此花開盡更無花》的完整番外~

<此花開盡更無花》的完整番外~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遠遠望去氳闔一片。齊妃因打西六宮來,一路上雖是乘了軟轎,縐紅絨緞披風上還是沾了不少水珠。站在廊下解著系帶,一抬眼,看見紫薇宮正殿窗下擱了一盆水仙此時開得正艷,輕肌弱骨,金蕊流霞。不由「咦」了一聲,身邊的月兒聞聲看去,也是一愣,方說道:「都入冬了,這水仙放在窗下,竟還開得這樣好啊。」

話音還未落下,身後有人嬌笑道:「怡妃娘娘這里自然都是好的了。」齊妃回頭,是不久前晉了淑儀的祥嬪,她們素來交好,便笑吟吟到:「妹妹也是來向怡妃娘娘問安的么?」

祥嬪點著頭走上前,攜了寧妃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姐姐怎麼總是穿得如此素凈,按說姐姐這么美,又這么年輕,該是穿紅戴綠的時候啊。」

寧妃沒有說話,只是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一襲珠華色復紗羅裙,淺淺笑了才說道:「這是皇上前個兒賞的。。。」便再不言語。

祥嬪「哦」了一聲,滿眼羨慕:「皇上最愛賞姐姐衣飾了。不過姐姐這樣美,人家都說你跟怡妃似是姐妹呢。寵眷正濃也是平常。」

寧妃本來面色明朗,卻不知為何,聽了這句話稍稍暗沉了下來。不過一瞬便拉了祥嬪:「我們快進去吧,總不好讓娘娘等的。」

寧妃和祥嬪進去的時候,怡妃正坐在一盞綉架前,手上纏著五彩絲線,因她與齊、祥二人交情頗深,私下裡也不就不在乎些儒節。知道她們進來,只揚頭一笑,有侍女端了圓凳放在一旁,奉上茶水來。

祥嬪看到綉架上一幅海棠春睡,枝脈分明,栩栩如生,艷麗非常,直是吸引人,更因著是雙面綉,更是精緻不已。不由稱贊道:「怡妃娘娘這架海棠春睡真是好看,若是我能有姐姐一半的綉工,便也好了。」

倒是寧妃端詳著沒有應合。她進宮比祥嬪早,與怡妃交好的時間也久些,細看之下不解得問道:「這雙面綉,倒不似姐姐擅長的啊。」

怡妃一怔,手上頓了下,笑容慢慢斂去,幽幽嘆了口氣,緩緩說道:「這是皇上前個兒命人拿來的,我昨日觀賞時一支金釵不慎掉落,劃破了一處,現在正想法子補呢。」說著看了看手上的絲線:「只是,這綉工實在精巧,我是無從下手啊。」

祥嬪「咳」了一聲,一張俏臉上滿是不解:「姐姐讓女紅坊的人補了不就是了,何必自己動手呢。」

怡妃淡淡笑笑:「這畢竟是皇上御賜之物。。。」便不再說什麼了。只是眉頭皺緊,盯著綉架的眼微眯起來。隱隱似有心事。

祥嬪見怡妃心中似有不悅,怕是因這綉架之事,忙指了窗下那盆水仙說道:「方才在廊下便看到姐姐這水仙開得不錯,養得真好。就是不知是怎麼養的啊?」

怡妃目光順著祥嬪的手落在了那盆水仙之上,「撲哧」笑出聲來,喚來侍女端了花盆進來。「哪裡是養得好,你們細瞧瞧吧。」她說著放下手中絲線,接過細瓷蘭花紋的花盆放在小杌子上,極是小心翼翼。不過面上笑容卻極是得意。

齊妃的手指剛觸到那水仙碧綠的葉,臉上立刻出現了驚詫的表情,一雙杏眼圓睜著看著怡妃。祥嬪見她如此便湊上去,「哎呀」一聲,滿面羨慕的說道:「這是。。。玉制的啊。」

怡妃端了杏仁酪遞給她二人,略有不以為意道:「皇上前日來,見我這里無花無草的,太蕭索,便賞了這個。」

祥嬪仔細觀賞著那足可亂真的玉制水仙,一面用手小心輕撫每一片碧玉的葉,每一瓣白玉的瓣,還有極精巧的黃玉的蕊,一面「嘖嘖」稱奇,顧不得手邊怡妃遞來的酪,嘴裡直道:「這可真是巧奪天功啊。姐姐不愧是皇上身邊第一人。。。」

怡妃飲著酪不說話,眉眼間雖是笑意,卻不知為何,隱隱有抹哀怨在其中。

是啊,這么多年了,人人皆以為她是這後宮第一人,可事實,卻只有自己知道啊。。。

當年那個寵冠後宮的絕代皇後,還有那些或美艷或清逸或避世的稀世美人,都隨著先後的離去,香消玉殞。。。眾生皆嘆時,卻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其中的勾心鬥角,陰謀黑手。。。

齊妃飲了口酪,含笑看著還在觀賞玉水仙的祥嬪,輕輕拍了她的後背,那斜插的發釵上垂落纖長的珍珠墜子,微微地晃,那幽白的柔光一閃,怡妃突然怔住了。

「這釵子。。。」她緩緩伸出手去,欲執不執的頓在半空,面上蒼白起來。

寧妃沒有注意怡妃的神情,甜蜜一笑,嘴角邊露出兩個極深的酒窩:「這是皇上前個兒賜的,和今天身上這套衣服一起。」話說完才看到怡妃極不自然的神情,有些疑惑,忙問到:「姐姐,可有什麼不對么?」

怡妃抿了嘴,白皙的手撫在寧妃的袍子上,久久不語,眼中卻有點點淚光。

這一下,寧妃和祥嬪都嚇壞了,紛紛站起到怡妃身邊:「姐姐,這衣服有什麼不妥么?」

怡妃輕搖著頭,鬢間一朵芙蓉微微顫抖,半晌她才說道:「沒什麼,只是想到了些舊事。」

出了紫薇宮,雨已經停了,祥嬪拉住寧妃的手:「姐姐,我們去御花園走走可好?」

寧妃看著依舊陰雲沉沉的天,終還是點了點頭。

紫碧山房是御花園內一處山峰,其時時值冬日,加上連日的細雨,因此少有人在。寧妃和祥嬪遠遠屏退了隨身侍從,一前一後走著,卻沒有人先開口。

終還是祥嬪年輕,耐不住,揪了身旁一片常青葉在手中把玩,看著前面的寧妃問到:「姐姐,你說,怡妃是怎麼了?」

寧妃此時心中仍是疑團不解,正在思索,聽得她這一問轉過身來,那珠釵一盪,清冷一片:「總不會是因皇上賜我衣服的緣故。」

祥嬪只是低頭,半晌才說到,卻似自語:「說到皇上,已經很久沒有來了啊。」

寧妃神情也是一滯:「是啊。我們都說前個兒前個兒,這前個兒,怎麼說也有十來天了。。。」

一陣蕭索之風吹過,掀起寧妃珠華色裙袍一角,祥嬪眼見,猛地抓住:「這是。。。」

那裙袍內側尾處,一線極淺的金色絲線勾出淡淡一帶紋樣,方才翻轉起來被陽光一照,閃出光芒。寧妃四下看看並無他人,自己揭起來。細看之下,竟有一個薇字嵌在其中。。。

寧妃和祥嬪不明這字是何意,但卻知道這紋樣精美雅緻無雙,定出自高人。寧妃細細撫著,覺得那綉工卻有些熟悉,細想之下,方才在怡妃宮中看到的那架雙面綉,正是這個手法。

「姐姐,這皇上賞的衣服,怎麼還有字啊。」祥嬪看寧妃放下裙擺,順手幫她撫平了褶皺,不解地問到。

寧妃目光似縹緲的白雲,落在山下泛著銀光的湖水之上,又慢慢拉遠開去。

「你可知。。。」她輕柔而緩慢得說到:「這湖中那座宮殿?」

「你是說。。。」祥嬪順著寧妃的目光看去:「蓬島瑤台。」「蓬島瑤台」寧妃也脫口而出,兩人相視一笑,目光卻別開去了。

「自然聽說過。不過兩年前,它不是毀於一場大火么?」祥嬪說到。

寧妃沒有立刻回答,只是摸著披風袖口上半寸來長的白狐狸峰毛,點了點頭:「是啊,那日我也記得,火光沖天,老遠就能看到湖中青煙直上,因著這湖水,人沒法過去,便全毀了。他們都說,那裡面,收盡人間珍奇。。。」她停了半晌才說到:「你難道不覺得,自那起,皇上就少踏足後宮了么?」

祥嬪一愣,畢竟寧妃這前後兩句沒什麼相干,卻還是點了點頭:「自那起,皇上一月也就踏足後宮不過十次。可是,這難道有什麼相干?」

寧妃沒有回答,只是轉身向前走去,她的聲音在寂靜林中格外空茫:「妹妹,難道你不覺得,咱們三人,我是說怡妃、我、還有你,樣貌上都是有幾分相似的么?」

新年將至,後宮里人人忙做一團。為了除夕夜皇上的賜宴,妃嬪們各個裁製新衣,打造新飾,交情好的便三五聚在一起商量著樣式花色,各宮里都是熱鬧非凡。

怡妃因是後宮中隆寵最久的妃子,此時四妃無人,一品位夫人無人,後位更是虛懸,因此她便受了皇帝的旨意,一直掌管著後宮事宜。此日內務府將新制衣料皆送了來,鮮麗華美得佔了小半邊側殿。眾妃嬪早早過來請安,也是折騰到晌午之後。

怡妃換了家常的服飾,因新年臨近,便色澤喜慶了些。對襟式樣的淡粉衫子,系一條盈盈裊娜的淺碧羅裙,罩一件胭脂色綉紅梅的「半袖」,兩截長袖露了出來,輕撫在西窗下的古琴之上。她人雖坐在琴前,手卻交握在膝上,看著那徐徐升煙的香爐,若有所思。

沈羲遙走進來,沒讓人通報,就看到怡妃迷濛的神情。他已有半月余未踏足後宮,此時知道怡妃辛苦特來看看,看到她那神情心中有些慚愧,卻也有忡怔。怡妃這樣的神情,像極了她。。。

他想起清晨坐船過岸來,她還睡著,極安靜,長長的睫毛輕覆在面上,更顯纖長。那些人生巨大的變故已使她孱弱不已,再經不起任何的波瀾。他自兩年前得知羲赫故去,她獨自一人,便用盡了辦法帶她回來,藏於蓬島瑤台之上。畢竟那裡他也早在初相識時送給了她。本要給她換個身份重新入宮,卻怕這後宮的風雨侵襲到她,便製造了那大火的假象,還在之後將那水域擴大了近一倍。如此,只為她平順安泰。

可是,兩年了,她只是安靜坐在窗前讀書撫琴,卻幾乎不再說話,好似周遭皆不見一般。而他,多是遠遠站著看她,看她沉沉睡去,看她靜靜讀典,看她輕輕撫琴。。。即使她不對自己說話,但她總是那樣靜好的模樣,如同清水漣漪,柔美得讓人心痛。

「皇上,您來了。」怡妃回過神便看到沈羲遙站在門前,含笑看著自己,只是目光稍有迷離。她心中嘆了口氣,自己何嘗不知,他此時看的,哪裡是她,而是她啊。。。

「近日來辛苦了。」沈羲遙朗朗笑著上前,擺了擺手示意不用請安。「朕政務多,這後宮,還要你打理了。」說著執了怡妃裙袍的綬帶在手中把玩。

怡妃輕輕一拜:「皇上,這是臣妾份內之事。不足掛齒的。」

沈羲遙笑笑:「這么多年,也該是要給你晉一級了。」

怡妃一愣,看著沈羲遙含笑俊朗的面孔,幾欲落淚,急忙起身盈盈拜倒:「皇上。。。」她略帶哽咽地說道:「臣妾謝皇上隆恩。」

如此倒是難得的和樂融融大半天,直到張德海進來悄悄對沈羲遙說了什麼,他面色稍變,匆匆離去。只留怡妃看著一對紅燭,有淚滑落。。。

聽得沈羲遙夜裡批閱奏摺染了風寒,來勢頗重,怡妃與齊妃匆忙前去探望。都只帶了貼身幾個侍從,特意做了沈羲遙最愛的松瓤鵝油卷裝在食盒裡。一路上風挾雜著雪花撲面而至,甚是冰涼。卻因著焦急毫無覺察。行至養心殿外,竟發現殿閣院落中竟沒有侍衛。齊妃心下猶疑,卻還是跟著怡妃進了去。

養心殿正殿里無人,甚至站立的侍女都沒有。因是大雪殿閣內極暗,她們倆長長的影子拖到門口,心下生了害怕,便轉身要走。

就在此時,一個溫柔女聲傳來,似潺潺流水,又似悅耳銀鈴,極是好聽。

「這葯涼了,葯效就散了,遙。」

怡妃身子一凜,並非是為這寒冬,而是那最後一字,「遙」。

「你怎麼過來了。冬日嚴寒,你的身子。。。」分明是沈羲遙的聲音,卻又因這那溫柔寵溺到極處的語氣而陌生起來。

齊妃的手不由拉住了怡妃,兩人輕輕上前,透過重重堆疊得錦綉幔帳,寢殿里燃了幾對高燭,很是明亮。那寢殿里多金黃正紅色澤,此時被燭光一照,滿室柔光。

一個女子,一襲月白色紋綉羅衣,浮著團團銀絲如意吉祥,背對著她二人坐在沈羲遙龍床邊,一枚鑲翡翠的鏤花銀釵以及零星的銀箔珠花,壓住了她腦後那紋絲不亂的圓髻,很是清簡的模樣。

一陣風從門外吹進,怡妃不由打了個顫,「叮當」一聲,二人手上的碧玉鐲子脆生生地相碰,在這靜謐之中份外清晰。

「什麼人!」沈羲遙聲音傳來,極是威嚴。

寧妃嚇了一跳,以手撫住胸口,怡妃定了定心神,拉著她的手緊了緊,兩人並肩掀開那淺金的綉帳走了進去。

沈羲遙半靠在大迎枕上,滿面不悅。而那坐在床前的女子,卻未起身,也未轉身。只是靜靜坐在那裡,素白的手上一碗湯葯,徐徐散著熱氣。

「臣妾給皇上請安。」她們兩人拜下去,心中忐忑不安。沈羲遙目光久久落在怡妃身上,終別開去。「平身吧。」

寧妃小心地抬頭看那女子,她坐著,渾身散出如仙般風姿。而身邊的怡妃卻顫抖起來。她幾乎是踉蹌地上前,帶著不可置信的語氣道:「娘娘。。。。。。」她的手還未放到那女子身上,便被沈羲遙一下子打開了。

此時,那女子也緩緩轉過頭來。

這是一張無法用詞藻形容的臉,那般美麗,卻不刺目。讓人只想一直看下去。她帶了溫柔淺笑柔聲道:「怡妃妹妹。」一隻平金展翅的鳳凰抹額停在光潔的額上,鳳凰口中垂下一點赤紅,如同水滴般微晃在她眉目之間。那眉、那眼、那鼻、那口。。。無不讓人銷魂。。。齊妃完全看愣住,半晌反應過來,怡妃喚她「娘娘」,還有那精緻的鳳凰。。。無不說明了眼前女子不可能的身份。

她笑容明媚,卻兀自帶了清雅與難以接近,這一室燭光更令一切恍如夢境。怡妃身子晃了晃,倒了下去。。。

怡妃醒來時,是在紫薇宮寢殿之內。是夢吧,她自語道,我又夢到了皇後娘娘。。。說著蒼茫地笑起來。看看天,是清晨時分,十分安靜。她想著該起身了,皇上染了風寒,得喚上齊妃妹妹一同去看看。這么一思量,卻突然有徹骨的寒意,那夢,那般清晰而真實。。。莫不是。。。

正在此時,門開了,貼身的蕙兒匆忙走進來,看見她和衣坐在床上,脫口道:「娘娘醒了,可是出大事了。。。」

怡妃只覺得自己腦袋暈暈沉沉,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人。

「你再說一遍。。。」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有些古怪:「你是說,齊妃歿了?」

蕙兒點了點頭:「昨晚齊妃娘娘突然暴斃了。。。」

「昨晚?昨晚我們不是在一起下棋么?」怡妃覺得寒意森森。

「娘娘。。。」蕙兒目光中隱著擔憂:「昨日您去養心殿,暈倒了,皇上派人送您回來的。。。用了葯,您就睡到方才了。」

怡妃怔怔地看著蕙兒,原來。。。原來一切都不是夢,而是真的。

除夕夜裡,雖然齊妃歿了,但卻沒有給這歡鬧的節日染上陰影。眾妃一個個耀目非常地站在鏤雲開月殿里,靜等沈羲遙的到來。怡妃已在多日前受了封妃的詔書,此時眾妃們紛紛向她道喜。她雖笑著,內心卻是寒涼。

她想起那日,齊妃歿了,沈羲遙得知她醒了便過了來,還不待自己向他請安,便屏退了眾人,一步步走到自己面前,慢慢嘆了口氣道:「她不易,朕不願她再受傷害。如今這後宮之中,見過她,知道她還在的人,也就剩你了。」

之後他笑了,可那笑那般危險,聲音那般冰冷:「若是你將昨日之事說出去。。。」他停了片刻,目光直視著自己的眼睛:「這冬日裡,暴病身亡也是平常。。。」

她跪在他面前,鄭重道:「臣妾昨日睡了一天,實在不知出了什麼事。。。」

沈羲遙閉了眼:「你是聰明的。不枉朕一場寵愛。」

午後那封妃詔書就來了,封為賢妃,賜尊號「茉」。

此時她坐在眾妃前,靜靜地看滿室流光。張德海傳話來,沈羲遙要遲些過來。她看著殿中暖閣里培出的牡丹,開得那般艷,那般好。可是,那最美的一朵已開在了帝王心上,其他的,即使綻放,也終敵不過那帝王心中的那朵盛世牡丹。。。

她想起很小時候讀過一首詩,前半闕想不起來了,只記得那最後一句「此花開盡更無花」。

是啊,此花開盡,更無花了。。。

大雪「撲簌撲簌」下著,落地無聲。

㈨ 魯迅,可能會考什麼作文

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說到這句詩,我們會想到一個受人尊敬的名字——魯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魯迅。
魯迅是我國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1936年10月19日清晨5:20在上海市山陰路132弄9號因肺結核病逝。
魯迅十分愛好寫作,1921年12月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中篇小說《阿Q正傳》。1981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魯迅在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發表了小說集《吶喊》、《仿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
魯迅不但十分愛好寫作,而且特別喜歡刻木刻。
魯迅刻的木刻栩栩如生,他有許多學木刻的學生。魯迅還被後人稱為「現代木刻之父」。
魯迅不論是在年輕時,還是在中年時,甚至在他的晚年的時候,都一直在用筆與敵人作暗中的斗爭。他寫的所有文章中,大多數都是反抗國民黨政府和日本侵略者,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文章。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文學、奉獻給了中國。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的這種受人尊敬的精神吧!

標題:關於魯迅的作文800字

沙發回目錄
魯迅
關於魯迅的作文

在荒原中吶喊 喜歡魯迅,不是一件美事。一個人寧可去欣賞徐志摩的酸腐詩句,去戀慕郁達夫的頹廢作派,但是,不要輕易沉迷於魯迅。縱然是郁達夫一派陰沉沉的憂郁里,也總有幾處黎明和燈光。 魯迅的色調是黑的,讓人錯覺他一直在黑暗中奮筆。燦爛陽光下魯迅斑斑皺紋的老臉,是有史以來最荒謬最不可思議的情狀。他總是一個人在黑暗中潛行,好像一個人在封閉的管道里邊匍匐,沒有光亮,沒有溫情,沒有同行者。"高出不勝寒"的寂寞,沒有一個智者能夠躲避。 (第一範文網 home.sanwen8.cn整理) 魯迅很偏激,這和他另一面的智慧是不相符的,在為人處世上他是個失敗者。他不能學得錢鍾書式的超逸。在中國,大師都應該是跳出紅塵,俯看凡世的;惟獨魯迅不是,他無法忘卻"非人間",永遠承受一個思想者的痛苦,而脫不出這塵世去享受一個仙者的寧靜。他和每個國人那樣讀完了《莊子》,然而,他無法置身世外。豐子愷在看這個世界時,他會吸收全部的陽光;魯迅則殘忍地濾去有光的一切,剩下一片血淋淋的慘景露給人看。人們欣賞豐子愷漫畫,臉上會不自覺現出赤子般的微笑,甚至可以忘記窗外的狂風;讀魯迅雜文,則無論如何晴空萬里,讀者都緊鎖雙眉,臉色鐵青,咳著痰一個字一個字帶血地摳入腹中,沉重、憤怒、痛苦、絕望,青年的熱血沸騰起來,又冷下去,最後凝結成稠狀的東西。陽光是有的,只是通向太陽的路很長很長。青年不能得到憑了一腔激情便指點江山的快感,有的只是重負與壯志結合起來的、難以名狀的悲哀。於是,悲哀產生力量。 智者的悲哀在於看得太清,而魯迅的悲哀更在於看清之後不肯忘卻,他陰冷的批判把自己一層層掩蓋起來,裝作忘記了人間之愛。這是另一種逃逸。愛且痛的折磨中他沒有別的選擇,《吶喊》尚且只是溢於言表的悲烈,《祝福》則已成了"無寫處"的哀傷。他又不肯徹底地絕望下去,留下夏瑜墳前的花圈,不知是為了撫慰做著好夢的青年,還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不滅的希望。 有人認為魯迅將時間浪費在大量筆戰雜文上,實在不值得。小說可以傳世,而這些文壇爭斗的雜文則會在數月後被人遺忘。這話不假,然而這恰恰合了魯迅的想法:"只要做起來。"他終究是一個黑暗中孤獨的行路者,不可能超脫地去做"為藝術而藝術"的大家。他的理想遙遠,但他已經一步、一步地踩出一條路來。 如他自己所言,口難出善言的他"做人不好",孤僻古怪的性情折磨下,五十多歲便撒手人寰。臨死前一篇《女吊》,更是詛咒般叫喊出他"睚眥必報"的脾氣。他不能呼酒買醉,恐怕斗酒也難換一醉,竹林七賢已經消逝,"廣陵散"也已成絕響。 魏晉風度不能再來一次,"真正的藝術家"又能維持幾天風雅?魯迅在黑暗中吶喊到最後一刻,仍未喚來黎明。而雅緻清逸的"藝術家"周作人,也不可避免地喪失了名譽曲折而終。在看不到太陽的時候,所能做的唯有吶喊。魯迅是一個,也許還應該有更多,叫得更加野蠻,更加兇狠,因為我們沒有退路。 教師點評: 一個作家很少給人希望的原因只有兩條:恨得太深,愛得太切。這樣的人對於他的民族的全部態度是:要麼接受我,要麼毀滅我。這是一種決絕,是幾千年苦難的壓迫造成的二元選擇。這是新生青年對失足父親的期待,也是父親對新生青年的要求。站在文化斷裂的新舊兩個時代的交點上,魯迅扮演著整個民族的逆兒和嚴父的形象。中國人已經等得太久了,現在既然有一個人醒了,就再不能昏睡過去。他兇狠地吶喊,因為這個民族已經"沒有退路"。 忘記魯迅的時代 我不敢說自己讀懂了魯迅,但我至少敢笑那些以為只有武俠,言情,及痞子文學這種作品才算創作的人的淺薄。忘掉了魯迅的時代就是一個該滅亡的時代。我是個喜歡甚至崇拜魯迅的男孩,我一直覺得,在近現代的作家中,只有魯迅還算一個值得一提的作家。
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考試等必需因素,沒有人會將魯迅的雜文讀上4,5遍,我不願罵人,可我實在想罵,我已經記不清讀過多少遍了,至今還在讀著,而且必將永遠的讀下去。每次閱讀,總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讀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每次,都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是矯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魯迅,我眼中最偉大的作者交流。
我懂得越多,就越知道他的偉大。有人居然說,他是靠罵街出名的,我覺得這是對魯迅最大的侮辱。有人寧願看林雨堂,看余秋雨,看張愛玲,也不願看魯迅,為的是討厭那種壓抑的氣氛,那種積血的悲哀。記得豐子愷有副漫畫,名字叫『一肩擔盡古今愁』,我總覺得,那就好像魯迅,也只有魯迅,才配得上這樣的名字。魯迅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個人的名利,或是寫作的樂趣。錯過了魯迅,在近現代史上,就只有一座座小小的土丘。
只有讀魯迅,才知道我們提高國民素質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也只有讀魯迅,才會了解,國民的劣根性竟是如此的嚴重。魯迅留下的不是幾篇好文章,他留下的絕不是文章那麼單純,他留下的是一筆無窮的財富。他被譽為「民族魂」,我並不覺得有多少誇大,反而,我覺得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
魯迅的生命,消耗在不停的斗爭中,和劊子手斗,和幫凶斗,和偽君子斗,和御用文人斗。魯迅好像並沒有為自己活著,這是種偉大,是一種至今還沒有任何人可以比擬的偉大。在魯迅以筆為刃,在廝殺的時候,林雨堂之流,正在悠閑的作著他們的小品,散文。他們遠比魯迅聰明,這樣,不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任何的威脅,又可以安然的享受著作家的虛名,而且,從長遠來看,散文的生命力遠比雜文的久。從他們悠閑的文章中,看不出有什麼血的痕跡。甚至於,去罵魯迅的激進,罵學生的沖動,然後,有去享受他們的文字樂趣。魯迅很傻,卻似

㈩ 男主角愛叫韓諾的兩部小說

第八號當鋪 呵呵寫的不錯;挺有意思的!這個夜,沒有星沒有月也沒有風,天是一片紫藍色。
有一個男人,他走過一串小巷,再拐了些小路,皺住眉低下頭往前行。
他神色沮喪,而走路時一拐一拐,事實上,他左邊腋下,正撐著一副拐杖。長褲管遮掩了他的殘缺,他的左腳,由大腿至到腳掌之處,都是中空的,褲管內是一副義肢。他失去了左腳,四肢之中,他只剩下三肢。
失去一條腿是半年前的事,習慣了之後,倒也不算什麼。是的,只不過是失去一條腿。
低下頭走路已成為他近年來的特色,一個失意的男人,活該是垂頭生活的。事業上的大挫折,扭轉六壬也不能起死回生,在失敗中生活的男人,頸項特別軟弱,支持不了昂然抬頭的動作。只好一直一直的,低下頭過他的每一天。
這個夜仍然是低頭的一個夜。但頭再低,他還是似乎很清楚他要走的路,他知道怎樣拐彎,他知道向前再怎麼走才會到達他要到的地方。他在這段路上走過兩次,兩次都刻骨銘心。
是人心人肉的永志難忘。今夜是第三次。低下來的頭垂得比上兩次更低。
紫藍色的天空有著一種陰霾,無風的夜裡,男人卻不由自主地渾身寒了一寒。隨拐杖向前的步伐,在紫藍色的夜空下,發出了矚目但孤寂的「咯咯」響聲。
快到了,這全程中惟一一次的抬頭,他便看見那座大宅,一如任何富豪的大宅:宏偉、豪華、深不可測。
這座豪宅占據一個山頭,萬樹遮蔭,樹木再生長得整齊,仍然有種密封式的神秘。豪宅的背後是廣大的平原,平原之後是山崖,山崖之後是大海。當男人第一次走到這豪宅跟前時,他也懷疑過為什麼他只是隨著小巷拐彎,但到達小巷的盡頭居然會是一個大山頭,原本明明是城市的路,卻由山崖作終點。然而,心裡實在太多煩擾,這種地理上的邏輯問題,他沒空閑深究。
只知,他終於到達了,是這里,門牌上有一個阿拉伯數字:「8」。
豪宅的鐵閘上有三組雕刻的圖案,分別是九蛇相纏、火龍嘯天、蝙蝠倒掛,是精細的雕刻,男人一早留意得到。早年,當他環境好之時,也愛收集一些雕刻之類的擺設,亦有雅興研究中世紀的歐洲古董,但到了今天,可以變賣的都賣了,生活迫人,完全失掉了所有興致。
他在大閘前站定,一如往常兩次,大閘一動開啟,緩慢的,沉重的,迎進一個受命運擺弄的人。
一踏進大閘之內,忽然便起風。大閘之外的世界無風無聲,是靜止的,大閘之內,則有迎面刮來的風,風颳起了落葉,風颳起了他的外套邊沿,風令他的眉頭皺得更深。
從大閘經過烈風洗禮後,五十尺的距離之後,是大門。
豪宅的大門是木造的,很巨大,門上有環型的鎖,鎖上的圖案是一頭猙獰的獸,像獅也像龍。這頭獸,雖然鎖在門鎖之上,卻就是有一種朝著人心內緊緊盯住的壓迫感。如果一把鎖是一道門的關鍵,這么一把有著狂獸的鎖,就顯示了整間豪宅的陰沉。
男人伸手出來敲一下,大門便自動打開來。
豪宅內光鮮華貴,燈也很亮,與外面紫藍色的幽暗,相差很遠很遠。
雲石地板,華麗的水晶吊燈,紅色的幕幔,就如一間六星級酒店般豪華考究。男人在門廊前站定下來,深呼吸,然後朝右邊走去,他知道路該怎麼走,是走廊上的第三間房間。
拐杖敲在地板上的聲音很響亮,余韻夾雜著回響。
第三間房間。男人站在門前,房門同樣地自動打開來,這一間房間,是一間很大的書房,兩面牆放滿書,由於樓底高,書架上甚至有木架,方便爬到頂層拿出書本。
房間中央是一張很長的台,台上放了一些文儀用品,而台的前方是一張紅色絲絨沙發,男人現正坐下來,放好拐杖。而台的後方則是一張高椅背的黑皮椅,黑皮椅後面約八尺的距離,是另一道門。這間書房並沒有個。
男人在紅色絲絨沙發內,明顯是坐立不安。
末幾,黑皮椅後的門打開了,一名次冠楚楚的年輕男士走進來,他朝沙發上的男人點了點頭,接著坐到椅子中。

熱點內容
珠胎暗結小說免費閱讀17章 發布:2025-01-24 07:58:01 瀏覽:662
18世紀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24 07:55:51 瀏覽:824
外星人網路小說 發布:2025-01-24 07:55:48 瀏覽:481
類似亦舒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24 07:18:38 瀏覽:589
王一博肖戰小說玄幻 發布:2025-01-24 07:12:36 瀏覽:525
寧夕陸霆驍小說名字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1-24 07:12:35 瀏覽:901
墨舞暗香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1-24 06:29:25 瀏覽:215
星際穿越純愛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24 06:09:51 瀏覽:507
日文言情小說 發布:2025-01-24 05:26:01 瀏覽:394
免費下載種田文的小說 發布:2025-01-24 05:25:50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