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在線聽書羅
Ⅰ 《百年孤獨》的內容
世界文學20種(80)|百年孤獨《百年孤獨》1967被稱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其作者加爾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8一出生於加勒比海岸哥倫比亞的熱帶小鎮阿拉卡塔卡。小說《百年孤獨》內容復雜,人物眾多,情節離奇,手法新穎。馬爾克斯在書中溶匯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繽紛的文化。他通過描寫小鎮馬孔多的產生、興盛到衰落、消亡,表現了拉丁美洲令人驚異的瘋狂歷史。小說以「匯集了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榮獲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百年孤獨》的敘事結構不同一般,馬爾克斯採用了連環、環環相套、循環往復的敘事結構來展現小鎮馬孔多的歷史。這種環環相套的結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小說的一個主題:人的孤獨、封閉,以及由孤獨封閉而造成的落後、消亡。作者對「孤獨」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問題作了深刻的揭示。小鎮的創始人何·阿·布恩蒂亞最初為了逃避家族的責備逃離家鄉,他率領20來戶人家走到海邊,無路可走,於是在那裡居住下來,把那個地方取名「馬孔多」。布恩蒂亞為全村人合理地設計村鎮的布局,帶領大家共同建設馬孔多。後來,隨著吉普賽人、阿拉伯人、歐洲各地的人以及美國人不斷涌進這個世外桃源,各種各樣的「新奇」東西也隨之進入這個新開發的小鎮。布恩蒂亞為那些新奇的東西而興奮著迷,他不斷地接受新事物。竟然在不斷地「發明」和「探索」中變得神魂顛倒,最後發瘋,被家人捆在大樹下,成了個活死人。他的二兒子奧雷良諾曾身經百戰,可到頭來他和戰友們的流血奮斗絲毫沒有意義。鬧了半天,一切依舊,暴君走了一個又來一個。政府公然背信棄義,而他的黨內的一些人為了個人利益對前政敵唯唯諾諾。奧雷良諾上校絕望地把自己關在作坊里製作小金魚,再也不關心國內局勢,最終無聲無息地死去。他的妹妹阿瑪蘭塔,因為妒忌雷貝卡——她母親的養女,先是與雷貝卡明爭暗奪義大利商人皮埃特羅的愛情,之後在他向阿瑪主塔求婚時,她又斷然拒絕了他。皮埃特羅不堪連續打擊,憤而自盡。不久阿瑪蘭塔又成了格林列爾的未婚妻,可是,在他准備同她結婚時,她又堅決地拒絕了他。她整天織她的裹屍布,日織夜拆,打發日子。雷貝卡和布恩蒂亞的大兒子結婚後,他們的生活方式被村人憎恨。在她丈夫被人殺死後,雷貝卡把自己倒鎖在屋內,完全與世隔絕地度過了後半生。布恩蒂亞家族一代一代,「他們盡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那些由於愚昧、落後、保守以及情慾所造成的孤獨,表現了一種因為不能掌握自身命運而產生的絕望、冷漠和疏遠感。這種孤獨的民族性成為阻礙民族或國家進步的一大障礙。小說採用的環環相套的封閉式結構,造成時空的交錯和重合。小鎮馬孔多對於人物來說是現實,對於敘述者來說是過去,而對於小說中的預言者梅爾加德斯來說又是將來。因而小說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形成了一個完全自在的、形而上的世界。小說的結尾是梅爾加德斯的手稿被布恩蒂亞家族的最後一個成員破譯。讀者看到,全書的故事不過是對羊皮紙手稿的印證和再現。這一寓意深刻的描寫揭示出歷史與虛幻交織、現實與神奇相連的道理,點出魔幻現實主義的真諦。
Ⅱ 《百年孤獨》內容簡介
世界文20種(80)|百孤獨《百孤獨》1967稱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其作者加爾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8於加勒比海岸哥倫比亞熱帶鎮阿拉卡塔卡說《百孤獨》內容復雜物眾情節離奇手新穎馬爾克斯書溶匯南美洲特五彩繽紛文化通描寫鎮馬孔產、興盛衰落、消亡表現拉丁美洲令驚異瘋狂歷史說匯集思議奇跡純粹現實榮獲1982諾貝爾文獎《百孤獨》敘事結構同般馬爾克斯採用連環、環環相套、循環往復敘事結構展現鎮馬孔歷史種環環相套結構恰其表現說主題:孤獨、封閉及由孤獨封閉造落、消亡作者孤獨具民族特性問題作深刻揭示鎮創始何·阿·布恩蒂亞初逃避家族責備逃離家鄉率領20戶家走海邊路走於居住取名馬孔布恩蒂亞全村合理設計村鎮布局帶領家共同建設馬孔隨著吉普賽、阿拉伯、歐洲各及美斷涌進世外桃源各種各新奇東西隨進入新發鎮布恩蒂亞些新奇東西興奮著迷斷接受新事物竟斷發明探索變神魂顛倒發瘋家捆樹死二奧雷良諾曾身經百戰戰友流血奮斗絲毫沒意義鬧半切依舊暴君走政府公背信棄義黨內些利益前政敵唯唯諾諾奧雷良諾校絕望自關作坊製作金魚再關內局勢終聲息死妹妹阿瑪蘭塔妒忌雷貝卡--母親養先與雷貝卡明爭暗奪意利商皮埃特羅情向阿瑪主塔求婚斷拒絕皮埃特羅堪連續打擊憤自盡久阿瑪蘭塔格林列爾未婚妻准備同結婚堅決拒絕整織裹屍布織夜拆打發雷貝卡布恩蒂亞結婚式村憎恨丈夫殺死雷貝卡自倒鎖屋內完全與世隔絕度半布恩蒂亞家族代代盡管相貌各異膚色同脾性、各差異眼神眼便辨認種家族特、絕弄錯孤獨眼神作者花量筆墨描寫些由於愚昧、落、保守及情慾所造孤獨表現種能掌握自身命運產絕望、冷漠疏遠種孤獨民族性阻礙民族或家進步障礙說採用環環相套封閉式結構造空交錯重合鎮馬孔於物說現實於敘述者說於說預言者梅爾加德斯說說、現形完全自、形世界說結尾梅爾加德斯手稿布恩蒂亞家族員破譯讀者看全書故事羊皮紙手稿印證再現寓意深刻描寫揭示歷史與虛幻交織、現實與神奇相連道理點魔幻現實主義真諦
Ⅲ 《百年孤獨(50周年紀念版)》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百年孤獨》([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iPL9BcjmUUElOrHomDLghA
書名:百年孤獨
作者:[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范曄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7-8
頁數:360
內容簡介: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憑借《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
編輯推薦
【50周年紀念版!全新典藏內封;限量贈50周年精美魔幻明信片1套】
【馬爾克斯代表作,全球惟一正式授權中文版,未作任何刪節!6年發行量超600萬冊!】
締造文壇傳奇與文學奇跡;影響世界小說走向的文學巨匠加西亞·馬爾克斯巔峰傑作!代表「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主峰;征服全球讀者、作家、出版社、版權經紀人、書店、媒體的鴻篇巨制;被譽為「《堂吉訶德》之後zui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品」;中國讀者等待了近半個世紀的殿堂級經典《百年孤獨》中文版惟一正式授權,根據馬爾克斯指定版本翻譯,未做任何增刪!主要憑借《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馬爾克斯贏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
作品中將現實主義場面和虛構情境巧妙融合,展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想像世界,映射了一個大陸的風雲變幻和百年滄桑;《百年孤獨》融神話故事、《聖經》典故、民間傳說於一體,採用打亂時間次序的獨特敘述手法,產生出令全球讀者無比沉醉的巨大魔力,被譽為「自《創世記》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諾貝爾文學獎
名人推薦
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二十多年來我始終在跟馬爾克斯搏鬥。這樣的作家,我們既恨又愛,愛是因為打開我們頭腦很多的禁錮,恨他是因為他的吸引力太強大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百年孤獨》我讀了三遍,現在我的孩子也已經讀完《百年孤獨》,他在英國跟我一塊在火車上讀的,一邊讀還一段一段念給我聽。這是一本天才之作。——余華
我對《百年孤獨》有非常真實的、崇敬的感覺。這樣的作品會不停地賣,一代一代的人都會讀,是長銷書,當年文學青年幾乎人手一本。——蘇童
《百年孤獨》乃是過去五十年來所有語言中zui偉大的傑作。——薩爾曼·拉什迪
一部惟一的美洲《聖經》。——卡洛斯·富恩特斯
《百年孤獨》在馬爾克斯構建的虛擬世界中達到了頂峰。這部小說整合並且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虛構,從而締造了一個極其豐饒的雙重世界。它窮盡了世界,同時自我窮盡。——巴爾加斯·略薩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所有語言中zui偉大的作家。——比爾·柯林頓
他是個強有力的作家,有著豐富的想像。他繼承了歐洲政治小說的偉大傳統,其結果是歷史劇與個人戲劇合二為一。——歐文·肖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惟一沒有爭議的一位。——韓素音
媒體推薦
《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紐約時報》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
作者簡介:
加西亞·馬爾克斯(GarcíaMárquez),哥倫比亞作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進入報界。五十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被認為是「20世紀的文學標桿」,影響滋養了幾代中文作家。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篇小說《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短篇小說集《世上最美的溺水者》《禮拜二午睡時刻》,自傳《活著為了講述》,非虛構文學作品《一個海難倖存者的故事》等。
作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百年孤獨》醞釀達十數年之久,1965年開始創作,1967年出版,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轟動,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社會歷史圖景的鴻篇巨著」、「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Ⅳ 百年孤獨的內容簡介
百年孤獨內容簡介:
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是西班牙人的後裔,住在遠離海濱的一個印第安人的村莊。成人後,他與烏蘇拉結婚了。
由於害怕像姨母與叔父那樣生出長尾巴的孩子,烏蘇拉每夜都穿上特製的緊身衣,拒絕與丈夫同房,二人因此遭到鄰居阿吉拉爾的恥笑。霍塞殺死了阿吉拉爾。
從此,死者的鬼魂經常出現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涼的眼神,使人日夜不得安寧,他們只好離開村子,外出尋找安身之所。
(4)百年孤獨在線聽書羅擴展閱讀
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盡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不僅彌漫在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寫出這一點,是希望拉丁美洲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所以,《百年孤獨》中浸淫著的孤獨感。
其主要內涵應該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現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像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後形成的倔強的自信。
這個古老的家族也曾經在新文明的沖擊下,努力地走出去尋找新的世界,盡管有過畏懼和退縮,可是他們還是拋棄了傳統的外衣,希望融入這個世界。可是外來文明以一種侵略的態度來吞噬這個家族,於是他們就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續著「百年孤獨」。
作者表達著一種精神狀態的孤獨來批判外來者對拉美大陸的一種精神層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對拉美的歧視與排斥。「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作者用一個毀滅的結尾來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憤懣。
Ⅳ 百年孤獨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小說的英文有聲讀物下載地址,或者誰有請發給我
我也幫你找了 好像都沒有。你可以下載它的文字版,然後找一個 看文字就可,以自動朗讀的軟體 ,用軟體自帶的聲音把文字版變成又是小說版。不過 是半自動化的 所以沒有專人朗讀那麼抑揚頓挫。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對嘍,給你推薦一個有很多有聲小說的地方——好看聽書網,跟你一樣我也愛閉著眼睛享受閱讀的樂趣。
Ⅵ 想讀<百年孤獨>,哪裡有網路完整版
百年孤獨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內容提要·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地亞和表妹烏蘇拉結了婚。烏蘇拉怕生下長有豬尾巴的孩子,不肯和丈夫同房。鄰居普羅登肖嘲笑布恩地亞不通人道,兩人決斗。普羅登肖被長矛刺中咽喉,頓時斃命。從此,死者的鬼魂纏著布恩地亞一家。夫婦倆只得遠走他鄉,村裡一些年輕人也跟著去了。他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了兩年多,終於在人煙絕跡的一條小河邊定居建村,並取名為馬貢多。
幾年之後,馬貢多人口增至300人。每年3月,總有一夥吉卜賽人到村裡來,帶來村民們從未見識過的磁鐵、望遠鏡、放大鏡等新鮮玩意兒,最後,還送來了一座煉金試驗室。布恩地亞對煉金著了迷,成天足不出戶,埋頭搗鼓。
小兒子奧雷良諾跟著布恩地亞整天泡在試驗室里。大兒子何塞·阿卡迪奧不久跟一個經常來家幫活並用紙牌算命的女人庇拉發生了性關系。後來他又看中了一個吉卜賽姑娘,不辭而別,遠走高飛。烏蘇拉四處尋找,五個月後也沒找到,但帶回來一大群移民,還找到了與外界聯系的通道。馬貢多從此繁榮起來。布恩地亞夫婦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取名雷蓓卡。不料,這女孩患有會傳染的不眠症,不久,全家、全村的人都得了此病並喪失記憶。幸虧老吉卜賽人墨爾基阿德斯來到村裡,配製葯水,為人們治好了病。
布恩地亞因孩子長大,人口增多,決定擴建新房,門面漆成白色。這時新任鎮長莫科特命令所有房子都要刷成藍色。老布恩地亞一怒之下,把鎮長趕走。後來雙方妥協,莫科特一家住了下來。
奧雷良諾愛上了鎮長未成年的小女兒雷梅苔絲,兩人結了婚。但雷梅苔絲不久病死。此後,奧雷良諾便天天和岳父打牌,消磨時間。其時,適逢保守黨和自由黨競選。莫科特傾向保守黨,奧雷良諾同情自由黨。自由黨和保守黨打了起來。保守黨軍隊開到馬貢多,占據學校做司令部,嚴厲搜查武器,槍斃自由黨分子。奧雷良諾帶人沖進學校,殺了保守黨軍官和士兵,委派侄兒阿卡迪奧(即其兄何塞·阿卡迪奧之子)鎮守馬貢多,自己則投奔自由黨梅迪納將軍的部隊。不久,成為全國聞名的奧雷良諾上校。
自由黨戰敗,奧雷良諾上校被捕並被判處死刑;正要執刑之際,被其兄何塞·阿卡迪奧救出,然後兩人一起再去解救梅迪納將軍。他們趕到軍中,將軍已經被害。大家便推選奧雷良諾為加勒比海革命軍司令。但是何塞·阿卡迪奧卻在家裡突然被槍打死,不知是他殺還是自殺。
10月初,奧雷良諾率兵打回馬貢多,守軍司令蒙卡達被俘。革命法庭將所有參與抵抗的保守黨人判處死刑。奧雷良諾這時忽然厭煩戰爭。經過一年多的斡旋,保守黨和自由黨終於簽訂了停戰協定。奧雷良諾卻用手槍自殺,但僥幸重傷未死。傷愈後,他閉門不出,在家裡做金制的小魚。
這時,奧雷良諾上校在外從軍時生的17個兒子都到馬貢多來了,他們帶來了外地的工業技術,辦起了工廠。他的侄孫何塞·阿卡迪奧第二也招了一批工人,從事挖河道、修碼頭等工程。馬貢多逐漸現代化,通了火車,有了電燈。
有一個美國人到馬貢多來,吃了這里生產的香蕉,研究了這里的土地和氣候條件之後走了。不幾天,來了一大批帶著家屬的外國技術人員,鐵皮屋頂的房子蓋起來了,土地被鐵絲網圈起來了,馬貢多變成了一個香蕉種植園。
美國佬在馬貢多專橫跋扈,草菅人命。奧雷良諾上校極為氣忿,心想總有一天要把孩子們武裝起來趕走這群外國佬,但這時掌握市政大權的美國老闆布朗已下令把他的17個孩子統統殺掉。總統致電慰問,鎮長送來花圈。奧雷良諾上校極為頹喪,從此關在屋子裡做金制小魚,做滿17個化掉再重做。一天,到一棵大栗樹下小便,死在那裡。
工會組織香蕉工人舉行大罷工。政府派兵鎮壓。他們殺了3000人,把屍體裝上200節車皮,運到海岸,丟進大海。之後,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大雨,香蕉園一片汪洋,馬貢多回到田園荒蕪的狀態。末了,布恩地亞家族最後一代人———個長有豬尾巴的嬰兒被螞蟻吃掉,而馬貢多也在一陣旋風中消失。
·作品賞析·
--------------------------------------------------------------------------------
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的《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說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閱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地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括弄的正確途徑。
從1830年至上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盡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不僅彌漫在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寫出這一點,是希望拉美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所以,《百年孤獨》中浸淫著的孤獨感,其主要內涵應該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現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像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後形成的倔強的自信。
加西亞·馬爾克斯遵循「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經過巧妙的構思和想像,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於神話、傳說的幻想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又覺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創作真諦的願望。魔幻現實主義必須以現實力基礎,但這並不妨礙它採取極端誇張的手法。如本書寫外部文明對馬貢多的侵入,是現實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賽人拖著兩塊磁鐵「……挨家串戶地走著……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跟在那兩塊魔鐵的後面亂滾」;又如寫夜的寂靜,人們居然能聽到「螞蟻在月光下的哄鬧聲、蛀蟲啃食時的巨響以及野草生長時持續而清晰的尖叫聲」;再如寫政府把大批罷工者殺害後,將屍體裝上火車運到海里扔掉,那輛火車竟有200節車廂,前、中、後共有3個車頭牽引!作家似乎在不斷地變換著哈哈鏡、望遠鏡、放大鏡甚至顯微鏡,讓讀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虛實交錯的畫面,從而豐富了想像力,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印第安傳說、東方神話以及《聖經》典故的運用,進一步加強了本書的神秘氣氛。
如寫普羅登肖的鬼魂日夜糾纏布恩地亞一家,便取材於印第安傳說中冤鬼自己不得安寧也不讓仇人安寧的說法;有關飛毯以及俏姑娘雷梅苔絲抓住床單升天的描寫是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的引伸;而馬貢多一連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大雨則是《聖經·創世紀》中有關洪水浩劫及挪亞方舟等故事的移植。拉丁美洲的民間傳說往往帶有迷信色彩,作家在採用這些民間傳說時,有時把它們作為現實來描寫;如好漢弗朗西斯科「曾和魔鬼對歌,擊敗了對手」;阿瑪蘭塔在長廊里綉花時與死神交談等等。有時則反其意而用之,如寫尼卡諾爾神父喝了一杯巧克力後居然能離地12厘米,以證明「上帝有無限神力」等等,顯然是對宗教迷信的諷刺和嘲笑。
本書中象徵主義手法運用得比較成功且有意義的,應首推關於不眠症的描寫。馬貢多全體居民在建村後不久都傳染上一種不眠症。嚴重的是,得了這種病,人會失去記憶。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在物品上貼上標簽。例如他們在牛身上貼標簽道:「這是牛,每天要擠它的奶;要把奶煮開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這類例子書中比比皆是,作家意在提醒公眾牢記容易被人遺忘的歷史。
另外,作家還獨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例如小說一開頭,作家就這樣寫道:「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容納了未來、過去和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敘事角度。緊接著,作家筆鋒一轉,把讀者引回到馬貢多的初創時期。這樣的時間結構,在小說中一再重復出現,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不斷地給讀者造成新的懸念。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凝重的歷史內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龐大的神話隱喻體系是由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語言貫串始終的。有的評家認為這部小說出自8歲兒童之口,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此說頗感欣慰。這是很深刻的評判目光。因為這種直觀的、簡約的語言確實有效地反映了一種新的視角,一種落後民族(人類兒童)的自我意識。當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觀者的眼淚,「愚者」自我表達的切膚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喚起被愚弄者群體深刻反省的客觀效果。
以下網站均可在線閱讀:
http://www.readnovel.com/partlist/4185/
http://www.tianyabook.com/niangu/
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nian/nian.html
http://www.excbook.com/book/50/104902.html
Ⅶ 《百年孤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百年孤獨》([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6NridgyAycDWSsl_po4m0Q
書名:百年孤獨
作者:[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范曄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1-6
頁數:360
內容簡介: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借《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作者簡介:
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因內戰輟學,進入報界。五十年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