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奴小說免費
⑴ 求 沈石溪作品《鳥奴》、《退役軍犬黃狐》簡介 要求500字以內 胡說八道請繞行
鳥奴
這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精彩動物小說,這是一部蘊含深刻的哲理讓人掩卷沉思的動物小說。動物行為學家「我」與藏族向導強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對蛇雕與一對鷯哥把自己的窩築在同一棵大青樹上。從動物分類上說,蛇雕屬於食肉猛禽,鷯哥屬於普通鳴禽,蛇雕是各種雀鳥的天敵,鷯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譜。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上,二者是獵手與獵物的關系,怎麼可能共棲共存呢?「我」決心揭開這個謎。「我」埋伏在離大青樹不遠的石坑裡,親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飛揚跋扈欺凌可憐的鷯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鷯哥一家子是如何謹小慎微忍氣吞聲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經過半年的觀察研究,「我」排除了這家子蛇雕與這家子鷯哥之間傳統的「共生共棲」、「單惠共棲」和「側性共棲」這幾種大自然中常見的共棲關系,而且屬於非常罕見的主子與奴隸的共棲關系。動物界特殊的「獸際關系」,折射人類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具有強烈的震撼力量。作品語言流暢生動,對大自然的描寫惟妙惟肖,值得一讀。
退役軍犬黃狐
軍犬黃狐曾立過一次二等功和兩次三等功,可謂戰功顯赫,但按規定必須退役。說真的,他有一百個不情願。因為他認為自己雖然已經十三歲,但依舊充滿了戰鬥力,充滿無所畏懼的精神毅力。他被送到一個離哨所不遠的營部逸享天年。
一天,他為了要一看究竟,就悄悄地溜回哨所,這是他第一次違反紀律。他趁哨衛不注意繞過大門,來到了自己曾經住過的「房屋」,迎面就看見一隻強壯的獵狗。黃狐做了幾個試探,很快就掌握了獵狗的弱點,於是就故意表現出輕視對手的樣子。獵狗年輕氣盛,怎受得了輕蔑和挑釁,一個箭步躥了出來.....黃狐轉身就跑。這是他的計策,他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幹掉這個搶了他飯碗的「可惡」的獵狗。它稍用計謀,不斷地浪費獵狗的力......當他終於等來時機,正准備發出致命一擊時,主人趕到了,他挨了罵受了打......
此後黃狐認識到了錯誤,不再有幹掉獵狗的心思,倒想把自己的絕招和經驗教個獵狗。於是他常常偷偷地跑到哨所看獵狗訓練。當他看到獵狗訓練「直行梯撲擊戰壕」作業時,眼前閃過他戰場上應用「直行梯撲擊戰壕」方法而差點喪命的一幕。他決定:一定要教會獵狗弧形撲擊。
終於,有一天獵狗獨自散步。機會來了,它不斷的弧形撲擊,躍過獵狗頭頂,獵狗一開始以為是挑釁,做出了防禦和進攻的架勢。但連續幾回合後,它慢慢的明白了黃狐的用意,那是黃狐把自己的身體當做了練習目標供他撲咬。獵狗很快學會了實戰本領,但黃狐身上早已傷痕累累。
戰鬥打響了,主人也就是賈排長帶領部隊眼看就要取得勝利,但卻被前面的地雷攔住了去路。正無計可施,只見獵狗倏地沖向前要掃清道路。此時一直尾隨而來的黃狐突然把獵狗撞向一邊,徑直撲向地雷......賈排長流淚了......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⑵ 《鳥奴》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簡單的概括一下
今天,我讀了沈石溪寫的一篇長篇小說——《鳥奴》。
這篇小說寫得可有意思了,主要講了一對鷯哥夫妻,由於生活的家遭到蛇的侵害,在搬了無數次家後,終於心懷餘悸地搬到了蛇雕的住所下面。這是因為,蛇雕是蛇的天敵,只要幫它干一點兒苦力活,就可以讓蛇雕不來侵害自己的兒女。
後來,
鷯哥夫妻孵出了四隻小哥,其中三隻因為蛇雕獸性大發,很早就夭折了,最後一隻成年以後,去挑蛇雕的孩子,也不幸夭折了。鷯哥夫妻如果移居別處,必死無疑,留在這里,還有生存的希望,可蛇雕一家現在不歡迎它們了,它們因為生存需要,就在沈石溪那裡築起了巢,在它們認為,沈石溪曾經救過它們,肯定也能制服蛇,幫助它們。
多令人心酸的故事呀,雖然有趣,但也令人尋味。一對鷯哥夫妻,為了保護自己的後代,甘願不顧危險,付出一切。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也不顧一切地討「人」的歡心,避免受到天敵的侵害。他們願意為了兒女,去做別人的奴隸,來保證兒女的平安。動物界雖有弱肉強食,但也不乏有這樣偉大的愛。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無無窮盡的。我們應該感恩父母,感恩為我們付出的人。
希望能幫助你!
請採納!
謝謝!
O(∩_∩)O謝謝
國外經典動物小說參照
《傑克倫敦文集》(美)傑克·倫敦著,朱心光譯,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版
《西頓野生動物故事集》(加拿大)E.T.西頓著,蒲隆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1月版
《椋鳩十動物小說全集》(日)椋鳩十著,21世紀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沃特希普荒原》(英)理查德·亞當斯著,蔡文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叢林故事》(英)吉卜林著,譚外元、武鐵民譯,新世紀出版社1998年9月版
《黑神駒系列叢書》(美)沃爾特·法利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年4月版
狼世界》,小說集。1984年由雲南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5萬,印數25110.
國內著名動物小說
《第七條獵狗》,小說集。1985年1月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112000。共收作者8個短篇,以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為背景,講述人與動物的恩恩怨怨。
《退役軍犬黃狐》,中篇小說。1988年6月由雲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5萬,印數3000。立過戰功的軍犬黃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嚮往戰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線,在收復者陰山的戰斗中壯烈犧牲。
《一隻獵雕的遭遇》,長篇小說。1990年10月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6萬,印數5000。一隻獵雕,被主人拋棄,先當誘雕誘騙同類,又當種雕傳宗接代,最後逃離人類,在弱肉強食的叢林里奮斗拼搏。
《狼王夢》,長篇小說。1990年11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0萬,印數40000。荒原群狼,雪山金雕。母狼紫嵐為了將自己的後代培育成狼王,寧願犧牲自己,與金雕同歸於盡!用狼血寫就的充滿傳奇色彩的動物小說。
《獵狐》,中篇小說。1991年2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9萬,印數10000。該書是作者的少年小說集。描寫八十年代少年的追求和苦惱,反映他們身上傳統道德觀念同現代意識之間的摩擦和碰撞。
《盲孩與棄狗》,長篇小說。1992年3月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5萬,印數1600。一位在邊疆插隊的女知青為了返城,拋下男嬰。男孩長大後,雙目失明,在一條被拋棄的狗的幫助下到昆明尋找母親。
《沈石溪動物小說自選集》,小說集。1992年6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字數25萬,印數3000。共收作者16篇中短篇動物小說,描寫16中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
《聖火——沈石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2年8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20萬,印數3000。收錄作者1980年——1991年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所有獲獎小說,共12個中短篇,其中有軍事題材中短篇小說《戰爭與女人》。
《老鹿王哈克》,小說集。由台北國際少年村出版。字數13萬,印數3000。收錄作者6個動物中篇小說,以動物視角觀察生命世界,跳出人與動物恩怨圈,展示沒有人類參與的動物世界的生存狀。
《殘狼灰滿》,中篇小說。1994年9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7萬,印數10000。大公狼灰滿的兩條腿殘了,但它不甘沉淪,嚮往著曾經屬於它的狼酋寶座,終於有一天,狼群中出現了罕見的雙體狼。
《象王淚》,小說集。1994年10月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4萬,印數10300。這是一部由3個中篇連綴而成的寫大象生活的長卷,展示野生象群的生存奧妙。
《紅奶羊》,長篇小說。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15萬,印數11000。母狼蓓蓓難產死了,公狼黑電捉到一隻紅奶羊來充當奶媽撫育狼崽,吃羊奶長大的狼崽長成一個會學羊叫的怪狼。
《再被狐狸騙一次》,小說集。1995年11月由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以知青為視角,在鄉村艱苦生活中,人與動物互相慰藉,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說集。1995年12月由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西雙版納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獵人所寫的狩獵筆記,緊張、刺激、生動、有趣。
《瘋羊血頂兒》,長篇小說。1995年12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4萬,印數10000。它一出生就目睹母羊被狼咬死,母羊血濺在它的額頭,因此起名血頂兒。它伺機找狼復仇,卻被羊群視為瘋羊。
《混血豺王》,長篇小說。1996年1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28萬,印數9000。獵狗洛嘎在追獵中和母豺達維婭結合,生下混血豺白眉兒。雖有狗與豺的雜交優勢,卻無法在豺群和人類社會立足。
《野豬囚犯》,小說集。1996年8月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9萬,印數5000。共收錄作者15篇作品。為該社編輯「新時期兒童文學名家作品選」中的一本。
《沈石溪動物故事系列》,小說集。1996年9月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40萬,印數10000。共收錄作者25個中短篇動物故事,分4卷出版,每卷10萬字,除總書名外,每卷各用一篇作品名為書名。
《沈石溪動物小說文集》,文集。1997年7月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共10卷。字數180萬,印數10000。共收錄作者從1980年至1997年全年動物小說。總書名外,每卷各有一書名。
《狼妻》,中篇小說。1997年9月由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收錄作者4個短篇,揭示野生動物生態習性,破譯野生動物行為密碼,扣問生命的終極意義。
《牧羊犬阿甲》,小說集。1997年10月由台灣光復書局出版。字數8萬,印數2000。共收錄作者23篇作品。風格類似隨筆,記述原始森林各種動物的生存狀態。
《豺狼擁抱》,小說集。1998年2月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3萬,印數5300。共收錄作者3部中篇小說。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互相傾軋而又互相依傍共渡難關。
《當保姆的蟒蛇》,小說集。1998年7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6萬,印數3000。收錄10個短篇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將人和動物放在同一檔次來考察,描寫人與動物復雜多變的感情糾葛。
《鳥奴》,中篇小說。1998年12月由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6萬,印數2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一對鷯哥為了躲避毒蛇侵襲,給天敵雕做奴隸,在屈辱中求生。
《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8年12月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共3卷。字數47萬,印數5000。收錄自1980年至今重要作品。
⑷ 《鳥奴》全文
藏族向導強巴將繩梯固定在懸崖樹樁上,我抓住晃晃悠悠的繩梯爬下絕壁,來到半
山腰。然後拉住草根樹枝,攀住石縫岩角,一點點向那棵兀立在峭壁上的枝繁葉茂的大
青樹靠攏去。
大青樹冠一團盤成網路狀的枝桿上,搭著一隻碩大的盆形鳥巢,這是一對蛇雕的窩。
蛇雕是一種珍貴的大型猛禽,春天是蛇雕孵卵抱窩的季節,我這次冒險的目的,就是要
近距離觀察了解蛇雕繁殖和育雛的整個過程,揭開蛇雕家庭生活之謎。
我早已偵察過地形,在離那棵大青樹的三十公尺的峭壁上,有個不大不小的石坑,剛好容得下一個人,位置稍稍比雕巢高兩米左右,居高臨下,蛇雕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是個絕佳的觀察角
度。
我小心翼翼地向石坑爬去,乳白色的晨嵐漸漸被太陽蒸干,能見度越來越高。當我
爬到離大青樹還有五十來公尺時,那隻正在抱窩的雌蛇雕從巢里伸出腦袋,不安地四下
張望,呦呀——發出一聲嘯叫。
雖有灌木和草叢的遮擋,但雕眼銳利,肯定已經看見我了。我不再注意隱蔽自己,也不再顧慮是否會弄出響聲,手腳並用,加快速度朝石坑移動。
此時鳥巢里只有一隻雌蛇雕,雄蛇雕外出覓食去了,我是個動物行為學家,了解鳥的品性,當雌鳥正在孵卵,即使周圍有異常動靜,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離巢進行攻擊的,對雌鳥來說,當務之急是要守護好自己正在孵化的寶貝蛋,它的反應必定是用連續的鳴叫聲召喚雄鳥飛回來救駕。
我必須趁雄蛇雕還沒回巢之際,趕到相對安全的石坑,不然的話,在地勢十分險峻的半山腰受到蛇雕的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離石坑還有七八米遠,雌蛇雕跳出巢來,站在巢前那根橫枝上,黑白相三色相間的羽毛不安地抖動,頸羽恣張,雙翅半開,擺出一副隨時准備起飛攻擊的姿勢,發出一聲聲急切的鳴叫。不出我的所料,它雖然氣勢洶洶,卻並沒朝我撲飛過來,守巢護卵的母性本能抑制了它的攻擊沖動。
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於1952年10月出生於上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職稱文學創作2級。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協,1985年9月加入中國作協。 生於上海亭子間。1968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
1975年應征入伍,曾任宣傳股長。在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創作室。最擅長寫動物小說。被稱為動物小說大王。代表作有《第七條獵狗》、《再被狐狸騙一次》、《狼王夢》、《白象家族》、《斑羚飛渡》、《最後一頭戰象》、《一隻獵雕的遭遇》、《大魚之道》《和烏鴉做鄰居》、《野犬女皇》、《鳥奴》等。
《鳥奴》內容簡介:
《鳥奴》內容簡介:動物行為學家「我」與藏族向導強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對蛇雕與一對鷯哥把自己的窩築在同一棵大青樹上。《鳥奴》生動的展現了自然界的規律和屬性,充分的體現了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的等級落差。該書還包含了雞王.灰夫妻.會占卦的佛法僧.會捉大鯢的魚鷹這幾個故事。
⑸ 請問誰知道沈石溪的長篇動物小說《鳥奴》全文
知道
⑹ 鳥奴的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於1952年10月出生於上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職稱文學創作2級。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協,1985年9月加入中國作協。 生於上海亭子間。1968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1975年應征入伍,曾任宣傳股長。在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創作室。最擅長寫動物小說。被稱為動物小說大王。代表作有《第七條獵狗》、《再被狐狸騙一次》、《狼王夢》、《白象家族》、《斑羚飛渡》、《最後一頭戰象》、《一隻獵雕的遭遇》、《大魚之道》《和烏鴉做鄰居》、《野犬女皇》、《鳥奴》等。
⑺ 鳥奴的關於鳥奴讀後感
第一篇:
《鳥奴》這本書是一本動物小說。書中有5個動物故事——《雞王》《灰夫妻》《會占卦的佛法僧》《會捉大鯢的魚鷹》和《鳥奴》。其中,我最喜歡《鳥奴》。
《鳥奴》主要說了一對老鷯哥和一對蛇雕以及他們的孩子的故事。一開始,作者就驚訝的發現:這對蛇雕竟和一對鷯哥住在同一棵樹上!作者在驚訝之餘開始觀察這對鷯哥,也曾兩次救過它們。通過觀察後發現:這對鷯哥和這對蛇雕竟是類似於人類的主僕關系!接著,作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和合理的想像,我才明白了原因:這對鷯哥生存的高黎貢山的河谷箐溝溫暖潮濕,是有名的蛇鄉。因此,這對鷯哥年輕時生下的卵每次都會被毒蛇吃掉,成了蛇的供食器。最後,他們終於想到利用自己偶然救過一隻小蛇雕來住在蛇雕的那棵樹上。但是,它們明白,這個不成為盤中餐的理由並不是長久之計,要想蛇雕展現出自己的用處。所以,鷯哥才會去任勞任怨,即使家破鳥亡也不放棄的為蛇雕去清理巢穴,在它們不在時去幫它們照顧孩子。這樣,才能免受毒蛇的侵害。但是,後來鷯哥卻去為作者服務了,因為在它們眼裡,作者曾兩次擺弄過蛇,又救過它們兩次,蛇雕也不再需要他們了。真是標準的鳥奴!
這對鷯哥很令我感到震撼。它們為了子孫後代生存下去,不惜冒生命危險去蛇雕巢旁建巢,讓我感到愛的偉大。其次,我也體會到動物小說那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的種種虛偽的表象,並且毫無遮掩的直接表現出醜陋與美麗於一體的原生態生命。我在同時又覺得不可思議,這種關系我以前從沒看過和聽過,覺得大自然非常奇妙,不再僅僅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了。
多令人心酸的故事呀,雖然有趣,但也令人尋味。一對鷯哥夫妻,為了保護自己的後代,甘願不顧危險,付出一切。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也不顧一切地討「人」的歡心,避免受到天敵的侵害。他們願意為了兒女,去做別人的奴隸,來保證兒女的平安。動物界雖有弱肉強食,但也不乏有這樣偉大的愛。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無無窮盡的。我們應該感恩父母,感恩為我們付出的人。
第二篇:
在家閑來無事,順手幫外甥女收拾一下書本、文具,無意間發現了一本藍色封面、做工精量的圖書,仔細一看原來是《鳥奴》。說實話以前對於動物類的書籍我是不屑一顧的,認為凡是描寫動物的書籍都沒什麼看頭,但是在學校的時候,王老師和同自己在一個辦公室的海老師都曾經提起過這本書,都說這是一部值得認真閱讀的佳作,悠長假期,有一本有價值的佳作跟你相伴,何樂而不為呢? 在懸崖峭壁廣布的滇北高原上,有一棵大青樹,兩只蛇雕和兩只鷯哥分別在上面築巢而居。按照常理,兩只鷯哥似乎早應該被蛇雕吃掉,事實上,這兩只鷯哥並沒有遭到這樣的厄運。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兩只鷯哥的卵總是被蛇吃掉,為了躲避蛇的襲擊,它們來到了蛇的天敵——兩只蛇雕所居住的大青樹上築巢,「大樹底下好乘涼」,希望蛇雕能夠保護它們。但是,蛇雕不會給它們白白充當保護傘,鷯哥也知道這一點,於是它們主動要求給蛇雕當奴隸。這一舉動正中蛇雕下懷,它們正愁幼雕拉出的糞便不好清理,這兩只鷯哥既能為他們打掃「室內」衛生,又能為它們吸引到不少的食物,而自己保護它們幾乎不需要成本,何樂而不為?於是,這種奇特的共棲關系開始了。為了討得主子的歡心,鷯哥們每天起早貪黑、畢恭畢敬、「鞠躬盡瘁」地照顧幼雕,清理雕巢。盡管累得「生死兩不知」,鷯哥們自己得到的好處卻少得可憐。蛇是不敢來了,小鷯哥也終於孵出來了,但是,四隻小鷯哥卻先後死於它們的主子——蛇雕的利爪之下。當兩只幼雕長大成「雕」,飛出巢穴,遠走高飛之時,鷯哥身上的價值也就被榨取完了。主子們不需要鷯哥們的繼續服務,冷酷無情地將它們逐出了巢穴。兩只可憐的、被完全奴化的鷯哥,此時的想法仍然是找一片「屋檐」來棲身,繼續它們「輕松的」奴隸生活……生活的壓力,生存的勇氣,讓鷯哥一家迫不得己在這樣的環境下忍氣吞聲的生活,並開始了他們一生一世的追求。小鷯哥死了,他們的幸福也隨風而逝了,一絲的溫熱都沒有存留,只剩下嘆息與悲傷。同樣是失去,一邊傷痛萬分,一邊不屑一顧;同樣是生命,一邊愛護有加,一邊卻是熟視無睹……都是鳥兒,都擁有同一片湛藍的天空,都在同一棵樹下生存,為什麼一定要因為自己的自私自利去傷害別人?!沒錯,兩只「年歲已高」的鷯哥的確失去了兒女,但他們在我眼中是個絕對的成功者。來到蛇雕生活的地方,與他們一同生活,彷彿同死神共處一般——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膽量啊!這樣的人有嗎?很少!鷯哥是鳥,我們深,連他們都不會輕易向命運屈服,難道我們就做不到嗎? 不是,是我們缺少膽量,是我們不敢,不敢面對嘗試後的失敗;害怕失敗後的流言蜚語;恐懼,恐懼失敗後嘲笑的目光。其實,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就大錯特錯了。就算你做的不怎麼樣,即使失敗了,也不要擔心別人嘲笑的目光。人,孰能無過?你應該證明給他們看:我,不是懦夫!除非你自己看不起自己,否則,誰也別想擊潰你! 放大膽子,去嘗試你想嘗試的一切,去追求你想追求的一切,也許成功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⑻ 鳥奴是一種什麼書
鳥奴這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精彩動物小說,這是一部蘊含深刻的哲理讓人掩卷沉思的動物小說。 《鳥奴》內容簡介:動物行為學家「我」與藏族向導強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對蛇雕與一對鷯哥把自己的窩築在同一棵大青樹上。從動物分類上說,蛇雕屬於食肉猛禽,鷯哥屬於普通鳴禽,蛇雕是各種雀鳥的天敵,鷯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譜。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上,二者是獵手與獵物的關系,怎麼可能共棲共存呢?「我」決心揭開這個謎。「我」埋伏在離大青樹不遠的石坑裡,親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飛揚跋扈欺凌可憐的鷯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鷯哥一家子是如何謹小慎微忍氣吞聲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經過半年的觀察研究,「我」排除了這家子蛇雕與這家子鷯哥之間傳統的「共生共棲」、「單惠共棲」和「側性共棲」這幾種大自然中常見的共棲關系,而且屬於非常罕見的主子與奴隸的共棲關系。雞王、灰夫妻、會占卦的佛法僧、會捉大鯢的魚鷹、鳥奴、向我進攻、困境中的蛇雕、與兇猛的蛇雕做鄰居、捕捉眼鏡蛇、甘心做保姆、殺鷯哥充飢、小蛇雕不安全、超前教育、死於非命、學會了惡作劇、悲劇降臨鷯哥家庭、大難不死、長成英俊少年、處女飛變成絕命飛等等。
⑼ 鳥奴主要講了什麼
這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精彩動物小說,這是一部蘊含深刻的哲理讓人掩卷沉思的動物小說。動物行為學家「我」與藏族向導強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對蛇雕與一對鷯哥把自己的窩築在同一棵大青樹上。從動物分類上說,蛇雕屬於食肉猛禽,鷯哥屬於普通鳴禽,蛇雕是各種雀鳥的天敵,鷯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譜。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上,二者是獵手與獵物的關系,怎麼可能共棲共存呢?「我」決心揭開這個謎。「我」埋伏在離大青樹不遠的石坑裡,親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飛揚跋扈欺凌可憐的鷯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鷯哥一家子是如何謹小慎微忍氣吞聲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經過半年的觀察研究,「我」排除了這家子蛇雕與這家子鷯哥之間傳統的「共生共棲」、「單惠共棲」和「側性共棲」這幾種大自然中常見的共棲關系,而且屬於非常罕見的主子與奴隸的共棲關系。動物界特殊的「獸際關系」,折射人類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具有強烈的震撼力量。作品語言流暢生動,對大自然的描寫惟妙惟肖,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