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布衣王侯免費閱讀小說

布衣王侯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6-16 17:10:04

❶ 燕雀鴻鵠無尊卑。布衣王侯酒一杯。我是雲中大鵬鳥。只看天低不肯飛。這首詩詞的出處

魏晉將星錄(6,戰神)--千兵萬馬避白袍 李薔薇 燕雀鴻鵠孰尊卑,布衣王侯酒一杯,你看雲中大鵬鳥,只因天低不肯飛

❷ 布衣將相的來源

西漢政權建立後形成的由布衣出身的人致身將相的局面。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後來成為一般平民的代稱,其中包括農民和手工業者等勞動人民,也包括沒有官爵的地主。西漢開國君臣,絕大多數出身布衣。如:劉邦是自耕農出身,陳平、王陵、陸賈、酈商、酈食其、夏侯嬰等,都是一般農民,樊噲為屠狗者,周勃為織薄曲吹簫給喪事者,灌嬰為販繒者,婁敬為戍卒,蕭何、曹參則出身於小吏。論階級成分,或為農民和其他小生產者,或為中小地主,大都屬於社會下層。除婁敬外,都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們在反秦起義中開始結合在一起。後來,在同項羽的斗爭中,其陣容逐漸擴充和壯大起來。
西漢建立之後,形成了「布衣將相之局」。這種局面的出現是秦亡漢興這場歷史巨變的總結。陳勝起義所提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為布衣主宰天下作了重要的輿論准備。他不僅提出了這個口號,而且在起義斗爭中付諸實行。在滅秦以前,以陳勝為首的布衣王侯將相,是農民起義的領導者。漢初布衣將相之局的出現,無疑是以陳勝為首的農民起義換來的。布衣將相之局的出現,也是春秋戰國以來社會變化的必然趨勢。由於「世侯世卿之局」被掃除,從而削弱了奴隸關系的殘余形態,改造了當時的封建統治。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漢初「布衣將相之局」,這是一個歷史進步。布衣皇帝將相的出身和經歷,對他們的政治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還影響統治集團的內部關系,使其保持某種「布衣」作風。表現在漢初君臣之間的等級關系還不那麼森嚴,注意選拔人才,也比較注意節儉。隨著社會地位的變化,「布衣」皇帝將相逐漸變成新的封建貴族,其腐朽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長起來。漢武帝時發生的統治政策和指導思想的變化,是「布衣」君臣貴族化的產物,它標志著漢初「布衣」政治的終結。
西漢初年為恢復封建經濟穩定封建統治而實行的「無為而治」的方針政策。先秦諸子中的道家思想中含有許多政治、戰爭的戰略、策略思想,所謂「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或「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這種思想到戰國末期發展成為黃老之學(黃,指黃帝,老,指老子)。當時所謂黃帝之學,也屬於道家的一個流派,它同道家的區別是,黃帝之學在道之中含有法的成分。二者合在一起稱為黃老。黃老學說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這恰好符合了漢初統治集團的需要。西漢初年接秦之弊,經濟蕭條,人口散亡,作業窮困,財政匱乏,社會經濟急待恢復和發展。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主張「反秦之弊,與民休息」。自劉邦統一,歷經孝惠、高後、文景,其間君臣多好黃老之術,治道貴清靜寬舒。因此,執行與民休息的「無為」的統治術,成為漢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
所謂「無為」,並非統治者一切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無為的原則有兩個:一方面無為即是「守而勿失」,也就是說對於劉邦、蕭何在漢初所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在一般情況下不作原則上的大變革。另一方面無為並不是放棄階級統治,而是在不傷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原則下,在封建統治階級所能允許的范圍內,對人民的生產生活作些盡可能少的干預,使之休養生息。漢初黃老政治的內容主要有:重農抑商,恢復並發展生產。如提倡以農為本,鼓勵從事農業生產;對商人實行抑制政策,禁止他們衣絲乘車,並加倍徵收他們的賦稅。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除秦苛法,約法省刑,禁網疏闊,治民尚清靜寬舒,以求百姓安輯。黃老政治實行的結果,使社會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西漢封建統治得到穩定。同時封建地主階級的經濟實力迅速發展起來。但在太平盛世的背面,也存在著農民破產失業的現象。

❸ 歷史上張儀有沒有罵過孟子啊

張儀的一句「儒家大偽」最為犀利,這一番千古絕罵,竟使得一向自命清高看不起縱橫謀士的孟子也無地自容,至此再不敢有「妾婦之道縱橫家」這等充滿諷刺意味的言論。


一代儒學宗師孟子滿腹經綸,有著「大才雄辯,天下無對」之美譽,而戰國秦相張儀則因生就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而被稱為「天下第一利口」。彷彿冥冥之中自有註定,在兩位名家在學術及政治領域多有爭論,唇槍舌劍之激烈程度,不亞於現代名流微博過招的濃烈硝煙氣息。

在齊宣王的接風宴上,將孟子罵得體無完膚的,張儀恐怕是空前絕後的第一人。掩卷沉思,私以為戰國時期若有保險這一行業的話,張儀必定會為他那條賴以生存的巧舌一擲千金投下重保。然而這等巧舌如簧的政客卻偏偏入不了秦武王的法眼,最終還是落得個辭職返鄉,魂斷病榻的下場。

❹ 請問哪位高人可以把 燕雀鴻鵠孰尊卑,布衣王侯酒一杯,你看雲中大鵬鳥,只因天低不肯飛

王公貴族啊,在你眼中我宛如燕雀般卑微,殊不知你自比鴻鵠卻不入我眼。待我欲振翅遨遊天際之時怕是王公也要向我示好,可惜那片低矮的天空本就是我不屑去的地方。

❺ 綜影視,女主是素錦的姐姐素錦族族長 男主是白真的

這本小說好像名字是,布衣王侯這本

❻ 西漢初年為什麼出現這么多的布衣將相

亂世出英豪,歷史上不止西漢有許多布衣將相,明代開過也有很多布衣將相。一般來說王朝創建之初,最易出現出身於草根的布衣將相。

❼ 天道狼道家族管理員 狼づ引領神話簡介

天道狼道家族首席管理員 【 狼づ引領神話】簡介:

嘿嘿,算樓主你問到人了,俺跟她混了四年了,爆個料給你!

狼づ引領神話 真名:【韓聖雪】

性別:【女】

現實職業:【上海市浦東航空機場售票處經理】

網路職業:寫手

寫手筆名:風韻·神話

正在創作的作品有: 【菊翎風騷】、【娶個冷皇當老公】、【網游之天道傳奇】

PS:小推薦一個:【網游之天道傳奇】裡面有各種天道游戲的攻略,絕對管用!把攻略和任務混為一體而浪跡天涯的傳奇人生!

天道岐山區:【布衣王侯150級】【謀士】 小號:【布衣王後130級】【騎士】

天道日月同輝區:【狼づ引領神話】級別暫不清楚,正在瘋狂升級中

狼道家族職位: 首席管理員,相當與【狼づ好色】首領所有管理事務和擴大家族服務范圍。

網路知道帳號:一地頹廢___

天道狼道家族首席管理員 【 狼づ引領神話】簡介:

嘿嘿,算樓主你問到人了,俺跟她混了四年了,爆個料給你!

狼づ引領神話 真名:【韓聖雪】

性別:【女】

現實職業:【上海市浦東航空機場售票處經理】

網路職業:寫手

寫手筆名:風韻·神話

正在創作的作品有: 【菊翎風騷】、【娶個冷皇當老公】、【網游之天道傳奇】

PS:小推薦一個:【網游之天道傳奇】裡面有各種天道游戲的攻略,絕對管用!把攻略和任務混為一體而浪跡天涯的傳奇人生!

天道岐山區:【布衣王侯150級】【謀士】 小號:【布衣王後130級】【騎士】

天道日月同輝區:【狼づ引領神話】級別暫不清楚,正在瘋狂升級中

狼道家族職位: 首席管理員,相當與【狼づ好色】首領所有管理事務和擴大家族服務范圍。

網路知道帳號:一地頹廢___

神話大姐QQ號:820423183

狼道家族主力群:104655608

❽ 求一本小說 主角穿越到夏唐險成太監 遇宮中行刺脫身 憑聰慧機智相助長孫皇後 男主姓寧

同問,添加一些細節,有幾大武侯,布衣候什麼的,皇帝野心勃勃,後來還有外邦入侵,主角有段時間坐輪椅來著

❾ 布衣王侯講的什麼故事

布衣王侯小說講的是:平凡男方錚,慘遭拜金女無情拋棄,痛不欲生!奇緣巧合之下,穿越時空,卻不想成為史上最悲催穿越男!雖然自己身無長物,但是遠超這世間的普通人的他最終通過一系列奇遇成為王侯將相。

❿ 從容之道 這本書哪裡有賣的

那個都說是罵過.....
張儀是在蘇秦之後的~~~~蘇秦要他幫自己的合縱成功~~~~~
安邑屏障頓失,簡直就在秦軍的鐵蹄之下。無奈之中,提前遷都大梁,舉國上下很是灰溜溜了一陣。好在遷都大梁准備了好多年,本來就在籌劃之中,也算是朝野盡知,沒有引起很大的混亂。再說,魏國的本土也還算完整,丟失的都是祖宗奪取的秦國土地,所以還沒有動搖根本。
要在其他缺乏根基的邦國,遭逢這「失地千里,喪師遷都」的重大打擊,引起內亂逼宮都是經常有的!開始,魏惠王倒也是心驚膽顫了好一陣子,後來見國人權臣尚算安定,便漸漸地緩了過來。回頭一想,竟暗自好笑,自己平定內亂於危難之中,振興國威三十年之久,縱有小敗,何至國人不容?如此一想,負罪歉疚之心頓消,精神頭兒便又振作了起來,准備好好地搜羅幾個象吳起商鞅那樣的名士大才,將失去的霸業再奪回來!
魏惠王決意要重振雄風,便蝸居書房,宣來丞相公子昂很是謀劃了一陣子。公子昂盛贊魏王「宵衣旰食,為國操勞」;魏惠王也大是欣慰,立即覺得身為一國之君須得張弛有度;於是,公子昂的行獵主張當即被欣然採納,就有了這場「將大漲國人志氣」的狩獵舉動。
「稟報我王——!」掌宮老內侍氣喘吁吁跑來報道:「孟子大師率門生百人,進入大梁,求見大王!」
魏惠王大為皺眉,覺得這老夫子來得實在掃興。但這孟子乃儒家大師,算得上是天下第一老名士了,若因行獵不見,傳揚開去可是大損聲望,魏國正當用人之際,如何拒絕得這樣一個招牌人物?思忖有頃,魏惠王對公子昂無可奈何地笑笑:「撤消行獵,儀仗迎接孟夫子。」片刻之間,早已准備好的行獵鼓樂手列隊奏樂,王宮中門大開,魏惠王率領陪獵大臣迎出宮來,一切就便,倒是快捷非常。
但這聲勢,卻使孟子大吃了一驚!
孟子在列國奔波多年,來魏國也不知多少次了。儒家的為政主張已經是天下皆知,無論大國小國,雖然無人敢用儒家執政,卻也沒有那個國家敢無故開罪於這個極擅口誅筆伐的難纏學派。時間長了,孟子也明白了此中奧妙,便也打消了出仕念頭,將游歷天下看做了講學傳道的生涯。各國君主也看出了奧妙,對孟子師生也不再心懷芥蒂,而樂得為自己博個禮賢下士的名望。如此一來,儒家竟與各國君臣奇妙地融洽了起來,舉凡所過國家,都是一番祥和隆重的禮遇,比起當年孔夫子的惶惶若喪家之犬,可要氣派堂皇多了。國君不問政事,孟子也只談學問,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問答篇章。
這次,孟子回歸魯國故里,路經大梁,本沒有想拜見魏惠王。畢竟,孟子對這些徒有聲勢而不涉實際的應酬也有些不耐。但在路上卻聽到一個消息:魏惠王要出大梁行獵三日。孟子突發心思:既然魏惠王要出獵,不妨前去拜望,既免去了應酬之苦,又還了魏惠王平素對孟子禮敬有加的情誼,豈不妙哉?這一手也是孔子首創。當年,孔子不想與陽貨交往,又脫不得禮儀,便故意在陽貨不在家時前去「回拜」,結果自然是兩全其美。今日之拜見魏惠王,正與孔老夫子見陽貨有異曲同工之妙,孟子還真有些小小得意。
孟子熟知各國禮儀,知道魏國行獵的王制是「卯時出城,無擾街市庶民」;便吩咐大弟子萬章讓車隊緩行,趕辰時到達大梁即可;此時魏王出城已經一個時辰,正好「全禮」而歸,不誤自己的行程。孰料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魏惠王因遷都大梁後首次出獵,宣布改了王獵規制,變作「辰時出城,以利庶民觀瞻」,意在讓國人看看王室的振作氣象。不想恰恰遭逢了孟子前來拜會,便就勢行事,大張旗鼓地開中門率群臣迎接孟子。這一番意外,如何不讓正在悠然自得的孟子大為驚訝?
「孟老夫子,別來無恙啊?」魏惠王遙遙拱手,滿臉笑意,身後的大臣們也是一齊躬身做禮:「見過孟夫子!」
孟子遠遠地聽見鼓樂奏起,就已經下車了,及至看見魏惠王君臣戎裝整齊地迎來,就知道自己算計不巧觸了霉頭,心中竟大是別扭。但孟子畢竟久經滄海,立即換上了一副坦然自若的笑容迎了上去,長躬到底:「孟軻何能?竟勞動魏王大駕出迎,孟軻卻無地自容也。」
魏惠王嫻熟地扶住了孟子:「當今天下第一名士光臨大梁,為大魏國帶來文昌隆運,本王敢不盡地主之誼?」說完順便拉起孟子的左手,環顧左右大臣:「諸位臣僚,到大殿為孟夫子接風洗塵!孟老夫子,請。」便與孟子執手走向富麗堂皇的王宮正殿。孟子的學生們也壓根兒沒想到會有這場突如其來的隆重禮遇,一個個被禮賓官員們「侍奉」得方寸大亂。最後總算是紛紛聚合到偏殿,開始了接風酒宴。
禮賓應酬,魏惠王向來喜歡鋪排大國氣度,場面宏大,極盡奢華。這次又是借行獵之勢接待天下大宗師,自然更不會省略。鍾鼓齊鳴,雅樂高奏,燦爛的舞女讓孟子眼花繚亂。酬酢反復,禮讓再三,孟子卻依然淡淡漠漠,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態,竟沒有往日高談闊論的興致。魏惠王卻是應酬高手,很善於找話題,見孟子落落寡歡,便關切地問起孟子在齊國的境況。孟子見問,竟不勝感慨,說已經辭了稷下學宮的館爵,准備回魯國興辦儒家學宮了。
魏惠王大為興奮,立即力勸孟子來魏國興辦學宮,職任學宮令,爵同上卿!孟子卻淡然一笑:「孟軻兩鬢如霜,老驥不能千里了,望大王恕罪。」
魏惠王哈哈大笑,連連勸慰孟子不要歉疚,並慨然許諾,將資助孟子在魯國興辦學宮。這是一件實事,孟子倒是著實感謝了一番,氣氛便漸漸融洽熱烈起來。
猛然,魏惠王心中一動,便離席起身,恭恭敬敬地向孟子一躬:「孟夫子領袖天下士林,敢請為魏國舉薦棟梁大才,魏罌不勝心感。」孟子大是意外,這是魏惠王么?他竟也想起了求賢?
戰國以來,天下名士十之八九出於魏齊魯三國。魯國以儒家、墨家發祥地著稱。齊國以門類眾多號稱「名士淵藪」的稷下學宮著稱。魏國則以治國名士輩出著稱,李悝、吳起、商鞅、孫臏、龐涓等皆出魏國,若再加上後來的犀首、張儀、范雎、樂毅、尉僚,魏國簡直可以稱為名將名相的故鄉與搖籃。雖然群星如此璀璨,魏國的光芒卻是一天天暗淡了下去。魏國涌現的大才,除了魏文侯、魏武侯兩代用了一個李悝、半個吳起而使魏國崛起於戰國初期以外,從魏惠王開始,魏國就再也留不住人才了。
孟子很清楚,舉凡天下才士,莫不以在魏國修學若干年為榮耀。事實上,魏國才是真正的名士淵藪。魏國若要著力搜求人才,完全可以悉數網羅天下名士於大梁。然則,天下事忒煞奇怪!魏惠王的魏國竟成了名士的客棧,往來不斷,卻無一駐足!孟子本人也是終身奔波求仕的滄桑人物,如何不知其中就裡?要他薦舉賢才原也不難,非但自己門下盡有傑出之士,就是法家兵家,孟子也大有可薦之名士大才。譬如稷下學宮的荀子、慎到等第一流的名士,以及後起之秀庄辛、魯仲連等。可魏惠王能真心誠意地委以重任么?禮遇歸禮遇,那與實際任用還差著老遠呢。有魏罌這樣的國王,公子昂這樣的丞相,誰要給魏國薦賢,那必是自討沒趣。但無論如何,公然的求賢之心,孟子卻是不好掃興的。
思忖有頃,孟子肅然拱手:「魏王求賢,孟軻欽佩之至。然則,孟軻多年來埋首書卷,與天下名士交遊甚少,急切間尚無治國大才舉薦,慚愧之至。」
「既然如此,日後但有賢才,薦於本王便是。」魏惠王極有氣度地笑著。
殿中突然一人站起:「啟奏我王,臣有一大賢舉薦。」
「噢?」魏惠王一看,竟是敖倉令先轢!他素來不喜歡小臣子搶班奏事,先轢雖是名將之後,畢竟只是個司土府低爵臣工,哪來大賢可薦?但方才公然向孟子求賢,此刻也不好充耳不聞,於是矜持地拉長了聲調:「諺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敖倉令職司細務,也有大賢之交?卻是何人啊?」
「啟奏我王,」先轢走出一步拱手高聲道:「臣雖職司低微,然因先祖之故,與名士賢才尚有交往。臣所舉薦之人,乃齊國稷下名士惠施!此人正游學大梁,機不可失。」
「惠施?何許人也?噢——,想起來了,他不是在安邑做過幾天上大夫么?才情如何?」魏惠王恍然轉向孟子:「若是名士,孟夫子定然知曉也。」
孟子見魏國官場竟有人薦舉惠施,自然明白是惠施想重回魏國下力斡旋所致,心下便對這種有失名士身份的做法大不以為然。但孟子在公開場合卻也不能計較這些,惠施畢竟還不算徒有虛名之輩,便微笑答道:「惠施乃宋國人,久在稷下學宮致力於名家之學,持『合同異』之論,確是天下名士也。」
魏惠王素知孟子孤傲,他說是名士,那一定是大名士無疑,便欣然笑道:「好啊!我大魏國正是用人之際。先轢,明日即帶惠施隨同行獵,本王自有道理。」
「謹遵王命!」先轢興奮了,應答得格外響亮。
正在此時,總管老內侍匆匆進殿,「稟報我王,名士張儀求見。」
「又是名士?」魏惠王不耐地皺起了眉頭巡視大殿:「張儀何許人也?誰知道?」
丞相公子昂等幾位重臣齊聲回道:「臣等不知。」末座中的先轢與左右對視會意,也齊聲答道:「臣等不知。」
「舉朝不知,談何名士?賞他五十金罷了,本王要就教孟夫子,不見。」
「魏王且慢。」孟子擺擺手,臉上露出一絲莫測高深的笑意:「這個張儀,雖則未嘗揚名於天下,然則孟軻卻略有所聞。他與蘇秦同出一隱士門下,自詡縱橫策士。魏王不妨一見,或能增長些許見識。」
「好吧。孟夫子既有此說,見見無妨。」魏惠王大度地揮揮手:「讓他進來。」
片刻之間,一個年輕士子悠然進殿,舉座目光立即被吸引了過去——一領黑色大袖夾袍,長發鬆散地披在肩上,頭上雖然沒有高冠,高大的身材卻隱隱透出一種偉岸的氣度;步履瀟灑,神態從容,在貴胄滿座的大殿中非但絲毫不顯寒酸,反有一股逼人的清冽孤傲之氣。士子從容地躬身做禮:「安邑士子張儀,參見魏王。」
魏惠王卻大皺眉頭,冷冷問:「張儀,你是魏人,卻為何身著秦人衣色?」
這突兀奇特的一問,殿中無不驚訝!孟子不禁感到好笑,身為大國之王,婦人一般計較穿戴服色,真乃莫名其妙。此時卻見張儀不卑不亢道:「張儀生地乃魏國蒲陽,與秦國河西之地風習相盡,民多黑衣。此無損國體,亦不傷大雅。」
「此言差矣!」丞相公子昂深知魏惠王心思所在,覺得由自己出面更好,便指著張儀高聲道:「魏秦,世仇也!目下正當大魏朝野振作,圖謀復仇之際,魏國子民便當惡敵所好,尚我大魏本色!一介士子,就敵國服色而棄我根本,大義何在?」
張儀滿懷激情而來,迎頭就碰上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問,心中頓時膩歪,及至聽得這首座高冠大臣振振有辭的滑稽斥責,不禁哈哈大笑:「公之高論,當真令人噴飯。若以公之所言,秦人好食干肉,公則只能喝菜湯;秦人好兵戰,公則只能斗雞走馬;秦人好娶妻生子,公則只能做鰥夫絕後了;秦人尚黑衣,公也只能白衫孝服了?」
話音未落,大殿中已轟然大笑!魏惠王笑得最厲害,一口酒「噗!」的噴到了下手公子昂的臉上。公子昂面色脹紅,本想發作,卻見魏惠王樂不可支,頓時換了一副面孔,竟也一臉酒水的跟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於是禁忌全消,大殿中笑聲更響了。
魏惠王向孟子笑道:「孟老夫子,如此機變之士,常伴身邊,倒是一件快事呢。」
孟子帶著揶揄的微笑:「魏王高明。此子,當得一個弄臣也。」
張儀本傲岸凌厲之士,長策未進卻大受侮辱,不禁怒火驟然上沖,欲待發作,腦海中卻油然響起老師蒼老的聲音:「縱橫捭闔,冷心為上」,瞬息間便冷靜下來,正色拱手道:「魏王為國求賢,大臣卻如此怠慢,豈非令天下名士寒心?」
魏惠王哈哈一笑卻道:「張儀啊,孟夫子說你乃縱橫策士,但不知何為縱橫之學?」
「魏王,」張儀見涉及正題,精神振作,肅然道:「縱橫之學,乃爭霸天下之術。縱橫者,經緯也。經天緯地,匡盛霸業,謂之縱橫。張儀修縱橫之學,自當首要為母國效力。」
「經天緯地?匡盛霸業?縱橫之學如此了得?」魏惠王驚訝了。
孟子卻冷笑著插了進來:「自詡經天緯地,此等厚顏,豈能立於廟堂之上?」
「孟夫子此話怎講?倒要請教。」魏惠王很高興孟子出來辯駁,自己有了迴旋餘地。
孟子極為莊重:「魏王有所不知。所謂縱橫一派,發端於春秋末期的狡黠之士。前如張孟談游說韓魏而滅智伯,後如犀首游說燕秦。如今又有張儀、蘇秦之輩,後來者正不知幾多?此等人物朝秦暮楚,言無義理,行無准則;說此國此一主張,說彼國彼一主張,素無定見,唯以攫取高官盛名為能事。譬如妾婦嬌妝,以取悅主人,主人喜紅則紅,主人喜白則白;主人喜肥,則為饕餮之徒;主人喜細腰,則不惜作踐自殘;其說辭之奇,足以悅人耳目,其機變之巧,足以壞人心術!此等下作,原是天下大害,若執掌國柄,豈不羞煞天下名士?」孟子原是雄辯之士,一席話慷慨激昂義正詞嚴,殿中竟是一片默然。
魏國君臣雖覺痛快,卻也覺得孟子過份刻薄,連死去近百年的「三家分晉」的功臣名士張孟談也一概罵倒,未免不給魏國人臉面。然則,此刻卻因孟子對的是面前這個狂士,便都不做聲,只是盯著張儀,看他如何應對?
事已至此,張儀不能無動於衷了。他對儒家本來素無好感,但因了敬重孔子孟子的學問,所以也就井水不犯河水,今日見孟子如此刻薄兇狠,不禁雄心陡長,要狠狠給這個固步自封的老夫子一點顏色!只見張儀悠然轉身對著孟子,坦然微笑:「久聞孟夫子博學雄辯,今日一見,果是名不虛傳也。」
「國士守大道,何須無節者妄加評說?」孟子冷峻傲慢,竟不屑地回過了頭去。
突然,張儀一陣哈哈大笑,又驟然斂去笑容揶揄道:「一個惶惶若喪家之犬的乞國老士子,談何大道?分明是縱橫家鵲起,乞國老士心頭泛酸,原也不足為奇。」
此言一出,孟子臉色驟然鐵青!游歷諸侯以來,從來都是他這個衛道士斥責別人,哪有人直面指斥他為「乞國老士子」?這比孔子自嘲的「惶惶若喪家之犬」更令人有失尊嚴!孟子正要發作,卻見張儀侃侃道:「縱橫策士圖謀王霸大業,自然忠實與國,視其國情謀劃對策,而不以一己之義理忖度天下。若其國需紅則謀白,需白則謀紅,需肥則謀瘦,需瘦則謀肥,何異於亡國之奸佞?所謂投其所好言無義理,正是縱橫家應時而發不拘一格之謀國忠信也!縱為妾婦,亦忠人之事,有何可恥?卻不若孟夫子游歷諸侯,說遍天下,無分其國景況,只堅執兜售一己私貨,無人與購,便罵遍天下,猶如娼婦處子撒潑,豈不可笑之至?」
「娼婦處子?妙!」丞相公子昂第一個忍不住擊掌叫好。
「彩——!」殿中群臣一片興奮,索性象酒肆博彩般喝起「彩」來。
魏惠王大感意外:這個張儀一張利口,與孟老夫子竟是棋逢對手!便好奇心大起,笑問張儀:「有其說必有其論,『娼婦處子』,卻是何解啊?」
張儀卻是一本正經道:「魯國有娼婦,別無長物,唯一身人肉耳。今賣此人,此人不要。明賣彼人,彼人亦不要。賣來賣去,人老珠黃,卻依舊處子之身,未嘗個中滋味。於是倚門曠怨,每見美貌少婦過街,便惡言穢語相加,以泄心頭積怨。此謂娼婦處子之怨毒也。」
「啊——!」殿中輕輕地一齊驚嘆,臣子們一則驚詫這個年輕士子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二則又覺得他過分苛損,大非敬老之道。
魏惠王正自大笑,一回頭,孟老夫子竟是簌簌發抖欲語不能,便覺得有點兒不好收拾。孟夫子畢竟天下聞人,在自己的接風宴會上被一個無名士子羞辱若此,傳揚開去,大損魏國!想到此處,魏惠王厲聲道:「豎子大膽,有辱斯文!給我轟了出去!」
「且慢。」張儀從容拱手:「士可殺,不可辱。孟夫子辱及縱橫家全體,張儀不得不還以顏色,何罪之有?魏王莫要忘記,張儀為獻霸業長策而來,非為與孟夫子較量而來。」
魏惠王愈發惱怒:「陰損刻薄,安得有謀國長策?魏國不要此等狂妄之輩,轟出去!」
「既然如此,張儀告辭。」大袖一揮,張儀飄然而去。
張儀二罵孟子2007年08月21日 星期二 21:42 此日過午,孟子車隊進入臨淄。齊宣王仿效當年齊威王之法,率領群臣與稷下名士到郊亭迎接,並在臨淄王宮的正殿舉行了隆重的接風大宴。白發蒼蒼的孟子與齊宣王並席而坐,左右便是張儀與孟嘗君,廳中群臣名士羅列,卻是名家大師絕無僅有的禮遇。孟夫子雄辯善說,席間侃侃而談,歷歷訴說了所過之邦的見聞,時時對各國君主略加評點,竟是揮灑自如,不時引起舉座笑聲。齊宣王最是看重敬賢之名,況又是第一次與孟子直面對答,實在是對孟子的學問氣度見識敬佩有加,更對孟子的君王評點大有興趣,便謙恭笑道:「先生常過大梁,卻不知魏王近況如何?」

「魏王嗣者,實非君王氣象也。」須知魏國強盛近百年,為天下文明淵藪。孟子一句話,非但直呼魏王名諱,且公然顯出輕蔑的笑意,舉座皆是一驚!

「先生此言,可有佐證?」齊宣王依然是面帶微笑。

孟子從容道:「與魏嗣對答,人無以敬之。彼問:『天下何得太平?』我答:『天下定於一,自有太平。』彼又問:『定於一者,何人也?』我答:『不好殺戮,仁者定於一。』彼又問:『不行殺戮,便無征戰,誰願拱手讓位,使仁者定於一?」我答:『天下庶民皆願之。禾田大旱,便望雲霓,大雨但落,枯苗便勃勃而起,其勢何人堪當?』此等之王,此等之問,何堪為王也?」

孟子悠然說完,座中卻是一片默然,竟沒有了孟子所熟悉的驚訝贊嘆之聲,甚至也沒有了孟子所熟悉的激烈反對與銳聲辯駁,竟是泥牛入海般無聲無息。這在講究「論戰無情」的戰國,尤其在論戰風熾熱的百餘名稷下名士在座的場合,可說是罕見之極!偏孟子渾然無覺,已經有些混沌的眼神高傲的掃視了大殿一圈,悠然一笑:「孟軻游歷天下四十餘年,閱人多矣!惟以仁政王道為量人之器,無得有他也。」

齊宣王卻岔開了話題笑道:「先生從燕國來,以為燕國仁政如何?」

「亂邦無道,何談仁政?」孟子喟然一嘆:「奸佞當道,庶民倒懸,此皆蘇秦之罪也。」

一言落點,稷下士子中便有嗡嗡議論之聲,並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瞄向了張儀。蘇秦新喪,張儀容得孟子褻瀆蘇秦么?看那張儀,卻是神色淡漠,徑自飲酒。孟嘗君卻一眼看到,張儀的那根細亮的鐵杖在案下抖動著!
齊宣王明知就裡,又岔開笑道:「先生以為,當如何安定燕國?」
「置賢君,行仁政,去奸佞,息刀兵,燕國自安。」
齊宣王聽孟子再沒有觸及難堪話題,便鬆了一口氣道:「先生所言,天下大道。敢問先生:如何便能置賢君、行仁政、去奸佞、息刀兵?」
孟子便微微皺起了眉頭,蒼老的語調竟是分外矜持:「上智但言大道。微末之技,利害之術,惟蘇秦、張儀縱橫者流所追逐也,孟軻不屑為之。」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目光便齊刷刷聚向了張儀!齊宣王也一時愣怔了。
「孟夫子名不虛傳,果然是大偽無雙也。」張儀應聲而起,一句悠閑而犀利的評點,便使殿中轟然炸開,嗡嗡議論不絕——方今天下,誰敢直面指斥孟夫子「大偽無雙」?若是別個名士,齊宣王也就阻止了,畢竟孟子是天下大家,如何能讓他如此難堪?可這是名重天下的張儀,聲威赫赫的秦國丞相,況且孟子挑釁在先,他如何能公然攔阻?
孟子極不舒坦,沉聲問道:「足下便是張儀了?」
「微末之技,利害之術,縱橫者流,張儀是也。」
孟子本來多飲了兩爵,此刻更顯得面紅耳赤,竟是如坐針氈。四十餘年來,孟子周遊列國,雖然無一國敢用,名氣卻是越游越大,漸漸的也就不寄厚望於任何邦國,悠悠然成了一個超脫傳道的大宗師。如此一來,反倒是放開說話無所顧忌,正合了孟子的傲岸本性,也使孟子的雄辯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近年來,孟子資望更深,各國皆奉為大賢宗師,孟子便更是揮灑自如,往往對陪宴士子與官員不屑一顧,只與君王問對應答,儼然布衣王侯一般。常常是宴席結束論戰散場,孟子才問萬章:「今日來者都有何人?論辯者究是那家弟子?」若非萬章一般弟子因了要記錄孟子言談,刻意記下了應對陪同者姓名而後告孟子,孟子便當真是目中無人一片混沌了。今日入得臨淄,孟子也是對大片冠帶不屑一顧,甚至連丈許之遙的主陪——張儀與孟嘗君,也是漫不經心,沒有看進眼裡。也就是說,孟子壓根兒就沒想到能在臨淄碰上張儀。及至那個鐵拐高冠者站了起來,甩出「大偽無雙」四字,竟是擲地有聲!孟子才驀然閃念,此人必是張儀無疑。
彷彿便是冥冥之中的定數,孟子被譽為「大才雄辯,天下無對」,張儀則有「天下第一利口」名號,偏這兩人但見便有口舌,竟是生死糾纏的冤家一般。二十多年前,孟子在大梁譏諷縱橫家是「妾婦之道」,就被剛剛出山的張儀卒不及防的痛斥了一頓。從此,孟子便對張儀蘇秦厭惡之極,內心卻也實在有幾分說不清的忌憚。雖然,孟子還是每說大道必罵縱橫策士,但卻再也沒有說過「妾婦之道縱橫家」那句話了。今日原本是孟子說得口滑,便滑上了貶損縱橫策士的老路子,卻不意偏偏撞上了張儀在場,又遇蘇秦新喪,孟子便隱隱覺得有些不妥。
雖則心中忐忑,孟子卻從來沒有退讓致歉的習慣,振作心神,一開口便氣度沉雄:「大道至真,不涉得失。末技卑微,惟言利害。以利取悅於人,以害威懾於人,此等蠱惑策士,猶辯真偽之說,豈非天下笑談耳?」
「孟老夫子,爾何其厚顏也?!」張儀站在當殿,手中那支細亮的鐵杖竟是直指孟子:「儒家大偽,天下可證:在儒家眼裡,人皆小人,唯我君子;術皆卑賤,唯我獨尊;學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愛,你孟軻罵做無父絕後。揚朱言利,你孟軻罵成禽獸之學。法家強國富民,你孟軻罵成虎狼苛政。老莊超脫,你孟軻罵成逃遁之說。兵農醫工,你孟軻罵為未技細學。縱橫策士,你孟軻罵作妾婦之道。你張揚刻薄,出言不遜,損遍天下諸子百家!卻大言不慚,公然以王道正統自居。憑心而論,儒家自己究有何物?你孟軻究有何物?一言以蔽之,爾等不過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獃子,整天淹沒在那個消逝的大夢里,惟知大話空洞,欺世盜名而已!國有急難,邦有亂局,儒家何曾拿出一個有用主意?爾等竟日高談文武之道、解民倒懸,事實上卻主張回復井田古制,使萬千民眾流離失所,無田可耕!爾等信誓旦旦,稱『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事實上卻維護周禮、貶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萬千平民有冤無訟、狀告無門,天下空流多少鮮血?如此言行兩端,心口不應,不是大偽欺世,卻是堂堂正正么?儒家大偽,更有其甚:爾等深藏利害之心,卻將自己說成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但觀其行,卻是孜孜不倦的謀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喪家之犬!三日不見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終。究其實,利害之心,天下莫過儒家!趨利避害,本是人性。爾等偏無視人之本性,不做因勢利導,反著意扼殺如閹人一般!食而不語、寢而不語、坐懷不亂,生生將柳下惠那種不知生命為何物的木頭,硬是捧為與聖人齊名的君子!將人變成了一具具活僵屍,一個個毫無血性的閹人!儒家弟子數千,有幾人如墨家子弟一般,做生龍活虎的真人?有幾人不是唯唯諾諾的弱細無用之輩?陰有所求,卻做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求之不得,便罵盡天下!更有甚者,爾等儒家公然將虛偽看作美德,公然引誘人們說假話:為聖人隱,為大人隱,為賢者隱;教人自我虐待,教人恭順服從,教人愚昧自私,教人守株待兔;最終使民人不敢發掘丑惡,不敢面對法制,淪做無知茫然的下愚,使貴族永遠欺之,使爾等上智永遠愚弄之!險惡如斯,虛偽如斯,竟大言不慚的奢談解民倒懸?敢問諸位:春秋以來五百年,可有此等荒誕離奇厚顏無恥之學?有!那便是儒家!便是孔丘孟軻!」

張儀一陣嬉笑怒罵,大殿中竟是鴉雀無聲,惟聞張儀那激越的聲音在繞梁遊走:「自儒家問世,爾等從不給天下生機活力,總是呼喝人們亦步亦趨,因循拘泥。天下諸侯,從春秋三百六十,到今日戰國三十二,三五百年中,竟是沒有一個國家敢用爾等。儒家至大,無人敢用么?非也!說到底,誰用儒家,誰家滅亡!方今大爭之世,若得儒家治國理民,天下便是茹毛飲血!孟夫子啊,干百年之後,也許後輩子孫忽然不肖,忽然想萬世不移,忽然想讓國人泯滅雄心,儒家僵屍也許會被抬出來,孔孟二位,或可陪享社稷吃冷豬肉,成為大聖大賢。然則,那已經是干秋大夢了,絕非爾等生身時代的真相!儒家在這個大爭之世,充其量,不過一群毫無用處的蛀書蟲而已!呵哈哈哈哈哈哈哈……」末了,張儀竟是仰天大笑。

呵呵都是復制的~~~~汗顏啊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
快來一起分享吧~~~

熱點內容
最新完結百萬字網游小說 發布:2025-02-04 12:41:57 瀏覽:364
戰爭與和平小說好看 發布:2025-02-04 12:28:24 瀏覽:833
完結三國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2-04 12:28:15 瀏覽:710
無男主末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4 12:28:12 瀏覽:121
與男二在一起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12:27:38 瀏覽:201
小學科幻小說連環畫 發布:2025-02-04 12:27:34 瀏覽:78
有林靜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4 11:52:19 瀏覽:798
校園小說受是有病 發布:2025-02-04 11:45:21 瀏覽:770
言情鬼小說完結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2-04 11:35:25 瀏覽:891
復讎校園小說怎麼寫 發布:2025-02-04 11:26:39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