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莫言作品聽書

莫言作品聽書

發布時間: 2022-06-12 09:04:43

㈠ 有沒有比較全的免費聽書下載不用vip的聽書軟體

比較全的免費聽書軟體並且下載不用vip的軟體有:酷聽聽書、聽書聽報、一路聽書、懶人聽書、氧氣聽書。

1、酷聽聽書

酷聽聽書擁有高達60000小時有聲讀物,有聲小說內容月產量6000小時。支持離線下載聽書內容,邊走邊聽,自由定時,想聽就聽。眾多一線明星知名網路主播親身錄制,高保真音頻,媲美CD版聽覺體驗,暢想在線聽書盛宴。

(1)莫言作品聽書擴展閱讀

聽書的優點

1、更符合現代人的作息

對於現代人來說,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閱讀習慣強的人或許還會在每天有限的休息娛樂時間內,擠出幾個小時進行閱讀。

但大部分人的閱讀時間大多是花在上下班以及午休等碎片時間內,而聽書就會我們帶來更多的「閱讀」時間,我們可以在慢跑、乘車或者其他不需要花費精力思考的活動時收聽喜歡的書,就好像聽歌一樣。

2、更容易專注其中

看書往往需要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還得撫平自己浮躁的心情,而聽書則更容易形成這樣一個沒有干擾的環境,戴上耳機,摒棄外界的干擾,故事在耳邊娓娓道來,不知不覺就會專注其中。

3、更吸引年輕人

年輕人有年輕人自己的娛樂方式,相對而言,電子產品更對年輕人的胃口,相比紙質書,在電子設備上閱讀以及通過耳機進行聽書更容易為年輕人接受。

㈡ 莫言的講故事的人是什麼風格的演講詞

尊敬的瑞典學院各位院士,女士們、先生們:
通過電視或者網路,我想在座的各位,對遙遠的高密東北鄉,已經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們也許看到了我的九十歲的老父親,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兒和我的一歲零四個月的外孫女。但有一個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親,你們永遠無法看到了。我獲獎後,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榮,但我的母親卻無法分享了。
我母親生於1922年,卒於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莊東邊的桃園里。去年,一條鐵路要從那兒穿過,我們不得不將她的墳墓遷移到距離村子更遠的地方。據開墳墓後,我們看到,棺木已經腐朽,母親的骨殖,已經與泥土混為一體。我們只好象徵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從那一時刻起,我感到,我的母親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訴說,就是對母親的訴說。
我是我母親最小的孩子。
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瓶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飢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里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
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隨著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讓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里。
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飢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感,以為母親隨時都會自尋短見。每當我勞動歸來,一進大門,就高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戰,跑到廚房和磨坊里尋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這時,母親背著一捆柴草從外邊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看透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盡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
我生來相貌醜陋,村子裡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里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裡?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變美。」後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後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她是個勤勞的人,討厭懶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為看書耽誤了幹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
有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說書人。我偷偷地跑去聽書,忘記了她分配給我的活兒。為此,母親批評了我。晚上,當她就著一盞小油燈為家人趕制棉衣時,我忍不住地將白天從說書人那裡聽來的故事復述給她聽,起初她有些不耐煩,因為在她心目中,說書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務正業的人,從他們嘴裡,冒不出什麼好話來。但我復述的故事,漸漸地吸引了她。以後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給我排活兒,默許我去集上聽書。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也為了向她炫耀我的記憶力,我會把白天聽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她聽。
很快的,我就不滿足復述說書人講的故事了,我在復述的過程中,不斷地添油加醋。我會投我母親所好,編造一些情節,有時候甚至改變故事的結局。我的聽眾,也不僅僅是我的母親,連我的姐姐,我的嬸嬸,我的奶奶,都成為我的聽眾。我母親在聽完我的故事後,有時會憂心忡忡地,像是對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兒啊,你長大後會成為一個什麼人呢?難道要靠耍貧嘴吃飯嗎?」
我理解母親的擔憂,因為在村子裡,一個貧嘴的孩子,是招人厭煩的,有時候還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麻煩,我在小說《牛》里所寫的那個因為話多被村裡人厭惡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時的影子。我母親經常提醒我少說話,她希望我能做一個沉默寡言、安穩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卻顯露出極強的說話能力和極大的說話慾望,這無疑是極大的危險,但我的說故事的能力,又帶給了她愉悅,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盡管有我父母親的諄諄教導,但我並沒改掉我喜歡說話的天性,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對自己的諷刺。
我小學未畢業即輟學,因為年幼體弱,幹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灘上去放牧牛羊。當我牽著牛羊從學校門前路過,看到昔日的同學在校園里打打鬧鬧,我心中充滿悲涼,深深地體會到一個人哪怕是一個孩子離開群體後的痛苦。
到了荒灘上,我把牛羊放開,讓它們自己吃草。藍天如海,草地一望無際,周圍看不到一個人影,沒有人的聲音,只有鳥兒在天上鳴叫。
【注釋】
高密東北鄉 是莫言筆下的一個地名。莫言作品中,多以該地為故事發生地,如《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等。莫言的出生地山東高密縣河崖鎮大欄鄉,被認為是「高密東北鄉」的原型。
莫言的母親 名高淑娟,一直登記為管高氏,於1994年去世,莫言曾在《母親》中回憶她「記憶的畫面中更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
我母親沒讀過書,不認識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難,真是難以盡述。戰爭、飢餓、疾病,在那樣的苦難中,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她活下來,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她在飢腸轆轆、疾病纏身時還能歌唱?」
這一情節曾出現在莫言小說《賣白菜》中。
《牛》 是莫言發表於1998年的中篇小說,故事梗概為:「文革」時期,調皮少年羅漢輟學在家,與生產隊飼養員杜大爺一起放牛。因貧困養不起更多的牛,生產隊長麻叔請來了公社獸醫站的老董同志為雙脊、大小魯西三頭小公牛施行閹割手術。術後,羅漢、杜大爺與三頭牛朝夕相處,歷經煎熬,大小魯西終於康復了。但桀驁不馴的雙脊卻因術中大出血、術後感染不幸死去……
莫言 曾在2005年接受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時發表演講,提及筆名「莫言」來歷,「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愛說話的孩子。在我們農村叫做『炮孩子』。後來我寫了小說叫《四十一炮》,其中也有我個人的經歷。說話……給我們的家裡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所以過了幾十年以後,當我要寫小說准備發表時,使用的筆名叫『莫言』。」
【同步點評】
葉開(莫言傳記作者)
苦難、人性、愛、理解與寬容
@老虎不吃飯飯: 作為一名講故事的人,莫言在這樣一個隆重的場合下接連講了好幾個故事。這些故事串聯到一起就是一個道德諷喻。他以一個小說家的方式而不是一名思想家的方式,巧妙地把話題緊緊地拴在了故事上。沒有故事的人是可憐的,有故事講不出來是可憐的,沒故事可講卻硬要編個虛假的故事,是可憐的。
@老虎不吃飯飯: 苦難、人性、愛、理解與寬容,是莫言演講關鍵詞,他用這種方式與世界性普世價值對接,能夠寬容彼此價值差異的人,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在不違背人性的前提下,人們應彼此寬解、尊重,而不是朝著別人扔石頭。那個被小孩子莫言及同學扔過石頭的老單干戶,在他不斷的反思中,成為他小說中的人物。
李靜(文學評論家)
不談理論 只講故事
莫言說到母親的言傳身教,他說到他母親的那些細節,很真摯。他是講故事的人,所以他沒有用一種說教的方式或者用一些觀念,來講他的文學創作。而是從自己的經歷說起,用故事說話,讓人從中看到他的善惡觀,道德觀,讓人看到他內心非常柔軟的部分,這是他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印象里,莫言本人一向如此,他的書很少涉及思想、理論,而是一直用經驗說話。講話中,能看到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回顧,我想這主要是出於西方世界可能還對他有所陌生,所以有所交待是必要的。另外,最重要的是,他用很巧妙的方式,講故事的方式回答了國內或華文世界,在一些方面對他的爭議。他說,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作品,他最真實的想法都在自己作品裡,我覺得回答得很巧,也是可以理解的。

㈢ 琅琊榜有聲小說哪個軟體講得好

乾坤聽書,莫言鬼語播的,背景音樂,聲音,都好聽,就像看電視一樣

㈣ 莫言在寫講故事的人時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篇幅描寫自己的母親

題目內容:
閱讀《講故事的人》,完成後面小題。(20分)
講故事的人 莫 言
①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A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②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飢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兆,以為母親隨時都會自己尋短見。每當我勞動歸來,一進大門就高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戰,跑到廚房和磨坊里尋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這時母親背著一捆柴草從外面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看到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盡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
③有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說書人。我偷偷地跑去聽書,忘記了她分配給我的活兒。為此,母親批評了我,晚上當她就著一盞小油燈為家人趕制棉衣時,我忍不住把白天從說書人聽來的故事復述給她聽,起初她有些不耐煩,因為在她心目中說書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務正業的人,從他們嘴裡冒不出好話來。但我復述的故事漸漸地吸引了她,以後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給我排活,默許我去集上聽書。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也為了向她炫耀我的記憶力,我會把白天聽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她聽。
④很快的,我就不滿足復述說書人講的故事了,我在復述的過程中不斷地添油加醋,我會投我母親所好,編造一些情節,有時候甚至改變故事的結局。我的聽眾也不僅僅是我的母親,連我的姐姐、我的嬸嬸、我的奶奶都成為我的聽眾。我母親在聽完我的故事後,有時會憂心忡忡地,像是對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兒啊,你長大後會成為一個什麼人呢?難道要靠耍貧嘴吃飯嗎?」
⑤我理解母親的擔憂,因為在村子裡,一個貧嘴的孩子,是招人厭煩的,有時候還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麻煩。我在小說《牛》里所寫的那個因為話多被村子裡厭惡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時的影子。我母親經常提醒我少說話,她希望我能做一個沉默寡言、安穩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卻顯露出極強的說話能力和極大的說話慾望,這無疑是極大的危險,但我說的故事的能力,又帶給了她愉悅,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盡管我有父母親的諄諄教導,但我並沒有改掉我喜歡說話的天性,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對自己的諷刺。
1.選文回憶了成長中作者與母親的哪三個故事?從中看出母親是個怎樣的人?(8分)
(1)故事一:
(2)故事二:
(3)故事三:
母親形象:
2.文中畫線的A、B兩處句子分別描寫了母親和「我」的流淚,請分析其原因及表達的感情。(4分)
A處原因,及表達的感情:
B處原因,及表達的感情:
3.選文③、④段中,母親對「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請寫出能夠體現母親態度變化過程的關鍵詞語。(3分)
( ) → ( ) → ( )
4.有人認為莫言是因為「會講故事」而成為著名的作家,進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請結合選文有關內容談一談,莫言會講故事能力的形成,對你學習語文的啟發。(5分)
1.(1)我多算賣菜老人一毛錢,母親傷心痛哭;(2)我害怕母親尋短見,母親卻來安慰我;(3)我多次偷偷地跑去聽書,並繪聲繪色地講給家人聽,吸引了母親,得到母親默許。(每點2分)
母親形象:母親是一位慈愛、正直、堅強、感情細膩、對孩子要求寬嚴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偉大的勞動婦女。(2分)
2.A:流淚的原因:因「我」佔了人家的便宜而難過、失望、羞愧。表現母親為「我」佔便宜而難過、羞愧的心情;B:以為失去母親而極度痛苦,表現「我」對母親的依戀與熱愛。
3.批評(不耐煩) 默許 擔憂(憂心忡忡)
4.示例一:莫言喜歡上集市聽書,並善於復述說書人的故事,說明語文學習,不僅要聽而且要說。同時要善於在生活中學習。示例二:莫言能夠在「復述的過程中不斷地添油加醋,我會投我母親所好,編造一些情節,有時候甚至改變故事的結局」,說明語文學習需要想像,要通過想像培養創新能力。(總之莫言的成功告訴我們語文學習要多聽、多想、不斷創新。)(根據選文,談到其中一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試題分析:把三件事簡單的概括一下,回答出即可。然後在三件事中母親的反映或表現,概括出母親的性格。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
試題分析:結合語境具體分析流淚的原因,A處,是在我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B處「我以為逝去了母親」,仔細揣摩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感情。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3.
試題分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母親的態度發生變化。不理解,變為理解,再到擔心母親。
考點:概括作品抒發的感情。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
試題分析:結合「生活是大語文」的觀點,結合自己的認識闡述即可。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㈤ 真正全免費的聽書軟體有哪些

1、酷聽聽書

酷聽聽書擁有高達60000小時有聲讀物,有聲小說內容月產量6000小時。支持離線下載聽書內容,邊走邊聽,自由定時,想聽就聽。眾多一線明星知名網路主播親身錄制,高保真音頻,媲美CD版聽覺體驗,暢想在線聽書盛宴。

㈥ 莫言演講《講故事的人》觀後感

今天我們看了莫言爺爺的講座,我深受啟發,這些都是人生的感悟。莫言在紐約40分鍾的主題為「講故事的人」演講中,追憶了自己的母親,回顧了文學創作之路,並與聽眾分享了三個意味深長的「故事」。我看莫言爺爺說得非常流利,自己心裡也不得不感嘆:不愧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這也讓我感受到了經歷風雨才會有彩虹的美麗。莫言爺爺講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莫言爺爺演講的不是故事,是生活,莫言爺爺是以充滿智慧的語言在答問,尤其是莫言爺爺在這次演講中講的四個主要故事,各個講的都是那麼的精彩、那麼的生動。莫言爺爺主要講的是關於他的媽媽,講了很多關於他媽媽的故事、講了他最後悔的事、最深刻的事、最早的事、最痛苦的事。在這幾件事中,這位母親給莫言很多的做人啟示,如:「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看到母親挨打時絕望的神情,作為孩子沒有能力保護她,多年後遇到當年打過母親的人,想報仇時母親教育我學會寬恕別人,哪怕是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里。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母親教育了我遇到比自己更困難或更需要幫助的人,要心存愛心,人如果不是到了情非得已的時候不會放下尊嚴去向別人乞討。在這幾個故事中我深受啟發。今天莫言爺爺的講座使我進一步知道了在成功人士的眼裡,其實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㈦ 莫言小時候怎麼讀書的

莫言對於閱讀是偏愛的。他曾說:"我也曾經體驗過讀書的樂趣,那是我童年的時候。書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獲至寶。家長反對我讀這些沒用的『閑書』,牛羊等待著我去放牧它們,我躲起來,不顧後果,用最快的速度閱讀,匆匆忙忙,充滿犯罪般的感覺,既緊張又刺激。"那麼,莫言是怎麼讀書的?他喜歡讀哪類書?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任何一個作家,都是先當讀者再成為作家的。作家莫言在青少年時期酷愛讀書,條件雖然艱苦,但他總能想方設法讀到自己喜愛的書籍。這開啟了他的心智,奠定了他的文學功底,最終使他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樂讀"閑書"
莫言只上了五年小學就失學了。他從小就迷戀讀書,那時的農村,既無電視,也少有收音機,連電影都很少看到。最大的娛樂就是聽村頭上的大喇叭里播放的歌曲、樣板戲或春節期間看本村業余戲班子演的《三世仇》、《姑嫂擒匪》等茂腔戲,生活很枯燥。說到這里,我覺得中國人真應該感謝周有光先生制定的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案,莫言上到小學二年級就學會了查字典,所以他很小就能查著《新華字典》讀"閑書"。所謂"閑書",是農村人對小說的稱呼,人們把看"閑書"當成不務正業,所以莫言開始看"閑書"時,家裡大人是反對的,因他常常為了看"閑書"而耽誤了割草放牛羊。後來,學校老師來家訪時說,只要功課學好了,看看"閑書"也無妨,既可以多識字,還能明事理,向書里的英雄人物學習。此後,家裡大人們才不大反對他看"閑書"了,只要能完成分給他的勞動任務,搞好學習就行。好在那時的學校,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老師不布置或極少布置家庭作業,所以莫言有大量的時間看"閑書"。
莫言從小記性好,看書速度很快,一遍看完,書中的人名就能記全,主要情節便能復述,描寫愛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背誦。讀歐陽山的《三家巷》時他才六七歲,看到書里的美麗少女區桃犧牲之處,禁不住流淚,看完此書,小小年紀便悵然若失,上課無心聽講,在課本的空白處寫滿了"區桃"二字,被同學諷刺、告密,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有位老師借給他一本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保爾和冬妮亞的初戀同樣讓他著迷,讀到二人分手時,他禁不住為之傷心流淚,一連幾天,好像害了相思病。這說明他是真的讀懂了,是用心在讀。為了讀楊沫的《青春之歌》,他不去割草放羊,鑽在草垛里,一個下午就讀完了。身上被螞蟻、蚊蟲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為看二哥借來的藏到豬圈棚子里的《破曉記》,他頭碰到馬蜂窩,幾十隻馬蜂蟄到臉上,顧不上痛,抓緊時間閱讀,讀著讀著眼睛就睜不開了,腫成了一條縫,還是忍著痛苦閱讀。莫言二哥也是個書迷,二人經常互相爭搶,有時二哥借到好書在看,莫言就湊過去,一目十行地讀。二哥不願他在旁邊看,就把書藏起來,但不管藏到哪裡他都能找到,找到後,自然不顧一切,恨不得把書一口吞到肚子里。
為了找書看,莫言曾幫別人推磨換書來讀。他把周圍的熟人家、老師同學的書都借來看了。我放在家裡的《林海雪原》、《呂梁英雄傳》、《魯迅作品選》自不待說,連我留在家裡的初高中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課本都讀了,甚至連我的作文也不放過。我們上初中那陣,語文課是分為《文學》和《漢語》的,那套《文學》課本編得很好,有《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牛郎與織女》、《岳飛槍挑小梁王》等,到了高中則按文學史順序從《詩經》一直學到《紅樓夢》。時至今日,莫言和我都認為那套語文教材是編得最好的。莫言讀《聊齋》也是從我的語文課本里的《席方平》、《促織》開始的。實在沒書可讀了,他連家裡糊在牆上的舊報紙也看。報紙看完,莫言就翻《新華字典》,試圖把它背下來,把一本《新華字典》翻得稀爛。認真背字典,大大有助於認字和掌握詞彙,這也奠定了莫言的文學功底。
據我了解,莫言少年時期不但把古典小說《三國》、《水滸》、《西遊記》、《紅樓夢》、《封神榜》都看了,還把當時流行的所謂的"紅色經典"差不多都讀了一遍。除上面說的之外,諸如《紅旗譜》、《烈火金剛》、《苦菜花》、《迎春花》、《紅旗插上大門島》、《海島女民兵》、《敵後武工隊》、《戰斗的青春》、《野火春風斗古城》、《山鄉巨變》、《踏平東海萬里浪》等也都看了。
"用耳朵閱讀"
莫言失學以後,曾經跟我們的大爺爺學過中醫,背誦過《葯性賦》、《瀕湖脈訣》等中醫專著,也讀過《唐詩三百首》,為學習古典文學打下了一點底子。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毛主席要開展"評法批儒",當時我在湖南常德一個企業工作,上級派下任務,讓我們廠和常德師專中文系師生一起注釋劉禹錫的詩文,廠里就派我參加,後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劉禹錫詩文選注》(1976年)。正式出版之前,我把徵求意見本寄給了莫言,莫言不但自己認真讀了,還把它帶到棉油加工廠,給要好的工友看,幾個人還認真討論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含義,抒發過"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上碧霄"的豪情,但這時已離莫言當兵不遠了。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很多文章里提到的"用耳朵閱讀"的問題。所謂"用耳朵閱讀",是指的聽書聽故事。我多次說過,我的大爺爺、爺爺都極善於講故事,生產隊的記工屋,冬天的草鞋窨子都是人們談古論今講故事的地方。另外,集市上的說書人說的山東快書《武老二》,大鼓書里的楊家將、岳飛故事以及茂腔戲里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故事,都令莫言著迷上癮。看電影更不用說了,那時農村難得放一次電影,縣里的電影隊下來巡迴放映,莫言和其他農村青少年一樣,追著電影隊跑,一部電影看好幾遍,里邊人物說的台詞都能背誦,動作也模仿得差不多,電影隊下次再來放這部片子,他照樣看得津津有味。難能可貴的是,莫言看了小說,聽了故事,看了電影,聽了說書,都會回家給母親奶奶她們復述,講給她們聽,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因為復述故事,就是一種語感訓練,是一種再創作,復述故事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忘記的地方,這就需要復述者往下編,自己變成了編故事的人。莫言從小練就了向別人轉述故事、講故事的本領。讀書越多,轉述得越多,編得就越多越好,由此達到了一種"讀書破萬卷,開口如有神"的效果,為他今後的寫作打下了語言功底和講故事的基礎。
當然,莫言此時期的讀書,只能是處在無意識的階段,碰到什麼讀什麼,讀書僅僅是為了娛樂,為了生理感官上的需要,一點功利的目的都沒有。所以,讀的書幾乎全是文學作品,是小說,而且大都是長篇。他曾在一篇文章里這樣說:"我也曾經體驗過讀書的樂趣,那是我童年的時候。書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獲至寶。家長反對我讀這些沒用的『閑書』,牛羊等待著我去放牧它們,我躲起來,不顧後果,用最快的速度閱讀,匆匆忙忙,充滿犯罪般的感覺,既緊張又刺激。"
為前程苦讀
莫言入伍後,開始了他有目的、有意識的讀書階段。一開始他在黃縣當兵,"四人幫"被粉碎後,部隊掀起了學文化的熱潮。領導看莫言勤奮好學,口才不錯,要他給戰士們講課輔導。講語文、政治還好說,講數學,對莫言而言確實難。俗話說,教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莫言起點低,哪來那水平。所以這個時期,莫言除了站崗出公差外,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有意識地讀了很多書,當然也包括數學,自己不會,就跑到當地中學里去拜師,在單位里向大學畢業的技師學習。他十分刻苦,講課反映還不錯。
也是在此時,莫言開始嘗試文學創作,自然又有目的地讀了很多文學方面的書。那時,可看的書多了起來,一些老作家被平了反,他們的作品就像重放的鮮花,莫言讀了不少此類書籍。
1978年1月15日,領導通知他,上邊給了一個考大學的名額,部隊推薦他去,學校是位於鄭州的一所部隊院校,學無線電。莫言一聽十分高興,又十分擔心。高興的是考上大學就可以學到技術,就可以留在部隊,改變自己的人生;擔心的是自己文化水平低,怕考不上。單位領導很照顧莫言,每天只讓他站三小時崗,其他時間都可用來學習。我們全家人聽到這個消息也十分高興,家裡把我用過的初、高中教材全都寄給他,我岳父也從上海買了幾本高考復慣用書寄給他,莫言在單位里技師的輔導下,苦讀了五個多月數理化。到了6月份,他的高考名額被取消了,理由是莫言年齡過大(23歲)。這半年來莫言"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自學完中學數理課程,學完了初中化學大部。"這一番學習,看似與寫作無關,目的很明確——為了高考,但我認為,這一番苦讀,對提高他的文化素養還是大有幫助的——擴大了他的知識面,提高了他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水平。
莫言不能考大學,面臨著復員回家的可能,他給我寫信說,想要回家繼續復習功課,學英語,參加地方高考。我回信讓莫言打消此念頭,告訴他一旦復員回鄉,沉重的生活擔子會壓得他直不起腰來,天天為養活老婆孩子下地幹活掙工分,哪有時間復習功課學英語?我鼓勵莫言安心在部隊服役,認真學習,抓緊寫作,還為他提供了一些寫作素材。到了1979年4月21日,莫言給我寫信說,他已經重新"開始寫作,根據大哥提供的線索,寫了1958年一個中學生回鄉看到的一切。"此小說沒有被發表。還"寫了一個六場話劇《離婚》,寄給了《解放軍文藝》",也被退了稿。他寫信告訴我:"我的文藝創作,連戰連敗,使人喪氣得很,看來我沒有這方面的天才。不過,我是不死心的,還想繼續嘗試下去。"我給他回信,贊同他繼續搞創作寫小說,鼓勵他要有"連敗連戰"的精神,不要氣餒,要多讀書,一定要堅持下去!即使當不了作家,讀了書,豐富了自己,一旦復員回鄉,也可以爭取當一名農村中學的代課教師。
不久,莫言被調到河北保定,負責新兵訓練。工作之餘,繼續苦讀,繼續寫小說。

㈧ 誰有莫言的小說MP3格式的

網上找小說下載閱讀器。

㈨ 莫言鬼語琅琊榜在懶人聽書為啥不能播放了

重新下載試試,可能卡了

㈩ 哪裡有莫言聽書下載

莫言的書很好看嗎?

熱點內容
小說女主李楚楚古代 發布:2025-02-05 13:59:12 瀏覽:435
冥王冥婚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13:55:20 瀏覽:667
枕美有聲小說在線聽書吧 發布:2025-02-05 13:36:05 瀏覽:638
都市全技能類型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3:30:56 瀏覽:604
好看虐心言情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5 13:13:51 瀏覽:433
反派親媽的搶戲日常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13:13:50 瀏覽:377
經典原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5 12:45:11 瀏覽:396
知否網路小說版權費 發布:2025-02-05 12:26:53 瀏覽:664
關於福爾摩斯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5 12:05:01 瀏覽:574
穿越現代和抗日交易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1:49:15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