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聽書國學書籍大學

聽書國學書籍大學

發布時間: 2022-05-30 13:34:15

『壹』 國學書籍都有哪些

國學書籍有:

1、左傳: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貳』 經典國學書籍有哪些

經部

十三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註疏 禮記正義 周禮註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穀梁傳註疏 孝經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註疏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國策
前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志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餘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志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志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戸錄
岳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嶽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游城南記 淳熙三山志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志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奇略》 《握奇經》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兵制》 《陰符經》 《太白陰經》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

『叄』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都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aRg8A2Bn0SkIPCuFSVCDxA

提取碼: 7r4c

常青藤爸爸國學經典系列:

『肆』 有哪些國學經典書籍

1《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3、《莊子》

《莊子》是莊子學派的著述總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現存《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所作,外篇、雜篇是莊周弟子及後學所作。

莊子名周,戰國中期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管漆園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視名利地位如糞土腐鼠。齊王慕名曾派使臣攜重金聘他為相,莊周回答,寧願在臟水溝里自由嬉戲,不願受當權者的羈絆,拒絕了聘請。

4、《孟子》

孟子,名軻,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5、《墨子》

墨子,名翟,華夏族,滕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

關於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後由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天智、陰鬼、「非命」、非樂、節葬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伍』 大學生適合讀的中國文學書籍

1、《百年孤獨》- 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2、《活著》- 余華著長篇小說
《活著》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3、《悲慘世界》- 法國作家雨果創作長篇小說
《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4、《老人與海》- 美國作家海明威著名小說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5、《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著小說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本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6、《人間詞話》- 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
《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並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很是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7、《唐詩三百首》- 唐詩選集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8、《吶喊》- 魯迅著名短篇小說集
《吶喊》
《吶喊》是一本短篇小說的結集,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9.25~1936.10.19)。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9、《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作品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因為一本地理雜志的吸引,三毛背著行囊走進了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尋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書中每個故事都充溢著一種浪漫、濃情的異域情調,字里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
1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英文譯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原著為捷克語,其漢語譯本原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後經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後更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回」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11、《海子詩全集》- 收錄迄今為止所有發現的海子文學作品
海子詩全集
《海子詩全集》由詩人西川主編,作家社出版,於2009年3月26日海子逝世20周年紀念日當天發行,是出版界給予海子的紀念禮。《海子詩全集》是至今為止收集海子作品最全的書,也是了解海子的最新最全面的實證材料。書中收錄了《海子詩全編》作品、近年陸續發現的散佚作品,以及新發現的畫作22幅。
12、《三體》- 劉慈欣創作科幻小說
《三體》
《三體》三部曲講述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作品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及哲學等均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全書格局宏大,立意高遠,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底小說第一部的英文版在美國上市,反響熱烈,[1] 並於2015年獲得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等五個獎項提名。[2] 2015年8月23日,《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3] ,這是亞洲科幻小說首次獲得雨果獎。[4] 10月,作者劉慈欣因該作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

『陸』 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

國學經典書籍如下:

《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


學習國學經典對於傳承我們的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都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國學經典可以在以下方面讓孩子得到長足的提高。


人格優化,身心健康——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會養成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的良好習慣。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內涵會在更高的起點上邁步,從而不僅身心健康,而且會使成功的幾率明顯增加。


專注力提高——經常進行誦讀經典的訓練,會逐漸形成精神集中專一、頭腦里少雜念、內心寧靜安詳的良好讀書習慣,從而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記憶力大大提升——經常背誦經典,孩子的記憶力將獲得明顯提高,50%的孩子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一旦獲得了這種記憶能力,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都會很輕松,並一生保持這種超越常人的記憶力。


學國學經典到秦漢胡同,秦漢胡同國學於2002年開始創業,至今逾17個春秋。旨在將中華國學最基礎的三個部分,即國文丶國藝丶家庭藝術人文通識,藉"聽香讀畫,吃墨看茶"的極致藝術空間,依託擁有全球化兼容並蓄的開放胸襟,具備傳統文人扎實通識素養與學術能力的國學教師,向現代家庭,向全世界傳播分享中華文化精粹,讓藝術照耀生活,讓世界柔軟。


秦漢胡同國學已經在北京丶上海丶廣州丶深圳丶杭州丶南京丶濟南丶婁底丶臨汾等地設立近百家國學館,每年惠及數十萬家庭。

『柒』 關於國學的書籍

1.《國學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主編:袁行霈,出版發行: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今
2.《新國學研究》,汕頭大學新國學研究中心編,出版發行者: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今
3.《新國學》, 四川大學中文系《新國學》編輯委員會編,出版發行: 成都 巴蜀書社 1999- 今

刊物名稱中並無「國學」字樣,但其實是國學研究的刊物或不定期刊物,如:

1.《文史》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不定期 [1962-2002]共42輯。由北京 中華書局發行, 1962- 今
《文獻》 北京圖書館編輯,北京 北京市文津街7號(郵碼100802) 書目文獻出版社發行。[1979-2006],季刊。
《學林漫錄》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北京 中華書局發行。 自1980- 今共14集。

以上是比較專門的國學學術刊物。比較普及型的刊物有:

《文史知識》中華書局 主辦,[1981-2006],原為雙月刊,1982年以後為月刊。內容附註: 治學之道 文學史百題 歷史百題 怎樣讀 詩文欣賞 文化史知識 人物春秋 中外文化交流與比較 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 書法叢談 三國演義史證 讀書札記 語言知識 文史研究動態 古代科技漫話 文史書目問答 文史工具書介紹 宗教與人生 文學人物畫廊 青年園地 文史古跡 專文 讀者.作者.編者 筆談 文化流源 文化交流 民族風情 考古與文物 書評

有關國學和國學史的書籍有: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收入《民國珍本叢刊》,(民國)梁啟超1873-1929 著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06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收入《蓬萊閣叢書》,(民國)劉師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中國古代思想與學術十論》,(民國)傅斯年 1896-1950著,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著,北京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06
《中國學術思想大綱》,林尹著,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中國學術史著作提要》, 收入《崇文學術文庫 湖北大學古文獻研究書系》,張林川、周春健著,武漢 崇文書局 2005
《中國學術史著作序跋輯錄》, 收入《崇文學術文庫 湖北大學古文獻研究書系》,張林川,、周春健編, 武漢 崇文書局 2005

許多關於國學的刊物都很貴,不如利用圖書館,在圖書館借閱即可。

『捌』 國學經典書籍

經部

十三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註疏 禮記正義 周禮註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穀梁傳註疏 孝經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註疏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國策
前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志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餘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志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志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戸錄
岳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嶽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游城南記 淳熙三山志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志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奇略》 《握奇經》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兵制》 《陰符經》 《太白陰經》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申鑒 說苑 新語 論衡
茶經 棋經 中論 鄧子
蓋廬 人物誌 潛夫論 初學記
洛陽牡丹記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經 論衡校釋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鬼穀子 歸田錄 唐新語 公孫龍子
搜神記 搜神後記 周易參同契 山海經 校注
藝文類聚 穆天子傳 唐摭言 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 鹽鐵論 宋高僧傳 廣弘明集
老子道德經 鈍吟雜錄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說新語 金匱要略注 九章算術 呂氏春秋
黃帝內經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備急千金要方 傷寒論注
難經本義 神農本草經 孔叢子 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 風俗通義 鶡冠子 齊民要術
潛夫論 范子計然 西京雜記 晏子春秋
周髀算經 朱子語類 山房隨筆 林泉高致集
吳子兵法輯佚 銀雀山尉繚子 司馬法逸文 群書治要三略
孫子略解 水戰兵法輯佚 群書治要六韜 敦煌寫卷六韜
懷王墓竹簡六韜 六韜逸文 漢墓竹簡六韜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輯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匱 太公陰謀
端溪硯譜 歙州硯譜 揚州芍葯譜 橘錄
糖霜譜 劉氏菊譜 洗冤錄集 荔枝譜
高僧傳 陰符經 隨隱漫錄 畫繼
續高僧傳 方言校箋

集部

楚辭
楚辭 楚辭補注

總集類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漢文 全後漢文 全三國文
全後周文 全北齊文 全陳文 全梁文 全齊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遺 唐文續拾
全宋文 全晉文 全後魏文 全唐詩 全宋詞
千家詩 文心雕龍 文選 樂府詩集 全元曲
全宋詩 歷代詩詞賦

其它集類
優古堂詩話 誠齋詩話 庚溪詩話 草堂詩話 藏海詩話
六一詩話 後山詩話 彥周詩話 二老堂詩話 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 詩品 詩人玉屑 中山詩話 觀林詩話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箋注 歐陽修集 國 語

其他

四庫全書目錄(介紹、史話、乾隆《文淵閣記》)
總 目 經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證
輯注類
三字經 莊子集解 商君書 漢官六種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
千字文 孟子全譯 史記三家注 九家舊晉書輯本 敦煌變文集新書
百家姓 老子校釋 世說新語箋疏 太平經合校 管子輕重篇新詮
幼學瓊林 列子集釋 新語校注 龍文鞭影 八家後漢書輯注
論衡校釋 孫子兵法論正 明夷待訪錄 裴注三國志 文心雕龍注
古文觀止 曾國藩文集 菜根譚 傳習錄 文心雕龍考異
增廣賢文 曾國藩家書 金人銘 眾家編年體晉史 文心雕龍義證

專題類
歷史 軍事 文化 圖片

古典小說類
世情小說 歷史演義 歷史小說 志怪小說

歷史工具類
中國歷代量制演變簡表 中國歷代紀年表 中國歷代帝王年表
中國歷代衡制演變簡表 中國歷代年號索引表 中國歷代疆域圖
古今地名對照 歷表(隋之前) 中國歷代度制演變簡表
歷代人口的官方統計數 二十四節氣表 三國地圖
民國地圖 萬年歷

『玖』 國學書籍有哪些

國學書籍有:

1、《四書》

《四書》不是一本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本書的合稱,是國學的核心,要學好國學,熟讀《四書》是基本功。

《大學》是相對於《小學》來說,是古時讀書人入門必讀經典;《中庸》是國學的心法;《論語》是兩千年來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孟子》在宋朝後與《論語》並駕齊驅。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孔子說:「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講述的全是純潔的思想、高尚的行為。

在藝術形式上,《詩經》還略顯粗糙,藝術表現也不夠成熟,但卻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養精神最好的詩歌,其後的唐詩宋詞,雖然在藝術形態上達到了巔峰,但這方面卻遠不如《詩經》。

3、《傳習錄》

讀這本書,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陽明學問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來自這里。陽明龍場一悟後脫胎換骨,成為千古佳話。

《傳習錄》這本書是陽明心學的主體,提出了滿大街都是聖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觀點,特別是對儒學進行了進一步闡釋,使儒家思想脫離了朱熹理學的繁瑣禁錮,變得簡單、唯美、實用。《傳習錄》後來風靡日本,對日本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4、《杜工部集》

杜甫被稱為「詩聖」,和李白一起,是中國古詩創作的兩座高峰。他的詩句工整而富靈性,有現實主義的人文關懷。

5、《心經》

佛學時國學的一大源泉。佛,傳於印度,盛於中國。現在大乘各派,印度全絕;正法一派,全在中國。我們的禪宗,是可應用的佛教,在世間的佛教。印度人學佛,也只能來中國。

佛所講的宇宙精微,的確在儒家之上。儒佛略有不同,就是一個偏現世的多,一個偏出世的多。《心經》是般若部經典的核心,也是佛學和禪宗的精華,解心經,通佛理,是學好國學的必備根基。

6、《李太白集》

李白被稱為「詩仙」,他的詩文充滿想像力,朗朗上口、氣勢磅礴,代表中國浪漫主義詩文創作的最高水準。

『拾』 國學入門應該看哪些書

國學入門書目

一、啟蒙階段
:

推薦六本書:
《三字經》

《百家姓》

《幼學瓊林》

《千家詩》

《千字文》

《朱子家訓》
。這
些讀物的特點是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短期內閱讀,認真領悟,會有很顯著的成效。

1

《三字經》
:實際上是高度濃縮的中國歷史、文化介紹資料。

2

《百家姓》
:誦讀之後,讀者會對中國姓氏有一定的了解。

3

《幼學瓊林》對於培養讀者的音律感,介紹古代文化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千家詩》
:收集了唐、宋以來詩人作品接近千首,對於普及古典詩歌基礎知識,提
高文化素養,很有益處。

5

《千字文》
:對仗韻文,可培養讀者的音律感。

6

《朱子家訓》
:可以作為讀者進業修身的指南,對於讀者能夠起到啟迪思想、增進智
慧的作用。

二、攻讀階段

1
、經部

經部就是指四書五經,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所在。學國學之人,必須以此為根本。
總計九部。

①必須全部通讀的: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其中,大學、中庸篇幅比較短小,
但是地位卻很重要。應該經常閱讀,反復溫習。
《論語》是核心,微言大義,盡在其中。此
書最為關鍵,應作為重點篇目反復閱讀。
《孟子》之中,飽蓄民本思想,千百年以來,無數
忠臣烈士的家國情懷、愛民思想,無不本於此。

②節選閱讀的:
《易經》

《詩經》

《尚書》

《禮記》

《春秋》


《易經》
:最好能夠背誦乾、坤二卦的爻辭。熟讀《系辭》


《詩經》應以國風為重點。
《國風》裡面的著名篇章應該會背誦。

《尚書》

《禮記》可根據個人愛好以及學力情況節選。

《春秋》

《公羊》

《穀梁》

《左氏》
對照並讀,
內容可根據個人愛好以及學力情況節選。

2
、史部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資治通鑒》
。最低標準是五部。學有餘力的
可加《晉書》

《新唐書》

《舊唐書》

《明史》
。總計五部至十部。

①必須全部通讀的:
《史記》

《漢書》
。其中內容相同的篇目,應參照對比閱讀,比較分
析班固、司馬遷之間的異同。有條件的學友,可找《班馬異同》

《廿二史考異》參考閱讀。
其中,
《史記》

《漢書》中的列傳部分必須精讀。這是重點中的重點。熟讀這些傳記,可以
初步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可以確立是非觀念。

②節選閱讀的:
《後漢書》

《三國志》

《資治通鑒》


③參考閱讀的:
《晉書》

《新唐書》

《舊唐書》

《明史》


特別說明,
《明史》之中,除了後期關於與清朝有關的部分以外,大致上說,是不錯的。

3
、子部

《老子》

《莊子》

《墨子》

《荀子》

《韓非子》
。總計五部。

①必須全部通讀的:
《老子》
。閱讀時,應注意與《莊子》參照閱讀。也要留心與《論語》聯
系閱讀。

②節選閱讀的:
《莊子》

《墨子》

《荀子》

《韓非子》


4
、集部

《古文觀止》
。總計一部。建議全文通讀。

其他的數目不定,學友可根據愛好選擇。

熱點內容
女主爆笑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1 16:11:55 瀏覽:676
飛盧小說閱讀歷史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117
仙妖劫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2-11 15:55:19 瀏覽:413
關於聲優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1 15:51:34 瀏覽:655
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 發布:2025-02-11 15:36:14 瀏覽:103
好看的言情文筆高幹文小說 發布:2025-02-11 15:32:14 瀏覽:707
口哨類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1 15:26:48 瀏覽:368
免費閱讀小說都市極品醫神全文 發布:2025-02-11 15:02:00 瀏覽:366
棋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1 14:56:22 瀏覽:217
創新與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1 14:21:48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