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涼婚似水愛已成灰小說免費

涼婚似水愛已成灰小說免費

發布時間: 2022-05-29 02:17:34

Ⅰ 有沒有一本小說女主叫韓淼淼,男主叫韓亦深

有的

涼婚似水愛已成灰

Ⅱ 求陸游與唐婉兒的資料

千古絕唱——陸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游所寫,第二闕是陸游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

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

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游,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盪的生活。

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

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紅酥手」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游的詞後,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
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准備上山采葯,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 此後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愛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懷。
陸游年輕的詩人急疾書畢,一擲柔毫,早已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唐琬,這個才華卓絕、柔情似水的女詩人,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著感傷不已的陸游,一字一句地吟詠著她那血淚交加的詞作。觸景而生情,如杜鵑啼血,凄艷異常。
那仰天長嘆的不是才華橫溢的陸游嗎?滿面塵霜,須發皆白。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詠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綉襦,長裙曳地。她亦是神情凄涼,淚流滿面。
封建禮教,如同一把寒光凜冽的刀劍,就這樣又無情地封殺了一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愛侶。
時過八百五十多年,聆聽此曲,感受猶如身臨其境。品味著陸游與唐琬超群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怎不讓人情動於衷?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陸游與唐婉——委惋凄絕的愛情詩章》

一、

二十五、六年前,偶爾讀到放翁的名篇《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繼而,又讀到唐婉以淚相和的答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初讀這兩首詞,僅只是感慨於陸游孤絕細膩的文筆和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表述。
然而放翁一代詞雄,後人評論他「一掃宋詞纖艷之風」,居然也寫出了如此纏綿緋側之作,未免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之惑。由於當時年輕,對許多事情尚不知個中究里,就沒再往心裡去。
十幾年後,漸漸地多讀了一些文字,漸漸地品味和閱歷了生活中許多的人情世故,對於放翁與唐婉間那段委惋凄絕的愛情故事也漸漸有所了解。這才越來越讀出了蘊藏於這兩首《釵頭鳳》深處的、那滴著淚水甚至熱血的深深的感動...

就是這樣一位一生坎坷、忠貞愛國的詩人,在愛情的道路上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曲折和痛苦,並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不朽詩篇。
陸游早年娶其表妹唐婉為妻,伉麗相得、情誼甚篤。
然而不知何故,唐婉卻不為其姑母(陸游之母)所容,進而逼迫陸游休妻。游不忍絕之,背著母親另置房舍安排唐婉居住。被母發現,終強令休之。於是,時年二十未幾的陸游,第一次品嘗到人倫之大變的苦澀。
唐婉後改嫁其同郡宗子趙士程。
此後數年,陸、唐春日出遊,相遇於紹興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向趙說明緣由後,遣人送酒餚贈陸,以示心意。游悵然良久,題《釵頭鳳》詞於園壁間,這就是《釵頭鳳》的來歷。
沈園相見後不久,唐婉因抑鬱成疾與世長辭。
游一生坎坷、奔走於抗金復宋大業,未果。晚年隱居於紹興城外的鑒湖三山。每入城,必登禹跡寺眺望。
游二十歲曾作《菊枕詩》,失傳。六十三歲,偶過沈園,觸景生情,題二絕句詩雲:
其一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其二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六十八歲,再游沈園,題詩。小序雲: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舊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七十五歲,唐婉逝世近四十年。重遊沈園,作《沈園》絕句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八十一歲,做夢游沈園。及醒,感慨系之。作詩雲: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八十四歲,離辭世僅一年時,游不顧年邁體弱、再游沈園。作《春遊》詩雲: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餘》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後的一天,陸游沈園春遊,與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後,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婉,重遊沈園,並作成《沈園》詩二首。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陸游】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原配妻子唐婉,因婆媳不和,被迫離婚改嫁。嫁後,有一次和陸游在沈園偶然相遇,陸游賦詞一首《釵頭鳳•紅酥手》,(唐婉同時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沈園》這首詩是宋寧宗慶元五年春,作者在山陰時重經舊地時,感傷往事之作。(沈園故址在今紹興禹跡寺南)

◆ 陸游與唐婉的愛情 ◆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婉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後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兩首,即《沈園》詩二首。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他82歲時曾作悼念唐婉的絕句,也許因為未曾收入周密的《齊東野語》,流傳不廣:

城南亭榭鎖閑坊,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他84歲--生前最後一年的春天,仍由兒孫攙扶前往並留下一首七絕: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令人垂淚,而垂淚之餘,竟有些嫉妒唐婉了,畢竟,能在死後六十年裡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種幸福了!!

愛,為什麼會能夠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紅粉成灰」之後的幾十年,還讓詩人用將枯的血淚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的斷腸詩句?我從陸游「一樹梅花一放翁」的詩句中似乎得到一絲感悟:陸游和唐婉的夫妻情愛,雖說在現實世界中存續的時日無多,卻早已經一點一滴地「轉存」到了各種有情萬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實愛存入了瑞士銀行,可以穩穩地收取利息。一對「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當時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艷,多少情懷;多少的廝抬廝敬,多少的互愛互重。也許,就單是這一對「菊枕」,已經足以讓情愛「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萬」,更不用說恩愛夫妻之間「有甚於畫眉」的「閨房記樂」了。

一對「菊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那麼的無足道,而又實在是那麼的奢侈。其「葯療」之功效,猶在其次也,嘆嘆。

人間的萬事可以消磨殆盡,而情愛的清香卻永遠會歷久彌新。

願天下有情人都雙雙親手縫制自己的一對「菊枕」,長相依傍,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珍愛到地老天荒!
暴牙很好,暴牙可以刨地瓜,下雨可以遮下巴,喝茶可以隔茶渣,野餐可以當刀叉,暴牙真是頂呱呱!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
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陸游
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
花。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如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他84歲--生前最後一年的春天,仍由兒孫攙扶前往並留下兩首七絕: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夢斷香消 難忘當年長相憶
痴情放翁 沈園柳老心不老
長憶黃藤酒 難忘紅酥手
淚眼別佳人 獨語倚斜闌
東風惡 歡情薄
親情愛情鞦韆索
桃花落 閑池閣
一腔悲情又如何

又是春天了呵!該是江南水暖,桃紅復開了吧?曾經一襲青衫磊落,亦曾幾度長劍風流,可是十年來為何總是落落寡歡,難展笑顏?碧池春水微波輕起,卻仍盡現鬢間幾許早生華發。十年了,他已經老了,可是她呢?那個雙眉遠山長,對鏡梳新壯的小婉呢?要是她還在,他們該是多麼幸福的一對啊。陸游站在池邊,不由的有些痴了。
風輕輕地吹起了他的長衫,也將他的思緒吹向了那彷彿不可企及的遠方,卻又歷歷如昨,一刻也不能忘記,佳人那梨花帶雨的嬌顏無時無刻不在揪痛著他那顆看似堅強的心。
二十歲時的陸游,既狂放不羈,豪氣滿懷,又不缺憐花之心,溫柔之情。「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一腔熱血,更顯得他英武俊朗,神采飛揚,而青梅竹馬的表妹唐婉,更是溫柔婉約,嬌俏可人。才子佳人,說不盡的風流往事,道不完的濃情蜜意,只是,只是「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往事已如雲煙,非復舊時池台了。
婚後,兩人相親相愛,多少個花前月下,談論詩詞歌賦,相知相守;多少次相攜出遊,踏遍青山綠水,恩愛纏綿……
幸福總如煙花般絢麗而又短暫,一剎那的綻放,讓人昏眩,讓人不知所措,然而,沉舟側畔,千帆過盡,留下惟有被風吹亂的長發和那一抹孤寂的身影。

唐婉怎麼也想不到,婆婆會將她趕出家門,也許因為她和丈夫太過恩愛,妨礙了他的上進之心;也許是因為她和婆婆不合,讓婆婆心生憤恨;也許是因為她嫁入陸家一年來未能受孕,讓婆婆心生不滿……
唐婉沒有讓陸游為難,她接受了命運的不公,最終被休歸母家。
陸游不是絕情之人,而唐婉對這一段感情更是割捨不下,私下裡,陸游又租了一間房子,便於兩人幽會。可那老婦人竟又尋上門來鬧,直至兩人勞燕分飛,寸斷肝腸。
誰曾想到,這一分別竟然是整整十年,再見之時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人猶在,錦書難托。情猶在,望眼欲穿。心已碎,破鏡難圓。兩相望,咫尺天涯。
陸游再娶。
唐婉再嫁。

暮春時節,春風再度,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此時的陸游從追憶中醒來,沒有「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報國熱情,亦沒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幕雲開」的浪漫憧憬,只餘一個錚錚鐵漢的俠骨柔腸,似水柔情,眼神愈見溫柔。
然而,人生何處不相逢呵!
唐婉和趙士程相攜出遊沈園,男的溫文爾雅,風流倜儻,女的風華絕代,清麗如昔,陸游一個人站在碧水池前,倍顯孤單,更添落寞。
再見伊人,卻難訴衷腸,這又是什麼樣的悲哀呵,徒然無語凝噎罷了。伊人舊情難斷,趙士程卻也通情達理,遂讓人獻酒於陸游,以示關懷和難忘之情。
只是,這酒,這酒該如何下咽?它比毒酒更毒,即使是沾唇封喉的毒酒也只能讓人疼痛一時,而這酒,卻讓人疼痛一生一世,永難忘懷。
陸游悲傷欲絕卻又無可奈何,悲傷之餘,於園壁題下一闋《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唐婉見後,黯然神傷,她又何嘗能忘了他片刻呢?十年了,原本以為再見他時,定能智珠在握,未曾想壓抑了十年的感情,見到他時,冰山即融,化為覆水,傾瀉而去。忍淚含悲,亦和了一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誰曾想十年一別,猶有相逢之時,今日一別卻永無再見之期,佳人鴻飛渺渺,一縷芳魂流逝於碧落,從此天各一方。
哀莫大於心死!唐婉歸去不久,終因憂傷過度,抑鬱而終。而那兩闋《釵頭鳳》亦成絕響,留給後人去憑吊那一對苦命的鴛鴦,去憑吊那一段纏綿悱惻的絕戀。
今日的沈園,數百年風雨滄桑,已不復舊時模樣了。而園中那書寫著左「斷」右「雲」的石塊,硬生生地從中間斷裂,斷的那樣決絕,斷的那樣不留餘地,也斷的那樣令人心碎,彷彿是為了見證那段絕戀一般。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翻飛挺落葉初開,悵怏難禁獨倚欄。兩地西風人夢隔,一天涼雨雁聲寒。
問君何以,忍拋山盟誓?小會期後,還夢沈園樓榭處,瘦損一雙酥手。故地難游,想來都是,蕪草連煙柳。春波容易,壁殘詩跡已舊。 薄倖豈怨東風?欲嗔先...
泉路憑誰說斷腸?斷雲幽夢事茫茫。」

Ⅲ 婉婉焉兒不為風雨摧殘者,以其有節也 是什麼文章里的詩句

千古絕唱——陸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游所寫,第二闕是陸游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

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

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游,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盪的生活。

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

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紅酥手」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游的詞後,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
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准備上山采葯,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 此後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愛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懷。
陸游年輕的詩人急疾書畢,一擲柔毫,早已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唐琬,這個才華卓絕、柔情似水的女詩人,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著感傷不已的陸游,一字一句地吟詠著她那血淚交加的詞作。觸景而生情,如杜鵑啼血,凄艷異常。
那仰天長嘆的不是才華橫溢的陸游嗎?滿面塵霜,須發皆白。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詠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綉襦,長裙曳地。她亦是神情凄涼,淚流滿面。
封建禮教,如同一把寒光凜冽的刀劍,就這樣又無情地封殺了一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愛侶。
時過八百五十多年,聆聽此曲,感受猶如身臨其境。品味著陸游與唐琬超群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怎不讓人情動於衷?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陸游與唐婉——委惋凄絕的愛情詩章》

一、

二十五、六年前,偶爾讀到放翁的名篇《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繼而,又讀到唐婉以淚相和的答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初讀這兩首詞,僅只是感慨於陸游孤絕細膩的文筆和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表述。
然而放翁一代詞雄,後人評論他「一掃宋詞纖艷之風」,居然也寫出了如此纏綿緋側之作,未免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之惑。由於當時年輕,對許多事情尚不知個中究里,就沒再往心裡去。
十幾年後,漸漸地多讀了一些文字,漸漸地品味和閱歷了生活中許多的人情世故,對於放翁與唐婉間那段委惋凄絕的愛情故事也漸漸有所了解。這才越來越讀出了蘊藏於這兩首《釵頭鳳》深處的、那滴著淚水甚至熱血的深深的感動...

二、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出生的第二年,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都城)為金兵攻陷,北宋滅。於兵荒馬亂中渡過童年。
陸父宰,是力主抗金的愛國士大夫,與主戰派人物交往密切。父親的愛國言行給少年陸游以極為深刻的影響。
北宋王朝覆忘的慘劇、中原的淪喪、苦難的經歷和父親的薰陶,使陸游從小培育了憂民愛國的思想。二十歲,便立志「上馬殺狂胡、下馬草軍書」
陸游一生堅持抗金復國的立場,信念始終不渝。因而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排擠和打擊。
二十九歲科考,列進士第一;因主張抗金,於次年復試時被除名。三十四歲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
孝宗即位初,傾向主戰,啟用了老將張浚,並召見陸游。稱他「力學有聞、言論剴切」,賜進士出身,任鎮江府通判。
然張浚一戰失利,孝宗即動搖求和。罷免張;並加陸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罪,免職還鄉。
四十八歲,時任四川宣撫使的主戰派將領王炎邀陸游入川,幕府襄贊軍務。陸游精神振奮、身著戎裝,馳騁於陝南南鄭前線,考察地形、了解敵情,接觸戰士和民眾、謀劃收復中原方略。
但孝宗又忽將王炎調回臨安(南宋都城,在今杭州西),陸游也改授成都安撫使參議官。光復河山的願望再度落空。
火熱的軍務幕僚生活雖只有短短的一年,卻對陸游愛國詩歌的創作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四川任職期間,由於愛國志向屢屢落空,陸游心情憤郁,經常借酒澆愁,被人譏為「恃酒頹放」。他乾脆自號「放翁」。
但這一時期陸游創作的愛國詩詞已經非常多,形成「寄意恢復、書肆流傳」(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的局面。
後來,陸把自己的全部詩歌和文集題名為《劍南詩稿》和《渭南文集》。
五十四歲時,陸游受召離川東歸。在江西任職間,因撥義倉糧食賑濟災民,以「擅權」罪被罷職回鄉。六年後才被起用為嚴州知州,又因「擅議抗金復國、形於吟詠」,被彈劾去官。
六十六歲直至八十五歲去世的二十年間,陸游隱居故鄉,過著簡朴、寧靜的農村生活。寫出不少反映農村現實、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作。
八十一歲,風燭殘年的放翁仍竭力支持權貴韓侘胄的伐金之戰。但這次輕率的北伐很快便失敗了,陸游又一次受到各方面的攻擊。
八十五歲辭世前,仍念念不忘恢復中原,有《示兒》詩雲: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陸游早年學詩,從江西派入手,中年突破其藩籬,面向現實,形成豪邁雄健、慷慨激昂的風格;晚年則於悲壯之餘漸趨平淡。著名愛國學者、戊戌變法的發起和領導人梁啟超贊譽陸游: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三、

就是這樣一位一生坎坷、忠貞愛國的詩人,在愛情的道路上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曲折和痛苦,並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不朽詩篇。
陸游早年娶其表妹唐婉為妻,伉麗相得、情誼甚篤。
然而不知何故,唐婉卻不為其姑母(陸游之母)所容,進而逼迫陸游休妻。游不忍絕之,背著母親另置房舍安排唐婉居住。被母發現,終強令休之。於是,時年二十未幾的陸游,第一次品嘗到人倫之大變的苦澀。
唐婉後改嫁其同郡宗子趙士程。
此後數年,陸、唐春日出遊,相遇於紹興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向趙說明緣由後,遣人送酒餚贈陸,以示心意。游悵然良久,題《釵頭鳳》詞於園壁間,這就是《釵頭鳳》的來歷。
沈園相見後不久,唐婉因抑鬱成疾與世長辭。
游一生坎坷、奔走於抗金復宋大業,未果。晚年隱居於紹興城外的鑒湖三山。每入城,必登禹跡寺眺望。
游二十歲曾作《菊枕詩》,失傳。六十三歲,偶過沈園,觸景生情,題二絕句詩雲:
其一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其二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六十八歲,再游沈園,題詩。小序雲: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舊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七十五歲,唐婉逝世近四十年。重遊沈園,作《沈園》絕句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八十一歲,做夢游沈園。及醒,感慨系之。作詩雲: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八十四歲,離辭世僅一年時,游不顧年邁體弱、再游沈園。作《春遊》詩雲: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餘》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後的一天,陸游沈園春遊,與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後,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婉,重遊沈園,並作成《沈園》詩二首。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陸游】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原配妻子唐婉,因婆媳不和,被迫離婚改嫁。嫁後,有一次和陸游在沈園偶然相遇,陸游賦詞一首《釵頭鳳·紅酥手》,(唐婉同時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沈園》這首詩是宋寧宗慶元五年春,作者在山陰時重經舊地時,感傷往事之作。(沈園故址在今紹興禹跡寺南)

◆ 陸游與唐婉的愛情 ◆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婉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後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兩首,即《沈園》詩二首。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他82歲時曾作悼念唐婉的絕句,也許因為未曾收入周密的《齊東野語》,流傳不廣:

城南亭榭鎖閑坊,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他84歲--生前最後一年的春天,仍由兒孫攙扶前往並留下一首七絕: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令人垂淚,而垂淚之餘,竟有些嫉妒唐婉了,畢竟,能在死後六十年裡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種幸福了!!

愛,為什麼會能夠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紅粉成灰」之後的幾十年,還讓詩人用將枯的血淚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的斷腸詩句?我從陸游「一樹梅花一放翁」的詩句中似乎得到一絲感悟:陸游和唐婉的夫妻情愛,雖說在現實世界中存續的時日無多,卻早已經一點一滴地「轉存」到了各種有情萬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實愛存入了瑞士銀行,可以穩穩地收取利息。一對「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當時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艷,多少情懷;多少的廝抬廝敬,多少的互愛互重。也許,就單是這一對「菊枕」,已經足以讓情愛「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萬」,更不用說恩愛夫妻之間「有甚於畫眉」的「閨房記樂」了。

一對「菊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那麼的無足道,而又實在是那麼的奢侈。其「葯療」之功效,猶在其次也,嘆嘆。

人間的萬事可以消磨殆盡,而情愛的清香卻永遠會歷久彌新。

願天下有情人都雙雙親手縫制自己的一對「菊枕」,長相依傍,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珍愛到地老天荒!
夠你參考了。

Ⅳ 陸游感人的故事

那就是「釵頭鳳」了,這可是真實版的「孔雀東南飛」

千古絕唱——陸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游所寫,第二闕是陸游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

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

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游,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 」。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盪的生活。

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

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紅酥手」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游的詞後,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
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准備上山采葯,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 此後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愛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懷。
陸游年輕的詩人急疾書畢,一擲柔毫,早已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唐琬,這個才華卓絕、柔情似水的女詩人,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著感傷不已的陸游,一字一句地吟詠著她那血淚交加的詞作。觸景而生情,如杜鵑啼血,凄艷異常。
那仰天長嘆的不是才華橫溢的陸游嗎?滿面塵霜,須發皆白。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詠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綉襦,長裙曳地。她亦是神情凄涼,淚流滿面。
封建禮教,如同一把寒光凜冽的刀劍,就這樣又無情地封殺了一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愛侶。
時過八百五十多年,聆聽此曲,感受猶如身臨其境。品味著陸游與唐琬超群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怎不讓人情動於衷?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陸游與唐婉——委惋凄絕的愛情詩章》

一、

二十五、六年前,偶爾讀到放翁的名篇《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繼而,又讀到唐婉以淚相和的答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初讀這兩首詞,僅只是感慨於陸游孤絕細膩的文筆和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表述。
然而放翁一代詞雄,後人評論他「一掃宋詞纖艷之風」,居然也寫出了如此纏綿緋側之作,未免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之惑。由於當時年輕,對許多事情尚不知個中究里,就沒再往心裡去。
十幾年後,漸漸地多讀了一些文字,漸漸地品味和閱歷了生活中許多的人情世故,對於放翁與唐婉間那段委惋凄絕的愛情故事也漸漸有所了解。這才越來越讀出了蘊藏於這兩首《釵頭鳳》深處的、那滴著淚水甚至熱血的深深的感動...

二、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出生的第二年,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都城)為金兵攻陷,北宋滅。於兵荒馬亂中渡過童年。
陸父宰,是力主抗金的愛國士大夫,與主戰派人物交往密切。父親的愛國言行給少年陸游以極為深刻的影響。
北宋王朝覆忘的慘劇、中原的淪喪、苦難的經歷和父親的薰陶,使陸游從小培育了憂民愛國的思想。二十歲,便立志「上馬殺狂胡、下馬草軍書」
陸游一生堅持抗金復國的立場,信念始終不渝。因而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排擠和打擊。
二十九歲科考,列進士第一;因主張抗金,於次年復試時被除名。三十四歲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
孝宗即位初,傾向主戰,啟用了老將張浚,並召見陸游。稱他「力學有聞、言論剴切」,賜進士出身,任鎮江府通判。
然張浚一戰失利,孝宗即動搖求和。罷免張;並加陸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罪,免職還鄉。
四十八歲,時任四川宣撫使的主戰派將領王炎邀陸游入川,幕府襄贊軍務。陸游精神振奮、身著戎裝,馳騁於陝南南鄭前線,考察地形、了解敵情,接觸戰士和民眾、謀劃收復中原方略。
但孝宗又忽將王炎調回臨安(南宋都城,在今杭州西),陸游也改授成都安撫使參議官。光復河山的願望再度落空。
火熱的軍務幕僚生活雖只有短短的一年,卻對陸游愛國詩歌的創作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四川任職期間,由於愛國志向屢屢落空,陸游心情憤郁,經常借酒澆愁,被人譏為「恃酒頹放」。他乾脆自號「放翁」。
但這一時期陸游創作的愛國詩詞已經非常多,形成「寄意恢復、書肆流傳」(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的局面。
後來,陸把自己的全部詩歌和文集題名為《劍南詩稿》和《渭南文集》。
五十四歲時,陸游受召離川東歸。在江西任職間,因撥義倉糧食賑濟災民,以「擅權」罪被罷職回鄉。六年後才被起用為嚴州知州,又因「擅議抗金復國、形於吟詠」,被彈劾去官。
六十六歲直至八十五歲去世的二十年間,陸游隱居故鄉,過著簡朴、寧靜的農村生活。寫出不少反映農村現實、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作。
八十一歲,風燭殘年的放翁仍竭力支持權貴韓侘胄的伐金之戰。但這次輕率的北伐很快便失敗了,陸游又一次受到各方面的攻擊。
八十五歲辭世前,仍念念不忘恢復中原,有《示兒》詩雲: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陸游早年學詩,從江西派入手,中年突破其藩籬,面向現實,形成豪邁雄健、慷慨激昂的風格;晚年則於悲壯之餘漸趨平淡。著名愛國學者、戊戌變法的發起和領導人梁啟超贊譽陸游: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三、

就是這樣一位一生坎坷、忠貞愛國的詩人,在愛情的道路上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曲折和痛苦,並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不朽詩篇。
陸游早年娶其表妹唐婉為妻,伉麗相得、情誼甚篤。
然而不知何故,唐婉卻不為其姑母(陸游之母)所容,進而逼迫陸游休妻。游不忍絕之,背著母親另置房舍安排唐婉居住。被母發現,終強令休之。於是,時年二十未幾的陸游,第一次品嘗到人倫之大變的苦澀。
唐婉後改嫁其同郡宗子趙士程。
此後數年,陸、唐春日出遊,相遇於紹興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向趙說明緣由後,遣人送酒餚贈陸,以示心意。游悵然良久,題《釵頭鳳》詞於園壁間,這就是《釵頭鳳》的來歷。
沈園相見後不久,唐婉因抑鬱成疾與世長辭。
游一生坎坷、奔走於抗金復宋大業,未果。晚年隱居於紹興城外的鑒湖三山。每入城,必登禹跡寺眺望。
游二十歲曾作《菊枕詩》,失傳。六十三歲,偶過沈園,觸景生情,題二絕句詩雲:
其一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其二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六十八歲,再游沈園,題詩。小序雲: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舊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七十五歲,唐婉逝世近四十年。重遊沈園,作《沈園》絕句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八十一歲,做夢游沈園。及醒,感慨系之。作詩雲: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八十四歲,離辭世僅一年時,游不顧年邁體弱、再游沈園。作《春遊》詩雲: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餘》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後的一天,陸游沈園春遊,與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後,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婉,重遊沈園,並作成《沈園》詩二首。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陸游】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原配妻子唐婉,因婆媳不和,被迫離婚改嫁。嫁後,有一次和陸游在沈園偶然相遇,陸游賦詞一首《釵頭鳳·紅酥手》,(唐婉同時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沈園》這首詩是宋寧宗慶元五年春,作者在山陰時重經舊地時,感傷往事之作。(沈園故址在今紹興禹跡寺南)

◆ 陸游與唐婉的愛情 ◆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婉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後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兩首,即《沈園》詩二首。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他82歲時曾作悼念唐婉的絕句,也許因為未曾收入周密的《齊東野語》,流傳不廣:

城南亭榭鎖閑坊,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他84歲--生前最後一年的春天,仍由兒孫攙扶前往並留下一首七絕: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令人垂淚,而垂淚之餘,竟有些嫉妒唐婉了,畢竟,能在死後六十年裡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種幸福了!!

愛,為什麼會能夠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紅粉成灰」之後的幾十年,還讓詩人用將枯的血淚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的斷腸詩句?我從陸游「一樹梅花一放翁」的詩句中似乎得到一絲感悟:陸游和唐婉的夫妻情愛,雖說在現實世界中存續的時日無多,卻早已經一點一滴地「轉存」到了各種有情萬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實愛存入了瑞士銀行,可以穩穩地收取利息。一對「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當時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艷,多少情懷;多少的廝抬廝敬,多少的互愛互重。也許,就單是這一對「菊枕」,已經足以讓情愛「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萬」,更不用說恩愛夫妻之間 「有甚於畫眉」的「閨房記樂」了。

一對「菊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那麼的無足道,而又實在是那麼的奢侈。其「葯療」之功效,猶在其次也,嘆嘆。

人間的萬事可以消磨殆盡,而情愛的清香卻永遠會歷久彌新。

願天下有情人都雙雙親手縫制自己的一對「菊枕」,長相依傍,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珍愛到地老天荒!

Ⅳ 表現男女雖不能在一起卻很相愛的詩句

千古絕唱——陸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游所寫,第二闕是陸游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

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

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游,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盪的生活。

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

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紅酥手」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游的詞後,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
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准備上山采葯,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 此後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愛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懷。
陸游年輕的詩人急疾書畢,一擲柔毫,早已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唐琬,這個才華卓絕、柔情似水的女詩人,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著感傷不已的陸游,一字一句地吟詠著她那血淚交加的詞作。觸景而生情,如杜鵑啼血,凄艷異常。
那仰天長嘆的不是才華橫溢的陸游嗎?滿面塵霜,須發皆白。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詠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綉襦,長裙曳地。她亦是神情凄涼,淚流滿面。
封建禮教,如同一把寒光凜冽的刀劍,就這樣又無情地封殺了一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愛侶。
時過八百五十多年,聆聽此曲,感受猶如身臨其境。品味著陸游與唐琬超群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怎不讓人情動於衷?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陸游與唐婉——委惋凄絕的愛情詩章》

一、

二十五、六年前,偶爾讀到放翁的名篇《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繼而,又讀到唐婉以淚相和的答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初讀這兩首詞,僅只是感慨於陸游孤絕細膩的文筆和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表述。
然而放翁一代詞雄,後人評論他「一掃宋詞纖艷之風」,居然也寫出了如此纏綿緋側之作,未免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之惑。由於當時年輕,對許多事情尚不知個中究里,就沒再往心裡去。
十幾年後,漸漸地多讀了一些文字,漸漸地品味和閱歷了生活中許多的人情世故,對於放翁與唐婉間那段委惋凄絕的愛情故事也漸漸有所了解。這才越來越讀出了蘊藏於這兩首《釵頭鳳》深處的、那滴著淚水甚至熱血的深深的感動...

二、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出生的第二年,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都城)為金兵攻陷,北宋滅。於兵荒馬亂中渡過童年。
陸父宰,是力主抗金的愛國士大夫,與主戰派人物交往密切。父親的愛國言行給少年陸游以極為深刻的影響。
北宋王朝覆忘的慘劇、中原的淪喪、苦難的經歷和父親的薰陶,使陸游從小培育了憂民愛國的思想。二十歲,便立志「上馬殺狂胡、下馬草軍書」
陸游一生堅持抗金復國的立場,信念始終不渝。因而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排擠和打擊。
二十九歲科考,列進士第一;因主張抗金,於次年復試時被除名。三十四歲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
孝宗即位初,傾向主戰,啟用了老將張浚,並召見陸游。稱他「力學有聞、言論剴切」,賜進士出身,任鎮江府通判。
然張浚一戰失利,孝宗即動搖求和。罷免張;並加陸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罪,免職還鄉。
四十八歲,時任四川宣撫使的主戰派將領王炎邀陸游入川,幕府襄贊軍務。陸游精神振奮、身著戎裝,馳騁於陝南南鄭前線,考察地形、了解敵情,接觸戰士和民眾、謀劃收復中原方略。
但孝宗又忽將王炎調回臨安(南宋都城,在今杭州西),陸游也改授成都安撫使參議官。光復河山的願望再度落空。
火熱的軍務幕僚生活雖只有短短的一年,卻對陸游愛國詩歌的創作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四川任職期間,由於愛國志向屢屢落空,陸游心情憤郁,經常借酒澆愁,被人譏為「恃酒頹放」。他乾脆自號「放翁」。
但這一時期陸游創作的愛國詩詞已經非常多,形成「寄意恢復、書肆流傳」(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的局面。
後來,陸把自己的全部詩歌和文集題名為《劍南詩稿》和《渭南文集》。
五十四歲時,陸游受召離川東歸。在江西任職間,因撥義倉糧食賑濟災民,以「擅權」罪被罷職回鄉。六年後才被起用為嚴州知州,又因「擅議抗金復國、形於吟詠」,被彈劾去官。
六十六歲直至八十五歲去世的二十年間,陸游隱居故鄉,過著簡朴、寧靜的農村生活。寫出不少反映農村現實、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作。
八十一歲,風燭殘年的放翁仍竭力支持權貴韓侘胄的伐金之戰。但這次輕率的北伐很快便失敗了,陸游又一次受到各方面的攻擊。
八十五歲辭世前,仍念念不忘恢復中原,有《示兒》詩雲: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陸游早年學詩,從江西派入手,中年突破其藩籬,面向現實,形成豪邁雄健、慷慨激昂的風格;晚年則於悲壯之餘漸趨平淡。著名愛國學者、戊戌變法的發起和領導人梁啟超贊譽陸游: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三、

就是這樣一位一生坎坷、忠貞愛國的詩人,在愛情的道路上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曲折和痛苦,並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不朽詩篇。
陸游早年娶其表妹唐婉為妻,伉麗相得、情誼甚篤。
然而不知何故,唐婉卻不為其姑母(陸游之母)所容,進而逼迫陸游休妻。游不忍絕之,背著母親另置房舍安排唐婉居住。被母發現,終強令休之。於是,時年二十未幾的陸游,第一次品嘗到人倫之大變的苦澀。
唐婉後改嫁其同郡宗子趙士程。
此後數年,陸、唐春日出遊,相遇於紹興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向趙說明緣由後,遣人送酒餚贈陸,以示心意。游悵然良久,題《釵頭鳳》詞於園壁間,這就是《釵頭鳳》的來歷。
沈園相見後不久,唐婉因抑鬱成疾與世長辭。
游一生坎坷、奔走於抗金復宋大業,未果。晚年隱居於紹興城外的鑒湖三山。每入城,必登禹跡寺眺望。
游二十歲曾作《菊枕詩》,失傳。六十三歲,偶過沈園,觸景生情,題二絕句詩雲:
其一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其二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六十八歲,再游沈園,題詩。小序雲: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舊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七十五歲,唐婉逝世近四十年。重遊沈園,作《沈園》絕句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八十一歲,做夢游沈園。及醒,感慨系之。作詩雲: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八十四歲,離辭世僅一年時,游不顧年邁體弱、再游沈園。作《春遊》詩雲: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餘》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後的一天,陸游沈園春遊,與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後,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婉,重遊沈園,並作成《沈園》詩二首。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陸游】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原配妻子唐婉,因婆媳不和,被迫離婚改嫁。嫁後,有一次和陸游在沈園偶然相遇,陸游賦詞一首《釵頭鳳·紅酥手》,(唐婉同時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沈園》這首詩是宋寧宗慶元五年春,作者在山陰時重經舊地時,感傷往事之作。(沈園故址在今紹興禹跡寺南)

◆ 陸游與唐婉的愛情 ◆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婉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後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兩首,即《沈園》詩二首。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他82歲時曾作悼念唐婉的絕句,也許因為未曾收入周密的《齊東野語》,流傳不廣:

城南亭榭鎖閑坊,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他84歲--生前最後一年的春天,仍由兒孫攙扶前往並留下一首七絕: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令人垂淚,而垂淚之餘,竟有些嫉妒唐婉了,畢竟,能在死後六十年裡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種幸福了!!

愛,為什麼會能夠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紅粉成灰」之後的幾十年,還讓詩人用將枯的血淚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的斷腸詩句?我從陸游「一樹梅花一放翁」的詩句中似乎得到一絲感悟:陸游和唐婉的夫妻情愛,雖說在現實世界中存續的時日無多,卻早已經一點一滴地「轉存」到了各種有情萬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實愛存入了瑞士銀行,可以穩穩地收取利息。一對「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當時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艷,多少情懷;多少的廝抬廝敬,多少的互愛互重。也許,就單是這一對「菊枕」,已經足以讓情愛「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萬」,更不用說恩愛夫妻之間「有甚於畫眉」的「閨房記樂」了。

一對「菊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那麼的無足道,而又實在是那麼的奢侈。其「葯療」之功效,猶在其次也,嘆嘆。

人間的萬事可以消磨殆盡,而情愛的清香卻永遠會歷久彌新。

願天下有情人都雙雙親手縫制自己的一對「菊枕」,長相依傍,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珍愛到地老天荒!

熱點內容
現代派先鋒小說 發布:2025-02-12 08:06:53 瀏覽:905
天龍八部續寫的好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12 08:05:56 瀏覽:720
帝霸寵妻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12 07:12:32 瀏覽:911
萬誘引力小說校園楊爍 發布:2025-02-12 06:57:31 瀏覽:505
玄幻小說男主輪回九世姓楚 發布:2025-02-12 06:43:16 瀏覽:355
現代中國小說 發布:2025-02-12 06:28:58 瀏覽:775
弟媳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12 06:17:58 瀏覽:872
信任坍塌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2 05:45:57 瀏覽:734
20002004年網路小說 發布:2025-02-12 05:41:04 瀏覽:88
男主腿殘疾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12 04:53:32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