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念奴嬌赤壁懷古天方聽書網

念奴嬌赤壁懷古天方聽書網

發布時間: 2022-05-28 19:58:28

Ⅰ 念奴嬌赤壁懷古 語音

念奴嬌(niànnújiāo)——赤壁懷古(chìbìhuáigǔ) 宋(sòng)•蘇軾(sūshì)
大江東去(dàjiāngdōngqù)
浪淘盡(làngtáojìn)
千古(qiāngǔ)風流人物(fēngliúrénwù)
故壘西邊(gùlěixībian)人道是(réndàoshì)
三國(sānguó)周郎(zhōuláng)赤壁(chìbì).
亂石崩雲(luànshíbēngyún)
驚濤裂岸(jīngtāo lièàn)
捲起千堆雪(juǎnqǐqiānīxuě)
江山如畫(jiāngshānrúhuà)
一時(yìshí)多少(ōshǎo)豪傑(háojié)
遙想(yáoxiǎng)公謹當年(gōngjǐndāngnián)
小喬(xiǎoqiáo)初嫁(chūjià)了
雄姿英發(lexióngzīyīngfā)
羽扇綸巾 (yǔshànguānjīn)談笑間(tánxiàojiān)
強虜(qiánglǔ)灰飛煙滅(huīfēiyānmiè)
故國神遊(gùguóshényóu)
多情應笑(ōqíngyìngxiào)
我(wǒ)早生華發(zǎoshēnghuáfà)
人生如夢(rénshēngrúmèng)
一尊還酹江月(yīzūnháilèijiāngyuè)

Ⅱ 念奴嬌赤壁懷古該如何朗誦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加著重號的表示重讀,「~~」表示拖長音,「/」表示節奏停頓。)

具體指導: 

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因為這三句氣勢磅礴,雄視古今,所以我們朗讀時,要奇峰突起,語音渾厚,情感激昂。 「大」要重讀,一錘定音,定下全文豪放的基調。 

「千古風流人物」,要稍微重讀,但是注意緩慢,把調子提上去。 

②「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三句應讀得抒情,平淡,緩慢。 

③「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正因為這三句波瀾壯闊、雄奇壯麗,要讀出節奏感和霸氣,語調就要慷慨激昂,情緒飽滿,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幾個形容詞和動詞重讀。 

④「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要降調,語調輕柔。 

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幾句是表現周瑜春風得意、瀟灑從容、氣定神閑的,要讀出那種得意、輕快,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讀平和一點。 「雄姿英發」應加重感情,讀出你崇拜英雄的感覺。 

「談笑間」尾音加重,加點神秘色彩,「灰飛煙滅」讀得要快點,情感有一次上升。強調對方的失敗,來反襯周瑜指揮戰爭的游刃有餘、胸有成竹。 

⑥「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要讀出詞人心中的落寞傷感、惆悵失意以及空曠之感。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要讀出詞人的豪放曠達灑脫。 

4、配樂朗讀背景音樂:可選擇古箏樂曲,如《十面埋伏》古箏曲、《高山流水》古箏曲等。

(2)念奴嬌赤壁懷古天方聽書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於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

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雲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敗歸,由華容道,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蒹葭,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

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於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念奴嬌·赤壁懷古

Ⅲ 念奴嬌赤壁懷古全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Ⅳ 《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詩怎麼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 niàn nú jiāo •chì bì huái gǔ

作者:蘇軾zuò zhě :sū sh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dà jiāng dōng qù ,làng táo jìn ,qiān gǔ fēng liú rén wù 。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gù lěi xī biān ,rén dào shì ,sān guó zhōu láng chì bì 。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luàn shí chuān kōng ,jīng tāo pāi àn ,juàn qǐ qiān ī xuě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jiāng shān rú huà ,yī shí ō shǎo háo jié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yáo xiǎng gōng jǐn dāng nián ,xiǎo qiáo chū jià liǎo ,xióng zī yīng fā 。

羽扇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yǔ shàn guān jīn ,tán xiào jiān ,qiáng lǔ huī fēi yān miè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gù guó shén yóu ,ō qíng yīng xiào wǒ ,zǎo shēng huá fā 。

人生如夢,一尊酹江月。rén shēng rú mèng ,yī zūn huán lèi jiāng yuè 。

Ⅳ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全文(完整)+意思(詳細)

念奴嬌·赤壁懷古[1]
蘇 軾

大江[2]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3]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4]。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5]。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6]初嫁了,雄姿英發[7]。羽扇綸巾[8],談笑間[9],檣櫓[10]灰飛煙滅。故國神遊[11],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12]。人生如夢,一尊[13]還酹[14]江月。

[注釋]

[1]選自《東坡樂府》。念奴嬌,詞牌名。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現在四川眉山)人,文學家。散文、詩詞、書法,都獨具風格,自成一家。這首詞是蘇軾貶官為黃州(現在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時游赤壁所作,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赤壁,蘇軾所游的是黃岡城外的赤鼻磯;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一般認為在現在湖北赤壁市。 [2][大江]長江。 [3][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作者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 [4][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的)赤壁。周郎,周瑜,字公瑾,為吳中郎將時年僅24歲,吳中稱他為「周郎」。 [5][雪]這里比喻浪花。 [6][小喬]喬玄的小女兒,嫁給周瑜。 [7][英發]勃發。形容周瑜氣概。 [8][羽扇綸(guān)巾]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時儒將的裝束,形容周瑜從容閑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9][談笑間]談笑之間。形容指揮若定。 ⑩[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 ⑩[故國神遊]神遊於故國。指詞人想像當年周瑜大破曹軍的情景。故國,這里指舊地。 [12][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應笑自己多情善感,頭發早斑白了。

Ⅵ 《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朗讀節拍

朗讀節拍: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白話文釋義:

大江浩浩盪盪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6)念奴嬌赤壁懷古天方聽書網擴展閱讀: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盪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

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復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

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

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後,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

Ⅶ <<念奴嬌· 赤壁懷古 >>的原文,譯文,注音及注釋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作者小傳】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稱「三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蘇軾中進士。 蘇軾一生處於北宋新法與舊黨之間的斗爭、傾軋激烈時期。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後諫官彈劾他在詩文中有誹謗朝廷之語,被捕下獄,出獄調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間,舊黨執政,蘇軾曾內調任翰林學士等職,又因與司馬光為首的舊黨發生一些政見分歧,再次貶謫杭州。後來新黨重新上台,蘇軾受到更大打擊,遠調惠州(貴州省惠陽縣)、瓊州(今海南島),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還途中死於常州(今江蘇省武進縣)。 蘇軾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對新法,但後期態度有所轉變,和舊黨又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擠抑鬱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飢苦,辦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詩詞中也有所反映。 蘇軾在文學藝術上是一位全才,不僅散文是北宋最傑出的大家,而且詩詞也有很高的造詣,開宋代「豪放派」詞風。此外在書畫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闋。上闋詠赤壁,下闋懷周瑜,並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 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念奴嬌》 作者弔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後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捲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裡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遊於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全詞賞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 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浪淘盡」三字,把作者憑弔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於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而自然聯想到赤壁之戰宏偉的戰斗場面。「故壘西邊」兩句,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像出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著岩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作者從神遊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 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一時多少豪傑」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 上闕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一段具體描寫千古風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沒有直接寫周瑜的胯下馬、掌中槍,而是武官文寫:周瑜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這充分顯示出周瑜的傑出指揮才乾和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作者著力寫周瑜其目的全在於憑弔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難酬的郁悶愁苦的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卻又遭貶。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來自我排遣了。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此句表達了作者極其矛盾和苦悶的心情。面對大好河山,緬懷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孫權信賴,年輕時便建功立業,而自己雖有抱負,但有志難伸,毫無作為,相比之下,無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結尾句,一方面表現出作者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作者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會里一旦人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卻常常用達觀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時也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還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疑難指津】 《念奴嬌》中的周瑜形象為何與《三國演義》中的大不相同?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采風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風得意,且有儒將風度,指揮若定,膽略非凡,氣概豪邁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聰明能乾的一面,又有狹隘嫉妒的一面,且無「羽扇綸巾」 儒將風度。兩部作品對同一人物的刻劃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不必追究誰更接近歷史真實。但一定要理解,蘇軾詞中如此刻劃周瑜、贊頌周瑜,意在懷古傷今,抒發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無成的感慨。

Ⅷ 《念奴嬌赤壁懷古》全文

原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朝代】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

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8)念奴嬌赤壁懷古天方聽書網擴展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盪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

蘇軾由於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

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Ⅸ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全文

一、《念奴嬌·赤壁懷古》全文如下: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二、擴展知識:
1、原詞賞析: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筆揮灑,卻也襯以諧婉之句,英俊將軍與妙齡美人相映生輝,昂奮豪情與感慨超曠的思緒迭相遞轉,做到了庄中含諧,直中有曲。特別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俞文豹《吹劍錄》記載,當時有人認為此詞須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鐵綽板進行演唱,雖然他們囿於傳統觀念,對東坡詞新風不免微帶譏消,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這首詞的出現,對於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2、作品簡介:《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盪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3、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謚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Ⅹ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全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1)東去,浪淘(2)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3)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4)赤壁。亂石穿空(崩雲),驚濤拍(裂)岸,捲起千堆雪(5)。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6)公瑾當年,小喬(7)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發(fā)(8)。羽扇綸(guān)巾(9),談笑間,檣(qiáng)櫓(lǔ)(10)灰飛煙滅。故國(11)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12)。人生(13)如夢,一尊還(huán)酹(lèi)(14)江月。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捲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祖國的江山美妙如畫,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手裡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遊於故國(三國)戰場,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於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熱點內容
男女主都很強現代的小說 發布:2025-02-12 11:00:52 瀏覽:861
科幻小說魅力源於哪裡 發布:2025-02-12 10:10:03 瀏覽:276
簽約網路小說要寫多少字 發布:2025-02-12 09:26:53 瀏覽:85
科幻小說主角的爺爺姓福 發布:2025-02-12 09:22:39 瀏覽:664
現代派先鋒小說 發布:2025-02-12 08:06:53 瀏覽:905
天龍八部續寫的好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12 08:05:56 瀏覽:720
帝霸寵妻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12 07:12:32 瀏覽:911
萬誘引力小說校園楊爍 發布:2025-02-12 06:57:31 瀏覽:505
玄幻小說男主輪回九世姓楚 發布:2025-02-12 06:43:16 瀏覽:355
現代中國小說 發布:2025-02-12 06:28:58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