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的哪些句子
1. 明湖居聽書佳句賞析
1.《明湖居聽書》賞析
清朝人劉鄂一生建樹頗多:修水利,搞收藏,作醫生,辦企業等等,而其為後人所了解,則是憑一部為解朋友之困而創作的《老殘游記》,將此書稿贈與朋友,不想卻因此名傳後世。劉鄂的絕妙之筆從節選的《絕唱》一書中即可窺見一斑。
本節選段的中心是描述說書藝人白妞精湛絕倫的說書技藝。劉鄂以其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和精巧厚實的鋪墊,把一個民間說書藝人烘托成藝苑的一朵奇葩。
在白妞出場之前,作者為其造足了聲勢。首先作者介紹說書場之大:有幾百張桌子,卻是座無虛席。再說聽書人之多,來晚的人從袖子里送看座的幾十錢「得一條凳在人縫里」坐下,再晚者只好從「夾縫」里坐下:可見其擁擠之狀,凸現了白妞說書藝術對聽眾的吸引。再看作者對聽書人到場時間的描述,以老殘看來,十二點的書,九點吃飯,十點到書場已是很早,卻只見書場已人滿為患;十點半連「撫院」等官員也已到了,十一點正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搬張短凳,在夾縫安插」一語就體現了這種擁擠,《明湖居聽書》的用筆還是很簡省的,卻不厭其煩的寫了關於時間的問題。九點,十點,十一點,這幾筆已把聽書人的焦急渴盼的心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再者聽書人的身份,作者特意指出,聽書的有官員、生意人、讀書人和普通市民。這一筆看似無奇,細細品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白妞的說書吸引了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前來聽書,足見其說書藝術的無比魅力,也可見白妞的說書雅俗共賞:即可下里巴人,也可陽春白雪。
讀完此處環境的精心設置,讀者和聽眾一樣已迫不及待的等待白妞的出場了。但作者還不肯讓心愛的藝術家過早露面。
出場的是一個卑陋的琴師,聽眾的失望從鬧哄之中可見一斑。而琴師的幾聲調弦卻也引來了幾多掌聲 ——琴師技藝非同一般。而琴師只是一個配角啊!真正的說書人——黑妞出場了,但作者從老殘的角度看並不知此人不是白妞,但聽樂聲如新鶯出谷,如乳燕歸巢,「覺一切聲音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從老殘來看,等待了兩個多小時聽如此如仙樂一般的說書已是不虛此行。哪知那並非白妞,「黑妞的好處人說的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黑妞的好處人學的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此一番話讓老殘啞然,「以為觀止」的音樂竟不是極品,那麼白妞竟如何呢?
作者已是用盡心智贊白妞說書,又如何寫白妞呢,此一番描述已是讓老殘心癢難耐了,也讓讀者亟盼白妞出場的同時不得不拜服於劉鄂的此一番絕好的鋪墊,先以說書場之大,聽書人之多之雜,聽書人到場之早,為白妞出場蓄足了勢,又以黑妞高超的說書技藝烘托。直到此時,略帶些神秘而令人渴盼一睹為快一聽為樂的白妞才款款的登場了。
作者並沒有賦予白妞出眾的容貌和華麗的裝束,而是讓她一身素衣與黑妞一般無二的登場了。這時的老殘想必有些失望。且慢,白妞的道具——兩塊頑鐵一響,便「五音十二律」俱出,人未發聲,已是先聲奪情,而那雙「白水銀里裝著兩丸黑水銀」的燦如明珠的眼神只一掃,便已造成「以為白妞看見了我」之效果——白妞見「我」,「我」之榮幸啊!「而鴉雀無聲」之場景,則已表現出聽書人此時激動而渴盼的心情啊!
作者對黑妞說書已是用盡了溢美之詞,那麼又如何來描寫白妞的說書呢?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劉鄂以一業余作家之筆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作者寫白妞的唱用「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寫其聲之悠遠,用「傲來峰、扇子崖、南天門」寫其高腔之無窮,用「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山腰盤旋穿插」寫其音調之婉轉,用「彈子上天」寫其音色之燦爛,用「花塢春曉」寫其聲音之嫵媚。更兼作者調動通感手法,以「聽者如吃了人參果,三十六萬個毛孔,無一處不舒暢」寫白妞說書的妙處。怎見得王小玉高於黑妞之處呢?聽書人的一句評論道出了其高妙之處:用「三日繞梁」形容尤覺不足,用「三月」方能曲盡白妞說書之魅力無窮啊!
此一節書,作者調動語言的手段駕輕就熟,信筆寫拉,其鋪墊之勢,設懸之招,讓讀者心神隨之而動,其對音樂的描寫也是盪氣回腸,不絕如縷。本課原選入高中教材,題目為《明湖居聽書》據本章內容而定;教材改版後,選入初中教材,更名為《絕唱》此題目較原題不僅簡練,而且也極佳的贊嘆白妞的說書藝人。但《絕唱》刪掉了「到了十一點鍾……所以說的什麼話都聽不清,也不去管他」一節,使原本濃墨重彩的鋪墊變得單薄,原本作者鋪就的烘雲托月之之勢被削弱,效果大打折扣。
2.明湖居聽書句子翻譯
4.在我心中產生了同感(共鳴)!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打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凋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這是全文翻譯,你自己對照吧
3.現代文品讀明湖居聽書答案
《明湖居聽書》
一、1.全2.全部3.比較4.能夠5.憂愁
二、老師說基本不用改多少 差不多照抄改幾個地方就可以了
三、1.比喻 排比 ;誇張 ;設問
2.(1)歌聲、弦聲;花塢鳥鳴聲
(2)白妞百轉千回的歌聲;山中間盤旋的蛇
3.白妞;琴師、黑妞
4.隨便抄一句
四、《老殘游記》、鐵雲、《鐵雲藏龜》
拓展閱讀我沒做,可以把那篇古文的意思翻譯一下:
袁韞玉的《西樓記》剛完成,就去馮夢龍那請求指正。馮夢龍看完之後就放在書桌的前面卻不評價。袁韞玉因為迷惑不解而辭別了。那時馮家剛剛斷糧了,家人告訴他斷糧了。馮夢龍說:「沒事,袁先生今天晚上會饋贈我許多錢財的。」於是告訴看門的人:「不要關門,袁相公肯定會在一更後送我銀子。來了可以直接把他帶到我的書房來。」家裡人都以為他在說笑話。袁韞玉到家,在家徘徊到了夜裡,突然叫人掌燈拿著錢去馮家。到了之後,卻發現門依然開著。問(看門人)為什麼,說:「我家主人點著蠟燭在書房等著你呢!」大吃一驚,快步進了書房。馮夢龍說:「我認為你肯定會來的。(你寫的東西)詞和曲都很好,不過還差一段,現在我已經幫你加了。」是《錯夢》這一折。袁韞玉驚嘆佩服地不得了。那個時候《西樓記》大受歡迎,,《錯夢》一者尤其膾炙人口。
自己打的,o(︶︿︶)o 唉,累死了
2. 明湖居聽書聲音描寫有哪些
接近尾聲時,聲音忽又揚起,如同湍急的流水,撞上了礁石後濺起的浪花;又如艦艇劃過海面後盪起的急流,沖到了那極高的地方;又似一條在崇山峻嶺間升空的飛龍,盤旋一陣後,向上急沖;隨後又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隻銀燕在時空的隧道里左右徘徊,最後直向上沖,一個「原」字出口,如同珍珠落下,擲地有聲.
在大自然里,許多事物能使人心曠神怡,比如聽一聽小蟲子、鳥兒們的歌曲,要知道,它們是大自然最好的歌唱家了.聽,那是黃鶯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練的女高音,唱出婉轉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壯的聲音是誰哼唱的?哦,原來是一隻老鷹,它的聲音使人充滿了力量.「吱吱」,這只小蟲的聲音如音樂家拉的小提琴,雖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肯定它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家.「知了!」一聽這句話,就知道它是誰了,它是蟬,可是,難道它只會唱這首歌嗎?許多蟲、鳥的聲音在我耳朵里匯成了一手獨具特色的交響曲,它是多麼另人陶醉、著迷!
3. 明湖居聽書通感的句子
《明湖居聽書》就運用通感,以人們的感覺和視覺,賦形於聲,多方位設喻,對聲樂描寫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將無形的聲音化作有形的各種事物,其對歌聲描寫歷來受人稱道。
文章在描摹高音時,用「像一絲鋼絲拋入大際,在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的視覺畫而來表現白妞高亢激昂,清亮剛勁,尖細嘹亮,回環轉折的嗓音特點。
在描摹聲音節節高起時,用攀登泰山時所見的峰巒景象予以描繪,體現其聲音「節節高起」的特徵。
描寫聲音陡落時,用「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山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描繪出聲音的千迴百折,藉助這些飛蛇靈巧穿行山峰間的姿態,不僅真切地寫出了無影無形的聲音,而且體現出白妞演唱得流暢婉轉。
寫歌聲高潮時用燦爛的焰火作比喻,「像放那東洋焰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一色火光,縱橫散亂」。從事物的視覺形象充分調動讀者的想像力,讓讀者通過色彩想像聲音,領略華彩樂段中瑰奇多變的美妙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
4. 明湖居聽書中的比喻句
1. 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__寫小玉處唱時感受到的妙境,處處伏貼處處暢快。
2.…像一根鋼絲拋入天際。__寫白妞的聲音高亢,剛勁有力。
3.就這一眼,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掉地上都出奇的響。__寫出靜得出奇的狀態。
5. 明湖居聽書 中描寫白妞歌唱的語句有哪些體會並概括他們表現了說唱者哪些特點
白妞說書實際上是一種演唱,演唱的音樂訴之於人的聽覺,難以用語言描繪。本文作者巧妙地運用多種方法,把白妞的歌聲描寫得生動可感。
第一,作者准確地把握了白妞演唱的節奏。「初不甚大」——演唱的開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發展;「陡然一落」——演唱的繼續發展;「忽又揚起」——演唱的高超;「人弦俱寂」——演唱的結束。五個階段,完整地表現了演唱的全過程,這樣就便於讀者從整體上體會白妞說書的全局。
第二,多角度生動設喻。有的從感覺設喻,通過描寫感受來表現音樂。如描寫王小玉初唱時那種並不甚大的聲音,「五臟六腑,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通過比喻把人們的感覺器官與聽覺器官溝通起來,從而表現了音樂給人帶來的甜潤、舒暢的美感。有的從視覺設喻,通過描寫人們聽音樂時彷彿眼之所見來表現音樂。比如寫視覺形狀的,用「像一線鋼絲拋人天際」描寫「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用「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愈翻愈險,愈險愈奇」描寫演唱『『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用「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弦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描寫王小玉『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形象地表現出白妞的歌聲高亢、挺拔,曲折、輕快的特點。又比如寫視覺色彩的,說聲音低細下來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既著眼於形,又著眼於色,表現了聲音的飛揚和美妙。還有從聲音方面設喻的,如描寫黑妞說書的清脆和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描寫弦子與演唱合鳴清脆、熱烈,「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選用生活中常見的容易體會的聲音作比,來描繪那些沒有聽過的、不容易體會的、難以描述的演唱,能受到事牛功倍的效果。
作者通過宏觀和微觀結合、多角度運用比喻的方法,使讀者對於白妞(主要)等人的演唱技藝不僅有整體的節奏感,而且有具體的細節感受;不僅能似乎聽到甜潤清麗的歌聲,而且能似乎看到千姿百態的形象,獲得沁人肺腑的輕松暢快的感受。
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藝術,作者不僅從正面作了精彩的描寫,包括對人物衣著、相貌、舉止的描寫和音樂描寫,而且作了大量的多角度的側面描寫。
一是戲園盛況的描寫。來聽說書的觀眾之多,觀眾身份之復雜,到場的時間之早,無不從側面烘託了白妞說書的吸引力。
二是琴師的精彩彈奏。「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這時台下叫好的聲音不絕於耳』,既為描寫他為白妞伴奏埋下伏筆,也是對白妞技藝的襯托。
三是黑妞的出色演唱。文章先描寫黑妞的演唱「百變不窮」,使聽眾「以為觀止」,把話說到極處,似乎無以復加;然後引出觀眾的評論:『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確鑿有力又十分自然地為白妞說書作了烘托和鋪墊。
四是觀眾的評論。除了上面提到的觀眾對黑妞和白妞的對比評論外,在白妞說書結束之後,文章專 門安排了一段夢湘先生等人對白妞說書的盛贊。「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三月不知肉味」,「於我心有戚戚焉」,「無論做什麼事,總不入神」,既有文雅的引用,又有通俗的大眾語言,把聽過白妞說書以後的陶醉感形容得貼切而生動,極為有力地從側面烘託了白妞演唱技藝的絕妙
「聲音初不 甚大……無一個毛孔不暢快。」——通過聽者感覺,描寫了聲音的甜潤,使人暢快。
「越唱越高……愈險愈奇。」——通過聽者視覺,描寫了聲音的高亢、挺拔。
「陡然一落……周匝數遍。」——通過聽者視覺,描寫了聲音的曲折、輕快。
「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直接描寫聲音由低細到消失。
「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縱橫散亂。」——通過聽者視覺,描寫了聲音的飛揚和美妙
「這一聲飛起……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通過聽者聽覺,用熟識的聲音表現未曾聽過的聲音,描寫了聲音的清脆、熱鬧。
「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直接描寫聲音的停止。
6. 明湖居聽書側面描寫有哪些
在白妞出場前寫戲院盛況 琴師的演奏 黑妞演唱 觀眾議論 來烘托白妞技藝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