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黑人論我小說免費閱讀

黑人論我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 2023-05-29 20:03:09

❶ 哪裡可以找到 假如我是"黑人"全文

32 假如我是「黑人」(節選)

十一月十日至十二日

兩天以來不斷奔走,多半是為了尋找工作。我想知道一個受過教育,衣著整齊的黑人,究竟能夠得到什麼職業。沒有人斷然予以拒絕,他們只是溫和地解釋,不需要僱用我當打字員或簿記員,等等。

生活方式完全老套,每天在擦鞋攤碰到類似的顧客,每天在人行道熱煮食物,每天喂那乞丐和鴿子。

黑人群里,我受到難以相信的敬重,甚至在陌生人面前。

比如一個晚上,我決定去黑人電影院,到了瑞德街,詢問一個年輕男孩,請他指點路線。

「請等一下,我會告訴你怎麼走。」他說。

我站在轉角處,過了片刻,他來了。

我們一起步行,他是笛拉大學一年級學生,希望將來當名社會學家,以便為「自己人做點工作」。我們走了又走,路程似乎遙無止境,這樣至少步行了兩英里,然後我問道,「你住在這一帶嗎?」

「不,我住在你最初遇見我的地方。」

「那麼,你是朝相反方向走了。」

「沒有關系,我很喜歡和你談談。」

到達電影院了,他問,「你想,還找得到回去的路線嗎?」

「啊,是的……不應該有什麼困難。」

「如果你沒有把握,我可以詢問電影放映時間,回頭再來接你。」

禮遇一個陌生人,他不惜步行數英里之遠,令我愕然吃驚之餘,建議多買一張電影票,那麼,我們就可以一齊步行回去了。

「不必,謝謝了——我還有功課要做呢,但很願意再回來接你。」

「怎麼好這樣麻煩你呢,讓我謝你一點什麼吧,你幫了我很大的忙。」

他拒絕接受金錢。

第二天早晨,去青年會附設食堂,吃雞蛋和玉蜀餅早點。年長的餐廳老闆馬上找我談話——或者,找我聽他談話。他預見黑人將有新生前途,一切進步很大,但是尚需加倍努力。我告訴他求職不遂,他說這是整個典型經濟所表現的部分現象——屬於經濟方面的不公平。

「以白人孩子為例吧,讀書,進大學,白人孩子有真正的上進因素,因為他知道,畢業以後,可以從事任何職業,賺大錢。但是黑人孩子,——居住南方的黑人孩子行嗎?不行。我看見許多學生,在大學里功課極好,暑假回家,若想賺點錢,只能做苦工。即使畢業了,還有一番長期苦鬥呢。多數人去郵局工作,當牧師,或者教書,這是最幸運的了。其餘人怎麼樣呢,格里芬先生?無論他多麼辛勤工作,永難安排自己的生活哩……稅捐和物價超過收入,簡直無法贍養妻兒,這種經濟制度,不允許他成家立業,除非准備面對貧窮,逼令妻子也去工作。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至於沒有接受教育的黑人,一則他們負擔不起費用,二則也知道教育也不會像對白人那樣為黑人找到工作。任何家庭方式,任何像樣的生活標准,從開始就顯示了沒有前途。許多人不了解其中原因,乾脆放棄嘗試。他們隨遇而安,耽於游樂,甚至為所欲為,放盪任性,即使死於車禍,毀於刀傷,或者,做出類似愚蠢的事件,也覺得毫無所謂了。」

「是啊,就因為如此,白人說我們不配做一等公民。」

「唉……」他垂下雙臂,喪氣地說,「是這樣嗎?白人不許黑人工作賺錢,我們由於缺少收入,無法多付稅捐。然後他們說,因為白人納稅最多,就怎麼樣都可以了。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格里芬先生,真不知道我們怎樣才能跳出這種圈套。白人始則貶抑,繼而譴責,認為黑人果然低劣,不配享受種種權利。」

這時其他人們進來吃早點,也加入了談話。

「只有工作機會均等,」蓋爾先生說,「才能解決年輕黑人所遭遇到的種種悲劇。」

「那麼,需要採取什麼行動呢?」我問,「用什麼絕妙方法,制止種族偏見者以及懷有仇恨的人們,不再大力鼓吹宣傳呢?群眾閱讀一些有毒刊物——它們多半以慈善,甚至仁愛的語調出現,使得很多人真正相信,由於黑人的黑化,無法在工作和操作方面,符合白人標准。最近我讀到一篇文章,作者認為教育平等,以及工作機會平等,對於黑人,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悲劇。因為,那隻加速證明黑人不夠資格——加速破滅黑人的幻覺,認清了我們在實質上,的確要低人一等。」

「希望那些好人兒不要再這樣保護我們了,我知道有不少黑人情願這種幻覺『破滅』呢。」餐廳主人笑著說。

「那批人簡直落後了五十年,」一位老者說,「社會學家已經說明這種看法錯誤。黑人在各方面的成就表現,也都證實了這種看法錯誤——有成就的不只一兩個,有上千個呢。這些種族主義者怎麼好隨便否認呢?」

「他們才懶得弄個一清二楚呢。」蓋爾先生斷然說。

「我們需要改變一種道德風氣,」老人說,「不僅表面如此,必須從根本做起,黑白雙方同時進行。我們也需要一位聖者,——那些開明的具有普通常識的人。否則,永遠解決不了。那些迫害集團——種族主義賢者,愛國超人,隨便你怎麼稱呼他們吧——對於提倡種族平等的種種運動,都加以罪名,認為是受了倡導猶太復國運動的影響,自作聰明者的影響,或者撒旦魔鬼的影響——是推翻基督教文明的陰謀活動的一部分。」

「因此,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絕對不做致力於種族平等的各項運動,聽起來倒還蠻有道理呢。」蓋爾先生說。

「那正是他們要求的呀。一旦黑人可以投票,付稅,有一份像樣的工作,一個像樣的家庭,以及像樣的教育,他們就立刻想到『種族混淆』了,認為那是一種大陰謀,不但破壞了文明,——簡直等於摧毀了國家。」

「因此,一個優秀公民,必須貫徹這種敗壞的美國作風,似乎也蠻有道理。」吉梨先生嘆道,「真的,只有聖人才能整頓這種亂糟的局面。」

「我們到達了一種不幸的境界:大家害怕,如果處事公正,將會助長他們的陰謀,」餐廳主人說,「我相信許多人因此袖手旁觀,畏縮不前。」

「無論從哪方面觀察,黑人都被擠在中間。我無法了解,獲得一份像樣的工作,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撫育子女,讓他們接受良好教育,竟會助長敵人……」

沿了瑞德街、穿過黑人區的時候,我發現同我談話的每個黑人知識分子,在黑人之間無所顧忌的直率態度下,都承認黑人有兩大問題:一、社會對他的輕視;二、也是可悲的因素,黑人對自己的輕視。他輕視黑化,因為黑化使他受盡苦楚,他樂意踐踏同類,也因為他們屬於痛苦的黑化一部分。

「要買什麼東西嗎,先生?」當我漫步街頭時,一個黑人,坐在自己的舊貨店門口這樣問。「進來看看吧,」他甜言蜜語,好像勸誘整個世界,誇示他陳列的皮鞋。

我還沒有邁出十英尺之遠,就聽見他對別人用同樣腔調,作同樣兜售,「要買什麼東西嗎,先生?」

「要買,但是不想跟你打交道。」那傢伙毫不幽默地回答。

在法蘭西區夏爾特街,新奧爾良一家著名的勃蘭飯店門前,我停了下來,出神地閱讀櫥窗里張貼的精美菜單。我讀著菜單,發現數天前,可以點吃任何佳餚,而現在,還是那個人,有同樣胃口,對食物有同樣鑒賞能力,甚至於揣著同樣一個皮夾,世界上卻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幫助我走進去吃一頓飯了。我記得一個黑人說過:「你可以終生定居在這兒,但是永遠不能邁進任何豪華餐廳,除非充當一名廚房雜工。」那個黑人,經常夢想與他僅有一門之隔的各種事物,他知道他今生今世,也無從體驗了。

我仔細閱讀菜單,忘記黑人從來不做這類事,像小孩子貪看糖果店櫥窗那樣。我做得過於惹眼了。這可能影響遊客。

我抬頭,准備看到譴責的皺眉,一種毋需開口說話,就能夠清楚道出心思的表情。這種無聲言語,黑人很快領悟了。白人呵斥的面孔,急躁的舉動,告訴他趕快守住本分,他已經「越出常軌」了。

這一天,我到處找工作,扮出殷勤的笑臉,卻總被婉言謝絕。

最後我放棄了,回到擦鞋攤。天黑了從擦鞋攤再走向瑞德街時,由於步行過久,雙腿累得毫無力氣。傑克遜廣場是個公園,我在那兒找到一條彎曲長凳,於是坐下來,准備休息片刻。廣場顯得很荒涼,穿過冬青樹叢,某種動作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花園那端,一個中年白人,正在慢慢折疊閱讀過的報紙。他站立起身,緩步走來,一股煙草氣味先他而行,我對自己說,吸食板煙的人,通常不是種族主義者。

他客氣地說:「你最好另外找個地方休息。」

這是一番好意,要我早些離開,以免遭受屈辱。「謝謝,」我回答,「我不知道不能待在這里。」

我回到青年會,說了剛才的事,才知道,黑人是有權利在傑克遜廣場坐下休息的,不過那傢伙硬是不要我在那兒罷了。

我對個中內情,當時並無所知,因此離開了。雖然疲憊已極,卻不知道身為黑人,究竟能去哪裡歇歇腿腳。若不繼續前進,直到搭上公共汽車,便要不停地行走,直到抵達某地辦理某事。如果坐在路邊,碰上警車駛過,就會遭受盤詰。我還沒有聽到黑人抱怨警察故意尋找麻煩,但是卻得到了警告,任何時候,只要巡警看見黑人特別是陌生黑人在游盪,他們一定會審問,這種煩擾,凡是黑人,都想避免。

我走到克來勃路,搭上第一輛駛過的公共汽車,在笛拉大學下車。由於太疲倦,無心欣賞該校美麗的校園,只能坐在長凳上,等候轉車進城。公共汽車不但票價便宜,也是最好的休息場所。

黑夜來臨,我終於搭乘了去市區的公共汽車。到達運河街還有兩條街之遠,汽車駛離克來勃路,向左轉彎了,我按車鈴,准備下車,司機將車停住,同時打開了車門。車門一直敞開,等到我走近,剛要下去,它卻砰然關上。那時候,汽車還停在原地,等候綠燈信號,我請司機准我下車。

「我不能整夜敞著車門,」他不耐煩地說。

又等候了足足一分鍾,他始終拒絕打開車門。

「那麼,下一站能不能讓我下去呢?」我問,剋制自己的脾氣,小心不說或者不做任何對本地區黑人產生不利的言辭和舉動。

他不答聲。我回到原來座位。同車一位女客,帶著同情的氣惱,好像極端反對這種對待。但是她沒有開口。

每到一個停站,我都牽動響鈴,但司機繼續駛過兩站,離我最初就想下去的地方,整整八條街之遠,才停住了,這還因為有白人乘客下車的緣故。我跟隨他們走向車頭時,司機監視著我的舉動,一隻手放在彈回車門的橫桿上。

「現在可以下去嗎?」白人乘客走完了,我心平氣和地問。

「可以,走吧!」他終於說話,好像懶得再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了。於是我下車,內心感到厭惡之至,不知道怎樣走完八條街,回到原來那一站。

十一月二十八日

我決定回到白人社會,因此不顧疼痛,用力擦洗,直到棕黃的皮膚透出了粉紅顏色。還不錯,照照鏡子,覺得可以混充過去了,然後穿上白色襯衫,臉孔和雙手立刻顯得非常黝黑。再改換一件棕黃色運動衫,相形之下,皮膚看起來淺多了。

改變身份是件膽戰心驚的事兒。既然成為白人,就不能被人看見午夜時分走出黑人住宅。假如住進白人旅社,由於外出太陽曬多了,而體內仍有葯性存在,皮膚就會顯得太黑,這樣又會無法回到旅社去的。

我等待外面街道靜下來,也相信室內人人睡下,就拿起旅行袋走向門邊,進入黑夜。

怎樣迅速離開黑人區域,盡快踏進白人區域,神不知鬼不覺,完成這項轉變,最為重要。我留心觀望,遠處只有一輛警車,因此閃進了一條小巷。

第二個交叉路口,有一個黑人少年獨自行走,我便跟隨在他的身後。少年看看我,眼睛仍舊直望前方,顯然想到我可能找他麻煩,便從外衣口袋拿出一件東西。黑暗裡,我無法辨認那是什麼,但是聽見了咔嚓聲音,毫無疑問,該是一把大型折刀。對他而言,我是陌生者,一個可能傷害他的白人,他必須保護自己。

少年停在一條大街拐角處,等候通行信號。這當兒,我走到他的身側。

「天氣逐漸冷了,是嗎?」我說,盡量使他相信自己沒有半點惡意。

他不說話,塑像般站立。

然後我們一齊越過大街,到了燈光更為明亮的市區。一個警察走來,少年將武器迅速放進外衣口袋裡。

警察對我和善地點點頭,我知道改裝已經成功,又回到白人社會,變成第一流公民了。所有飲食店、盥洗室、圖書館、電影院、音樂會、學校、教堂,剎那間,全部敞開了大門。當了許久黑人,現在我簡直無法適應這一切。我滿心歡喜,帶著釋放的感覺,走進一家餐館,在零售部和其他白人顧客並坐一起。女侍對我微笑,這是奇跡;我點菜,接受招待,這又是奇跡;甚至走到盥洗室,都沒有遭受干涉,引起注意,也沒有人問:「尼格兒①,你來這里干什麼?」

但是餐館外面的黑夜,我知道那些黑人,像我過去數星期來一樣,仍然漫步街頭,無法到哪裡買一杯咖啡喝,也不能隨便打開盥洗室大門。若要方便,只好尋找小街陋巷。

種種最簡單不過的特權,對於黑人,都是奇跡,現在我感受了這些奇跡,卻不覺得快樂。縱然接受微笑,看到親切的面孔,以及各種禮遇——已經有數星期之久,沒有看見白人這一面了,只因為另外的那一面記憶猶新,這種奇跡,反而變得酸楚異常了。

我吃白人飯菜,喝白人開水,受白人笑臉,內心裡老是覺得奇怪,這一切,怎會如此?這一切,究竟代表什麼意義?

離開餐館以後,我去豪華的惠特尼旅社。一個黑人跑上前接過旅行袋,不斷微笑,滿口說著「是,先生——是,先生」。

我真想告訴他,「你別騙人了。」但是,既然回到牆的另一面,他我之間,就切斷了通路,無從交換目光,表達心意了。

旅社職員滿臉笑容,登記了姓名,給我一個舒適的房間。又有黑人侍者,代為提起旅行袋。當我結付小賬,接受他鞠躬道謝的時候,發現我們之間隔著那麼長的距離,也就是白人與黑人之間那段長遠距離。我將房門鎖好,坐在床上,點燃了香煙,回想僅一周以前那個同樣的我,根本無法進來。如今我腳底下踩著地毯,急忙數點每件平凡傢具,台燈,電話機,並且去鋪有瓷磚的沐浴間沖洗——或者回到街上,體驗體驗邁過任何大門,任何場所,電影院,飲食店的滋味,或者在公共大廳里同白人談話,不再卑躬屈膝,還可以注視女人,接受她們溫婉的微笑,不禁感慨萬千。

注釋:
本文選自《假如我是「黑人」》(光明日報出版社1984年版)。楊安祥譯。約翰·格里芬,美國作家。1960年,他曾利用葯劑和染料扮成黑人,游歷南部數州,後以日記體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經歷,結成《假如我是「黑人」》一書,在美國引起轟動。
①〔尼格兒〕「negro」(黑人、黑鬼)的音譯
在《解放黑奴宣言》頒布的近一百年後,在馬丁·路德·金發動黑人民權運動的20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的生存狀況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喬扮成黑人、有良知的白人作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揭示了那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真相。文中那真實的生活描述,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巨大的反差,無不令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當時美國種族歧視的可怕和可憎。

❷ leananderson和黑人的作品有哪些

萊昂納德·科恩的作品包括《灰色的夢》、《黑色的城市》、《黑色的靈魂》、《夢想的終結》、《自由的夢》等。其中,《自由的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科恩李掘在《自由的夢》中探討了美國黑人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面臨的各種社會和文化障礙。小說以一個名叫哈羅德·布魯克斯的黑人男孩為主角,他在一個「充滿偏見和不平等」的社區里長租擾銷大,卻始終夢想著自由和平等。通過哈羅弊游德的故事,科恩揭示了美國種族歧視和不平等的頑固性,以及黑人為爭取自由和平等所做的不懈努力。
科恩的作品以其對現實生活中的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而著稱,他的作品不僅在美國文學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且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❸ 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一、 選題的依據、意義和理論或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一)選題的依據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當代的非裔美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藍登書屋出版公司的我、普林斯頓大學人文學科教授。在過去四十年中,莫里森已經創作出版了《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寵兒》等為代表的長篇小說十部和大量的文學評論文章。莫里森的小說具有濃郁的黑人文化特質,主題思想深刻復雜,人物形象豐富立體,敘事話語凝重而不失活潑。這些小說闡釋了一個個穿梭於歷史與現實、真實與魔幻之間的黑人故事。這些故事既塑造了一個個可憐、可悲的人物形象,也勾勒了一幅幅悲涼、悲壯的美國黑人生活畫卷。由於文學創作領域的傑出貢獻,莫里森先後榮獲了美國小說類圖書獎(1978)、普利策文學獎和肯尼迪獎(1988)、諾貝爾文學獎(1993)、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傑出貢獻獎(1996)和美國國家人文獎章(2000)等。
本課題借用列斐伏爾空間理論框架解讀莫里森的小說《愛》。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並非理論猜想、空間話語、或者抽象模式,而將抽象思考與日常生活體驗、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相結合,囊括「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表徵」(representation of space)及表徵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 三環節,同時強調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及辯證關系,以此闡釋社會空間的社會生產。 列氏的空間概念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拒絕區分物理空間與社會空間,空間在他看來,幾乎都是社會空間,因此,空間就等於社會空間。其二:空間主要包含相互間關系,空間不再是靜態存在,而動態體現社會現實,展現精神和社會關聯。
《愛》是莫里森於2003年10月發表的又一部力作,被評論界譽為「從痴迷、奴役到解放的優美史詩」,是她的寫作巔峰。莫里森小說創作的基本主題之一是愛。新作《愛》中講述了一個黑人家族在民權運動中的興衰演變。莫里森遵循一貫的寓「政治」於藝術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小范圍的大故事。小說以「愛」的異化為線索,涉及到種族、性別、家庭、遺棄、恐懼等,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民權運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狀況。
其依據:一方面,《愛》的空間社會性更加突出,體現著虛擬世界的各種復雜社會關系。小說《愛》沒有孤立刻畫某一人物或事件,人物和事件總是被置於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和空間關系之中,其中種族意識形態、種族主義話語是空間分擾做談隔的密碼,空間關系突出體現種族現實。小說的種族空間政治潛藏於情感表文本之下。
另一方面,美國後資本主義時期,種族對立不再那麼嚴格,而階級對立日益明顯,性別對立則一如既往。《愛》反映了美國最近種族空間秩序的發展和演變,「絲鎮」的空間歷史演變體現文本化的美國空間歷史,通過分析美國黑人以空間為媒介和工具,以空間佔有以及空間秩序的修改為目標的種族出路探尋,從黑人的個體及族群空間體驗中,探索莫里森的空間緩碰政治書寫。
(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從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來看,莫里森的研究已經成為熱點,而基於空間視角的研究還很少,尤其目前空間研究呈多樣化發展態勢,空間是一個很好解讀莫里森這類經典作家的方向。
本研究主要從故事空間著手分析,小說《愛》中虛構世界的空間關系比莫里森前幾部小說更體現種族現實。從莫里森的寫作生涯來看,《愛》也可以理解為作者人文關懷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前幾部作品所反映的結構社會空間的各種因素在《愛》中被糅合在一起,各種力量相互交織、共同構建社會空間的本質。從空間角度觀察種族問題,能更加切實了解、加深認識種族現實,以其能以更加切實有效的方式解決種族問題。空間與身份、空間與種族之間的關聯在小說《愛》中有十分重要的體現。莫里森闡明了種族、性別及階級意識形態的空間結構動力作用,為弱勢群體變革空間胡茄秩序提供了理論支持。因此,從空間角度觀察種族問題,能加深認識種族現實,以其能以更加切實有效的方式解決種族問題。 此外,虛構世界中的各種空間改造之成敗得失引導我們持續思考莫里森為解決種族問題而進行的各種探索。
創新點:
傳統的非裔文學批評常常注重語言、敘事和聲音等非裔主體構建策略,本研究認為:空間也是非裔民眾構建主體的重要媒介和策略,空間與身份、空間與種族之間的關聯值得重視。從空間這一本時代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來研究莫里森的著作,一方面可以為理解作品提供不同視角;另一方面,可以從空間解讀中反觀人類切實的空間實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時代人類的生存狀態與互動機制中的一個側面。文明的發展帶給人類全新的空間體驗,空間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這些體驗,而文學空間問題研究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一)理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1)理論的國外研究現狀
法國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Henry Lefebvre)出版的《空間的生產》,開創了通往空間性三元辯證法的道路,即空間實踐、空間表徵與表徵空間,即堅持思考空間的每一種方式,無論是物質的、精神的,還是社會的,都應同時被看作既是真實又是想像的、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實在的又是隱喻的,同時強調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及辯證關系,以此闡釋社會空間的社會生產。
愛德華•索亞(Edward W. Soja)在繼承列斐伏爾的空間基礎上提出了的「第三空間」概念。索亞強調,在第三空間里一切都匯聚在一起,既是生活空間又是想像空間,它是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的本體論前提,因此第三空間將永遠保持開放的姿態,向新的可能性和去往新天地的種種旅程。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在《空間、知識、權利》中強調空間的重要性:「空間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礎。空間也是任何權利運作的基礎。」此後福柯又提出了最有名的理論和概念是「空間、權利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和「異托邦」,即異質空間」。
目前,「空間轉向」催生了空間研究熱潮。當下空間研究形式多樣、角度多重、術語繁多,看似龐雜繁復,卻有著相似的本質,即空間表意研究。
(2)理論的國內研究現狀
謝納在《空間生產與文化表徵》書中以空間生產論為理論基礎分析中國現代小說,研究文學在文化表徵實踐過程中如何運用表現、再現、想像、隱喻、象徵等表徵方式對空問進行意義的編碼重組,揭示現代性空間重組的文化政治內涵及其社會歷史意義。
包亞明在《空間文化與都市研究》中指出空間的歷史性和社會性在中國城市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導我們思考社會、歷史和空間的共時性及其復雜的相互依賴關系在都市化進程中的影響。
王笛《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通過分析各階層民眾公共生活空間與日常生活的關系,闡述了下層民眾是怎樣一步步喪失了他們的生產空間和文化傳統,又怎樣拿起「弱者的武器」為自己的命運而抗爭的。
此外,國內還有一些「空間書寫」和「空間隱喻」方面的研究成果,總體的空間研究呈多樣化發展態勢。
(二)莫里森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莫里森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起步期,20世紀70年代對莫里森的研究剛剛展開,也就是莫里森第一部小說《最藍的眼睛》面世5年後,有了第一篇較系統的研究論文《莫里森的小說: 對受挫情感的研究》( The Novels o f Toni Morrison :Studies in Thwarted Senstivity ),分析了《最藍的眼睛》和《秀拉》兩部作品中兩位女主角「受挫的情感」。(2)升溫期,20世紀80年代末很多黑人美國文學、黑人女性文學專著也都著力探討莫里森小說,1985年還出現了第一部莫里森研究專著:《莫里森的世界:文學批評探索》。此後,莫里森的研究數量和批評視角呈逐年增長態勢。(3)繁榮期,20世紀90年代以來,莫里森研究逐漸走向繁榮。隨著莫里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的作品更被譯成多種語言出版發行,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關注與認同,此後,對莫里森的研究和評論呈逐漸增多和加深的趨勢。
縱觀莫里森的研究視角主要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1、女性主義與黑人女性主義
1977年芭芭拉•史密斯發表了《走向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分析了《秀拉》中的黑人女同性戀元素,探討了小說中黑人女性的經歷和女性之間的友誼問題。
2、黑人文學傳統與非洲淵源
特魯迪爾•哈里斯(Trudier Harris)的《虛構與民間傳說:托尼•莫里森的小說》(Fiction and Folklore: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1991).希金斯(Therese E. Higgins)的《篤信、宇宙論與民間傳說:托尼•莫里森小說中的非洲影響》等。(Religiosity,Cosmology and Folklore:the African Influen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探討了從非洲文化、歷史、奴隸制、黑人音樂等角度影響著莫里森小說的創作。
3、心理分析
布蘭奇(Eleanor Branch)的《穿過俄狄浦斯之謎:所羅門之歌>中奶娃的自我追尋》(《Trough the Maze of the Oedipal : Milkman』s Search for Self in Song of Solomon》)運用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以及拉康的鏡像理論、自我發展理論等進行了對美國黑人和個人家庭世界的相關解讀。
4、生態批評
因為莫里森小說中的自然總是與宗教、種族主義等文化背景緊密聯系。勒庖(Lauren Lepow)的《失樂園與復樂園:托尼•莫里森柏油娃>中的二元對立與伊甸園神話》。就從自然與宗教角度探討了美國黑人的力量與墮落、自然與傷痛的彌合等問題。
5、比較研究
將莫里森與其他黑人作家、女性作家或其他經典作家進行比較的研究不少。如威廉姆斯(Lisa Williams)的《托尼•莫里森和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中作為局外人的藝術家》(《The Artist as Outsider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 and Virginia Woolf》)、麥克(Patricia Mckee)的《生產美國種族: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納以及托尼•莫里森》(《Procting American Race :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Toni Morrison 》)等。
6、專著、工具書等
《托尼•莫里森網路全書》(The Toni Morrison Encyclopedia)、《托尼•莫里森參考書目》(Toni Morrison: A Bibliography)及《托尼•莫里森世界:小說人物及地方指南》(The World of Toni Morrison:A Guide to Characters and Places in Her Novels)及《托尼•莫里森訪談錄》(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綜上,國外莫里森研究已經成為顯學,評論界對莫里森作品的整體評價和詮釋一直處於多樣化的發展變化之中,其研究視角、方法和切入點都在向豐富多元化發展。
國內莫里森研究:
國內莫里森研究晚於國外,中國對莫里森的譯介始於20世紀80年代,杜志卿在2005年發表了《國內托尼•莫里森譯介述評》,詳細梳理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莫里森譯介情況。在莫里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柏油孩子》、《爵士樂》、《天堂》等中譯本相繼出版後, 90年代初,國內莫里森研究才逐漸呈升溫狀態。但研究對象多集中在《寵兒》、《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上,對莫里森的近作的相關成果更少。21世紀開始,莫里森研究已經成為熱點。通過查閱CNKI等國內中文核心期刊,期刊論文達到6000多篇,還有十幾部專著。國內的主要研究狀況如下:
目前國內出版了十幾部對莫里森研究的專著,其中王守仁、吳新雲發表了《性別•種族•文化:托妮•莫里森與二十世紀美國黑人文學》在美國族裔問題的背景下,研究了基於種族、性別問題下的作品與文化的關系。唐紅梅發表的《種族、性別與身份認同——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絲•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說創作研究》將兩位極具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進行對比分析,論述了作品中人物身份認同的困境與身份構建的努力嘗試。章汝雯的《托妮•莫里森研究》則系統的分析了《所羅門之歌》、《寵兒》、《秀拉》和《愛》幾部小說的主題,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視角。
以莫里森研究作為博士論文的有20多篇,且目前正呈逐漸上升趨勢,其中曾梅的《沖突的思考,融合的啟示:托妮•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從種族主義為出發點,探討了莫里森這類經典作家在藝術創作中思想、情感的表達和定位。
國內與國外研究成果的接軌較晚,研究現象相對集中,發展、創新不夠。
(三)對《愛》的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在外文網上搜索及網路上查找,很多期刊都對這部小說進行了評論,總結如下:
《芝加哥太陽報》( Chicago Sun-Times)評論被商業作家一再浪漫化的「愛」的主題,在托尼•莫里森筆下剝離了層層偽裝,讓人感到切膚之痛。
亞馬遜網站(Amazon.com)肯定了托尼•莫里森的作家地位,稱在世作家裡,小說開篇寫得最值得回味的,除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就是托尼•莫里森。
《觀察家》( Observers)評論莫里森「當她開口講話,整個美國都洗耳恭聽」。她是奧巴馬、希拉里、厄普代克、拜厄特的文學偶像。
《新聞周刊》(News Week)評論這本小說像一顆緻密的星辰,它驚心動魄,又洗練完美,堪稱莫里森巔峰時期的成熟之作。
《ELLE》(美國版)稱莫里森筆下斑斕世界,豐富的語言,表現人類痛苦、渴望與失落的質感十足的場景,令《愛》充滿魅力。
美國總統 奧巴馬稱她優雅、智慧,是引人矚目的作家,也是引人矚目的女人。
美國前第一夫人 凱瑟琳•布希稱「她的每一部小說里,愛都是那麼艱難、復雜而濃烈,猶如一條深邃湍急的河」 。
托尼•莫里森本人接受訪談時稱我寫這本書,是想讓人回憶那種「不顧一切『全副身心,沒有任何負擔地去愛一個人」的感覺。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稱愛是一部深刻的小說。莫里森像一個生動的畫家描繪人的情緒,通過一個個精美的隱喻,將舒適開放的風格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另外,亞馬遜網上書評人E.Brooke Gilbert對該書的風格、主題、人物刻畫、敘事方法以及文本內容也多有贊譽。
(2)國內研究現狀:
○1 女性主義和黑人女性主義的解讀:
唐紅梅在《論托尼•莫里森愛>中的歷史反思與黑人女性主體意識》通過分析小說的敘述聲音,指出只有建構積極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女性主體意識才得以表達。
馮麗芬在碩士論文《托尼•莫里森小說愛>中黑人女性的主體性建構》中繼續關注在父權制和種族主義下的黑人女性的成長和黑人女性主體性的建構。
李秀清在《女性主體的淪喪與回歸——評莫里森的小說愛>》中從黑人內部問題入手, 表明威脅女性主體意識的根源是種族內部的階級與性別壓迫及女性主體意識的喪失。
○2 從生態批評角度解讀
趙莉,崔楠的《種族性別和諧——愛>中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從種族和兩性沖突二元制思維模式下女人和自然的關系、生態女性主義意識等視角解讀莫里森的政治思想: 以促進種族、性別和自然的全方面和諧發展,讓愛起到作用,從根本上改變女性的生活狀態。
○3 從敘事學角度解讀:
成思明的《論托妮•莫里森《愛》的敘事技巧》主要從小說多重敘述視角和碎片化的時空機制分析了《愛》中後民權時代的黑人的思想變化。
○4 從性別研究解讀
夏鴻猷在碩士論文《對托妮•莫里森《愛》的社會性別研究》中通過探討黑人社區里不平等的兩性關系,闡述莫里森為重建和諧的男女關系所做出的努力。
蘇婷婷,杜志卿的《無法走出過去的陰影——托妮•莫里森筆下的比爾•科西》通過分析一位心靈扭曲的黑人男性形象說明黑人只有重新審視歷史,勇於面對過去,才能克服「身份焦慮」,實現自我身份認同。
○5 從種族、階級方面解讀
肖臘梅《愛與政治——評莫里森的小說愛》將愛恨置於民權運動這個政治語境下,因而帶有濃厚的對種族、性別問題的思考意識。
王守仁 吳新雲的《對愛進行新的思考——評莫里森的小說愛》探討了一個重要問題是民權運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狀況。
○6 心理分析解讀
言捷智在碩士論文《論畸形的愛——托尼•莫里森 愛> 的心理解讀_》以心理學家弗洛姆和羅傑斯的理論為依據,探討了美國黑人在種族、階級壓迫下畸形之愛產生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
阿衛星在《對莫里森小說愛>中愛的缺失的心理闡釋》中通過黑人女性之間失敗的友誼以及畸形的婚姻,展示了黑人女性在充斥著父權制和種族歧視的社會中的命運。
○7 倫理學解讀
王瑜在《托妮•莫里森愛>中的倫理解讀》中從道德倫理、家庭倫理和政治倫理三個共時的維度分析小說中人物的倫理觀。
○8 其他方面研究
翟文婧在《價值的載體與慾望的對象———托尼•莫里森小說 愛>中的女性身體》中將注意力放在主體性建立的物質基礎即人的肉體之上。在伊里加蕾理論的關注下,通過解讀靈魂和肉體的分離,揭示女性對自身身體控制的脆弱導致女性無法在淪為 「他者」 的身份中構建自身主體。
王玉括在《愛的魅力與困惑—托妮•莫里森的新作 愛>》中把母愛和自愛作為黑人社區改善男/女、個體/群體關系的建設性力量。
三、課題研究擬採取的方法:
1、文獻綜述法
文獻綜述研究法是指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需要,通過查閱文獻來獲得相關資料,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所要研究的問題,找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中發現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本課題將利用學校圖書館、網路、雜志等搜集與本課題相關的材料,在充分佔有第一手資料的情況下,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找出充分的論據和理論基礎來論證觀點。
2、系統分析法
系統分析法是指反映客觀整體性的思維方式,要求從客觀世界(即研究對象)的整體與要素,整體與層次,整體與結構,整體與環境的辯證統一出發,揭示事物的整體關系與整體特徵。系統分析法運用到本課題研究中來,就是要把文本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理清文本內部的層次,發現每個層次之間的聯系,發揮其對主題論證的支持作用。
3、文本細讀法
文本細讀是語義學對文本進行解讀的重要方法和顯著特徵。其基本特徵是:以文本為中心;重視語境對語義分析的影響;強調文本的內部組織結構。通過文本細讀與理論探討相結合的方式,運用理論指導文本細度,文本細讀闡釋理論、發展理論,力圖做到文本與理論的有機結合。
四、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以及解決的方法:
(一)主要難點
1、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理論難題
(1)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所運用的空間理論,屬於哲學范疇,使得文論理解起來難度加大。
(2)空間理論在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原來一些術語的解釋有了新的闡述,在運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誤區。另外,在理論與文本的結合方面,也有不易把握的因素。
2、相關資料的搜集較難
由於國外對於卡托妮•莫里森的《愛》的研究還沒有充分展開,相關研究資料的數量還很有限,尤其是國外的參考文獻,收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二)解決的辦法
1、對於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理論難題解決的方法有:
(1)借鑒前人分析類似的文本時的思路,尋找靈感和線索多維度地進行分析。
(2)刻苦研讀空間理論,找出該理論在文本分析研究中的側重點。
(3)通過向導師請教,弄清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理論難點。
(4)向本學科中有造詣的專家、學者請教。
2、對資料搜集較難的問題,其解決辦法有:
(1)通過互聯網、報刊、書籍尋求資料。
(2)利用我校圖書館查找一些資料。
(3)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親自到北京圖書館查找一些資料。
(4)認真研讀文本,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在廣度有限的情況下,在深度上下功夫。
五、論文工作日程計劃:
(一)20XX年9月—20XX年11月:論文開題階段。
廣泛閱讀相關論文,完成調研報告,確定學位論文題目,完成開題報告。
(二)20XX年1月—20XX年3月:理論准備階段。
研讀列斐伏爾的相關理論,尋求該課題的理論支持,細化論文提綱,填充必要內容。
(三)20XX年4月—20XX年6月:資料收集階段。
通過上網際網路、本校圖書館等方式搜集相關數據資料,尋求該課題的佐證材料,為畢業論文的撰寫提供事實依據。
(四)20XX年7月—20XX年8月:材料分析和理論總結階段。
將文本及相關資料與理論相結合,探討不同的人物主體空間訴求和空間實踐的過程。確定詳細提綱。
(五)20XX年12月前:完成初稿階段。將相關理論重新梳理,認真修改理論與文本結合分析的不妥之處,完善論文的合理性。
(六)20XX年1月:校訂、修改論文。
(七)20XX年3月:定稿,准備答辯。

❹ 蘇曉曼與黑人是哪本小說

書名:庶女狂妃作者:久雅閣人物關系表,隨文更新。【必看】——蘇府——老爺:蘇哲君【江南首富】太太:蘇老爺的母親。大夫人:蘇老爺大老婆,吳氏。子:蘇海。【妾陸氏所出,過繼給了多年和塵無出的吳氏。】二夫人:蘇老爺二老婆,明氏女:蘇曉曼【大小姐】蘇曉羅【二小姐】蘇曉芙【三小姐】蕭姨娘:蘇老喚顫禪爺小妾女:蘇碧如洞世【四小姐】蘇月如【六小姐】

❺ 黑人和白人生的孩子為什麼是黑人

黑人的體貌特徵是最為明顯的。他們膚色黝黑,頭發黑呈波浪或鬈曲,黑眼睛,鼻子寬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橫徑較大,凸唇,口寬度大,嘴唇厚,鬍子和體毛較少等等。

黑人與其他人種混血結合,運氣好的話第1代就能接近白人或黃種人膚色,無明顯黑人特徵,不過這個幾率非常非常低。運氣不好的話,5代之後依舊是黑人,只不過少了很多原始黑人的特貌特徵,像膚色稍微白點等等。

正常情況下,只改變膚色,是不需要很長時間的。首先就算是白人和黑人一起生下的孩子的第一代,膚色比較深,也可以通過各種美白或者保養的方法,把自己的皮膚逐步變淡。多花點時間的話,皮膚肯定不會像煤炭那樣。這些都是建立在黑人皮膚基因佔有比不高的情況下。有些黑人由於基因影響,膚色一直都是芹姿黑的,這個改變不了。你可以看看國外的情況,如果混血皮膚真的那麼容易改變的話,那麼美國的種族歧視也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加上環境因素的影響,就算是白人,如果常年生活在非洲那種環境里,最終也會和黑種人的膚色,沒有很大差異。所以一個黑色皮膚的混血兒,如果常年不見太陽光而且自己平常會進行美白保養的話,這種膚色差異是也是會減小的。

當然,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黑人生下來的孩子不管經過多少代都是帶有黑人的基因的。我們都知道白人和黑人生下來的孩子會有一半的黑人基因,在生下的孩子也至少會有四分之一的黑種人的基因,依次推算下去,想要讓黑人基因變得微乎其微,就需要很多代的努力。

我覺得黑人很聰明,和白人關系真好,只搶砸亞洲人店鋪,中國人還幫著黑人罵警察,好,警察不管了。一滴血原則,黑人無論和哪個種族混血,都是黑人。唱歌的瑪利亞凱麗是黑白混血,鏡頭里看不出來。

這個問題去問奧巴馬。在美國倒是看到一雙黑夫白妻,生了一對純白的嬰兒。黑人的基因強大,誰碰黑人,後代為黑色的膚色幾乎是百分之百。看被跪殺的弗洛伊德臉型,他的先祖中應該是有白人基因的,但是看到五歲時就離開他的兒子已經是一個純黑的黑人了。

畫畫調色過不?要加深顏色,1滴黑就能加深幾個色度,要提白,一倍量的白懟進去就提高一階而已

主要看怎麼混了?基本第四代就不太明顯了!所以消除種族歧視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互融合!

如果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結婚,生下的孩子還是偏黑色的;如果這個孩子還和白人結婚,所生的孩子就會白很多了;以此類推,如果所生孩子基本都和和白人結婚,基本四代人基本就和白人世祥差不多了,黑人基因就所剩很少了。

但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少的,就算奧巴馬是黑白混血,但是他也和黑人結婚,所以現實中還是比較少的,畢竟在美國各種顏色的都有。

但是要是亞洲黃種人和白人結婚,基本最多三代人就成為和白人沒什麼區別的白人了!

而黑人的第四代應該還會有黑人特徵!

最少20代吧。如果在中國,三代都撐不下去,現在的中國女人把外國人當成寶,過幾十年,黑人很難在中國找到對象。

這個可以通過先天和後天的改變,加快變成白人,一般黑人和白人的第一代就有所改變了(格里芬的爸爸是百分百黑人,媽媽是百分百白人)你看他長得像白人還是黑人?還有就是著名足球明星內馬爾和他的兒子大衛·盧卡。內馬爾肯定是帶有黑人血統的,然後看他的兒子,在外貌是一點看不出黑人的影子。所以說,這個第幾代是真的說不準,因為每個人都身體生理不一樣,不過一般來說可能第三代開始已經是和白人差不多了

同樣的道理,由於黑人的基因非常強大的原因,黑人與其他種族通婚後的後代,也幾乎都是黑人膚色!

至於合適才能接近白人膚色,我認為最少需要十幾代的努力,而且在這十幾代中,還必須都是與白人通婚才有可能。

因為黑人的基因實在是太強大了,據研究表明,黑人的膚色基因屬於顯性基因,是很容易就能遺傳下來的,所以幾乎只要是黑人的後代,生下來的就一定是黑色人種。

所以說,黑人要混至少十幾代才能接近白人膚色,當然了不排除基因隔代遺傳啥的,繼承白人膚色的,但是這樣的例子真的是太少了,正常情況下都是一代一代繼承下去的,所以黑人才會越來越多的嫌返絕原因。

世界的顏色應該是五彩繽紛,而非一家獨大!所以,要有黑色人種,但也要有黃色和白色人種,所以還是希望能保持各種族之間的平衡,不要到時候地球只剩下黑人,那其實是件挺可怕的事情!

我們通常可以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不管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和黑種人生下來的孩子,普遍皮膚膚色較深。那麼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生下來的孩子,想要後代擺脫較深的膚色,需要經過多長時間呢?正常情況下,只改變膚色,是不需要很長時間的。首先就算是白人和黑人一起生下的孩子的第一代,膚色較深,也可以通過各種美白或者保養的方法,把自己的皮膚逐步變淡,當然,如果想要正常的生育,然後讓自己的後代皮膚變白,也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粗略的估計一下,自己本身就不是特別深的膚色,和黃種人或者白種人結婚,生育之後生下來的孩子膚色自然不會比自己更深,就這樣延續下去,頂多兩三代膚色就會和黃種人或者白種人沒有很大差別。當然,我們也要考慮一下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我們黃種人,如果常年生活在非洲那種環境里,最終也會和黑種人的膚色,沒有很大差異。所以一個天生膚色生的混血兒,如果常年生活在太陽光,沒有那麼強烈的地方,而且自己平常會進行美白保養的話,這種膚色差異是表現不出來的。當然,如果我們從基因的角度分析的話,白人和黑人一起生的後代,想要徹底擺脫黑人的基因的話,就需要漫長的時間了綜上所述,白人和黑人生下來的孩子膚色想要變白是非常容易的,雖然,可能會天生膚色比白種人或者黃種人膚色要深一些,但是,加上自身努力和環境影響,膚色變淺是很容易發生的。當然,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黑人生下來的孩子不管經過多少代都是帶有黑人的基因的。我們都知道白人和黑人生下來的孩子會有一半的黑人基因,在生下的孩子也至少會有四分之一的黑種人的基因,依次推算下去,想要讓黑人基因變得微乎其微,就需要很多代的努力

樓主的問題沒有意義,美國的種族歧視是根深蒂固的。就算經過十代混血,只要身上有一丁點黑人基因,你也被認為是黑人。照樣受到歧視!

❻ 美國黑人文學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以下對美國文學階段的劃分認可了許多文學史學家賦予獨立戰爭(1775—1781)、南北戰爭(1861—1865)、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的重要性。在這些粗略的劃分下列舉了一些被更廣泛應用的術語,以區分美國文學的時期和其中的細分時期。必須注意的是,這些術語種類繁多;它們可能代表一段時間、一種政治組織形式、一種顯著的文化或想像模式,或是一種占支配地位的文學形式。

1607—1775年。從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個殖民鋒賣地到美國獨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經常被稱為殖民地時期。這一時期的作品大都是宗教性、實用性或歷史性的。17世紀以一些殖民地的創建和早期歷史為寫作題材的期刊和敘事作家中著名的有威廉·布雷德福、約翰·溫思羅普和神學家科頓·馬瑟。接下去一個世紀中,喬納森·愛德華茲是主要的哲學家和神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則是早期美國寫作清晰易懂且極具說服力的散文大師。直到1937年愛德華·泰勒的手稿首次出版,他才被發現是一位具有英國虔誠的詩人赫伯特和克拉肖玄學派風格的出色的宗教詩人。安·布拉茲特里特是採用世俗、家庭和宗教主題的殖民地時期的主要詩人。

1773年菲利斯·惠特利——當時他還是一個出生於非洲的19歲奴隸——出版的《論各種主題的詩歌》,宣告了一大批傑出黑人作家(或者用一個後來更易為人接受的稱謂,非枝基缺裔美國作家)的產生,但直到最近他們仍被忽視。美國的非洲文化傳統十分復雜,種類繁多——既是西方的又是非洲的,既有口頭的又有書面的,既有奴隸的又有自由人的,既是猶太基督教的又是異教徒的,既有種植園的又有城市的,既是主張取消種族隔離的又是黑人民族主義的——這種文化傳統產生了張力和融合力,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高度創新和極具特色的文學,以及被視為美國對西方音樂傳統重要貢獻的音樂形式。參閱:J.桑德斯·雷丁所著的《造出黑膚色詩人》(1939,1986年再版);小休斯頓·A.貝克所著的《美國黑人文學》(1971);伯納德·W.貝爾所著的《美國黑人小說和它的傳統》(1987);小亨利·L.蓋茨所著的《黑人形象》(1987)及其主編的《黑人文學與文學理論》(1984);小亨利·L.蓋茨、內利·Y.麥凱等人合編的《諾頓美國黑人文學選集》(1997)。

1765年印花稅法和1790年之間的這一階段有時被區分為獨立戰爭時期。這是托馬斯·潘恩頗具影響的革命宣傳短文的時代;是托馬斯·傑斐遜的《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令》和《獨立宣言》以及其他許多作品的時代;是《聯邦黨人文集》(那些最知名的文章是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詹姆斯·麥迪遜撰寫的)支持憲法的時代;是菲利普·弗瑞諾和喬爾·巴洛創作愛國諷刺詩歌的時代。

1775—1865年。1775—1828年被稱為早期民族文學時期,它以1828年傑克遜民主的獲勝為結束,標志著富有想像力的民族文學的出現,這一時期的作品包括首部美國舞台喜劇[羅耶爾·泰勒的《對比》(1787)],最早的美國小說[威廉·希爾·布朗的《同情的力量》(1789)]和1815年創辦的第一家長盛不衰的美國雜志《北美評論》。華盛頓·歐文的散文和故事獲得了國際聲譽;查爾斯·布羅克登·布朗寫出了具有美國特色的神秘和恐怖的哥特小說;美國第一位重要小說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成功地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威廉·卡倫·布賴恩特和埃德加·愛倫·坡寫出了相對獨立於其英國前輩的詩歌。1760年出版了一大批奴隸故事和自傳中的首批作品,作者是逃跑的或獲得自由的非裔美國奴隸,這些作品大都出版於1830—1865年間,其中包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弗雷德里克·道猛辯格拉斯的生平與時代》(1845)和哈麗特·雅各布斯的《一個女奴的生平事件》(1861)。
1828—1865年,從傑克遜時代至美國內戰這一階段常被視為美國的浪漫主義時期(參見: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標志著獨特的美國文學時代完全來臨。這一時期有時也叫美國的文藝復興時期,這一名稱來自F. O.麥西森頗有影響的同名著作(1941),該書評介了這一時期的著名作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亨利·戴維·梭羅、埃德加·愛倫·坡、赫爾曼·梅爾維爾和納撒尼爾·霍桑(也可參見:象徵主義);這一階段有時也被稱為超驗主義時期,以愛默生為中心,始於在新英格蘭占統治地位的哲學和文學運動之後(參見:超驗主義)。在除戲劇外的所有文學體裁中,這一時期的作家們所創作的作品的原創性和高度的藝術成就都是後世美國文學所無法超越的。愛默生、梭羅和早期女性主義者瑪格麗特·福勒在思想、理想、文學目的方面影響了那一時代和後世的許多美國作家。這不僅僅是威廉·卡倫·布賴恩特、華盛頓·歐文、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不斷有新作問世的年代,還是坡、霍桑、梅爾維爾、哈麗特·比徹·斯托和南部小說家威廉·吉爾摩·西姆斯創作小說和短篇故事的年代;是坡、約翰·格林里夫·惠蒂埃、愛默生、亨利·華茲沃斯·朗費羅和所有美國詩人中最具創新意識和影響力的沃爾特·惠特曼創作詩歌的時代;也是坡、西姆斯和詹姆斯·拉塞爾·洛威爾開始在散文中展現傑出的美國式文學批評的時代。弗朗西斯·埃倫·沃特金斯·哈珀延續了非裔美國女性詩人的詩歌創作傳統,非裔美國小說則由威廉·韋爾斯·布朗的《克洛代爾》(1853)和哈麗特·E.威爾遜的《我們黑人》(1859)拉開了序幕。

1865—1914年。血腥的美國內戰帶來的大變革與戰後南部重建及隨後北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深刻地改變了美國對自身的認識,也改變了美國的文學模式。1865—1900年間經常被稱為現實主義時期,指的是包括馬克·吐溫、威廉·迪安·豪威爾斯、亨利·詹姆斯、約翰·W.德福雷斯特、哈羅德·弗雷德里克和非裔美國小說家查爾斯·W.切斯納特的作品。這些作品盡管各有不同,但都被歸為「現實主義的」,以區別於其散文體小說的前輩坡、霍桑和梅爾維爾的「傳奇」作品(參見:散文體傳奇、現實主義)。一些現實主義作家以地域為小說的創作背景;這些作家(除了馬克·吐溫描繪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區的小說外)包括加利福尼亞的布雷特·哈特、緬因州的薩拉·奧恩·朱厄特、馬薩諸塞州的瑪麗·威爾金斯·弗里曼、路易斯安那州的喬治·W.卡布爾和凱特·肖邦。(參見:地方小說。)肖邦現已作為早期主要女性主義作家而聞名。惠特曼直到19世紀最後十年還在繼續他的詩歌創作,隨後埃米莉·狄金森加入了詩歌創作的行列(這是惠特曼和幾乎其他所有人所不了解的)。盡管狄金森創作的1000多首短詩在她生前只發表了七首,但她今天已被視為美國最獨特、最傑出的詩人之一。西德尼·拉尼爾出版了以音樂節拍為基礎的詩律實驗詩作;非裔美國作家保羅·勞倫斯·鄧巴在1893—1905年間出版了詩歌和小說;1890年代,斯蒂芬·克萊恩(盡管他去世時年僅29歲)先於埃茲拉·龐德和意象主義者的實驗性作品出版了自由體短篇詩歌,與此同時,他還創作了才華橫溢充滿新意的短篇故事和短篇小說,這些作品預示了後來出現的兩種敘事模式: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1900—1914年間,盡管詹姆斯、豪威爾斯和馬克·吐溫仍在繼續創作,伊迪絲·華頓也出版了她的早期小說,但為了表示對弗蘭克·諾里斯、傑克·倫敦和西奧多·德萊塞那些盡管有時顯得粗糙但卻具有強大感染力的小說(這些作品對成為那些本能慾望與外界社會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犧牲品的人物形象進行了典型的描寫)的認可,這一時期被區別為自然主義時期;參見: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中的自然主義。

1914—1939年。這一時期介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始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帶來的創傷為標志,這是出現了現在仍然稱為「現代文學」的時期,其在美國的卓越成就達到了足以與19世紀中期美國文藝復興時期比肩的高度;但與早期大多數作家不同,美國的現代主義作家也享有廣泛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參見:現代主義。)哈麗特·門羅1912年創辦於芝加哥的《詩歌》雜志,發表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作家的作品。這些著名詩人中有埃德加·李·馬斯特斯、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羅伯特·弗羅斯特、卡爾·桑德堡、華萊士·史蒂文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埃茲拉·龐德、魯賓遜·傑弗斯、瑪麗安·穆爾、T. S.艾略特、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和e. e.卡明斯。這些詩人採用了史無前例種類繁多的詩歌創作模式,其中包括埃米·洛威爾、H. D.(希爾達·杜利特爾)和其他詩人的意象主義,弗羅斯特的韻律詩,威廉斯用美國方言創作的自由體詩,卡明斯在形式和排版上的實驗,傑弗斯的詩體自然主義,龐德與艾略特將法國的象徵主義形式和傳統方式與英國玄學派詩人的智慧和比喻手法融會貫通、消化吸收,運用於他們各自別具一格的詩歌創作。散文體小說的主要作家有伊迪絲·華頓、辛克萊·劉易斯、埃倫·格拉斯哥、威拉·凱瑟、格特魯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約翰·多斯·帕索斯、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威廉·福克納、歐內斯特·海明威、托馬斯·烏爾夫和約翰·斯坦貝克。這一時期,美國產生了第一位傑出的劇作家尤金·奧尼爾和一大群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他們包括范·威克·布魯克斯、馬爾科姆·考利、T. S.艾略特、埃德蒙·威爾遜和傲慢而刻薄的H. L.門肯。

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經常以多種方式再度細分。奢華浮誇、追求享樂的1920年代有時被稱為「爵士時代」,這個名稱因為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爵士時代的故事》(1922)而流行。這十年也是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康蒂·卡倫、蘭斯頓·休斯、克勞德·麥凱、瓊·圖默、佐拉·尼爾·赫斯頓和其他許多非裔美國作家用各種文學形式創作了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作品。(參見:哈萊姆文藝復興。)

這十年間的許多傑出美國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其自身的戰爭經歷而深感幻滅,因他們所感悟到的美國文化的愚鈍無知與其「清教徒式」的壓抑而異化,經常被冠以迷惘的一代(格特魯德·斯泰因最先用這一術語來指那時法國的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環境和更為自由的生活方式,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移居國外,他們或者去了倫敦,或者去了巴黎。埃茲拉·龐德、格特魯德·斯泰因和T. S.艾略特終老國外,但大部分較年輕的「流亡者」,正如馬爾科姆·考利稱呼他們的那樣[《流亡者歸來》(1934)],都在1930年代回到了美國。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和菲茨傑拉德的《夜未央》是描繪了兩種美國流亡者心態和生活方式的小說。在「激進的30年代」,即美國經濟大蕭條和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帶來經濟、社會變革的時期,一些作家投身於激進的政治運動,其他許多作家則在其文學作品中觸及當時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其中包括威廉·福克納、約翰·多斯·帕索斯、詹姆斯·T.法雷爾、托馬斯·烏爾夫、約翰·斯坦貝克的小說和尤金·奧尼爾、克利福德·奧德茲、馬克斯韋爾·安德森的劇作。參見:彼得·康恩所著的《美國1930年代:文學史》(2009);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著的《在黑暗中舞蹈:大蕭條的文化史》(2009)。

1939年至今,當代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因為隨之而來的對所謂叛國罪的莫斯科審判,以及1939年斯大林與希特勒簽訂蘇德條約而導致對蘇聯共產主義的幻滅,在很大程度上給1930年代的文學激進主義畫上了句號。1991年蘇聯解體給那些極少數依然在文化上效忠於蘇聯的作家以最後一擊。接下去數十年間,那些在1930年代積極支持從工業經濟回歸農業經濟的南部保守派作家,即平均地權論者,主宰了新批評,代表了將文學與作者生平及社會隔離開的普遍批評趨勢,用正式術語來說,就是將文學作品視為有機的和自主的實體。[參閱:約翰·L.斯圖爾特所著的《時間的重負:逃亡者與平均地權論者》(1965)。]然而,頗具聲望和影響力的批評家埃德蒙·威爾遜和萊昂內爾·特里林——以及包括菲利普·拉夫、艾爾弗雷特·卡辛、德懷特·麥克唐納和歐文·豪在內被歸為紐約文人的其他批評家——在1960年代依然用人性和歷史的觀點來對待文學作品,以作者的生平、氣質和社會環境為評述背景,以作品的道德、想像力品質和對社會的影響作為評價標准。參閱:亞歷山大·布魯姆所著的《浪子回頭:紐約文人和他們的世界》(1986);V. B.利奇所著的《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國文學批評》(1988)第4章。有關美國文學理論和批評在1970年代及之後的激進新發展的討論,參見:後結構主義。

回顧過去,盡管1950年代經常被視為是一個文化一致和滿足現狀的時期,但這一時期的標志卻是涌現了反現存社會體制和反傳統的各種充滿活力的文學運動:艾倫·金斯堡和傑克·凱魯亞克等垮掉派作家;荒誕派文學的美國典範;黑山詩人查爾斯·奧爾森、羅伯特·克瑞萊和羅伯特·鄧肯;紐約詩人弗蘭克·奧哈拉、肯尼斯·科赫和約翰·阿什伯利。這也是一個自白詩盛行的時期,文學上對性持極端坦率開放的態度,這個時期以著名作家亨利·米勒(他1930年代開始創作自傳體和虛構作品,但在1950年代之前只在私下流通)的出現,以及諾曼·梅勒、威廉·巴羅斯和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出版於1955年)等人的著作為標志。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的反文化運動,繼承了前期的一些創作模式,但是叛逆的青年運動和對越戰激烈的、有時甚至是猛烈的反對卻將其推向了極端和狂熱;對這一運動持贊成態度的論述,參閱:西奧多·羅斯扎克所著的《反文化的形成》(1969);後來對這一運動的回顧,參閱: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著的《伊甸園之門:60年代的美國文化》(1978)。參見: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有關非裔美國文學作品在此階段的激進發展,參見:黑人藝術運動。

二戰後美國散文體小說的重要作家包括: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940年移居美國)、尤多拉·韋爾蒂、羅伯特·佩恩·華倫、伯納德·馬拉默德、詹姆斯·庫爾德·科森斯、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諾曼·梅勒、約翰·厄普代克、小庫特·馮尼戈特、托馬斯·品欽、約翰·巴思、唐納德·巴塞爾姆、E. L.多克特羅、辛西婭·奧茲克和喬伊斯·卡羅爾·奧茨;詩歌創作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瑪麗安·穆爾、羅伯特·佩恩·華倫、西奧多·羅特克、伊麗莎白·畢肖普、理查德·威爾伯、羅伯特·洛威爾、艾倫·金斯堡、阿德里安娜·里奇、西爾維亞·普拉斯、A. R.阿蒙斯和約翰·阿什伯利;戲劇方麵包括:桑頓·懷爾德、莉蓮·海爾曼、阿瑟·米勒、田納西·威廉斯、愛德華·阿爾比,以及包括薩姆·謝潑德、戴維·馬梅特、托尼·庫什納和溫迪·沃瑟斯坦在內的一些其後出現的劇作家。20世紀後幾十年很多最具創新意識、最傑出的文學作品,往往都是那些被歸於某一「少數群體」或某一民族的文學群體的作家所創作的(「民族群體」由處於主體文化和社會體系中、明顯具有共同的種族、宗教、語言、文化模式和民族根源等特性的個人組成)。但在這些群體的內部與外部卻存在許多爭議,爭議的焦點是:到底是只把這類作家視為美國主流文學的組成部分更為公正准確,還是強調每個作家作為某一民族文化的參與者身份、具有其所屬文化獨特的題材、主題和形式特徵更為公正准確。(參見:人文主義中的身份理論家。)這是傑出非裔美國小說家和散文家拉爾夫·埃里森、詹姆斯·鮑德溫、理查德·賴特、艾伯特·默里、格洛麗亞·內勒、艾麗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時代,是詩人阿米里·巴拉卡(萊羅伊·瓊斯)、格溫德林·布魯克斯、瑪亞·安傑洛和麗塔·達芙的時代;是劇作家洛蘭·漢斯伯里和奧古斯特·威爾遜的時代。(關於大眾化的詩律模式的一些發展,參見:表演詩歌。)這也是涌現了萊斯利·馬蒙·席爾科(美國印第安人)、奧斯卡·胡羅斯和桑德拉·西斯內羅斯(西班牙裔美國人)、茱帕·拉希里(東印度人)、瑪克辛·漢·金斯敦(即湯婷婷)和譚恩美(華裔美國人)等傑出少數民族小說家的時代。參閱:休斯敦·A.貝克主編的《三種美國文學:奇卡諾人文學、美國本土文學與亞裔美國文學文叢:美國文學教師手冊》(1982)。

當代美國的文學場景繁復多樣,以上所列隨時都可能得到進一步擴展。我們需要等待時間來決定究竟哪一位目前活躍的作家可以成為美國文學經典中長盛不衰的重要人物。

熱點內容
總裁言情甜寵有肉小說 發布:2024-11-28 01:15:47 瀏覽:662
黑暗向情色武俠小說 發布:2024-11-28 01:10:40 瀏覽:342
男強女強仙俠言情完結小說 發布:2024-11-28 01:00:57 瀏覽:818
日推薦榜玫瑰小說 發布:2024-11-28 00:56:35 瀏覽:521
女配小說推薦言情 發布:2024-11-28 00:10:42 瀏覽:711
都市主角是龍的小說無敵 發布:2024-11-27 22:43:46 瀏覽:132
適合投稿言情小說的公眾號 發布:2024-11-27 21:58:21 瀏覽:317
好看的民國小說推薦 發布:2024-11-27 21:52:59 瀏覽:692
2008好看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4-11-27 21:06:28 瀏覽:36
什麼小說好看求推薦2015年 發布:2024-11-27 20:30:10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