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陳洛陽
1.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都陳洛陽熱鬧的場面是對的嗎
清明上河圖是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描繪的是都城汴京的繁榮景象。
2. 姓陳以洛開頭的名字大全
【洛字定字起名方案結果】
陳洛洋洛陽,陳洛嘉
陳洛邁
陳洛靈
陳洛寧
陳洛華
陳洛希
陳洛溪
陳洛克
陳洛辰
陳洛琛
陳洛松
陳洛清
陳洛涵
陳洛鵠
陳洛伊
陳洛謙
陳洛熙
陳洛智
陳洛駿陳洛軒
陳洛男楠楠
陳洛鑫
陳洛逸
陳洛翊
陳洛銘
陳陳洛凝
陳洛柏
陳洛鳴明
陳洛揚
陳洛西
陳洛夕
陳洛宇
陳洛雨
陳洛曦
陳洛茜
陳洛庭
陳洛沅
陳洛汐
陳洛夕
陳洛兮
陳洛晗
陳洛函
陳洛暢
陳洛可
陳洛平
陳洛柯
陳洛韶
陳洛麒
陳洛景
陳洛春
陳洛尚
陳洛影陳洛旖
陳洛強
陳洛均
陳洛瀧龍
3. 求小說,主角穿越到絕世強者身上。
小說《我奪舍了魔皇》,作者:八月飛鷹。
簡介:
陳洛陽感覺自己穿越的姿勢不對。
穿越過來,居然把世間最頂尖強者,尊號魔皇的魔教教主給奪舍了。
4. 都市異能小說推薦
[都市異能]《都市透視眼》by紅腸發菜(種馬、YY、輕松順遂、有公司、無敵爽文)【4.1M】
[都市玄幻]《超級電腦》by瘋狂冰咆哮(爽文、YY、金手指:未來的自己送回的電腦)【3.2M】
[都市玄幻]《我就是妖怪》by張小花(輕松搞笑、YY、主角能力控制時間、三個同伴)【1.9M】
[都市異能]《黃金瞳》by打眼(能力類似精神力靈氣、賭石醫治親獸鑒定、小白)【8.2M】
[都市異能重生]《劍道真解》by滾開(金手指劍道典籍、扮豬吃虎、挫折多結局不美)【3M】
[都市網游]《神偷化身》by蠶繭里的牛(扮豬吃虎、YY、爽文、種馬)【2.9M】
[都市系統]《超級復制醫生》by悶騷的蠍(系統、種馬、YY小白)【2.1M】
[都市仙俠]《寸芒》by我吃西紅柿(修煉升級飛升、大魔王隨身指點、小白YY)【3.6M】
[都市仙俠]《超級融合》by曾經擁有的方向感(金手指:提取靈氣、小白YY)【5.1M】
[都市仙俠]《星帝道》by鍵盤的灰(種馬、修煉升級、寵物、YY微小白)【1.3M】
[都市仙俠]《夢幻王》by蒼天白鶴(天才流、種馬、搞笑小白爽文)【3.6M】
[都市玄幻]《執掌神權》by伏醉(種馬、改造動物收服鬼物、有很多異能者)【7.4M】
[都市玄幻]《丹醫》by良鳴(金手指:小草可治病煉丹、無女主、小白YY)【4.7M】
[都市玄幻]《神職》by短刃(唯一神、掌管地府、收鬼差、爽文、小白YY)【3.5M】
[都市玄幻]《天才相師》by打眼(金手指相師傳承、修煉1V1、小白YY)【5.6M】
[都市玄幻]《史上第一混亂》by張小花(輕松搞笑)【3.3M】
[都市玄幻]《朱雀記》by貓膩(虐主、1V1、YY)【2.9M】
[都市異能]《超級黃金手》by小小羽(1V1、賭石鑒定、感應賭博、YY小白)【8.2M】
[都市異能穿越]《超能全才》by翼V龍(靈魂之力、吞噬靈魂、強化獸寵)【6.2M】
[都市異能]《邪氣凜然》by跳舞(金手指:運氣戒指(有副作用))【4.8M】
[都市異能]《超級黃金左手》by羅曉(種馬、非爽文、小白YY)【6.1M】
[都市異能]《天王》by跳舞(非爽文、種馬、父親極強)【3.2M】
親,╭(╯3╰)╮~
資源已上傳~
滿意請採納~
如有問題可追問或hi我~
【贊同】個就更好啦(^o^)/~
祝親閱讀愉快~
歡迎下次求助我!~
發件人:小刁。網路ID:釣魚鷹
——來自《我愛電子書》團隊。
5. 六朝古都是哪六座城市
我國七大古都
安陽,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和杭州。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文字歷史已經有數千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興土本,著意修建。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我國曾作為國都的城市數以百計,最著名的有七個,號稱七大古都,即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安陽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有六大古都之說,並沒有把安陽列人著名古都的行列,為此,不少人從安陽的歷史地位出發,認為這種定論應有所改變。1988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召開了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把安陽市列為中國古都之一,並被確認為七大古都之首,安陽古都終於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安陽早在公元前14世紀就被定為都城。當時,商代的第20代國王盤庚把國都遷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直延續到商代末年,歷時273年。在這段時間里,商代統治者大興土木,刻意經營,使殷成為一座古代大都,當時稱大邑商、天邑商、商邑。商代以後,一直到公元6世紀的2000年間,中原王朝曾多次建都於安陽,但在城市建設上沒有什麼成就。由於戰亂,這座古城早已成為廢墟。宋代以後,這里不斷發現殷代文化和建築遺存,特別是解放後,經幾次大的發掘,基本弄清了城市的規模和布局,人們把這些城市建築遺跡稱為殷墟。
殷墟位於洹水之濱,距現在的安陽1公里,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寬處5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以上,在這片地域中,共發現宮室建築遺址50餘處,大致可以劃分出3個區域。
北區有15處遺址,分布較散,為王室居住區。中區有21處,布局比較整齊,有明顯的南北中軸線,中軸線上排列有3道大門,以及幾處較大的夯土遺跡,是商代宗廟和商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南區有10幾處遺址,規模較小,布局零亂,年代稍晚,是商王祭祀的場所。
在宮室遺址西南方大約300米處,有一段梯形壕溝,長750米,深5米,寬10到20米,是人工挖成的宮室防禦設施。王室以外,零散分布著不少民居遺址和手工業作坊遺址。與宮室區隔河相望的洹水北岸迤西3公里處,是商王、貴族的墓葬區.有10幾處大墓。
從殷墟現存的遺跡來看,這座古都已經表現了城市建築方面較成熟的水平。宮室、民居、作坊、墓地的規劃已經比較完善了。宮室建築高大、豪華,最大的房屋達到400平方米,房基夯土厚達2米,有不少整齊、講究的石柱礎和銅柱礎。陵區內大墓,穴深一般達到8~13米,最大的墓面積達到400平方米,道長32米,穴中央用巨大的木料,砍成長方形斷面,互相重疊成為井干形墓室。這些都說明,殷墟在當時已是一座規劃完整,布局清晰,建築物形制完善,建築水平較高的古代都城。
目前,安陽已經成為河南省的一座重要城市,每年都有不少專家、學者前去考察,並吸引著大批遊人前往游覽。
西安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中葉,先後有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0個朝代在西安建都,周幽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近百個帝王在這里度過了他們的宮廷生活。做為古都,歷時1062年,西安古城建都之多,歷史之久,不僅是中國諸城之最,即使在世界名城中也非常罕見。
奠定西安城宏大規模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從隋朝開始的。隋代開國皇帝楊堅上台以後,命令一個叫宇文愷的著名建築家重新規劃、設計西安城,並負責監督修建。宇文愷為了搞好設計,巡遊了好幾個名城,研究吸取其建築特點,又實地考察了當地的地形特點。他認為:長安城"凋殘日久","舊經喪亂",水量又不足,而城東南的龍首原地勢極好,適宜建大都城,因此新建了長安城,奠定了長安城的規模和總體布局,當時叫大興城。唐代又做了部分修繕和擴建,改稱長安城,做為唐朝的國都。這座都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長安城一共由三重城牆組成,即外城、皇城和宮城。城牆全部由夯土築成,巍峨高大,平面呈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長8651米,總面積約84平方公里。四周有高大的城牆環繞,城牆厚約12米,每面各開3座城門,城外有很寬的護城河。皇城位於全城中軸線的北部,宮城坐落在皇城的北端。
宮城是皇帝和後妃居住的地方,皇帝也在此處理朝政。皇城是朝廷辦事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間有一道寬闊的橫街,就像一個廣場,可供兵士操練,也是皇帝接受百官及外國使臣朝賀的地方。皇城以外是街坊。
長安城的整體布局和街巷規劃十分嚴整,體現了很高的建築設計水平,它繼承了我國古代都城規劃布局的傳統,中軸對稱,方正規則。南北中軸線為朱雀大街,從外廓城南面正門明德門到皇城正門朱雀門,正對宮城的承天門。官城和皇城與民居嚴格分開,改變了漢代長安城民居與宮室相參的情況。城內地形東北較高,東南較低,市內有6條東西向的高崗地,規劃時利用高崗布置宮室、官府及大型廟宇,以突出城市的主要建築和控制全城的制高點。商業區分別在城東西兩邊居中的地方,叫東市和西市,兩市都設計成"井"字街,各分成9個小區,每區經營一個行業的商品。西市南北長1000餘米,東西寬900多米,四周築有圍牆。居民區由各個街巷分割成110個里坊,每個里坊都是相對獨立的封閉整體。築有夯土的坊牆,設有坊門,大坊有4個坊門,小坊有2個,夜間及遇有禁令或事變,即關閉坊門。各坊內有道路相通,寬約15米,其間有許多小路通到每家門前,稱為坊曲。
全城的街道都是東西向或南北向的直道。大街共有25條,其中東西向14條,南北向11條,街面非常寬闊。其中南北的朱雀大街縱橫整個長安城,街面寬達150米,是長安城的主要街道。其他的街道也都在100米以上,即使是沿城邊的小道也有25米寬。這樣寬闊的街道,主要是為了滿足皇帝出行時的儀式、排場的需要。
長安城的宮殿規模很大,據考證,其主殿含元殿和內德殿的規模遠遠超過故宮的3大殿,城中還遍布寺院,有81座佛寺、28座尼庵、30座道觀、6座女觀、2座清真寺、4座胡襖祠。城中還有較完善的引水和排水系統,反映了當時規劃的細致。
洛陽
洛陽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城市,歷史上,曾經有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等9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因此有"九朝故都"的稱謂。
最早的洛陽城在現今洛陽的西邊,是周代初年,周公平定國內叛亂後,為加強對東方的控制而建立的,叫周王城。周公把反周的商朝遺民遷到這里嚴加看管,他本人也常在這里居住,使城市一天天發展起來,成為當時周天子統治中原地區的重要據點。
洛陽城最興盛的時期是隋、唐時期。隋朝最初建都於長安,後來隋煬帝楊廣殺了他的父親文帝楊堅,當上了皇帝,據說一次巡視到洛陽,站在邱山下視,感嘆說,這么雄偉的地勢,古人為什麼不在這里建都。有一個臣子奉承說,這是前代人留著等你呢。楊廣非常高興,就命令在曹魏洛陽城的南部新造一座城,並遷都於此,稱為東都,這才使洛陽城日益興盛起來。
洛陽城的設計和監督修建也是由宇文愷主持。新城根據洛陽的地理位置,沒有採取和長安城一樣的設計,如並不是南北軸線,左右對稱,皇城和宮城的位置不是居於中間,而是在北部偏西的地方,街道也比長安城窄,一般只有41米寬。
東都城北面遙望邙山,南面對著龍門雙闕,形勢非常險要。平面布局略呈正方形。南北最長的位置是7312米,東西最長的地方是7290米。洛河由西向東橫穿市區,把洛陽城一分為二,河上有四座橋梁連接洛陽南北兩部分。同時,把伊水、že水引人城內,並開了幾道漕渠,使洛陽城的水上交通非常發達。
隋朝營建洛陽,工程非常浩大,每月役使的工匠,達到百萬以上。修築宮殿需從豫章(今江西境內)運來大木,3000人運一根柱,一天僅走二三十里,一根柱子的運力就是10萬工。
唐朝把洛陽做為東都。武則天當政時又改為神都,修建了許多豪華的宮殿建築,如上陽宮、明堂(萬象神宮)等。但安史之亂後,洛陽大部分被毀。之後幾個朝代,雖以洛陽為京城,但國力所限,城市建設方面的建樹很少。
今天的洛陽舊城是宋代修築的。宋仁宗景*v元年(1034年),王增做河南府通判,主持改築了洛陽城,當時城牆是土城。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改土城為磚牆,並挖了城壕。當時的城城周圍4公里345步,城高13米,壕深17米,闊10米,有4座城門。明代末年,牆及城內建築毀於戰亂。清代初年,洛陽又得到重建,其規模和建築基本上沿續到解放前夕。
開封
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歷史上,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等7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其中最興盛的時期是北宋年間,當時的開封叫做東京。宋東京在我國的城市建築史上佔有重的地位。
東京城的設計和建築非常完善。同其他古代大都城一樣,它也是由外城、內城和宮城3重城組成的。
外城周長19公里,建有堅固的城牆,城牆上每隔155米遠,就建有一處防禦建築。南面開有3個城門,另外還有2個水門,東面和西面各有兩座門,也各有兩個水門。北面開有四個城門。所有的城門都建有瓮城,瓮城上建有城牆。為了守城的需要,整個外城環繞著一條十多丈寬的護城河。河兩旁遍植楊柳。外城遺址明代還存在,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泛濫,遂被淤沒。
外城內的中央部分是內城,它周長9公里,南、北面各開3個城門,東、西2面各開2個城門和2個水門,內城的主要建築有宮殿、衙門、寺廟、商店、作坊和住宅。
宮城又位於內城的中央,南面開3個城門,北、東、西3面每面只開1座門。城牆上的4個角建有角樓。宮城裡的主要建築基本上是對稱的,排列非常整齊。
城市的街道設計很完善,全城有4條大的幹道,其餘街道基本上以這四條幹道為中心縱橫展開,形成了許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
來代的東京城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在設計上改變了早期都城嚴格的里坊制度和集中設立市場的布局,除了宮城以外,到處都可以看到商店,夜裡還有通宵的夜市,馳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就是這座城市的一個角落。
隨著北宋的滅亡,開封也逐漸衰落。金朝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之後,河道總在開封附近,使開封飽受水災之苦,小災幾乎年年有,大災幾年一次。據記載。黃河侵人開封共達6次,2次侵人外城,4次侵人內城,在附近泛濫達40餘次。這種情況,直到解放後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南京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的南岸,東邊和南邊有起伏的低山,把它環抱在一個盆地里。東邊是秦淮河的谷地,北邊是玄武湖,西邊是石頭山、馬鞍山,東北部是鍾山,形勢非常險要,素有"龍盤虎踞"之稱。它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三國時候的東吳和它以後的東晉、宋、齊、梁、陳等六個朝代都在這里建過都,所以又有"六朝古都"的稱謂。三國時,南京叫建業,東晉以後叫建康,五代十國的南唐國也曾在這里建都,名叫江寧。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在這里建都時才稱為南京。太平天國時,這里曾改名天京。南京城的基本規模和形制是在明朝確定的。
南京的城牆十分高大、雄偉、堅固。1356年,朱元璋佔領了南京城,他採納了徽州人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著意建築城牆。牆用石灰、糯米漿、桐油作拌合料,牆頂用桐油和土作拌合料。修築城牆的時侯,朱元璋還親自到現場檢查質量。城牆底部用花崗岩和石灰岩砌成,一般寬10~18米之間,上部砌大磚,頂部寬4~9米。城高14~21米,平均高度12米多,頂面鋪上石板,可供將士策馬飛奔。城牆外面築有外廓城,周長66. 8公里,比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大城的巴黎的城牆還要長8公里,城牆四周還築有碉堡2000座,垛口 13000多個。全城面積120多平方公里。它把南京城郊外的雨花台、紫金山、幕府山等都圍在裡面了。外城共有18個城門。內城共有13個城門,其中一個門叫聚寶門(即現在的中華門),非常雄偉、宏大,是我國最大的古城樓。砌城的大磚是動員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5省125個州縣燒制,然後由水路運到南京。城磚的側面都列印著府縣名、監制人和造磚人名。整個城域平面並不是方形的,而是隨地勢起伏而建,南北長達10公里,東西較窄,最寬處5. 5公里。
皇城建在南京城向東擴充的一塊土地上。平面為正方形,內有宮城。皇城的布局體現了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思想。由一條自南而北的中軸線為骨幹,中部建皇宮。午門左為太廟,右建社稷壇,前面延伸為一條大道。兩旁設政府機構。這種設計思想被之後作為都城的北京全盤採用。
外廓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部分為土質,險要部分用磚砌城門和城牆,共開了18個城門,現已無存。
南京的商業區主要設在秦淮河兩岸,手工業散布於城內,至今還留有不少織綿坊、弓箭坊、皮作坊等地名。
杭州
杭州市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市與湖相互包容,成為一個整體。早在唐代,杭州就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城湖相間的布局和經濟的發展,成為國內一座別具一格的大都市。唐代李華在其《杭州刺史廳壁記》中曾描述當時杭州市"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家",非常繁華。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H以杭州做國都,這是杭州設都的開始。公元910年,錢*H開始在他於公元893年修建的周長35公里的基礎上修築規模浩大的城垣建築,並同時把城垣內的宮室、街道、河渠、市場、房舍等進行了規劃和修建。此時,西湖也逐漸成為杭州城不可分割的部分。錢*H大規模疏浚了西湖,並在市內挖了3個水池,用竹筒和瓦管接通西湖,引水解決城市用水,同時整修新建了靈隱寺、凈慈寺等佛寺,建立了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和保‚m塔等四座名塔,至今仍保留著除雷鋒塔外的三座。為了發展海運交通,當時還對錢塘江進行了整治,溝通了與外省及日本、朝鮮的海上來往。
北宋時期,杭州降為一個州治,但仍是一座名城,知州王濟、鄭戩、沈遘和陳襄都對城市和湖區進行過治理。熙寧二年(1069年),蘇軾任杭州通判(僅次於知州),3年後離任。元*v元年(1066年),54歲的蘇軾又任蘇州知州。這兩次任期內,蘇軾對整治城市和湖區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大規模疏浚了西湖,還疏浚了運河,保證了漕運暢通。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政權正式定都杭州(當時叫臨安),這是杭州正式成為一個朝代的首都。在100多年的時間里,杭州人口由10餘萬戶,20餘萬人發展到26萬戶,55萬餘人,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城市。統治者在鳳凰山候建大內,王城周圍達9里,北起鳳山門,西到萬松嶺,東到修潮門,南到江干。從朝天門向北,是一條用石板鋪成的長達4300多米的衙街。城內還有數量巨大的坊巷和市集。當時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描寫杭州的景觀時說:"居民室宇高森,接棟連檐,寸尺無空。"為適應當時頻繁的對外交往,朝廷專門設置了四方省館和市舶務等機構,負責接待外賓,在今武林門外建造郭驛,在候潮門外建造都亭驛,作為接待外國使節的賓館。當時的娛樂設施——市也建了很多,就像上海大世界一樣。最大的有五處,即今清河坊附近的南瓦,惠民街的中瓦,羊坎頭的大瓦(上瓦),眾安橋南的北瓦和慶春街的蒲橋瓦(東瓦)。其中北瓦最大。一個瓦市內又分成若干"色欄",每個勾欄內都有名角主演的不同種類的曲藝或戲劇。例如北瓦內就有13座勾欄,分別演出史書、小說、戲劇、相撲、傀儡驪(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水傀儡等)、說唱、渾話、學鄉談、影戲、棍棒、教飛禽等。城內還設有規模宏大的太學、府學、縣學,另外還有眾多的鄉校、家舍館等建築物,每一里巷,至少有一二所,可以看出杭州比較發達的文化建築布局。
元朝佔領杭州後,對城市建築破壞很大,但劫後的杭州仍然顯示出她與當時其他城市的不同風格,以至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這里時,情不自禁地稱其為"世界上最名貴富麗之城"。
北京
北京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古城,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這里是薊城;唐代叫幽州;遼代時期,這里建為南京城,也叫燕京,這是作為都城的開端;金朝叫中都;元朝叫大都;明清時期稱北京。
遼代有5個京城,燕京只是其中之一,但卻是最大的一個。在城市建築上,遼代只是把唐幽州城牆重新修築,另在城內西南建了一個很小的宮城,叫大內,城內宮殿多半沿用前朝建築。金朝佔領燕京後,於天德三年(1151年)由張浩、孔彥舟設計,在舊城基礎上建中都,並於貞元元年(1153年)正式遷都。當時修建的規模很大,宮室、城牆、民居、苑囿都很完備,僅徵用民工即有80萬,還有兵工40萬。但元朝攻破中都後,舊有建築幾乎破壞殆盡。
北京現在的規模和布局大體上是元代奠定的。1215年,蒙古軍隊打敗了金國軍隊,佔領了中都城,建立了元朝。1267年,元朝決定在中都城的東北部,建立一座更大規模的新城,這就是大都城。
大都城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區的劉秉忠負責規劃設計,另外還請了一個名叫黑迭兒的阿拉伯人幫助他設計。當時任都水監的郭守敬也參加了建築工作。
元大都城的總體規劃是在對北京地區進行了多方面調查才確定的。施工中,先按地形的傾斜鋪設地下水道,裝設排水設備,然後才在地面上根據分區布局的原則進行修建。
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長7400米,東面寬6650米。北面有兩個城門,東、西和南面各開了3個城門,城外修有寬闊的護城河。皇城在城內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內的主要幹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東排列,主要有9條,都通向各城門,只有沿積水潭的東北岸,為了漕運的便利,開了一條斜街。幹道兩旁是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
大都城的主要建築是宮城,基本上是圍繞太液池建築,主要有兩組宮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閣。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宮殿建築,如太後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興聖宮等等。
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將北邊城牆向南縮進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牆分別向南移動,並加築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個布局反映了明朝強調恢復漢族傳統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體制修建,規模很大。整個城市以皇城為中心,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建城傳統,在皇城東西(左)建太廟,西面(右)建社稷壇。並在城南、北、東、西4個方向建天、地、日、月4座壇廟。明北京城的規劃,突出了南北中軸線的地位,從外城南門永定門直到鍾鼓樓,構成長達8公里的軸線,通過9道門闕,直達紫禁城的3大殿,突出了皇宮的威勢。紫禁城的北面堆築了43米高的景山,豐富了城市的主體輪廓。
清代的北京,城市布局、宮城及幹道系統均未更動,只是在內城建立了許多佔地較大的王親貴族府第,在西郊建立了許多離宮園林。這些園林大部分毀於外國侵略者之手。
6. 三國志11,已佔領璞陽陳留洛陽三城,下一步怎麼打
一、下一步以洛陽為根據地然後滅長安,長安和洛陽佔領意味著二大城市可擁兵30萬,再把西邊三城佔領,漢中一定也是攻擊長安,然後滅漢中、上庸,對四川區域來兵用漢中兵防守,然後宛城、許昌;劉備是否在沛?如果劉備只有小沛可滅之,但建議不要滅劉備,留後面滅才有意思;當把中原一帶佔領之後,再打新野,然後打襄陽;整個路線是:東西貫通,南北圖之。
二、也可以先打劉備,收劉關張,實力大增之後,再圖長安或許昌曹操,然後新野,然後襄陽,然後江南四郡;然後以勢收其它地區。
南北路線較長,浪費時間,所以最好以東西貫通之後再圖南北,南北都是小城,其實滅起來容易,只是路上浪費時間。
7. 主角叫陳洛陽而且會醫術小說是哪部小說
主角叫陳洛陽而且會醫術小說是《這個系統死要錢》
時間:2019-08-04 12:22:45作者:風雨天下
這本書是作者風雨天下寫的主要講述的是:重生有系統,這個系統死要錢!奪舍重生於都市的陳洛陽為錢發愁的時候,諸天萬界都在為他而發愁。「這混蛋,我毀滅世界的大業就要毀在他手上了!」萬古魔尊悲戚怒吼!「陳洛陽,我大夏之災難,千古大夏毀
8. 都市玄幻、主人公住在自己的山上的山莊、有西方流浪吸血鬼僕人、有陣法能提升吸血鬼等級、並且用這個陣法
<天亮了,說再見>蛋蛋1113
沒有辦法愛,北北,我原諒你。成不了情人,回不去兄妹,沒有找到適合的位置,我們只能這么心痛的彼此尷尬。 「北北,我只是遺憾」他永遠沒有辦法喜歡女人。「依依,好,我們做。」北北臉上的表情很復雜,心疼、愛憐,卻沒有情慾。
《溫暖的弦》 作者:安寧
曾經的開始,曾經的結束 曾經的錯誤決定,曾經的悔恨無奈
然後的重逢,然後的愛恨交織 然後的努力,然後的近情情怯
他用盡了一切心機將她誘入一張網中 回來後她用盡了一切智慧去向他一點點靠近
因為,他曾經指著她發誓 因為,她盼望還可以愛贖回從前的幸福
要讓她自動自覺,自己回到他的身邊 然而他的強硬,他的淡冷,他的無情和決絕
然而最終,她還是一而再令他失望了 讓她想哭,一次次不能不愛得小心翼翼
他親手把她推進了機場的關檢口 終於,帶著顆一生都傷了無葯可治的心
求她走,求她從此以後放他一條生路 她上了不知飛往哪裡的飛機
<你好,舊時光>
這是一個喜歡角色扮演的彪悍又溫柔的小女孩的故事
她是女俠、總舵主、雅典娜、月野兔、西米克、希瑞、白娘子……
她以為所有人都愛她,世界等著她拯救
卻沒想到,這世界無人可以拯救,她所能做的,只是長大。
然後沒入無葯可救的成人海洋。
<青瑤夫人>
作者 靜江
曾經兩情相悅的丈夫在新人的陪伴下,親口說出的「燒吧」,還有親手射出的火箭,讓被縛在柴堆上的「盪婦」江沈氏從此死亡。
從烈火中涅盤而出的,是響徹天下的青瑤夫人。
她以為自己活著只是為了洗刷污名,尋回清白,命運卻將她推上了征戰天下的舞台。
<兩只前夫一台戲> 作者:電線
兩只前夫鳴翠柳,一行媒婆上青天。
男人心,海底針,撈不上,猜不透。
都說是千里姻緣一線牽,不想,這根線牽得不牢靠,斷了,絆得我好不慘烈。
再拴上一根,又斷了,斷得我只剩下一抹渣渣。
我不由深思,究竟是這紅線太殘次,還是這月老不靠譜?
<華清若水,花開盡>
她是父皇最疼愛的公主,他是當朝左僕射的兒子,武林盟主的外孫。
父皇指了他給她做駙馬,卻沒想到他們連家窺伺的是她們傅家的江山!
大昭朝滅了,她不再是公主,他卻成了九五至尊的皇帝。
<天子謀》
京城蘇記棺材鋪少東家蘇離離在一個初春的早晨偶然救起了落難的木頭。
然而沒有人知道,他們一個是前朝太師之女,一個是當朝臨江王之子。
他們千帆過盡,隱匿市井,避人耳目,但得知心人,白頭不相離。
然而一切還未開始,帶著隱秘身世的木頭又突然失蹤。
亂世流離,蘇離離身份被祈鳳翔發現,他心機深沉,行事狠絕,必要問鼎天下,強留她卻又在利用與逃避間亂了心意。
但王者之路註定孤獨,他能否給她一隅安謐,她能否給他天高地遠,還有那說著「我飛得出去就飛得回來」的木頭,他究竟「飛」到了哪裡,又能否「飛」回來。
亂世中,誰在睥睨天下,誰在淡入塵俗,誰能從容不迫的繾綣,她又將攜何人之手共聹那段歲月的波瀾與平靜?
《執子之手 將子拖走》 作者:天下無病
我是個公主,而且是個呆公主。
生在皇宮 我的相貌就和地里那蘿卜白菜那樣普通
一年四季里,我的表情總是呆滯,眼睛裡老是含著迷茫。
可其實 我知道這個宮里的秘密
包括她的,他的,還有他們的。
我就這么悠哉愜意的在宮里存活著,我堅信我會一直這么傻下去。
<月上重火>作者:天籟紙鳶
誰都知道,這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就是激怒重雪芝;而這世界上最困難的事,就是激怒上官透。
就是三歲的小孩,都可以讓重雪芝氣到臉紅脖子粗;而無論再是刻薄尖銳的人,都無法撤掉上官透臉上萬年不變的微笑。
這兩人在一起時,場景就相當好玩了。常有人抱怨說,重小姐,脾氣太大了,改改不行么。重雪芝保證立刻拍案大吼:「我脾氣哪裡不好了?!」如果上官透在場,一定會笑得英姿颯爽:「脾氣大是好事,別人都忍不了她。到時候,她就不得不跟我。」
《斬春》作者:十四郎(男主的性格很少見)
她向來是個安分守己,責任感強烈的好人。
六歲以前以為自己要做丫鬟,於是每天練習打掃衛生。
六歲以後因著師父一句「把斬春劍給你繼承」,從此得到赫赫有名的斬春劍就成了她的人生目標。
奮斗吧!葛伊春!
那些情情愛愛,都是浮雲啊浮雲~~
斬春,到底是斬斷了誰的春天?
《穿越之天雷一部》蜀客
雷蕾沒有笑,卻看得痴心妄想了。
她永遠記得第一次見到上官秋月的情景,白衣如雪,長長的黑發被白玉簪束起了部分,其餘則如濃墨一般潑在肩頭,映著月光火光,甚至還有點點光澤,鮮明的色彩對比,讓人見上一眼,就再也難以忘記。
然而轉眼的工夫,青絲已成雪。
眼前大雪迷濛,張張雪片沾在他頭上肩上,雪與發幾乎難以分辨。
白雪,白發,白色斗篷。
《伏羲寶珠》赤冰
伏羲 ,上古之神器, 其後隱藏怎樣的驚天秘密;
寶珠 ,世間之瑰寶, 又將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
神秘少女寶珠隱匿於洛陽太守上官謹府中,
尋覓、留意,機關算盡,意圖何在?
事事不明,然而偶遇的劫殺,卻為她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割顱、封喉、弒父、滅子,迷霧較量中,棋逢對手,
惡女子對上了妖皇子,最後鳳隱龍藏,誰輸誰贏?
《斬情絲》
十五年青梅竹馬,三年鸞鳳齊鳴,三月冷眼以對。
被棄宮中,被屠滿門,被逼棄子。
鳳凰涅盤,再世重生,她揚眉輕笑:「這是你,欠我的!」
《木槿花西月錦綉》作者:海飄雪
我喝了一口那似酒非酒的孟婆湯,甘苦辛酸鹼五味沉雜,一如我前一世的人生。
那雙美艷的紫瞳看了我一眼,慵懶笑道:「來世路上太寂寞,我總得找個人侍候。」
深如幽潭的少年,目光炯炯地望著我:「既入了原家,也命中註定入了這濁世, 我一向引四妹為知已,不知四妹以為如何。」
他一襲白衣,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飄飄若仙地坐在輪椅上,輕輕道:「你不用謝我,既然今兒個我救了你,你須心中有數,這條賤命便是我的,終有一日是要討回來的。」
他披散的紅發似錦,緊緊拉著我的手,酒瞳深深絞著我:木丫頭,你記住,你不能撇下我,連死也不能撇下我........
東庭末年,慾望,野心,殺戮,王位,權利交織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彌足珍貴的友情,還有這一世註定凄艷的愛情......
錯入亂世風雲,面對鐵血山河,心中卻渴望那一曲纏綿的長相守.....
花西夫人,該何去何從......
《流水迢迢》簫樓(這書很經典,但是...太傷了...我都沒敢認真看完)
裴琰,英雄男兒,揮斥方遒。長劍在腰詩書在袖,試遍鋒前誰堪敵手?當愛情悄悄臨到,他只能用驕傲抵擋。可是千算萬算,獨獨算漏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情。風煙過眼,胸口已被烙上絕美的硃砂。
三郎,浴血鳳凰,蒙塵明珠。傾國傾城的面容下,掩藏著怎樣的一顆心?當陽光射進心靈,心門一線天開,便覆水難收。難忘桃花開時灼目的光華,更難忘冰河雪橋上曠世一歌。
BL:
<花容天下> 作者:天籟紙鳶
有人對我說,想回原來的世界,就要取得天下兩大秘寶。
這兩個秘寶都在那個時代最強最美的人身上。
他還說,你拿到了以後,就不會想回去了。
只要你反復想想這四個字——
花容天下。
那個男子有著令世上所有男人欽羨的稱號。
冠世美人,武霸天下。
他擁有全天下最強的武學秘籍,他微微一笑令無數少女癲狂,卻沒有一顆可以愛人的心。
入獄 BY: 妖舟
一美男在滿是雄性的監獄里的故事。
有QJ,有輪X,有父子,口味比較重
<瓊觴>(很喜歡那個開頭...)
六王爺姓桓名宇之,生性風流。 桓王爺的兩位夫人如花似玉,國色天香。 到過京師長安的人,定曾聽聞六王爺兩個兒子的名字。 梅影公子生得絕世容顏,酒惠聖人才高八斗。
鑽紙大神的坑,怎可錯過兩大變態?一則攻弄玉,二則受重蓮。 一邪教大魔頭、一正派翩翩公子跟一個超級別扭小受的BT愛情故事。
《公平的報復》
作者:蝶之靈
葉敬輝這個人,隨心所欲,瀟灑不羈,連開個車都要走個性的S形路線
多年來隱居幕後,安心做著終極boss
偏偏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那個人初見就差點弄斷了他的腰,再見又用鞭子抽他說是教訓
口不服,心更不服
商場上的仇敵,針鋒相對的較量,莫名其妙的誤會
一張精心布置的復仇之網……
《禍害成患妖成災》BY 恩顧
崔畫家帶了四個研究生:
腦袋脫線花樣百出的妖孽陳誠實,正和性格冷漠的操盤手梁霆川同居中;
憨厚愚鈍的狗熊裴向海,對脾氣暴躁的模特兒一見鍾情;
花花公子唐語縱橫情場,只對青梅竹馬的鬼丫頭林月升沒轍;
新好男人田萬哲,見風使舵,八面玲瓏。
還有梁霆川樓上的醫生黃久久,
是個膽小怕事的偽君子,
卻被頂級無賴麥濤攪亂了生活……
蛇鼠一窩,都是害蟲~~
夫朋妻友 by 焰雪炎雪
文案
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本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鐵桿死黨,兩人卻被迫到美國結婚,成了合法夫妻。
既是手足又是衣服,那他更是少不得。
被逼穿上的這件衣服恰巧兩人都喜歡得很,要他們再脫下來可就難了。
想要斬斷他的手足脫掉他的衣服,不管是誰,休怪他翻臉無情。
《牧神的午後》
我說:這樣,我下半輩子就能賴上你了!
他說:就你?我殺了你以絕後患!
九月的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把房裡的一切都鍍了一層金,一切都美得像夢幻般不真實。
《十年》
十年,一共是三千六百天,數起來很長;過起來很短。
這十年裡,他曾經對我說過一句「我喜歡你」,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個晴朗的午後,陽光透過玻璃照亮了我們身下的那張床,我的笑容在滿室金黃的光線中變得柔軟而燦爛。
直到現在,它仍然是我這十年中最快樂的一天。
想得山莊長夏里(父子)
作者:南枝
想得山莊長夏里,石牀眠看度牆雲。
林小齊是周驥的私生子,從小和母親生活在長夏山莊里,這里是周家的私家茶園,林小齊本和母親生活美滿,沒想到卻在四歲生日時母親遭槍殺離去,從此,他就只剩下了父親。
也許,孽緣從第一次對他心軟開始就註定了。周驥後來時常會想到為何會發生之後無法控制的事情,但是,就像註定的命運,即使是他,也無從改變,也不想改變。
9. 風起洛陽裡面的陳闕是誰演的
《風起洛陽》是由愛奇藝、留白影視聯合出品,謝澤執導,黃軒、王一博、宋茜領銜主演,宋軼特別主演,詠梅特邀主演,劉端端特邀出演,張鐸、張儷、張晞臨、高曙光、施羽、寧文彤、馮暉特別出演的華夏古城傳奇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所著的小說《洛陽》,講述了武周時期一群出身不同階層的人為調查洛陽懸案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該劇於2021年12月1日在愛奇藝全網獨播。
李晟燁飾陳闕
配音-
備注大理寺錄事
10.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古都」是哪六座城市
開封(東京、汴梁、汴京、汴州、大梁)
開封地處黃河中游沖積扇平原的東部,位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北鄰黃河、依賴著河湖縱橫、灌溉發達、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條件,自古以來既享有「五門六路、八省通衢」之稱,一直是地方性乃至全國性的統治中心,古人雲:「汴梁形勝甲天下,夷門自古帝王都。」
開封坐落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承東啟西、聯南貫北、區位優勢獨特的城市。開封自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原逐鹿的重要戰場。上古時代,天下分為九州,開封屬豫州。春秋時期屬鄭國,鄭庄公在此修築儲糧倉城,定名為「啟封」,取「啟拓封疆」之義,後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名為開封。戰國時名大梁,是楚國領地,後被魏占據。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都由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大梁。自此始,這里先後曾為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梁、晉、漢、周,及北宋、金的建都之地,七朝都會。
洛陽(洛邑、河南)
洛陽黃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古稱豫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
洛陽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興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有「九朝古都」之稱。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西安(長安、西京)
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東有華岳、西是太白,南依秦嶺,北臨渭水。歷史上先後有西周、秦國、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餘個王朝在此建都,為都時間長達千年左右,特別是強盛的 漢、隋、唐以此為都,更增加了其濃厚的文化氛圍。「秦中自古帝王州」,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在其《秋興》詩中的名句。
秦中,即關中,是指以西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它東有函 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故稱關中。關中地區南部為我國南北 氣候地域的分界線——秦嶺,北部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貫 穿其間,滋潤著兩岸膏腴的土地。包括長安在內的西起寶雞,東至 潼關的渭河流域,號稱「八百里秦川」。這一地區土地肥美,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自古以來享有「陸海」、「天府」的美譽。西安地區河流縱橫交錯,有「八水流長安」之說。「八水」即指徑、渭、 滻、灞、灃、滈、澇、潏等八條河流。關中地區自古號稱「四塞之國」,境內有關山帶河之險,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封閉性。同時,由關中東出函谷,可聯絡中原;西逾千隴,可溝通河西;南越秦嶺,可抵巴蜀、江漢;北上黃土高原,可進入陰山南北,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極大。
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與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埃及的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他還居我國古代六大古都之首。
北京(燕京、薊州、北平、幽州)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貫穿五大河,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俯中原,誠天府之國"。
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治中心。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公元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京(金陵、建業、江寧、建康)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南京位於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南京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境內綿亘著寧鎮山脈西段,城東鍾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據,故有「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說。萬里長江自西向南滾滾而來,折向東去;秦淮、金川兩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兩湖氣勢雄渾、景色秀美。
秦淮,自晉以來即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如今已是膾炙人口:「煙籠寒水夜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於此。南京被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評價南京的地理環境時說:「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之最豐富區域之中心,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杭州(臨安、餘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中國人自苦贊美杭州的民諺。
「杭州,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這是十三世紀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波羅對杭州的贊嘆。從此,杭州名揚海外。
杭州,位於大陸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北連波光浩瀚的太湖,南濱「天下第一奇觀錢江潮」錢塘江,西接千峰凝翠的天目群山,東距東海。地處浙北平原西部,這里阡陌交錯,江河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
(註:轉貼)
回答者:clin1024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2-19 11:49
地理史話——中國「六大古都」
開封(東京、汴梁、汴京、汴州、大梁)
開封地處黃河中游沖積扇平原的東部,位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北鄰黃河、依賴著河湖縱橫、灌溉發達、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條件,自古以來既享有「五門六路、八省通衢」之稱,一直是地方性乃至全國性的統治中心,古人雲:「汴梁形勝甲天下,夷門自古帝王都。」
開封坐落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承東啟西、聯南貫北、區位優勢獨特的城市。開封自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原逐鹿的重要戰場。上古時代,天下分為九州,開封屬豫州。春秋時期屬鄭國,鄭庄公在此修築儲糧倉城,定名為「啟封」,取「啟拓封疆」之義,後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名為開封。戰國時名大梁,是楚國領地,後被魏占據。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都由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大梁。自此始,這里先後曾為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梁、晉、漢、周,及北宋、金的建都之地,七朝都會。
洛陽(洛邑、河南)
洛陽黃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古稱豫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
洛陽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興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有「九朝古都」之稱。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西安(長安、西京)
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東有華岳、西是太白,南依秦嶺,北臨渭水。歷史上先後有西周、秦國、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餘個王朝在此建都,為都時間長達千年左右,特別是強盛的 漢、隋、唐以此為都,更增加了其濃厚的文化氛圍。「秦中自古帝王州」,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在其《秋興》詩中的名句。
秦中,即關中,是指以西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它東有函 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故稱關中。關中地區南部為我國南北 氣候地域的分界線——秦嶺,北部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貫 穿其間,滋潤著兩岸膏腴的土地。包括長安在內的西起寶雞,東至 潼關的渭河流域,號稱「八百里秦川」。這一地區土地肥美,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自古以來享有「陸海」、「天府」的美譽。西安地區河流縱橫交錯,有「八水流長安」之說。「八水」即指徑、渭、 滻、灞、灃、滈、澇、潏等八條河流。關中地區自古號稱「四塞之國」,境內有關山帶河之險,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封閉性。同時,由關中東出函谷,可聯絡中原;西逾千隴,可溝通河西;南越秦嶺,可抵巴蜀、江漢;北上黃土高原,可進入陰山南北,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極大。
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與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埃及的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他還居我國古代六大古都之首。
北京(燕京、薊州、北平、幽州)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貫穿五大河,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俯中原,誠天府之國"。
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治中心。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公元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京(金陵、建業、江寧、建康)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南京位於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南京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境內綿亘著寧鎮山脈西段,城東鍾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據,故有「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說。萬里長江自西向南滾滾而來,折向東去;秦淮、金川兩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兩湖氣勢雄渾、景色秀美。
秦淮,自晉以來即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如今已是膾炙人口:「煙籠寒水夜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於此。南京被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評價南京的地理環境時說:「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之最豐富區域之中心,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杭州(臨安、餘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中國人自苦贊美杭州的民諺。
「杭州,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這是十三世紀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對杭州的贊嘆。從此,杭州名揚海外。
杭州,位於大陸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北連波光浩瀚的太湖,南濱「天下第一奇觀錢江潮」錢塘江,西接千峰凝翠的天目群山,東距東海。地處浙北平原西部,這里阡陌交錯,江河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