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卧鳳秦可卿都市小說

卧鳳秦可卿都市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06 12:49:10

⑴ 秦可卿的身世究竟是怎樣滴誰知道吖拜託各位大神

秦可卿身世之謎 近日連續看了劉心武先生的秦可卿身世之謎的系列講座,盡管本人對紅樓夢說不上有什麼研究,比不上劉氏的十幾年磨一劍,但仍覺得劉先生的觀點有很多不真之處,特別是對他的結論「秦可卿的原形乃是康熙帝廢太子胤礽之後」實在不敢苟同。 首先如果紅樓夢是曹雪芹抑或曹家別的什麼人寫的,那麼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的具有現實意義和政治背景的小說,我相信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形的,但是否意味著小說的所有人物都必須有原形?答案顯然是否定,無論如何它是一部小說,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物來豐滿自己。比如同樣使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我們如果認為秦可卿是沒有現實原形的虛構人物,她的出現是為了小說的創作而服務的,同樣可以找到很多證據。 劉心武先生最主要的論據是秦可卿的那個非同尋常的葬禮以及和義忠親王老千歲馮紫英還有那個神秘太醫張友士的內在聯系。我不否認上述人物背後可能存在的政治性,而且他們與秦可卿之間也的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但以此推論秦也是現實政治風雲的參與者顯然證據不足。因為還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秦可卿這個人物本來就是為了引出這些政治人物和歷史事件而特別設計的。這種用虛構人物來引出現實人物的筆法是非常高明的也是最安全的。如果完全寫現實人物在清朝會是什麼下場不用我說吧。至於那場葬禮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它違制了。秦可卿與賈敬不同,從家族中來說賈敬比秦可卿高多了,但就國禮來說秦是有誥命在身的而賈敬是白丁一個,所以禮部要為此專門向皇上請旨(一般官員命婦是不需要請旨的,只要按制操辦就可以了。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將軍在外打仗而他老爸死了,也需要請旨定奪),這也不是靠家族內的地位決定的。 當然秦可卿在小說中(注意是在小說中而非曹家的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不止這一項,比如在書的開頭就從她嘴裡告訴了讀者了本書的悲劇結局。她和太虛幻境里的警幻仙姑一起還在本書頭號男主角賈寶玉的人生觀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事實上劉心武先生有意迴避了秦可卿和賈寶玉之間的關系。 而支持以上觀點最直接的證據恰恰是那段秦可卿卧室的描寫「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卧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之的聯珠帳。」劉先生只是認為這種描寫提到的幾個人都與皇家有關,所以秦可卿也與皇家有關。如果我們不拘泥在這幾個人上就會發現這段描寫寫的是「物」而不是「人」,哪么這「寶鏡」「金盤」「木瓜」「榻」「聯珠帳」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的是在這些人物的傳說(傳奇)故事中起道具和引子作用的重要東西。而這些東西擺在秦可卿的卧室里,是不是作者在告訴我們在本書中秦可卿和這幾件東西一樣都是起道具和引子的作用呢!之所以寫得這么虛無飄渺就是因為秦本來就不是現實中的人物。 劉先生認為秦可卿的原型是皇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書中對秦的描寫好像高於賈家,特別是死時托夢鳳姐那一段。但這也是見仁見智的事。在中國的傳統中死人的地位就是比較高,死後托夢給活人教訓一番的情節在很多小說都有,更何況秦可卿也算是個神仙了,她是不是要回太虛幻境里去呢?這一點在書中以有明確交待: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中北靜王說:「逝者已登仙境,非碌碌你我塵寰種之人也... 」而在中國傳統中如果沒有前世的修行可不是人死了就登仙境而是應該去陰曹地府的,即使她生前的地位很高(比如是皇室的人)。 實際上作者並沒有迴避秦可卿是虛構人物這個事實,所以在完成了她在書中的任務後就很快死了,當然由於小說的修改她的死到成了一個謎,不過她如何死法以不重要了。只是寫得太明白了反而讓人生疑了。有的時候我們是把復雜的東西看簡單了,但有時我們是把簡單的東西看復雜了。 最後一點是劉心武先生的秦可卿是胤礽被圈禁後偷運出來的觀點未免太過兒戲了。且不說偷運的難度,如果是個男孩到有可能,因為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男孩和女孩的地位截然不同即使是在皇家。一個女孩冒哪么大風險送出來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說是為了保住孩子的命,但是為了這個女孩的腦袋有可能自己掉腦袋的事以胤礽的性格恐怕不會干吧,而且康熙也絕沒有殺人的意思,更何況是對自己的兒子滿門抄斬呢,即使是滿門抄斬按規矩女嬰也不在其列。若說是聯系外臣意圖東山再起,也沒必要送孩子吧,再說送也輪不到曹家。曹寅固然是康熙的親信,但無論如何只是個織造,是個有油水沒實權的差事,對朝局的影響不大,而康熙的親信重臣之中和胤礽交好的不在少數。比如步軍統領托和齊,戶部尚書王鴻緒等等。要送這些人更有資格吧。
麻煩採納,謝謝!

⑵ 秦可卿之死

秦可卿死於思慮過重。
從《紅樓夢》的整體藝術構思來看,「秦可卿之死」在小說中佔有較為突出的地位,它不僅關系著小說的思想內容、藝術結構,而且還為《紅樓夢》的悲劇定下了基調。雖然如此,秦可卿的形象及「秦可卿之死」的真相在作品中卻顯得很隱約朦朧,有如霧中之花,水中之月,讓人捉摸不透。也許是出於好奇,也許是刨根問底的思維習慣在起作用,紅學界對於秦可卿的死因提出疑問、探賾索隱者不乏其人。 1 早在清道光年間,《紅樓夢》著名的評點家王雪香就說:「秦氏死後,不寫賈蓉悼亡。單寫賈珍痛媳,又必覓好棺,必欲封誥,僧道薦懺,開喪送柩,盛無以加,皆是作者深文。」〔(1)〕由於王雪香的評點十分通行,既有單行本,又有附刻本,因此,他對秦可卿死因的推測極大地影響了一般讀者。同樣,同治年間的青山山農在《紅樓夢廣義》中也說:「秦可卿本死於縊,而書則言其病,必當時深諱其事而以疾告於者。觀其經理喪殯,賈珍如此哀痛,如此慎重,而賈蓉反漠不相關,父子之間,嫌隙久生。」〔(2)〕這也只是停留在猜測的階段,對於秦可卿之死的種種疑竇提出了自己的解釋,到了1921年,qú�①yuán�②在《紅樓佚話》一文中對秦可卿之死作了較為明晰的描述:「又有人謂秦可卿之死,實以與賈珍私通,為二婢窺破,故羞憤自縊。書中言可卿死後,一婢殉之,一婢披麻作孝女,即此二婢也。」〔(3)〕qú�①yuán�②的這種描述雖較具體,但它只是記錄傳聞,並無可以服人的真憑實據,因此,在讀者中反響不大。首次對秦可卿死亡真相作了周詳考證的是新紅學派的代表人物俞平伯先生。他在1923年出版的《紅樓夢辯》一書中特列《論秦可卿之死》這一專篇,詳細地論證了秦可卿是自縊而死,自縊的原因是因為她與賈珍的淫行被婢女撞見。主要證據有以下幾點: 第一,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中關於秦可卿的畫上「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縊。」〔(4)〕 第二,第十三回說「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納罕」、「疑心」皆是線索。 第三,「寫賈珍之哀毀逾恆,如喪考妣,又寫賈珍備辦喪禮之隆重奢畢,皆是冷筆峭筆側筆,非同他小說喜鋪排熱鬧比也。」 第四,秦氏死時,「尤氏正犯胃痛舊症睡在床上,是一線索。似可卿未死之前或方死之後,賈珍與尤氏必有口角勃xī�③之事。且前數回寫尤氏甚愛可卿,而此回可卿死後獨無一筆寫尤氏之悲傷,專描摹賈珍一人,則其間必有秘事焉,特故意隱而不發,使吾人納悶耳。」 第五,秦氏死後,二婢一個觸柱而亡,一個甘作義女,這說明此二婢與秦氏之死關系密切,正是她們撞破了賈珍與秦氏的私通,秦氏才羞憤自縊。 最後,俞平伯先生斷言:「秦可卿的結局是自縊而死,卻斷斷乎無可懷疑了!」 自此以後,秦可卿之死乃是與賈珍有染而懸梁自盡之說遂成定論。隨著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被發現,此定論更是似乎無可動搖了,原因是甲戌本《石頭記》第十三回回末有這樣一段脂硯齋的總評:「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在秦可卿之死已有定案的情況下,稍持異議的是洛地的《關於秦可卿之死》一文〔(5)〕。此文也認為秦可卿之死是「淫喪」,但「淫喪」的主凶不是賈珍,而是賈敬。從事探佚學研究的梁歸智同志在《紅樓夢佚話》一書中亦持此說。實際上,洛地和梁歸智同志的觀點與俞平伯先生之說同出一轍,是同一前提下的兩種性質相同的結論,其區別只有枝節問題上。 客觀地看,以上兩種說法看似有理,能解釋書中的某些疑竇,但如果仔細推敲的話,它們都是站不住腳的。下面本文先對第一種說法之證據一一予以辯駁。 第一,「秦可卿之死」之所以引起人們的爭論,根源還是在於第五回暗示秦可卿命運的那幅畫,「一美人懸梁自縊」的畫面直接使人們產生秦可卿是自縊而死的思維定勢,至於她為什麼自縊,原因當然是有著見不得人的事了。其實,這種理解是不符合《紅樓夢》的藝術實際的。因為,作者所描述的畫及所寫的判詞是用象徵等手法來暗示「十二釵」的命運結局的。有的畫與判詞具有一種深層的象徵義或隱寓義,如「玉帶林中掛」的畫與判詞不是指林黛玉最後弔死,「金簪雪裡埋」的畫與判詞不是指薛寶釵最後埋在雪中一樣,秦氏的畫所指也並不是「懸梁自縊」這樣一覽無余的表層義,而應是指小說所實際描寫的她因「思慮太過」而憂郁成疾致死,亦即「自死」。 第二,甲戌本《石頭記》第十三回的那段脂批被普遍認為是支撐「淫喪」說的鐵證,但認真推敲這段脂批,其可信性是大違作者明確提出的「真事隱」、「假語存」的寫法。其二,秦氏「淫喪」的描述明顯不合作者「為閨閣昭傳」的本意。其三,「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一語大不通,這句話把秦氏說成是「安富尊榮坐享人」,顯然不合小說的實際描述,因為小說曾多次強調秦氏的「用心太過」和「要強」,她臨死托夢給鳳姐時,還說出了一大段眼光遠大、深謀遠慮的話。也許正由於這句話難於理解,所以有人懷疑這里的「是」字應為「非」字〔(6)〕,而晚出的靖本《石頭記》脂批則把這里的「嫡」字作「豈」字;有人在標點時把這句話標為句號,有人則標為問號〔(7)〕,但不管標為句號也好,標為問號也好,都是不合文意的。其四,「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一語更不通,「其事未漏」與「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之間根本談不上轉折關系或假設關系,而且「其事未漏」與「為二婢撞破」也自相矛盾。其五,既然刪去了「淫喪天香樓」的描述,而且文字上少卻了「四五頁」(脂批),那麼要插進秦氏得病與「張太醫論病細窮源」等文字,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後幾回的文字都要作相應的更改,而這段脂批卻只言「刪」,未涉及到增與改。其六,批者之所以「姑赦之」,命作者刪去「淫喪」的文字,原因不外是「大發慈悲」(脂批),以純潔秦氏的形象,但他在作者既刪之後,於「重評」中仍重提此事,使秦氏「淫喪」之事欲蓋彌彰,這就極不合情理。由此可以斷定,這段脂批系抄者偽托無疑。 第三,秦可卿死訊傳出時,「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這里的「納罕」、「疑心」並非指秦氏淫行敗露自縊而令人「納罕」、「疑心」,而是指秦氏本應過春分才會死(張太醫論病時推斷),但這時仍是冬底(從鳳姐與平兒「燈下擁爐倦綉」可知),離春分至少還有一個月,所以眾人「納罕」、「疑心」。太平閑人張新之在讀到張太醫推論秦氏「今年一冬是不相乾的,過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時批上「記清」,在讀到秦氏臨死時批上「仍是這年冬底耶?」〔(8)〕就說明了這一問題。戚序本《石頭記》與程高本《紅樓夢》把此處的「納罕」改為「納悶」,「疑心」改為「傷心」正是為了避免歧義。 第四,秦氏兩個丫環一個觸柱殉身,一個甘為義女,這種描寫並無深意,只是印證了秦氏平日待奴婢慈愛寬厚,印證了眾人對秦氏的評價。因為,在封建社會,奴才忠於主子是理所當然的,別的不說,單是《紅樓夢》中,此類事情就並不少見,例如焦大之對於賈府老太爺,紫鵑之對於林黛玉,鴛鴦之對於賈母等。因此,二丫環「撞破」之說顯然純系猜測。 第五,秦氏死後賈珍的種種言行並非「怪事」,不能說明二人之間有不軌行為。從小說的客觀描寫來看,賈府眾親友、眾長輩幼輩、眾仆從老小等,均未對賈珍辦理秦氏喪事時的言行感到奇怪,感到不合情理,這說明他的言行是符合他的身份的,具有生活與藝術的真實性。 第六,尤氏稱疾是服從於藝術構思的需要,不然,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弄權鐵檻寺便無從寫起。此處的脂批也點出了作者的這一匠心:「妙,非此何以出阿鳳。」(甲戌、己卯、有正本皆有此批)。 第七,認為秦氏是「淫喪」的人還有一條證據,即焦大醉罵時所說的「爬灰的爬灰」,他們認為這「爬灰」指的就是賈珍與秦可卿苟且之事。其實,這種聯系是沒有絲毫根據的。原因之一,秦氏死訊傳出時,小說描寫道:「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焦大顯然包括在這「家中仆從老小」之中,因此,他不可能去侮辱秦可卿。原因之二,如果連焦大都已知曉賈珍與秦氏間的淫事,那就說明此事賈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樣,秦氏「淫喪」為二丫環撞破而羞憤自縊之說則不攻自破。因此,焦大所罵的話正如王熙鳳所說,是「醉漢嘴裡混唚」,並無所指。 由上可知,所謂秦可卿之死是與賈珍私通,為二丫環窺破,羞憤自縊,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再看第二種觀點。同第一種觀點相比,第二種觀點把秦氏「淫喪」的主凶說成是賈敬,就更屬捕風捉影、無稽之談了。賈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早在小說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作者就借冷子興之口對賈敬作了一個全面的介紹:「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不肯回原籍來,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此後,小說是緊扣這個介紹來描寫賈敬的,典型的例子是第十一回別人給他做壽時,他也懶得回來,並說了「我是清凈慣了的,我不願意往你們那是非場中去鬧去」等話。事實上,直到服丹致死,他都一直沒有回過寧府。因此,後一種說法是不符合賈敬的整體形象特徵的,因而也是經不起推考的。 2 秦可卿之死既非與賈珍(或賈敬)淫行敗露而羞憤自縊,那麼其死因究竟是什麼呢?考察小說的客觀描寫及作者寫作《石頭記》的本旨,筆者認為,秦可卿之死實乃與賈寶玉暗戀而相思成疾所致。這有以下十證: 第一,太虛幻境冊子上的秦可卿判詞「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暗指了寶玉與秦氏不尋常的關系。上句點明秦可卿是幻變的情的化身,下句「情既相逢」即點明了寶玉與秦可卿之相戀。因為,按照警幻仙姑的說法,「知情更淫」,而寶玉正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秦氏也「擅風情,稟月貌」,是「幻情身」。 第二,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曾與秦可卿的天上化身成姻,這個秦可卿「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乳名兼美」,這實際上隱喻了秦可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完美統一。而《石頭記》敘事的主線之一正是賈寶玉同林黛玉、薛寶釵三人間的戀愛婚姻故事。 第三,秦氏聽見寶玉在夢中喚她的小名而納悶時,作者有這樣兩句回後題詩:「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獨我痴。」這說明秦氏對寶玉的痴情正由寶玉夢中的一聲呼喚而引起。太平閑人張新之在第五回結尾處夾批曰:「全書起於此回,一情出於此事,所事生於此人,不可道,不可詳。」〔(9)〕這說的也是同一意思。 第四,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與可卿成姻時,小說寫寶玉「柔情繾綣,軟語溫存,與可卿難解難分」,這暗示了他們二人後來的魂牽夢縈,相思相戀。 第五,第七回尤氏秦氏專請鳳姐時,尤氏要寶玉出城去逛逛,秦氏忙打貧叫寶玉去見秦鍾,後來又對寶玉說了「寶叔,你侄兒倘或言語不防頭,你千萬看著我,不要理他」的話。 第六,第十回尤氏說秦氏「心細,心又重,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這顯然照應了秦氏聽見寶玉喚她小名的「納悶」與苦思冥想。 第七,張太醫論病窮源時,說秦氏「聰明忒過」,「思慮太過」,也暗示了她相思成疾。 第八,第十一回寶玉隨鳳姐探病,正在追摹往事時,忽然聽到秦氏說她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如萬箭攢心,那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下來了。」對此,太平閑人批曰「不諱言之」,護花主人王雪香更說:「寶玉看見畫聯,觸起前夢,一聞秦氏絮語,不覺淚下。回環照應,妙手深筆。單寫寶玉淚下,秦氏默無一言,在賈蓉、鳳姐在坐也。讀者思之。」〔(10)〕可能正由於秦氏見寶玉的痴情後更加「思慮」,因而加速了她的死亡。 第九,寶玉聽見秦氏死訊時,「只覺心目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並「忙忙奔至停靈之室,痛哭一番。」對此,護花主人評曰:「寶玉一聞秦氏凶信,便心如刀戳,吐出血來,夢中雲雨,如此迷人,其然豈其然乎?」〔(11)〕 第十,秦氏與賈蓉雖然「他敬我,我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兒,」但賈蓉既然與鳳姐關系暖昧,以秦氏之心細,不可能沒有察覺,這可能是促使她移情於寶玉的原因之一。 綜上觀之,秦可卿其實是賈寶玉夢中情人的形象,賈寶玉也是秦可卿的「情」之所系,二人明為叔叔與侄媳的關系,暗為情人如戀人的關系,這一矛盾直接導致了秦可卿的相思成疾。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葯治」,秦可卿的心病在當時是無葯可治的,她最後必然走向死亡。 曹雪芹如此塑造秦可卿的形象大有深意。我們知道,《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和「懺悔錄」性質的小說,魯迅先生說過:「但據本書自說,則反乃如實抒寫,絕無譏彈,獨於自身,深所懺悔。」〔(12)〕秦可卿作為賈寶玉(曹雪芹的化身)情竇初開時第一個有著朦朧愛意的女性,必然對她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因為她實際上是自己朦朧的初戀,美麗聖潔,故名之曰:「兼美」;之所以恨,是因為她是引自己陷入「迷津」的「造釁開端」,故名之曰「秦可卿(情可輕)」,以示「深所懺悔」之意。這是秦可卿形象的淺層意蘊,也是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主觀意旨。 秦可卿形象及秦可卿之死的客觀意蘊是什麼呢?據小說所寫,賈寶玉與秦可卿雖然年齡相差不大,寶玉甚至小於秦氏,但他們卻是叔叔與侄媳的關系。賈寶玉神遊太虛境時與秦可卿的成姻可以說是亂倫,他與秦氏的朦朧之情,他在秦氏生病與死亡時的特殊表現也是不合封建的倫理道德的。因此,寶玉與秦氏二人雖然「心有靈犀」,但卻不可能被「點通」,更何況秦氏在眾人中的印象是一個恪守封建禮法家規、行事「溫柔和平」的「安穩」人。這樣,寶玉與秦氏的關系就面臨著一個「情」與「禮」及「理」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秦氏之死正是「理」與「禮」不容「情」的結果。可見,寶玉與秦可卿的故事實際上暗示、濃縮了寶玉與林、薛三人的戀愛婚姻故事,與寶黛的愛情悲劇相映生輝。這正是秦可卿之死的深層意蘊。 注釋: (1)(8)(9)(10)(11)《紅樓夢》三家評本《金玉緣》本批語。 (2) 一粟:《紅樓夢卷》第1冊,第213頁。 (3) 1921年上海《晶報》。 (4) 本文所引《紅樓夢》文字皆據庚辰本。 (5) 《紅樓夢學刊》1980年第3期。 (6) 孫遜:《紅樓夢脂評初探》。 (7) 張欣伯:《與夏志清教授談秦可卿》,台北《書評書目》第9期。 (12)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9卷,第238頁。

⑶ 《紅樓夢》中秦可卿的真實身份

劉心武解秘秦可卿《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
內容簡介:
秦可卿,《紅樓夢》里謎一般的人物,從社會最底層的養生堂到堂堂寧國府,從出生到死亡,秦可卿給讀者留下了太多的疑問。在對秦可卿真實身份的探究中,《紅樓夢》里不少的神秘角色,都逐步找到了他們的生活原型,而秦可卿這個人物的原型,也就隱藏在他們當中。秦可卿的原型會是誰呢?《紅樓夢》中有關她的種種疑問該如何解釋?令讀者困惑的秦可卿和賈珍之間的曖昧關系,到底是怎麼回事?《紅樓夢》里對秦可卿這一人物的特殊用筆和她真實的出身有什麼關系呢?
《紅樓夢》第十回,秦可卿突然病了,得了什麼病,書中交代得很含糊。馮紫英便向賈珍推薦他幼時從學的一個先生,名叫張友士,是上京給兒子捐官的,兼通醫理,可以給秦可卿看看病,於是《紅樓夢》第十回就出現了一個「張太醫論病細窮源」,張友士為什麼叫張太醫呢?他與秦可卿有什麼關系?
以太醫身份出現的張友士,在給秦可卿號了脈看完病後,還開列了一個長長的葯方。後來的紅學研究者在有關張友士行醫的情節上,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這個情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用意,書中賈珍、賈蓉對這一江湖游醫的客氣,也只是反映當時人們的觀念是尊重業余的而非專業的,還有人說這是作者富有游戲的即興筆墨,沒有更深的內容可考。至於書中的葯方也只是作者藉此顯示自己的學識淵博,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曹雪芹為什麼花這么大氣力來寫「張太醫論病細窮源」呢?葯方當中是不是隱藏了什麼秘密?
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作客《百家講壇》,繼續講述秦可卿背後的故事。
(全文)
經過上幾回的梳理,我們已經知道,要把秦可卿的原型搞清楚,需要從康、雍、乾三朝政治的斗爭當中去尋找線索。那麼現在其實已經可以說是接近水落石出了。經過了一番「柳暗花明」,我們已經走到了秦可卿的「又一村」了。我們現在用這個辦法回過頭來探討這個問題,就是我們順著秦可卿在《紅樓夢》出現的情況來捋一遍就很清楚了。
秦可卿是在第5回出場的,前面已經講了很多,前面所講的我不重復了,通過賈母認定秦可卿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和通過秦可卿卧室的布置,我們隱約知道,秦可卿的出身是高於賈府,能給賈府帶來好處,令賈母都得意,而且秦可卿應該是一個公主級的人物,最起碼是郡主級的人物,是皇家的血肉。在分析秦可卿卧室陳設的時候,前面講過的不重復,現在略做補充,就是在曹雪芹行文時候他特別寫到,秦可卿安排賈寶玉午睡,還親自展開了「西子浣過的紗衾,紅娘抱過的鴛枕」,還記得吧?除了其他的東西以外,還有這兩樣呢。那麼大家知道,西子就是西施,不展開議論,因為大家很熟悉,西施意味著一種政治陰謀,西施不是一個一般的女性,她在政治上具有顛覆性。那麼紅娘呢?也不是個一般的丫頭,紅娘能夠成就好事,是一種中間的媒介,可以使兩方面撮合在一起得到好處。所以像這樣一些符碼都暗示我們,秦可卿她的高於賈府的出身,其中含有某種政治陰謀色彩,並且能夠使賈府從中謀取利益。
到了《紅樓夢》第十回,她突然生病了,她為什麼好端端地突然就焦慮了,就抑鬱了?宗族的老祖宗賈母對她不是挺好嗎,認為她是第一得意之人,她婆婆對她也很好啊,連榮國府的王熙鳳對她那麼樣的百般呵護,上上下下的人對她都很好,怎麼就焦慮起來了呢?然後就寫到因為病了就要看病,那麼當時是怎麼給她看病呢?三四個人一日輪流著倒有四五遍來看脈,很離奇,哪有這么看病的,這不折騰死人嗎?說弄得一日換四五遍衣服,坐起來看大夫,每看一次大夫就要換一套衣裳,這很古怪。得病得的怪,看病的方式也很古怪。最後就來了一個張友士,《紅樓夢》的人名都是採取諧音、暗喻的命名方式,有的時候本人的名字就諧一個意思,有的時候是幾個人的名字合起來諧一個意思, 「張友士」顯然他諧的是「有事」這兩個字的音,那麼這個姓張的,他有什麼事呢?在前幾講我已經點明了,這一回第10回回目當中寫的是「張太醫論病細窮源」,但是在第10回正文裡面又明明告訴你,他的身份,公開身份不是太醫,他有事,他就忽然以這個太醫的身份跑到賈府里來了,到寧國府來了,他有事,他有什麼事?他論病細窮源,論的什麼病?他窮的什麼源?值得探究。就說明秦可卿這個角色的原型她不但是皇族的成員,而且她應該是皇族當中不得意的那一個支脈當中的成員。她是一個身份上具有某種陰謀色彩的人物,她在皇族和賈家之間具有某種紅娘的作用,具有某種媒介的作用,她得病她突然焦慮和抑鬱並不是因為賈家的人對她不好,是有她自己的背景方面傳來的重大的原因。所以說,忽然來了一個重量級人物給她看病,這個人物表面上說是馮紫英的一個朋友,目的是上京給兒子捐官,而所具有一個奇怪的身份卻是太醫,就估計在80回後,這個人物一定會以太醫的身份出現,否則在那麼多的古本當中,又有那麼多的回目出現不同的文字,而在「張太醫」這三個字上卻所有古本都一致。下面有朋友在那兒微微頷首,說對呀,說太醫,只有皇帝他才能夠設太醫院,那裡面的大夫才能夠叫太醫對不對,馮紫英的朋友怎麼叫太醫呢?在上幾講裡面我們已經講到,在生活真實當中,有一個什麼人他擅立內務府七司,他設置了一系列和皇帝完全一樣的宮廷般的機構呢?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弘皙。這個人就是廢太子的兒子,從血緣上講,他是康熙的嫡長孫,他當時住在鄭家莊,當時他的身份是親王,但是他擅自按照宮廷的辦法給自己設置了各種機構,那麼他既然可以設立內務府七司,當然他也可以設立一個機構,給自己看病,就叫太醫院。因此,從生活的真實到藝術的真實,這位張友士就應該是來自於這個系統的一個人物。也就是說張友士的生活原型就是應該在鄭家莊的弘皙擅自成立一個小朝廷,所設置的太醫院裡面的一個人物。那麼他進了京城以後,他當然不能公開說,我那是一個另外的朝廷,我是那兒的太醫,他就說自己是上京捐官的,住在誰家裡呢?就住在馮紫英家,這是我們在上一講講到的,《紅樓夢》里有兩股政治勢力,一股是以義忠親王老千歲以及同情者、庇護者組成的,這是可以叫做「義」字的一派,另一派該是以忠順王府為代表的「順」字派,這個張友士顯然就是「義」字派當中的一個人物,他就出現在了秦可卿面前,就給秦可卿號脈,就看病,而且還開葯方子。
《紅樓夢》裡面從脂硯齋批語裡面透露,原來有很多葯方子,原來據說在寫林黛玉的時候,從二十幾回以後,回回都要開一個葯方子,以顯示林黛玉的病越來越重了,這條脂批呢現在保留了,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古本《紅樓夢》裡面沒有給林黛玉開的任何葯方子,就是曹雪芹在調整他的文字時候,經過來回的調整以後,把其他葯方子都刪除了,現在在前80回裡面,正兒八經地作為作者本身的敘述文字開出的葯方子,只有張友士給秦可卿開的一個葯方子。這個葯方子曹雪芹始終沒有把它刪除,永遠保留在這兒,因此現在很多紅學家包括民間紅學家,都在探索這個葯方子,究竟這個葯方子說的是什麼?因為曹雪芹他有一個慣常的寫作方式,就是通過諧音還有所謂拆字,比如說《紅樓夢》那個金陵12釵冊頁裡面寫到王熙鳳,一從,二令,三人木。是不是啊?一從二令我們現在不去分析,三人木就是一個拆字法,人木就是「休」字,就是他把「休」字拆開了呈現出來就叫拆字法,就是說最後王熙鳳後來被賈璉給休掉了,我舉這一個例子就說明曹雪芹經常使用拆字法,有時候使用諧音法,他往往是在他的文本裡面用這樣的手段來向讀者透露一些信息,因此,張太醫的葯方就有可能就採用了諧音和拆字的方法在透露信息,我也研究這個葯方,在這里不展開,我只說葯方裡面的頭幾味葯,頭幾味葯說的什麼?人參、白術、雲苓、熟地、歸身,實際上這個葯方應該是一個秘密聯系的一個密語,一個密語單子,張友士來給秦可卿看病甩下一個葯方,這個葯方起碼頭幾句就很恐怖,因為這個賈蓉在他看完病以後就問他,我們這個病人能不能好,張友士怎麼說的,大家還記得,張友士說人病到這個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癥候,以小弟看來,今年一冬是不相乾的,總是過了春分就渴望痊癒了,這都是一些黑話啊,是不是啊?為什麼是黑話?因為曹雪芹寫這句之後呢,他在敘述當中也說,他說賈蓉也是一個明白人,也就不往下問了,明白吧,這種敘述文本就告訴你,這個話不是正常醫生的話,在傳遞某種非醫療診斷的信息,因此我們就可以判斷,秦可卿的原型應該是屬於一個皇族當中的在當今皇帝當朝的時候,被打擊被排擠的一支,而這一支又很不甘心,又想卷土重來,想顛覆現在皇帝的王位。那麼在這個陰謀集團當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張友士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秦可卿的真實的皇族身份就又清晰了一步,應該是這樣一個人。這個葯方的頭一句如果要用諧音的方式來解釋的話,人參白術應該是代表她的父母,因為這個參是一種天上的星星,術我已經說過了,曹雪芹從南方到北京來,平舌音捲舌音他有時候他不分,術和宿,他可能覺得是一個音,宿,星宿,有這個詞吧,也是星星的意思,所以人參白術應該是代表她的父母,她父母雲,我現在把這兩個字拆開,就是人參白術雲苓,我把雲苓這兩個字拆開,就是「人參白術雲」,就是她的父母告訴他,告訴她底下這句話,說老實話,她父母可能心情也很沉重,她自己看了以後她更痛苦,就是「令(苓)熟地歸身」,命令她在她生長熟悉的地方結束她的生命。為什麼?在皇族的權力斗爭當中,她的背景、家族做出一個很恐怖的決定,讓她犧牲自己,延緩雙方搏鬥的時機以求一逞,所以她後來淫喪天香樓,畫梁春盡落香塵。這樣就更接近她的生活原型了。
就說明她的父母是處在困境當中,不但被當今皇帝所排斥,而且進一步奪權的話,又困難重重,障礙重重,很難得逞,甚至有時候不得不犧牲掉一些東西,乃至於犧牲掉自己親生的女兒。當然我對這個葯方的解讀完全可以爭論,我現在自己沒有十分的把握,我自己對我自己原型研究的判斷我有相當的把握,對葯方的判斷我現在只能說提供一個初步的思考,供大家參考。
那麼為什麼張友士總是說這個人一冬是不相乾的,為什麼冬天就不相干,為什麼總是過了春分就渴望痊癒了?而且這個後面寫秦可卿死啊,你能感到,模模糊糊是刮大風的時候,應該是在秋天,為什麼總是在春秋決定這樣人物的命運?這就在前幾講裡面,我已經點明了,因為清朝皇帝有一種很重要的活動就是春秋兩季的木蘭的圍獵,當然其中重要的是秋獮,秋天是最重要的一次,春天有時候也去。所以冬天一般來說,就比較平靜,因為在木蘭秋獮的時候,特別是在春天規模比較小狩獵的時候,反對派是最容易下手的,最容易所謂掀起一個義舉,所謂聚義,然後鬧事,來顛覆皇權的,因此小說這個人物,給她看病的人,實際上就是他家族派來的一個密探來跟她透露,當然這個話是當著賈蓉說的,今年這一冬是不相乾的,這一冬雙方可能都按兵不動,總是過了春分就渴望痊癒了,春天那一次皇帝的狩獵如果這方面准備得充分的話,就有可能把皇帝殺掉。突發事變以後,這一派就可以掌握政權。那麼你現在再想一想,我上一講提到的那段情節,就是說馮紫英說春天他跟著他父親去過圍場,有沒有這樣的情節?想一想對不對?來回大約是一個多星期,臉上還留下了輕傷,他大不幸,但是他又回來了,大不幸中又有大幸。他們嘗試過一次,那段故事應該發生在乾隆的元年,乾隆元年春天,反對派集聚過一次力量,做過一次嘗試,沒能成功,沒有能夠成功。當然,秦可卿之死這個故事發生在我說的這個情節之前,這就說明反對派在每一次皇帝出去行獵的時候都曾經或者去踏勘過地形,做過事先的准備,或者說蠢蠢欲動到蠢動,到出手,有過一些嘗試,可是都被挫敗了,所幸還沒有完全被皇帝徹底地偵破,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所以他們只能採取收縮的辦法,犧牲掉一些利益,甚至犧牲到一些本族人員的辦法,來維持一個再一次積蓄力量的局面。所以你看,這些描寫背後都有很多很多的可供思索的東西。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秦可卿的原型應該是一個不幸的公主。她得的是政治病,她隸屬的那一支皇族在權力斗爭當中處於劣勢,而她的家族經過幾次的向皇族沖擊以後,都沒有得逞,因此給她傳遞一個很糟糕的信息,就是在必要時候讓她顧全大局,自盡而死,以為緩兵之計。這就是秦可卿這個角色在小說裡面,她的尷尬處境,她的原型在生活裡面也應該是類似的,很困難的處境。
那麼在第7回的下半回就寫到焦大醉罵,這個大家印象很深,焦大醉罵有兩句難聽的話,其中有一句我在前幾講已經分析過了,不重復了,就是「爬灰的爬灰」,這個是罵賈珍和秦可卿之間有不正當關系,還有一句罵的是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個罵人的話就比較費猜測,有人猜測說,他可能罵鳳姐和寶玉呢,因為小叔子不是叔叔的意思,「小叔子」,俗話裡面什麼叫小叔子?一個女性嫁了一個人家,她的丈夫的弟弟叫小叔子,丈夫的哥哥叫大伯子,如果還有另外的哥哥就是二伯子三伯子,弟弟才是小叔子,那麼王熙鳳呢?是賈寶玉的嫂子,賈寶玉確實是王熙鳳的小叔子,所以有認為這句話是罵王熙鳳和賈寶玉有不正當關系,但是從書中描寫來看證據不足,也很難說焦大就是罵他們倆,而且書裡面描寫了,罵的時候,大家都聽見了,賈寶玉當時只問,什麼叫爬灰,賈寶玉就沒有問什麼叫養小叔子,難道是賈寶玉知道自己是小叔子那個角色嗎?顯然不是這樣的,所以這一點也值得推敲。那麼究竟和賈珍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這個是歷代讀者都特別感興趣的,有人在笑,說是不是這裡面因為有情色描寫,所以感興趣?我看也不一定這么說,因為它構成一種非常復雜的互動關系,是值得我們探究的。人的生存是艱難的,人性是復雜的,好的作家總是要寫到人在生存當中的生存危機,寫到人與人之間在生存當中互相爭斗和互相慰藉,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在這里理直氣壯地討論賈珍和秦可卿的戀情。有的紅迷朋友始終不能原諒秦可卿,也更不能原諒賈珍,說亂倫,多醜惡啊,是不是啊?焦大都罵他們,連焦大這種水平的人都罵他,我這樣一個高水平的人我能不罵他嗎?我也得跟著罵!您別跟著罵,其實您也是一個復雜的生命存在,您看過話劇《雷雨》吧,多半看過吧,這是一個現代作家的作品,對不對,你看的時候沒准還帶著手絹,擦過眼角呢?是不是啊?《雷雨》裡面有愛情沒有啊?《雷雨》裡面有一組重要的愛情是誰愛誰啊?是周萍和繁漪之間的愛情,他們兩個是什麼樣的倫常秩序啊?是兒子愛後媽,是後母愛前夫的大兒子,是亂倫戀,你把破鞋往台上扔了嗎?你沒扔,你很理解,很同情,閉幕以後您鼓掌,二位演員還鞠躬,你接受,你怎麼對這個周萍和繁漪的愛情,你就這么接受,您對賈珍和秦可卿他們之間的感情,就這么樣的不能容忍呢?我覺得您可以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啊?不能完全站在那個落伍的封建的倫理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來思考這個問題,更何況經過我幾講的分析,您應該已經明白,秦可卿之所以到賈府裡面來,是避難來了,是她的家庭在皇權斗爭當中失利了,家裡在某種特定情況下,必須把她隱藏起來,因此謊稱是養生堂的野嬰,直接送到賈家不方便,賈政,小說裡面寫他是一個員外郎,工部員外郎,負責工程建設的那個部的員外郎,因此找了自己下屬叫營繕郎,營繕郎就是工部下面分支的一個小官員,這個小官員是賈政的直接下屬,就假稱是營繕郎因為無兒無女,抱養了一對兒女,其中有一個女孩子是秦可卿,寄存到賈家,寄存到賈家當時賈珍已經結婚,有了尤氏,因此在名分上,只能把她說成是賈蓉的妻子。
而實際上秦可卿這個角色她的生活原型的輩分和賈珍是同輩的,並不亂倫。我為什麼這么說,前幾講裡面我反復跟大家講,從生活原型到曹家的真實情況,到小說裡面的藝術角色,它的人物輩分是匹配的,再重復一下:康熙朝義忠親王老千歲,小說裡面出現的一個名稱,生活原型就是康熙朝的廢太子,就是胤礽,後來被雍正改名為允礽,就這個人,這個人的兒子是弘皙,在曹家這個家族裡面,像曹頫他跟廢太子是同輩的,在小說裡面就像賈敬、賈政、賈赦他們是一輩的,那麼胤礽生下的兒子就是弘皙,如果說他生下女兒的話,比如說弘皙的妹妹的話,那麼在生活當中就應該對應於賈寶玉這一輩,是不是啊?小說裡面跟賈寶玉一輩的是誰?在寧國府就是賈珍,在榮國府有賈璉,賈環等,所以說呢,如果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是廢太子家族的,而且她如果是弘皙的一個妹妹的話,那麼她的輩分挪移到《紅樓夢》小說裡面就跟賈珍是一輩人,和寶玉也是一輩人,我這個邏輯聽明白了嗎?我現在說得比較慢,是吧。因此,為什麼曹雪芹放手寫賈珍和秦可卿的感情,他為什麼放手寫,就是因為在他心目當中,他並不認為這是亂倫戀,他只是認為這是一種畸戀,一種畸形戀,秦可卿從小說裡面描寫可以看到,隱約可以感覺到,她的年齡實際上比賈蓉大,比賈寶玉什麼都大,當然她比賈珍要小一些,就年齡而言,她並不是一個很晚輩的年齡,她寄存到賈府,她很可能就是和賈珍是一輩的,而賈珍又知道,她跟賈蓉是名分上的夫妻,那在小說裡面你可以看到,賈蓉和秦可卿根本就沒有同房的跡象,說是到了秦可卿她的卧室,都沒有說到賈蓉的卧室,按過去封建社會,不能夠說這個卧室是媳婦的,一定要以丈夫來命名這個卧室,比如到賈政的房間,到賈赦的院落,她實際上在寧國府裡面有很獨特的生活方式,她住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她跟賈蓉是名分上的夫妻,而且這一點上下應該是比較清楚的,焦大之所以跳著腳罵,焦大是有政治頭腦的人,他罵爬灰的爬灰,當然也是罵賈珍,因為從名分上是公媳,偷媳婦是不對的,他罵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他罵的是秦可卿和賈寶玉。他知道秦可卿和寶玉是一輩的,知道吧,秦可卿實際上是賈珍隱秘的妻子,他門兒清,他清楚,寶玉是賈珍的弟弟,堂弟,是他的小叔子,第五回裡面,警幻仙秘授賈寶玉雲雨之事,其實就是秦可卿作為他的性啟蒙的教師,使他嘗到雲雨情,所以賈寶玉和襲人不是一試雲雨情,已經是二試了,過去有的評家老早指出不是初試雲雨情,實際上是溫習,是復習舊課,所以焦大他很清楚,我認為焦大罵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也是罵的秦可卿,所以我認為,賈珍和秦可卿的情愛關系並不是什麼秘密,都聽見了,連尤氏當時都無所謂,因為尤氏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她知道,這個女子養在家裡面決定著寧國府今後的背景前途,萬一秦可卿的背景家族獲得了政權,那麼他們就是開國功臣之一,他們保存了這個家族寶貴的血脈,他們的榮華富貴就會升級,所以她聽見焦大罵,她知道作為公公和秦可卿之間有曖昧關系,在秦可卿死去之前,她都容忍,賈蓉也是一樣,王熙鳳也是一樣,我們這樣來讀《紅樓夢》這些文字的話,就會有豁然貫通之感,所以賈珍在秦可卿死了之後,他不掩飾他對秦可卿的痛惜,哭得淚人一般,還有一句話叫做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如果僅僅是愛惜,何至於到這個地步,是不是?他覺得是葬送了寧國府很重大的政治前程,他很痛心,他說合家大小、遠近親友誰不知道我這兒媳婦比兒子還強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見這長房內絕滅無人了,然後問他怎麼料理,他說如何料理,不過盡我所有罷了,還是拍著手,不是低低那麼去說,不是壓低聲音偷偷說,公開說,他不在乎。死了以後,她睡在一個什麼棺木裡面?就睡在薛蟠所留的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所留下的檣木所製成的棺材裡面,她葉落歸根了,這時候她真實的家族血緣實際上就揭示出來了.

⑷ 為何在卧病期間秦可卿還能每天換四五遍衣裳,有什麼意義

關於秦可卿卧病期間每天換四五遍衣裳的原因有很多:跟她的病情有很大的關系;跟她的心病有關;怕禮數不周惹人非議。

《紅樓夢》中的秦可卿

秦可卿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的人物,雖說她出場的次數不多,但給不少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原本只是一個棄嬰,後來被當初沒有孩子的營繕郎秦業收養,並取名為秦可卿,小名喚可兒。據說秦業當時收養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但是男孩並沒有養活,在他年過五旬的時候生了一個男孩取名秦鍾。

對於賈府的很多女子來說,衣服其實也是財富跟地位的象徵,畢竟只有那些備受寵幸的女子才會有非常多的衣服。不管是賈母還是其他人,在賞賜其他人的時候都會賞賜一些衣服給她們,這也算是一個恩典。秦可卿見人的時候換衣服,一方面是為了擔心禮數不周引來非議,另外一方面也是展示自己生活的狀態很好。

⑸ 紅樓夢中喲詳細介紹秦可卿這個人嗎 在第幾回 她是怎麼樣一個人

沒有。
不過書中介紹了秦可卿的家庭背景
從書中的描寫看不出她的性格,但可以感覺到賈府上上下下的都喜歡她,這可以在第13回看出來。
脂批中透露13回的回目應該是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不知道他是和誰有交往。焦大醉罵說「爬灰的爬灰」說的就是秦可卿和賈珍的戀情。

⑹ 秦可卿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而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可謂是意味深長。龍禁尉,在文本中並不只是一個死後封號,而是別有隱意,其隱意即禁絕其成龍,也就意味著有人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要從肉體上消滅胤礽,禁絕他成龍的所有的、最後的可能性。根據胤礽死亡時所處的年代,這個人只能是雍正,當然這只是作者心中的歷史。

作者對胤礽的命運是痛心疾首地,對雍正是恨之入骨的。消滅胤礽,又追封胤礽,即暗諷雍正手段毒辣,天性奸詐。第三十八回,寶釵作的螃蟹詠:「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被眾人嘆為食蟹絕唱,並贊其小題目寓大意,其中的諷刺入木三分,極為辛辣。

其實就是作者借寶釵錦心綉口,諷刺雍正之流,為了權力,無所不用其極,殘酷失德,雖然能橫行一時,終究逃脫不了歷史的審判,避免不了敗亡的命運,也只不過是歷史的過眼雲煙、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因此,「一部書全是老婆舌頭,全是諷刺時事,反面春秋也」(脂批)。

天才的作者,用爐火純青、「靈巧一至於此」的「褒中貶」、「貶中褒」,幾乎創造出一個「無縫機關」。這機關里,「寓褒貶別善惡」,隱藏著作者對胤礽、康熙和雍正的情感判斷,而這在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絕對不容觸及的禁區,但這對了解作者的「其中味」卻是至關重要的。

⑺ 秦可卿的身世

秦可卿的身世是作者重點要介紹的內容。首先劉先生從賈府里各個層次人物的婚配情況來看,秦可卿是抱養的顯然是不成立的。金陵四大家族的婚配都是有講究的,門當戶對是他們選擇婚姻的首要前提,這從許多的細節都可以讀出。而作為爵位的繼承人的賈容不可能違反了賈府的門第觀念而取了抱養的媳婦。而賈母又口口聲稱秦可卿為第一得意之重孫媳婦。秦可卿是抱養的只能是遮人耳目的說法。秦可卿在賈府的地位從種種跡象看要高於賈府,那麼秦可卿應該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又從秦可卿的卧室裝飾,秦可卿的氣派,賈府里上上下下包括賈母,王熙風,賈珍,以及賈珍的媳婦尤氏對秦可卿的態度,秦可卿給王熙風托夢預言 「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等等跡象。寓意了秦可卿的身份非同一般。秦可卿的死更是迷團重重。得的怪病,突然就自縊。而她死後睡的棺木更是明確的揭示了她的真實身份。她才是康熙年間兩度廢立的太子胤礽所生下的女兒。為了逃避監禁的生活而偷偷寄養在曹家的秦可卿。而小說里秦可卿的父親秦業只是一個情孽的諧音,這是曹雪芹在小說里善用的藝術手法。

論劉心武的秦可卿身世之謎
近日連續看了劉心武先生的秦可卿身世之謎的系列講座,盡管本人對紅樓夢說不上有什麼研究,比不上劉氏的十幾年磨一劍,但仍覺得劉先生的觀點有很多不真之處,特別是對他的結論「秦可卿的原形乃是康熙帝廢太子胤礽之後」實在不敢苟同。

首先如果紅樓夢是曹雪芹抑或曹家別的什麼人寫的,那麼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的具有現實意義和政治背景的小說,我相信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形的,但是否意味著小說的所有人物都必須有原形?答案顯然是否定,無論如何它是一部小說,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物來豐滿自己。比如同樣使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我們如果認為秦可卿是沒有現實原形的虛構人物,她的出現是為了小說的創作而服務的,同樣可以找到很多證據。

劉心武先生最主要的論據是秦可卿的那個非同尋常的葬禮以及和義忠親王老千歲馮紫英還有那個神秘太醫張友士的內在聯系。我不否認上述人物背後可能存在的政治性,而且他們與秦可卿之間也的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但以此推論秦也是現實政治風雲的參與者顯然證據不足。因為還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秦可卿這個人物本來就是為了引出這些政治人物和歷史事件而特別設計的。這種用虛構人物來引出現實人物的筆法是非常高明的也是最安全的。如果完全寫現實人物在清朝會是什麼下場不用我說吧。至於那場葬禮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它違制了。秦可卿與賈敬不同,從家族中來說賈敬比秦可卿高多了,但就國禮來說秦是有誥命在身的而賈敬是白丁一個,所以禮部要為此專門向皇上請旨(一般官員命婦是不需要請旨的,只要按制操辦就可以了。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將軍在外打仗而他老爸死了,也需要請旨定奪),這也不是靠家族內的地位決定的。

當然秦可卿在小說中(注意是在小說中而非曹家的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不止這一項,比如在書的開頭就從她嘴裡告訴了讀者了本書的悲劇結局。她和太虛幻境里的警幻仙姑一起還在本書頭號男主角賈寶玉的人生觀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事實上劉心武先生有意迴避了秦可卿和賈寶玉之間的關系。

而支持以上觀點最直接的證據恰恰是那段秦可卿卧室的描寫「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卧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之的聯珠帳。」劉先生只是認為這種描寫提到的幾個人都與皇家有關,所以秦可卿也與皇家有關。如果我們不拘泥在這幾個人上就會發現這段描寫寫的是「物」而不是「人」,哪么這「寶鏡」「金盤」「木瓜」「榻」「聯珠帳」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的是在這些人物的傳說(傳奇)故事中起道具和引子作用的重要東西。而這些東西擺在秦可卿的卧室里,是不是作者在告訴我們在本書中秦可卿和這幾件東西一樣都是起道具和引子的作用呢!之所以寫得這么虛無飄渺就是因為秦本來就不是現實中的人物。

劉先生認為秦可卿的原型是皇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書中對秦的描寫好像高於賈家,特別是死時托夢鳳姐那一段。但這也是見仁見智的事。在中國的傳統中死人的地位就是比較高,死後托夢給活人教訓一番的情節在很多小說都有,更何況秦可卿也算是個神仙了,她是不是要回太虛幻境里去呢?這一點在書中以有明確交待: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中北靜王說:「逝者已登仙境,非碌碌你我塵寰種之人也.....
」而在中國傳統中如果沒有前世的修行可不是人死了就登仙境而是應該去陰曹地府的,即使她生前的地位很高(比如是皇室的人)。

實際上作者並沒有迴避秦可卿是虛構人物這個事實,所以在完成了她在書中的任務後就很快死了,當然由於小說的修改她的死到成了一個謎,不過她如何死法以不重要了。只是寫得太明白了反而讓人生疑了。有的時候我們是把復雜的東西看簡單了,但有時我們是把簡單的東西看復雜了。

最後一點是劉心武先生的秦可卿是胤礽被圈禁後偷運出來的觀點未免太過兒戲了。且不說偷運的難度,如果是個男孩到有可能,因為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男孩和女孩的地位截然不同即使是在皇家。一個女孩冒哪么大風險送出來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說是為了保住孩子的命,但是為了這個女孩的腦袋有可能自己掉腦袋的事以胤礽的性格恐怕不會干吧,而且康熙也絕沒有殺人的意思,更何況是對自己的兒子滿門抄斬呢,即使是滿門抄斬按規矩女嬰也不在其列。若說是聯系外臣意圖東山再起,也沒必要送孩子吧,再說送也輪不到曹家。曹寅固然是康熙的親信,但無論如何只是個織造,是個有油水沒實權的差事,對朝局的影響不大,而康熙的親信重臣之中和胤礽交好的不在少數。比如步軍統領托和齊,戶部尚書王鴻緒等等。要送這些人更有資格吧。

⑻ 秦可卿是什麼身份

秦可卿的身世是作者重點要介紹的內容。首先劉先生從賈府里各個層次人物的婚配情況來看,秦可卿是抱養的顯然是不成立的。金陵四大家族的婚配都是有講究的,門當戶對是他們選擇婚姻的首要前提,這從許多的細節都可以讀出。而作為爵位的繼承人的賈容不可能違反了賈府的門第觀念而取了抱養的媳婦。而賈母又口口聲稱秦可卿為第一得意之重孫媳婦。秦可卿是抱養的只能是遮人耳目的說法。秦可卿在賈府的地位從種種跡象看要高於賈府,那麼秦可卿應該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又從秦可卿的卧室裝飾,秦可卿的氣派,賈府里上上下下包括賈母,王熙風,賈珍,以及賈珍的媳婦尤氏對秦可卿的態度,秦可卿給王熙風托夢預言 「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等等跡象。寓意了秦可卿的身份非同一般。秦可卿的死更是迷團重重。得的怪病,突然就自縊。而她死後睡的棺木更是明確的揭示了她的真實身份。她才是康熙年間兩度廢立的太子胤礽所生下的女兒。為了逃避監禁的生活而偷偷寄養在曹家的秦可卿。而小說里秦可卿的父親秦業只是一個情孽的諧音,這是曹雪芹在小說里善用的藝術手法。 論劉心武的秦可卿身世之謎 近日連續看了劉心武先生的秦可卿身世之謎的系列講座,盡管本人對紅樓夢說不上有什麼研究,比不上劉氏的十幾年磨一劍,但仍覺得劉先生的觀點有很多不真之處,特別是對他的結論「秦可卿的原形乃是康熙帝廢太子胤礽之後」實在不敢苟同。 首先如果紅樓夢是曹雪芹抑或曹家別的什麼人寫的,那麼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的具有現實意義和政治背景的小說,我相信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形的,但是否意味著小說的所有人物都必須有原形?答案顯然是否定,無論如何它是一部小說,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物來豐滿自己。比如同樣使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我們如果認為秦可卿是沒有現實原形的虛構人物,她的出現是為了小說的創作而服務的,同樣可以找到很多證據。 劉心武先生最主要的論據是秦可卿的那個非同尋常的葬禮以及和義忠親王老千歲馮紫英還有那個神秘太醫張友士的內在聯系。我不否認上述人物背後可能存在的政治性,而且他們與秦可卿之間也的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但以此推論秦也是現實政治風雲的參與者顯然證據不足。因為還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秦可卿這個人物本來就是為了引出這些政治人物和歷史事件而特別設計的。這種用虛構人物來引出現實人物的筆法是非常高明的也是最安全的。如果完全寫現實人物在清朝會是什麼下場不用我說吧。至於那場葬禮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它違制了。秦可卿與賈敬不同,從家族中來說賈敬比秦可卿高多了,但就國禮來說秦是有誥命在身的而賈敬是白丁一個,所以禮部要為此專門向皇上請旨(一般官員命婦是不需要請旨的,只要按制操辦就可以了。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將軍在外打仗而他老爸死了,也需要請旨定奪),這也不是靠家族內的地位決定的。 當然秦可卿在小說中(注意是在小說中而非曹家的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不止這一項,比如在書的開頭就從她嘴裡告訴了讀者了本書的悲劇結局。她和太虛幻境里的警幻仙姑一起還在本書頭號男主角賈寶玉的人生觀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事實上劉心武先生有意迴避了秦可卿和賈寶玉之間的關系。 而支持以上觀點最直接的證據恰恰是那段秦可卿卧室的描寫「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卧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之的聯珠帳。」劉先生只是認為這種描寫提到的幾個人都與皇家有關,所以秦可卿也與皇家有關。如果我們不拘泥在這幾個人上就會發現這段描寫寫的是「物」而不是「人」,哪么這「寶鏡」「金盤」「木瓜」「榻」「聯珠帳」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的是在這些人物的傳說(傳奇)故事中起道具和引子作用的重要東西。而這些東西擺在秦可卿的卧室里,是不是作者在告訴我們在本書中秦可卿和這幾件東西一樣都是起道具和引子的作用呢!之所以寫得這么虛無飄渺就是因為秦本來就不是現實中的人物。 劉先生認為秦可卿的原型是皇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書中對秦的描寫好像高於賈家,特別是死時托夢鳳姐那一段。但這也是見仁見智的事。在中國的傳統中死人的地位就是比較高,死後托夢給活人教訓一番的情節在很多小說都有,更何況秦可卿也算是個神仙了,她是不是要回太虛幻境里去呢?這一點在書中以有明確交待: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中北靜王說:「逝者已登仙境,非碌碌你我塵寰種之人也..... 」而在中國傳統中如果沒有前世的修行可不是人死了就登仙境而是應該去陰曹地府的,即使她生前的地位很高(比如是皇室的人)。 實際上作者並沒有迴避秦可卿是虛構人物這個事實,所以在完成了她在書中的任務後就很快死了,當然由於小說的修改她的死到成了一個謎,不過她如何死法以不重要了。只是寫得太明白了反而讓人生疑了。有的時候我們是把復雜的東西看簡單了,但有時我們是把簡單的東西看復雜了。 最後一點是劉心武先生的秦可卿是胤礽被圈禁後偷運出來的觀點未免太過兒戲了。且不說偷運的難度,如果是個男孩到有可能,因為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男孩和女孩的地位截然不同即使是在皇家。一個女孩冒哪么大風險送出來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說是為了保住孩子的命,但是為了這個女孩的腦袋有可能自己掉腦袋的事以胤礽的性格恐怕不會干吧,而且康熙也絕沒有殺人的意思,更何況是對自己的兒子滿門抄斬呢,即使是滿門抄斬按規矩女嬰也不在其列。若說是聯系外臣意圖東山再起,也沒必要送孩子吧,再說送也輪不到曹家。曹寅固然是康熙的親信,但無論如何只是個織造,是個有油水沒實權的差事,對朝局的影響不大,而康熙的親信重臣之中和胤礽交好的不在少數。比如步軍統領托和齊,戶部尚書王鴻緒等等。要送這些人更有資格吧。

⑼ 絕色佳人秦可卿,為什麼無視丈夫賈蓉愛上了年老的賈珍

讀《紅樓夢》,秦可卿和賈珍的那段情事,就如寶黛之戀、釵黛之爭一樣,總是難以繞開的話題。



至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元春吩咐的是族中男子皆去,誰料鬧到最後,只有賈珍一個人在忙活,賈赦、賈政、賈璉等人不見蹤影。相較之下,賈珍的責任心和能力,是旁人無法比肩的。

體貼

一個男人再怎麼優秀,他不愛你,也難以讓一個女子沉淪其中。而賈珍對秦可卿,是絕對的真愛。最能說明這一點的,便是秦可卿葬禮上賈珍如喪考妣的表現,為了讓葬禮風光好看,寧願「傾盡所有」,此舉引來旁人側目紛紛。賈珍如此,等同於向世人昭告他愛上了秦可卿。

即便是今天,許多男人在小三面前各種山盟海誓,但是出了事,為了利益面子,還都拒不承認呢。可在異常看中倫常的時代,賈珍卻敢這么放肆,無非是愛得熱烈罷了。

而在素日里,賈珍對秦可卿是百般柔情體貼。秦可卿卧病,作為公公的他,比賈蓉還心急,凡見個人就要跟人家說兒媳婦的病,張友士這醫生就是他和馮紫英訴苦時,馮紫英介紹過來了。就連秦可卿卧病期間多換幾次衣裳,賈珍都要心疼,擔心因此勞累,受風。

⑽ 秦可卿的角色評價

書中人物對秦可卿的評價:

1、賈母:素知秦氏是極妥當的人,生得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平和,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

2、尤氏:她這為人行事,那個親戚,那個一家的長輩不喜歡她……雖則見了人有說有笑,會行事兒,她可心細,心又重,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這病就是打這個秉性上頭思慮出來的。

角色介紹

秦可卿,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秦業的養女。她還有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秦鍾。來自仙界清凈女兒之境,是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官名兼美,乳名可卿,小名可兒。

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溫柔平和,被賈母贊為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熱點內容
免費閱讀都市小說精品推薦 發布:2025-02-02 01:48:31 瀏覽:144
大學校園小說有肉 發布:2025-02-02 01:11:45 瀏覽:937
武俠小說男主姓任 發布:2025-02-02 01:10:10 瀏覽:787
怎麼閱讀古典小說 發布:2025-02-02 00:59:31 瀏覽:961
玄幻言情女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0:49:32 瀏覽:449
沒心的人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2025-02-02 00:47:53 瀏覽:455
免費下載倪匡衛斯理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46:13 瀏覽:964
超級無敵系統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2-02 00:44:50 瀏覽:518
網游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22:00 瀏覽:198
好看的推理加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1 23:53:27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