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都市透視神眼頂點小說

都市透視神眼頂點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6-20 16:22:48

Ⅰ 神眼小子闖都市(透視神眼)TXT下載 有的發來

這個地址你自己下啊,很快的,1,2秒鍾就行了。加了你好友這么久也沒幫你一下,還真有點不好意思。
http://wenku..com/search?word=%C9%F1%D1%DB%D0%A1%D7%D3%B4%B3%B6%BC%CA%D0&lm=0&od=0

不用注冊的。

Ⅱ 找本小說,未來都市異能類的。主角有個隱藏身份(特NB的那種)。主角的異能是眼睛上的

我知道有本小說叫
斗翠,是女主異瞳,一直眼睛可以透視,不過貌似和你的不太符合

Ⅲ 都市透視神眼_by妄想狂者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UBG0213ihCY3rC2IgHzAJg提取碼:mju9
小說名稱:都市透視神眼
作者:妄想狂者
類型:都市奇幻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1963820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一場意外,讓少年秦風的雙眼擁有奇特的透視能力,財富、美人、地位、權勢變得唾手可得,從此都市江湖便多出一個神眼王者的不滅傳說!

Ⅳ 加繆 有哪些作品 簡介下

阿爾貝·加繆(1913-1960)Albert Camus
生平及作品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法屬阿爾吉利亞,父親是歐洲人,母親是西班牙血統,自己卻在北非的貧民窟長大。父親作為一戰的士兵戰死疆場,加繆直接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抵抗運動。從少年時代起,貧窮與死亡的陰影就與加繆長相伴,這使加繆更能深切地體會人生的荒謬與荒誕,在他的一生中,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他的現實人生,他都在與荒誕作斗爭。處在思潮動盪的時代,加繆一直糾纏在藝術家和政治家之間。1942年,加繆離開阿爾及利亞前往巴黎,他開始秘密地活躍於抵抗運動中,主編地下刊物《戰斗報》。在這個時期,加繆不躲避任何戰斗,他反對歧視北非穆斯林,也援助西班牙流放者,又同情斯大林的受害者……他的許多重要作品如小說《局外人》、《鼠疫》,哲學隨筆《西西弗神話》和長篇論著《反抗者》都在這個時期出世。1957年,他因為「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形象地體現了現代人的道德良知,戲劇性地表現了自由、正義和死亡等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加繆1935年開始從事戲劇活動,曾創辦過劇團,寫過劇本,當過演員。戲劇在他一生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劇本有《誤會》(1944)、《卡利古拉》(1945)、《戒嚴》(1948)和《正義》(1949)等。除了劇本,加繆還寫了許多著名的小說。中篇小說《局外人》不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誕小說的代表作。該作與同年發表的哲學論文集《西西弗的神話》,在歐美產生巨大影響。長篇小說《鼠疫》(1947)曾獲法國批評獎,它進一步確立了作家在西方當代文學中的重要地位,「因為他的重要文學創作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1957年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60年,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身亡。 加繆在荒誕的車禍中喪身,實屬辛辣的哲學諷刺。因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對人類處境做出一個思想深刻的正確回答……人們毫不感到意外,我們的時代接受了加繆的觀點。血腥的再次世界大戰,可怕的氫彈威脅,這一切使現代社會能夠接受加繆嚴肅的哲學,並使之長存於人們的心中。 ——《紐約時報》對加繆之死的評論 加繆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義者,盡管他自己多次否認。1951年加繆發表了哲學論文《反抗者》之後,引起一場與薩特等人長達一年之久的論戰,最後與薩特決裂,這時人們才發現,加繆是荒誕哲學及其文學的代表人物。 加繆的創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極其客觀地表現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筆簡潔、明快、朴實,保持傳統的優雅筆調和純正風格。他的「小說從嚴都是形象的哲學」,蘊含著哲學家對人生的嚴肅思考和藝術家的強烈激情。在短暫的創作生涯中,他贏得了遠遠超過前輩的榮譽。他的哲學及其文學作品對後期的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影響很大。評論家認為加繆的作品體現了適應工業時代要求的新人道主義精神。薩特說他在一個把現實主義當作金牛膜拜的時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作品:《誤會》、《卡利古拉》、《戒嚴》、《正義》、《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話》、《鼠疫》等。 小說簡介: 小說《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加繆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的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種近乎可笑的說法隱藏著一個十分嚴酷的邏輯:任何違反社會的基本法則的人必將受到社會的懲罰。翻開加繆的《局外人》,我們看到的第一句話是「今天,媽媽死了。」可是陡然一轉:「也許是昨天……」一折一轉,看似不經意,卻包含了無限意味。「媽媽……」,這樣親昵的口吻分明只會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說話人恰恰不是孩子,而是一個叫默而索的年輕人。默而索不用成年人說的「母親」而說「媽媽」,這首先就讓我們感動。我們會想:他在內心深處該是對母親蘊藏著多麼溫柔多麼純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親去世的電報時沒有哭,就是在母親下葬時也沒有哭,他糊里糊塗地看著母親下葬,甚至不知道母親的年齡……尤其令我們感到憤慨的是:在母親下葬後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濱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並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處。這就是那個看起來對母親飽含深情的默爾索么?可是不止於此,當名聲不好的鄰居要懲罰自己的情婦,求他幫助寫一封信,他竟答應了。老闆建議他去巴黎開設一個辦事處,他毫無熱情。對於巴黎這個國際大都市,他說:「很臟。有鴿子,有黑乎乎的院子……」對自己的婚姻大事,他表示無論什麼都行。最後,他迷迷糊糊地殺了人,在法庭上他一點也不關心法庭對自己的審判。在就要被處死的前夜,他居然感到他「過去曾經是幸福的」,「現在仍然是幸福的」。他大概覺得這還不夠,他又說了這樣一句讓人莫名其妙的話:「為了使我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默而索的消極、冷漠、無動於衷、執著於瞬間的人生等無疑具有一種象徵的意義:荒誕,這個存在主義作家們一直念念不忘的關鍵詞。《局外人》正是荒誕人生的一幕。莫爾索也是西西弗的兄弟。而加繆在為美國版《局外人》寫的序言中說:「他遠非麻木不仁,他懷有一種執著而深沉的激情,對於絕對和真實的激情。」這也許是不錯的,莫爾索就是加繆心目中那種「義無反顧地生活」、「盡其可能地生活」的人,他聲稱自己過去和現在都是幸福的。這正符合加繆的想法:「幸福和荒誕是同一塊土地上的兩個兒子」,幸福可以「產生於荒誕的發現」。默而索是在監獄里獲得荒誕感的,一聲槍響驚醒了他。於是,默而索成了荒誕的人,也就是加繆所以為的幸福的人。 《局外人》是法國作家加繆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傑出作品之一,該書以一種客觀記錄式的」零度風格」,粗《局外人》線條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繆的世界中經歷的種種荒繆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誕體驗。從參加母親的葬禮到偶然成了殺人犯,再到被判處死刑,默而索似乎對一切都無動於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著,他像一個象徵性的符號,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個血紅色的燈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主要因為這部小說加繆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局外人》的主人公莫爾索是阿爾及爾一個公司的法國職員,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小說通過自述形式來表現出莫爾索對一切都似乎漠不關心,無動於衷。具體的細節不加贅述。小說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敘述莫爾索回到鄉下參加母親的葬禮,以及到他莫名其妙地在海灘上殺人。這一部分按時間順序敘述,像記流水帳,顯得有些啰嗦。我們看到的莫爾索是那麼冷漠,簡直只是個純感官的動物,沒有思考。莫爾索殺人僅僅是因為太陽,這看起來真的顯得荒謬,可事實就是如此。 第二部分是莫爾索被審訊的過程。這一部分主要通過莫爾索在監獄里的生活,他逐漸習慣了失去自由,靠回憶打發日子。他想的東西很多,但是他對死並不感到恐懼和悲哀,他認為30歲死或70歲死關系並不大。他拒絕神甫為他祈禱,他因為不耐煩而終於爆發。「他人的死,對母親的愛,與我何干?……他所說的上帝,他們選擇的生活,他們選中的命運,又都與我何干?」死亡的前夜,莫爾索第一次向這個世界敞開了心扉,他覺得自己過去是幸福的,現在仍然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這個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自己生之世界的荒謬,他至死幸福。 《卡里古拉》講述的是古羅馬時代的故事。古羅馬皇帝卡里古拉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悟到了人生的真理--人難逃一死所以並不幸福。世界的荒誕令人無法容忍,而人們卻偏偏缺乏認識,生活在假象中。在荒誕面前,在惡的命運面前,人們麻木不仁,於是他採取極端的辦法,把自己裝扮成命運的模樣,實行暴政,任意殺戮,使人們深感難以活下去從而清醒,認清命運的真正面目。可悲的是卡里古拉自己倒成了惡的化身,荒誕的代表,最終走向了毀滅。 《西西弗的神話》:西西弗是個荒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謬的英雄,是因為他的激情和他所經受的磨難。他藐視神明,仇恨死《西西弗的神話》亡,對生活充滿激情,這必然使他受到難以用言語盡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個身心致力於一種沒有效果的事業。而這是為了對大地的無限熱愛必須付出的代價。」當加繆這樣看這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時,存在主義的哲學之眼就進入了那個古代的神話。他贊美西西弗這個抗拒荒謬的英雄。加繆的一生也可以這么看,在悲觀中樂觀地生存,積極地介入生活與社會,與命運抗爭,與政敵抗爭,與一切不正義的現象抗爭;他愛生命,愛藝術,他承認生命的荒謬,但是他絕不是一個單純的虛無主義者。 《鼠疫》是一部寓言體的小說。它是一篇有關法西斯的寓言。當時處於法西斯專制強權統治下的法國人民———除了一部分從事抵抗運動者外———就像歐洲中世紀鼠疫流行期間一樣,長期過著與外界隔絕的囚禁生活;他們在「鼠疫」城中,不但隨時面臨死神的威脅,而且日夜忍受著生離死別痛苦不堪的折磨。加繆繼續他的存在主義主題:世界是荒謬的,現實本身是不可認識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加繆自己曾這樣說:「《局外人》寫的是人在荒謬的世界中孤立無援,身不由已;《鼠疫》寫的是面臨同樣的荒唐的生存時,盡管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但從深處看來,卻有等同的地方。」但是從《局外人》到《鼠疫》加繆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里厄醫生不再如莫爾索那樣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他與不知從何而來的瘟疫展開斗爭,而且在斗爭中,他看到愛情、友誼和母愛給人生帶來的幸福。里厄醫生的人不是局外人,他看到了只有道德高尚、勇於奉獻畫的人聯合起來戰勝瘟疫,人類社會才有一線希望。小說結構嚴謹,人物性格鮮明,對不同處境中人物心理和感情的變化刻畫得深入細致;人與瘟神搏鬥的史詩篇章、生離死別的動人哀歌、友誼與愛情的美麗詩篇、地中海的奇幻畫面,增加了小說的藝術魅力。
[編輯本段]思想與哲學
人道主義思想 加繆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義,人的尊嚴問題,一直是纏繞著他的創作、生活和政治斗爭的根本問題。《西西弗斯神話》和《局外人》構成了加繆文學創作的母題,包含著加繆未來作品的核心問題。書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設的提出,其本質動機,不在荒誕,荒誕既不能告訴我們幸福,也不能告訴我們不幸,之所以加繆假設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為他認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嚴,被責為永罰,卻幸福,這絕對是一種反抗,也是在這種條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體現尊嚴。加繆在假設西西弗斯幸福的時候,充分運用了想像和獨斷,其潛台詞,卻是人類尊嚴的需要。由荒誕的出發點,薩特走向焦慮和不安,而加繆走向幸福,薩特是思辨後的結論,加繆卻是激情洋溢的獨斷。 二元對立 加繆的創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對立的主題,其中有一些直接作為書名如反與正,流放和王國等,荒誕和理性,生與死,墮落和拯救,陽光和陰影,有罪和無辜這些二元對立的主題經常成對出現,而且互不取消,甚至有相反相成的意思,這是他的一大特點和魅力之所在,加繆在他的隨筆中數次使用這樣的修辭方式:用一片黑暗來形容明亮的陽光。隨筆中也許不過是一種修辭,但這種修辭代表的思維方式卻貫穿了加繆幾乎全部的創作,成為他的重要特色。無論是他的小說還是戲劇,或是哲理隨筆,都看不到邏輯的一貫性,到處都隱含著矛盾,這在別的作家那裡,這可能是個致命的弱點,可從加繆的作品中體現的卻是復雜的深刻,丹麥物理學家玻爾說過:"和小真理相對的當然是謬誤,可是和偉大的真理相對的仍然是偉大的真理。"正是在這樣對矛盾的正視當中反映了人類思維的局限及其和世界的斷裂。二元對立的兩極互相為對方的存在而存在,形成強大的張力,悖論和歧義性、多義性在此從生,這也成為加繆難以被定義的地方,其間人道主義一以貫之,然而人道主義本來就是意義含混的詞。 二元對立其實是西方的傳統思維習慣,但是傳統的二元對立主要是主客關系,善與惡,美與丑等一系列概念,但在加繆那兒,這些傳統的理念被拋棄了,善惡美醜問題被諸如流放和王國,陽光和陰影這樣的形象所取代。甚至在講述一樁殺人案的《局外人》中,傳統的罪與無辜的問題竟消解於無形之中,只是作為一個背景存在。加繆的這些悖論性的理念沒有給他找到理論上的出路,卻使他的小說和戲劇有了令人捉摸不定的多義性,成為意義之源。在美學的意義上,則是用簡單,毫不修飾的語言產生讓人困惑的效果,這在《局外人》和《墮落》中最為明顯。 存在主義 加繆是一個存在主義者嗎?加繆一貫反對別人給他加上的存在主義的標簽,但是,在他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頒獎詞中依然稱他為存在主義者,這說明存在主義絕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加繆是存在主義者。理由如下: 1、存在主義不是一種理論體系嚴密的流派,而是一種包容了各種各樣思想的一種思潮,在各種公認的存在主義思想之間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那麼判斷某種思想是否屬於存在主義就不應該看它們是否有相同的方法論和公理預設。存在主義反映的是人面對世界感到的一種情緒,孤立無援,個人承擔無意義的世界,荒謬而沒有盡頭,人處於一種"被拋"的境地,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別只在是否認識到這一點,就象西西弗斯神話中說的,"起床,電車,四小時辦公室或工廠的工作,吃飯,電車,四小時的工作,吃飯,睡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樣的節奏周而復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為什麼'的問題浮現在意識中,一切就都從這略帶驚奇的厭倦中開始了。'開始',這是至關重要的。厭倦產生在機械麻木的生活之後,但它開啟了意識的運動。"在加繆的作品中,對於存在的恐懼,荒誕的感受,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存在主義的重大主題在加繆那兒都有表現,而且用的是存在主義的方式。 2、加繆不是薩特式的存在主義,但存在主義不是薩特的專利,況且薩特也曾經拒絕過存在主義這個標簽。加繆反對存在主義這個標簽主要也是為了和薩特劃清界限,因為當時的輿論界基本上認為所謂存在主義就是薩特式的存在主義。加繆與薩特的思想有分歧,但也有不少共同點,尤其是荒誕的思想,和面對荒誕的態度,雖然加繆不強調自由選擇。倆人的分歧主要是對待革命和歷史,以及對蘇聯的態度。而分歧的根源在馬克思主義,薩特戰後受馬克思主義影響,而加繆一貫反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歷史主義。薩特是個哲學家,更多的被理念所纏繞,抽象得多,加繆的哲學思想更多來源於感性生活,直接體驗,這一點在加繆的散文里體現的最為明顯,他深深熱愛的阿爾及利亞對他而言就是這種感性生活的代表,他一生都沒有放棄地中海式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西西弗斯神話和存在與虛無是兩本截然不同的書,這種不同不是表現在觀點的分歧上,而是表現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同樣是荒謬,薩特通過一系列的論證說明你不可能不荒謬,而加繆卻說,我就在這兒,這就是荒謬,薩特的荒謬意識來源於書齋,加繆可能則來源於山頂上的一陣風。 3、兩者的另一重大區別在於薩特強調行動,而加繆老在猶疑不定,在他的小說中,除了鼠疫外,行動幾乎沒有什麼意義,特別是《局外人》中,更為明顯。這本書在二戰中出版,當時就有人發出這本書出得是不是時候的疑問,莫爾索和加繆親自投入的抵抗運動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而強調了行動的《鼠疫》,我卻認為寫得不好,和《局外人》不在一個檔次上,在深刻性上差一些,雖然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加繆和薩特都反對虛無,宣揚反抗,然而加繆的反抗和薩特的反抗是不同的,加繆的反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不在於你怎麼做,而在於你怎麼想,有點精神勝利法的味道,但這種辦法使反抗成為一種絕對可能的東西。而薩特恰恰相反,不在於你怎麼想,而在於你怎麼做。加繆的英雄西西弗斯和薩特的英雄奧萊斯忒(Oreste)是兩種不同的英雄。而正是在"反抗"問題上的分歧導致兩人幾十年的友誼破裂,1951年《反抗者》出版後,加繆和薩特的矛盾發展到頂點,以後他們至死未再見面。 加繆離開人世已經有數十年,當年的紛紛擾擾不再,我們也能以更超脫的方式重新理解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方式,回答他在近半個世紀前提出的種種問題,我們也會對他那些謎一般的作品有種種猜想,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想像將加繆置於我們思考的視野之外。

Ⅳ 《都市透視神眼》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UBG0213ihCY3rC2IgHzAJg提取碼:mju9

小說名稱:都市透視神眼
作者:妄想狂者
類型:都市奇幻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1963820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一場意外,讓少年秦風的雙眼擁有奇特的透視能力,財富、美人、地位、權勢變得唾手可得,從此都市江湖便多出一個神眼王者的不滅傳說!

Ⅵ 小說裡面男主角叫楊明他有個可以透視的眼鏡這小說叫什麼名字

都市透視神眼。作者快把主角寫的比毛主席還厲害。。。

Ⅶ 張愛玲與二十世紀都市文化

畢業論文還是自己寫寫吧,我給你找了一些資料,可以參考:

內容提要
張愛玲藉疾病敘事手法所創造的那些病殘丑怪的文學意象具有超越疾病本身的文化隱喻意義,她以此為策略來達到批判都市金錢主義文化乃至現代文明的目的,提醒人們注意和警惕社會的現代化所可能帶來的人性災難。



張愛玲筆下的「都市」是一個令人窒息、絕望的瘋狂世界,彌漫著一種末日來臨的死亡氣息。面對流動不定、真幻無常的都市文化所產生的無法把握的焦慮感、無可附著的孤獨感、無能為力的絕望感往往使她筆下的人物心理失衡,由此衍生出種種心理、生理病象。正如其弟張子靜先生所言:「我姐姐的小說人物,不是心理有病就是身體有病。有的甚至心理、身體都病了。」①
縱觀張愛玲的都市小說,焦慮、壓抑是造成她筆下人物心理、生理病變的主要原因。長期的焦慮、壓抑所造成的精神緊張往往使人物心理失序甚至扭曲變態,這種失序、變態的病態心理有時通過人物下意識的反常舉止表現出來。《白玫瑰與紅玫瑰》中備受青春期情慾壓抑的佟振保具有典型的「戀物癖」,如他到王士洪夫婦的浴室里去洗澡,看到浴室里強烈的燈光下滿地滾的嬌蕊的亂頭發,心裡異常煩惱,以至於洗完澡,竟蹲下地去,「把瓷磚上的亂頭發一團團揀了起來,集成一嘟嚕……他把它塞到褲袋裡去,他的手停留在口袋裡,只覺得渾身燥熱」②。而被他從身體到感情雙重冷落的妻子煙鸝則「自戀」到每天在浴室里坐幾個鍾頭,低頭欣賞自己的肚皮、肚臍;《心經》里許小寒在得知父親將要和段綾卿同居時,變態的「戀父情結」竟使她有失身份有違人倫地哭叫到:「你看不起我,因為我愛你!你哪裡還有點人心哪——你是個禽獸!」並「撲到他身上去,打他,用指甲抓他。」③心理的扭曲、變態有時還以瘋狂、歇斯底里的方式爆發出來,並轉化為對他人的攻擊、傷害行為。《金鎖記》中以小家碧玉身份入主豪門的曹七巧,情慾匱乏的畸形婚姻、人格遭受貶壓的不良人際加速了她不平衡的心理病態,惟恐別人覬覦自己財產的焦慮則將她引向瘋狂,最終她以「一個瘋子的審慎與機智」將健康的兒媳活活逼死;《連環套》里二度跟人的霓喜,在丈夫即將謝世、情人背叛、夫家大老婆率本家欲將其赤條條趕出家門之際,無可著落的焦慮,竟使她歇斯底里地將花瓶砸向卧病在床的丈夫,導致其斷氣身亡,接著更繼之以瘋狂的捶屍行為:「趴在他床前,嚎啕大哭,捏緊了拳頭使勁地捶床,腕上掛的鑰匙打到肉里去,出了血,捶紅了床單,還是捶。」④《小艾》中失寵的焦慮竟使憶妃用穿著皮鞋的腳狠命地踢小艾的肚子,導致其當場流產;《茉莉香片》里精神抑鬱的聶傳慶在求愛不遂時竟歇斯底里地向言丹朱施暴:抬腿朝滾在地上的她一陣狂踢;《沉香屑第一爐香》里年輕時為了金錢獨排眾議嫁老年富豪做偏房的梁太太,當她同時獲得金錢和自由時,卻「已經老了;她永遠不能填滿她心裡的飢荒。她需要愛——許多人的愛。」⑤為了滿足自己無恥的性慾望,她甚至不惜以親侄女為誘餌去捕獲風流倜儻的男性,對性的放縱使她蛻變為一個令人不齒的「母蜘蛛」;《沉香屑第二爐香》里長期承受著精神強奸的痛苦的靡麗笙姐妹,對性的無知與恐懼不僅使她們自己神經兮兮而且將她們的丈夫逼向了死路。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張愛玲的都市小說中,除過先天殘疾的姜二爺、玉喜少爺,大多數人物的身體病變都不是單純器質性病變的結果,而是心理病變的結果,也就是說他們心理上的病態最終通過身體上的病變或畸變呈現出來。《創世紀》中的紫薇在公公死後,面對丈夫的年少荒唐,孩子的年幼無知,大廈將傾前途莫測的焦慮使她得了一場肺病;《金鎖記》《怨女》中精神抑鬱的芝壽、玉喜少奶奶死於肺癆;《花凋》中得了普通感冒的川嫦在渴望趕快康復的焦慮中竟將美麗健康的青春之軀銷成了令人厭惡的「冷而白的大白蜘蛛」,最後死於骨癆;《年青的時候》中那個美麗的、抑鬱的白俄少女沁西亞死於傷寒;《十八春》中害怕被風流無形丈夫拋棄的焦慮使曼璐憔悴成一具「紅粉骷髏」;《多少恨》中一直被遺棄在鄉下的夏太太是肺病第三期;《殷寶灧送花樓會》中鬱郁不得志的羅潛之是肺病患者;《白玫瑰與紅玫瑰》中長期抑鬱的煙鸝得了便秘症;《小艾》中失寵的憶妃得了脫發症;《等》中丈夫討了小老婆的奚太太在等待丈夫回來的日子中竟焦慮得「頭發脫得不成樣子」;《連環套》中的竇堯芳因氣一病不起;《相見歡》中被婆婆當做丫鬟支使的旬太太得了氣脹病;《等》里等待按摩的童太太說「我這病都是氣出來的」;《花凋》里美麗絕望的鄭夫人得的是胃氣疼;《琉璃瓦》中的的姚先生因氣得了肝病;《創世紀》中的全少奶奶則「像個焦憂的小母雞」,未老先衰。
蘇珊•桑塔格認為:「疾病是通過身體說出來的話,是一種用來戲劇性地表達內心情狀的語言:是一種自我表達。」⑥張愛玲都市小說中那些林林總總的心理、身體病象就是她筆下的人物藉病態、丑怪的身體戲劇性地表達了都市人生中無處不在的慾望壓抑、都市生活中無時不在的生存焦慮對都市個體生命的摧殘和扭曲。



人們習慣援引各種疾病作為隱喻,來譴責那些具有壓抑性的風俗和空想,壓抑性的力量被想像成某一種環境或使人喪失活力(結核病),或使人喪失靈性和沖動(癌症)。⑦張愛玲就是如此。對都市生活的愛悅與愛戀使她沒有草率地將整個都市空間視作否定性的因素大加貶斥,從而盲目地高舉反都市化的旗幟,武斷地開出拯救都市生靈的濟世良方。對都市人生精細的觀察、對都市人性冷峻的審視、對都市眾生深刻的悲憫使張愛玲更著意於對都市病象的病原性探蹤。她審視都市病象時那種典型的科學的臨床態度,其實質是以操作疾病的隱喻意義的策略來達到其批判都市金錢主義人生觀乃至現代文明的目的。
在張愛玲的都市小說中,對金錢、慾望瘋狂追求的都市人生觀是導致都市人物精神壓抑、焦慮從而引起心理、生理病變的直接原因,金錢以它無所不在的巨大魔力強有力地宰制著都市人生。現代都市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本質上來說它不能不是用金錢構築的物質文明的天堂。金錢作為物質交換的符碼以商品流通的方式滲進了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僅是都市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也是尋常都市生活得以進行的必要保障,它不僅是衡量都市人生窮通的標尺也是維持都市人生存續的底線。都市生活與金錢這種天然的交融共存關系使「從人異化出來的人的勞動和存在的本質」的金錢「卻統治了人,人卻向它膜拜」⑧。在對金錢的頂禮膜拜中人被異化為物的一部分,人的尊嚴、自主性喪失殆盡。縱觀張愛玲筆下的病態人物我們發現其中絕大部分是沒有獨立謀生能力的女性人物,經濟上的不自給使她們只能以婚居、同居、姘居、胡亂居的方式依附於男性金錢持有者。有很多學者從女性主義視覺研究張愛玲的都市小說,注意到了其中大量的宗法父權對女性的壓抑及兩性間赤裸裸的性政治關系,但他們似乎忽視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即男性對女性的壓抑與操控是通過手中擁有、掌握的金錢進行的,這種金錢對於女性命運的宰制最常見於金錢婚姻的締結。正是婚姻背後承諾的金錢保證使健康的七巧被賣與豪門殘障,使梁太太自願嫁與年逾耳順的香港富豪,使家庭式微的川嫦無奈地將做女結婚員視為自己唯一的職業。這種以壓抑女性慾望為代價的金錢婚姻最終將女性異化為男性的欲指符號——玻璃匣子里鮮艷而凄愴的「蝴蝶標本」,而女性自身則萎縮為悒鬱而絕望的「屏風綉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里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⑨其次,金錢對女性命運的宰制還常見於女性以姿色承歡於男性的同居、姘居關系,這種男女關系的非正式、臨時性使女性常處於因姿色衰退或同行相競而導致的失寵的焦慮中。《小艾》中憶妃在得知席五老爺要娶一個紅舞女回家時,失寵的焦慮竟然使她「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把頭發全掉光了」;金錢對女性命運的宰制最觸目的就是將女性完全變成性商品,即「在將女性商品化的種種形式中,最典型、最骯臟的就是女性肉體的純粹交易,就是娼妓的出現,就是公開的賣淫」⑩。這種赤裸裸的性、色交易嚴重地摧殘了女性的身體。《十八春》中曼璐中學畢業後為了養活家庭做了舞女,多次打胎的後遺症不僅使她不能生育而且渾身是病,整個人不斷消瘦,年紀輕輕死於腸癆。
金錢不但宰制了都市人生而且也操控了都市人際。在張愛玲的都市小說中,男女之間沒有愛情、家庭裡面沒有親情、人與人之間沒有友情,人被孤零零地遺棄在愛的荒原中。《金鎖記》中,曹七巧為了按捺自己對姜季澤的愛,常常「迸得全身的筋骨與牙根都酸楚了」,好不容易熬到夫死家散敢愛時,她卻痛心地發現所愛的人竟披著愛的外衣來謀她賣掉自己的一生所得的活命錢,這一發現使絕望到極點的七巧精神崩潰,對人間充滿了敵意與懷疑。張愛玲不僅將男女之間的愛還原得明明白白而且將血肉至親間的愛還原得明明白白。曼璐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竟然協助丈夫強奸、囚禁、殘害自己的親妹妹;七巧為了省掉一筆嫁妝竟然千方百計阻撓女兒結婚;《花凋》中母親怕被丈夫發現自己有私房錢存著,竟不給女兒買救命的葯,父親雖然為女兒的病過不了明年春天而淚流滿面,可一涉及到錢就變了一副面孔:「明兒她死了,我們還過日子不過?——不算對不起她了——做老子的一個姨太太都養活不起,她吃蘋果!」{11}冰冷的無愛的人際加速了川嫦的死亡。連至愛血親間都如此薄情寡義,互不關聯的人與人之間更是沒情沒義、利害對立。憶妃害怕被丈夫強奸懷孕的婢女萬一生下男孩危及自己的專寵位置,竟然對她痛下辣手,狠命地朝著對方的肚子踢去,不但導致其當場流產而且落下終身不育的頑疾——子宮炎。張愛玲無情地撕去了男女之間、至愛親朋之間「情深義重」、「溫情脈脈」的面紗,將它還原為赤裸裸的金錢利益關系。
金錢對都市人生的宰制對都市人際的操控最終導致了都市人性的崩塌。正像張愛玲感嘆地:「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就可惜我們只顧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的櫥窗里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12}承受著情慾壓抑、生存焦慮的孤獨個體,被金錢牽引著絕望地在自己的慾海里掙扎沉浮,為了得到一點愛的殘羹冷炙為了抓住一線生的幽冥微光,竟任由最陰暗、最卑瑣的人性肆意張揚。七巧之摧殘兒媳、梁太太之犧牲親侄女、曼璐之迫害親妹妹、霓喜之捶屍親夫、靡麗笙姐妹之謀害丈夫,這些連同川嫦母女絕望蒼白的蜘蛛意象、瀠珠母女焦慮的母雞和小丑形象,七巧的瘋狂枯瘦和曼璐的紅粉骷髏等丑怪身體銘刻一起,組成了張愛玲都市小說中人的比「動物」還令人恐怖的生命真相。人性的喪失使擁擠、喧鬧的都市坍塌成滿地斷瓦殘垣的廢墟,被拋棄在精神荒原上的個體絕望地聽任「碩大無朋的自身和這腐爛而美麗的世界,兩個屍首背對背拴在一起,你墜著我,我墜著你」,一起墜入無光的所在。
毋庸置疑,都市社會的出現與發展,以及它所承載的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無不體現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性和現代性。然而歷史的進步也必然伴隨著難以避免的缺失和代價,都市同時也是生存競爭最激烈的場所。即使為了維持最微末的生存,都市人們也必須千方百計各施手段各呈謀略地去攫取金錢,對金錢瘋狂的追逐、處心積慮的佔有不但使個人飽受情慾壓抑的苦楚、生存焦慮的困擾,也毒化了都市裡的人際關系,使人與人之間缺乏起碼的溫情與理解,人倫間缺乏起碼的親情與關愛、男女間缺乏起碼的真情與愛意,人際關系的沙漠化直接惡化了都市的精神生態,帶來了都市精神家園的坍塌,而都市精神家園的廢墟化則更進一步將孤獨的都市個體推離健康的人性。於是伴隨著現代都市社會的發展釀成了一系列文明與人性的悖論。都市所提供的高度發達、豐富的物質文明,並沒有使都市生命形式更趨健康、優美,相反,卻進一步將都市個體推向病態、丑怪的生存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蒙受近代文明恩惠最深的是都市,受害最深的也是都市。
本質上,張愛玲是位比較典型的都市人,她天生就是一個文明襁褓里長大的徹頭徹尾的現代人。只有她能夠滿懷喜悅與愛意地享受都市的浮世風華,也只有她能在都市的浮世風華下發現都市人委瑣、難堪甚至凄涼悲愴的生存處境,洞見都市人自私冷酷、丑惡殘忍的人性真相,這就使她對中國未來的新文化走向有一種本能的警覺與理性的反思。從這種意義上說,她藉疾病敘事手法所創造的那些病殘丑怪的文學意象具有超越疾病本身的文化隱喻意義,提醒人們注意和警惕社會的現代化所可能帶來的人性災難。


在文化標識上,「公寓文化」和「書齋文化」可以作為這兩種具有內在統一性的文學景觀的特定稱謂。前者的代表是張愛玲,後者的代表是錢鍾書。他們以自身的透徹和怨懟,與30年代的「酒吧文化」和「客廳文化」共同構築了一幅現代都市生活的立體情景。具體來說,就現代都市生活的狂歡化景觀而言,從穆時英式的「快感」到張愛玲式的哀怨之感,從茅盾式的摹擬到錢鍾書式的戲謔,所表現的正是現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從初生到成熟(甚至衰變)的展延。
在張愛玲和錢鍾書那裡,狂歡化不僅是一種普遍的都市生活情景更是一種個體化的敘事策略。作為敘事策略的狂歡化在張愛玲和錢鍾書身上具有不同的內涵和表達形式。對張愛玲而言,狂歡既是一種生活體悟也是一種個體品格。她主要圍繞「商品拜物教」的都市文化本質展開話題,充滿體驗意味地表達自我的迷失和困頓。錢鍾書則是作為一個涵泳於現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現代知識分子而使自己具有了真正的「狂歡化的思想」。在批判和觀照的視野里,通過與古代「梅尼普諷刺體」相接近的極具個性特徵的敘事,使得人們能夠把那些有關現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最後的問題,從抽象的哲學領域通過狂歡式的世界感受,轉移到形象和事件的具體感性的領域中去;而這些形象和事件如同在狂歡中一樣,是發展流動的,多樣而又鮮明的。」如同巴赫金所說:「狂歡式的世界感受,讓人們能『給哲學穿上藝妓的五光十色的衣服。』」
張愛玲的小說從「公寓文化」這一現代都市生活最普遍、最內在的視角,揭示的正是現代都市生活的自在狂歡化品格。在其小說中我們看到,這種「狂歡式的世界感受」不僅是其主人公的,也是作者自己的,因而不由自主地內化為一種敘事方式。由於小說的全部內容都來自作者極具深度的生活體驗,作者的感受也應和著自己帶有一定哲理意蘊的「狂歡式的思想」,這就是對現代都市文化和都市生活的本質的體悟。「公寓文化」不同於「酒吧文化」,在於它沒有那樣強烈而鮮明的外在聲色之感;它也不同於「客廳文化」,在於它沒有那般堂皇且充滿了都市新銳的進取精神。對敘事者來說,它多採用縱深視角而不是平面視角。彷彿要竭力透過人物在繁囂生活中的表象和假面,從更內在、更豐富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揭示其精神狂歡化的內在品格。於是,我們看到,張愛玲在范柳原、白流蘇的愛情關系中展現出現代都市人士逢場作戲的情愛生態,但卻通過一場遭遇戰爭的特殊境遇使這出本無法成為現實的愛情游戲獲得了「終成眷屬」的完滿結局。在敘事策略 上這恰是一種「反諷」,即通過某種非常規的事變(譬如戰爭)把人們拋出在本來的都市生活節律之外,人們才得以重新獲得一種返璞歸真的情與愛。在作者的體驗和領悟(亦即表現)中,「狂歡式的世界感受」更使其思維的觸角深入到對現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本質——「商品拜物教」品格的深度體認中。《金鎖記》中曹七巧的悲歡既在於她作為麻油店老闆的女兒在初嫁進姜家時遭受的歧視,也在於她以一個商人後裔的精明強干取得了對這個沒落大家庭財產的最後支配權。作者藉助於對這一過程的活靈活現的描繪展示了一幅現代都市生活的自在狂歡化情景:當金錢的作用在透視者(或體驗者)眼中成為一付「黃金的枷鎖」時,這場普天同慶的「狂歡」對狂歡者來說也就恰似臨近了它的頂點——在對金錢或利益的追逐中,死亡是最大的狂歡也是最後的狂歡。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人類來說,狂歡的本質是悲劇而非喜劇(商品拜物教作為科學拜物教的反面,代表著最大的社會非理性。當非理性的東西成為最大的理性,人就消失在虛無中)。

作者簡介:陳理慧,文學碩士,渭南師范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① 季季、關鴻:《永遠的張愛玲》,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頁。
②④⑤ 張愛玲:《張愛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頁,第207頁,第31頁。
③⑨{11} 張愛玲:《張愛玲文集》第1卷,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91頁,第148頁,第149頁。
⑥⑦ [美]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頁,第68頁。
⑧⑩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56年版,第448頁,第408頁。
{12} 張愛玲:《張愛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頁。

原載: 《名作欣賞•文學研究》2008年07期
作者:陳理慧

熱點內容
最新關於火影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07:51:38 瀏覽:644
玄幻穿越小說完本 發布:2025-02-04 07:40:58 瀏覽:695
經典的虐戀短篇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7:35:32 瀏覽:187
搞笑gl穿越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06:36:47 瀏覽:738
古代小說女主叫夏子安 發布:2025-02-04 06:23:36 瀏覽:235
女主高冷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5:56:30 瀏覽:510
關於寫校園回憶的小說 發布:2025-02-04 05:37:54 瀏覽:180
清凱蔣靈林小說清凱完結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4 04:56:49 瀏覽:693
完整未刪節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4 04:52:17 瀏覽:769
免費陳二狗的妖孽小說 發布:2025-02-04 04:52:12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