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言情網路小說發展

言情網路小說發展

發布時間: 2022-06-15 01:52:44

㈠ 如何看待現今網路言情小說

在網路盛行的當代,網路文學已經風靡在整個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校園中。很多同學都喜歡在茶餘飯後看一下網路小說來消遣時間。但是,因為過渡的開發,網路文學這一塊已經成為了很多學者嗤之以鼻的地方。首先,由於文章過濫,所以有很多人喜歡濫竽充數,把一些沒有營養的甚至是爛到極點的小說發在網路上,有傷風雅。再次,在網路上出現了很多出格的小說,不益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認為,同學們應該有節制,有方向的選擇在網路上看小說或者是學習。
在社會中,有很多有實力有夢想的小說家,由於缺少契機因此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因為有了網路,所以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文章發表在網路上。網路是個四通八達的地方,沒有門檻也沒有限制,草根們可以通過這個平台讓人們認識自己,以此來實現抱負。但也是因為它沒有門檻,因此才有很多對我們不益的文化濫竽充數。現在有很多的網路小說,都很吸引人,情節以及文筆什麼的也都有很深的水平。但是,能夠成為經典的卻很少。
網路文學在當今這個時代,是說不清也道不明的一種文化。中華名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也應該出現一些新鮮的文化來沖擊一下,以求進步。可是,網路文學也存在著很多缺點,關於這一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所以,我認為,我們沒有能力管理網路,我們只能通過自己的自製來抵抗那些不適合我們的東西。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是最關鍵的,只要擺平自己的心態。多接觸對自己有益的,能夠幫助自己變得更加有文化的,盡量抵觸不宜觀看的東西,那麼網路對於我們來說就能利大於弊。
以上是我的看法,謝謝!

㈡ 紅袖添香幾乎成了近兩年來言情的代名詞,言情小說的發展史有誰知道

紅袖添香(www.hongxiu.com)網站創辦於1999年8月,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純文學網站,擁有完善的投稿系統、個人文集系統、媒體聯絡發表系統及高創作水準的原創書庫。 2007年5月,網站已擁有文學版作品220萬篇,日記作品60萬篇,長篇小說6萬部,論壇綜合發帖量400萬篇,注冊作者110萬。
紅袖添香一直把中國文學在網路技術語境里的全面、深入發展視為己任,在欄目設置上,涵蓋了小說、散文、雜文、詩歌、歌詞、劇本、日記等體裁,是目前中文網路創作體裁最全面的文學網站。
紅袖添香重視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除內容建設外,從程序功能和頁面設計上追求完善完美。紅袖添香是中文網路最早的文集服務系統的開發者,紅袖添香是深受女性網友青睞的文學網站,以其精美獨特的頁面設計、唯美優雅的文化氣質在同類網站里獨樹一幟。
作為國內網路原創文學的引領者之一,多年以來,紅袖添香重視維護原創作者權益,堅持開展原創打假活動,鼓勵並扶持了一大批優秀的原創作者。 紅袖添香是首個加入中國互聯網中心「網路版權聯盟」的原創文學網站。2005年5月,紅袖添香聯合二十多家網站開展「維護網路著作權益聯合大簽名」活動,積極致力於網路知識產權的保護。
紅袖添香在近六年的發展歷程中,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在 2001 年底國內多項文學網站評比中紅袖添香均位居前三名,曾被《電腦報》評選為 2001 年度最佳文學網站;2002年,CCTV-2及北方11省衛視均錄制過紅袖添香的專題訪談並在黃金時段播放;2004年8月,紅袖添香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2004紅袖添香大型文學對話論壇 」,《參考消息》、《文匯報》等相繼報道;2005年5月,在天津舉辦的第15屆全國書市上,紅袖策劃圖書品牌「書香紅袖」首批三種圖書初戰告捷,《中國圖書商報》等進行了報道。
紅袖添香在發展中不斷思索創新,2005年,紅袖添香首次提出「新創作主義」概念, 致力於把文字、圖像、音頻等形式有機整合,通過網路技術手段實現更為快捷、廣泛的共享交流。
紅袖堅信,文學在今天依然締造著我們內心最純美的那片精神家園。為此,我們將堅持致力於用文字創造我們生活中的有形價值,用文學升華我們生命中的無形價值。

㈢ 網路言情小說的定義是什麼

言情小說簡單地說,一段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愛情是個永恆的話題,誰都有,誰都現在或過去經歷,它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還存在是很大的變幻莫測的空間。愛情前的誘惑;愛情中的恐懼;愛情後的失落……。這期間,分辯不清方向,分辯不清滋味,分辯不清自己。所以說,言情小說創作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網路言情
具有網路小說風格,顧名思義,以網路為基礎平台,網路作者發表供他人閱讀。這是一種新興的小說體裁,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而出現

㈣ 網路文學中言情和耽美是什麼時候火起來的

言情小說在很早的時候就流行開,像我們比較熟知的張愛玲,亦舒三毛都寫過言情小說,後來網路的不斷發展,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更多的言情小說,現在言情小說仍然是網路文學的一大主力軍,我們熟知的桐華《步步驚心》,墨寶非寶一生一世系列,丁墨,顧漫等都是深受讀者喜愛的言情小說作者。

三、耽美小說發展史

耽美小說如日中天,網路暢銷書熱度佔比重最多的就是耽美小說,很多影視公司都看中了耽美這種大IP製作,不少耽美小說都被改編成電視劇,這更激發了非耽美小說粉絲對這種類型小說的喜愛,即使很多原著小說粉絲紛紛抵制耽美小說改編,但是一旦真正播出,如果製作精良的話,她們就是第一波粉絲,不少明星靠耽美小說爆紅。

㈤ 言情小說的流派發展

當今的言情小說的源頭,是唐代的愛情傳奇。『而愛情傳奇是傳奇小說的分支,也是傳奇小說中成就最大的。
小說成熟的標志就是唐代的傳奇小說,其成熟的代表作為「三大愛情傳奇」:《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 ,可見,言情小說的祖宗愛情傳奇,幾乎成了小說的代名詞。
可惜,愛情傳奇唐宋以後逐漸衰落,章回體小說成為主流,讀者群不再像唐宋時期的愛情傳奇那樣,以女性為主,而是以男性為主了。 民國初年,上海十里洋場里的文人的失落和頹廢,沉迷於酒吧、舞會和政治玩弄而不自拔,偶然間成立的鴛鴦蝴蝶派,成為言情小說的中興之碑。
其實,鴛鴦蝴蝶派的血液與愛情傳奇小說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海派文化的影響。從此,言情小說繼唐代愛情傳奇之後,形成獨立流派。鴛鴦蝴蝶派多以「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為主,代表作有徐枕亞的《玉梨魂》、張恨水的《啼笑因緣》。 1949年前後,鴛鴦蝴蝶派的主力軍離開大陸,轉往港台,這是由時代的大背景決定的。由於大陸文藝的階級性,言情小說當時在大陸並沒有取得發展,流傳的主要是手抄本,一不經意間就會淪落為禁書。
港台的言情小說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發展巔峰。八十年代以瓊瑤、亦舒、岑凱倫、姬小苔為代表,九十年代以席絹、於晴為代表,這一時期也催生了花雨出版社。
大陸改革開放後,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培養了一大批言情女讀者群。然而,2005年以後,港台言情沒落了。 2000年以後,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文學形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這一時期,言情小說的舞台轉移到了大陸,港台言情的炫彩逐漸被大陸取代。
主要原因在於,大陸八九十年代的港台言情小說的女讀者群成為了母親,為她們的子女做了美好的傳承。同時,港台言情缺少大陸的文化底蘊,流於海派輕浮,跟不上潮流。最主要的,是大陸的新一代的作家、寫手,不再滿足於港台式的夢境幻想,她們思想更為豐富,更想要展現自我,她們想要成為主人。
大陸新生代迅速崛起,使言情小說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網路言情時代。言情小說的風格百花齊放,穿越、都市、虐心、校園、高乾等等,尤以穿越文為主,並不斷將言情作品搬到熒屏。同時也涌現了一大批網路女作家,以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為代表,滄月、木然千山、明曉溪、米蘭、辛夷塢、三元、顧漫、 等大神作家,以及安黎斯、繆娟、金子、李歆、姒姜等潛力作家,成為時下言情小說的主力軍。

㈥ 為什麼網路小說如今發展逐漸停滯了

我覺得現在的網路小說之所以停滯不前,是因為小說缺乏創意性和突破。這彷彿是網路小說的一個死穴,曾經的網路小說也曾一度席捲各大平台,成為無數人群休閑娛樂期間的必要活動。曾經也曾被網路小說中天馬行空的想法所打動,很多時候一本網路小說,不需要了解作者,不需要了解文筆,只需要看一下簡介所介紹的大概思路,整個人的視線都被虜獲。但是層出不窮的網路小說,卻有著千篇一律的劇情……

2.網路小說劇情套路俗套,沒有大的突破

就女頻小說來講,無論是現代言情還是古代言情都出現了很大的沒有創意問題。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人吐槽那種沙雕情節,什麼契約婚約、外逃情節、帶娃情節都大同小異。當一種套路層出不窮的時候,就喪失了最初的新奇感,也就丟失了閱讀的興趣。而且網路小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種套路出現之後,多部作品都是同樣的套路,這也就是發展停滯不前的很大原因。

㈦ 你覺得網路言情小說以後會怎麼發展

我覺得這類小說的發展還是比較有前途的,因為現在很多人都運用手機看書籍了,他們不會去店裡面買紙質的書籍,所以我覺得這類小說應該會越來越受歡迎。

㈧ 言情小說的歷史

言情小說釋義 言:講,說。例如:言說、言道、言歡。 情:指男女相愛的心理狀態及有關的事物或事情。例如:愛情、情人、情竇初開。 言情:講述男女之間的愛情。 言情小說 :是中國舊體小說的一種,又稱狹邪小說或才子佳人小說。以講述男女之間相愛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愛情的心理、狀態、事物等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經典語錄】 ·有些記憶需要遺忘,有些記憶需要放下。 ·幸福來之不易,愛需要互相扶持。 ·愛,原來可以融化一切的障礙,只有相信愛的人,才是幸福的。 ·最痛心的不是背叛,而是永遠失去,而那時候,彼此深愛著對方。 ·男人或女人的真心,總是糟蹋在年輕的時候,不懂愛的時候。 言情小說簡單地說,一段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愛情是個永恆的話題,誰都有,誰都現在或過去經歷,它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還存在是很大的變幻莫測的空間。愛情前的誘惑;愛情中的恐懼;愛情後的失落……。這期間,分辯不清方向,分辯不清滋味,分辯不清自己。所以說,言情小說創作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古人雲:無用之用為大用。最容易創作的小說,其實也是最難創作的小說。讓讀者在言情小說里,流著自己的眼淚,這才是言情小說創作的成功標准。還有人這么經典地寫道:「言情小說對於未戀愛的人來說是嚮往;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是經書;對於失戀的人來說是痛苦的回憶;對於幸福的人來說是消遣;對於作者來說它只是為了賺人眼淚。」 言情小說,第一它先應該滿足小說的要求,那麼小說就有最基本的三個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言情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愛情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紹,可以是具體的描寫,可以寫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既可以人物的行動對話,也可以適當插入作者的議論;既可以正面起筆,也可以側面烘托。 言情小說主要是通過情海生波、風雲突變的愛情故事框架,發展令人迷惑的情節,展現痴男怨女的人物性格,表現理智與情感、精神與肉慾不斷掙扎的中心思想。 言情小說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等,如俊男美女風月無邊的旖旎風光、哭哭啼啼催人淚下的秋葉飄零等等。 言情小說除以上與其他小說的共同特點外,還有它自己的不同的地方。 言情小說是一種最接近生活的文學體裁,它具有通俗性,小說的語言風格應該生活化、大眾化、並不需要太多華麗詞藻的修飾,但根據情節的需要感情上的讀白或詩詞歌賦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大話西遊》中「曾經有一分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我不知道珍惜,現在想起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言情小說描寫中難免有男女曖昧之事的描寫,粗俗露骨、鋪陳丑態淫聲出現,顯出鄙穢。主張在描摹男女情性時,其字面上不露一個淫字,令人目想神遊,而意為之移,所謂大盜不操干矛也。把性愛的描寫極度地升華,就象一篇散文詩,形散而神不散,要「入乎其中」而又「出乎其外」,讀者看了觸動心靈。也反對用「……」代替,其實每個人都有情,每個人又都好色。由情轉入色,由色轉入性,情、色、性也就構成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根基。失去了這個根基的創作,讓小說離開這個真實的社會遠了一點,讓小說失去它本來應該有的色彩。 [編輯本段]言情小說的文學淵源和發展 言情小說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學淵源。浪漫愛情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詩經》的十五國風,吟誦至今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美麗詩句營造出愛情的原始畫面,而後的《楚辭》將其浪漫主義的氛圍雜糅其中。這些文字不登大雅,多以風花雪月和市井生活為故事背景,是隨心之所欲的青年生活與夢想,因此浪漫言情小說帶著這個「風」的深刻烙印,它來自於民間,是凡夫大眾的思想、願望和對生活的憧憬。 小說體裁起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先秦兩漢的史傳文學,如《左傳》、《史記》,學者大多認為小說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志怪小說《搜神記》和志人小說《世說新語》為代表;直到唐代傳奇繼承六朝筆記小說的傳統,開始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和人物關系,並開始反映社會現實,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如《李娃傳》、《霍小玉傳》等;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清平山堂話本》、《紅樓夢》四大名著等為代表的宋元話本、明清小說勾勒了小說清晰的發展脈絡。 言情小說作為小說的分支,形成獨立流派的發展較遲。以言情為主題小說為載體產生影響力的創作應是清末民初的新鴛鴦蝴蝶派,多以「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為主,以徐枕亞的《玉梨魂》、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其代表,第一次向社會大眾展現了言情一派的受歡迎程度,並被繼承進入下一個讀者群廣泛擴大的光芒時期。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言情小說以席捲之姿風靡了幾代讀者,其重要原因在於女性的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人數隨著民主和科學的進步有了很大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的女性作者和女性讀者,因此真正意義上言情小說的形成和廣為人知也是在這一時期,這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言情小說。隨港台等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在西漫影響下言情小說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八十年代瓊瑤、亦舒、岑凱倫、姬小苔等作家為代表,並在大陸和華人地區迅速竄紅,九十年代又以席絹、於晴為代表的眾多台灣作者帶來了言情小說的新高潮。花雨在這一黃金時期精選引進言情出版,擴展了市場的同時開始大力培育大陸原創。 可以說,言情小說的發展進程反映了女性自主獨立、展現自我的過程。現在,國內的讀者不再滿足於台式的夢境幻想,期望著更能符合國內情況和需求的原創言情小說的出現,在台灣影響的基礎上,國內原創言情的崛起,藉助網路平台的影響,風格取材更為多樣化,掀起青春文學的熱浪,給言情小說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態勢和契機。我們不難看到,在與網路時代和無線媒介提供的更人性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下,言情將進入一個讀者想像空間更大的燦爛新時期。

㈨ 網路言情小說真的一無是處嗎

我看網路小說從《紅樓夢》開始,以前不喜歡看小說,看《紅樓夢》以後開始看同人文,慢慢走近網路小說世界,發現很奇妙

基本同意解釋。不過作為一個「後現代主義」傾向嚴重的文學學生,我不太認同所謂的【文學價值】這個說法。當我們提到【文學價值】的時候,不同的人談論的往往不是同一概念,也正因為沒有確定的所指,故而這個說法可能只是一種「空話」—-包含了太多矛盾的概念的、需要被梳理的詞彙。這些詞彙存在於我們的語言當中,起著阻礙我們進一步思考事物的作用。

在大陸漢語的語境下,當我們說一部純文學的【文學價值】時,往往有兩種可能。

1. 在民族構建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每個現代國家都在重建自己的歷史,企圖通過建構一個相當線性結構的歷史來完成自我身份認同。在這個重建的過程中,文學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某種意義上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語言對每個人的自我認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建構文學史並不是真的建立,而是甄選,根據當下的需求選取歷史中留下來的文本,太高它們的地位。很多文本是在這一過程中被選取出來的,而這種選取存在著很大的偶然。就漢語而言,我們現在推崇的所謂名著,嚴肅文學,除了《紅樓》《水滸》這種在1919年之前就已經成書的,五四之後的作品很多都屬於」在語言方面有突出貢獻"和在」意識形態方面與後來掌權的正當相契合「的范疇。所謂在語言方面有貢獻,是對白話文的發展功不可沒,這一點在西方的」現代「(十九世紀後)文學當中已經不常見了,因為西方的白話,即不用拉丁文寫作的方言寫作(也就是今天所使用的各國語言)在十九世紀已經相對成熟了。但白話雖有歷史,大規模使用畢竟是民國之後,所以急於建立某種白話現代史的沖動促使評論家、政權等將其中一部分作品選出來,作為白話文學的」正史「。魯迅、郭沫若、巴金、曹禺、老舍等人,且不論他們自身寫作的動機如何,他們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這樣的需求而被推崇的。如果今天的人覺得他們的東西並不怎麼」好「,這並不奇怪,一則當時白話文尚未成熟,有的用法到今天已經顯得生疏而別扭,二則有些東西是出於意識形態的需要而建構的,本身也不一定就符合今人的審美標准。然而,我們往往還是覺得這些作品好(至少我認為老舍和魯迅還不錯)這既是因為我所受的教育和我的品味原本就是由他們創作的白話文影響甚至決定的,故而從一開始我就不太可能所謂」自由地」審美。至於為何我喜歡魯迅和老舍,而不喜歡郭沫若與巴金,很可能是因為前兩者的文章更符合一個(後)現代的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例如一定程度的隱晦、多元闡釋的可能,等等。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學的「好壞」究竟是文本決定還是審美決定,在此無法詳細討論了。

2. 另一種理解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含混不清的【文學價值】的方式是承認有「文學價值」這種東西的存在,而後有的作品確實比別的作品更具有該種屬性。但這句話究竟要如何理解,我以為還得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下作一點「考古學」,即追朔自五四以來,人們關於文學的種種假設,以及這些假設的變遷。我們在使用文學這個詞的時候,往往忽略這個概念的歷史,但這種忽略會讓我們看不到自己思維的局限性,讓我們忽視掉我們的討論是建立在某些只存在於同一語言、社會、階層范圍內的假設上的。

正如你在文末所提到的,文學沒必要非要帶有嚴重的民粹主義傾向:」文學「是否「必須」與大眾保持緊密關系,我們(大陸漢語語境中的人)之所以會如此在乎這個問題,是因為「文學」這個概念當它從日語移用到漢語中時,在使用初期因為歷史原因很自然地被一些文人視為改造國家的工具,因而與」大眾「」啟蒙「等概念發生了關聯。這種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聯一旦發生,最初可能是因為歷史條件,但即使後來歷史條件發生改變,關聯也未見得會隨之改變,很可能長久地留在這種語言之中。我個人認為,漢語中文學與啟蒙、救亡的關系,是比較典型的。(Raymond Williams有提過類似的觀點,這里就不贅述了)當然,49之後執政黨對文學的態度又再度強化了這種關聯,但我以為將這種關聯完全歸結於政治干預,未必有助於我們理解文學這一概念在漢語中的內涵。

以上大約是78年之前」文學「這一概念在漢語中的含義,當然,這是一種過分簡單的傾向。講78年以前的」文學「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今天的我們對文學的種種看法,究竟是建立在什麼樣的歷史記憶之上的。不管之前」純文學「這個概念是如何應用的,78年之後」純文學「所指的大抵是不為政治搖旗吶喊的、抒發個人情感、表達個人觀點、重視原創性的文學。(西方中心主義一點來講)這很像是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結合體,重視抒情,以抒情反抗神權(政黨),同時也比較重視想法和語言的創造力。除此之外,漢語語境對寫文章的人的」目的「有著執著的追求,我們判定一篇作品的」文學性「往往也要參看作者是否是出於私立而寫作的,所謂的私立既可以名也可以是利。很難說這種想法的起源究竟是什麼,是古來就有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懷,還是五四之後形成的救亡圖存傳統,還是文革時留下的誅心論殘余,沒有更細致的考察之前很難下判斷。但無論如何,我們很在乎一個人的「目的」或「企圖」,盡管我們不可能真的知道這種目的和企圖。(現代媒體的力量讓我們產生了幻覺,覺得我們可能知道作者的企圖,因為透過媒體的報道、作者個人的博客、微博、甚至各類網路流傳的小道消息,我們」覺得「自己似乎能」看透「作者)

總的來說,今天,當我們說某些文學作品有【文學價值】時,大抵是指具有以上這些特點。

但這寫特點究竟是所謂一部作品固有的」文學「價值呢?還是圍繞」文學「這一概念所形成的社會觀念呢?當我們在說一部文學是否是具有文學價值時,究竟是在說什麼呢?我以為這個問題,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證自明,但很值得細究。

=====

用上面總結的特點衡量網路小說的話,大致會發現,網路小說中大多數的確不太符合以上這些我們對」純文學「的假設。
1. 雖然不為政權歌功頌德,但網路小說往往太過依附某種約定俗成的價值觀,男尊女卑、拜金、社會達爾文主義 etc, 文學被賦予的」dianfu"功能沒有體現。
2. 語言粗製濫造,沒有創造性。
3. 情節雷同,不具有原創性。(其實原創性這一條在西方學者看來,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包括知識產權等概念也是。我以為還是有道理的。)

㈩ 現在宅女宅男多。所以,網路言情小說有很大市場的。

各大網站相繼VIP,雖然我不願意花錢看,但總有願意花錢看的~~
這世界上有錢人多啊~~
總之VIP是潮流~

熱點內容
武俠小說天打頭 發布:2025-02-06 03:52:54 瀏覽:45
當前有何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2-06 03:46:13 瀏覽:871
現代小說推薦言情軍婚 發布:2025-02-06 03:32:18 瀏覽:907
男主像無始大帝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6 03:30:27 瀏覽:920
戰神寵妻小說免費閱讀全文百度 發布:2025-02-06 03:01:18 瀏覽:194
陛下請淡定小說閱讀 發布:2025-02-06 02:11:42 瀏覽:952
花臨小說全文閱讀全文 發布:2025-02-06 01:54:10 瀏覽:606
類似你水怎麼那麼多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6 01:54:04 瀏覽:719
小說主角沈悠然季錦川全文免費無彈窗 發布:2025-02-06 01:45:54 瀏覽:877
王爺之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6 01:38:07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