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言情小說
⑴ 關於王朔的《看上去很美》
鏈接:
⑵ 誰能提供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本書的TXT下載
鏈接: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是王朔的一本言情小說。
⑶ 我國現代作家王朔的代表作品及其中心思想是什麼
王朔早期致力於寫作「言情」及「犯罪」題材的小說,包括《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玩得就是心跳》在內的一系列作品,均成為80年代以來最暢銷的文學讀物,其後他發展了極有個性化的「調侃風格」,在《頑主》、《千萬別把我當人》、《一點正經沒有》等小說中十分成功地觸動了讀者的閱讀興奮點,他的文學創作的商業傾向愈加明顯,並促使他最終放棄小說,轉入純粹商業性的影視劇創作,經他策劃和編劇的作品有《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等,都曾經轟動一時,成為開拓中國當代商業影視創作的先鋒。
⑷ 王朔代表作
他策劃的《渴望》有名,
寫的有《空中小姐》《橡皮人》
現在出版的《千歲寒》
王朔(1958—)北京人。1976年中學畢業後,曾先後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在北京醫葯公司工作。1978年開始創作。先後發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廣受讀者歡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華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選集》等,曾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寫過一些言情、偵探類的小說。後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寫一群文化痞子,以游戲、頹廢為精神特徵,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為主,對權威話語和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都有嘲諷。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誰」和他自己「我是碼字的」的宣言一樣,成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徵。後進入影視業,由他策劃的電視連續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由他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也都很受歡迎,有明顯的商業炒作。他的作品雖風靡一時,但評論界卻分歧很大,以至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國文壇影壇出現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現象」。
《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王朔文集》等 ……
⑸ 王朔 《空中小姐》內容是什麼
《空中小姐》是王朔處女中篇小說,發表於1984年第2期《當代》,曾改編為電視劇。
《空中小姐》-王朔
一
空中小姐
我認識王眉的時候,她十三歲,我二十歲。那時我正在海軍服役,是一條掃雷艦上的三七炮手。她呢,是個來姥姥家度假的中學生。那年初夏,我們載著海軍學校的學員沿漫長海岸線進行了一次遠航。到達北方那個著名良港兼避暑勝地,在港外和一條從南方駛來滿載度假者的白色客輪並行了一段時間。進港時我艦超越了客輪,很接近地擦舷而過。興奮的旅遊者們紛紛從客艙出來,擠滿邊舷,向我們揮手呼喊,我們也向他們揮手致意。我站在舵房外面用望遠鏡細看那些無憂無慮、神情愉快的男男女女。一個穿猩紅色連衣裙的女孩出現在我的視野。她最熱情洋溢,又笑又跳又招手,久久吸引住我的視線,直到客輪遠遠拋在後面。
這個女孩子給我留下的印象這樣鮮明,以致第二天她尋尋覓覓出現在碼頭,我一眼便認出了她。我當時正背著手槍站武裝更。她一邊沿靠著一排排軍艦的碼頭走來,一邊駐足入迷的仰視在桅尖飛翔的海鷗。當她開始細細打量我們軍艦,並由於看到白色的舷號而高興地叫起來時——她看見了我。
「叔叔,昨天我看見了這條軍艦。」女孩歪著頭驕傲地說。
「我知道。」我向她微笑。
「你怎麼知道?」
「我看見你了,在望遠鏡里。」
女孩興奮得眼睛閃著異彩,滿臉紅暈。她向我透露了她的心頭秘密:
她做夢都想當一名解放軍戰士。
「為什麼呢?」
「戴上紅領章紅帽徽多好看呀。」
女孩純朴的理想深深感動了我。那年夏天真是美好的日子。女孩天天來碼頭上玩,船長破例批准她上艦。水兵都喜歡她,領她參觀我們引以為自豪的軍艦,我讓她坐進我的三七炮位里,給她扣上我那沉重的鋼盔,告訴她,炮管子雖然不粗,但連續發射起來,火力相當猛烈。我們海軍幾次著名的海戰,都是以三七炮為主力乾的,出過很多英雄炮手。
「那,叔叔,要是你碰上敵人,你也會成為戰斗英雄啦?」
「那自然。」
女孩和我的邏輯是簡單的,十分有理的。
一天傍晚,女孩在我們艦吃過飯,回家經過堤上公路。忽然海風大作,波濤洶涌,呼嘯的海浪越過防波堤,漫上了公路,一時,沿堤公路數百米水流如注,泛著泡沫。這在海港是常見得,女孩卻被凶暴的波浪嚇壞了,不敢趟水而行。我們在船上遠遠看到她孤單單、戰兢兢的身影,艦長對我說:「嗨,你去幫幫她。」我跑到堤上,一邊沖入水裡,一邊大聲喊:「緊跟我!」女孩笑逐顏開,摹仿著我無畏的姿勢,勇敢的踩進水中。我們在水勢洶涌的公路上迅跑著。當踏上乾燥的路面時,女孩象對待神人般崇拜地看著我。我那時的確也有些氣度不凡:藍白色的披肩整個被風兜起,襯著堪稱英武的臉,海鷗圍著我上下飛旋。恐怕那形象真有點叫人終身難忘呢……
後來,暑假結束了,女孩哽咽著回了南方。不久寄來充滿孩子式懷念的信。我給她回了信,鼓勵她好好學習,做好准備,將來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我們的通信曾經給了她很大的快樂。她告訴我說,因為有個水兵叔叔給她寫信,她在班裡還很受羨慕哩。
五年過去了,我們再沒見面。我們沒日沒夜地在海洋中游弋、巡邏、護航。有一年,我們曾駛近她所住的那座城市,差一點見上面。風雲突變,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我們奉命改變航向,加入一支在海上緊急編組的特混艦隊,開往北部灣,以威遏越南的艦隊。那也是我八年動盪的海上生活行將結束時閃耀的最後一道光輝。我本來期待建立功勛,可是我們沒撈到仗打。回到基地,我們艦近了塢。不久,一批受過充分現代化訓練的海校畢業生接替了那些從水兵爬上來的、年歲偏大的軍官們的職務。我們這些老兵也被一批批更年輕、更有文化的新兵取代。我復員了。
回到北京家裡,脫下緊身束腰的軍裝,換上鬆弛的老百姓的衣服,我幾乎手足無措了。走到街上,看到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愈發熙攘的車輛人群,我感到一種生活正在向前沖去的頭昏目眩。我去看了幾個同學,他們有的正在念大學,有的已成為工作單位的骨幹,曾經和我要過好的一個女同學已成了別人的妻子。換句話說,他們都有著自己正確的生活軌道,並都在努力地向前,堅定不移而且樂觀。當年我們是作為最優秀的青年被送入部隊的,如今卻成了生活的遲到者,二十五歲重又象個十七八歲的中學生,費力地邁向社會的大門。在部隊學到的知識、技能,積蓄的經驗,一時派不上用場。我到「安置辦公室」看了看國家提供的工作:工廠熟練工人,商店營業員,公共汽車售票員。我們這些各兵種下來的水兵、炮兵、坦克兵、通信兵和步兵都在新職業面前感到無所適從。一些人實在難以適應自己突變的身分,便去招募武裝警察的報名處領了登記表。我的幾個戰友也幹了武警,他們勸我也去,我沒答應。干不動了怎麼辦?難道再重新開始嗎?我要選擇好一個終身職業,不再更換。我這個人很難適應新的環境,一向很難。我過於傾注於第一個占據我心靈的事業,一旦失去,簡直就如同一隻折了翅膀的鳥兒,從高處、從自由自在的境地墜下來。
我很傍徨,很茫然,沒人可以商量。父母很關心我,我卻不能象小時候那樣依偎著向他們傾訴,靠他們稱腰。他們沒變,是我不願意。我雖然外貌沒大變,可八年的風吹浪打,已經使我有了一副男子漢的硬心腸,得是個自己料理自己的男子漢。我實在受不了吃吃睡睡的閑居日子,就用復員時部隊給的一筆錢去各地周遊。我到處登山臨水,不停地往南走。到了最南方的大都市,已是疲憊不堪,囊中羞澀,嘗夠了孤獨的滋味。
王眉就在這個城市的錦雲民用機場。她最後一封信告訴我,她高中畢業,當了空中小姐。
二
我沒認出她,她一直走到我身邊我也沒認出來。
我在候機室往乘務隊打電話,她的同事告訴我,她飛去北京,下午三點回來。並問我是她爸爸還是她姐夫,我說都不是。放下電話,我在二樓撿了個視界開闊的座位,一邊吸煙,一邊看樓下候機室形形色色的人群和玻璃牆外面停機坪上滑動、起降的飛機;看那些銀光閃閃的飛機,象一柄柄有利的投槍,直刺蔚藍色的、一碧如洗的天空。候機樓高大敞亮,窗外陽光燦爛。當一位體態輕盈的空中小姐穿過川流的人群,帶著晴朗的高空氣息向我走來時,盡管我定睛凝視,除了只看到道道陽光在她美麗的臉上流溢;看到她通體耀眼的天藍色制服——我幾乎什麼也沒看到。
「你不認識我了?」
「我真的不認識了,但我知道是你。」
「那我是變丑,還是變美了?」
「別逼著我誇你。」
她在我身旁坐下。我依然凝視著她,她也緊盯著我。
「我沒能象你所希望的那樣,當海軍。」
「沒什麼。」我說,「你瞧,我自己也不是了。」
「真的,我遠遠一眼就認出你的臉,可我還是猶豫了一下。我怎麼也想像不出你不穿水兵服是什麼樣?是個這個樣!」
「我也想像不出,所以常照鏡子。」
「走吧。」
「干嗎?」
「我給你安頓個地方,然後……去找你。」
「好好聊聊?」
「嗯,這地方太吵,太顯眼。」
「你是說找個沒人的地方,安靜的地方?」
「嗯。」
我們雙雙站起身,我仍不住地端詳她。
「干嗎老看我?」
「我在想,有沒有搞錯。」
真的,真叫人難以置信,她長大了,而我沒長老。
王眉把我領到招待所,給我吃給我喝,還洗了個舒暢的熱水澡。晚餐我吃掉一大盤子燒肉芥藍菜,然後把香蕉直塞到嗓子眼那兒才罷手。我感到自己象個少爺。
「跟你說,我真想吃成個大胖子。」
飯後說是好好聊聊,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胡扯。王眉帶了她的一個名叫張欣的女伴,光笑不說話,頻頻偷偷瞧我。她們倆勾肩搭背坐在我對面,不時會意相互一笑。我搞不清王眉什麼動機,掩人耳目還是不忍拋下好朋友一個人在宿舍?或是……
她問起我們艦其他人的情況,真真掃了我的興。我告訴她,都復員了。我不想談過去,窮途末路的人才對過去戀戀不已。可不談過去就沒的說。她們告辭,美其名曰讓我早點休息。我一怒之下決定,明天回家。不料王眉又一個人轉回來,告訴我一句話,當著張欣的面沒好意思說。
「我那年到你們艦上玩的時候,有個最大願望你猜是什麼?」
「變成男孩。」
「還當我的女孩,但和你長的一樣大。」
「這辦不到。」我笑著說,「你長我也長。」
「不對,你長不了個兒啦。」
我改主意了,住下去!
三
我始終撈不到機會和王眉個別談一會兒。白天她飛往祖國各地,把那些大腹偏偏的外國佬和神態莊重的同胞們送來送去。晚上,她花插地往這兒帶人,有時一兩個,有時三五個。我曾問過她,是不是這一路上治安欠佳,需要人作伴?她說不是。那我就不懂了。她說她的同事都是很可愛的女孩,我願意認識她們,可是,難道她不知道我迫切希望的是和她個別談談嗎?也可能是成心裝糊塗。她看來是有點內疚,每次來都帶很多各地時鮮的水果:海南的菠蘿蜜,成都的桔子,新疆的哈蜜瓜,大連的蘋果。吃歸吃,我照舊心懷不滿,難道事情顛倒了個兒,我成了小孩?我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象野地孤魂一樣在這個急遽繁榮的城市亂遛。有一次乘車轉了向,差點兒到了郊區的海軍碼頭,我抹頭就慌慌張張往回跑。我再不願意看到那些漆著藍顏色的軍艦,我會像個二傻子,穿著老百姓的衣服瞪著眼睛瞧起來沒完,讓那些剛穿上軍裝的小年輕兒笑話。
台風出其不意地登了陸,拔樹倒屋,機場禁航。王眉來了,我精神為之一振——她是一個人。穿著果綠色連衣裙,干凈、涼爽。
什麼格林先生和格林太太不說話。格林先生用紙條告訴格林太太早晨六點叫他,而他醒來已是八點,格林太太把「嗨,起床」寫在了紙上。羅伯特先生有一花園玫瑰。當一個小淘氣要用一先令一大把賣給他玫瑰時,他不肯買,說他有的是。小淘氣說:「不,你沒有,你的玫瑰都在我手上。」……我抗議說我根本聽不懂洋文,王眉說她用漢語復述,結果把這種費話的時間又延長了一倍。我只好反過來給她講幾個水兵中流傳的粗俗故事,自己也覺著說得沒精打采。
「你別生我的氣。」王眉說,「我心裡矛盾著呢。」
她告訴我,我才明白,原來她在「瀏覽」我。她不在乎家裡有什麼看法,就是怕朋友們有所非議,偏偏她的好朋友們意見又不一致,可以說壁壘分明哩。那天張欣走後和她有一段對話:
「我很滿意。」
「你很滿意?」王眉大吃一驚。
「我是說,我作為你的朋友很滿意。」
而另一個和我聊得很熱鬧的劉為為卻一口咬定:
「他將來會甩了你。」
我不知道她憑什麼如此斷言。好象也沒對她流露什麼,只是當我說起當武警容易些,她問我是否會武,我隨口說了句會「六」。
王眉走後,我驀地覺得自己不象話。我又不是怡紅公子那號情種,連自己家的表妹都敢玩命地追,居然還演成佳話,簡直是對我國婚姻法有關條款的嘲諷。從明天起,我還是恢復本來面目,做個受人尊重、稍帶崇拜的大哥哥吧(叔叔是無論如何做不成嘍)。
第二天,持續大雷雨。王眉又來了,又是一個人,鬢上沾著雨珠,筆直的小腿濕漉漉。我端著的那副正人君子樣兒一下瓦解。時光不會倒流,我們的關系也不會倒退。而且,天哪!我應該看出來,什麼也阻止不了它迅猛發展。
「我跟你說,你甭暗示意會。你要不明明白白說出來,白紙黑字寫出來,我決不動心。」
後來,這事還成了懸案。我一提這事,阿眉便大度地說:「就算我追你還不成。」言下其實是我追她,還覺悟很低,楞不承認。我往往只好嘟噥著說:「反正我當時就是被糖彈打中的感覺。」總而言之,那一下子間的事情是說不清了,沒什麼道理可講。
「你知道我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什麼?」
「臨死前,最後一眼看到的是你。」
「小傻瓜,那時我早老了,老得不成樣子。那時,也許你想看的是孩子。」
「不會的不會的。」
⑹ 王朔的著名作品
1、《玩的就是心跳》
內容簡介:穿插著文革對於當時部分年輕人的影響與迷茫。文章先是用了第一人稱直白的敘述方式講述了方言追尋真相的過程,但是後半段峰迴路轉,把方言所丟失的記憶以第三人稱倒敘著說了出來。前後還能呼應,解人疑惑,的確說明作者構思能力的高超。
2、《看上去很美》
作者王朔說這部長篇小說寫的「是北京復興路29號院的一幫孩子,時間是六一年到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主要地點是幼兒園、翠微小學和那個大院的操場、食堂、宿舍樓之間和樓上的一個家。主要人物有父母、阿姨、老師、一群小朋友和解放軍官兵若干。沒有壞人,有一個幼兒園的阿姨有一點可笑,僅此而已。」
3、《動物兇猛》
故事以「文革」為背景,描寫了北京市一個部隊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長過程。
4、《無知者無畏》
這是王朔的第一本隨筆集,集中的20多篇文章,多數未曾正式發表,這次一並結集。首次同讀者見面。 王朔的小說和隨筆很好讀。好讀的原因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大部分文章均有的放矢,有感而發,「好處好說,壞處壞說」,比較充分地表達了個人的喜惡與鹼否。
二是文字的表述直情徑行,倜儻不羈,讀起來炳炳烺烺,淋漓痛快,尤其是他的那些批評類文字。王朔把他的這本集子定名為「無知者無畏」,「無知」是自謙還是自嘲尚且存疑,「無畏」卻是結結實實的事實。
5、《致女兒書》
是王朔對女兒關於自己家庭、血緣、歷史和個人情感的真實敘述。它原本是一個相當私密的文本,是當遺書寫的,准備要有個萬一可以給女兒一個交代。
他要告訴女兒咱們家是什麼來歷,你的爸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內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在書中他細致地告訴女兒什麼是正確的世界觀,拳拳的為父之情漫洇紙上。
⑺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求原來的小說(王朔寫的)TXT下載地址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已完結)》作者:王朔
http://www.paipaitxt.com/read.php?tid=4650615&keyword=%D2%BB%B0%EB%BA%A3%CB%AE%20%D2%BB%B0%EB%BB%F0%D1%E6樓主也可以把郵箱給我我給你發過去也行~~
⑻ 關於王朔的作品
個人簡介
王朔(1958—)北京人。1976年中學畢業後,曾先後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在北京醫葯公司工作。1978年開始創作。先後發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廣受讀者歡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華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選集》等,曾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寫過一些言情、偵探類的小說。後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寫一群文化痞子,以游戲、頹廢為精神特徵,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為主,對權威話語和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都有嘲諷。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誰」和他自己「我是碼字的」的宣言一樣,成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徵。後進入影視業,由他策劃的電視連續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由他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也都很受歡迎,有明顯的商業炒作。他的作品雖風靡一時,但評論界卻分歧很大,以至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國文壇影壇出現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現象」。
《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王朔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