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推薦小說浮生六記

推薦小說浮生六記

發布時間: 2022-06-08 20:59:39

⑴ 浮生六記

●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

嘉慶十三年(1808年)著《浮生六記》自傳體小說。

●沈復(1763~ ?)中國清代文學家。字三白,號梅逸。江蘇蘇州人。一生為幕僚。《浮生六記》是其自傳體散文。記敘了他與妻子陳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願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但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這種記述夫婦間家庭生活的題材,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屬罕見。《浮生六記》原有六記,現存四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失傳。1935年世界書局出版的《足本浮生六記》,後兩記是偽作。此書有多種版本。以俞平伯校點本為佳,附有《浮生六記年表》。有英、法、德、俄等多種譯本。

●沈復(1763—約1807)字三白,江蘇蘇州人。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於「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後習幕經商,後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浮生六記》是他的一部自傳體作品。書共六篇,故名「六記」。今已逸其二,書中記閨房之樂,見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閑情雅趣,見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人生坎坷,見困頓離合、人情世態;記各地浪遊,見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贊譽。

●沈復,生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詳。字三白,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工詩畫、散文。至今未發現有關他生平的文字記載。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陳芸感情甚篤,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歷盡坎坷。妻死後,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浮生六記》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據考證,最後兩卷系偽作,文字亦不如前。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版本

聞尊閣板《浮生六記》是最早的鉛印板,有楊引傳序和「尊聞閣王」王韜跋。楊引傳序言中說「六記已缺其二」。王韜曾說少時(1847年前)曾讀過這本書,可惜沒有抄寫副本,流亡香港時,常常懷念它。王韜在1877年為尊聞閣版所寫的的跋中沒有說少時曾見過全本。

1936年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四篇翻譯成英文,分期連載於《天下》月刊。後來又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長序言。林語堂在序言中寫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還猜想「在蘇州家藏或舊書鋪一定還有一本全本」。

過後不久蘇州冷攤上便來出現「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實為後人偽作。

俞平伯曾根據《浮生六記》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記年表》。

《浮生六記》目錄

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閑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

世界各國譯本

此書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可查有三種英譯本,還有德、法、丹麥、瑞典、日本、馬來譯本各一。

沈復,字三白,清蘇州(今江蘇省吳縣)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卒
年不詳。但據浮生六記所著《浮生六記》中<浪遊記快>所記事終於嘉慶十二年
(西元1807年)秋,由是推之,他的去世必在這年以後。

沈復的性格爽直,落拓不羈,不事科舉,不慕宦仕宦,以行商、畫客、幕僚、
名士終身。他的太太陳芸,字淑珍,跟他同歲,穎慧能詩文,才思雋秀。他們
伉儷情篤,在淳樸恬淡的生活中,另有怡然自得的天地。一生事跡,見於所著
《浮生六記》,現僅存四記,包含<閑情記趣>、<閨房記樂>、<坎坷記愁>、
<浪遊記快>。典出李白「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沈復(三白)記述種蘭往事,說及友人贈他一盆荷瓣素心蘭,他珍同拱璧。

不到兩年,忽然枯萎了!原來有人也很愛蘭,欲分享而不得,逐用沸水把蘭

害死。沈復一氣之下,從此「誓不植蘭」。一如此大發脾氣。實在不合衛

生。別人犯了錯,卻拿自己承受折磨;何其笨也!他不應「誓不植蘭」,而

該「努力植蘭」;把蘭花遍植園中,一可以成全自己愛蘭的心願,二可以氣

煞那個害蘭的壞蛋,不亦快哉!
我第一次看《浮生六記》是1980年前後,當時就很喜歡,用楊序裡面的話來說,是「閱而心醉焉」。後來也時不時拿出《浮生六記》來翻一翻。
前年我有機會去華東旅遊,在蘇州住了一晚,當晚我特地去滄浪亭旁邊找沈復舊居。從東吳大道拐進去,一條幾米寬的小路,是滄浪路。走進去幾十米,隔一條小河,對面是滄浪亭公園,有橋可通。公園晚上不開門,進不去,那一帶又沒有路燈,黑得很。我問路上一對情侶,知不知道《浮生六記》作者沈復故居的位置,他們說不知道,看樣子兩位連《浮生六記》這么一本書也不知道。再往前走一點,緊靠滄浪亭,有一棟很大的紀念館,是一位畫家的,我記得是顏文梁的紀念館。我轉到紀念館後面,那裡是一片密集的老房子,民居,巷子大概只有兩三米寬。我隨便走進一戶開旅店的人家,跟裡面看店的老人家談了一陣,後來他兒子也出來跟我聊了幾句。他們都不知道《浮生六記》,不知道沈復。說起顏文梁,他們顯得很驕傲,說老人家小時候親眼見過顏文梁。我又問起《浮生六記》裡面提到過的倉米巷,他們說的確有這么一條巷子,不過前幾年舊城改造,巷子已經沒有了。這是我當晚唯一的收獲。
聽說以前林語堂去找過一次沈復故居,也沒有找到。看來沈復的故居是沒有了。蘇州這地方文物太多,政府可能根本沒把沈復這么個從來沒有得過功名的小人物放在眼裡。

⑵ 求《浮生六記》作者:清.沈復書籍電子書百度網盤下載

《浮生六記》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0Xn7pkQT9oVxA0TWkcB0w

提取碼:ucwe

《浮生六記》作者:清.沈復

⑶ 《浮生六記》寫什麼內容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內容概要

《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余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舍、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此外,本書還收錄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憶語》。

評價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於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這種創造性,首先體現在其題材和描寫對象上。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大多或寫宮廷艷史,或寫權勢禮法淫威下的愛情悲劇,或寫風塵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間的纏綿,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別具慧眼的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系,而於正式男女關系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浮生六記》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據考證,最後兩卷系偽作,文字亦不如前。

⑷ 求浮生六記 沈復的百度雲 謝謝啦

《《浮生六記》作者:清.沈復》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w4oi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


⑸ 《浮生六記》txt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5ika

⑹ 浮生六記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浮生六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E5ZS0Cp0PzXE5lECpqfuRg

提取碼:3umy

《浮生六記》沈復著,張佳瑋譯,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

⑺ 《浮生六記中國小說史料叢書》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浮生六記》((清)沈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4NdBcjQNg_GT3H8_3eod4A

提取碼:FEGZ

書名:浮生六記

作者:(清)沈復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9-1

頁數:80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自傳體文學的作品,原書六卷,已逸其二,現僅存四卷(有所謂「足本」者,後二記系偽作。書中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遊聞見。文辭樸素,情感真摯,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讀之心醉」的評語。本書文字不長,但向為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視,影響廣泛。

作者簡介:

沈復(1763~?),字三白,號梅逸,江蘇蘇州人。年輕時秉承父業,以游幕經商為生,後偕妻離家別居,妻子客死揚州。46歲時有感於「蘇東坡雲『事如春夢了無痕』,苟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乃作《浮生六記》。

⑻ 《浮生六記》是什麼書/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

沈復(1763年—1832年),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傑出的文學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於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後四十餘年流轉於全國各地。後到蘇州從事酒業。

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余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

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此外,本書還收錄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憶語》。

(8)推薦小說浮生六記擴展閱讀:

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於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這種創造性,首先體現在其題材和描寫對象上。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

⑼ 浮生六記_by沈復_txt全文免費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C81Eaupo70W8Evxg62ang


提取碼:6a51
小說名稱:浮生六記
作者:沈復
類型:傳記
連載狀態:已完結

簡介:沈復游歷作文自娛沈復是清代文學家,字三白,號梅逸,蘇州人,一生沒有考取過功名,大多寄人籬下做師爺。1808年(嘉慶十三年),朝廷下旨冊封琉球國王,派遣太史齊鯤為正使、侍御費錫章為副使,沈復作為太史的「司筆硯」也一同前往。後來,沈復在他的《浮生六記》中記述了大清使團此行中途經釣魚島的見聞,本是作文自娛,卻無意間反映了200年前國家疆界的真相。


熱點內容
仙俠古言完結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2-04 02:17:40 瀏覽:914
紅添香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2-04 02:14:52 瀏覽:654
現代言情小說男主老師的師生戀 發布:2025-02-04 01:56:46 瀏覽:777
女主男主都很強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1:21:32 瀏覽:45
女主是沈妙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1:07:10 瀏覽:336
古代小說主角是個傻子 發布:2025-02-04 00:45:02 瀏覽:233
都市單女主日常類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3 23:38:39 瀏覽:136
主角殺人如麻不論男女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3 23:30:25 瀏覽:815
古代小說半生緣 發布:2025-02-03 23:25:37 瀏覽:861
外號路西法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3 23:13:26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