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怎麼寫人物推薦書籍
『壹』 文學界寫小說塑造人物性格的參考書有哪些
多看點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等大文豪的書,他們的人文性格描寫都非常出色的。例如《安娜。卡列琳娜》,《高老頭》·····
『貳』 我想找一些關於寫小說技巧的書籍
起點里<寸芒>前面的作品相關里有寫作技巧,而且寫的很好,你可以去看看~
下面是摘裡面的一小段:
如何寫小說(轉載)
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小說的作者必須牢記這點: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小說家大衛。羅吉曾宣稱:「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大多數背景描寫的危險在於一連串的漂亮的陳述句和敘述的中斷將讀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請牢記羅吉的格言,將它打在紙條上貼到計算機或打字機前:「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
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
關於寫作忌諱概括化,沒有人比俄國偉大作家契河夫說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誡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認為,對於自然的真正描寫應該相當簡略並與主題存在相關性。應該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寫,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絛紫色的金光一瀉而下』等等。在描寫自然時,要抓住細節,而且要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閉上雙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寫的場景。
因此,當你坐下來寫作的時候,請記住,不是「一杯飲料」而是「一杯馬丁尼」;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長捲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個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輕少女」;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隻高頂回角帽」;不是「一隻貓」而是「一隻阿比西尼亞貓」;不是「一支槍」而是「一支0。44口徑的新式自動手槍」,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幅「馬奈的『奧林匹亞』」。
將描寫四忌與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為一,我們就得到了一條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寫時都應該遵循的一條規則:要具體!
你要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真實可信,他們在自己國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中進行著日常工作。——拉威爾•斯潘塞。
「怎麼才能讓事情看起來真實可信呢?」當一位作家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是對他的一種贊揚。如果有人進一步對他說:「我好像身臨其境,能夠聽到、嗅到、感覺到這些地方,就像走進了小說的書頁中」,那他給讀者的東西就的確非同尋常了。當我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時,我的回答是:「藉助於五種感覺」。一些作者總意識不到應利用讀者的五種感覺來獲取真實感。利用讀者的視覺感受是常見的,但是利用讀者的嗅覺、聽覺(除了在對話中)、觸覺或是味覺又有幾次呢?我從1976年開始寫作,至今仍在我辦公室的牆上保留著五個詞:看、聽、感、嘗、嗅。每當我寫作的時候,都會參照這張表,有意識地寫些帶有氣味的東西。實際上,一些令人作嘔的東西在創造真實感的時候,反而有奇跡般的效果。
想想當一個人打開冰箱的時候,那種腐爛的水果的味道;當一個人剝一隻熊皮的時候,那腐臭的脂肪;當一位婦女在無人服務的加油站給油箱加油的時候,手上會沾滿了汽油味。僅在故事的開頭提及味道是不夠的,在敘述情節時,你還得反復參照那張表。讓我們設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爭論某件事情,男人從門口一直沖到廚房,沖著女人大聲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媽媽和我們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須在我回來之前搬走,否則我就離開這個家!」在設置這個場景的時候,我可以讓女人烤制南瓜餅(味道甜美、溫馨,讓人回想像感恩節一樣的快樂時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氣味,這個場景就呈現出寓意。我會在某個時刻讓讀者想像這種氣味:「我鄭重警告你,勞拉,有她沒我,有我沒她!」他說著,那樣子就像廚房裡的味道一樣酸。不要忘記,在爭吵的時候,勞拉還一邊往罐子里裝著泡菜。當她在大聲吵嘴的時候,可能會燙傷手,然後把手伸到冷水裡沖洗。當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鹽水,並且灑了一地,然後還要擦乾凈。她還在粗棉布制的圍裙上擦乾她的手。她可以擦拭從額頭(熱熱的,癢癢的)上流淌下來的汗水,她可以一邊叫嚷,一邊揮舞手中的勺子(堅硬的,木柄的),並向男人扔去。這些都會增強視覺效果。當爭吵越演越烈的時候,可能會聽到什麼聲音呢?是不是有條狗溜進來,喝錫制餅盤里的水?
是否有一輛行駛的汽車正在馬路上發出卡嚓卡嚓聲響呢?是不是傳來孩子們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的聲音?當爐子上的水燒開的時候,是不是在叮當作響呢?水有多麼熱呢?你告訴讀者溫度了嗎?小說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邊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爭吵以男人氣沖沖地出去而告終,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此時,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飲冰咖啡,發覺咖啡很苦,然後做了個鬼臉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在類似上述的情節中要同時喚起人的五種感覺是有可能的,但是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情節必須進行精心的安排。絕大多數情節是不能用全這五種感覺的(尤其味覺最難寫進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喚起讀者的四種感覺,在大多數情節中,起碼可以喚起讀者的三種感覺。當你對小說對白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的時候,就大聲讀出你的對白,假裝你是一名演員,並以電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種抑揚頓挫的腔調說出你的台詞。如果它聽起來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記,人們用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總是未經加工潤飾的,所以要讓人物說的話短一些。生活中人們總是一個一個地提問題,你小說中的人物也應這樣做,特別是當他們要彼此認識了解的時候。人們在談話中經常嘆息、抿著嘴笑、抓頭、鼓起雙頰以及端詳他們的指甲,你也要讓小說中的人物有這些動作,並讓人們在干工作的時候,繼續他們的談話。
使用收尾語來創造意象。請看下面兩個例子:「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大聲嚷道。她「砰」地一聲把水壺放下。「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猛地扔下水壺。第二句更增加了緊張程度,讓故事情節更快的向前推進,減掉了多餘的詞語,暗示而不是告訴讀者勞拉正在大聲叫嚷。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則的最佳時刻,我正是通過這些原則來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緊張的時刻所用的詞要少而精。我是從我的英語老師那兒學到這一點的。在我寫第二本書時,有幾個情節我總無法寫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給這位老師,請她提出批評和建議。當她告訴我這個規則之後,我就把它應用到我的小說中,結果,一切都變得一目瞭然。
在情節緊張的時候,要採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採用短詞,少用結束語,要寫得突如其來。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緊張氣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與此相比,在氣氛比較沉悶的情節中,到處籠罩著寂靜和安寧,此時就要使用較長的句子,較長的詞語,較長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結束語。這樣做就會自然緩和緊張氣氛。當你在構思小說時,就要確立寫實的態度。只在通過觀察、思考你才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們以固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進行著他們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說的,味覺是最難寫進小說中的,但是五種中有了四種也不算壞。
應用這五種感覺,利用句子結構來創造或緩慢或緊張的氣氛,這樣你寫出來的小說讀者就不能丟下了,因為它們是那樣真實可信。
抓住興奮點:
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菲立茲•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許多令人興奮的時刻。如果這些時刻是在經歷了被拒絕和失望之後,那麼將更加令人喜悅。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時刻,第一次聽到編輯對我鼓勵的話語,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來,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說握在手中時的狂喜。我堅信,對任何一位小說家而言,真正的「興奮之巔」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它還會不斷地涌現,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激發它。我是指當一部新的小說在構想時,腦海中所出現的第一縷閃光時的奇妙時刻。在一個新故事(或小說)的最初構思中不斷閃現時,作者會有一種眩目的感覺,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將是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
這種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間出現,我會帶著此種感受度過幾天或幾個星期。這些思想中的閃光聚集著如此多的奇異光彩,好像由於某種魔力而不斷地閃爍著。
於是,我把它們寫下來。我總是很高興地寫出一個又一個故事的開頭,但是偶爾才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寫出來的東西永遠不如我夢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當我發現自己僅僅是給故事開了個頭,必須把它們進行下去的時候,我便失去了興趣。魔力消失了,於是我又不斷地放棄那些故事。
我羨慕那種能夠沿著最初的構想,並把它發展成小說的作家。但是我卻無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須在動筆之前,明確寫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那些最初的閃光點,並使之繼續閃亮或者再現。我發現自己在寫到30頁左右時,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興奮狀態,我的興趣就會被高度調動起來,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興奮能持續多久是因書而異的。我先花些時間在筆記本上設計人物,搜集情節中的零碎片段,明確我的寫作方向,或者草草記下腦海中曾涌現過的東西,直到我必須動筆的那一刻到來。那一刻總是在我還沒完全設計好時就來臨了,我從不拒絕那股推動力,至少我可以先為我的故事開個頭。為了獎賞自己,我通常會先寫上幾頁,這對寫作的連續性是有益的,它能隨時幫我回到人物和情節的構想中去。
當我再次翻閱已完成的部分,愉悅的感覺便又湧起,我真想有位讀者能與我一起分享這些優美的文字。我並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確希望得到贊許和肯定,盡管我知道自己是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評判者,因為我深陷於創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點
通常我所選擇的讀者都是深諸這套規則的,他會在給我鼓勵的同時又溫柔地來點建議,讓我不至於飄飄然。而我遲早都會再讀一遍第一章,看看經過了思考後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對於初學寫作的人而言,過早地請人提出批評意見是危險的,它會使最初的興奮被輕易地澆滅。較為保險的做法是等寫完後再請別人來閱讀和評判。
現在,我不再奢望極度的興奮點能始終延續,我知道它還會再現,令我興奮,激勵我繼續往前走。要知道,幾百頁的故事僅靠一次興奮浪潮的沖擊是不夠的。在寫作過程中,一些絕妙的新想法會使我峰迴路轉,寫出意想不到的轉折之筆,把我再度引向興奮之巔。小說家應該是情緒化的人,倘若我們的寫作成為沒有激情的自覺運動,寫出的小說也一定會平淡無奇。
靜等靈感的突然迸發也是不明智的。寫不下去時,我常問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可能會採取什麼意想不到的行動?什麼樣的情節才是既合乎邏輯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腦海中過著電影,任靈感的火花不斷地撞擊。
讓我們分析一下小說寫作中常遇到的三種興奮狀況。第一種是最為重要的,即作者對將要描寫的故事的亢奮的感覺;第二種是小說中的人物在發揮某種特殊作用時的體驗。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促使人物興奮的動力,你就達到了興奮的另一個層次。第三種興奮是有關讀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興致都很高,那麼讀者也將從你的故事中得到滿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於讓讀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但如何令作者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使之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完成他的小說,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對所寫內容產生厭倦和沒有了長遠計劃是主要的症結。為了保持對寫作的新鮮感,我給自己訂了條規矩,即:不要過多地回頭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當我每天開始寫作時,我只讀最後的幾頁,它給我一種趕緊繼續寫下去的動力。盡管我是多麼想了解已經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樣,但我絕不允許自己往前翻看超過5頁以上的部分,哪怕是僅僅一小會兒。
那一時刻還是到來了,當我開始確信我寫出的不過是一堆亂八糟的東西時,我便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於是我乾脆從頭讀起,一直讀到我寫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們卻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擻,繼續往下寫。我發現經過這遍瀏覽後,我對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徹了。在寫小說的過程中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
我自己的辦法是讀書,我和小說進行交流。我讀小說的目的不是為了模仿或得到新思路,而是發現某種情緒。我的注意力在書頁之間漫步,當某些東西忽然觸動我的情弦時,我就可以繼續寫了,因為我已經能把那種情緒傳遞給我的人物了。我把乾巴巴的愛情場景重寫了一遍,這一回效果很好。我還發現了一個可以對付興趣喪失的辦法:給你的腦袋補充新給養。
「焦慮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並不推崇這個帶有負面效應的方法,它僅是一種方式而已。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方式把興奮傳遞給讀者,並使它不斷增強,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閃光。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
『叄』 有沒有關於寫作的入門書籍
1、《寫作這回事》
推薦原因:入門級,語言通俗易懂,技巧容易操作,未系統地論述寫作問題
2、《虛構小說速成指南》
推薦原因:初學者入門級。
3、《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推薦原因:技巧零碎,如描寫外貌:明貶實褒。
4、《情節與人物》
推薦原因:教你寫人物小傳,告訴你情節和人物的關系。有助於幫助劇情廢作者。
5、《千面英雄》
推薦原因:從神話學角度解讀流傳已久的神話內核和比喻。
6、《發展心理學》
推薦原因:有利於各階段心理的轉變。
7、《經典人物原型45種》
推薦原因:講述了常見人物類型,探討寫作內核。
8、《故事》
推薦原因:體系基礎,講述了故事的本質,故事的分類,人們為什麼會被故事吸引。
9、《成為作家》
推薦原因:實用,無具體技巧,講述作者的心理困難。有很多調節心理的辦法。
10、《故事思維》(五星推薦)
推薦原因:詳述了用故事影響他人的技巧,以及故事帶來的影響和說服力。
11、《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五星推薦)
推薦原因::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12、《完全寫作指南》(五星推薦)
推薦原因:「寫作界的網路全書」。從大目標的寫作流程入手:明確目標,了解讀者,頭腦風暴,組織文章,寫初稿和修改文章。
『肆』 誰知道有關寫小說。動作表情。人物描寫方面的書籍。有從 零開始的也不錯。
有這類的書籍,講具體的人物描寫,情節安排,但是,這種書是高級教材,沒有一定的水準看不懂。
動作表情、人物描寫,都是寫小說中最最基礎的部分,就好像寫字的時候認識橫豎撇捺一樣,只能自己摸索。
自己做摘抄吧,推薦一個好貼,不過要注意的是,它說得也不全對,你看過之後有個印象,有個方向,但是一、與明星大結合
在小說中人物太多不好控制,尤其對於我這種記性平平的人,但人物少也要注意,注意為他們所設定的性格要貫徹到底(當然不是說性格固定不變,而是說骨子裡的特質要有個連貫性、穩定性)。
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有時可能寫到興起就忘了人物的原形,我就曾看過一部電影,當中男主角演的前部分跟往後劇情判若兩人,而且是「無厘頭」(莫明)的變,看得我也——「無厘頭」!
我個人會用一種方法,就是先把一些合用而又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套用在小說人物身上,我往往會用明星,因為明星的形象鮮明,不用故意去記都有深刻的印象,當然也會用上其他人,包括朋友或我討厭的人。
舉個實例,比如我設置的女主角是貌美而又機靈的女生,我可能會選用張柏芝,這樣我就有了明確的定位,當然在過程中我會加入其它元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建立超級詞庫
首先聲明,有些人確不需要這樣做,但對我來說,一個有條理的詞庫是很有幫助的。
第一步我會先做收集工作,比如在書上或網上,看到別人寫得好又覺得有機會用到我寫作上的詞語就馬上記錄下來,然後用軟體把它們做個歸類,比方說,形容眼眸的、形容動作的、形容凶惡的 ......... 我都一個一個的收集起來,到用的時候就像在倉庫提貨一樣套用上去,同時我也會收集成語、俚語等。
在收集的環節上,乘車正是個好時候,我通常會在看書的同時手持螢光筆,一遇上合適的就打標記,就像不斷吸收養份一樣。
看的書除了小說外,也可看看別的,比如旅遊書,會出現很多用來形容地形山勢的詞彙,這一切都有機會大派用場。
三、保持適當心情
如果我想寫的是一本(或其中一些環節)悲涼的書,那麼我會保持自己的感性,例如我會放一些較為傷感的情歌,或看一些悲劇,反之,如果要寫開心的,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情開朗,說不定會先吃一頓大餐再回來寫。
在我而言,要在我心情欠佳的狀態下去寫輕松幽默的環節是不太可能的,字里行間總會出賣我!
我也會選擇夜間寫作,特別是下著雨的夏夜,我覺得特別有詩意,倍覺浪漫。當然每個人的感覺不同,只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了。
四、睡前胡思亂想
在我寫第一本小說的時候就最常用這方法,我睡覺都不本份,總喜歡胡思亂想的,在我腦海中會出現一個舞台,小說的每段劇情就在這兒上演。
該晚腦海里的劇情就是第二天要寫的內容,腦里一集一集的播放著,跟播放電視劇相仿,我想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比較集中,我可以不用像平時要兼顧其它事情(如一邊打字一邊去想),而是在漆黑一片、寂靜一片的氣氛下構想,這種感覺很好,我一方面是導演,另一方面是觀眾,人物的形象完全突現,非常深刻。
對!換言之日又寫、夜亦「寫」,我不知道我的寫作速度算慢還算快,我寫過兩本十萬字的小說,各用了四天時間。
五、不恥下問
讀過我的小說的人必然成為我追訪的對象(若有機會的情況下),給我問得細致,煩死他們了,哈哈。
因為小說里的每段劇情,人物形象或說話時的神情,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有時也自以為清楚,別人看了是怎樣的呢?能想像得出當中的氣氛情況嗎?最忠肯的還是要問人,而且問的不是一個,越多越好。
我還會問對方認為哪個橋段最感人、最精彩、最凄涼、最吸引等等。
有時過份投入就容易跌入閉門造車的陷井,通過虛心的請教,我想這一切對日後的寫作必帶來好處。
不要生搬硬套。
『伍』 誰可以推薦些練習寫作,寫小說的書籍
推薦卡爾維諾的《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艾柯的《悠遊小說林》、略薩的《給青年小說家的信 》、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另外可以看下《巴黎評論》系列、帕慕克的《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傑克倫敦的《馬丁·伊登》等。
寫作技巧就是表現時運用的方法,是作者為表情達意而採取有效藝術手段。寫作技巧受限於作者的世界觀、藝術觀,同時又作用於他的寫作實踐,為寫作活動服務。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白描細描、鋪墊、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寫好作文口訣法寶
觀察事物用「五覺」,觀察方法容易學。
眼看耳聽心要想,觸覺嗅覺和味覺。
觀察事件要連貫,生活細節細體驗;
觀察人物抓特點,神態動作和語言;
典型特徵細心看,突出特點要記全。
觀察景物要聯想,靜態動態細端詳;
形狀顏色和氣味,聯系生活多想像。
定點觀察按空間,時間變化分階段;
動點觀察寫游記,地點變化要牢記;
抓住特點和重點,景物特徵記心間;
觀察動物很容易,外形習性牢牢記。
觀察植物方法多,生長過程分四季;
靜態動態要聯想,聯系生活舉事例。
觀察建築按遠近,空間方位有條理;
外形結構與作用,分類觀察均須記。
觀察物品很特殊,形狀結構和用途;
對照特點多聯想,聯系生活多想像。
眼中有情筆生趣,擬人觀察很容易;
萬事萬物皆有情,聯想想像觀具體。
觀察不怕根基淺,竅門就是天天練;
恆心架起通天路,勤奮攀登智慧山。
觀察積累素材豐,「五覺」體驗妙無窮;
學會觀察寫文章,妙筆生花筆生風。
『陸』 寫小說應該看什麼書
最近,看了一本書《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以後,讓我對成為作家和創作小說這件事有了新的想法。
一、如何塑造形象鮮明的人物角色
小說中的對話設計,和現實中的對話有很大的區別。它在某種程度上貼近實際對話,但同時又省去實際對話中多餘的部分。這就需要我們在構思人物對話時,符合角色的說話方式和口吻。精心設計和構思的對話,不會一次性讓對話結束,而是隨著故事的開展,推動情節不斷向前發展。個性鮮明的台詞,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思考斟酌,根據不同的角色性格塑造,讓讀者感覺到真實,這樣才能為故事增加深度。
三、小說中的「刺」
小說中的「刺」可以說是讓讀者心理激起漣漪的東西,是一部作品的靈魂,也是一部作品具有個性之所在,作品只有具備個性,才能引起共鳴的讀者追隨。
我們通常喜歡一個作家或者喜歡一部作品的風格,往往是因為這部作品的某一個點觸發了思考共鳴。比如我們看一部小說里的某個反派,如果他給人的感覺只是「這個人太可惡了」,說明這部作品還沒有抓住人的心理,沒有引起讀者的共鳴。好的作品可以讓讀者產生「我要是主人公,我一定幹掉他,而不是單純地說這個人討厭。」讀者不會從頭到尾只做旁觀者,而是會融入人物角色的情節中,這才是小說的關鍵所在。
一個最會寫字擅長設計P圖的歷史老師 微信公眾號 【史覺一夢】
『柒』 言情小說怎麼寫推薦一下關於教言情小說的書籍
寫小說的步驟
1.花一小時用一句話描述你要寫的故事。
2.再花一小時把它擴展成一段,包括故事的開端,主要的沖突以及結局。
3.為每一章寫一個梗概。
4.花些時間把每章的的梗概擴展成一段。除了最後一張,每一章都應該在沖突中結束。最後一章結束全書。
5.花一到兩天用一頁紙描述主要人物,在用半頁描述一下其他人物。
6.下面,花一周的時間把一頁的故事梗概擴展成四頁。
7.再花一周的時間做出詳細的人物表和每件別人應該知道的關於這些人物的事情。
8.用表格列出所有你希望加入故事的場景。
9.開始用寫字板寫你的小說。
寫小說切忌
1、用散文方式寫小說
寫慣散文的人,往往不自覺地把故事「敘述」出來,並以作者身份作一些「全知」的描述,情況就像電影播到中途,突然有個人跳出來用旁白「解畫」。這樣,即使寫得再好,亦只是一篇散文而非小說。寫小說,應透過生動的對話、主角的動作,他們身邊的人的所作所為,加上環境和氣氛的渲染,像播放電影一般把故事「呈現」出來。如果以電影喻小說,作者就是導演,利用鏡頭把故事帶出來,而不是把劇情大意朗讀出來的旁白配音員。
2、人物關系單薄,主角面目模糊
從不注意人物塑造,以致男女主角面目模糊,整本書看完了,讀者也說不出每位主角有何特色,沒能留下任何印象。成功的小說,一定有活生生的人物,讀者即使忘記劇情,也一定記得主角的形象,例如金庸筆下的楊過、黃蓉;瓊瑤筆下的還珠格格。人物與劇情,前者更加重要,因為人物性格完整,他們自然而然會在所處的環境中作出合理的反應,透過人物之間的互動,劇情便能自然而然推動,而非為了鬧三角戀而三角戀。先處理好人物性格和關系,然後才構思劇情。仔細構想每個角色的年齡、外貌、教育程度、口頭禪、價值觀等。除了主角,也要塑造配角,作出陪襯或擔任特別任務。
3、過分平鋪直敘
不注重故事結構,千篇一律按時間先後來說故事,不懂得將一些對推動劇情沒有作用的段落刪去,令故事流於冗長、沉悶,沒有******。有了故事內容,還要想想如何「說」出來才動聽。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總離不開「起、承、轉、合」這支架。這並非說,我們一定要按時間順序來寫。要點是先將故事內發生的事件按時序排列出來,然後再作出調動,利用插敘、倒敘等技巧,同時刪去不必要的篇幅,使劇情的節奏流暢。
4、結構鬆散,胡亂賣弄意識流
沒有結構的小說,好比鏡頭搖來搖去的電影,章法欠奉,不知所雲。倒敘、插敘、意識流等創新的寫作手法,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令結構鬆散,愈寫愈離題。不要為技巧而技巧,以「創新」作為結構鬆散的借口。不論你用了哪些技巧,故事寫完後,請看一遍,如果依然符合「起、承、轉、合」的脈胳,那便不會離題萬丈了。
5、開場悶蛋,令人昏昏欲睡
小說的開場,傳統寫法是以描寫環境氣氛入題。不是說這種方法不好,但這種方法讀者已見過千次,毫無新意,可不可以有創新一點、吸引一點的開場方式呢?其次,這種方法用得不好,就會拖拖拉拉,寫了幾千字仍抓不住主題和人物。寫作是一種溝通,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追看下去?除了多讀名著,也可以從電影偷師。簡潔就是美,不落俗套的在開場帶出整個故事的人物和主題,讓讀者馬上知道這趟閱讀旅程的方向,比東拉西扯可取。
6、全書欠缺主題
橋段再花巧而欠缺主題,好比一個只有美貌沒有智能的美女。即使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應該賦予一個大主題。主題應在落筆前確立,透過內文慢慢滲出來,例如借主角的對話表達。主題不必是諷刺時弊的大道理,即使寫愛情故事,也可以是借愛情來反映一種現代愛情觀或一種男女相處的道理,以提升整部作品的深度。
7、內容空洞
這里所說的內容,不是指有沒有「橋,而是指整體來看,整篇小說仿如空中樓閣,欠缺客觀理據支持。沒錯是有個故事的框架,但拿走框架,就會發現故事很空洞,讀後找不住一點什麼。好看的小說,多多少少有些資料或知識為故事作出支持,使劇情發展更加合理、迫真。小說源自生活,完全忽視現實、完全不能反映半點現實的小說,只屬二流。如果你已經有一條「絕世好橋」,第二步是作一點兒搜集資料,為人物背景、故事的時空補充養分,然後技巧地表達出來。假設你想寫一個對愛情執著的男人,那麼請問他從事什麼職業,成長路上可有陰影?這樣的個性,會讓他做出什麼行為?
8、主角無緣無故就愛上
愛情是年輕人常寫的題材,但並不易寫得好。其中一個問題是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或筆下)的愛情可歌可泣,自說自話地愛得地動山搖,旁人看來卻可能不外如是,更遑論感同身受,同歌同哭。
『捌』 想寫小說有什麼推薦技巧書籍
最近,看了一本書《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以後,讓我對成為作家和創作小說這件事有了新的想法。
一、如何塑造形象鮮明的人物角色
小說中的對話設計,和現實中的對話有很大的區別。它在某種程度上貼近實際對話,但同時又省去實際對話中多餘的部分。這就需要我們在構思人物對話時,符合角色的說話方式和口吻。精心設計和構思的對話,不會一次性讓對話結束,而是隨著故事的開展,推動情節不斷向前發展。個性鮮明的台詞,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思考斟酌,根據不同的角色性格塑造,讓讀者感覺到真實,這樣才能為故事增加深度。
三、小說中的「刺」
小說中的「刺」可以說是讓讀者心理激起漣漪的東西,是一部作品的靈魂,也是一部作品具有個性之所在,作品只有具備個性,才能引起共鳴的讀者追隨。
我們通常喜歡一個作家或者喜歡一部作品的風格,往往是因為這部作品的某一個點觸發了思考共鳴。比如我們看一部小說里的某個反派,如果他給人的感覺只是「這個人太可惡了」,說明這部作品還沒有抓住人的心理,沒有引起讀者的共鳴。好的作品可以讓讀者產生「我要是主人公,我一定幹掉他,而不是單純地說這個人討厭。」讀者不會從頭到尾只做旁觀者,而是會融入人物角色的情節中,這才是小說的關鍵所在。
一個最會寫字擅長設計P圖的歷史老師 微信公眾號 【史覺一夢】
『玖』 有哪些指導小說寫作的書籍
一、《小說寫作技巧二十講》
作者:(美)蓋利肖(Gallishaw,J.)著;梁淼 譯
頁數:369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11
蓋利肖教授在總結優秀小說家的經驗和自己創作體會的基礎上,撰寫了這部著作。書稿突出了小說談寫作技巧這個主題,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入手,詳細闡述了有關小說寫作的種種問題。比如,常被一些設評家所提到的「圓型人物」和「扁型人物」,本書里也有所涉及,比起其他有關這方面的書來,它顯得重點實出,言之有物,詳盡系統,總結的經驗也實用可行。
二、《現代小說技巧初探》
作者:高行健著
頁數:129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
這本書的主要論點,是指出小說寫作技巧的演變實際上是受時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影響的,生產方式的不斷創新和變革,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和演進,勢必推動著藝術表現方式——包括小說,技巧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蒸汽機發明後,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一個極大的變化,從而形成了西方十九世紀以來的新的文學,但隨著蒸汽機時代的逐漸結束,這些以狄更斯、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為其輝煌標志的文學,也便成為了古典的東西,現在人類已經跨入了電子和原子時代,並即將進入微電子技術佔主導地位的時代,這樣,文學,當然首先是小說的寫作技巧,也便不能不受其影響,而又有新的發展和變化。所以,現代小說技巧的發展和變化,只不過在西方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往往先露了端倪而已,這種小說技巧的發展和變化趨勢當然會受到社會制度、民族傳統、地域差別……等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但它還是有著一個大體上的總發展趨勢,高行健同志此書實際上是對這總趨勢的一個粗略考察。因此,他雖然以介紹西方現代小說技巧為主,卻又並不拘泥於此,而隨時縱向地把中國自古典經「五四」時期到如今的小說技巧發展,以及橫向地把一些當代中國小說作者在創作實踐中的技巧運用,揉合在一起,加以分析、綜合,提出他的一家之言,所以書名稱作《現代小說技巧初探》。
三、《小說寫作藝術與技巧》
作者:蔣曉蘭著
頁數:416
出版社:貴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簡介:本書對小說的文體特徵與源流、類別、人物、環境、情節與結構、語言、藝術構思、風格與流派、現代小說技巧等進行了探討
『拾』 想寫一本小說,求推薦一本小說寫作入門技巧的書籍
多寫些風景,可以襯托、渲染氣氛,別全是對話對話。最重要是細節,寫細致些。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啊,都可以細致地描寫。適當弄些笑話,弄些意外和悲劇、喜劇之類的,會吸引人,讓人有興趣,但切記不可多,適當。細節雖重要,但也要詳略得當,不要這個那個眉毛鼻子一把抓。應點面結合。寫的時候還要注意修辭手法,適當比喻擬人排比作比較列數據,都會讓文章更生動。不過文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真,要寫的不像是編造的而是真實的,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有題目目錄先列好,再寫。題目也別平平淡淡,最好有些新意,不要是那些人家寫了幾千幾百遍的題目。你可以去看看幾本經典的,但記住,只是參考,寫出來的文章要有自己的風格才好,我想讀者也不希望看那麼多書結果本本內容差不多。其實寫小說主要還是有些技巧的,細細揣摩,相信你也會寫出GOOD的小說!~我期待著哦~